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但在这里,他见识到了。
“这就是他们的作风,因为,弹壳可以做成新的子弹!”唐刀拍拍沈老六的肩膀,声音低沉。“甚至,为了捡弹壳,他们付出过牺牲!很多的牺牲。”
这不是唐刀杜撰,在曾经的时空中,为了能帮士兵们做出新的子弹,在日占区有不少孩童偷偷去打完的战场上收集弹壳,一个不过8岁的孩子因为捡到了三个弹壳而欣喜的发出欢呼,却被300多米外碉堡里的日军给注意到了,他们惨无人道的对这个中国孩子射击.....
父老乡亲从战场上抬回不过8岁的稚童,他身上沾满了血污,但他的小手一直紧攥着,里面有三枚空弹壳,直到幼小的身躯丧失温度,他也一直保护着他的收获。
因为,三枚弹壳,有机会变成三颗子弹!
那条被记录于冀北战场的记录很不起眼,甚至没人记得那个孩童的姓名,但身为军人的唐刀看着那三枚陈列于玻璃罩下的弹壳,眼眶被打湿了。
三枚弹壳没有成为射杀日寇的利器,却成了那个时代中国军民抗战决心的见证,不知多少青年因为这个故事义无反顾走上战场。
孩童牺牲的当夜,活跃于该县的正规军和武装大队聚集了超过千人,以80死90伤为代价,炸毁包括该碉堡在内的4座碉堡,歼灭日寇90余人,伪军100余。
沈老六沉默了!
他身为战士,知道没有子弹的苦,在淞沪战场上,他这个曾经的老机枪手,就只发放了400发子弹,他一边射击,一边痛骂抠门的上级长官们去死。
但没想到,在这片山区,那些和他穿着同样军服,只是颜色略微有些不同的友军们,会困难至此,弹壳都成为如此宝贵的物资。
“这些缴获,全归你们,我们不要!”这是唐刀和朱三黑这个陆军上尉见面的第三句话。
前面两句是在黎大刀的介绍下,唐刀说明自己的番号和自己的来意。
朱三黑听见唐刀的番号和军衔,没有敬礼,但听到唐刀不要任何缴获,沉默一会儿后,立正,行军礼!
唐刀当然清楚这名老兵的心境。
做为互相争斗了近十年的对手,双方各有不知多少亲近战友死在战火中,没有一见面就甩脸子,已经是这名老兵看在大胜之下最大的克制了。
他这个军礼,既是对唐刀不要任何缴获的感谢,也是对唐刀等人的认可。
死在鹰头涧峡谷里的日军89人,死在谷口和谷口之前的,却是有百人之多。
那也意味着,唐刀是以9人之力,干掉日军超过百人,这种彪悍的战力,没有人敢轻忽,身经百战的陆军上尉也一样。
哪怕朱三黑也不知道什么四行团,就连43军番号,他也没听过,自从9月跨过黄河,129师除了师部和旅部还能靠着电台对外保持联系,下面的营、连几乎与世隔绝了,能听到的消息也是团部从旅部那边收到的关于正面战场的几次大型会战结果,全都输了,输的他们都不再想听来自曾经对手糟糕的战果。
但这个友军上校,绝对不一样!
这不仅仅是有日本人的尸体为证,也是来自于朱三黑这名老兵的本能。
除了自己的部队,他从未见过曾经的对手会有一名如此高阶的军官,身先士卒!
更何况,光是此一战,据黎大刀说,死于唐上校枪下的日军,不下15人,而这,只是他能看到的。
黎大刀这个3连还算不错的家伙,拿着冲锋枪,宰了三个鬼子,其他三个,再怎么运气不错,顶多和他差不多,意味着4名精兵,最多干掉10人出头。
那意味着,唐上校和他的麾下,干掉近90日军,不过区区5人!
不管是出于对方不要缴获的慷慨,还是对强者的敬畏,朱三黑都向唐刀这个上级长官,行了军礼!
唐刀笑了!
能获得这名步兵上尉的尊敬,为他这次进山之行,开了个好头。
只是,当听说在黎城地面上,772团最高指挥官是那位王副团长时,唐刀感觉脑壳有点疼。
那位,可不是好惹的主!
