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要知道,那时的中国,不光是被日本虎视眈眈,自己内部更是乱成一锅粥,川省在打仗,中原在打仗,各派系军阀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刀兵相见根本停不下来,说是乱世可不为过。
而在这种人命如草芥的乱世之中,要想把握自己的命运,唯有掌握权力。一个兵力达数万之众的步兵军的兵权,是何等之重要?
100个人,或许会有99人选择全力争取。
但这位,却是那唯一一人。
要知道,如果他想要,他原本可以成为北地军事第一人的可能性高于百分之八十。
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时任第6师师长的张军长参与战事,他指挥的部队在河南连败徐远泉、张志中等部,被誉为中原战场上一员虎将。
但在东北军入关全力相助那位校长,以及山西老炮、冯等先后下野等一连串的打击下,反那位的联军战败。
占据高位的那位欣赏张军长这种虎将,曾经专门致电拉拢他,并许以第24路军上将总指挥一职,但却被断然拒绝。
张军长拿着那位校长的委任电报,对自己的部属说道:“我们做军人的,很要紧的就是忠诚。现在西北军失败了,很多人背叛了冯先生,但我不会这样做“。
事后,这位爱国将领便毅然带着部队渡过黄河退入山西南部,一些友邻部队知其忠义,也都纷纷向他靠拢,并表示愿意受其指挥。
云集山西的西北军很快就自发整编为两个军十二个师,但受形势压迫,他们最终还是被迫归顺,并根据要求缩编为一个军两个师。
僧多粥少,不少师、旅、团长因此被编裁,在这种情况下,张军长却反而得到拥护,并一度有望成为军长。然而他推辞了,并主动拥护西北军的另一位老资格将领宋蛰元担任新成立的东北边防军第3军军长。
此后第3军改称第29军,他则为该军第38师师长,成为第29军的第二号人物。
没人敢小看这次让贤,事实证明,丝毫不恋权的张军长这一让贤,对日后29军的凝聚力非常重要。
29军部队虽然都是来自残余的西北军,但这些部队各属不同的系统,若无法团结在一起,29军是不会具有战斗力的,一支没有战斗力的部队,当然不会在1933年长城之战中打出喜峰口一战的辉煌。
29军的大刀队在赵旅长的带领下,可是以一千对一千,杀得日军头颅滚滚,最后因此战才有了那首著名的‘大刀进行曲’。
可以说,张军长能成为日后中国最杰出的爱国将领,可不仅仅只是对己身生命的燃烧,令人无话可说的高贵品格,也是其一。
29军的形成就像一次民国版的“桃园结义“,大哥宋,二哥张,三哥冯……
历史不会说谎,在这一场中国内部军阀混战的战事中表现出来的“勇”、“忠”、“义”等气节绝对是那个时代少有高贵品格的爱国将领,而在日后的抗日战场上,张军长的表现正如民间所崇拜的关二哥一样,忠勇无比,直至最后以身殉国。
这样的一个人,如何不让唐刀钦佩莫名。
因为他终究还是一个两世加起来都抵不过这位张军长的年轻人,思维虽比他这个年龄段绝大多数人都要老辣,但终归还是有年轻人自身固有的特点,他的血还未完全冷,还未学会冷酷无情的将自身利益放置于友情之上。
张军长从未说过唐刀不畏20军团强权迎着数十杆冲锋枪去接明心让他感动的话,但不用他说,愈发了解他的唐刀也懂。
因为,他们是同一种人。
他们对敌人可以残酷无情,但对自己最看重的爱人、友人,却是虽千万人吾亦往矣!
但话又说回来,这可能也是张军长不愿意担任29军军长一职的原因之一。
要成为中国北地军事第一人,若心思不够狠辣无情,如何能降服那些骄兵悍将,又如何能抵挡得住日本人那种豺狼虎豹?
只是,真如张军长自己说的那样,他依旧是看错了人,那位不光是心思狠辣,更是为了些许个人利益,枉顾十数年战友间的情谊,将他推出来替华北战败背锅。
也难怪这位抗日名将会如此心寒,自燕京脱身便一路南下,宁愿只身来金陵请罪也不愿回第29军担任军职了,若不是38师被改编为59军,加上第五战区司令官数次力邀他出山,恐怕这会儿他还在军政部担任一个中将参议的闲职呢!
不过,看张军长一个铮铮铁血男儿说起自己悲伤往事泪流满面,唐刀却是知道,他终究还是不肯真正面对自己的伤。
这也是受过心伤之人最正常的表现。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是在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可这世上究竟能有几人真正做到这一点,谁又不是和生活纠缠在一起无法自拔?
终究,这世上的平凡人要更多一些吧!
