红楼之挽天倾 第1018章

作者:林悦南兮

  而在这时,轻盈的脚步声传来,林如海放下茶盅,循声望去,只见贾珩以及自家女儿从外间进来。

  “姑父。”、“爹爹。”

  贾珩与黛玉向着林如海行礼说道。

  林如海面上笑意繁盛,说道:“子玉,玉儿,你们来了。”

  此刻一眼看去,也不知为何,就有些古怪。

  贾珩与黛玉在不远处的小几上落座下来,与林如海叙话。

  “本来我和妹妹说去府上拜访姑父,不想姑父亲自过来了。”贾珩微笑说道。

  林如海笑道:“今个儿是元宵节,老太太下了帖子,过来热闹热闹,最近年后也有这个节日可过,再过几天京中诸衙又要忙碌起来,想要登门探望,也就愈发没有时间了。”

  贾珩又问道:“姑父在户部可还习惯吧?”

  “倒也习惯,户部衙司事务比之盐院衙门差不多。”林如海点了点头,笑道。

  贾珩道:“那就好,如今朝局动荡,正需姑父这样的能臣干吏苦心经营。”

  说着,笑了笑,相邀道:“姑父,此间并非叙话之所,可先到丛绿堂叙话。”

  林如海点了点头,心头讶异,猜测贾珩许是有朝堂之事单独面谈,正好他也有些朝堂上的事相询。

  是故,随着贾珩向着丛绿堂而去。

  两人坐在炕榻,隔着一方小几相对而坐,黛玉在一旁提起茶壶给两人斟茶,眉眼低垂,心头却已忐忑到了极致。

  林如海温润目光落在那少年脸上,问道:“子玉,如今京中朝中政局实是有些诡异,内阁首辅悬而未决,两江总督沉邡就先被贬谪,子玉时常伴天子左右,可知道是何缘故?”

  贾珩道:“此事,我也不甚明了天子心思,不过沉邡之贬缘由,我倒知道一些。”

  “哦?”林如海面色诧异,整容敛色,目带相询。

  贾珩道:“弹劾沉邡的是浙江内部之人,原江南巡抚章永川,其人不服沉邡为人贪酷昏聩,故而寻人弹劾。”

  经过江南分省之后,原江南巡抚章永川的权力大幅缩水。

  林如海闻言,恍然说道:“这就对了,我说怎么这般稀奇,江南巡抚章永川其人,我也见过一二,是一位心怀经国济世的人物。”

  毕竟是两榜进士,又在江淮之地为官多年,对江南的一些高阶官员也了解不少。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至于内阁首辅空悬未定,圣心另有盘算。”

  林如海点了点头,说道:“圣上之智,远迈常人,如此拖延,想来大有深意。”

  黛玉看向两人,星眸眨了眨,一个是自己的父亲,一个是自己的情郎,举着倒好的茶水杯,双手递给林如海,柔声道:“爹爹,喝茶。”

  林如海笑意吟吟地接过,看向自己乖巧懂事儿的女孩儿,笑道:“玉儿也是大姑娘了,愈发知书达理了。”

  黛玉含羞说道:“爹爹。”

  贾珩喝了一口茶,轻声道:“其实有件事儿想要征询姑父的意见。”

  他也有些不好意思与林如海说,但如果不说,任由林如海发现,反而尴尬。

  林如海转而看向少年,正色问道:“子玉这般郑重其事,可是有什么事儿?”

  难道是朝堂之上的军国大事?

  贾珩看了一眼黛玉,沉吟道:“是林妹妹的亲事,我想着林妹妹年岁也不小了,也到了婚配之龄,未知姑父是怎么打算着?”

  黛玉闻言,螓首垂下,坐在一旁的绣墩上。

  林如海一时有些愣怔了下,看向自家女儿,却见自家女儿脸颊彤彤如霞,分明羞不自抑。

  “子玉,玉儿是快到了及笄之龄。”林如海颔首说着,目光好奇地看向贾珩,说道:“难道子玉要为玉儿做媒。”

  因为贾珩是贾家族长,如果要为黛玉做媒,比如联姻云云,那林如海肯定要慎重考虑。

  贾珩斟酌着言辞,说道:“不瞒姑父,我与林妹妹情投意合,姑父可否将林妹妹许我。”

  说到最后,也觉得这话有些太离谱,不说他宰执枢密的身份,就是黛玉才多大,好吧,这时候成亲年龄要早一些。

  林如海:“???”

  不是,什么情况?他是不是听错了?子玉这是要求娶玉儿,可子玉不是已经成亲了吗?

