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539章

作者:汉唐风月1

  “其尖兵大概有三个步兵小分队,间隔距离近百米,根据此估算,日军少说五百人!”侦察班长也是个老兵,毫不犹豫回答道。

  这种推算并非凭空臆想,而是这半年在晋省战场上无数次和日军碰撞得出来的。

  在山区被袭击多了的日军很警惕,行军途中无一例外地会出动侦察尖兵,距离主力步兵大约1000米左右,如果出动的是一个步兵中队,那尖兵小队差不多是十人配置,这连侦察尖兵都高达四五十人,说明其后的步兵主力最少也是两个甚至三个步兵中队。

  不说身边的副营长脸色瞬间难看,就是久经战阵的老孔同志,额头上的汗都‘唰’一下下来了。

  以他步兵营的火力,对付日军一个步兵中队还行,但想要对付三个,那真是太难为他了。

  他当然可以选择不战,可那会是个什么后果?

  后果是,这批日军将会从预设战场侧翼后方通过,一旦开战,侧翼将毫无威胁,指挥部希望的三面合围日军的战术将彻底落空不说,正面战场上的日军将可以毫无顾忌的将火炮架到侧翼制高点上对正面战场上的团主力狂轰乱炸。

  那或许已经不是指挥部想聚集兵力歼灭日寇的战术落空的问题,而是战损不知会增加多少的结局。

  一想到这个,老孔同志那张敦厚而朴实的脸上汗珠更多了。

  未来闻名晋西北的铁三角,如果说老李是最炽热的火,不惜燃烧自己,只为灭敌!

  那老孔就是那座山,看着黑黝黝的毫不起眼,却最有担当,哪怕是面对可将自己拍成粉身碎骨的惊涛骇浪,也一力但之!

  不过是一战而已!

  “立即通知全营,准备战斗!”老孔同志终究还是做出决定,无比果断的下令。

  769团一营原本首尾相连的三个步兵连外加一个机枪连,迅速做出反应,在侦察班长的带领下快速向前,前方一百多米,有一处区域,可以展开一定兵力,打一场阻击战!

  至于说伏击,有近50人的日军尖兵存在,如此短的时间,已是不可能了。

  769团一营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可对于132步兵联队第五步兵大队大队长小村宏来说,这绝不是愉快的一天。

  大早晨的,‘黎城告急,全员戒备!’的军令将他从温暖的被窝拽出来不说,他一个堂堂帝国陆军少佐,还要在如此崎岖难行的山路上跋涉四十里!

  而这一切,都是帝国步兵中蠢货太多了的结果。崎良中玉拥有一千多兵力,守城守得叫苦连天,奉命增援的1500人,还被一帮‘土八’围攻,导致师团长阁下不得不派出手下最后精华。

  这真的是,愚蠢他妈给愚蠢开门,愚蠢到家了。

  而为何他这个陆军少佐会出现在大山中的小路上,还是得益于担任这支2000人大军最高指挥官的108步兵联队联队长后藤甲子南的奇思妙想。

  为防止大军再遭遇前一支增援部队被中国人伏击状况,这位日本陆军大佐玩了一出‘兵分两路’的把戏!

  主力还是沿着公路前进,由5个步兵中队、重机枪中队和战车中队、炮兵中队、骑兵中队、工兵等组成;而另一支偏师,则以三个步兵中队,一个重机枪小队,在距离主力不太远的区域伴随前行。

  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至少保证了自己主力一边侧翼的安全。

  缺点同样明显,这会使得整支大军的行军速度被拖延,救援神头岭友军的时间会被无限延长。

  可有了神头岭被伏击的前车之鉴,还八嘎的疯狂赶路,那不是大傻叉的行为嘛!别说后藤大佐不会这么做,就连心急自己麾下的下熊元也不会同意。

  他是要这些麾下去救场的,不是千里送人头的。

  更何况,帝国步兵也不是泥塑的,中国人想吃下他们也绝不是那般容易的事,半年前第五师团的一个辎重大队虽然被中国人吃了个干净,但围攻他们的是一个步兵师,近乎六比一的兵力对比下,一帮二线辎重兵们不也坚持了整整一个白天嘛!

  正如中国人对日本人的战斗力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一样,日本人对自己对手的能力值同样有很自负的了解。

  只可惜,这个时代,闯入了一只意外的小蝴蝶,连锁反应下,一切都发生了小小的改变。

  八十集团军的战斗力,原本就不差,他们差的,不过是装备和火力!