被自己的上司兼战友坑了一把是令他心如死灰,但真正让他内心难以释怀的,恐怕还是全国上下铺天盖地的一片骂声了,那对于20岁即加入同盟会投身于“驱除挞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轰轰烈烈民主革命的张军长来说,绝对是他47年的人生中最大一次打击。
那几乎意味着,自己追逐的理想,被填进粪坑,而那其中还有着自己的助力。
而知晓这段历史的唐刀更知道,这背后的牵扯比这位所说的其实更复杂。
七七事变后,没有做好战争准备的第29军大部在宋的带领下退出燕京,但那位校长大人依旧还抱有侥幸之心,希望通过谈判来挽救北方之危局。
在全国上下汹涌澎湃的抗日浪潮下,由金陵至北方的一道密令抵达宋处,原本最大的背锅侠只能是那位校长不喜欢的北方军事第一人,结果宋来了一招祸水东引,把锅丢到了自己的好兄弟头上。
29军主力已经撤退,手下已经只有两个旅五个团兵力的张军长面对已经增兵至十几万的日军重重包围,他能做什么?除了用那点儿可怜的兵力维持北平治安,他恐怕什么都做不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日军攻陷燕京之后不做投降之将,要么死要么逃。只是,不想做阶下之囚的张军长可能没想到,有时候,死反而更简单一些。
活着逃出燕京的他竟然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攻击。全国大小媒体,上至政府高官下至普通百姓,仿佛找到了一个对北方战败的出气筒,无一不以痛骂他为荣。
各种抨击他的新闻媒体送给他四个字“自以为忠!”,9月28日上海《大公报》刊登标题为《勉北方军人》的文章,“万不要学鲜廉寡耻的殷汝耕,及自作聪明的张某!”对这位矢志抗日的爱国将领极尽贬低,代表着主流的金陵日报甚至还写道:“张逆!”。
就连其去金陵领罪,火车路过他们现在所处的这座苏北大城时,刚一到站,就有三四十名青年学子高举着“声讨卖国贼张”“张是吴三桂第二”的标语涌到车厢门口,并要求上车搜查“汉奸”。
最终,车上一同去金陵的西北军另一名将领把他藏于密室,学生们恨不得连洗手间都查看过都没找到,这才下车走了。
看到这些文字的时候,唐刀完全可以想见这位抗日名将当时的心情,狼狈不堪恐怕还是其次,最痛苦的,莫过于曾经致力于驱除鞑虏的正直军人成了人人喊打卖国贼这个可怕的变故吧!
其实,背负着偌大一个“汉奸”名头的张军长赶赴金陵本就抱着赴死的念头,若真以其丧师失地之罪,掉脑袋也不是没可能,最少也要蹲大牢的。但在台上那位是何等政治人物?
一方面那位自己心里清楚燕京之事罪不在这位陆军师长,他不过是那位北方军事第一人以及自己的替罪羊,若是杀他,万一他心中悲愤之下来个鱼死网破那可是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他对一直不太听自己指挥的老宋也颇多不爽,留下一个已经对其心灰意冷的陆军师长绝对没坏处;况且,这位陆军师长治军素有威名,在这个全民族抗日的时候,留有一个可带兵的大将总比没有要强。
基于多方面考虑,那位对于主动到金陵请罪的张军长并没有治罪,只是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暂时取消了他第38师师长之职并将其软禁,等到过了半月风头过后,给他弄了个军政部参议的闲差打发到军政部度日。
直到一个多月前眼看战况糜烂连金陵都即将不保,第五战区司令长官亲自上门力邀赋闲中的张军长出山,以抗击倭寇为大义,并许以原38师改编而成的59军军长一职,心如死灰的张军长这才重新担任军事主官并来到此地。
不用他多说,唐刀也知道他想与日寇决一死战一雪前耻的决心。
“张大哥,古人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唐刀慨然叹道。
“而若说白一点,真实的人间哪有那么多黑白分明。就像一位哲学家曾说过:“世间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干好事的人和干坏事的人。”如果过早对某人或某事下结论,那就很可能被事物的表象蒙蔽,冤屈好人,放纵恶人。对人和事的判断,不要只着眼于眼前,让子弹飞一会儿,时间总能揭晓最终答案。
张大哥你信不信,终有一天你的大名会照耀这个时空,成为这个时代的符号!”
“老弟你也太高看你大哥我了,我从未寄望成为郑成功这种民族英雄式的千古人物,若是可以,我只望以我之血洗刷那一身污名!”张军长满脸苦笑着回答。“不过,心中心事经此一说,却是不知轻了多少,还得谢谢老弟你听我说这些不堪往事!”
