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可令日军惊悚的是,该部中国士兵在阵地失守的前一刻,依然在用他们所能利用的一切进行还击,包括石头这种原始武器。
而这,还不能算是他们最后的搏命一击。
他们还有炮。
是的,中方并不是只有纯步兵,在星罗密布的山头阵地的掩护下,山间还藏着数量不详的迫击炮和山炮,但凡山头阵地打出红色信号弹,就有炮火向山头阵地上覆盖。
日军攻克山头或许死不了太多人,但就是这种自己人打信号然后炮火覆盖的同归于尽的战法,却让第二混成旅团吃足了苦头。
花费两天时间拔除了近十座高地,灭杀了一千余名中国士兵,结果却是第二混成旅团伤亡过千。
“该死的,这究竟是什么战法?”第二混成旅团自旅团长山下文到大尉级步兵中队长,都被这种完全就是交换式的打法给惊呆了。
如果他们能再多活十几年,看到北国冰原上那场名为‘铁元阻击战’的战场,就知道他们目前所面对的战法名字了。
落星战术!
很好听的名字,但对于敌我双方来说却无比残酷的战法。
在这样的战术思想指导下,所有守军就像丢出去的星星,落在那里,那里就是阵地。
没有撤离这一说,不管你想或是不想,你都必须与阵地共存亡,因为,敌人会包围你,不给你任何逃生之路。
守军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自己生命结束之前,打空自己所有子弹,投出所有手榴弹,只为自己死的不是那么亏。
而攻方同样苦恼,他们必须要一个阵地一个阵地的打,不把这些以小规模却连成片的阵地攻克,他们永远也抵达不了自己想要抵达的位置。
就在那片冰原上,英勇的一个中国步兵军24000人就像撒出去的群星铺满长达25公里的防线,承受了以漂亮国为首的联军4.7万人攻击。
最终,守方以战损近两万为代价歼敌2.1万人,并完成司令部防御半月的军令。
该役对该步兵军的创伤有多惨烈,从一个战前满编达2760人的步兵团加上伙夫、炊事兵、通信兵仅余266人就可窥豹一斑。
但他们守住了防线,获得了战略胜利。
现在环绕着可通行大车要道的大山中,中国军队提前将这一决死战术放了上来。
就像第17师赵守山将军在誓师出征前站在自己重整旗鼓的8000子弟兵面前所说的那句话一样:“这次的战场之凶险,不比乏驴岭稍逊,想活下来,想让更多的中国人活下来,不用日本人来杀我等,我等自先把命放在刀口下。
我没办法保证弟兄们在这一战中能活下来多少,但我可以保证,这一战,日本人杀我多少弟兄,我辈必等倍还之。”
白头将军说这话,可不是信口胡说,他也是有一定底气的。
唐刀军火清单上的24门山炮,光是分给他17师,就分了六门,另外还配了3000发炮弹,每门炮配弹500发,哪怕一炮只炸死一名鬼子,也能干死3000日本鬼子。
另外,100门迫击炮,17师也分了高达25门,基本上三个步兵团一个团可装备6门,还能保证师直属炮兵营增加7门。
这样的话,他刚刚修整完毕的17师炮兵营加上以前的,将拥有山炮12门,迫击炮15门,再加上齐装满员三个步兵团的18门迫击炮,第17师总共拥有火炮45门,战力甚至还超过了娘子关之战前。
而做为友军,第22集团军104师,同样分到了6门晋造十七年式山炮和25门迫击炮。
光是这片撒出去两万大军的山区,两师总共就部署了大大小小口径火炮80余门。
如果日方指挥官能提前知道对方火炮数目,还能不能像这样一上来就拼了老命攻击,那还真是个未知数。
反正,两天战斗下来,并没有发挥全部实力的两个步兵师总共动用了大半迫击炮和近一半山炮,也已经是把第二混成旅团打得满头包了。
之所以没有暴露出所有实力,那是唐刀抛出的大馅饼太过诱人。
“日军此次进攻,定然是以万人为单位,最次也是七八千人,就算聚集重兵将其包围,但日本人有飞机,定然是全力掩护其撤离,上万人拼命,咱们兵力不足,挡不住他们。可一个兵力被逐渐消耗,一个弹药、粮食都被严重消耗了的部队,几位长官,咱们有多少把握能吃掉他们?”当唐刀抛出这个诱饵的时候,再没有人能挡得住这个诱惑了。
徐州一战,布了近两个月大局的第五战区用的就是这一招围死了日军两个支队。参战部队的勋章听说都是论箱搬,都是中国军队,别人能行,他们怎么就不能行了?
