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75章

作者:汉唐风月1

  而冲锋中的日军阵型拉得已经尽可能的开,每名士兵中间最少相隔两米,而且分成几波,每一个波次间分别相隔十五六米。

  这显然已经是在被仓库守军按在地上疯狂摩擦几天后,日军第36联队自己内部开发出来科学版的“板载冲锋”。

  所谓‘板载冲锋’也叫‘万岁冲锋’或是‘玉碎冲锋’,基本都是日军在打不开局面时发起的决死冲锋,其大致意思不过是视死如归,不想活命,要么战胜对手要么老子就算死了也要吓你一大跳的战法。

  日军发起过的最大规模‘万岁冲锋’应该是未来在太平洋的塞班岛上,超过5000名日军在佐官的率领下,端着闪着寒光的刺刀玩起了自杀式冲锋,差点儿没把全副武装的米国牛仔吓尿。

  然后,装备着加兰德自动步枪的米国牛仔们一边夹紧裤裆,一边拼命扣动扳机,将5000日军全部干死在战壕之前。

  不过百米的距离,单发步枪在连射型火器面前,就是个渣,再度被历史证明。

  从此,单兵装备彻底进入自动步枪的时代。

  就像此时此刻,无论战术如何改良,事实证明,在日本人没预料到两挺MG34面前,都是错误的。

  当唐刀和雷雄的机枪一前一后相继开始射击,第一波日军就被打跪了。

  真不能说‘跪’下的日军是菜鸡。

  如果是菜鸡,他们如何能被一个坚固堡垒里射出的金属洪流按在地上摩擦几天后,还有重新面对的勇气?

  如果是菜鸡,他们又如何能在上有迫击炮砸落的危险,坦克被击毁的沮丧,下有不知道多少挺机枪扫射的情形下,还能匍匐向前200余米的战术运动?

  无论从意志坚韧度、团队及单兵战术能力、战场执行力几方面来看,这波日军都已经完美的近乎无可挑剔。

  他们,就是指挥官最喜欢的那群步兵,除了腿稍短点以外。

  可是,在这条火红弹鞭出现的那一刻,优秀的日军步兵们依旧跪下了。

  因为,但凡中弹,从不会是只一颗两颗子弹,而是四颗五颗。

  密集的弹流完全不是靠单发子弹来杀伤,而是一窝蜂。

  被这样的一窝蜂式涌过来的弹流扫中,或许说被扫成蜂窝有些夸张,但死亡几乎是一定的。

  大量的失血,才是战场上致死的主要原因。

  日军的‘板载冲锋’一旦发起,几乎就不可能停止,唯一能让其停止的,就是全部战死。

  况且,按照常理,再如何牛逼的机枪,扫出一个长点射,必然有空歇,绝不可能无休止的连射。别说弹板的供弹量不够,就是枪管和枪身的散热也不支持。

  这些理论绝对都没错,但世界上第一款通用机枪并不属于此列。

  一根枪管理论上可以发射500发子弹,也就意味着,在更换枪管之前,只要弹带不卡壳,唐刀和雷雄两人一共可以发射近1000发子弹。

  所以,发动改良版‘板载冲锋’的日军步兵们栽了,他们一直到死,都没有等到中国人机枪暂歇的时候。

  两挺机枪足足嘶吼了超过30秒钟,合计射出了最少900发子弹,才算是停止了那种来自于地狱的声音。

  发动冲锋的第一波日军已经全体栽倒,冲得最前的一名日军,也没有跨过那条距离仓库二十米的战壕,他的尸体就那么孤零零的躺在仓库一线战壕边上。

  日耳曼人的主力机枪,在世界的东方,向世人张开了令人心悸的獠牙。

  欧洲大陆傲慢的日不落帝国士兵们还未品尝到它们的滋味,却是先被日本人尝了鲜。

  远方观战的准将阁下的眼神凝固了。

  好半响才艰难的问道:“谢中校,这是你们从德国人手上购买的MG34机枪?它的射速为什么要比训练场上还要可怕的多?该死的德国人又隐藏了它真实性能吗?”

  “不,准将阁下,按正常理论来说,训练场上的武器性能,能在战场上发挥其百分之八十,就已经很可怕了。”陆军中校转过头看向满眼惊骇的小老头儿,满脸的骄傲。

  “就像我的一位老师曾告诉过我的:决定战场胜负的,从来不是什么武器!而是战士自身。”

  在场的两名西方军人集体沉默。

  做为军人,他们明白这名中国军官所说的,训练场上的武器性能测试,没有复杂战场形势也没有生死危机,自然可以最大程度发挥武器性能,但在战场上却还能超出训练场上测试出的性能,那只能就像他所说的。

