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757章

作者:汉唐风月1

  而黄新锐亲自率领的两个航空队24架战机却根本不为所动,并没有因为日机的四散逃走就各自追逐目标痛打落水狗,反而依旧以两架飞机一组,追着自己定好的目标继续猛烈开火。

  另外24架则选择和那30余架日机一起拉上高空,他们的任务,是缠住这批日机,等带队的黄教官率领有足够经验的飞行员们把还在低空中的日机给打爆,然后再合伙收拾这些日机。

  而更高的空中传来的发动机嘶鸣声说明位于3500米之上警戒的双方战机编队已经各自发现了对手、并开始搏杀!

  高、中、低空,日机被迫分为三拨,但中方却是早已设计好的。

  黄新锐亲自带领的第一第二两个航空大队,除了十名参加过金陵保卫战、华中空战的老牌飞行员,其余全是航校里排名最前的飞行学员组成。

  位于高空中负责和警戒日机搏杀的也有足足五名老牌飞行员,第五航空队的队长甚至还是中国空军四大天王之一乐以青杭州笕桥航校的同期。

  本来,做为功勋飞行员他是可以留守江城的,但他的同期同学战死超过三分之二,迫切需要战机为同学复仇的空军少校连打好几次报告才加入接收战机的队伍,也成为这支大多由菜鸟组成的第二指挥官。

  说白了,中方这三拨,就是典型的‘田忌赛马’,以上对中,以中对下,以下对上!

  能否在这场空战中获得胜利的关键,就在于黄新锐能不能以最快的速度解决那20几架根本没机会拉上高空的日机,也在于位于中空的两个航空队能不能挡住数目超过他们的日机。

  任何一个地方出错,这场空战或许就将是这个以菜鸟为主的中国战机编队悲剧收场。

  但这也是身为指挥官的黄新锐不得以而为之,如果任由双方机群捉对厮杀,他的学员归来的能超过双位数,他都能流着泪微笑了。

  他想让这些优秀的青年还有机会看到未来,这是他唯一的选择!

  五架冒着浓烟速度骤降的日机没人去管他们,在这种双方战机都将速度提高至350公里/小时以上的高速对战中,没有速度的飞机就像一个小王八,给你满嘴尖牙,首先也得能咬到人啊!

  这不,其中一架那黑烟滚滚的就像拖拉机用上了劣质柴油,在空中拉出一条黑色横幅后,速度降至百公里以下进入失速状态,日军飞行员毫不犹豫的从驾驶舱中跳出。

  白花在空中绽放!

  96战机则一头撞向一个山谷。

  “轰”的一声巨响炸得坠机周围的日军脸色苍白,那一块儿,貌似最少有一个小分队躲哪儿,这下可倒好,来援的混蛋还把自己当成一枚航空炸弹把大伙儿一起送去见天照大神了。

  这八嘎的,算是怎么回事儿啊!

  大骂空军蠢蛋的日军步兵甚至都没看那个挣扎着从开放机舱中跳伞导致飞机垂直砸向地面的货,不管东南西北风,八嘎的该吹哪儿就吹哪儿去吧!等你们打赢了再说。

  眼见中国空军首战告捷,一口气连捶下几架日机,唐刀也忍不住露出喜色,遥指空中:“赵师长,我陪您看的这场烟花秀还成吧!您就说值不值这杯黄茶!”

  白发将军拿手指指唐刀,叹道:“服了,你小子硬是要得,竟然还能调动空军配合我们作战,我就纳闷了,你是咋忽悠咱们那位抠门到骨子里的战区司令官的。”

  “哈哈,赵师长可能不知道我家乡流行一句话,叫能拿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唐刀大笑。“我可答应严司令官,石门的缴获,战区司令部拿一半,另一半的话,若战机损失巨大,可以拿来帮他填坑。”

  “好家伙,你这饼画的!”白发将军瞠目结舌。“咱们这边都还没解决完日本人呢!你把石门缴获都给提前给人预约了。”

  “921师那边的日军想退,但刘、李两位师长主力尽出,正在以远超出防御战的伤亡拖死他们,赵师长,你说我们该不该拿下石门?”唐刀低头抿了口茶,茶杯中倒映着唐刀的眼眉。

  皆是寒芒!

  这一仗,可不是说唐刀和几位将领费尽心机,而是中国军人付出了太多死伤,他若不一下子把华北方面军打得痛彻心扉,如何对得起那些英魂?