但计划远不及变化快,原本两师一旅一团总兵力超过4万人,完全可以挡住一个方向来敌并将其重创,可在战区参谋部军事会议上,683旅被司令官委以重任,将要以主力身份抵挡日军投入兵力最多方向来敌。
那就只能是两师一团负责来干这个活儿了,要不然,唐刀也不至于被迫拿出北地冰原上中国军人决死一战的‘星落战术’了。
两个步兵师,必须得拿出‘赤脚的不怕穿鞋的,玩横的怕不要命的’勇气,阻挡并消耗日军最少五日。
现在,已经过去两日,距离任务胜利完成,还差三日。
一天战斗结束,看着暮色中茫茫山峦,时年已过知天命年龄的山下文少将只觉太阳穴上的青筋一鼓一鼓的,仿佛下一刻就有血会从其中飙出来。
如果继续照这么打下去,别说什么攻入中国人腹地和109师团胜利会师了,他手下原本7000步兵,再打五天,就全部打光了,到时候如果再来支中国军队的生力军,他这第二混成旅团恐怕就要全军覆没在这大山里了。
可他能退吗?山下文少将想起临行前衫衫元司令官阁下对自己的鼓励:“冈本君原本就是关东军精英,他也有意回原军任职,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两三个月,华北方面军参谋长的位置就会出缺。”
虽然山下文知道这极有可能是这位大佬给自己画的饼,但这个饼对于他来说极具吸引力,他已经出任少将三年,再不升中将,恐怕到战争结束他也没办法晋升大将之衔了,他必须抓住这次机遇。
而要想抓住这次机遇,此战就必须获得足够战功,山下文很清楚,别看衫衫元给他这么说,恐怕这只老狐狸把同样的话也对好几人这么说过。
那些中将师团长们或许对这个不过是过渡式的职位不感兴趣,但他们麾下同样有少将旅团长,没有人不希望自己的铁杆麾下向上再进一步。
此时的局面是,前进难,后退亦不行。
“八嘎!该死的中国人,我要杀光你们。”山下文恼怒的拔出军刀,狠狠地砍向身边的一颗粗如人臂的小树。
这些动作,充分说明了山下文此时还并没有完全失去理智,他至少知道选颗细点的,砍那种粗如人腰的大树,树没事儿,他的小刀刀可要断了。
因为,山下文其实心里很清楚,他已经做出决定。
为了前途,他必须进,无论士兵伤亡多少,第二混成旅团都必须继续战斗。
至于说最终结果如何,他也只能祈望天照大神保佑,其他三路大军顺利完成战前布置,尤其是到现在还未受到阻击的第108师团近两万人,他们如果能在大山中找到道路,绕行敌后,亦可解他眼下之困。
但只能说,他想多了。
108师团这个倒霉孩子,遭受到了可怖的‘生化战’袭击。
第1002章 ‘生化’战!