  是战士自身。

  面对敌人潮水般涌来的心理恐惧近乎于无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面对敌人随时射过来的致命子弹,也是毫无惧意,加上对枪械的熟悉以及强悍的射术,才能一举打出如此可怕的战果。

  30秒钟,日军的‘板载冲锋’就被打了个半残,仓库前伏尸超过四十具。

  怪不得中国指挥官会如此的骄傲,如此无畏如此精锐之麾下,是任何指挥官都梦寐以求的。

  只是,日不落帝国准将依旧深深忌惮,因为日耳曼人的可怕机枪。

  一想到未来不久后的某个日子,那些有着粗糙皮肤、淡绿色眼珠、满脸冷峻的家伙们在某个小胡子疯狂的一声令下,将机枪枪口对准他的祖国和同胞,小老头儿狠狠揪着自己的山羊胡,额头一片冷汗涔涔。

  心虚的两个西方人并没有发现骄傲的中国陆军中校眼底浓浓悲色。

  如此精良射术,又是如此无所畏惧,想遍全军陆军中校也找不出第三个人,除了唐刀和雷雄。

  他最优秀的两名麾下,在战斗刚开始不久,就已经赤膊上阵,已经从侧面证明仓库所受到来自日军攻击的压力。

  所有人都看到了MG34机枪的威力,只有作为指挥官的他明白,光靠两挺机枪,无法拯救他死战不退的麾下和弟兄们。

  但那,是以后的事情。

  至少在眼前,日军还在往枪口上撞,自找死路。

  枪声甫停,两秒后,被一波流打跪的日军就再度冲锋。

  咱就是一帮不怕死的,去和天照大神喝茶是俺的荣幸。日军步兵们眼含着绝望先给自己PUA了一把。

  然后,只过了两秒,换好枪管的两挺机枪再度开火。

  又是十几人被弹鞭抽倒。

  咬着后槽牙的日军又跪了,所有的自我麻醉,在飞舞的子弹面前只能变成真的麻醉。

  不是没有日军企图在后方开冷枪击杀喷出两道烈焰的射击垛后面的射手,但位于仓库几个楼层的十几个精准射手从一开始就授命对后方日军步兵进行重点照顾。

  包括所有位于射击孔后的轻重机枪,都放过最前沿的日军,全力压制后面的。

  唐刀和雷雄两个也不是神,同样的肉体凡胎,被子弹来一下照样完蛋。

  他们能打出让日不落帝国准将一脑门冷汗的可怕射速,就必须将自己的后背交给自己的战友。

  信任他们。

  哪怕自己随时可能被一颗子弹击中胸膛。

  信任带来回报,全力攻击不带防御的唐刀和雷雄总共更换三根枪管,打退日军三个步兵小队发起的三轮‘板载冲锋’。

  到日军长号着的撤退警报声音响起,近150名日军,被两分钟内喷发出的2500发子弹击杀近五分之四于仓库之前,能生还的,绝不超过40人。

  屎黄色的尸体,就躺在距离仓库的墙壁就剩二十多米,仿佛就是一个呼吸可以抵达的地方。

  近在咫尺,却是天涯。

  。。。。。。。

第151章 角斗场

  数百米外,日军一线指挥部。

  日军大佐的握着望远镜的手,在唐刀发动第一轮射击后,就青筋直爆。

  差点儿没把价值不菲的望远镜给生生捏碎。

  浓烈的硝烟虽然让几百米外的他看不清大楼里的火力点,但他却能看得清自己已经开始冲锋的士兵在不断倒下。

  假若按照这个伤亡速度,位于最前锋的三个步兵小队哪怕能冲到大楼下的预定爆破位置,恐怕也剩不了几个人了。

  但不幸的是,日军大佐还是太高估自己的属下了。

  他们那里是没剩下几个人?

  不过两分钟,所有向前冲的士兵,全体被割了韭菜,血淋淋的韭菜,八嘎的比未来喜欢连根刨的A股还狠。

  大佐阁下那个时刻的脸色啊!就像看到前日己方阵地上数百个白花花的大臀部高翘着拉稀一般的难看。

  牧野俊目不斜视,保持着沉默,第2步兵大队的少佐大队长却是嘴唇直哆嗦,却也不敢废话。

  授命前方的步兵中队长可以发起‘万岁冲锋’,在这位看来,绝对是个愚蠢的主意,没看这一会儿就伤亡了大半个步兵中队?这都还没算上两翼的战损。

  照这个速度损耗下去,刚刚获得辎重兵补充回了点血的联队搞不好这仗打完,就可以进入步兵大队的序列了。

  成为大佐级步兵大队长很荣耀还是咋的?

  只能说,这位日军少佐的愿望还是挺美好的。

  一个步兵大队,满编人数也有1100呢!