  “我发现啊!我们这些老家伙都是疯了,竟然陪着你这个小疯子一起发疯。”白发将军抬头看向天空风驰电掣正在激战的中日战机,猛然间有些恍惚。

  超过百架的战机参战,他们还击溃一个师团并包围一个支队级日寇,这样的战场,简直让他这个身为西北军重将的将领有些不真实感!

  但这的确是真实的,响彻天际的轰鸣和远方山头那些重新缩回掩体的‘屎黄色’,都真真切切的证明着这个事实。

  “不过,这种疯的感觉真的很好啊!”白发将军眼中闪出坚定。“要攻克石门,就要避免夜长梦多,我们得速战速决,天上我们管不了,地上的事儿归我们!唐老弟,你我两军,对地面之日军,杀!”

  “我也正有此意,杀之!”唐刀点点头。

  “传我命令,炮火准备30分钟,各营、连按照既定战术对日军步兵进行包围分割,进一步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警卫连和骑兵连组织好人手,搜救我方跳伞飞行员!”

  “是!”夏大雨狠狠点头。

  随着命令传达至团部和各营连。

  “都特么别看了,团座军令下达,各班、排收拾装备,准备战斗。”李九斤、赵大强等步兵连连长纷纷放下望远镜,催促各自麾下官兵。

  “开工了!给老子打,让空军弟兄们也看看咱们的手段!”庞大海拿着一口浓浓的鲁省腔,大声喊。

  “轰!轰!轰!”地面上刚停歇不到20分钟的炮火重新炽烈起来。

  这一次,炮火却是更集中于日军部署的各防线的交界区域,炸得土石横飞、硝烟四起!

  地面上不断腾起的火球,甚至比绚丽的晚霞还要明亮!

  “陆军弟兄们,牛啊!”正在追杀一架日机的陈平偷空瞥了一眼像是陡然长了许多白蘑菇的地面,怪叫一声赞叹道。

  “瓶子,你特良的是不是疯了,给老子管好你自己,老子可不想给你照顾爹娘,老子自己还有爹娘要伺候呢!”沈崇海的怒吼声在通信器中响起。

  “是,是,你是队长你说了算!”陈平吐了吐舌头,却是死死盯着前方狂奔逃窜的敌机,不敢再有丝毫分神了。

  沈崇海不是航空队的队长,却是航校学员队的队长,为人既聪慧又极富责任担当,在航校里有着极高的威望,但拿这种语气大骂同学和战友,却是极为少见之事。

  实在是,他此刻的内心痛极。

  因为,他亲眼看见有两架己方战机被击中,打着旋掉入山谷,其中一架战机的飞行员或许是因为飞机进入‘死亡螺旋’模式,可怕的负荷将其牢牢压在座椅上,根本没机会打开驾驶舱机盖跳伞!

  因为来不及给飞机刷编号,他也不知道那是那个,但直觉告诉他,那是他的同学!

  刚走出校门,同学就少了一个!

  虽然他的教官们无数次说起这种事,说他们的同学已经越来越少,毕业合照上画的圈圈越来越多,但当亲身经历的那一刻,这位天才级飞行员才知道,那心会有多痛。

  悲伤到极致,心真的会疼的,就像被刀刺中一般。

  陈平是他的同窗好友,他不希望他远在江城的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更不希望他那个未过门的未婚妻倚门远望!

  但年轻的中国空军不知道,他担忧的,在另一个时空,皆成事实。

  不知道这一次,命运的枷锁会不会被勇敢锤烂!

  。。。。。。。。。。

  “让我们干掉他们,让他们知道,卑劣的偷袭并不能改变属于他们的悲惨结局!”脸色无比阴鹫的岩本彻三带领着15架战机重新冲上3000米的高空,在绕了一个大弧线后重新编队再度杀回战场。

  这一回,他们可是从9点钟方向也就是东方杀向西方,凡是和他们对面的占据劣势方位的也会被他们打爆。

  就算是同等条件,也绝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

  但是,他真是想得太简单了。

  虽然96陆基对地攻击机的空战性能很出色。

  96式陆基对地攻击机的时速能达到惊人的440公里每小时,得益于它的单翼全金属机身设计,拐弯半径下,爬升俯冲性能出色,在整个三十年代都算得上是世界一流水平,亦是日后太平洋战场上表现最优秀战机之一零式战机的前身。

