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你们敢死,我们同样敢死!
对于一名士兵来说,最大莫过于生死,但对于指挥官们,他们要面对的,是百人亡还是千人死,是千人死还是万人殁。
这就是战争,不管是最高指挥官还是中低级军官或是士兵,他们都得因为自己要坚守的,做出属于自己的选择。
唐刀决定着两千余人的生死;卫东来决定着自己以及麾下百余人的生还与否;士兵则决定着自己能否舍生忘死。
但中日双方或许或许谁也没想到,先前让人寒毛直竖的惨烈,比起阳光灿烂的午后,不过只是个预热罢了。
所有人都低估了国崎怔的决心,包括李寿山和竹内云山。
通过战报分析,国崎怔判定出,中方三个高地,3号高地就是火力最弱的那一个,在连续经历一个上午的血战之后,他们现在已是强弩之末。
只要再使点劲儿,他们就会崩溃。
几乎已经被打崩的靖安军这次没有成为主力,一个日军步兵大队取代了他们的位置。
足足一个小时没怎么说话的竹内云山看完传令兵送来的国崎怔少将手令之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下达军令,重整攻击山头的队伍,以两个近乎满编的步兵中队外加几乎与国崎怔的手令同时到达的一个骑兵中队组成敢死队重新发起决死进攻。
骑兵自然是有马,3号高地本就不是那种险峻之地,坡度较为缓和,纵马上山并不是什么难事,他们当然是要等到两个步兵中队冲进阵地后,再纵马冲上山,借着马匹的高度和力量以手中挥舞着的马刀来对阵地上或许会白刃战的中国士兵进行最后的摧毁。
并且,两辆89式坦克被坦克兵们通过工兵用沙包和木材铺好的路抵达了3号高地山坡之下,厚实的装甲和高高仰起的57毫米坦克炮给了日军步兵们足够的勇气。
这也是竹内云山在接受了上一轮自己麾下白刃战被中国人击败的教训后做出的战术调整,中国人再如何厉害,在骑兵骑着高头大马挥舞的马刀面前,也只能是徒劳的抵抗。
自古以来,步兵在冲进队列的骑兵面前都是土鸡瓦狗,哪怕是热兵器时代也是一样。
当然了,让竹内云山之所以敢如此投入近400正规军的原因,还是因为海军方面的轰炸机编队赶到了。
再度遭到损失的日本海军舰队司令官无比愤怒,在第二波攻击中,派出了以8架战斗机护航,18架轰炸机满载航弹的庞大轰炸机编队。
只不过,气势汹汹的庞大轰炸机编队终究还是老实了,没有下降到1000米以下高度,就在1000米的高空上投弹。
地面上没有任何反抗。
所有人都躲到了坑道内。
日军战机在三座山头上投下了超过6吨炸弹。
除此之外,在国崎怔的亲自下令下,4门105榴弹炮,16门山炮,12门步兵炮,向3号高地炮击超过两个小时。
据战后日军后勤官统计,在国崎怔少将的要求下,32门火炮总共射出3000发炮弹,仅105榴弹炮就射出200发。
而那,可是105榴弹炮炮弹储存量的一半。
可以说,从午后那场狂暴的轰炸和炮击开始,3号高地山顶上的两个阵地几乎就已经不复存在,整个山顶的泥土都是酥软的,一脚下去,被炸成粉末的石粉和泥土就能将人的脚踝埋住。
唯一能让士兵躲避枪弹的,就是一个个直径达两米的巨大弹坑。
第628章 下血本
澹台明月站在远方的山巅,遥遥看着3号高地。
眼中沁出的泪水挂满脸颊,手心里捏着的笔,已经被手心汗水浸透。
她被唐刀授命记录整个战场。。。
可曾写出过无数激昂文字的大记者,这一刻却不知该如何落笔。
因为,就算没有抵达现场,但也算是久经战场的她也知道3号高地上的中国官兵们经历的是怎样的一场地狱场景。
那一定是伤亡惨重,尸横片野。
她该怎样去描述这个场景呢!
落笔尽是牺牲,她已不忍落笔!