“那张大哥您和那位宋军长现在该如何相处?”唐刀问道。
这亦是唐刀心中隐忧,历史的车轮很固执,如果唐刀没记错的话,担任第一集团军司令官的那位却是已经抵达豫省,而他将在不久后就要率四行团通过其防区,和那位打交道是避不可免,若两人势同水火,恐怕这一路可不好过。
别看唐刀先前和张军长没什么联系,但今日和20军团之事闹得可不小,对于那些关注着风吹草动的大人物们来说,两人之间的联系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摆上那位的案桌。
“他明轩如此待我,自是兄弟情谊就此而绝!”张军长眼中闪出怒色,斩钉截铁道。
“只是,此时是全民抗战时刻,我张某断不会因为私人情感耽搁军务大事,就算调我59军再入他麾下效力,我也不会拒绝,但交情从此也止于上下而已!
若那天我与之彻底断绝来往,那必然是我抗战大获成功之时!”
“张大哥果不愧我国之真正军人!”唐刀由衷的竖起大拇指。
这可不是唐刀刻意恭维,而是像这位爱国将领一般能在全民抗战的大前提下将私人恩怨暂时搁置的人,漂亮话说的多,真正能做到的却真是少之又少。
可这位,是真的做到了。
曾经的时空中,59军因LY血战立下战功扩编为三十三集团军,这位爱国将领也因此晋升,军职地位已经可以和退居二线的曾经上司匹敌,但终其一生直至其战死殉国,也从未与人讲过那人一句坏话。
只可惜,那时距离他期待的抗战胜利尚有五年,而背弃多年同袍情谊的那位,比他还要早逝一个月,也不知道其逝去之前,有没有后悔过那时的做为。
“唐老弟你是怕你四行团通过他辖区之时,因为你我之间的关系,明轩他会故意留难与你吧!”张军长多聪明的人,一眼就看出唐刀心中隐忧,微微一笑。“这你放心,明轩虽然因为没有承担丢失平津之勇气而将我推至众矢之的,但其气量绝不止狭小至此!非但如此,或许会因内疚之情,对你四行团大加照拂!到时候我修书一封,你帮我带去给他,你通过豫省之路保你畅通无阻!”
“谢谢张大哥了!”唐刀听此一说,哪能不表示感谢,起身给张军长茶杯里续了些开水。:“张大哥,不知这次你59军将驻军何处?”
“驻防之事尚为最终定下,不过,我更属意LY,我张某人败于北地,想一雪耻辱,自是要和他板垣师团一见高下的。如今青岛已失,板垣师团正磨刀霍霍向徐州而来,LY是他必然攻克的要地。”听唐刀如此一问,张军长将目光投向那张地图,坚定回答道。
唐刀心下钦佩,这就是战略眼光和格局。
曾经时空中的属于59军的LY之战虽没有台儿庄大战那么出名,但事实上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那里。
若不是LY之战打的太过艰苦,让板垣师团只能无奈的放弃LY而主攻藤县,最终导致孤军深入,恐怕台儿庄的辉煌将大打折扣。
这一点上,眼前这位却是比老吴同志要强上一分。
“嘿嘿!张大哥,那您恐怕是来不及了。”唐刀有些尴尬的笑笑。“吴长官也和你一样看上那里了,他急匆匆的跑去战区司令部,有百分之八十可能是找司令官要这个任务了。”
抢59军的活儿,可是他的主意,换成以前也就算了,但现在和这位聊得如此投机,唐刀这个始作俑者也终于有些不好意思了。
“哎呦!我这是上了他吴静山的当了!”张军长一拍大腿,站起身在会客室内忿忿然的吐槽:“好个吴静山,真是不讲义气,怪不得留我喝酒呢!敢情,是要抢我59军早已看好的驻防之地。”
不过,这位可算得上此时国内有数的名将,很快就冷静下来。
没转两圈,脸上却是泛出笑容,“不过,LY何等重要,他吴静山就算想要,那也得看李长官与不与他,经过松江、嘉善连续两场苦战,我记得他67军折损过半,面对板垣师团,力有未逮啊!他吴静山想的倒是好,指不定要吃一鼻子灰!
“咳咳!张大哥那你却是不知,这次67军可是用四个步兵团装备从43军处换了两个步兵团的后备兵员,一月前就已经从山城出发,现在应该已经正从夏口来徐州的路上了。”唐刀只能用现实扑灭这位的美好幻想。
......
四个步兵团装备,换5000兵员?
张中将瞠目结舌。
这就是传说中的用装备砸人?又土又豪的做派,还真是让人无语啊!
就是,这么让人羡慕呢?
