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八百开始崛起 第363章

作者:汉唐风月1

  可他的属下摄于他平日的强势,没人敢这么做。

  最终的结局是,活活被烧死。

  而就算他死了,火,依然不熄。

  就连他滚过的山坡,还有朵朵火苗在燃烧,烧的滋滋作响,土地上留着一片片的焦黑。

  那是他被生生烧掉下来的皮肉。

  空气中甚至飘荡着一股子奇奇怪怪的味道,那远比刺鼻的硝烟要更让人惊悚。

  那是中国人开发的来自地狱的可怕武器,浑身冰冷的小泽理生怒吼着发出了全军不惜一切代价攻上山的军令。

  他不想死,不想被迫跳入深沟摔成一滩肉泥,不想就在山路上等着被中国人的手榴弹炸成碎片,更不想被那种可怕的燃烧瓶点燃成一支人形的蜡烛。

  谁说战场是没有温度的?

  至少,四连的战场上那是热火朝天。

  上百个燃烧瓶被抛下山坡,虽然只有二三十个日军成为‘助纣为虐’的燃料,但草木却是被点燃了不少。

  冬天本就枯草众多,这被上百个大火头点燃可不得了,别说身处其中的日军步兵们了,就连三十多米外山岭上的中国军人都感到热浪滚滚。

  不仅钢盔是滚烫的,就连头发眉毛都弯曲起来。

  据说等到战后,4连的官兵们久未挂的胡子被烧没了不说,就连眉毛也没几个人能剩下的,以至于4连被戏称为‘无眉连’。

  赵大强却是很欣喜这个称呼,这是不是说明他以后不再那么倒霉了?后臀上被炮弹皮生生削掉一块三两的肉虽不致命,但他这大半个月可都没坐过,连睡觉都是趴着睡,可是没少被李九斤那个老兵油子开玩笑,说他做梦都想媳妇儿。

  山上的4连官兵都被这灼人的股热浪给快整秃了,更别说山坡上和山路上还在靠努力而求生的日军们了。

  小泽理生的小脑瓜子此时和他的大佐联队长一样转的贼快,数百米外的前军虽然因为山势阻挡他无法获知情况,但从那边传来的轰然巨响来看,他们一定同样遭遇到了可怕的攻击。估计是指望不上了。

  现在能救自己的,唯有自己。

  可冲锋,真的不现实。

  中国人虽然看似战线拉的很开,可每几十米就有一杆冲锋枪搭配着两把驳壳枪,另外再加上一挺轻机枪,雨点般的子弹,根本不会给在山坡上被炙烤着的日军步兵们一点点机会。

  小泽理生脑袋瓜子转的越快,就越想哭。

  他一个步兵中队加上一个辎重队近300人,结果火力竟然还没中国人凶猛。

  他们手里往日里看起来不可一世插上刺刀达1.7米的三八式步枪,在中国人大量装备的冲锋枪面前犹如烧火棍一般可笑。

  其实,还不如烧火棍。

  至少,烧火棍不会阻碍他们奔跑。

  两军白刃战的时候,超过1.7米三八式步枪犹如长矛很牛叉,但在这片山林里,真的,太影响操作了。

  刚想往树后面跳躲一躲中国人可怕的子弹,结果枪太长被树枝给挂住了。

  战场上,一瞬间就可决定生死。

  小日子曾经过得不错的日军步兵绝不会轻易丢弃武器,死命硬拽的那两秒钟,已经足以他被扫过来的各种子弹给击中了。

  但不得不说,日军真的是不能轻忽的对手。

  有飞舞的子弹有时不时落下的手榴弹,外加被燃烧瓶点燃的草木炙烤,如此恶劣的情况下,日军也并没有崩盘。

  他们还在战斗。

  就连和日军已经打过多次交道的许多4连官兵都面露惊色,如果让他们在平等的位置上对战,多半,败的是他们吧!

  这些日军比他们对上的第六师团或是第18师团要难缠的多。

  从华北而来的第5师团,几乎已经代表了日军最顶端的战力。

  唐刀和独立营,啃的就是这样一块硬骨头。

第680章 有败家子儿!

  不过,独立营虽然成军稍短,保证坚定战斗意志的信仰还没有来得及培养,可他们却有一个日军所没有的特质。

  他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士兵。

  无论是和26师一起战过淞沪的赵大强,还是和88师鏖战淞沪两月的四行营老兵,又或是历经松江和嘉善战场的松江保安团士兵,无一例外,他们都是在劣势战场上和日军战斗过,并且最终存活下来的军人。

  脑袋顶上有飞机下蛋,还有重炮不断轰击,亲眼看着战友一个个被炸死炸碎在自己周围,他们却没法软弱哭泣,他们得握紧手里的枪,只要不死,他们必须得继续战斗。

  一次次在死亡边缘徘徊而后活下来,最可怕的是,这样的生死循环却仿佛没有尽头。

  他们不断的退,日军不断的进,给人一种错觉,仿佛他们迟早都是个死。

  每天一睁眼想旳都是今天还能不能活的心理压力之下,正常人也会变成疯子。

  可这些人没疯!他们的心理在这样以生命为原料的熔炉里不断淬炼,就像是一块生铁,被锻炼成了精钢。

  单论抗压能力的话,他们比日本人号称的‘钢军’还强。

  如果说以小泽理生为首的日军步兵真的是块钢的话,那4连的官兵们可以称之为金刚石,硬度至少要强上两个档次。

  面对日军的强硬,他们惊讶,但他们没有人慌张,持续按照排长、班长们的指挥,拼命宣泄着火力,把日军压的死死的。

  你们不怕死,我们不怕浪费子弹!