未来‘亮剑’主角的原型,有多强悍,唐刀可比他的属下们还了解。
果然,通过留守3连连部那部缴获自日军的野战电台联络上还在战场的王副团长后,那位竟然选择将唐刀这位堂堂上校团长,晾在一边儿!
第874章 疯子战将
啥叫晾一边儿,就是人家一句“军情紧急!”,就没再搭理。
唐刀倒是不以为忤,那位是个什么脾气,不光是那部在中国火了十几年的连续剧,军史上可也是记录过,个性暴烈冲动、嫉恶如仇,别看唐刀所属部队现在和他是属于友军,但在一年多以前,可是生死大敌,你能指望他一听说‘敌人’前来拜码头,就屁颠屁颠丢下军务跑过来接待?
没找个借口让3连将唐刀礼送出境,就已经是因为刚刚跟他麾下官兵并肩作战歼灭日寇后的礼遇了。
唐刀倒也不急,派了两名特种兵去四行团临时驻地送信,就说他已经和386旅联系上了,等协商完毕,主力就可向先前所定目的地进发,而他自己就和黑子、沈老六在3连驻地住下。
那位暴脾气的王副团长可以不搭理唐刀,但朱三黑和3连可不成!
不仅仅只是唐刀的军衔高,更是‘拿人手软’!缴获自日军的物资可是能让3连上上下下全部换装日式装备还有富裕,一万多发子弹更是让3连信心十足,此刻就算再来一个日军步兵中队他们也不怕,而这些,可都是建立在人家唐团长一毛不要的基础上。
当然了,比伸手拿物资更重要的,可是人家唐团长救命了。
朱三黑和3连100多号指战员都清楚,别看他们投入了100多人打得热闹,但实际上唐刀和他的几名部下才是头功,没他们奋力阻击,人家日本人别说退进山谷让他们包了饺子,指不定早就进入背坡村烧杀抢掠了。
失去了鹰头涧这个地理优势,和这伙日本人对上,他们这100多号人别说只伤了五个人,全军覆没的几率都超过百分之五十。
是的,只要这拨鬼子进入山村,他们就算明知不敌,也必须上。
这已经不仅仅只是情感上他们不愿意看到日军残杀乡亲,这也是旅部早已制定的战略,他们必须阻止日寇的暴行,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山区百姓的坚定支持,这也是整个129师立足这片大山的根本。
如果因为他们的裹足不前,导致乡亲们被屠戮,消息一传十、十传百,129师刚刚建立起的军民之情就会毁于一旦。
也正是出于这种原因,3连才在朱三黑的率领下跑出了一小时18里山路的夸张行军速度,光凭黎大刀四人,可不足以让一个步兵连如此飞蛾扑火!
但因为唐刀和他麾下的强势,日军被彻底堵在鹰头涧,也让3连捡了个大便宜,狠狠在已经士气全无的日军后腰子上插了一刀,几乎是兵不血刃的解决了战斗。
唯一的损失,就是投射了三百枚手榴弹和上千发子弹,说是五名伤员,其实只有两人是枪伤,另外三人不是被石头撞破了头,就是跑的太快一不小心崴了脚,向王副团长多报几名伤员,也是朱三黑的小心思,想多留点缴获到连里。
根据386旅的规矩,别看这一仗是3连打的,所有缴获都要上缴至团部,能给他们留点儿肉罐头,就不错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人家43军的唐上校,是整个3连的救命恩人,谁敢不敬?
