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悦南兮
自从那劳什子大观园修好以后,府上的姐妹,新来的姐妹都搬进里去居住,这究竟是谁让修的?
为什么不让他进去住啊!
宝琴笑靥甜美,水润杏眸见着一丝慧黠,笑道:“宝二哥,你过了元宵节,不是还要去着学堂?那时候也见不着宝二哥了吧。”
宝玉一时间脸垮下来,怏怏不乐。
王夫人点了点头,看向贾母,白净面皮上现出一抹笑意,说道:“老太太,宝玉过了元宵节,让他去学堂,也好早日进学,科举考试。”
虽然随着时间过去,宝玉失了过往那种在钗裙环袄中众星捧月的处境,但在王夫人眼中,宝玉的确是上进了许多,也知道“读书”了。
尤其是李守中和林如海相继担任封疆大吏,王夫人心思又活泛了起来。
如果科举高中,将来再让那位珩大爷使点劲儿……
这时,贾母面带微笑,转而看向李纨,说道:“兰哥儿他娘,上次你爹来的书信,你收到了吧,说是让兰哥儿南下,江南文风要盛一些,在那边儿学着,来日再在北方考试,也能好取中一些。”
自从贾珩口中得知贾兰为可造之才以后,李守中就暗暗留了意,打算好好栽培一下。
王夫人笑道:“是啊,不过南方远一些,兰哥儿年岁毕竟是太小了。”
李纨着一身兰色素雅衣裙,云髻别着一根珠钗,脸上薄施粉黛,柔声道:“父亲和我说了,我想着再等一二年,已经和父亲回过信了。”
从父亲启用为安徽巡抚之后,也不知是不是她多想了一些,明显觉得老太太还有婆婆,对她较之以往的态度要和亲近了许多。
如果说这仅仅是隐隐的感受,那么在荣府的感受就要强烈许多,她见着过往不怎么搭理他的大太太,也离多远冲着她笑,还有那些嬷嬷和丫鬟隔着许久都行礼。
这……
李纨心头幽幽叹了一口气,这一切的根源许是那天晚上?
少妇心湖之中涟漪圈圈生出,渐渐倒映着一个面容沉静,剑眉朗目的少年。
那天她真是喝多了,事后想来,怎么能做出那等不知廉耻的事来,幸亏……子玉他体谅着她的难处。
贾母笑道:“那也好,等大一些再去不迟,如今府里也算文武齐备,蒸蒸日上,我纵然即刻到了九泉之下,对两位国公也有话说了。”
不得不说,这是自初代荣宁两国,贾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落,但如今却有中兴之势
薛姨妈笑道:“老太太这身子骨儿看着比我们都硬朗,哪能说那些。”
这蒸蒸日上,说来说去,还是因为珩哥儿出息。
珩哥儿,这是她的女婿来着。
念及此处,不由偷偷看向自家女儿一眼,目光在那肌骨莹润,容貌丰腻的少女脸上盘桓了下,心头却又叹了一口气。
宝丫头也不知与珩哥儿走到哪一步了,她们小孩子没个轻重,万一……她这个当娘的也不好问。
珩哥儿说着立功求婚,将来给宝丫头请封诰命,这还要等多久?
其实,如今的贾珩在整个荣宁两府渐得人心,除却王夫人仍因元春和宝玉之事耿耿于怀。
当然,如果对虏战事没有任何波折前提下,嗯……
贾母说着,瞥了一眼王夫人,问道:“宝玉他娘,宝玉他舅舅什么时候回来着?”