  然后战场就演变为,被燃烧瓶烧怂的日军再不敢不管不顾的冲锋,但也不走,企图在山坡上寻找到一条能上山的路。

  见日军没有想象中那般迅速溃败,收起速胜之心的赵大强改变战术,保持火力压制,把日军压在火场中或是山路上,而后集中重火力对反抗最强硬的日军进行清除。

  等到人数削减到差不多的时候,再一举杀光他们。

  反正日军没法将甜瓜手雷投掷到二十来米高三十多米远的山岭上,唯一能对他们造成威胁的日军掷弹筒根本无法形成连续投掷,十名奉命潜伏在各处的精准射手一直在寻找他们的踪影。

  至于说日军那几挺大正十一年轻机枪,不用迫击炮出马,光靠山岭上的10挺轻机枪就能把那种支架达到30公分,导致射手不得不暴露出大部分上身的日式机枪给打成渣。

  日式武器中有很多性能不错的武器,比如掷弹筒,比如三八式步枪,这些缴获会让各位长官很开心,但像什么大正十一年轻机枪或者南部式手枪,别说长官们正眼都懒得看,也算是见过大世面的独立营官兵们也是一脸嫌弃。

  也就是炮兵们基本不装备步枪,只能别着一把南部式手枪装门面,只要不卡壳,三十米之内还是能防身的。

  那种既娇贵又置射手于危险的大正十一年轻机枪则彻底被独立营放弃,都被唐刀拿去给128师顾师长送人情了。

  拥有性能至少优越一筹数量又更多的捷克式轻机枪的4连官兵们自然不害怕日军的轻机枪火力点了。

  不断倒下的帝国步兵身影,让日军步兵大尉的眼神满是绝望,这时候与其说他是兔死狐悲,不如是感觉到那根牵在中国人手里的套索正在收紧。

  小泽理生当然知道对手的打算,中国人消耗的只是弹药和耐心,而他消耗的是人命,完全不对等的消耗。

  可是,除了不断驱使士兵进入战场和中国人对射,而后死亡,根本想不出任何破解之法。

  战后经过清点,4连的两挺重机枪和10挺轻机枪加上12杆冲锋枪以及驳壳枪、步枪,全连总共射出2万发子弹。

  平均每人射出近70发子弹,这或许对于大量装备自动火器的西方军队来说算不得什么了不起的数字,可对于东方战场上来说,这几乎是天花板级别的水平。

  日本陆军,已经算是东方最强的陆军了,每次作战,一名单兵会配弹120发,一挺轻机枪的备用弹能达到1000发,重机枪甚至可以达到5000发,那是让所有中国军人流口水的配弹量。

  要知道,大山里那支刚戴上青天白日徽章的军队,打一场大战,每名士兵能配上20发子弹,就是士兵们梦寐以求的。

  这或许是一个中国的步兵连级部队,在这场持续了数月的大型会战中打出最多子弹的记录。

  事实上,日军也望尘莫及。

  就连战前给他们配备大量弹药的唐刀听到庄师散给他的汇报后,也不由心疼的骂了句:“狗日的,赵大强这个败家子儿!”

  他做为营长,顶多也只是想想这日子就算不过了,也要弄死这票日本人,可终究还是要过日子的。

  就像‘没良心炮’投掷的炸药包,他最终还是命令庄师散留了150个,不是没有豁出一切的勇气,而是,佟易和冷锋他们还在青龙岭村,他必须得为解救他们留下底牌。

  但赵大强这货,是真不过日子了,硬生生的用子弹来赢得胜利。

  可怕的火力输出,换来的是日军大量伤亡。

  一个完整的步兵中队外加一个近百人的辎重队,总兵力达290余人的日军,在这场由赵大强中尉主导的‘富则火力覆盖’的战场上,能退下去的日军,绝不会超过80人。

  也就是说,一個整编步兵中队被2万发子弹和300枚手榴弹以及140个燃烧瓶给报销了。

  而4连,在这场火力压制战中,仅仅战死3人,伤8人,绝大部分为轻伤,甚至还有两个伤员是因为自己一个不小心,在山岭上转移阵地的时候脚一滑摔的,脸上被尖石划的鲜血淋漓看着挺可怕,其实一点也不影响战斗力。

  超过20比1的战损比恐怕只有四行一战能与之相比。

  做为这场战斗的指挥官,赵大强笑了。

  除非是这会儿土龙翻身,将所有人都埋在山里,否则,这一仗他是赢定了。

  不过80人的日军,也就两个步兵小队,而且,他们没了重武器。

  是的,日军所拥有的掷弹筒,从日军开始撤下山坡之前的两分钟,就再无一颗榴弹飞上山了。

  十名精挑细选的精准射手发挥了巨大作用,别看他们每人最多射击了十发子弹,但战绩却是令所有机枪手汗颜。

  几乎所有的掷弹筒手和绝大部分日军机枪射手,都死在他们的冷枪下。

  小泽理生依然活着。

  做为最高指挥官,他拥有躲在后方发号施令而不用冲锋在前的特权,而他在山坡上所选择的那块大石头也让中国步兵们拿他没法。

  但肉体活着,这心却是快死透透的了。

  别看还有几十号人马,可没了轻机枪,没了掷弹筒,就拿着三八步枪,加上他手里拿着的南部十四手枪......