从生物学的角度,人类可以三天不吃食物,但绝不能三天不喝水。
921师驻地核心地带的中国山民们可以带走家里所有粮食,让孤军深入的日军无法补给,但他们绝不能带走水源,哪怕有些村寨也是真的够绝够狠,拿着大石头将传承数百年的古井都给填了。
但山间的活水他们总不行了吧!这样反倒是给日军指挥官们解决了一个小困扰,井水里容易被下毒,顶多也就是取水难一些而已。
无论人畜,所饮用之水基本都是从山间溪水中而取,而且日军对于水的饮用有严格要求,必须得把生水烧开饮用,以免细菌感染患上痢疾等疾病影响战斗力。
还在黎城坐镇的下熊元中将对此战可是抱有极大期望值,专门在黎城召开了师团步兵大队长以上军官会议,给所有人鼓劲加油的同时也再度严明军纪,其大意是:平时大家伙儿想往自己荷包里薅点儿,我可以睁只眼闭只眼,只要大伙儿不给我这个师团长丢脸就成,但如果这一仗打不好,老子这个师团长恐怕要挪位置,老子都要挪位置了,那还管得了你们的死活?不仅管不了,老子心情不好,咋说也要弄几个人头祭旗吧!
堂堂师团长说要弄人头祭旗,大佐们不慌,但一帮少佐大队长们可慌得一批,陆军中将的佩刀砍不了大佐、少将们的头,还杀不了一个小小少佐嘛!
而且下熊元都50好几了,若是从师团长位置挪走,其军旅生涯也就完犊子了,那人家可不得发疯呢!
所以,108师团这次从上到下都是无比谨慎,大大小小指挥官们都抱着一种‘就算没啥战功,也不能出错’的心态,反正,坚决不能当排名靠后的那一个。
别看这方圆数十里看不到一个人毛,但谨慎的108师团上下从未放松过警惕,哪怕去烧个空无一人的村子,人家也是浩浩荡荡一整个步兵大队全副武装的出动。
就上千号人烧火玩儿!
这也是神头岭一战被打怕了。
不过,你要是站在108师团各指挥官的角度,那不怕不成啊!中国人打县城,你以为是围点打援,哪知道人家围了点还破了点,打了援还再打援,一口气干进去四个步兵大队,那还是在他们108师团控制的地盘上。
现在,却是到了人家八十集团军盘踞了小半年的地盘上,而且八十集团军可是和目前那位中国统帅率领的百万大军战斗了超过十年的精锐,更要命的是,那是一个集团军啊!光是听着这编制就让人发毛,那得多少兵力那!
这只能说,108师团这个特设师团被常备师团们称之为二线师团不是没有原因的,无论是装备,还是人员素质,都没法和那十七个常备师团相提并论。
白天执行‘三光’政策累,到晚上也没闲着,以小分队级的巡逻队几乎能把野营宿地给围起来,平均每名士兵夜间睡眠不超过6小时。
五月的天气虽然已经开始逐渐炎热,但晚上睡在冰冷的地面上,顶多就盖一床薄薄的毛毯,那本身就难受,再加上心态紧张,睡眠时间又不足,那个难受劲儿就别提了。
所以,别看108师团从发兵到孤军杀入‘敌营’总共损失不过百余人,但因为其精神一直紧绷着,就连‘烧火’玩儿心态都没放松过,其疲惫程度一点也不比正在鏖战的第16师团、第二混成旅团等日军序列差。
俗话说‘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等到进入战场的第五天,这不就出事儿了?
先是日军步兵大队、炮兵、辎重兵等兵种配属的驮马开始疯狂拉稀,那拉得,奇臭无比破坏环境卫生就先不说了,关键是能把健壮的马匹都拉得腿脚酸软连站都站不起来。
驮马可是日军步兵序列中最重要的帮手,不管是火炮这种重装备,还是粮食、弹药、药品这种军需,都得靠驮马,尤其是108师团这种基本和机械化没啥太大关系的二线师团,其驮马配备数量更是惊人,高达数千匹之多。
这会儿108师团可谓是主力尽出,不光是4个主力步兵联队,包括骑兵、工兵、炮兵、辎重兵都紧跟步兵主力行动,这突然数千匹马儿开始集体拉稀,这营地里的味儿真有点儿遭不住。
气味儿这东西和别的还不太一样,是有气味儿因子的,这玩意儿会附着于人身上,就像你在厕所里呆时间长了,你的嗅觉细胞感觉都快适应了,但别人一闻你身上那股子来自大粪的味儿,基本还是能判断你在哪儿久呆过。
无数个无脑连续剧中,妻子能发现自己男人出轨的证据是西装上残留的香水味儿,或许算是连续剧中最有逻辑的桥段了。
可偏偏为了防止驮马和马夫们被中国人袭击,日军的指挥官们也不敢将这些大粪制造机赶出被铁丝网和战壕包围住的野战营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驮马们拼命的制造肥料。
好家伙!
