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岩隐士
图纸诧异,道:“嗯?”
范克勤说道:“这次他时机的把控就没有精准,否则,你就见不到我了。”
图纸不由得点了点头,道:“你这么说倒也是。不过这里面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不能算在里面的。你如果真的找到他了,一样要小心。”
“我知道。”范克勤道:“再说说,其他的信息。比如说他住在哪?”
图纸道:“电力局的宿舍。他潜入上海之后,掩护身份是一个电工。他对这方面的技术还是不错的,给一栋房子走个线啊。处理个电灯,开关,电闸的毛病啊,这些都没有问题。所以他进入上海后,在电力局找了个临时工的工作。不过还没转正,当然,我们是另有任务,他也看不上什么转正不转正的。”
“嗯。”范克勤道:“紧车工、慢钳工,溜溜达达是电工。这个身份选的不错,有不少空余时间。尤其是电力局里的电工,一般情况下不会碰到什么线路故障。”
“没错,他应该就是这么打算的。”图纸说道:“所以他住的就是电力局的宿舍。”
“宿舍一般是很多人在一起的住的吧。”范克勤道:“他住在这种地方,能方面吗?”
“方便。”图纸道:“无论是哪里的电力局,那都是有钱的地方。所以宿舍条件真的不错。另外,他为了行动方面,而且更加像是电力局的电工,所以给上面的人使了点钱,所以他分到的是新宿舍那面,紧挨着虹口区的南大街。那面是电力局新租的宿舍,跟一般的楼房一样,条件还是很不错的。而且因为他使了钱,所以是单间。就跟寻常的住宅楼,没有任何区别。”
范克勤道:“嗯,关于李玉,还有其他的情况吗?”
图纸道:“他曾经跟我一个……”
第2276章
图纸接着说道:“他曾经更我另外一个手下说过,他在上海有亲戚,算不算?但当时也只是正常的聊天,我的那个手下,也不可能直接打听对方上海的亲戚是谁,而且都是干这行的,都懂规矩,不可能深问对方的家庭底细。”
范克勤道:“算,但是没什么大用。我问你,李玉以前没有表现出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吗?”
“没有。”图纸说道:“平时的接触,李玉不是那种很喜欢说话的人,当然,我也不是说他是单纯的不喜欢说话的内向人。正常的还是会说话的,只是除了工作之外的情况,不怎么说话,给人很老实的感觉。”
范克勤点了点头,道:“很老实,如果他是日伪派过来的,或者是叛徒的话,老实可能是他的伪装,因为老实人本身并不引人注意。”
说完这话,范克勤顿了顿,又问道:“你们发现出事之后,留下人观察了吗?日伪去没去围剿你们?”
图纸道:“当然留人了,在外围观察,确实有日伪的人过来了。就在通知的集合点。”
“嗯。”范克勤道:“没有他的照片?”
图纸道:“照片没有,但我可以给你画出来。”说着话,他从旁边的一个就书桌里拿出了纸笔,开始画起来。
他画的很简单,有点像是简笔画,只是用线条将人的面部勾勒出来,所以没多长时间就花完了。把这张纸推在范克勤的面前后,跟着又拿起笔开始画第二张。
范克勤拿过看了看,发现图纸画画的手艺怎么说呢?画的还不错,但肯定是没有专业学过。但画像上的人,画的依旧可以说是不错的。不到三十岁的样子,较方的脑袋,鼻子较大,有点狮子鼻的意思。嘴唇却比较薄,圆眼睛上面有两撇稍淡的眉毛。
这样的长相只能说是普通人吧,不是什么帅哥。可也不能说是丑,倒是有点像是后世那个弯岛的叫什么小天的艺人。如果穿上时尚的服装,好好的收拾一下,看着也挺利索,勉强能够搭上不错评价的边边。但是要不怎么收拾,穿着普通的话,那也就是个普通颜值罢了。
心里记住了之后,范克勤把烟拿出来,放在了桌上一根,自己叼了一根,拿出火柴却不点燃。
没一会,第二张图也画完了,图纸将纸张递给了范克勤,说道:“这是海洋的模样,这次没怎么画好,脸画的有点大了。你看的时候,把脸看小点。”说完,他伸手拿起范克勤放在桌面上的那支烟,也一样的叼在了嘴里,却并不点燃。
范克勤道了声:“知道了。”拿过第二张图看了看,总体而言,这个人有点鸡蛋脸,上面宽下面窄。眼睛挺大,给人一种眼神挺赶紧的感觉。鼻子较小,嘴巴适中,倒是个小帅哥类型。范克勤用手按着两侧的面颊,将对方的脸缩小了一点,道:“这样?”
