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这在好几次战场上都得到过印证,被迫拼命的日军战斗力,只增不减。
可现在,这300余日军面对的是近千名四行团精兵不说,四行团官兵们也没打算和他们玩什么白刃战。
每个三人小组,都是一杆三八步枪打头,两名手持连续射击型火器的士兵位于侧后两翼。
遇见土黄色身影,驳壳枪和冲锋枪就立即开火,根本不给日军步兵任何冲过来的机会。
不知有多少日军在哀嚎着‘中国人不讲武德’的不甘中死去。
当然了,除了6个步兵连以外,参与投弹的300新兵也紧跟着进入战场!
300新兵在这个主战场中算是除了日军以外战损最大的群体,因为运气和投弹姿势的莽撞,至少有50名新兵被日军的子弹击中,战损高达百分之十五以上,这其中甚至还有五六个人因为极度恐惧而躲藏在战壕里拒绝执行军令投弹,而被带队的老当场击毙以儆效尤。
这是唐刀在新兵进入战场前就已经预料到的情况,战场上任何的心慈手软都是给自己的脖颈上套枷锁,唐刀给了带队老兵们可当场击毙逃兵的权利,只不过战后会有专门的评估,以免特权会被老兵们滥用。
铁血手段自然有效果,新兵们在血与火的战场上考验三小时后,见识过鲜血经历过生死,气质和进入战场之前大有不同。
就像现在被命令跟在6个步兵连后进入战场搜索藏匿的日军,250新兵再不像之前瑟瑟发抖,端着枪也有模有样,甚至,他们还学着老兵们,以三人为一组,每组间间隔不超过5米,耐心的在老兵们已经经过后的战场上搜索。
带队的老兵此时却要比新兵们要紧张,他们知道日本伤兵的可怕,他们不仅会偷偷摸摸的打黑枪,甚至还会在你靠近他的时候,悄悄拉响手雷。
“所有尸体,都先补枪,再补刀!”老兵们嘶哑着声音怒吼着提醒周边的新兵们。
成大奎也在搜索小组中。
因为他在先前的投弹攻击中表现的不错,老兵在战壕里就任命他为班里已经分好的战斗小组组长。
四行团的战斗规则是,在排班级战斗中,但凡是个官,冲锋都必须在前面,那是当官的职责,小组长也是官,那自然是三人小组的箭头,两名新兵端着枪走在他的侧后方。
因为从兵力到火力都完全碾压日军,战斗其实结束的很快,战场上的枪声已经逐渐稀疏,搜索日军伤兵和藏匿士兵已经成为战场态势。
成大奎这个小组已经检查过近10名日军尸骸,都是严格执行老兵军令先补枪再补刀,不论死活。
很快,他又看到一具土黄色尸体,尸体仰面朝天,成大奎拉动枪栓,打算扣动扳机。
突然间,尸体猛然睁开眼睛看向自己,吓得成大奎一哆嗦,手指正准备用力,却看见那双眼睛满是哀求,那张惨白的脸虽然脏兮兮的,但唇边的茸毛还是青的,顶多不过十八九岁,比刚刚在战壕里被子弹击中哭着喊娘却最终死去的同乡还年轻。
成大奎微一迟疑,却见日军伤兵往胸前摸索,掏出一张黑白照片,照片中是一个盘着发髻满脸温柔的中年女子,‘MAMA’年轻日本兵虽然没发声,但口型却能让成大奎看懂,成大奎没来由的一阵心软。
扭头看向两个同样脸色迟疑的同伴,“怎么办?”
“成大奎,你狗日的在干什么?”一名老兵冲过来,扫了一眼日军伤兵,脸色大变,猛然张开手臂将自己麾下的三名士兵扑倒在地:“卧倒!”
一股淡淡的蓝烟从日本年轻伤兵的身下缓缓冒出。
成大奎最后看到的是,那张肮脏却年轻的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满足,原本充满哀求的眼神里闪烁的却是不甘。
“这是一群野兽,一群疯了的野兽!”成大奎埋下的头里轰隆隆响彻着的都是这个念头。
他虽然像疯子一样投弹灭杀日寇,但那毕竟是在远距离上,在近在咫尺的生死线上,想要复仇的中国乡民终究还是善良的。
可随着这声‘轰’的巨响,那丝无用的善良终究是被日本人的手雷给炸得烟消云散了。
善良,是对善良之人的,对鬼子,无用!