  他眼前这个脸色臭成翔的上司,早已经是个疯子了。

  或者说,已经把自己代入到了昔日老疯子乃木希典的角色,就差自个儿抬棺出战了。

  四行仓库已经成了位于淞沪闸北区第3师团如鲠在喉的一个位置,战斗了好几天死伤惨重拿不下不说,还被租界内的西洋人看笑话,更激起了中国人反抗的决心。

  胁板次郎在清晨就已经向师团部下了军令状,无论如何都要拿下四行仓库,一个步兵中队死光,那就再派一个步兵中队。

  如果整个36步兵联队死光,那师团就再派一个步兵联队,那是日本陆军中将的原话。

  步兵炮刚刚和中国人机关炮的对射落于下风,一个炮兵小队彻底失去战力,还有一个炮兵小队的因为炮弹被击中引起殉爆而整个报销。

  那也不要紧,120野炮来助阵好了。

  反正受过惊吓的西洋人也没拿出什么实质性的反抗。

  被唐刀和雷雄悍不畏死疯狂输出的火力打退的40名日军并没有跑远,在200多米外的临时掩体里稍微修整了一下,就又重新上了战场。

  不管他们有没有战意,后方的督战队是是真实存在的。

  根据胁板次郎大佐的命令,少尉级小队长带头冲锋,后方是中尉大尉压阵,如果他们都死光了,那就少佐大队长亲自带队冲锋,如果还死光,那就他和牧野俊中佐两人分别带队。

  在胁板次郎大佐已经完全疯狂的命令下,日军除了误差稍大的曲射炮----75山炮没有开炮外,其余不管是70步兵炮还是两门120野炮尽数开炮,而且是在日军步兵已经抵达于100米左右的前沿的时刻。

  那已经远远超过了日军陆军操典里步炮协同不得低于200米的规定,绝对算是地狱级的战场。

  不是四行仓库在日军疯狂的炮火中战栗。

  而是,日军步兵时不时的都会被自己因为炮口稍微压低的己方火炮给轰上天。

  看着日军在自己的炮火中成为亡魂,换成以往,恐怕苏州河南岸又是一阵山呼海啸。

  但这次,都抿着嘴攥着拳沉默着。

  他们能感觉到日军此次进攻的坚决,更超上一轮。

  步兵们前赴后继,哪怕尸体已经铺满仓库前方五十米,依然坚决匍匐前行。

  而那种令人心悸的大口径火炮,更是破天荒的第一次和日军步兵的进攻同步进行。

  不时的有窗口工事被轰碎,有大块的钢筋混凝土被炸飞,肉眼可见的,仓库墙壁首次出现了严重破损。

  四行仓库里的中国守军,还能支持得住吗?

  没人能回答他们这个问题,包括仓库内的守军,乃至于唐刀。

  原本射界最好的一楼已经没法呆了。

  日军的120野炮和近10门步兵炮将炮口压低到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甚至不惜将自己的步兵给轰上天。

  一楼几乎所有的窗口工事都被炸烂,甚至有不少炮弹一直轰入一楼大厅才爆炸,将一楼内部的倒三角伏击阵的工事都给炸成漫天碎屑。

  如果不是唐刀从日军炮火骤然增强感觉到不对劲儿,命令一楼所有人员撤往2楼3楼,那一楼人员将伤亡惨重的令人难以承受。

  2楼和3楼也不是说就安全了。

  厚实的墙壁首次出现大面积破损,连续三记重炮轰中窗口一角的剧烈爆炸,甚至将距离那处超过五米远的一个重机枪组给裹进去了。

  气浪倒是依然被墙壁给挡住了,可四处迸射的碎石比子弹还要可怕。

  三人重机枪小组原本匍匐在射击孔后拼命射击,得以躲过大部分碎石,可依然还是有不少碎石击中了他们。

  那挺从两翼调过来的重机枪被疯狂的石头击打变形,连同三名重机枪射手一起,打成了三个血葫芦。

  距离他们不远的士兵们冲过来将他们三个人抬入房间,几乎每人用了超过6个急救包,才算是堵住狂飙的鲜血。

  但唐刀知道,那不过是聊以慰藉,不仅大量的失血很快就会夺走他们的生命,他们体内大量的碎石携带的细菌完全没有机会使得伤口发生感染。

  而且这一次,没人能陪伴他们,哪怕是他们离去的时候。

  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仓库中总共就一百来号人,还要负责三面的防御,连卫生兵和通信兵都拿着驳壳枪进入战位。

  射击孔不够用,就在沙包工事后,哪怕心里很清楚,不知什么时候日军的火炮就会将自己和沙包工事一起轰成碎片,也必须在那里向不远处射空枪里的子弹。

  只有当换弹匣和弹夹的时候,才能重新躲回墙壁之后。

  唐刀首次失去对战场的把握。

  他已经彻底摒弃了步枪,再精准的射术在疯狂的日军面前已然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