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汉唐风月1
不远处,爆豆般的枪声随之响起,那是MP28冲锋枪特有的枪声。
埋伏在雷区附近废墟里的两个步兵班22杆冲锋枪的火力强度在40米的射程内,绝对不亚于20挺轻机枪。
根据其400发每分的射速,意味着每一秒钟,就有一百余发的子弹向日军小队近40号人马倾泻。
堪称弹雨。
第23章 有猪队友啊!
连续两声地雷爆响和汹涌而至的弹雨不光是把误入雷区的日军小队给打懵逼了,更是将位于侧翼后方的黑川织造给整的都有点不知所措。
淞沪会战的战场上,他不是没见过顽强的中国军人,他甚至见过将近一个步兵连的中国士兵被毒气弹毒杀在战壕里。
尸横片野,却几乎很少看见有人倒在战壕后面的野地里。
很多士兵哪怕是已经死亡,但姿势依旧是匍匐向前,他们的枪口也是对准阵地之外。
站在军人的角度,他其实很佩服那些装备简陋的中国军人,哪怕他们是对手,是敌人。
帝国宣传的‘三个月就占领中国全境’的口号,已经被证明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
仅仅是淞沪会战都打了快三个月,哪怕他们已经占领了这座昔日亚洲最大的金融都市,却依然有顽强的中国人在废墟中抵抗。
但他却没见过如此胆大妄为的中国人,在他足足一个步兵中队的追击下,他们不仅没有龟缩到对面那栋唯一能给他们提供暂时庇护的楼宇里,竟然还在反击。
不,更确切的说,是在打伏击,伏击自己打头的第一步兵小队。
这简直已经不算是胆大妄为,而是疯狂,究竟是谁给了他们这样的自信?
难道这帮疯狂的中国人不知道自己手下还有两个完整编制的步兵小队?加上中队部,至少还有120人的兵力。
就中国人这些残兵败将,就算是有两三百号人,离开掩体,他们又八嘎的能翻出什么浪花?
也怨不得日军中尉这会儿有点懵。
根据日军这个时期的编制,一个步兵中队下辖三个兵力达54人的步兵小队,另外还有一个19人的中队部,如果遇到大战还可以给步兵小队额外增派机枪组,一个步兵中队的兵力可达到200人左右。
步兵中队做为日军最基层的作战部队虽然没有配备炮兵,但一个步兵小队里可是配有两个掷弹筒组,那么一个完整编制的步兵中队将拥有有六具可以将榴弹投掷到500米外的掷弹筒,已经足以保证对付中国军队一个步兵营的重火力。
北方战场和东南战场已经证明,中国最精锐御林军的一个步兵营也就装备着6挺重机枪和两门迫击炮,其他的杂牌军则更是有两三挺重机枪就不错了,迫击炮此类的小炮往往只有在团级部队才会出现。
对上日军一个步兵中队,中方一个步兵营哪怕兵力是其两三倍之多,但在其重火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很难说能对其有什么大的威胁。
这几乎已经算是日军中低级军官一个固有的概念了。
这种固有概念甚至已经不只是这个时期,而是几乎贯穿整个中日战争史。
直到战争末期,位于中国内陆的日军老兵损伤殆尽不说,太平洋战争又耗费了日本国内大量的资源,而中国方面通过中缅公路源源不断获得米国方面的支持,才算是逐渐扭转了这个局势。
但在现在,唐刀突然组织了两个步兵班,哪怕是拥有了22杆冲锋枪,就敢对日军一个步兵小队发动围攻,而视位于其侧后方保护的两个日军步兵小队100多号人马为无物,的确有些毁日军中尉的三观。
MP28冲锋枪的怒吼声还在持续,老黑和老兵油子两人在战前就已经收到唐刀的命令,他们无需节约子弹,就是瞄准日军所在的区域,将子弹打过去。
用唐刀的话说,一颗子弹打不死,那就来十颗,十颗还干不掉,那就用一百颗......
