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无比残酷,却是自然之择。
而对于他们的指挥官唐刀来说,特种小队仅仅只有七人,而且必然会有战损,他必须有足够的预备队来保证这支精英级小队的战力。
警卫排,就是他为特种小队保留的预备队队员,如果他们在战场上足够优秀,他在未来就可以扩大特种小队的编制,将其变为特种中队。
唐刀会为这群精英级战士装备他所能搜罗到的最好装备,让他们在那片大山中发挥最大的效能,成为日寇闻风丧胆的尖刀。
但前提是,他们得从战场上活着回来。
顾西水、老黑、牛二等人就潜伏2号高地和3号高地两翼的山林里,等着日军不走寻常路。
为了让国崎怔少将满意,李寿山这次可是花了大力气,不光派出手下几百号人马钻入密林对中方守军的三个高地进行远距离观察并手绘出地形图。
他自己,都在一个步兵排的护卫下爬上距离3号高地不到500米的一座山头,拿着望远镜观察了老半天。
身上的军服都被荆棘刮破,头发上挂着胡仓子,脸上被划了数道血痕,那就是抵达前线的国崎怔看到李寿山时候的模样。
如果不是听前线指挥部的参谋说李少将亲自去搞战场侦察了,国崎怔还以为李寿山是去偷人家小媳妇儿被痛揍了一顿呢!
站在主人的角度,‘狗’的战斗力可以不咋的,但忠心是必须的。
努力摇头摆尾的狗,咋说都会被摸摸头的。
“呦西!李君你的,大大的这个!帝国就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听着李寿山的亲口汇报以及放在简易作战桌上的手绘地图,国崎怔不吝自己的夸赞之词。
“这是寿山应该做的,将军阁下谬赞了!”李寿山那满脸激动的,眼里包含着热泪,就差真的扭几下后臀了。
如果他不怕国崎怔少将阁下‘哇’的一声吐出来的话!
不过,摸狗头归摸狗头,国崎怔也不是莽汉。
做为攻克过平津广袤土地击溃过兵力超过十万人看似无比强大二十九军的第五师团少将旅团长,他有着丰富的战场作战经验。
眼前这三个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被挖掘而出错综复杂战壕的高地,让他本能的感觉到了危险。
想攻克这三个易守难攻的高地,他需要付出的是帝国步兵的鲜血,做为将领,他的职责是尽量少流一点。
对面敌军的身份已经是搞清楚了,为中国23集团军麾下145师,一支被他们自己人都称呼为‘叫花子’军的杂牌军,装备一般,兵员素质极差,但战斗意志却是极强,界牌村一战已经证明过了。
狮子搏兔亦用全力!
所以,随着国崎支队大军轰然开至,麾下拥有超过万人大军的国崎怔也没有急吼吼地开始进攻。
而是,在午后的阳光照耀下,当着阵地上中国军人的面开始进行兵力分配并构筑野战营地。
国崎支队麾下拥有6个步兵大队,在松江一役战损一千余人,最终基本都由辎重部队的兵员补充完整。
所以,三个高地,国崎怔派出了麾下四个步兵大队担任1号和2号高地的进攻主力,3号高地依然选择信任李寿山,由靖安军一旅担任主攻。
经过李寿山不辞辛苦的侦察,这片区域,除了中方占据的三个高地,其实也是有山头的,所以,日军都选择在临近的山头上建立自己的重机枪和步兵炮阵地,这样能对步兵进行火力掩护的同时,还可以不用辛苦的搞什么仰射。
只不过他们想在山头上挖掘战壕或是建立重机枪工事就没那么便利了。
中方这边负责驻守山头的几个连长们可都拿着望远镜注视着日军的一举一动,一看他们想在数百米外的山林里建立同等高度的阵地,当然不会无动于衷。
因为有树林的遮掩,重机枪扫过去战果不会很好,那就用迫击炮嘛!
不需要用炮火覆盖,只要观察到那片林间位置有动静,就射几发过去,炸不死,也吓死你。
用冷锋的说法,光靠恶心,也恶心死你。
对于日军来说,就是这感觉。
林间本就难行,稍不注意就被荆棘的刺扎进肉里,就这还要提着工兵铲挖掘,大冬天的出一身臭汗,山风再一吹,那滋味,别提多酸爽了。
这种程度的不爽,也就算了,谁让他们是小兵呢!
可中国人还来凑热闹,时不时的丢几颗炮弹过来,那玩意儿,可真是要人小命那!挨上死,碰着亡!
一听到那种‘咻!’的炮弹出膛的尖叫声,不管是在那里干活的日军,本能反应就是立刻匍匐倒地,哪怕面前有坨屎。
毕竟,双方距离不会超过1000米,迫击炮炮弹就算飞的慢一点,那也是几秒后就可以抵达。
吃屎死不了人,但炮弹绝对可以。
中国人开炮,拥有什么步兵炮和山炮甚至105榴弹炮的日军当然会还击。
但那显然没球得鸟用,中国人的迫击炮都藏在山背后,人家玩的是吊打。
任凭日军的报复炮击在山头上炸出一朵朵弹花,中方守军的迫击炮还是时不时的蹿出来给正在拼命劳作中的日军步兵们点颜色看看。
那是真有颜色。
红色!
