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830章

作者:汉唐风月1

  “屠运生,在哪儿叨叨咕咕啥呢!过来,老子给你派个任务,带着你的4班担任全连尖刀班前方探路,老子这回不守阵地了,就和鬼子藏猫猫。”二十几米外李九斤回过头,喊屠运生。

  “是,连长,保证完成任务。”屠运生手撑在山村青年赶紧伸过来的手上,一使劲儿就站起身。

  “这片山我从小跑到大,只要屠大哥你们打鬼子,我保证你们指哪儿我就能把你们带到哪儿。”山村青年很认真的向屠运生保证。

  “好!有你们这样的老乡帮我们,我们一定能打赢鬼子。”屠运生亦是咧嘴一笑。

  日军漫天的炮火中,7连屁股一扭,在李九斤的指挥下钻进树林中再度消失了踪影。

  而距离他们不远的8连亦是一样,毫无返回营部的意思。

  400名精兵就这样消失在林海中。

  日军那边的炮火依旧凶猛,在步兵都还未正式向黑龙潭进军之时,就狠狠给四行团官兵们头上来了一大棒子,纵算这一棒子不把他们给打死,也得晕头转向的吧!

  至少日军上上下下是这么想的,没有十天半月构筑的工事,谁能在这样的炮火下生存?天照大神恐怕都没这个能耐吧!

  国崎怔和他的属下们头脑足够清晰,事实也的确如此。

  但1个小时后,国崎怔就又收到了来自前方侦察尖兵们恨不得跑断腿才传回来的消息。

  “中国人跑了,阵地上那些倒伏着的穿着军服的身影都是木头人!”

  这个消息差点儿没把国崎怔的头发给气的竖起来。

  这简直颠覆了他对四行团研究的认知,四行团和帝国陆军作战如此之久,什么时候迎男而退过?这八嘎的怕不是假的四行团吧!

  但侦察尖兵绝不会拿这样重要的情报开玩笑,抵达河西村的差点儿没跑吐血的那个侦察尖兵信誓旦旦的汇报:“职下为了看得更清楚一点,一直抵近至中国人阵地不到500米,炮弹就在职下身边炸响,职下很清楚的看到几个套着军服的人影就像是点了火油一样燃烧。

  战场上人体被点着的样子职下也是见过的,在没有助燃物的情况下绝不会燃烧的那么彻底!

  而且任何人都不会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同僚的遗骸在自己眼前燃烧,那会产生一种刺鼻的怪味儿。”

  怪不得中国人的火炮没有进行报复式炮击!国崎怔先前的疑惑迎刃而解。

  搞了半天,挖掘战壕固守,动用火炮袭击,建立前沿阵地,都是假象,就是为了掩护其主力利用夜色的掩护撤退。

  只是,双方只相隔数里,就想这样跑了,可能吗?

  这又不是在山间比跑步,谁跑得快谁就赢了,辎重和重武器毫无疑问会成为一支步兵的拖累,只要不想丢弃这些,那就跑不了。

  正在这时,华北方面军陆航也转来侦察机从空中侦察到的地面情况。

  “被炮火笼罩的山地周边,出现大量身着深蓝色军服的军人和驮马,正在向太行山方向运动。因敌军拥有高射炮反击,侦察机无法下降至1000米高度继续观察。”

  空中地面情报正好全部吻合,国崎怔当下便不再犹豫,立即下达军令:“命令河西村我支队所属步兵大队,全力对逃窜之敌进行追击,我炮兵联队会及时跟进!”

  。。。。。。。。。

  “这下你石豪是不是服气了?”上官云指着远方犹如地狱般地山地问自己的心腹属下。

  昨夜凌晨3时,冷锋突然下令全军不再苦挖战壕,而是以连、排为单位制作木头人,还要求尽量逼真把军服给木头人穿上。

  幸好跟随两个步兵营前进的辎重连携带了一批薄军服,那原本是打算给牺牲官兵换一身干净军服所用的,没想到提前就派上了用场。

  做木头人伪装众人没意见,但冷锋接下来要求全军弃守黑龙潭连一兵一卒都不留,这可是让不少人有意见了。

  敌军势大,撤退他们没意见,保存自己有生力量是正确的,但前几小时还在命令全军不顾劳累挖掘战壕,刚刚成体系就又要跑,军令朝令夕改可就让人不好想了。

  这至少是说明指挥官头脑混乱,自己都没想好这场遭遇战是打是撤,这样的指挥官对于全军都是一种无形威胁。

  更何况,河西村那边还丢着两个步兵连呢!把他们丢在扛敌最前沿,数千人的主力却是一拍屁股就跑了,这是怎么个事儿啊!