  原本就大胆到令人目眩的出其不意依旧精彩,更要命的是多了数千枚手榴弹,将原本需要战斗一个多小时的神头岭之战缩短至20分钟!

  而黎城,更不过是个鸵鸟蛋,看着壳挺硬,那只是没搬起石头砸,四行团就是那个意外出现的大石头,狠狠一击,他们就碎成了渣!

  一营所选择阻击阵地位置,一面是近乎九十度的岩石山,另一面却是坡度还算缓和的小山包,那条仅供人马通行的山路就在小山包的下方!

  若是小村宏率领的三个步兵中队就这么大摇大摆的从小路上走过来,必然是会被已经进入小山包潜伏的769团一营一通火力输出。

  但显然,在日军那个步兵小分队尖兵踏上小山包开始侦察,那种美好的愿望注定不可能实现!

  “给老子先干掉他们!”埋伏于草丛中的老孔同志等着日军尖兵接近120米,率先用自己的驳壳枪甩出一梭子子弹。

  那不仅是80集团军连长级以上军官的标配,更是老孔同志自八年前成为营长以来就挂在腰间的老伙计!

  就这么一抖手腕,平着甩射出去的一梭子六七发子弹的弹道平直的让人都怀疑这是一把假的德制20响毛瑟速射型手枪!

  事实上,驳壳枪刚研制成功时,半自动手枪刚刚起步,全世界还没有任何一个军队使用半自动手枪作为制式武器,而毛瑟深知,若要成功,必须要得到一个主要强权的军队合约,因此他将盒子炮命名为毛瑟军用手枪1896年式,希望能取得一个军方合约。

  但事与愿违,一直到1939年毛瑟厂停产盒子炮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采用盒子炮作为军队的制式武器。

  没人能否认这款速射型手枪的优秀,其百万产量,仿制数量更是其正规产量的几倍已经为其正名,但造价过高,枪口容易上跳导致弹道不稳依然是它最大的缺点!

  智慧的中国军人完美的解决了这个缺点,利用翻转手腕平射,再辅助一定技巧,枪口上跳的动能反倒成为扫出一片弹幕的动力!

  未来将会担任769团团长的老孔同志就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这一梭子子弹,竟然扫倒了三名日寇!

  “砰砰砰!”炽烈的枪声瞬间响彻山野。

  那可是超过200杆步枪在猛烈开火!

  120米的距离,对于历经过两万里大转移的精兵们来说,就是打靶!

  猝不及防的日军小分队直接倒下了十三人!

  但剩下两名躲在草丛里一动不敢动的日军最终也没躲过位置更高区域神射手的狙杀!

  只用了不到一分钟,已经暴露火力位置的两个步兵连就将这个15人的日军小分队全歼。

  打日军主力或许很难,但对付十几名日军,而且还没防备,那还是异常轻松的。

  “敌袭!”剩余的两个日军尖兵小分队一见这阵势,那自然吓得掉头就跑。

  大战之前,先收获11杆步枪和一挺轻机枪以及一具掷弹筒,外加一千余发子弹和15枚榴弹,老孔同志还算满意。

  剩下的,就是一营立刻全力构筑临时野战工事,应对日军主力。

  “八嘎!中国人真是死了死了的!”

  听到前方枪声,命令全军戒备,再听到跑回来的侦察尖兵汇报前方最少有数百中国人已经建立阻击阵地的小村宏在20分钟后抵达阵地前沿。

  望远镜中,中国人建在小山包上的阻击阵地很清晰,他们应该也是抵达这里不久,尚有不少人还在奋力挖掘战壕,并在战壕前垒砌石头!

  兵力,最多和他麾下三个步兵中队相等!

  哪还有啥好说的,必须冲过去干掉他们。

  可不能说小村宏少佐盲目自大,别看他麾下就3个步兵中队500余人,但火力可不弱。

  后面压阵的一个加强型重机枪小队拥有6挺重机枪,还有一个炮兵小队用驮马驮着两门拆解了的92步兵炮,别说中国人用石头垒起来的临时工事,就是用钢板和枕木构筑的完备工事,也是一炮一个没得跑。

  而且,大日本帝国陆军的自信,让他更坚定的认为,就算不看火力强度,他麾下3个步兵中队500余帝国官兵,足可以抵数倍于此兵力的中国军队。

  哪怕对手拥有一定的掩体和极为简陋的战壕!