图纸低头看了看,道:“嗯,这样差不多了。下巴没那么尖,你再松点。”
范克勤把手指挪了挪,再次看向了图纸,后者随即点头,道:“对,就是这样了。海洋长得挺帅,也长得很年轻。他今年已经三十八了,但是说他没到三十,绝大多数人看着他的脸差不多都会相信。主要是他的眼睛,很干净,就像是学生似的。没看我这张图画的,就在眼睛上下功夫了吗?画的还行是吧。”
“嗯。”范克勤道:“在业余的里面,画的确实不错。我现在总算知道你为什么叫图纸了。”
图纸不置可否,也没有辩解,道:“我真希望海洋不是叛徒,或者是奸细。根据以前我对他的了解和接触,感觉海洋真的不像是什么奸细。当然,没出事之前,那时候李玉我也没感觉他不对劲。”
范克勤取出火柴,划着了后,点燃了两张画像,扔进了烟灰缸。然后又帮着对方和自己点燃了香烟,抽了一口。说道:“这个海洋,在你们刺杀小组人缘应该很不错吧?”
“嗯,对。”图纸微有诧异,道:“你怎么看出来的?”
范克勤道:“你刚刚说,希望海洋不是奸细。这就说明,你对他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同样的,放在刺杀小组其他成员的身上也适用。所以我说海洋的人缘应该不错。再介绍一下他吧。”
“好。”图纸道:“就像是之前跟你说的,海洋是刺杀小组最开始就在的老人了。战功赫赫啊,参与了绝大多数我们小组的行动。他在潜入上海时,掩护身份用的是魔术师。他会几手戏法,一样的理由,不深问,审查都是总部那面,所以他怎么会的这些不清楚。”
范克勤问道:“那你知道他真的工作了吗?我说的意思是以魔术师的身份工作了吗?”
“工作了。”图纸道:“但他是那种跑场子表演的,在几个夜场,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时间表演。”
“嗯。”范克勤道:“一样有比较自由的时间。选的不错,那他是在那几个场子跑?”
“大世界夜总会。”图纸道:“南区有一个叫美杜莎的场子,好像是酒吧啊,还是俱乐部。但肯定是叫美杜莎,在哪里也表演过。我调查的时候,就知道他在这两个场子里表演过。隔三差五的吧,确实没有什么固定的表演时间。
当然,他也不需要,只要有个营生干着,能把他魔术师的身份坐实,应该就没问题了。所以我感觉他也不可能去太多的场子干活。”
“大上海夜总会,美杜莎俱乐部或者是酒吧。”范克勤重复了一句后,道:“你继续。”
“好。”图纸接着说道:“海洋,是和李玉以及已经殉国的那个兄弟是一个小队的。以我的了解,他们在接收我得命令时,第一时间知道命令的,应该就是海洋。因为只有他,才有权利知道我放置命令的死信箱地点。这也是我……”
第2277章
图纸接着说道:“这也是我感觉海洋是叛徒,本身比较存疑的根据之一。因为如果是海洋的话,他完全可以在接收死信箱信息后,立刻就给日伪报信。怎么可能还会出现后面的,一个兄弟死了,然后又失踪的事情呢。”
范克勤同意他的说法,一个人得到了死信箱的信息后,如果有问题他会立刻去通报敌人,到最后会不会给整个刺杀小队,带来全军覆没的情况不说。但最起码也能够来一次惨重的代价。
随着图纸的讲述,海洋和李玉两个失踪的人,在范克勤的脑海里立体了起来。不过这也消耗了不断的一段时间,等图纸讲述完毕,范克勤不在耽搁,说道:“我会帮你找海洋和李玉的。你们呢,你们得离开上海了。”
图纸点了点头,道:“没错,我会通知所有人离开,回去后就开始执行。汪兆海的大宅已经爆炸了,他不管死没死,都不可能再次行动了,所以我们必须要离开了。也许离开之后,我还会在对内部进行一次更加细致的鉴别。”
“嗯。”范克勤道:“离开是对的。出现叛徒,彻底清洁队伍之前,都是相当危险的。需要我帮忙吗?”
