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钢盔起了不小的保护作用,‘咚’的一声闷响过后,没见脑袋开花,也就是脖子骤然短了一点点。
石头也是能砸死人的,这个蠢货,身手就不能再敏捷一点嘛?竹内云山很想骂这名愚蠢的麾下,如果在一顿乱石的攻击下他的步兵联队死伤过多,也会被人耻笑的,尤其是那群海军马陆们。
但竹内云山或许没想到,这不过才是他步兵联队悲剧的开端。
一团红光差点儿没闪瞎日本陆军大佐的眼,然后是‘轰隆’一声巨响,被生生砸死的日军步兵身边的十几名日军就像屁股上装了火箭,脱离重力的束缚腾空而起。
八嘎!那是炸药包。
足足5公斤炸药产生的气浪,差点儿没把五十米外呆若木鸡的日本陆军大佐的钢盔给吹翻。
日本陆军大佐的一颗心直接从胸腔掉到了匹眼,还特别的凉。
他宁愿飞来一千块一万块石头,也不愿相信这是炸药包,那可是几十乃至上百的炸药包啊!
可惜,随着一团团硝烟和席卷一切的气浪将竹内云山逼迫趴到石头后面之时,他不得不悲哀的承认,中国人采用了一种全新的驱动装置,能把炸药包这种纯爆炸物投掷到几百米外。
“散开,全都散开!”日本陆军大佐强忍着被巨大声响震得近乎呕吐的浓烈眩晕,疯狂大喊。
只是,他的声音早已被连绵不绝的爆炸声淹没了。
整个河谷里都是剧烈的爆炸声,浓烈的硝烟就像是一场陡然生起的浓雾,能见度只有几十米。
日军不是傻子。
从第一个炸药包落到一个日军士兵头上把他砸个半死并滚落到地上轰然爆炸炸飞了周围三十多米范围内所有的日军,到100个炸药包毫无规则的或落在河谷的砂石地上,或落在山路上,最远的甚至落到了双溪河中轰然爆炸,时间差绝对没超过五秒。
可日军步兵们的反应也足够快,当天空开始飞舞一看就能砸一脸血的‘大石头’的时候,他们就轰然散开,其中绝大部分人跑向更宽广的河谷滩地上,那里亦有还算茂密的灌木丛和怪石嶙峋的石头,足以当掩体。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河谷足够宽。
根据经验,越是宽阔的地方,越是能降低被坠落物砸中的概率。
经验主义害死人!
‘没良心炮’之所以说不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胜利,就是因为其最大缺陷,几乎没有精准度。
别说日军仰着脑袋看捆着木板以各种角度扭动着下落的炸药包找不准它的落点,就连开炮的中国官兵们也不知道被火药崩出去的炸药包会落在哪里。
他们得到的命令只是将炸药包投掷出去,越过山脊投掷到河谷里即可。至于说丢到哪儿,只有漫天神佛才知道了。
这种毫无目的可言俗称瞎几把飞的炸药包其实比精准型炮弹更让人觉得可怕。
炮弹洗地多少还有个弹坑,老兵们绝壁会毫不犹豫的跳进去,如果运气足够好,活下来的几率极高。
可遇到瞎几把飞的炸药包却不行,没人知道它会飞向哪里,是飞的远?还是飞的近?是叠加到相同位置,不管聪明还是傻,都没法预判。
没法预判的后果就是,河谷中央的宽阔地带成了爆炸的重灾区,那些可供人躲避的碎石更是成了汹涌四卷的爆炸能量的帮凶。
或许有人会说日军步兵们笨蛋,不会等它快掉下来确定了它的大概位置再跑?
可是,一个重达5公斤的炸药包爆炸后是什么概念?气浪的杀伤半径几乎能达到十三米不说,河谷中央那些形色各异的石头则也是漫无目的的迸射,那杀伤力绝不比所谓弹片要弱半分。
就算离炸药包尚有四十多米,没有藏好的话,也有可能被数不清的碎石给打成蜂窝霉。
在这样的环境下被打成蜂窝,后果多半是要发霉了。
战后清点战场表明,被飞舞的石头干死的日军,竟然不少于被爆炸气浪撞死的。
那真是应了一句话,别看石头小,咱也有棱角!