  日军,就像一头寻觅到猎物的饿狼,连试探都没有,就在小村宏的命令下,悍然发起攻击!

第914章 硬骨头(上)

  小村宏的军令很简单粗暴,直接命令6具掷弹筒对准山坡上发射榴弹,6挺重机枪中的4挺也于侧翼开火扫射,并有12挺96式轻机枪加入火力覆盖射击。

  连续不断的枪声和爆炸声瞬间充斥山野!

  汹涌澎湃的火力输出还不算,2个步兵中队,近400名步兵动了!

  那完全是摆出一副要一口吃掉对手的架势。

  但或许,小村宏太低估他眼前这支中国步兵营了!

  是,769团一营的编制和绝大多数中国步兵师一样,一个步兵营有3个人数为130人左右的步兵连和一个100人左右的机枪连组成,总兵力在500人左右!

  如果换成德械师的步兵营,步兵是中正式步枪,机枪是捷克造,甚至能达到每个步兵班一挺,一个步兵营将拥有27挺轻机枪和4--6挺重机枪,不算火炮的话,轻火力方面绝不会弱于小村宏目前所率领的3个步兵中队和另配的一个重机枪小队。

  但显然,80集团军对于当前的掌权者来说不仅不属于嫡系,而且还是曾经的敌对方,能给编制和军饷都不错了,还想要武器装备?想啥呢!

  步兵装备的是老套筒级别的汉阳造,也有一些战斗中缴获的三八式步枪,轻机枪也是五花八门万国造,一个步兵连能有个三四挺就不错,重机枪就更不用说了,一营装备的两挺民二四式重机枪仿制自著名的马克沁重机枪,综合性能足以吊打日军装备的92式重机枪,可是,数量少啊!

  一个步兵营只有区区两挺,是日军拥有重机枪数量的三分之一,处于绝对的劣势!

  光论火力或是装备,日军完全属于碾压态势。

  可769团能被921师师部派往战场,就已经证明了他本身不是一支普通的部队!

  唐刀的记忆中的互联网上曾有这么一个评比,80集团军建立之初,有3个师6个旅加上511师一个没编制的独立团总共13个步兵团,根据抗日战争和后来连续大战包括冰原大战中的表现,综合评定,谁是‘天下第一团’?

  最终的结果其实还是很有说服力,‘王小强’同志所在的772团被誉为最能打的步兵团,做为天下第一旅麾下的主力团,772团抗战八年几乎是从头战到尾,不说普通官兵,光是其团级指挥官都牺牲高达七人,亦是整个八十集团军步兵团中最多的。

  511师麾下685团也很牛,他们参与创建了晋察冀、鲁和华中三大根据地,也是未来‘万岁军’的前身!

  有这样两个步兵团在前面,按理说没长期战斗在太行山地区的769团啥事儿,但最终,769团却以超过百分之五十的投票率选定为第一。

  理由很简单,远没有772团出名的769团是八十集团军和911师钦点的‘御林军’,几乎是师部和总部在什么地方,他们就在哪儿,这本身就是大佬的认可,而且,论到从该团走出的将军数量,整个八十集团军,无人能及!

  想成为将军,既得有资历,更得有战功,两者缺一不可!

  769团的实力也由此可见一般!

  而老孔同志率领的一营,更是这支强力步兵团麾下的主力营,其麾下近500名官兵中,有超过三分之二是经历过那场历时一年多的两万里大转移的,无论技战术水准还是精神意志,他们都堪称精锐。

  超级硬骨头!用一个大家都懂的词来形容他们或许最客观不过!

  因为这里的地形,无法将兵力安排至两翼,但老孔同志依旧因地制宜在侧翼山脊上放了两个步兵排,以防止日军从另一侧绕行攻击阵地,而坡度较缓的山地上却是放了一个满编步兵连,形成一个‘7’字型,另外一个步兵排和一个步兵连则放在了二线做为预备队。

  两挺重机枪则都安放在距离整个战场超过400米的山林间居高临下对下方的步兵做火力掩护。

  那里有还算茂密的丛林做为掩护,足够的距离让日军的掷弹筒手够不上,92步兵炮除非运气足够好,否则想几炮就轰掉他们也是妄想!