没别的,就是火力优势。
22杆MP28冲锋枪各自配四个32发弹匣,近3000发子弹,就算打不死你,也吓死你,吓不死你也得让你趴原地头都抬不起来。
位于雷区中的日军小队的确是按照唐刀设计的剧本在走。
别说什么战术运动了,躲进临时掩体又没遇到地雷的日军那会儿都在感谢自家天照大神保佑,小命暂时得以保留的庆幸之下,面对MP28的炽热弹流根本连头都不敢抬。
而零散的几声三八式步枪的枪响则很快就被占据有利地形的唐刀和杨小山两杆步枪给打熄火了。
对于杨小山这个有潜质的苗子,唐刀本不想拔苗助长,但战争如此残酷,如果不成长,或许连成长的机会都没有了。
既然如此,那就用战场当训练场,合格了,就继续活着,不合格,只能死。
目前看来,杨小山表现的不错,运气也足够好,面对日军还击的子弹,自身没有丝毫损伤,他的枪也很稳,打空一个弹夹,就干掉了两名日军。
老兵油子则放弃了打他擅长的冷枪,拎着一杆MP28冲锋枪,冲着四十米外依稀可见的日军身影,扫射的很爽。
这对于一名极擅于保存自己,哪怕是战友被炮弹撕碎、一捧热血浇到他脸上也可以不动如山的趴伏在尘埃中、稳稳把着自己长枪击杀日军的老兵来说,从未有过。
但不知为什么,看着日军在自己和战友的子弹洪流下不得不竭力趴伏着乞命,为了不再踩上地雷也不敢乱动的那一刻,老兵油子突然觉得很爽。
狗日的,你们原来也怕死啊!不是有什么狗屁的武士精神吗?那你们来啊!拿着你们的三八大盖,不是打得很准吗?光趴那儿干什么?
老兵油子冲一名日军躲藏的区域疯狂扫射,足足32发子弹,打得那处原本并不坚固的掩体火花四射,也不知道是掩体终于被打透,还是因为跳弹,一名日军嘶声惨嚎倒下。
在这样的战场上,不管是轻伤还是重伤,只要失去机动力,基本就意味着死亡,除非他们能将对手全歼。
或许,他们的中尉中队长正是这么想的。
于是,回过神来的黑川织造下了一道命令,“八嘎,向第1步兵小队前方及左右两侧20米区域发射照明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这道命令并没有错。
找出正在围攻他麾下步兵小队的敌军火力点,在不足100米外的两个步兵小队剩下的四杆掷弹筒,一定可以让中国人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那都是鲜血染红了它。
当开始缓缓下落的三颗照明弹明亮的光芒将下方方圆数百米照的雪白的那一刻,位于雷区中的所有日军那张小脸都是惨白惨白的。
雷区中的日军上至少尉小队长下至二等兵在那一刻真的敢发誓,他们上战场之前没擦粉的习惯。
至于为啥这么白,那真是被吓的。
被‘猪队友’吓的。
原本,中国人的火力虽猛,但他们好歹视线不好,自己等人猫在废墟的阴影里多少还有点儿活路,可现在怎么办?不足四十米的距离,在三颗照明弹的光芒下,眼神好一点的,甚至都能看得清他们因为紧张而干裂的嘴唇。
这特良的是嫌哥几个死的不够快是吧!
至于说什么为毛不反击,中国人的身影同样也显示在他们视线之内,你特良的拿杆步枪对人家冲锋枪试试看嘛!
而且中国人显然是有备而来,所呆的地方要么是坚固的砖墙要么还专门用沙包堆成掩体。
更要命的是,基本都是两人一个小组,一人被攻击,另外一人就会迅速对攻击自己战友的位置无差别覆盖扫射。
简直是没法活了都。
但,这,还不是雷区中的日军最绝望的时候。
哪怕名为黑川的猪队友让他们在心里已经和黑川家族里所有女性都发生了不可描述的行为。
第24章 我们不怪!(求推荐票、月票、打赏!)