不过,唐刀和黑子等人可也没白打这一仗,知道什么叫军民团结一致,毁尸灭迹搞得快。
为防止日军知道步兵中队尽墨前来报复,朱三黑派人通知距离此地最近的两个村子,超过400多村民前来帮忙,把180多具几乎已经被剥得光溜溜的日军尸骸抬至数里外的野狼沟丢下去。
用村民们的说法,不用几天,这万把斤‘肉’就会被这附近山里的豺狼虎豹吃得干干净净,谁也不知道有这一百多人的存在。
而妇女和军人们则彻底清扫战场,别说把有用的弹壳捡的干干净净,就是血迹什么的都用灰土给掩埋掉,至于山壁上的弹孔,却也只能证明这里曾经发生过战斗,战斗结局究竟如何,却是不能判定的。
日军至少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没法知道自己这个步兵中队究竟遭遇了什么。
事实也的确如此,在近一个月时间里,108步兵联队对于麾下悄然失踪的这个步兵中队进行了大范围搜索,却始终查不到他们的去向。
中方偏偏又保持缄默,在战报中也找不到任何关于这个进入山中彻底消失的步兵中队的线索。
18集团军可不是其他中国军队,那是真正的铁板一块,别说日本间谍了,就是无孔不入的国府某部门,都没办法混入其中,就算有,也只是些边缘人物,成不了气候。
直到大半个月后,中国人自己宣布干掉多少日军,其中就有这个彻底被判定为失踪的步兵中队的番号。
直到那时,108步兵联队乃至108师团才彻底死心,决意聚集兵力大举报复,只是他们显然没意识到,黎城以西的大山里,又进驻了一个精锐步兵团。
中国人主动放出的消息,更像个刺激型诱饵!就看日本人吃不吃了。
当然了,那是后话,至少在这个时候,3连和这里的山民们关系无比融洽,毁尸灭迹工作进度完成的令人叹为观止,也让唐刀和几名特种兵深刻认识到山中作战和平原战的不同。
386旅的做派就是咱不炫耀,暗搓搓的打黑枪,悄咪咪的插刀子,不要名,只想要你狗日的命!
这,用日本人的说辞,就是‘老陈,你的良心大大的坏了’!
可,真特良的管用!
亲眼目睹这种另类打扫战场方式的唐团座佩服的五体投地!
打扫完战场,3连扛着缴获回到驻地,自然是要庆祝今天打了个胜仗,哪怕王副团长对唐上校冷淡,朱三黑可不敢有所怠慢。
别看3连晚上的庆功宴上就是面疙瘩汤加刚挖的野菜,给唐刀和黑子三人准备的可是有酒有肉。
酒是背坡村的村长送来的一坛老酒,背坡村听到了噼里啪啦的枪声,又收到信息日本鬼子来了,全村老少吓都快吓死了,最终却是干掉了所有鬼子除却大患,村长感激的不行,非要送礼感谢,3连推辞不过才收了这坛酒。
肉则是驻地一个猎户上山打的一只兔子,听说3连来贵客了,非要送来。
上尉连长、上尉指导员和三个少尉排长作陪的酒桌上就这只肥兔子算是硬菜,缴获的日式罐头却是一听都没有上桌。
由此可见,386旅军纪之严,在没有获得上级首肯的情况下,哪怕是他们自己缴获的,也半点不动,在这一点上,就算是四行团也只能膛乎其后!
唐刀知道,这个差距,恐怕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四行团也没法追上,因为双方士兵从进入军队的那一刻,耳濡目染的条例制度都不尽相同,想达到这一步,四行团既需要时间,也需要有人指导!
。。。。。。。
黎城西!
772团指挥部!
一个浓眉大眼,身材魁梧的大汉正坐在树下抽烟!
做为团里的3号人物,在团长和政委都赶往师部开会的这个时间段,他这个副团长就是772团的主心骨。
别看这位只是副团长,两位主官都不在,又要和近万日军打大仗,但772团官兵们却一点都不心虚!
为啥?
实在是这位浓眉大眼汉可是号称129师第一猛将!
万里大转移的路上,这位就已经一团之长了,因为情报失误,导致这位和麾下陷入川军一个师的重重包围中,那个川军师长也是鼎鼎大名,人送外号‘范哈儿’。
就不说人家师长有多大名气,一个师包围一个团,8000人干1000多人,咋看咋没活路。
结果这位却是干出了件牛逼事儿,骑着缴获来的战马,提着一把环首大刀,带着全团冲锋,杀得敌军肝胆俱裂!
朱三黑带着敢死队冲锋和他比,彻底的小巫见大巫!而那个时候的朱三黑也就是他麾下的一个小排长而已,只是上千军人中的一员,为他做出榜样的,就是这位主。
‘见过不要命的,没见过这么不要命的!’是后来范哈儿送给这位人称‘王疯子’的铁血军人的定义。
不要命的结局是,一个步兵师包围一个步兵团,却是步兵团不仅冲出包围圈还反歼其一个步兵旅,打出了万里大转移征途上以弱胜强的又一经典战例。
其大名不光轰传整个方面军,就连‘教员’也听到了疯子战将其名!