  这样的阵型摆在日军面前,直接下令攻击的小村宏其实也有他无奈的成分。

  要么他率领麾下绕行,不和中国人来这种硬碰硬,但显然这是百分百不可能的,无论是军令还是大日本帝国陆军的骄傲,都不允许他这么做!

  而剩下的选择,只能是强攻,干掉这支兵力看上去算不上很多的中国军队。

  所以,综合当时的战况来看,狭路相逢的中日两军的最高指挥官,都选择了最正确的方式。

  只是,战场没有平局,只有生死,只有胜负!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

  。。。。。。。。。

  日军的4挺重机枪在300米外怒吼起来,打得阵地上石屑翻飞,所有中国士兵都死死的匍匐在石头后面或是临时战壕里一动不动。

  射速高达500发每分的九二式重机枪可不是闹着玩儿的,那手指粗的子弹挨上就是个血窟窿,在没有野战医院的情况下,就算当场不死,基本上也没人能撑到战斗结束,光是流血都能活活流死。

  另外2挺还未发言的,想都不用想,那自然是防着1营的重火力点,一第1营的重机枪冒头,那2挺重机枪会立刻进行相应的反压制。

  不过,日军也是足够骄狂,为了提高重机枪的命中率,径直将重机枪放在掷弹筒射程的威胁下!

  当然,他们敢这么做也是有他们的理由,经过情报分析以及来自前线的汇报,此次参战的中国军队要么是灰色军服要么是深蓝色,那意味着是‘土八’和中国军队中的川军系,这两支军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意志顽强,也有近乎相同的弱点:火力不足!

  掷弹筒,他们真没多少。

  事实上,他们赌对了,老孔麾下的一营,加上刚刚缴获的那杆掷弹筒,总共就3具,而且榴弹严重不足,总共不超过30枚!

  3具掷弹筒对上小村宏麾下又是步兵炮又是超过十具掷弹筒的火力倒是啥都不是,可那只是相对而言不是?

  就像用平头哥和草原之王的战力对比一样,狮子的确占据压倒性武力值,但狮子也无法忽略平头哥的尖牙利齿吧!那一口咬上去,也可以来一个血窟窿的。

  当然了,此刻将重火力点前提的日军还是挺嗨,不用望远镜,就能看得清一线阵地的情况,打得那叫一个尘土飞扬,仿佛光用火力覆盖,就已经要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了。

  不过,重机枪的威胁是大,但只要你趴在掩体后面不抬头,重机枪子弹也不会拐弯,对一营阵地威胁最大的,其实还是已经动了的日军步兵。

  近400名步兵,则在4挺重机枪的嘶吼声中,分成4个波次向正面阵地猫着腰一路小跑着前进。

  每个波次之间相隔超过百米,每名日军单兵之间也相隔超过5米。为了掩护步兵攻击,位于更远方的日军掷弹筒甚至还向阵地上投掷了烟雾弹。

  显然,日军最高指挥官小村宏绝不是傻蛋,虽然暴躁的不行,但战术布置却是一板一眼,极具攻击性。

  看似是一次性将步兵主力压上,但其实位于前方第一波的100余名日军依旧负有试探性攻击之责,负责试探出中方的兵力部署和轻重火力点位置。

  一旦中方轻重火力点射击,隐藏在第二第三波攻击步兵中的掷弹筒手以及已经推进到距离一线不过700米的两门92步兵炮就会对这些火力点发起远程攻击。

  这自然不是什么新招数,但在日军对中国军队的作战中却屡试不爽,原因很简单,中国人的炮太少了,他们可以堂而皇之的将重机枪放在数百米外对步兵进行火力压制,但中国人的火力点一旦冒头,他们的炮却可以对重火力点进行打击。

  有重火力优势,就是可以这么任性!

  而现在的769团一营有着花费20分钟建的临时野战阵地,又是防守方,貌似占了不少优势,但轻重机枪仅为日军的三分之一,3具掷弹筒和日军十几具掷弹筒以及两门9步兵炮比起来几乎可以忽略,日军在重火力方面的优势,一下就把这些全部抵消了。

  双方其实基本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就看谁能顶得住。

  顶得住令人不忍目睹的伤亡。

  就在这个春日的上午,一个个猫着腰从灌木丛以及崎岖的山路中向前快步前进的‘屎黄色’、犹如一只只掩藏的不错的土拨鼠,你明明知道他在,却因为硝烟和距离的作用,看不清他们的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