“不需要。”图纸道:“不能让你也冒险,我们会分批离开,时间错开。所以撤离上海并不是什么难事。”
“好。”范克勤道:“那就这样吧,我也要走了。”
图纸道:“我送你。”跟着,两个人从屋内走到了院子里,图纸帮着范克勤看着外面的情况。在发现外面没人的一个时机后,他站在门侧的缝隙处,看也不看的挥了挥手。
范克勤则是立刻开门走了出去。还是来样子,不做什么反跟踪的动作,但是要用自身的能力观察身后的状况。所以,范克勤在周边转悠了一圈。然后他开着车子又跑了一家场子,签了一份合同,这才回到了公司当中。
拿着信签好的合同,范克勤走入了总经理白丰台的办公室。将合同放在了他的桌面上后,范克勤首先跟他低声讲了讲图纸的跟他接头的情况,主要就是说了说,刺杀小组高度疑似出现叛徒或者是日伪的奸细的事,然后图纸他们要离开,但自己需要帮忙找到那两个失踪的人。
当然,作为头子,范克勤不可能像是图纸跟自己讲述时,也跟白丰台讲的那么细。只是让他知道这么回事就可以了。但对于海洋以及李玉这两个失踪的人,范克勤还是着重的讲了讲。
白丰台听罢,说道:“亨哥,这两个人生前的房子,倒是个线索。另外他们长什么样,你能再重复的画出来吗?不行的话,咱们公司就有美工美术方面的人,你慢慢形容,时间长点也能还原出来。我需要把这两个家伙的长相传达下去。”
“那倒不用。”范克勤拿过纸笔,将两个人印在自己脑海中的样子,还原了出来。说实话,范克勤画画的水平确实不行,所以修修改改,终于和脑海中的样子重合后,已经过去了不短的一段时间,道:“拍摄照片吧,更快一些。但是你说的这两个人的住址,我个人建议不要再去查了。
如果这两个人是叛徒,那么他们的宅子附近肯定有眼睛守着,如果兄弟们出现的话,可能会被这些守在那里的眼睛发现。”
白丰台道:“那光凭这两个人的相貌,以及一些已知的体貌特征,似乎没什么用啊。咱们的人手肯定不够,上海又大,这几乎跟大海捞针一样。”
范克勤笑道:“你想差了。不要让咱们可支配的兄弟去干。我们的情报网构成的所有人,有不少可是在日伪机关工作的。你想想,海洋,或者是李玉这两个人如果真是叛徒,或者是奸细的话,那么这两个人失踪后,会出现在那里啊?他们最起码,一定会联系日伪的特务机关。如此的话,我们的情报网上的人,就有了知道的可能性。”
白丰台点了点头,道:“对,一下子没反应过来。哥,那我今晚就通知下去,联络情报网上有所在特务机关工作的人。让他们注意海洋的和李玉。”
范克勤道:“好,联络的时候,特别说明一点,让他们注意生面孔,又或者是注意机关内部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情况。我怕,海洋和李玉联络日伪机关,但是日伪机关之前的行动终究是扑空了,所以……这方面,未必就会摆在明面上。这个意思,懂吧。”
“懂。”白丰台道:“没准日伪机关还会把责任归咎到这两个人身上,对他们进行一些处理都有可能。”
“嗯。”范克勤道:“行了,我回去了。”说罢,他起身走出了总经理办公室……
晁应真今年三十一岁,但是他在上海工作已经有十四年了。一开始,他只是巡逻大队的一个普通的巡逻队员,十七岁而已。不属于租界,所以他是替国府工作的。但是后来,上海沦陷后,汪伪正府随之成立,他又变成了汪伪的人。
不过在上海沦陷前,他已经凭着他十几年的资历,以及很不错的人缘和能力,混成了巡逻大队的巡查队长。小鬼子侵占上海后,巡逻大队归属于驻军司令部的宪兵队下辖管理。