哪怕还是在空旷的山野地中,日军上下都有种自己住在马粪堆上的错觉。
身体、精神本就无比疲惫,还要闻着这股子熏人欲欧的马粪味儿进食,你就说人还有没有胃口吧!
就连贵为旅团长的那位日军少将,还躲在自己专用的野战帐篷里,八嘎的都没法咽下原本应该美味无比的紫菜饭团,那个牛肉罐头更是别提了。
就那个颜色外加汤汤水水的,咋看咋像驮马拉出的那玩意儿。
‘八嘎!呕!’日本陆军少将赌气式塞进去的几个饭团都还未来得及消化,就被那无处不在的臭味儿一熏,给全吐出来了。
吃的饭少了,人就没力气,肉眼可见的,108师团日方官兵们去干常规的‘烧火’游戏都显得很憔悴。
但这还不是108师团两万余人遭遇的最糟心事情,驮马拉稀顶多也就是臭一点儿,反正他们现在还不需要长途行军,不至于那些沉重的装备要用人力扛上。
等到第六日,也就是山下文这边给108师团发电,希望他们破坏完现有地区中国人的房屋后,立即向第二混成旅团所在区域进发,来个完美的左右夹击,把兵力达3万的中国军队埋葬于该山区。
山下文可是说了,他眼前的两支中国军队虽还不知其具体编制,但其装备了高达数十门小口径火炮,绝对是中方在北方最精锐的部队,极有可能是中央军,若能歼灭他们,必当是大功一件。
这也是山下文这个一直呆在平北城没参与晋省作战的日军将领的某种认知误区,自淞沪会战以来,东南方向的日军一直都是和中央军系的精锐硬碰硬,战损颇大。
这些战报都导致山下文这种没有在晋省前线战斗过的日军将领想当然的认为,中央军系就是精锐。
其实,对于108、109乃至第5师团的日军指挥官们早已不这么看了,中国中央军系的部队装备是好,但战斗力并不一定是最强,反倒是那些原本被看成杂牌军的八十集团军、西北军、川军、包括晋绥军,要么有炮,要么有悍不畏死的精神,都给他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要不然,108师团也不会孤军深入八十集团军驻地后,吓得跟猴样,夜间几乎是每名士兵每隔四个小时就会轮岗巡逻,巡逻密度创造了日本陆军史第一。
108师团上上下下也想要战功,但实力不允许啊!全师团近6000匹驮马拉成了软脚虾不说,到了这一日早晨,人竟然也开始跟着拉稀了。
而且人数还不少,相隔不到8000米的两支主力一清查合计,人数竟然高达1000余人,别看数量只占总兵力的二十分之一,但这是一个危险信号。
“全军不得再轻易饮用山间溪水!若不得已饮用,必须过滤、沉淀、沸水半时!”时任108师团前线指挥官的步兵第25旅团的少将旅团长中野小三很明智的下达军令。
驮马拉稀还能说是吃了山中不洁青草,但这么多人一起闹肚子,那除了水源有问题,还能是什么呢?
这位日军指挥官虽然极其想不通中国人是怎么做到在活水中投毒的,但这已经是唯一可能性了。
别说,这位日本陆军少将的思维很活泛,他已经快接近真相了。
......
104师和17师在山间苦战,四行团这支生力军如何能闲着?
四行团除在驻地留下辎重营一个大车连和警卫连一个排留守外,特务营、炮兵营、骑兵营、三大步兵营近乎全体出动。
主力交由雷雄、夜承桓、龚少勋三人小组率领,唐刀自己则亲率侦察连和团主力反其道而行之,潜伏向榆社、武乡等方向。
一个小小侦察连当然对108师团这个庞然大物形成不了任何威胁,哪怕他们个个长着三头六臂都不成。
但他们会破坏啊!