主战场上,老兵残酷杀戮,新兵则在杀戮中成长。
日军联队部那边,则因为自己联队长意外身亡而乱做一团。
而唐刀那边的骑兵连,却在干掉视野中所有日军之后,没有清点战果,而是径直驱马狂奔向北方。
那里有一处凹地,可做阻击阵地。
而那也是日军想北逃的必经之地,如果日军提早跑路,或许骑兵连压根没机会抵达那里,但现在,时间足够了。
四行团的骑兵连可不仅只有马刀和骑枪,他们属于枪骑兵,日常带的有轻机枪和迫击炮,这次,可算派上用场了。
第2步兵联队的末日,彻底来到了。
结石犯了
今天上午起床,就感觉不对劲,过一会儿果然疼起来,那真是疼的死去活来啊!在医院检查完,一颗1.2厘米的石头你敢信?这特么是结丹的节奏啊!排队碎石,打消炎针,就是一下午,刚刚到家,人已经被疼痛折磨的一点精神都没有了,只能请假了!但愿晚上不会疼!
第857章 愚蠢到家了!
率领第三步兵大队的第2步兵联队副联队长田中拓实中佐并不是没做出过努力。
在获悉石黑贞藏大佐战死的消息后,这位正在第三步兵大队坐镇指挥的日本陆军中佐立刻下达了自认为最正确的军令---全军撤离!
这位日本陆军中佐也足够果断,但他终究还是比不上他的上司,一个是自行突围,一个是撤离,看似都是跑路,但形式是截然不同的。
田中拓实希望第2步兵联队还能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至少能保证一个步兵大队是成建制离开战场。
所以,他命令已经烧毁了联队旗的联队护卫中队中的三个步兵小队留下负责阻击第三步兵大队600米外的中国军队,剩余的则跟着第三步兵大队残余的400多人,加上联队部各类通信、医护、辎重等人员,总共达600余,浩浩荡荡向北仓皇撤退。
这的确有壮士断腕的壮烈,但对于这位日本陆军中佐来说,其实也不无私心,甚至将私心都摆上了桌面,联队部护卫中队自然是已经死去的石黑贞藏大佐阁下的心腹,将他们留在这片战场上替全联队残军断后,无疑是剪除石黑贞藏最后的羽翼,等到第2步兵联队重建,田中拓实陆军中佐无疑能毫不费力的就掌控这个全新的步兵联队。
至于说战后如何追究责任,那自然得是石黑贞藏这个大佐联队长背这个锅,但他已经玉碎当场,没人能再去找一个死人的麻烦,相反他田中拓实最终能带上数百人撤离战场,是有功无过。
只能说,这个平时在石黑贞藏麾下小心谨慎从不出风头的中佐副联队长可是个大聪明,在如此生死关头还能考虑到未来之事。
大聪明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军令强行留下来的联队护卫中队140余人士气低落,战斗力不及平日里的一半,更要命的是,他们的敌人反应可比他们强的多。
三营营长冷锋敏锐的发现了战场变化,立刻变守为攻。
正面战场上,由8连掩护着火力支援连向前缓行,对正面之敌实行压迫,而李九斤的7连迅速由侧翼绕行向日军防线逼近。
在接近日军防线300米的区域,冷锋不光命令自己麾下的6个迫击炮班向日军战壕区域进行炮击,还专门发电一营二营,请求他们的迫击炮班对自己进行火力支援。
雷雄和郭守志那边基本已经进入战场打扫阶段,那会拒绝三营的求助,总共18门82口径迫击炮对士气原本就低落的140名日军所在区域一通狂轰乱炸,5分钟的火力覆盖足足倾泻了近300发炮弹,原本就被山炮和150迫击炮摧残的不像话的简易战壕内又是一片鬼哭狼嚎。
这就是迫击炮的优势,如果换成碉堡或是混凝土工事,小口径迫击炮炮弹落上去顶多也就炸个小坑,可对于这种临时挖掘的深不过半人的简易战壕,几乎是垂直掉下来的迫击炮炮弹就是大杀器,哪怕有战壕当遮掩,五分钟的火力覆盖中,日军步兵也死伤超过五十。
当然,真正击垮日军的不是炮,而是人。
五分钟的时间,足以使正面战场上的步兵向前匍匐前进200米,抵近令人绝望的100米内,如果不是怕被己方炮弹误伤,8连的尖刀班这会儿都可以前进到40米可以投掷手榴弹的区域了。
等到迫击炮停止射击,日军步兵们想反击的时候,却又绝望的发现,中方在400多米外架起了超过15挺重机枪对其进行火力压制,子弹像雨点般洒落过来,任何火力点想射击压制对方步兵坚决的前进,都会被数挺重机枪针对压制,所有的勇敢都湮没在弹雨中。