王夫人道:“这会儿还在北平,上次来书信说,今年夏天回京看看。”
王子腾当初随着李瓒前往北平府为将,本来就是要打一个翻身仗,到了地方以后也算老实本分,当然如今北平无战事,
贾母点了点头,再不多言。
王家还和李家、林家不一样,王家先前是要抢夺着她们贾家在军中的话事权的,珩哥儿没有提携着也是对的。
“鸳鸯,去唤凤丫头过来,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没起床呢?”贾母笑了笑问道。
没有凤姐,这荣庆堂的氛围终究是差上一些,不够欢快。
其实,这也是贾母对凤姐的一些定位,疼孙媳妇儿是疼,但也和凤姐暖场王、气氛组有一定关系。
只是随着凤姐成了寡妇,每次在荣庆堂说着笑话的时候,凤姐自己都有一种强颜欢笑的感觉。
毕竟,丈夫被流放,自己守了活寡,膝下又没有孩子,还要陪着贾母说笑。
虽然凤姐从不表露出来,但内心中的苦闷可想而知,唯有寂寞深夜之中,贴身丫鬟平儿才能了解一二。
鸳鸯笑着应了一下,正要离了荣庆堂,前去寻着凤姐。
但就在这时,丹唇未语笑先闻,“老祖宗。”
不大一会儿,珠容靓饰,彩绣辉煌的神仙妃子,笑意盈盈地进入厅堂,丽人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罩翡翠撒花洋绉裙,周身的玉佩叮当作响。
丽人瓜子脸蛋儿,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这次是真粉面含春,一眼望去,香肌玉肤,恍若凝露之红梅,娇艳无端,红唇未启,檀口贝齿晶莹靡靡。
其实,昨晚贾珩许是觉得欲多情少,除却第一次弄错,之后并未再亲着凤姐。
不得不说,凤姐此刻容光焕发的艳媚之态,勐然进入荣庆堂,几让贾母都微微一怔,旋即觉得许是元宵节将至,心头高兴所致。
凤姐笑了笑道:“老祖宗,我刚刚在屋里您老唤着我,想着过来给你请安问好呢。”
贾母面带笑意,看向不远处那道:“我看呀你这是长了顺风耳。”
众人也都笑着看向那花信少妇,李纨倒是多打量了一眼,捕捉到眉梢眼角的一丝天然形成的妩媚气韵,心头深处一闪而逝过疑惑。
凤姐笑道:“老祖宗,咱们这就叫心有灵犀。”
也不知为何,原本心头深处潜藏的一些怨气,好像随着昨晚酣畅淋漓的释放……似再也没有了般。
贾母笑了笑,似也能感受到笑意满面的凤姐身上感到心头真正的轻快,说道:“我说今个儿怎么庆贺着元宵,这天天听戏也没有什么意思。”
凤姐笑了笑道:“请了杂耍艺人,既是过元宵,放放花灯,这些都是少不了的,还要猜灯谜,饮宴呢。”
贾母笑道:“这个好,今年就应该热热闹闹的,只是可惜珩哥儿不在这儿。”
厅堂中众人听提及贾珩,钗黛以及小声说话的兰溪二人,都抬眸看向贾母。
恰在这时,外间的嬷嬷道:“老太太,珩大爷回来了。”
凤姐艳丽容颜的脸蛋儿上,笑意稍稍凝滞了一下,端起一旁的茶盅,轻轻呷了一口,芳心不由跳的加剧了几分。
昨晚明明是一场梦,她为何醒来还是……
第924章 贾珩:宋皇后惦念他做什么?
荣国府,荣庆堂
骤然闻听贾珩从江南返回,宝钗与黛玉对视一眼,皆是从对方眼中看出一抹惊喜之色。
他这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过年都没见回来。
贾母听到贾珩返回的消息,苍老面容上见着慈祥笑意,对一旁的鸳鸯笑着吩咐道:“快去请珩哥儿过来,我有话问他。”
鸳鸯“唉”地应了一声,带着几个小雀斑的白腻鸭蛋脸面上,喜色难掩,向外而去。
不大一会儿,众人看向那一身蟒服的少年,举步进入屋内。
其实当鸳鸯过来寻找之时,贾珩正要准备出门,想了想,进宫面圣倒也不急于一时,就过来见见贾母。
贾珩进入厅堂,立身在厅堂中铺就的波斯地毯上,迎着一众钗裙环袄神色各异的目光注视,朝着贾母行礼说道:“见过老太太。”
贾母笑了笑,问道:“珩哥儿,你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又是不吭不响的?”
贾珩道:“昨晚赶过来的,朝中出了一些事儿,就急着回来瞧瞧。”
贾母道:“你倒是真够忙的,在江南时候过年都没有回来。”
凤姐在一旁看向那蟒服少年,织绣着行蟒图桉的蟒服剪裁的十分合体,穿在贾珩身上,愈见英武、秀拔气质,而那坚毅眉宇之下的目光,沉静如渊,恍蕴神芒。
如果说凤姐以往见着贾珩的容貌,还有几分视之平常的心态,但现在经过昨晚的肌肤之亲,此刻再见贾珩,就有几许难以言说的欣喜。
贾珩落座下来,轻声道:“因为朝廷的差事牵绊着,现在没什么事儿了。”
其实先前南下除却主持江南分省事宜,主要是为了去探望甄晴和甄雪还有晋阳。
贾母笑了笑,说道:“老身听说了,李家老亲家重新启用,在地方任了巡抚,封疆大吏呢。”
说着,转眸看向一旁的李纨,笑道:“兰哥儿他娘,珩哥儿可没少使力,得多谢谢他才是。”
李纨此刻芳心一跳,螓首抬起,柔美玉容两颊红晕浅浅浮起,轻轻柔柔道:“老太太,我正说着要好好谢谢珩兄弟呢,但他时常忙着外间的事儿,也不一定有着时间。”
那珩大爷上次说着最后一次,应该不会来她的稻香村了罢。
贾母面上带笑,不疑有他,转而看向贾珩,轻笑说道:“珩哥儿最近有空暇的吧?兰哥儿从学堂里回来有段日子了,他外公说让他去江南读书游学,老身前个儿还说兰哥儿他娘说兰哥儿还小呢。”
贾珩点了点头,说道:“等有空暇了过去,正好和珠大嫂子说说兰哥儿的事儿。”
说着,看向那玉容秀雅的丽人。
那带着哭腔的欢愉声音,好似在记忆中挥之不散。
李纨芳心不由一跳,对上那沉静如渊的温润目光,一时间攥紧了掌中手帕,娇躯为之发热。
贾珩说着,挪开目光,转眸看向黛玉,关切问道:“林妹妹,我听说林姑父最近到了京,不知可安顿好了没?”