  “谁说咱们要走了,团座长官说过,战场本就是假假真真虚虚实实,国崎怔认为我军强硬,会跟他打一场攻防战,但那只是他想。

  我们一跑,国崎怔绝不愿意放弃咱们这块大肥肉,必定会追,到那时我们再找机会杀他们个回马枪。”

  冷锋的解释看似很有道理,但并不能让石豪等人信服。

  不管在哪儿打,工事都还是修筑的,与其如此,还不如利用黑龙潭这里,地形险要,工事也初步完善,总比随便找个山头就利用山石当工事要强的多。

  “日军为了打掉我军锐气,定然会动用程咬金的三板斧,飞机、重炮都少不了,第五师团又是日军中的精锐,国崎怔有备而来,搞不好准备的都有105重炮,我们绝不能在其炮火下白白牺牲。

  当然了,躲避炮火是一回事,但谁说我们要跑了?”冷锋将手指向地图上黑龙潭周边一地。

  “除辎重连、炮兵连一部为做战术掩护向太行山方向撤离外,我其余全军将会在这里和日本人先战一场。”

  “黑龙沟?”

  所有人看到冷锋所指的位置,都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根据名字基本上都会想到,这二者绝对距离不会很远。

  事实上,不仅不远,而是黑龙沟就在黑龙潭之前,属于进入黑龙潭山区的必经之地之一。

  这也就是说,冷锋是要求全军主力不退反进,而且还是放弃掉已经成型的工事,就在山间和日军战上一场。

  这个作战思路,已经不止是大胆,简直是和作死差不多。

  咋的,日军的火炮能打到黑龙潭,就不能打到黑龙沟?那不是还要挨炸嘛!

  更要命的是,在那里打日本人伏击,当日本人是傻的吗?

  “日本人不傻,但日本人狂,尤其是在有飞机大炮的支援下,一路平推会让他们产生老子就是亚洲第一陆军的错觉。”冷锋笃定的回答各种疑问。

  “而且,我到天亮日军抵达我前沿阵地时,就会命令李九斤等人撤离,我4营10连、11连亦会跟着向导一起进入山中和他们会合。”

  这是不是传说中的连环套?在座能当上连长的自然都是脑瓜子够用的人,脑海中瞬间出现这个词。

  “那你让侦察排没有对周边山林日军侦察尖兵赶尽杀绝,是不是也是为了这个?”石豪追问。

  “要不然谁来给国崎怔汇报我军主力逃跑了?”冷锋很罕见的露出微笑。

  那副笃定又带着一丝狡猾的气质,竟然让上官云有种见到唐团座的错觉。

  不用冷锋再多做解释,光凭这种笃定和即将实施的连环套戏码,众人就不由自主的点头同意。

  设身处地想一想,敌人前锋跑路,主力跑路,自己还有重炮、飞机火力加持,那还犹豫个球啊!铆足力气追就是的。

  当日军铺天盖天地的炮火轰过来,冷锋预估中的情形基本出现,剩下的只等日军步兵前来了。

  如果他们跑得足够快,足够急,那就很完美!

  毕竟,四行团的官兵们打了这么多仗,还从未见过如此适合伏击的地形。

第1246章 钢,裂了!(求月底月票!)

  做为国崎支队前线最高指挥官,第9步兵旅团第11步兵联队长大岛昌义大佐在接到支队长国崎怔少将全速追击在逃之敌的军令时,其实很是犹豫。

  倒不是他麾下兵力不足,聚集于河西村一带仅是步兵就有4个步兵大队,如果再加上工兵、辎重兵、装甲兵等辅助兵种,他麾下可供调用的兵员高达5000人,实是他军事生涯指挥兵力的巅峰。

  而且在远方还有8门105榴弹炮和12门75山炮可给予其火力支援,甚至国崎怔少将还承诺他,如果战事不顺,可协调华北方面军陆航军团方面至少有一个轰炸机中队给予火力支援。

  拥有如此实力,别说对面只是一个步兵团,就是一个中国步兵师,他也丝毫不惧。

  令他产生犹豫情绪的是眼前的地形!

  从地图上看河西村距离黑龙潭不过几里路,坐镇后方的指挥官只要指挥棒一挥,似乎这几里山路压根就不是事儿。

  可实际上,要想抵达黑龙潭,却是要翻越两座海拔在800多米的山头,那荆棘密布的丛林,别说94式装甲车和马匹无法前进,就是人员也很难走,如果这样式儿的翻山越岭过去,别说四行团,估摸着野鸡野兔都就跑没影了。

  要想携带各种重装备并提高行军速度追上逃跑中的四行团,摆在大岛昌义面前的只有一条路,走黑龙沟。

  黑龙沟,顾名思义就是一条山沟,实际上是一道在远古时代因地壳运动形成的峡谷!