  这时,黛玉羞道:“爹爹,我与珩大哥两情相悦,还请爹爹成全。”

  林如海见着一唱一和的两人,如何还不明白,眉头紧锁,目光在两人身上盘桓,问道:“子玉,这怎么回事?你和玉儿……这都是什么时候的事儿?”

  两个孩子难道已经私定了终身?可这都什么时候的事儿?

  贾珩这时拉过黛玉的素手,看向林如海,轻声说道:“姑父,是去岁南下之时,我平定寇祸之乱,寓居金陵之时,那时与林妹妹相互扶持,渐生情愫。”

  林如海看向贾珩,说道:“子玉,玉儿她年岁还小,你不是已有正妻?”

  女儿可以做着妾室吗?如是给子玉做妾,似乎也不是……

  可看着两人亲密无间的样子,目光落在那牵着的手上,这都已经这样了吗?

  “爹爹。”黛玉此刻被贾珩当着自家爹爹的面拉着手,玉颜酡红,芳心羞喜不胜,柔声唤道。

  “你们两个……”林如海心思复杂,最终苦笑一声。

  自家这个女儿分明是将一颗心都系在了子玉身上,也就是子玉已经成亲,如是还未成亲,当他的女婿倒也正合适,但偏偏有了正妻。

  “爹爹,我和珩大哥是…是两情相悦的。”黛玉玉颜酡红,贝齿咬着樱唇,声若蚊蝇说道。

  贾珩轻声道:“姑父,关于妹妹的名分,我是这般想的,等有了功劳,请着宫里赐婚,如是将来有了孩子,如是男孩儿也姓林,在姑父跟前儿尽孝,传承林家香火。”

  如果他不是一等武侯,军机大臣,只怕刚刚说与黛玉私定终身,就要让林如海脸色大变,拂袖而去。

  但到了如今的地位,其实许多事情都不是问题。

  黛玉此刻脸颊嫣红如血,芳心已是羞到不能自抑,绚丽红霞一直延伸至耳垂,她那般小,怎么生孩子呀?

  林如海:“……”

  心头却不由一震,目光难以置信地看向那少年。

  他膝下无男丁,而且这些年为盐务呕心沥血,身子也伤了根本,再难有所处,而林家香火无人延继,子玉竟愿意将与玉儿的孩子过继给林家。

  这,这是真的?

  而且求天子赐婚,以眼前少年在天子跟前儿的得宠程度,只怕有了功劳,还真的能让玉儿也为正妻,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不说,成为一段佳话。

  贾珩目光坚定,朗声说道:“我与林妹妹相濡以沫,相互扶持,还望姑父成全。”

  黛玉此刻被贾珩握着手,不知为何,忽而生出一股难以言说的激荡,这是她的情郎,向爹爹求娶着她。

  林如海目光复杂,唏嘘感慨道:“你和玉儿瞒我瞒的好苦。”

  不是,去年的时候,玉儿才多大?子玉就……

  心头也不知什么滋味。

  贾珩温声说道:“并非有意相瞒姑父,只是去岁诸事繁多,未曾来得及和姑父说。”

  那时他还不是一等武侯,还未打败女真,底气可能也没有那般足,现在就不一样,生擒了多铎,又是宰执枢密之臣,天下闻名。

  而黛玉仅仅委屈一时,将来赐婚为正妻还是可行的。

  黛玉星眸抬起,凝睇而向自家父亲,说道:“爹爹,您答应了?”

  也不能让珩大哥一个人努力。

  “事到如今,不答应还能如何?你的性子我是知晓的。”林如海看向自家女儿,心头也不知什么滋味。

  昨天才感慨着女儿长大了,结果就与人定了终身。

  罢了,玉儿随着子玉也好,大汉立国百年,再也没有如子玉这般出挑儿的年轻俊彦。

  贾珩面色顿了顿,端起茶盅,道:“多谢姑父成全,我以茶代酒,敬姑父一杯。”

  他之所以选择在此刻告诉林如海,除却早早定下与黛玉的婚事,以防贾母将来拿着宝玉与林如海叙说,也有进一步笼络林如海的打算。

  他在前方打仗,后方钱粮之事都离不得户部,而且林如海又是地地道道的文臣。

  林如海看向那少年,说道:“玉儿从小在神京,我这些年没有看着她长大,原想好好补偿,子玉,你以后要好好照顾他。”

  “姑父放心,林妹妹名分之事,我会尽力谋之。”贾珩点头说道。

  林如海温声道:“子玉,你是我不担心的,只是……”