  八嘎的,还有这么纯粹的轻步兵吗?

  这一刻,他和河谷内还在努力挣扎的陆军大佐阁下的小脸颜色是一样一样的。

  但显然,这位陆军大尉更悲催一些,他遇到的对手就是个疯子。

  疯子的长官还有所保留,可疯子却是在向所有日军证明,不是所有的中国军队,都是穷得叮当响的。

  这支部队的最高长官,可是土财主的聪明儿子。

第681章 绝望之中的希望

  小泽理生现在躲在一个堆满了粮食的马车侧后方。

  大口喘着气恢复体力的同时又不停偷眼观察着周围的情形。

  虽然眼神中满是绝望,却又因为他刚才的选择多了一丝希望。

  三分钟前,发现自己和一群火力充沛到令人难以置信的日本陆军大尉终于意识自己犯了经验主义错误,如果再像先前那样坚持下去,帝国陆军的英勇形象是维护了,可人也就死的差不多了。

  最终中国人完全可以轻轻松松的收割胜利的脑袋。

  而当他率部退下山坡重新回到山路上,中国人的枪声也逐渐停止,仿佛,他和他的部属们所遭遇的一切不过是一场噩梦。

  但,山路上横七竖八躺着旳尸体,以及由先前震天的哀嚎已经逐渐变得微不可闻的呻吟提醒着日本陆军大尉,这一切都是真的。

  这个结果真的是极度令人绝望而沮丧。

  绝望,是因为损失大的超出了日本陆军大尉的想象,仅用了不到20分钟,他率领的近300号人马,就剩下了大猫小猫80多只了。

  而沮丧,却是因为停止的枪声和爆炸声证明了小泽理生的猜测,疯狂的中国人也不是带了一座兵工厂,他们的弹药储存没有他们表现出来的那么多,指不定他再多坚持一会儿,就能坚持到中国人的子弹消耗光了。

  可他没有那么多条人命再去消耗了,不仅只是他这个指挥官,实际上,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战损早已经让士兵们处于心理崩溃的边缘,哪怕他不下令,都可能全军溃败,那时可就只能任中国人屠戮了。

  他已经力所能及的做了他能做的,无论从决心还是到审时度势撤退,绝对都算是一名优秀的中队长级指挥官。

  何况,这支伏击他们的中国军队,可不光只是武器装备优良、火力充沛,他们的战斗意志顽强,枪法也极好,应该是精锐中的精锐。

  他麾下的六个掷弹筒小组,12个掷弹筒手,基本上都是死于冷枪。

  那是有预谋的,是中国人专门挑出的射手干的,小泽理生是在亲眼看见一个距离他不过20米的掷弹筒手被击杀后得出这个结论的。

  那名掷弹筒手是个军曹,军龄最少也有五年,他很有经验,就躲在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背后,无比谨慎的掷弹筒手只不过趴在树后悄悄伸出了属于他的武器,手臂稍稍露出了一点,就被一发犹如长了眼睛的子弹给击中。

  突如其来的剧痛让掷弹筒手下意识地往一侧一躲,身形不过是刚刚露出了半个头,就被另一发突如而至的子弹击中了后脑勺,脆弱的后脑犹如一朵盛开的血莲就在日军大尉的眼前盛开。

  中国人,用的是优势火力压制步兵们,重点打击有威胁的火力点。

  等到他们的射手将唯一能反击的掷弹筒手和轻机枪手击杀完毕,很快就轮到那些普通步兵们了。

  这就像是狼群围猎野牛群,靠着恐吓将身体强壮的公野牛吓跑,而后再对母野牛和小牛下手,最终都会有一场残酷的盛宴。

  可以说,后背寒气大冒的小泽理生所有的坚持,就在想明白这一点后,彻底崩塌。

  立刻下达了全面撤退的军令后,丢掉白手套和那把他曾无比珍视的指挥刀,戴着一个捡来的钢盔,混在了三十几個溃兵队伍里沿着山脚向来路狂奔,一直到跑到辎重大车这边。

  因为,在令人无比绝望的战场上,他从辎重大车这边没有受到太多攻击这一点上嗅到了一个或许可以活命的气息。

  中国人想宰了自己这些人,但也想缴获物资辎重,下山躲入山路上大车空隙的小泽理生大尉重新升腾起了一丝希望,说不定,他还可以借中国人这个战术理念死中觅活,获得一线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