不幸被炮弹照顾上的日军步兵都是血里呼啦的,不死也残。
整个下午,基本上都是这个模式。
日军炮兵卖力的炮击,中方炮兵时不时展示一下自己的存在。
卖力建工事的日军步兵则按着中方炮兵的射炮节奏在山野里玩‘亲吻’大地的游戏。
工程进度前所未有的缓慢。
以至于到深夜了,许多日军步兵也得不到休整的机会,还在奋力和大地作战。
累成狗!
而中国狗‘锤子’,则早早的就进入了梦乡!
白天累了一天,晚上还不睡觉的,就是傻狗!已经习惯战场的锤子应该就是这么想的。
。。。。。。。
第607章 ‘细节决定成败’
国崎怔不愧是出自华北派遣军精锐师团的精英级少将,傲气归傲气,但当面对横亘在自己大军面前的三个高地,经历过松江城下失利的他比先前明显要成熟的多,这次他再没有急于求成。
而是选择将准备工作做足,虽然不断的被中方这边的迫击炮骚扰,依然花费了一个下午和整个晚上的时间,在面对三座高地的几个山头上建立了重火力阵地,并部署了相应步兵进行保护。
足足有12门92步兵炮和36挺重机枪被搬上了山地,电话线也铺设到位,这保证了国崎怔的指挥部能对所有山地的重火力进行统一协调。
国崎怔是用行动在诠释他挂在嘴边的“细节决定成败”这一道理,李寿山和一众日军佐官莫不为之拜服,这可是真心的,和拍马屁无关。
相对于自信心满满踌躇满志渴望建功立业的牛岛满和充满暮气但却老奸巨猾的牛岛贞雄,傲气十足却又足够谨慎的国崎怔,显然才是唐刀来到这片战场所遇到的最强对手。
光是山地上的12门92步兵炮和36挺重机枪,还不是国崎怔的所有重火力,步兵阵地后还拥有8门92步兵炮和8门四一式山炮,而在3000米外,国崎怔的麾下还有12门四一式野炮和4门105榴弹炮。
另外,靖安军一旅还有12门92步兵炮和4门四一式山炮可用。
那也意味着,中方每个高地就算用平均的,也各自会面临16门以上火炮的轰击和十几挺重机枪的扫射,就这,还不包括日军步兵中装备的轻机枪和掷弹筒。
三个高地实际阵地面积不过数万平方米,却要面对这样的轻重火力密度,那甚至比松江之战还要可怕,或许只有仓城能与之相比。
上午9时,日军开始正式进攻。
一阵山呼海啸式的炮击,将正面日军阵地的三个高地正面炸得完全笼罩在硝烟中。
日军,至少动用了超过40门火炮。
虽没有重炮,但躲在山背后坑道里的中国军人也依然能从坑道顶部悬挂着的油灯摇晃的力度感受到战争之神的可怕威力。
火炮攻击,只不过是在为步兵的进攻铺平道路,伴随着观察哨尖利的铁哨声响起,后方的步兵们快速通过交通壕抵达一线阵地。
裸露在地表的电话线被炸断,那是再正常不过,通信兵们匍匐在地上寻找着被炸断的电话线线头,试图重新连接。
但日军瓢泼大雨一般地重机枪子弹扫过来,打消了通信兵们的野望,战斗刚开始,三个高地的正面阵地就重新变回最原始的通信状态,仅有后方坑道与唐刀坐镇的前线指挥部保持联络。
不过,做为营长,唐刀怎么可能就这样坐在后方看着他的弟兄们浴血奋战?
早在日军炮击之时,身为指挥部作战处处长的唐刀就请求副总指挥佟少将坐镇前线指挥部,而自己却带着两个通信兵抵达了2号高地,雷雄抵达1号高地,指挥部里也就剩下郭守志和庄师散两人,他们要负责协调人员补充和物资调配。
做为实际的指挥官,别说郭守志和庄师散阻止不了唐刀,就连川军少将也无能为力。
参与攻击1号2号高地的日军,兵力高达6个步兵中队,靖安军也出动了最少一个步兵营,黑压压的一千多号人,在隆隆的炮声过后,分别从三个方向向三座山头开始攻击。
日军的山炮这会儿停止进攻是正常的,但做为直射炮,部署在各高地对面山地中的92步兵炮却也大都停止了轰击,三三两两不时的炮击就像是老头儿撒尿---稀稀拉拉的。
中方阵地上有经验的指挥官们都知道,不是日军的步兵炮怕误伤他们的步兵减少炮击频率,而是他们在等。
不知道有多少炮兵观察手躲藏在密林中,就等着中方的大杀器露面。
机关炮,正是日军炮兵要捕获的目标。
不把那几门在昨日干掉两架日本海军战机的机关炮火力点干掉,别说为了方便掩护步兵搬上山地和他们平行的步兵炮,就是躲在700米后的日军各级指挥官们,也觉得自己处在危险中。
那种对空射程高达2000米的20毫米机关炮一旦放平射击,射程可是高达2500米,打700米不跟玩儿一样?