  从高空俯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像发怒的天神一剑将整座山给劈开,只不过这位大神的宝剑不够锋利,剑法也不咋的,劈的稍微歪了些,整个峡谷弯曲的就像是一张拉至满月的弓弦。

  虽然由此能直达黑龙潭,且其中的碎石子路可通大车,但整个峡谷的长度,高达4000米。

  任何人走在这种被两侧山体笼罩着显得极为阴森的峡谷中,都不由自主的会产生一种恐惧感,更何况这种战时。

  若是有人在两侧高地上伏击,位于峡谷中的人几乎只能被动挨打。

  大岛昌义已经足够谨慎,在顶头上司的催促下,也没有立即挥兵前进,而是派出了四个步兵小队做为尖兵,对黑龙沟内部进行搜索,除此外,还派出两个步兵小队轻装爬上黑龙沟两侧的高地警戒。

  直到已经通过大半的步兵小队打出代表安全的绿色信号弹,大岛昌义这才大手一挥,命令各部启程快速通过黑龙沟。

  大岛昌义则站在距离黑龙沟不远的一侧高地上拿着望远镜继续对这条峡谷周边观察,虽然他派出的尖兵们已经通过了一大半峡谷都没发现什么异样,但阴霾的天气下显得有些幽暗的峡谷入口总归是让这位日本陆军大佐有些心惊肉跳。

  万一有中国人在峡谷之上埋伏往下面打枪,峡谷下的帝国勇士可是没多少反抗之力的。

  哪怕空中侦察和来自前线的尖兵情报都显示黑龙潭的中国人已经像他们的先锋部队一样拍拍屁股跑路了。

  总之,四行团绝不是普通的中国军队,他们这溜得飞快太不符合他们以往在战场上表现出的特质,无论怎么重视他们都不过分。

  你别说,大岛昌义能混到如今的地位那也不是白来的,还真有点儿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的意思。

  至少在这一刻,他所做出的战术布置没任何毛病。

  只是,他依旧不了解自己的对手,还高估了自己的友军。

  日军侦察机看到的所谓大量人员和马匹,那是一个跟随他们前进的辎重连一部以及山炮连一部,两门机关炮示威式的对空射击导致日机压根不敢进入千米低空,‘发现数千人正在溃退’那其实不过是日军飞行员为了掩饰自己的胆怯而进行的大胆猜想。

  就是这个猜想,导致国崎怔对战场形势产生了极大的误判,就连大岛昌义这般谨慎的人,也咬着后槽牙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军事冒险。

  军事冒险,一般都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大获成功,一种是大败亏输,很少有平平过的情况。

  而他的对手,比他更为激进,选择了更为惊心动魄的军事冒险。

  冷锋不仅是不退反进利用日军的错误认知来伏击日军,他甚至没有在这个近乎完美的伏击战场投入自己所有的步兵主力。

  四行团两个主力步兵营总共6个步兵连2个炮兵连,除了潜入山林的4个步兵连,只有2个步兵连和2个炮兵连另加一个辎重排、两个重迫排就在黑龙沟周围等着他们。

  一个精锐步兵连和一个炮兵连、一个辎重排是躲在了距离峡谷山梁足足800米的山林里,一直等到日军搜索尖兵通过,日军步兵大队开始进入峡谷,这才在负责此处战场指挥的上官云的命令下快速小跑以潜伏姿态进入阵地。

  从出口500米到入口800米,长达近3000米的峡谷山梁上就是他们的阵地,因为会有日军尖兵搜索,所以这样一道长长的山梁上根本没有挖什么战壕和堆砌什么工事,一切都保持着原样。

  事实上,居高临下朝峡谷中射击,所谓的战壕和工事也没啥用。

  真正的阵地是在黑龙潭方向峡谷出口的山林里,那里是堵住日军疯狂向前突进的一道铁闸,只要将那里锁死,日军就只能在长长的峡谷中被动挨打。

  冷锋亲自率领一个步兵连加一个炮兵连近600人就在那里。

  大岛昌义比冷锋设想的还要更谨慎,哪怕是有尖兵搜索过,他也是极为谨慎的将自己麾下部队分为三部分。

  第一批进入峡谷的,是5辆94式装甲车中的4辆外加一个步兵大队,峡谷底部宽仅五六米,但足以行车。

  进入峡谷内的步兵大队又分成三部分,一个步兵中队打头,两个步兵中队在中间,还有一个步兵中队伴随着重机枪中队及大队部在最后,前后三部之间又相隔了200多米。

  日军官兵排成两列,前后每名士兵之间相隔足有1米多,1100人的步兵大队,足足前进了十几分钟,才算是彻底进入峡谷。

  然后,就是日军的第二部分进入峡谷,直到看到第2个步兵大队最后一名士兵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峡谷入口,大岛昌义一直面色严肃的脸上才终于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