晁应真知道,自己并不是什么汉奸,虽然现在感觉,他是归于是小鬼子的机关下辖工作,但他仍然不认为自己是汉奸。因为他知道,自己从没做过什么欺压老百姓的缺德事。而且他又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巡逻大队的地面又是整个上海,里面有他的家人,朋友,街坊邻里。他认为自己欺负老百姓,那自己的家人朋友邻里,都会戳自己脊梁骨的。
但是他也没有辞职,他认为,自己跟东北的一些人一样,可不是所有在伪满里干活的人,都是汉奸。所以,晁应真在巡逻的时候,又或者再跟警务局等联合行动时……
第2278章
但凡看见欺男霸女,打家劫舍的,他也不会手软。做这些事,晁应真问心无愧。
不过晁应真感觉,也正是因为自己是这样的人。在前一段时间的下雨天,自己被两个人找上了门。这两个人一上来就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国府安全局的。
要说军统找上门的话,晁应真可能会真的有点害怕。因为军统行事的风格就是肆无忌惮。大部分时间,不关你是谁,不关你以前做过什么好事。但是只要在行动中出现什么妨碍的状况。你统统得死。
但安全局虽然名气也很大,可是呢,他们的行事风格更加隐秘。似乎极少主动清理无辜者,除非出现误伤。就拿几年前的金库大劫案来说,整个银行金库里的黄金储备被安全局一扫而空,但是却奇迹一般,一个人都没伤。这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可又是实施,让人无可辩驳。
另外晁应真也知道,安全局找上门,既然没有第一时间干掉自己,那么多半自己肯定不会死。果然,两个人表明身份后没有什么废话的直接道明了来意——让自己加入安全局,并且潜伏在巡逻大队,作为安全局的密探,为抗战出力。
晁应真一样没有什么犹豫,直接便答应了下来。而且写下了同意书,并且提供了巡查大队小队长级别以上的所有官员的资料,这其中还包括小鬼子宪兵队的一些情况,以及军官资料。
就这样,晁应真变成了安全局的一名密探。他没有什么惊恐,反而觉得让自己动力十足。因为他心中的血液还未冷,他知道谁才是自己,以及这个民族的真正敌人。
就在前一天晚上,晁应真从小鬼子宪兵队交完这几天的巡逻计划,准备回家时,正常路过死信箱标记地时,他发现了一个“小孩的涂鸦”,是用碎砖块,画的一个尾巴很粗的波浪线。
这个记号出现在别的地方,也许是那个熊孩子随手画上去的,但是出现在这里,晁应真知道,死信箱中肯定有信息了。
于是晁应真走出了这条街道转入一条巷子后,在一家专门卖酒的铺子打了一斤白酒,然后,又买了几个豆腐块,茴香豆,从一个楼区里穿过,回家时。他的帽子里面,已经多了一个卷成卷的小纸棍。
等他到了家,关好家门。拿出纸棍看完,他明白了,这是安全局的上级,给了他一个任务。让他寻找两个人。这两个人的照片也被卷成小纸棍了。展开看时,并不影响。不过照片上的人显然也是画下来翻拍的。
晁应真细细的看了两张照片后,将所有带回来的信息,全都扔进了自己家的炉子里。然后喝着酒,吃着豆腐块和茴香豆开始琢磨起来。
从任务的字面上看,这两个人很可能是安全局的叛徒?虽然晁应真不敢肯定,可是任务说明中有一句,注意新同事,或者是最新被关押,或秘密关押的犯人。这是矛盾吗?不矛盾,因为如果是叛徒的话,又或者是曾经日伪派出的间谍,返回来后,真的可能是这种情况。