远远望去。
曾经的3号高地,除了正面是秃的,山顶和山背后还是葱绿。
但现在,别说山顶的绿色消失了,就连山背面的绿色也都消失不见,整个高地,放眼望去,就是一片焦土。
其实,若是抵近,澹台明月会发现,比焦土更令人惊悚的,是气味。
3号高地的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混合着烧焦皮肉的浓重硝烟味儿。
那是因为,还停留在阵地上的日军和靖安军尸体基本上都被炸成了粉末。
唯一的好处是,让人可以不用再看尸体的狰狞以及闻到暴露脏器浓浓的腥臭味儿了。
两个小时中日军的火炮倒也不是没停过,在炮火渐停的间隙,一个步兵中队的日军在竹内云山的命令下,头缠着白巾,脱去军服就身着白衬衣,在六辆坦克的掩护下以决死之姿向着阵地发起板载冲锋。
一个上午一直藏着的机关炮终于被动用了。
被当成宝一样的机关炮虽然再无坚固工事所用,但依旧成为此战最大功臣。
被日军拿来当成掩体使用的94豆丁坦克,被这挺25毫米日式机关炮打成了豆渣,连续两辆94坦克被雪茄般大小的炮弹击穿起火。
可是,紧随其后的两辆日式89式坦克虽然因为地势的缘故,无法像94坦克那样在山坡上轻松爬行,可那两门57毫米坦克炮也不是吃素的。
连续七八发炮弹在就只有沙包做掩体的机关炮周边炸响,士兵们竭尽所能堆起的三层沙包在坦克炮的威力面前,也犹如纸糊。
机关炮虽然没有被直接命中被炸毁,但弹片和气浪却造成了该机关炮主副射手尽皆阵亡,一个机关炮班战损一半,机关炮损坏卡壳的恶果。
3号高地上的最大杀器几乎是用‘白刃战’的方式放平了两辆94坦克,给阵地上减轻了压力,可也失去了战斗力。
机关炮班的残存士兵们含着泪将机关炮上绑好了手榴弹,打算在最后时刻就将这个宝贝彻底炸毁之后,捡起了步兵的步枪,投入战斗。
日军敢死队在残余的两辆坦克掩护下一直抵达阵地前200米,再匍匐前进一直抵达50米,然后开始‘板载’冲锋。
不过,在距离阵地前20米着刺刀就要发动最后的冲锋时,卫东来动用冲锋枪和驳壳枪最后的弹药组成了一片带来死亡的火力网。
日军敢死队的信心终究还是抵挡不住汹涌澎湃的子弹,在付出超过百人的死伤后,残余的七十多名日军终究还是退却了。
他们没有冲进阵地,自然,后面已经列好队准备纵马上山的日本骑兵们也没有机会。
面对撤退下来的日军步兵,竹内云山罕见的没有暴怒也没有惩罚他们,只是让他们列队在500米外的山脚下,然后,站在战壕里看着头顶划过的“流星”,日军炮群在得到前方请求继续炮击的报告后,再度开炮。
又是一个小时。
然后,这帮撤退下来的残兵败将被架着机枪的督战队,再次被迫上山,轻重机枪这次再没有摆在两翼,而是就在他们的后方。
竹内云山用黑洞洞的枪口告诉他们,死在中国人的阵地上,他们会获得勇士称号,而若是死在自己人的机枪下,那将以逃兵的名义记录在案。
急了眼的竹内云山祭出唐刀最不想看到的那个招数,已经不再是顾惜什么伤亡,而是,用人命去消耗对手,不管是生命还是弹药,哪怕是一条人命换一颗子弹呢!
日本人骨子里的凶残,不光是对中国人,其实对自己也是一样。
你很硬是吗?那我们就拼人多,拼到你没子弹没人为止。
这一招,昔日的‘乃木希典’玩过,在四行仓库之前的第36步兵联队也用过,松江城墙之前他们也使过,现在,轮到3号高地了。
70多名已经没有退路的日军步兵冲上了山,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虽然最终他们依旧全灭,但竹内云山的战术成功了。
在70名日军发动决死冲锋的时候,中方阵地上还能发出的连续火力已经比之先前少之又少,甚至让20多名日军冲进了阵地。
已经列队的数十名骑兵等着竹内云山的命令,准备发动冲锋,但竹内云山却冷酷的放弃了。
70多名步兵,在他重新拟定的战术计划里本就是弃子,为了一些弃子,他又怎么可能压上自己最后的杀手锏?
弃子的作用,不过是消耗中国人而已。
挥挥手,另一个早就列队等候多时的步兵中队纷纷脱下军服,有的则在寒风中撕开白衬衣的扣子露出膛展示自己必死的决心。
表面面无表情的日军大佐的心当然在滴血,在他军令下近乎全员战死的一个步兵中队可不是靖安军这种仆从军,而是他的直属麾下。
这可不是曾经踌躇满志的竹内云山希望中的战斗场景,齐装满员从中国华北登船出发到现在,他一个拥有3800人的步兵联队已然只剩下不到2500可用之兵。
这一仗打完,这2500人,还能剩下一半吗?
竹内云山不知道。
不过,他却是知道,如果在死伤了近千靖安军,又战损了两个步兵中队之后,他还不能攻下眼前这个小小的高地,羞怒之下的国崎怔很有可能就会命令他这个陆军大佐亲自带领着三个步兵大队长上一线了。
普通士兵们当然可以死,但他这个距离将军只有一步之遥的陆军大佐怎么能死?他的肩上可是承担着恢复竹内家族荣光的重任,无论如何,他也不能死在中国这个籍籍无名的小地方。
所以,无论如何,这一战他必须成功。
一个步兵中队没了,那就再上一个步兵中队,还不行,那就再上。
用人命组成的磨坊,中国人就算是块铁,也要将之磨成粉。
经过和指挥部协调,炮击会再进行20分钟,20分钟后,将会有180名步兵和50名骑兵发起最后的冲锋。
竹内云山这边是动了血本,而卫东来和蔡勇冠那边,其实也已经是接近油尽灯枯。
第629章 经典战例?