而掷弹筒兵刚射出榴弹进行反制,一堆榴弹就迅速飞来,四行团如今可是一个步兵班配备一个掷弹筒,一个步兵连高达10具,数量远超过日军一个步兵中队6具掷弹筒的规模。
论地面轻重火力优势,如今的四行团可是完完全全超过日军一个步兵联队,就更别说士气低落的大半个步兵中队了。
不过,为了避免大的伤亡,8连官兵9个步兵班并没有太急切的匍匐至投弹区域发起最后进攻,而是匍匐在七八十米外以各种连续火力对日军进行压制。
如果说正面战场上,日军剩余的八九十名士兵还能勉力支撑一会儿,那随着李九斤的七连迂回至左翼,并无比坚决的以六具掷弹筒覆盖式攻击炸碎了向他们拼命射击的一个轻机枪火力点后,日军的防线崩了。
跳进战壕的十几名冲锋枪兵以交替式开火前进,一杆冲锋枪打空弹匣立刻换另一杆冲锋枪,几乎是用子弹开路的方式前进,所有想反抗的日军都被打成了筛子。
这是最典型的日军步兵进攻方式,正面战场以火力压制并吸引对手火力,两翼战场形成突破。
三营这也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甚至比日军自己做得还要更优秀,正面战场压制的日军连头都抬不起来,侧翼战场则是雷霆万钧根本不给日军补救的机会。
侧翼战场上的势若破竹已经让日军肝胆俱裂,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那个令他们胆惧的声音。
“滴滴答!滴滴答!”8连那边吹起了冲锋号。
步兵们跃起身形,朝着战壕里的残敌发起了冲锋,日军步兵最后垂死的反击,也不过是让十几名中国士兵倒在冲锋的路上。
这就是第2步兵联队最精锐的护卫中队,在四行团一个步兵营的围攻下,拥有一条完整防线的他们坚持的时间竟然没超过十分钟,而造成的伤亡也绝不会超过20。
也没有什么惨烈的白刃战,冲锋的7连、8连都装备有大量的驳壳枪和冲锋枪,见到屎黄色军服就是一梭子子弹。
不过,精锐就是精锐,虽然抵挡的时间和对对手造成的伤亡远远低于预期,同时还有一种被田中拓实这个副联队长送上‘屠宰场’的不甘,但残存的日军没有一个投降的软弱,就算是伤员,也拿着枪支企图反抗。
这正好合了中国士兵心意,他们可都是上过战场的老兵,绝不会有成大奎这种刚刚近距离接触生死的善良,根本没有走近检查的意思,就算是浑身鲜血倒在地上的,也往往要补上两枪才确定安全。
最后的战场,仅用三分钟就解决战斗,再无一名日军还活着。
两个步兵连来不及收获自己的战果,解决完这个战场之后,继续向前狂奔,前方还有最后的战斗在等着他们。
那是唐刀亲自率领的骑兵连,堵住了田中拓实率领的700余逃兵。
原本因为石黑贞藏意外之死耽误了第2步兵联队最后逃命的五分钟,而田中拓实这个大聪明又连续下令并重新集结部队再度耽误了几分钟,给骑兵连难得的争取了十分钟。
十分钟的时间,已经足够骑兵连士兵们用马匹上携带的单兵工兵铲挖出最简易的单兵掩体。
不需要太复杂,也没有什么沙袋,就是把挖出的泥土堆在人前面形成厚实的掩体,挡不了重机枪子弹也能让步枪子弹减速,那可比匍匐在旷野里毫无遮拦来得好。
骑兵们已经把战马赶往300米外,骑枪和战马上携带的轻机枪以及掷弹筒已经足以将他们变成一个轻步兵连,这也就是这次主要是偷袭日军炮兵为主,否则他们一定会带上重机枪和迫击炮。
但就是如此,一个由186人组成的长达600米的防线,也不是那么容易被攻破的。
田中拓实率领的第2步兵联队最后700人,就这样被死死挡住。
如果这位日本陆军中佐早日认清形势,下令各部自己突围,或许还能有一丝生机,至少有三分之一能逃离战场。
毕竟,为了阻击日军退路,骑兵连都放弃了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机动力,而那边四行团的主力距离此地还有最少2000米,只要管住嘴、迈开腿,比拼耐力跑,腿短但身体强壮的日军步兵有很大几率逃离这个对于他们来说梦魇般地战场。
可惜,做梦都想当上联队长的他太想保留下第2步兵联队最后的残兵了,那几乎已经成了他的执念。
于是,一抵达战场,日军步兵在他疯狂的军令中,朝着已经做好准备的骑兵连防线冲锋。
那是超过两个步兵中队近400名士兵的决死冲锋,也是日本人最后的搏命!