而当硝烟积累到一定浓度,日军步兵们更麻爪了,这八嘎的谁看得清炸药包究竟从哪里飞过来?
更何况,除了不断爆炸的气浪和四处迸射的碎石,还有犹如爆豆般响彻河谷的子弹。
趁他病要他命,独立营的士兵们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良机。
硝烟笼罩着整个河谷,但对居高临下的中国士兵们影响没那么大,屎黄色在蓝色硝烟里不算太模糊,不过一两百米的距离,对着影子开枪就是。
中了,皆大欢喜!
不中,也没啥!
尤其是对于一众川军们,他们从来没在一场战斗中拿过这么多的子弹。
从唐刀到各个连长,都是一副不过了的模样,每名单兵发放的子弹达到了120发,这可是往日三倍的用量。
不过,士兵们心里也清楚,如果这一仗打赢了,河谷里的2000多日军,装备有一千多条步枪和十几万发子弹,有这当补充,自己这子弹还留着过年呢?
当然了,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得打赢这场仗。
士兵们以自己最快速度射击,根本不吝惜子弹,几乎每秒钟,都有数百上千发子弹被射入河谷。
一向依靠精准火力打击敌人的中国军人在无数的装备诱惑面前,将唐刀要求的火力覆盖精神贯彻的无比彻底。
要想富,除了得有梦想,还得有至死地于后生的勇气。
反正照这个消耗打下去,不用半个小时,独立营就得把前面辛辛苦苦的积攒消耗一空,彻底变成穷光蛋,比叫花子川军还穷几分。
第674章 人间清醒
河谷内一时间血肉横飞!
没有令人肝胆炸裂的惨嚎,因为所有声响都被闷雷一般的爆炸声和不绝于耳的枪声淹没。
别说位于河谷中的残存日军绝大多数双耳流出鲜血,不知多少人的耳朵被不断轰然炸响的炸药包巨大响声给生生震聋,就是山岭上的双耳塞满棉花的中国军人,此时也是耳中嗡嗡作响。
几乎所有人都有种感觉,眼前这一幕看着很近,却又仿佛很远,有一种极度的不真实感。。。
这是因为可怕的巨响中,人类的大脑感知系统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所导致的。
中方士兵完全是靠着军人的本能,强忍不适感对着河谷内所有能看见的目标射击。
而身处于其中的日军则彻底陷入混乱,有的躲在石头后面,将身体尽量伏低蜷缩成一团,完全听天由命;有的则充满强烈的求生欲,手脚并用的在地面爬动,期望能找到一处最安全的位置;还有的则是被近在咫尺被气浪或是石头碎片打的浑身是血的同伴惨状吓坏,疯狂奔跑着企图离开这个被死神镰刀疯狂收割的区域。
这样的人,往往死的最快。
冷静,才是能逃脱地狱的唯一技能。
从惊恐中清醒过来的竹内云山就属于还算冷静的那一批日军之一。
“命令第5大队1中队不惜一切代价冲出河谷,会合前方的尖兵中队抢占河谷两翼制高点,第五大队其余各步兵中队和重机枪中队、还在河谷中的炮兵各小队以及两辆94装甲车立即就地建立阻击阵地,防止山上的中国人冲下来,中国人没法一直保持这样的火力强度。
同时,第4步兵大队第3中队在第1第2中队队的掩护下向两翼山地上的中国人进攻,第4中队随联队部护卫中队立刻向后撤退并守住河谷之后,以防中国人断我后路。”冷静下来的竹内云山用最大声音向一直紧跟在自己身边的参谋和那名少佐大队长下令。