但是晁应真感觉,这肯定和自己的巡逻大队没什么关系啊,巡逻大队顾名思义,就是负责治安状况的。当然,有很多时候,也会配合宪兵队,各个日伪的机关单位去执行一些别的任务。可这两个人自己没有判断错的话,肯定是特工,而特工……无论是派出去,还是返回来,都跟巡查大队挨不上边啊。
此时,晁应真并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个任务并不是单单派给他一个人的。而是所有范克勤所掌控的情报网络中的,只要在日伪机关单位工作的人,都会受到这个秘密找人的任务。
可是不知道这些的晁应真,反而因为这一点,想到了别的东西。那就是自己的巡查大队虽然跟派特工,收特务没什么关系。但是巡查大队的,小鬼子的管辖上级单位,鬼子宪兵队未必就跟特务没关系吧。
晁应真虽然不是专业的特务出身,但是巡查大队本身也是机关单位的体系内的。就算他再不明白,也肯定懂一些寻常人不知道的东西。
所以,晁应真清楚明白的知道,鬼子宪兵队里,是有专门的归属于宪兵队的特务组织的。拿着两个人是不是跟宪兵队有关啊。
考虑到这里,晁应真就定下了自己的思路。是以在接下来的几天,晁应真只要有机会去鬼子宪兵队送一些材料啊,又或者是跟宪兵队的联络官接触时,都十分注意对方的情况,以及谈话的内容。
真别说,如此之下,还真让晁应真发现了一点端倪。那就是宪兵队的巡逻队。这里不是说汪伪的巡逻队啊,而是鬼子宪兵队也有巡逻队,跟自己的巡逻大队,展开了一次联合巡逻行动。
其实,前几天出了那么大事,现在鬼子要展开联合巡逻行动,也是非常正常的情况。但晁应真却不然,他本身在执行调查海洋和李玉的情况,因此对任何事情都非常上心。他就发现,在接下来巡逻的时候,有一天,鬼子和自己巡逻队的人汇合时,要开始展开联合巡逻任务时,鬼子的便衣巡逻队中,有一个人长得非常像是照片上的一个人。
晁应真还记得,那是编好为“木”的目标。他不知道为什么要编号为木,但范克勤要自然是明白的,海洋编好为水,李玉编号为木。
晁应真没敢多观察,就是正常的扫了一眼。但是有心的扫一眼和无心完全有区别。他扫了一眼后,就发现很像是编号木的那个鬼子便衣巡逻队员,被其他的两个便衣围在中间。并且脸面上好似带着点微微的淤青,而且还带着帽子。
如此的情况,就更让晁应真怀疑了。以往队小鬼子的人肯定是要客气的。是以晁应真心头一转,也掏出烟来,带着笑容走了过去,用半吊子日语客气起来……
第2279章
晁应真来到跟前,道:“来,来,各位太君,抽支烟,一会承蒙各位照顾。”
几个鬼子过来的巡逻员,也不用客气,因为这几乎是个常态了。拿过来点燃就抽,当然,对面的晁应真也是队长之一,所以也客气了几句。
晁应真聊了两句,也不恋战,陪着抽了会烟,等到开始巡逻的时候,就正常开始。在巡逻的时候,晁应真暗中观察那个高度疑似代号木的人。
可谓越看越像,主要因素就是,这个很像是代号木的人,基本上失踪走在中间的位置。后来晁应真发现,不是说他想不想走在中间,而是小鬼子其他的人,总是有意无意的将他围在中间。
但是看他们的状态,却又不像是那种,将代号木的人软禁的状态。而是一种遮挡。就是用其他人的身形,来给代号木的人打掩护。而那个代号木的人呢,则是始终在穿过外面人的缝隙,观察着街面上来往的行人。