  他有些话不好提示着,自家女儿这么小就托付给眼前少年,两个年轻人别是……

  这些原该是玉儿她娘来说的,唉,玉儿她娘走得早。

  其实,子玉除了已有正妻之外,单凭年轻轻轻就已是宰执枢密之臣,的确是少寻的乘龙快婿了。

  黛玉在一旁提起茶壶,又给两人续上一杯,芳心深处甜蜜与欣喜交织着。

  她的婚事算是定下了,再也不用担心什么了。

  而且她如今有了爹爹给她做主,他将来敢不认账,哼。

  贾珩握住黛玉的手,轻声说道:“姑父放心,我会好好照顾林妹妹的。”

  林如海点了点头,也不多言。

第928章 李纨:什么叫看在她的薄面上?

  宁国府

  既已说开了与黛玉的亲事,气氛比之先前更为融洽和亲密了几分。

  其实没有那般复杂,以贾珩的权势地位,又给予谋为正妻以及过继一子给林家承继香火的承诺,林如海也不会说什么。

  顶多心底腹诽几句,我家女儿这么小,你怎么就下得了手?

  但在扬州为官的林如海,说句不好听话,也是见惯了达官显贵喜欢年龄小的白幼瘦。

  至于贾珩会不会食言而肥,根本不可能。

  林如海转而不提此事,问道:“子玉先前说要北方边事紧急,是北方又出了事儿?”

  贾珩也松开了黛玉柔嫩的纤纤素手,当着人家父亲的面,总是拉着黛玉的小手也不妥当。

  黛玉这会儿已是低眉顺眼,娴静坐在一旁侍奉着茶水,哪里还有平日林怼怼的风采。

  只是粲然星眸看向那眉宇坚毅的少年,芳心涌起无尽欢喜。

  心湖中难免回想起当初与贾珩相识的一幕幕,嗯,她早就发现了,珩大哥很早就打着她的主意了。

  贾珩道:“也就这几天,女真有意吞并蒙古,等过了十五以后,我就领兵前往大同、太原,及早防备,昨日还和圣上、李阁老商议,这是牵动国运的一战。”

  林如海面上现出凝重之色,轻声说道:“子玉为军国重臣,想来对此已有通盘筹划,不知朝廷是怎么个章程?”

  当着自家女儿的面,说来都有些惭愧,这等军国大事,他这个当岳父的都没资格与闻机密。

  这……

  没办法,女婿几是人中之龙。

  贾珩道:“与圣上还有李阁老论及此事,已有布置,只是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到时姑父在户部与齐阁老还要尽力操持,不使前线军兵贵粮。”

  “国家大事,义不容辞。”林如海面色一整,朗声说道。

  贾珩沉吟片刻,说道:“如今朝局,南方士人势大,圣上为不使朝局失衡,已在尽力维持,姑父在户部还是当谨慎。”

  林如海道:“我回京这段时间,与友人见面,也看出一些苗头,既同为大汉臣民,何囿于地域之别?”

  贾珩与林如海又聊了几句,笑着说道:“这都近晌了,先去天香楼用饭吧,估计老太太该唤着了。”

  今日是上元佳节,中午荣宁两府一同吃饭,然后看一场戏,晚上再看看烟火,猜猜灯谜,随着一众金钗放放花灯。

  林如海点了点头,然后看向一旁温宁淑雅的黛玉,说道:“玉儿,一同过去罢。”

  黛玉“嗯”了一声,玉颜微红,芳心欣喜不已。

  会芳园,天香楼

  此刻,戏台已经在天香楼前的空地上搭就起来,而天香楼二楼,凤姐正在一脸带笑地唤着平儿准备着戏台,丫鬟和嬷嬷向阁楼之上递送着茶点果蔬。

  阁楼之中,贾母坐在罗汉床,身后是鸳鸯、琥珀等众丫鬟捏着后背,而左手边儿的绣墩上是穿着绫罗绸缎衣裙的邢王二夫人以及薛姨妈,右边则是秦可卿、李纨、尤氏、尤二姐、尤三姐。

  除此之外还有贾政的小妾赵姨娘和周姨娘,只是赵姨娘在不远处坐着,不时偷偷瞥着脸上带着微笑的王夫人。

  偶尔见到说笑活跃气氛的凤姐,鼻翼中轻轻冷哼一声。

  不远处还有一众钗裙环袄,争奇斗艳,姹紫嫣红,宝钗、宝琴两堂姐妹、三春、湘云、纹绮、兰溪以及邢岫烟等。

上一篇:谍海王牌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