黛玉螓首点了点,看向那少年,柔声道:“多谢珩大哥,已经安顿好了。”
哼,她都不想理他,现在问了爹爹的情况之后,是不是等会儿不去找她了?
“宫里赐了一座宅邸,就在兴隆大街南边儿的巷口。”贾母笑了笑,解释说道。
贾珩温声道:“等我从宫中回来,去拜访拜访,林妹妹到时候与我一同过去。”
说着,看向那韶颜稚齿的少女,星眸之中似沁润着湖光山色,让人忍不住徜徉其间。
又过了一年,黛玉的确是长大了一些,眉梢眼角也更有味道了一些。
话说,也有段时间没有牧羊了。
而黛玉罥烟眉之下,粲然星眸凝起,看向那少年,心底也有几许思念。
贾母笑问道:“珩哥儿,今年过年,大丫头在南边儿怎么没有回来?”
贾珩想了想,解释说道:“南边儿的长公主殿下十分看重大姐姐,再加上我还有一些生意离不得大姐姐,等夏天时候南边儿清闲一些,大姐姐就能回京了。”
王夫人闻言,眯了眯眼,看向那少年,心头微动,却又不好询问。
凤姐丹凤眼同样偷偷瞧着那神色澹然的少年,手中来回折着手帕。
谁能想到,这人现在一本正经,昨晚对她……换着花样欺负。
贾母叹道:“大丫头她年岁也不小了,也不能天天在外抛头露面的,珩哥儿,你看什么时候帮她找个好人家。”
其实,就想问着贾珩,当初说大姑娘的亲事落在他身上,现在都一年多了,还没见个影儿,这是什么意思?但多少有些质问意思,就换了一种说法。
而王夫人则是凝眸看向贾珩,手中佛珠已经攥紧。
当初如果不是眼前这位珩大爷坏了给楚王的婚事,她家大姑娘现在就是楚王侧妃了。
贾珩默然片刻,说道:“老太太,大姐姐她自己有一些别的想法。”
贾母诧异说道:“她能有什么想法?”
贾珩看了一眼王夫人,说道:“许是大姐姐从小被送进了宫里,孤苦伶仃,长大一些就生出了出家避世的念头,平日里对佛道禅机之类的书籍颇为在意。”
说着,看了一眼待在角落里,安静如鸡的宝玉。
“这……”贾母闻言,心头一惊,好像明白了什么,问道:“难道大丫头是想着出家?”
王夫人脸色也不大好看。
贾珩道:“倒还未到那一步。”
贾母面色倏变,说道:“珩哥儿,这可如何是好?咱们家里就没有这样的,宝玉他娘,你先前知道不知道。”
王夫人脸上的神色也慌乱起来,心头咯噔一下,道:“老太太,大丫头以往是有这么说过,当初我还让三丫头多劝着她,原是想到一时起意,哪曾想还真动了心思。”
当初元春曾经为了遮掩与贾珩之间的情事,曾准备了一些佛家书籍来看,当初就曾让王夫人好一阵担心。
薛姨妈道:“这好端端,出家做什么。”
宝钗抿了抿粉润的樱唇,明亮的杏眸看向那蟒服少年,不知为何,她隐隐觉得自家男人没有说实话。
也是经常与贾珩在一块儿腻的久了,对贾珩多了许多了解。
黛玉同样蹙了蹙卷烟眉,星眸现出一抹思索。
主要是,元春在江南时候,并没有表现出佛道特别的向往。
而钗黛二人都是心思聪慧的女孩儿,隐隐觉得另有缘故。
贾珩道:“老太太放心,我以后劝劝大姐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