唐刀透过望远镜看着貌似气势汹汹却行动缓慢的日军步兵,嘴角弧起一丝冷笑。
日本人没玩什么新花样,终究还是老套路。
他们在佯攻!
这也算是日军步兵最传统的步兵战术,用大兵压境在气势上来恐吓对手,使得沉不住气的对手使用重火力对步兵群进行压制,然后,自然是用他们目前装备最多的70毫米步兵炮和潜伏在山脚下不知多少的掷弹筒兵对重火力点进行清除。
这种战术如果放在普通中国守军上,自然有效,包括145师,就算知道日本人的战术,却也不得不上他们的套。
原因很简单,普通的中国军队装备的都是步枪,连续火力有限,自然需要重机枪进行火力压制,就算知道日军这会儿是佯攻,可面对日军步兵不断前行的压力也只能被迫使用轻重机枪等火力进行压制,否则,等日军步兵抵近150米范围内,那佯攻也变成真的攻击了。
那种距离,日军步兵只需要再前进一百多米,就可以将手雷丢进战壕,那可就是灭顶之灾。
这样做的结果,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轻重机枪火力点被对手装备的步兵炮和大量掷弹筒给摧毁。
那对于缺乏足够火炮对日军进行火力压制的中方指挥官来说,就是个近乎无解的难题,饮鸩止渴,喝了会死,不喝指不定死的更快。
历经数次对中国战争尝到甜头的日军对于这个战术是越用越顺手,最后甚至都写入陆军步兵操典里。
但显然,普通中国军队怕日军的这套战术,高地上的守军可不怕这个。
因为,他们有着这片战场上中日双方最强大的近程连续火力武器,MP28冲锋枪和驳壳枪。
日军若是敢发起‘板载’冲锋,那他们一定都会被盖板板。
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十余门迫击炮在后面支撑,哪怕是射界有限,只要有这些大杀器在,日军的步兵炮也得小心翼翼地寻找炮位,而不敢肆无忌惮。
唐刀担忧的其实不是日军的战术变化,反而是担忧国崎支队的决心。
他现在总共就2000来号人,一旦国崎支队下了决心,要以死换死,那可就是一场苦战,血战,甚至是全军覆没之战。
幸好,唐刀所担心的,在日军第一波进攻中,没有发生。
不过,国崎怔比唐刀想象的还要狡猾。
第608章 真正意图?
其实阵地上的战斗乏善可陈。
日军用的是佯攻老套路,但不意味着他们就真的啥都不干趴在300米外等着中方出招。
中方那边是守军,处于守势的他们自然是见招拆招,如果日军连招都不出,他们出个毛的招数啊!
日军步兵还是得硬着头皮前进,哪怕中方的重机枪保持着沉默。
1号2号高地上,都有独立营一个步兵连坐镇,川军步兵连基本为预备队,只派出了一个步兵排,位于一二线两道战壕的三个步兵排,至少拥有10把驳壳枪和6杆冲锋枪的配置。
别说呆在地堡里保持沉默的重机枪了,甚至位于阵地各处的轻机枪都不用,就在100多米的射程内把发动佯攻的日军压制的头都抬不起来。
而位于最侧后方的3号高地上倒是纯由雪耻团的两个川军步兵连组成,但在进入战场之前,唐刀也从警卫排里临时调配了10杆冲锋枪和10把驳壳枪给他们进行加强。
那可把3号高地第一指挥官卫东来少尉给喜坏了,亲自给每杆冲锋枪进行编号,并指定好使用这些利器的士兵及其继任者。
人可以死,但武器装备不能坏,卫东来甚至给每杆枪指定到了第三任继任者。
拥有了冲锋枪和驳壳枪的3号高地,反而成为日军第一轮佯攻中最轻松的。
1号2号高地的日军做为靖安军这种二鬼子的师傅,战斗力自然比二鬼子们又高出了一筹,不管是单兵战术素养还是术都要强的多。
在对手火力压制不够的时候,他们就算是地形没有优势,但也能在一两百米外匍匐在地进行精准的击,如果战壕里的中国士兵躯体暴露的过多,就会被他们远程杀,这也是他们敢于佯攻寻找守方重火力点的底气之一。
指挥官的个性决定了战场形势的不同。
1号高地是雷雄和冷锋坐镇,他们的作战方式就属于强硬型,150米是底线,日军只要敢异动,那就揍你没商量。
战壕里的步枪和掷弹筒,对着日军异动的区域就是一通打,你射击精度高又怎样,老子好歹还有战壕保护,你们就靠趴着,而且以为老子的枪法是吃素的?
那也是在松江和嘉兴前线这样的血战中锻炼出来的枪法,就算比不上你,100多米的距离还在老子的命中范围之内的。
就算是最弱渣的松江保安团的士兵,那也是从3000人中存活下来的,早已不是松江之战前听到枪声就吓得快尿裤子的菜鸟,借助地形之利和日军你来我往,一点也不虚的和他们对射,哪怕自己身边的弟兄一声不吭的扑倒在战位上再也没有动静,也没有让他们停止射出枪膛里的子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