而且他们这次背后大背囊里所携带的,可是唐团座偶然间发现的一种奇药。
那是因为吕三江坐下那匹枣红马生病了,谁都知道吕三江对他座下那匹战马的宝贝,那简直就是堪比战友的存在,不,甚至是超越了战友。
毕竟,战友间还有拌个嘴红个脸打个趣啥的,但他对那匹枣红色的蒙古马可不会,从来都只有笑眯眯的送上青草、豆料、玉米这些上等的马料,他自己不爱洗澡,但给马儿洗澡可是勤快的紧,把枣红马养的油光水滑膘肥体壮的,马儿也很争气,二百米冲刺速度几乎不亚于从日军那边俘获的东洋马。
但20天前马儿突然生病了,兽医判断是因为马料吃得太好引起积食之症,说白了,就是拉不出粑粑,和人便秘类似。
这可把吕三江给急坏了,茶不思饭不想的整天在病恹恹的马儿身边打转,但这也不能当药啊!马儿的精神眼瞅着一天比一天差,归来的唐刀听说这事儿,立刻命令辎重营那边派出人员去周边山寨打听,看看有没有靠谱的老兽医。
吕三江不光是他唐刀的爱将,这匹驮着爱将出生入死的战马也是功臣,是骑兵们无言的战友,唐刀不会放弃任何一个战友,包括战马和锤子这种。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辎重营打听到一个老兽医,人家一听说这症状,人都没来,就起身去山沟沟里低矮的灌木丛中扯了几颗干巴巴的果子,让士兵碾碎混进水给战马喝下去。
不出一个小时,这就通了。
吕三江也是个实诚人,一看战马的病好了,亲自带上几听自己平日里存下的罐头、香烟去感谢人家老兽医,也从老兽医哪儿知道这种野果的功能。
这种灌木果实秋天成熟,会散发出一种怪味儿,牛羊皆不吃它,等到过了一个冬天和春天,到春夏之交会变得干瘪,这个时候再没有任何味道,却成为一种良药,用于寒积停滞、润肠通便之用,对人对兽都是一样。
听着和中药铺里的巴豆差不多,但这玩意儿和巴豆略有不同,那就是效果可比那要霸道的多,就像战马如此庞大体积,而且病情严重,巴豆都无法治疗,但只用区区几颗这种果子就可以解决,若是再加点儿份量,那很有可能就变成拉稀之症,量再大的话,光是拉稀都能把人兽给拉脱水甚至能致命。
所以,就算山里人知道其有药效,可也不敢随意吃,也就老兽医这种常年靠此吃饭的可以根据人、畜身高体重判断出给药的剂量,否则就不是救而是害了。
这么牛逼的吗?唐刀一听就兴趣来了,当即亲自去请老兽医来团部,并根据他提供的剂量开始做活体试验。
只能说唐团座是个狠人,所谓活体试验,他拿自己平时所骑的那匹大青马,甚至人家小石头那只大黑羊也就算了,就连锤子和他自己都不放过。
锤子也就是不能说话,要是知道自己那天意外吃到的大块腊肉里还混了两倍剂量的‘毒粉’是唐团座的主意的话,一定堵某团座门口骂上一天一夜。
好家伙,那几天,马儿拉稀,母羊拉稀,狗拉稀,某团座自个儿一个白天几乎就守在厕所门口,拿李九斤的原话说:“看团座长官那个卡白卡白的小脸,深凹下去的眼窝,近乎呆滞的眼神,老子都懵了,难不成昨晚团座长官做了一夜不该他这个身份做的事儿?红颜祸水啊!幸好老子老婆是个丑婆娘,完成任务就可以睡觉了。”
据说,为了老兵油子这句不过大脑的话,已经挂上中校军衔的澹台老帅哥一个下午去了李九斤连队超过20次,7连的官兵们和老兵油子光是敬礼都敬的胳膊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