  两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大队2200人,加上装甲兵以及随军前进的一个辎重中队,足有2700人进入峡谷,足以将整个4000米长的峡谷填满。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第一个步兵大队的前锋现在已经抵达出口,到现在为止都还没发出警示信号,那说明他先前的谨慎是有点儿杞人忧天了。

  看样子,他还真是高看了四行团,他们就是自认不敌逃跑了。

  虽然他对在这种山间追敌之事一直持反对意见,但日本陆军大佐也理解自己顶头上司急切复仇的心情。

  第五师团自进入中国战场,十战九胜,唯一败的两战,一个在广德一个在台儿庄,可台儿庄之战失利,毕竟那是以预备师团105师团为主的,广德之战中投入的可全都是师团真正精锐,换成谁在他那个位置估计都想再度证明自己,尤其是面对曾经阴过自己的对手。

  胜利的荣耀,足以掩盖所有丑陋,第五师团就是这么干的。

  “呦西!命令后方联队直属炮兵中队撤出阵地,将山炮拆装载好,随时准备进军。”距离峡谷入口大概300米的大岛昌义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发出军令。

  为防止意外,在步兵抵达峡谷准备进入之时,大岛昌义就命令自己11联队直属的炮兵中队抢占有利地形将炮架好,4门75口径山炮目标直指山梁以及峡谷出口,6500米的射程足以将峡谷中的帝国官兵处于他们的保护之下。

  指挥官谨慎,可以保命,那是步兵们的想法,但对于向来是只有我打你从来没有你打我的日军炮兵来说,这道军令可是苦了他们了。

  王屋山山势险峻,光是人爬山都累够呛,别说还要搬着数百公斤的山炮上山了,也幸亏驮马师团中配备了大量驮马,不然就是累死这群炮兵龟孙儿们,也没法把山炮给搬上山头。

  但咋的,拆装山炮不费力呢?把近百公斤的山炮部件放驮马身上用手抬抬就可以?还有炮弹推车,是有发动机还是咋的,那玩意儿都得靠人力好不好。

  但日军一向军纪严明,长官一句话,就算明知要累死,这群炮兵们也得乖乖服从命令。

  用华夏未来的说法:“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从步兵们开始踏着矫健的步伐进入峡谷那一刻开始,炮兵们就累的跟个王八蛋样上蹿下跳将600公斤的山炮分块搬上山,还要找到足够平坦的地方当炮位,炮兵观察员则根据大概的方位两眼一抹黑的计算大概数据指挥着调整炮口。

  那个人喊马嘶啊!炮兵中队忙得不亦乐乎,给他们做警戒的一个步兵中队日军都在旁边呐喊助威,就是不上前帮忙。

  休说军令不允许,就是吃瓜观众看热闹的心态也不会让步兵们动一根小手指的。

  自己要和中国人面对面拼命,炮兵们却在后面放着大炮仗一点都没危险的乐呵,说日军步兵对炮兵没有一丝丝怨念那是假的。

  然后,步兵们就很开心的看着炮兵们刚花了一小时忙乎好,结果一道军令下达,他们就又开始拆装山炮把刚刚的忙乎再重演一遍,步兵们那内心舒爽的,就像三伏天狠狠吃了好几根棒冰。

  处于吃瓜心态的观众们,并没有发现,在距离他们不过300米的灌木丛中,一双双仇恨的眼睛正在盯着他们,黑洞洞的枪口早已牢牢锁定,只待战斗的信号弹发出,远超他们想象的子弹就会朝他们倾泻。

  那是黑夜中就离开的4营两个步兵连和一个臼炮班,他们在向导的带领下竟然又绕到了河西村周边的山上,原本的打算就是在战斗打响之后袭扰日军后方,没成想日军竟然将一个山炮中队就部署于他们身边,而这波日军,竟然只有一个步兵中队在给他们做保护。

  300米的距离,几乎只要1分钟,数百名中国精锐就可以冲击至日军松松垮垮的防线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