“另外,命令通信兵向国崎怔支队长阁下发电,就说我联队被中国人主力于捞金坑一带伏击,伏击我部的敌军最少也有3000人,请求战术指导,请支队长阁下速派援军支援,如果可以,我联队需要空中支援。”
竹内云山不光心智足够坚定,头脑也很清晰,乍逢如此大难,也能理智而正确的做出分析判断。
以两个步兵中队反攻上山脊,再以两个步兵中队和一个重机枪中队在河谷建立阵地不让中方士兵冲下来和其白刃战,这不是说他惧怕和中国人白刃战,而是,以如今的日军队形和士气,这样做损失会再度加大。
而只要他能立足站稳阵地,中国军队弹药量不足的缺陷就会暴露无遗。
是的,这些都是建立在他对中国军队还算丰富的战斗经验上的判断,日本陆军大佐断定中国人不可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火力强度,包括那种还于天空中不断飞舞而落的炸药包,也是一样。
黎明到来之前,总是黑暗的。
不知怎么的,竹内云山在想起这些的时候,脑海中还很诗意的冒出这么一句话。
但却似乎很贴切现在这个状况。
心灵鸡汤文真的是很害人,从慌乱中清醒过来的日本陆军大佐就靠着这样给自己猛灌一口鸡汤,等着伏击他的中国军队弹药耗尽,哪怕他再如何遍体鳞伤,也能获得最终胜利。
当然了,在猛灌鸡汤的同时,日本陆军大佐其实也很实际。
除了反攻和固守等着中国人攻击力削弱,他还命令联队部护卫中队和一个步兵中队守住后路。
这些只有日本陆军大佐自己才知晓的小心机,绝不会再有人知道。
因为,从他的军令中,几乎没有瑕疵,第5步兵大队火力最强的重机枪中队12挺重机枪留给了河谷中建立阵地的日军,甚至还留了可以留的炮兵小队,那可是6门步兵炮。
另外还配给了两辆94装甲车,日本陆军大佐几乎是竭尽所能的将自己麾下最强武力留给了在河谷中奋战的主力步兵们。
而他自己,却只有两个步兵中队来替全军守住大军后翼。
乍一看,颇有种‘大佐守后路,兄弟们放心上’的豪迈。
其实吧!若情况有变,鸡汤也顶不住的话,那潜台词就会变化为:如果守不住,那就守不住吧!反正大佐我守的是后面。
竹内云山这是一颗红心两手把握,干的过,那就干,万一干不过,他也得保住小命。
反正有前车之鉴,炮兵大队柳川一男那货连十几门大炮都丢了,这会儿不也啥事儿没有,还不用再上战场了,呆在中路军中有吃有喝小日子滋润的不行。
他这个陆军大佐,国崎怔还能把他怎么的了?别说国崎怔不能把他怎么样,就是淞沪派遣军司令部也不行,那得板垣征四郎阁下和华北派遣军司令部做出决定。
短短时间内,就在被炸药炸得快懵逼的大脑中整理出思路逻辑,谁要说竹内云山不是个人才,恐怕天照大神都不会依他。
或许,所谓急中生智,说的就是这位这样的吧!
不得不说,这位在唐刀面前屡受挫折的日本陆军大佐基本上和还在几十公里后散着步旅游的第三十六步兵旅团的一众佐官一样了,战功算个球啊!那都是给人家看的,只有小命才是自己的。
这人那,总是得遭受挫折后,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没被毒打之前,总认为自己才是战场上最靓的仔,挨过毒打之后,才发现自己不过是根叼毛罢了!