日军的火炮其实一直没有停歇过。
不是在轰击已经被航弹和炮弹摧残的不成样子的3号高地,就是在轰击所有能支援3号高地的山路。
别说唐刀等一众指挥官知道日军的重点突破地点就在看似最侧翼的3号高地,就是中日双方最普通的士兵也明白了。。。
1号和2号高地干脆就停止了战斗,双方隔着三四百米互相僵持着,间或的只有冷枪响起,伴随着惨叫声才让人感觉到这也是生死战场。
不过,除了冷酷杀敌的冷枪手,绝大多数人却是下意识的把注意力都投向了不断腾起硝烟的3号高地。
那里,才是关乎整个战场胜利与否的关键。
“长官,让我连去支援3号高地吧!再晚就来不及了。”刚从山林中撤出来的李九斤一脸油汗,却是很难得的主动请战。
“长官,这是我雪耻团的阵地,我雪耻团全军誓死守住阵地,请让我等前去支援。”两个雪耻团少校对望一眼,也齐齐向前跨出一步。
唐刀站在位于半山腰临时指挥部的战壕里,一直拿着望远镜看着硝烟不断腾起的3号高地,背对着请战的众人,久久没有回答。
足足过了五分钟。
“不准!”唐刀冰冷的声音传至。“我相信卫连长和蔡连长他们一定能坚守到日落。”
军官们面露悲痛,却无人敢再说话。
唐刀在私下里很随和,但上了战场,却像是换了一个人,果敢坚毅,他军令一下,就代表他已经做出决定,落子无悔。
唐刀背对着众人,所有人只看到了他岿然不动犹如雕塑般地身躯,却看不到他满布血丝的双眼。
这可能是唐刀这一生中所做出的最困难几次抉择之一。
唐刀知道,当他做出不增援的决定之后,山顶上还活着的近百人生机渺渺。
他们将在没有任何兵力支援的情况下,再抵挡数倍兵力日军的攻击近两个小时。
这很难,就算他轻率四行营的老底子在3号高地上,也没有百分百把握。
可唐刀心里更清楚,对面的国崎怔使用的也是阳谋,他的炮群就等着自己的援兵出动。
如果唐刀没算错的话,此时别看有至少四门105榴弹炮参战,其实着并不是国崎怔所有压箱底的重炮,他至少还有4门105榴弹炮在等着去往3号高地的援兵。
战场不是棋局,指挥官的每一个选择都决定着数百人乃至千人的生死。
唐刀不能随意将一个精锐步兵连丢进炮火中,也不能让川兵们的生命消耗于日军的炮弹中。
所以,他只能赌,赌卫东来和蔡勇冠能够坚持到太阳西沉。
只是,还位于高地上的一百余川兵,究竟能活下来多少,就要看位于赌桌上棋子们自身的努力了。
这对于任何指挥官来说,无疑都是个极其艰难而悲痛的决定,唐刀自然也不会例外。
战场的结局才能证明唐刀的这个决定是对还是错,但唐刀有一点无疑很正确。
“怎么,中国人没有任何动静?”国崎怔询问刚从外面急匆匆走进临时指挥部的陆军中佐参谋长。
“是的,前方侦察尖兵没有发出任何信号,敌方高地上也未见敌方援兵加入。”陆军中佐摇摇头。
“中国指挥官,很难对付啊!”国崎怔眼中浮现一丝惊意。“情报部门都是干什么吃的,都快两天了,还没搞清楚这支中国军队指挥官是谁,不要跟我说是什么23集团军145师,如果该部有此战斗力,李寿山他们能攻克泗洪和界牌?”
“支队长阁下,情报部门那边反馈的情况,是如今中国人内部已然是一片慌乱,估计他们自己都弄不清楚有什么部队在布防。”陆军中佐脸上显出一丝苦笑。
国崎怔显然也被这个结论弄得略微有些无语,指指前方,微微叹息:“此次东南之战,我军遭遇之地皆是如此顽敌,让我对中国军人印象颇深,不过,他们却有如此愚蠢之上司,实乃帝国之幸!”
“支队长阁下,哪怕如此顽敌,不也一样在阁下您的指挥下化为烟尘嘛!就像现在,竹内云山大佐已经在集合兵力了,而在我军重炮威胁下,不敢支援的中国人撑不了太久了。”陆军中佐一记马屁不轻不重的送上。
“卑职认为,支队长阁下您今天的战术布置,足以记载入陆军大学实战案例。”
在距离高地之后五公里的位置,4门105榴弹炮幽蓝的炮口高昂着,坐标早就设定好,就等着前方的军令。
那是国崎支队直属炮兵大队所属8门105榴弹炮中的四门,从上午战斗开始,一直都未曾动用过。
四门105榴弹炮全速发射五分钟,炮火足以覆盖一个足球场大小的区域,在没有工事的情况下,人畜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