。。。。。。。。。。。
第769章 历尽千帆的少年
“静山兄那里来的那么多装备?”被土豪东北军震惊到不行的张军长最终还是没忍住好奇。
“嘿嘿,只要张大哥你让出LY战场,我替吴长官做主送你59军一个步兵团装备如何?”唐刀笑眯眯的说道。
东北军位于徐州郊外的那个秘密军火库,在即将到来的大战战场上,基本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多余的武器若不送出去,那也将会成为日本人的战利品。
这一点,唐刀可比这个时代所有的人更清楚战争的走向,自然也是崽卖爷田不心疼,张口就是一个整装团装备。
当然了,至于说这个军火库的存在,那可不是唐刀能说的大秘密,还是交由老吴同志自己决定。
“一个步兵团?”见过大世面的张军长也被唐某人大嘴一张的慷慨吓了一跳。
那必须吓一跳,一个步兵团完整装备下来,就算像最苦哈哈的川军那样两人一条枪,重机枪都没几挺,那没好几十万大洋也下不了地。
但张军长是何等人物,瞬间就知道了这背后肯定是东北军系这个大土豪有秘密军火库,放眼全国,也只有雄踞东北二十多年的他们有这个实力如此挥霍。
而至于说唐刀能不能替去战区司令部的老吴同志做这个主,从张军长收到正往徐州城赶路的老吴同志求助电报那一刻开始,他就知道唐刀这个小团长在那位中将军长心中的份量,不是子侄胜似子侄。
想想他们曾一起经历过的战场,那倒是也不难理解,无论困守松江孤城还是那场数万人的大撤退,几乎都算是绝境求生,这种环境下淬炼出的同袍之情显然非常人所能理解。
只是,在唐刀和老吴同志两人并肩作战打出来的亲密战友关系映照下,难免会想到自己以诚相待多年的老弟兄,却在那般重要的一刻,终于选择保全自己的名声和地位,心思已没先前那般郁结的中将军长依旧还是禁不住有些黯然神伤。
不过,这种黯然神伤在唐刀先前主动掀开他内心伤疤让他直面后,却是不知不觉间再无先前每每思之必痛彻心扉之痛,于思绪中只是一闪而过。
“好!我59军正需要这批装备,我可不管唐老弟你是不是吹牛皮,有你这句话,我就不同静山老弟争LY这个必守之城了!”张军长压根没有矫情的意思,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张大哥你都不推辞一下的吗?比如说些老弟你也不容易,这个人情还是你自己去找吴长官的好.....套用句俗话:您这是不按套路出牌啊!”唐刀眨巴眨巴眼。
“哈哈!静山虽在战场争功上骗了我,但他终究还是跟我说过一句大实话,跟谁客气都不能跟你唐刀老弟客气,否则,面子有了里子却是都丢光了。”张军长忍不住放声大笑。
“哎!让人看穿的感觉,真的不太好啊!”唐刀摇头叹息。
张军长又是放声大笑。
爽朗的笑声传出屋外,让张军长的几个贴身护卫不由面面相觑,他们可都是原38师警卫营出身,自再见到老长官已有一月有余,还从未见过老长官如此欢悦过。
心下对唐刀这个鼎鼎大名的四行团团长更是佩服,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和军座长官混得如此熟络不说,还要让他如此心怀大畅,真不是一般人物。
然而,直到他们扶着酩酊大醉的张军长离开,他们才会发现,他们还是低估了某上校。
能以一己之力,将西北军东北军两大代表人物都灌醉的,除了唐刀,可能再无其他人了。
中国的西北和东北两大地域,论起酒风和酒量,绝壁占据中国的前三。
然后,前三之二,都被唐刀一己之力搞定了。
要知道,那期间,还有67军联络处的几名军官前去敬酒,人家唐大团长可是来者不拒,酒到杯干。
而且,唐刀还出动出击,去款待警卫们的饭桌上敬了几杯酒,警卫们因任务在身,没人敢喝酒,以茶代替,但唐大团长可是连干三碗白酒。
就这,西北军东北军两大代表人物都被唐刀给灌醉了,这得多牛逼?怪不得人家敢在四行仓库和松江城以及广德山区和日本人死磕呢!
中国军队有个奇怪的传统,当兵的,酒就是胆,擅饮者就是勇的代名词之一,而酒品不说完全代表着人品,但酒品好的人,一定占据着某种优势。
唐刀没和59军的那些警卫多接触,却是靠着一身好酒量以及杠杠过硬的酒品,获得了他们的信任。
当然了,两个大佬之所以最终喝醉,唐刀光靠酒量好,那可不行,那得两个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中将军长高兴。
这一天也可能是自七七事变后张军长最为开心的一个下午。
那不仅仅是在唐刀这个新认的小老弟面前敞开心扉,也不仅仅是天上掉了个大馅饼白得了一个步兵团装备,而是,困扰他多日的难题竟然被唐刀一语点通。
虽然白得了一个步兵团装备,但大笑过后的张军长还是皱起了眉头,在那副大地图前缓缓踱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