他们这样做有什么目的,晁应真确实是不清楚的。但能够大概的,根据自己观察到的情况来推测一下。那就是这个人是不是在找什么人啊。
晁应真还真是有点天赋的,他虽然观察到了这些,但只是利用正常的巡逻的情况,从不故意的转头盯着看。比如说要走到了一条街的尽头要转弯了,又或者是谁跟他说一句话,他正常的转头啦,这种情况下,他才看上一眼。但是架不住他们就是在一块啊,所以观察的机会还是比计较多的。
到了下午,晁应真还发现了另外一个情况。那就是按照以前的情况,他们下午基本上就不用怎么转悠了。或者是下午转悠一圈也就可以了。但是那个小鬼子巡逻队跟着来的队长,跟他特意沟通了一下。
用的就是前几天出了那么大动静为借口,要比平常巡逻更加严谨一些。所以下午也要跟上午一样,那么巡视。
晁应真自是答应,于是下午跟小鬼子一起,还是满街转悠。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动作,晁应真有点猜到了对方的目的,就是他们是不是再找谁啊。但依旧没法肯定。
大概等到了下午,巡逻结束的时候,鬼子队长再次找到了晁应真,让他们在陪着转一圈。此时已经是到了下午五点半了,正常情况下是下班了的。所以晁应真心里更加肯定了自己判断。
不过鬼子强势,自己要是拒绝反而不妙,是以答应下来后,又陪着鬼子转悠了一圈。这一圈,正好在下班人流的高峰期。不过一圈下来依旧是平安无事。
众人回到了巡查大队,开始交接。在本子上签字的时候,晁应真顺势看了一下对方的情况,记在心里后,签完字先回到了自己的队长办公室,将自己的发现写在了纸条上,然后便走了。依旧是正常的回家,不过这一次他主动来到了死信箱,将东西投放了进去。
话说,代号为木的那个家伙,到底是不是李玉?有句很有意思的话,就可以表达:长得像头驴,叫声像头驴,行为像头驴,那么这东西很可能就是一头驴。李玉本身藏的确实比较深,他可以说是最早配派遣打入国府情报部门的奸细之一了。
虽然这小子岁数不大,当时也只是二十岁而已。但是流利的中文,而且又在一直在华年生活,这就让他可以说几乎没有任何的破绽可言。
因为他是最早先,八个强盗国,入侵时的遗腹子之一。不过后来,那个小鬼子成为了一个军官,竟然又找了回来。强行把李玉带走,并且在奉天秘密的开始训练。
而这个李玉的亲生父亲,权力不能说多大,但是确实是个狂热的入侵主义者。先是把李玉送入宪兵队训练营,后来长大了后,李玉也有自己的发展,成为了鬼子宪兵司令部下辖,特务机关的一个特务,随之到处执行任务。
当时李玉因为年岁很小,所以他执行起任务来,隐蔽性非常强,几乎没人会怀疑他。最开始什么侦查地形,打探防御地点什么的,他都能完美的融入当地的环境,所以任务的成功率非常高。
李玉本身是在奉天长大,但是小时候是在关内,北平,天津的方言他也会说。再者这个年头太乱了,到处的难民都有,口音混杂不清,所以李玉隐藏的就更好。
如此慢慢的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就在上海沦陷不久。李玉这种在一线表现出色的特务,就留在了上海这个地方。当然,这里说的是档案,编制,关系什么的,从关外调到了上海。就是因为李玉的价值,在一线表现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