咋说是个联队长,哪怕在这样的时刻,竹内云山身边的人也跟着不老少,参谋官和通信官以及护卫步兵散布于四周,足足几十人。
他们运气很好,有一个头脑灵活的长官,第一时间选择躲避的位置,正好处于炸药包的空白区,超过三分钟的猛烈轰炸中,死伤人员比率算是最少的那一拨。
所以,日本陆军大佐头脑清晰的下达军令时,负责记录并传递军令的人可不老少,光是通信兵就有七八个。
日军的通信效率其实比中国军队也高不到哪儿去,大队级别以下,也得全靠两条小短腿。
等七八个冒着枪林弹雨和汹涌气浪跑去传达大佐阁下军令的通信兵离开的时候,他们的大佐联队长已经带着身边的数百步兵迅速调头,朝500米后犹如一把大锁把河谷锁死的山崖冲去。
不过,头脑精明考虑到了所有的竹内云山希望获得战术指导和陆空两地支援的愿望落空了。
和第4大队部一起行军的通信兵和随身携带的野战电台早就在第一轮攻击中,被汹涌的气浪卷上天,落地之后变成了一地零件。
而紧跟着联队部负责联队野战电台的通信兵一直被数百米外的牛二死死盯着。
第一枚炸药包落地爆炸的瞬间,牛二那杆带着瞄准镜的三八式步枪就开枪了。
为了保证命中率,彻底摧毁日军的野战电台,黑子的MG34和那杆掷弹筒,一起开火。
电台和人,都是目标。
虽然500米的距离足够远,但独立营的第二神枪手外加一挺可以在3秒钟内射出数十发子弹的机枪,还有三连发的掷弹筒,足以保证命中率了。
当炸药包的硝烟开始在河谷中弥漫开来的时候,日军电台通信兵就倒下了。
他身上最少中了三颗子弹,一颗属于牛二的步枪6.5MM子弹,两颗属于机枪的7.92口径子弹。
500米的空间让子弹的动能达到最大程度释放,命中前胸的那颗机枪子弹直接在日本通信兵的胸部炸出茶杯大小的洞。
几乎没怎么浪费身边日军的急救包,身中三枪的日军通信兵也就是浑身颤抖了几下就吐出一口长气毙命了。
而更让赶来传达大佐阁下军令的大尉通信官忧伤的是,中国人真是太卑鄙了,除了打人,他们还打通信兵背在背上的野战电台。
人只是中了三颗子弹,可野战电台却是最少被六七颗子弹蹂躏了,虽然没有打成渣渣,但看着电台上的几个大洞和露出的电子零件残骸,日军大尉也知道,目前他是别想向支队部传出一个字了。
只希望两个步兵大队装备的野战电台还能使用,可现在,他首先得找到他们。
看着还在不断被中国人投掷的炸药包肆虐的河谷,日本大尉通信官眼前一片金星乱冒,这个点去找人,死亡的几率高于百分之八十。
第675章 日军顽强
捞金坑距离国崎支队所在的区域直线距离足有四公里,中间又有群山环绕,这边虽然炸得热火朝天,震得日军七荤八素的,但光想靠声波传过去,却是有些不容易。
而且,就算国崎怔那边听到这边‘轰轰’作响,在收不到电台电波的情况下,也绝不会就认为这边在发生激战。
而就算有战斗,又怎样?
这位日军少将之所以把自己麾下大军分为三拨,那也不是一拍脑门做出的决定。。。
国崎怔在分兵之前可是充分估算了中国军队的实力,最多也就两三千人,他任意一路大军实力都与其相当,重火力更是远胜对手,只要能将其缠住,等另外两路大军赶到,中国人是插翅难逃。
国崎怔可是绝没想到中国人给他玩了一招‘你围我的点,我打你的援’,中国军人竟然想全歼他一路大军。
这会儿在青龙岭村坐镇的国崎怔的脸色还算轻松,三个步兵中队已经轮换着攻击了三次,中国人也就是轻火器火力很强大,重武器方面极度缺乏。
所以,现在基本是炮兵为主,携带的6门山炮和10门步兵炮将山上炸得碎石横飞。
搞不好都不用等到竹内云山抵达,山上的中国军队就被16门火炮给歼灭的差不多了。
那实在是国崎怔太过想当然了。
冷锋之所以孤注一掷选了青龙岭村当阻击地,一来是青龙岭村地理优势明显,其二却是青龙岭村本身的结构。
青龙岭村这个孤悬于山上的小村子占地面积不过0.3平方公里,但绝对是颗铁核桃。
小小的村子不仅有石头堆砌的寨墙,厚达近一米,在寨墙外还有一道围绕着整个村庄的壕沟,而且村内的房屋也都由石头堆砌而成,坚固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