  在淞沪战场上,96式陆基对地攻击机及96式舰载机性能对中国空军的霍克III几乎是一面倒的碾压。

  只是,现在96战遇到的对手是毛熊特地为中国战场定制的伊--153,虽然结构是稍显落后一点的双翼机,可拥有1000匹马力的风冷发动机给这款战机提供了最高速达500公里的机动性,机身框架为铝合金结构并覆盖了铝合金蒙皮,就连尾翼尾舵也采用铝合金结构,机身结构强度远超同时期战机。

  4挺机枪和超过2700发备弹的凶猛火力,更是全面碾压96战的2挺7.7毫米机枪。

  更何况,谁说他就占据方位优势了?

  虽然位于中高空的24架战机大多是菜鸟,但负责带队的两个航空队队长可不是。

  在日机疯狂拉升并向远方逃遁之时,两个航空队长就各留一半战机在空中和升至2600米高空的十几架日机缠斗,其余的看似是在追逐,其实是不断拉高,直至近3800米,几乎可以参与数公里外4000米高空中的战团。

  一直等到这十几架日机气势汹汹的从高空中重返战场,两个经验丰富的空军上尉这才带着12架战机悍然扑下。

  背部,又是背部。

  从更高的高空俯冲而下的伊--153呼啸而下,一条条划破长空犹如死神挥舞着镰刀的火红弹链将从开放座舱中仰头向上的日本王牌飞行员的那张脸闪耀得犹如死人脸色一般难看。

  掉进一次坑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道有坑还是再次掉进去!

  如果第一次叫蠢,那第二次只能是脑残了!

  伊---153由4挺施卡斯机枪组成的机载机枪火力能在一秒钟内喷吐出30发子弹,1800发/分的火力在这个时代无人能出其右。

  再加上占据高空的优势,800米的距离,肉眼可见的十二条弹鞭在16架日机编队里扫出了一片腥风血雨。

  三架日机的背部清晰可见的瞬间出现了十数处大洞,两名飞行员吭都没吭一声就低下了头,坐在开放式座舱的他们,直接被数颗机枪子弹扫中毙命。

  失去了控制的飞机以一个助跑外加跳水的方式,斜着机头向下飞了几百米后就无比决绝的向下,以七十度角向地面俯冲。

  地面上的人们,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尾巴涂抹着鲜红太阳的日机嘶吼着向大地冲锋。

  面对着这种瞬间速度达到140每秒甚至因为失速拥有重力加速度帮忙而更快的“炸弹”,谁也无能为力。

  哪怕就是想逃,也不知逃到什么地方更安全。

  “轰轰”两声剧烈爆炸,吓得飞机周围千米的所有人都不由摸了摸脑门上的冷汗。庆幸自己没成那个倒霉蛋。

  还好,飞机没有撞入战场,一架撞到了不远处的一座山上,一架则掉到了距离阵地不远的树林里。

  一把将赵大师长搂着连续翻滚几圈躲到隐蔽战壕里的唐团座也在抹冷汗,飞机就在距离两人观战区域七十米处爆炸,以原木为骨建的临时指挥部都被震的摇了几摇。

  幸好,日机抛掉了所有炸弹,爆炸威力全靠油箱里的航空煤油输出,不然的话,一个中将捎带一个上校就要去阎王爷哪儿喝茶了。

  唐团座这一身精壮肌肉打藤原战雄这种所谓武道高手是没问题,但遇到这种大号‘巡航导弹’,也一样会被炸得毛都不剩。

  乖乖:指不定我皮糙肉厚可以扛一扛!

  唐团座:那妥妥可以开席了,就吃烤野猪肉!

第1164章 不疯魔,不成活!

  恐怕骄傲如岩本彻三也没想到有一天他会如此狼狈。

  说实话,在淞沪的上空中国空军以300抗衡帝国海陆两军的战机近2000架的勇气他是很钦佩的,但如此勇敢的中国军机,依然有4架成为他的战利品,成为他军机的尾部独有的四颗金星。

  他们,其实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对手,因为他们的实力太过于弱小了。

  但这一次,然在天上,在帝国雄鹰所向无匹的天空上,被中国人的飞机伏击,而且,还是连续两次。

  堪称耻辱!