田中拓实虽然犯了大错,可他毕竟还是一名经验丰富的日本陆军军官,他知道,如果此时不拼命,等远方的中国人追过来,他或许连拼命的机会都没有了。
所以,他一开始就用光了他第三步兵大队最后本钱,近400名步兵在仅存的三挺重机枪的掩护下,决死冲锋。
从实际战场上看,这是个极为正确的战术,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在历史上都有过成功案例,而对手也不过才不到200人,并且没有任何重武器。
指不定这一轮决死冲锋,还能干掉这200中国人,从而获得这场大败亏输战斗中属于第2步兵联队最璀璨的战果。
但战场不像爱情,看重的不是过程而是结局,悲催的结局让未来的世界各军史学家将田中拓实的这道军令、视为这场史称为‘泌河之战’的战场上较为愚蠢的军令之一。
因为他面对的,不是普通步兵,而是一群被要求在高速奔驰马背上也要射中150米外靶子的中国骑兵。
他们或许在战场运动、攻坚等各方面都不如步兵,但论枪法,其平均水准绝对远在普通步兵之上。
尤其是当日军步兵不管不顾的发起‘万岁冲锋’的时候,在抵达200米的区域,170条骑枪纷纷开火。
仅一轮射击,就有超过80名日军倒在冲锋的路上,命中率高的吓人。
没有收到退兵命令的日军蛋蛋都吓缩了,却也只能弯着腰继续狂冲,然后,就只能悲催的像被打活靶一样射死。
等抵达130米左右区域时,已经没有人还能像先前一样无畏的狂冲了,全趴下了。
倒不是都被干掉,而是,中方只两轮射击,400人就倒下了一小半,这样的战损率,再跳起来狂奔的,就是自寻死路。
敢死和赶死是两个概念,不是吗?
而此时日军能对中国军队防线进行火力压制的,已经只剩下一挺重机枪当独苗苗了,根本对中国人形成不了太大的威胁。
原因很简单,中国人有一名超出所有人想象的神枪手。
相隔着超过400米距离,还有草丛当隐蔽,两挺重机枪都各自才射出了不超过100发子弹,中国人的神枪手就神奇的找到了他们的位置,并对射手一枪致命。
主射手死了,副射手上,然后一秒过后,副射手也死了。
重机枪手都是经过专业培训的,不是说是个人就能抱着枪把射击的,更何况前方还有自己人在冲锋,一个搞不好可别射死的自己人比中国人还多。
重机枪还在,射手没了.......
这真的是一件悲哀的事儿,日本陆军中佐的眼珠子都红了,如果不是一帮人生拉硬拽,田中拓实中佐真的有种自己去当重机枪射手的冲动。
毕竟,他在当曹长的时候,也有操控过重机枪的经历,军人的血性尚存。
但说实话,他得感谢自己的上司,如果不是石黑贞藏留了那么大个破绽,让唐刀要率领骑兵连去砍了炮兵中队那帮‘小白菜’,唐刀一定会带上二丫,而二丫背上一定会背着那杆有着瞄准镜的莫辛纳甘。
而田中拓实这个倒霉孩子,周围围那么多人,用定眼看都知道这货是个大头头,500米的距离,对于唐刀来说,真不是什么难事儿。
失去了重机枪的威胁,匍匐在地努力趴向骑兵连防线的日军几乎就是在和骑兵连玩对射。
双方都属于精准型射击的典范,唯一不同的是,骑兵连有掩体做掩护,而日本人,却是啥都没有。
这样射下去,谁死的人多,简直一目了然。
战场陷入短暂的僵持!
但那显然,对日军极为不利。
因为远方,杨小山也带着自己的三个工兵排和炮2连的十二挺重机枪从侧面围了上来。
杨小山很聪明,知道自己带的工兵们的战斗力远不如日军,指不定挡不住急于逃命的日军疯狂冲击,就在日军视野所及的600米外拼命挖掘工事。
这个,真的是工兵们的长项。
三个工兵排100多名工兵几乎肉眼可见的挖出一条战壕,挖出的土方堆出七八个沙袋工事!
日本人再想来冲他们,不用工兵们,仅是那十二挺重机枪,就可以让日本人知道什么叫‘子弹为什么这么多’!
“完了!”拿着望远镜扫视周围的田中拓实痛苦的哀嚎一声,眼泪哗哗的留下来。
后方原本炽烈的枪炮声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