之所以此时只担当副团长,实在是因为要联合抗日,整个军队系统只获得了三个步兵师编制,编制压缩太厉害,所有人都被迫降级使用,其中绝大部分甚至需要连降两级,军长变师长,师长变旅长都是好的,因为没位置,又想打鬼子,很多师长甚至甘愿当营长的。
以这位的指挥能力,别说指挥一个团,就是一个旅也绰绰有余,772团有他坐镇,两位主官自然也放心赶往两百里外的师部开会。
王副团长坐在树下抽烟,自然是有心事,否则他的那双浓眉不会皱那么紧。
“老王,咱们发给旅部的那封战报,压根不提友军帮助,是不是不太好?”一名挂着少校军衔的年轻军官凑上来,一边说着,一边伸手朝王副团长示意。
那意思是,小弟都来陪大哥你唠嗑了,大哥你不得表示根烟呢?少校面对中校这样的上级长官,直呼老王,显然两人关系匪浅。
而这个老王喊的,说实话,把大汉喊的稍微有些老气。
如果说如今的四行团很年轻化,从团长唐刀开始,到下面的基层各营连指挥官,平均年龄绝不会超过25,那772团绝壁有资格和其相提并论。
目前担任772团团长一职的叶团长其年龄也不过24岁,这位号称‘疯子战将’的王副团长23,一边聊天一边伸手要烟抽的少校最多也不过25。
而正是这帮年轻人,自少年时代因为理想从军,并肩走过了近十年的残酷岁月,其感情自是不用说。
见自己麾下一营营长这么没脸没皮的凑过来,大汉撇撇嘴:“老子的烟还是你娃刚从鬼子身上刨出来的,怎么的,这么快就要找回去?你这是典型的给了又拿啊!”
话是这么说,手却很诚实,伸手掏出已经皱巴巴的烟盒,给得力手下递过去。
看似被领导嘲讽了,少校却也不在意,笑眯眯地从中抽出一根,在领导的大白眼中毫无心理负担的顺手把烟盒揣自己兜里。
这一招,可是跟这位王副团长学的,旅部开会时,这位可是没少揣旅政委、参谋长等首长们的烟、茶,以至于后来一开会,首长们看见他来,都只端着个盛满白开水的搪瓷缸,已经被这位弄怕了。
“我说,老王,这要是旅部知道了,以咱们旅长那脾气,咱们团可得挨尅!”喜滋滋抽上烟的少校眼里露出一丝担忧。
“43军,友军?”大汉低沉的说着,眼里浮现出一丝沉痛。
听到大汉低沉说起番号,少校也忍不住有些沉默。
他太清楚这位的心意了,拥有这个番号的步兵军,对于他和这位来说,就是一段刻骨伤痛。
他和王副团长不是一个县出来的,但也是邻近县,算是老乡,平日就比较亲近,对他的情况知道的很多。
15岁从军的王副团长其实有更亲近的相邻,和他一起参军的同村同龄小伙伴其实有8人。
可到如今,只有他一人了!其中有两人,战死于几次‘反围剿’的战场上,而另外五人,全部殁于万里大转移的途中。
他当然知道,最让王副团长刻骨铭心的一战,其实不是他骑马提刀拼死冲锋的一战,而是和那位43军郭大军长对攻战。
不冲破那条防线,全师都将被围死,担任前锋的大汉不得不豁出全团之令冲击对手的防线,那一战,他同村小伙伴最后三人,全部战死该役!
据说,向来性情豪爽子弹打穿胳膊都没掉半滴泪的‘疯子战将’大哭三日......
如今,宿敌有人来访,他如何能咽的下这口气?
“老王,可能我说话直哈!你别不爱听。”沉默半响,斟酌好一会儿的少校终究还是决定直话直说。“现在是联合抗日,首长们说了,我们现在共同的敌人是日本人,过去的恩怨咱们先放一边儿,等赶走了日本人再说。”
此时的这支军队,理想崇高至纯粹,也更能坚持真理和正义,人情世故和个人情感在这面前,也会让路。
“老丁,你说的,我当然明白,我只是迈不过这个坎,迈不过去啊!”大汉有些痛苦的摆摆头。
但很快,大汉就从痛苦中挣脱,眼中闪出精光。
“不过,我给旅部的战报里不提友军,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