  可这个耻辱,日本王牌飞行员也只能硬生生的暂时先吞了。

  第一轮伏击,帝国战机编队有超过7架的战损,最要命的是整个编队被打散,低空中从800米到2000米,到处都有发动机嘶鸣着互相追逐的战机。

  具体的损失仅凭肉眼无法看清,但位于2000米到3000多米的空中,岩本彻三却是可以清晰的看到,除了自己这个刚拐了个大弯进入战场的16架战机,先前在这个空域缠斗的战场已然是很惨烈。

  属于帝国的战机绝不会超过10架,除了两架冒着浓烟头也不回的向战场外狂奔,其余4架不知所踪,不用问也知其结果。

  而就算向战场狂奔的那两架,看那一溜浓浓的黑烟,岩本彻三也知道,就算没有中国人的追杀,若他们能飞回两百多公里外的机场,那简直就是天照大神的私生子。

  岩本彻三带着15架战机疯狂向前狂奔了至少四五公里,又转了个大弯从东往西进场,时间早已过去了至少3分钟。

  对于狗斗机的空战来说,别说3分钟了,30秒就不知有多少子弹被射出,有多少人的命运彻底被改变。

  在3000米左右的中空中,中国军机是以12对16,飞机数量完全处于劣势,12名飞行员也尽是刚踏出航校大门的学员,俗称菜鸟。

  但他们拥有飞机性能上的优势,只拥有600匹马力发动机的96战相比于伊---153,无论从火力还是机动性又或是机体坚固度,都差了一个档次。

  以皮薄而著称的日军战机在伊--153四挺施卡斯机枪疯狂的弹鞭面前显得极为脆弱,犹如黄油遇到了锋利的刀。

  一架或许是被击中了位于机翼上的油箱,机翼猛然爆炸的后果是正在疯狂逃窜的飞机就像折翅的小鸟,在空中胡乱转了几圈,就那样垂直下落,就像一个炽烈燃烧的大火球,直到掉下去数百米,也不见有飞行员跳伞。

  估计,不是被疯狂的气流死死的压在座椅上,就是在疯狂的旋转中已经失去了所有知觉。

  还有一架则更是干脆,被弹鞭扫中了机翼上挂载的30磅航弹。

  那名日机飞行员可能也不是特别有经验,惊惶中倒是听命令抛掉了飞机上挂载的几颗重磅航看,但忽略了机翼上还有两颗小型的30磅航弹。

  于是,被击中的航弹当场殉爆,30磅的航弹几乎连坦克都能炸飞,更别说小灰机了,整架战机当场空中解体,散成数块燃烧着的火球向地面掉落。

  还有两架则更倒霉,于匆忙的拉升过程中,两机在空中轻微擦碰了一下。

  然后,一架战机没了机尾,打着螺旋下落,另一架战机则像是被锋利菜刀剖开肚皮的鱼,连同座舱和飞行员都被剖开,轰鸣着向前滑行了两千多米,才一头撞向山峰。

  但在岩本彻三抵达战场之前的空中优势,却并不在中方!

  因为,12名中国‘菜鸟’,变成了6个!

  短短三分钟,3000米左右高度的16架日机以损失4架负创2架为代价,击落了中国6架战机!

  没有伤,因为受创的中方战机没有选择离开战场,直到战机彻底失控。

  也只有两名飞行员成功跳伞!但那,也依然无法保证是否能活着。

  地面上的中国军人完全能看到,一名飞行员就垂挂在缓缓降落的降落伞上,一动不动,犹如一具失去控制的木偶!

  等到半小时后四行团组织的搜救队在一个山坡上找到他时,他已经牺牲了。

  不,更确切说,在离开心爱战机的那一刻,他或许就已经牺牲了。

  绝不超过23岁的年轻人的胸口上被打成了马蜂窝,他应该不是自主跳出的,而是驾驶舱都被日机7.7毫米机枪子弹打烂的战机彻底失控之后将他甩出的。

  只是,老天爷用后知后觉的运气没有救得了这名年轻的中国飞行员,他和他心爱的战机,一同牺牲在太行山这片绚烂的云霞里。

  战场上匍匐在各种掩体里打算在炮火结束后就要进攻的中国步兵们看着眼前这惨烈的一幕热泪盈眶,但对于3000米高空中还在奋战的中国‘菜鸟’们来说,打出这个战绩,他们已经很满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