真正让他们绝望的,是突然两颗照明弹突然打到了黑川织造麾下两个开始架起枪和掷弹筒、准备干掉疯狂中国人的步兵小队上空。
那一刻,当雪白的亮光突然像坠落的星辰之光一样洒在日军中尉脸上的时候,他再次陷入混乱。
怎么个情况?
老子貌似没有下命令往自己脑袋顶上也来一颗照明弹啊!
“是咱们的人!”
“是果军在打鬼子!”
“快来看啊!”
。。。。。。。
日军中尉脑瓜子里还没闹明白是怎么回事儿那一刻,一阵巨大的喧哗声从对面租界里传来。
许多人估计还没闹明白租界这边是怎么回事。
租界是西方世界趁着中国这个巨人虚弱之际找当时软弱无能的清政府强索租赁的地盘,基本是用于西方几打强国来中国经商硕取金钱的商人和一些外交人员以及家属居住。
相当于一个国中之国,是那个时代政府软弱无能的证据之一,亦是整个民族之耻。
但在这场突发的战争中,淞沪这片由西方数国建立的租界却成了中国难民唯一的庇护所。
因为中国北方的战争爆发,许多北方难民逃亡到了淞沪,江苏浙江也有不知道多少人逃亡至淞沪,没想到8月13日淞沪也开始爆发大战。
超过百万的难民只能继续逃亡。
而在日军的炮火之下,无数的难民无处可去,只能大规模的涌入租界。
有记录显示,在战争中,有超过40万难民涌入这个和战场仅一线之隔的租界。
失去所有生产资料的难民在未来的四年里缺衣少食,不知有多少人因为饥饿和寒冷死在租界繁华的街角,成为那个时代最不堪回首的一幕。
但至少这一刻,他们躲过了日军的炮火和枪弹。
苏州河北岸的动静早已惊动了露宿在街角的人们,他们竭力看向对岸,却只能看到一片漆黑和子弹划出的猩红弹道,偶尔响起的令人战栗的惨嚎声。
这对于一直从广播中收听战争进程却总是不断听到失利消息的普通民众们来说,已经麻木了。
裹着薄被缩在墙角的一位中年人痛苦的闭上了双眼,浊泪从眼角滑落。
挤在他身边的妇人,悄悄掩上睁开眼睛孩童的双耳,她怕孩子听到属于己方士兵临死前不甘的怒吼。
他们知道,这肯定又是日本人在追捕落单或者是失去建制的己方溃兵了,这种情况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已经上演过好几次了。
不知道有多少的己方溃兵被凶恶的日本人从废墟里找出来,然后当着无数百姓的面,一一枪杀。
那些年轻的士兵,他们是失败了,但他们也是孩子,是丈夫,是父亲啊!
如今,日本人又开始迫不及待地展示他们的残忍吗?连夜晚也变得如此的不平静。
听这动静,最少也是几十上百人在开枪的吧!不知道有多少中华好儿郎又要死在倭寇的枪下了。
其实,在照明弹亮起的前一刻,苏州河北岸不知道有多少双眼睛在偷瞄着战场,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在默默祈祷。
可是,当三颗照明弹缓缓落下,将不过三百多米外的战场照至雪亮的那一刻,所有人那一瞬间都呆住了。
在战场里被压制得抬不起头的屎黄色军装是.......
日本人?
正在废墟工事中提着冲锋枪肆意喷吐着火舌的深蓝色军服是......
自己人?
和想象中完全大相径庭的战场,让苏州河租界高楼大厦墙角裹衣而眠的难民们呆了最少两分钟,直到他们拼命揉着眼睛,终于确定自己并不是在做梦。
他们欢呼着雀跃着,丢掉身上可以抵御秋风的烂衣薄被,从墙角站了起来,甚至随着有人不顾流弹的危险涌往河岸边。
他们要看,打鬼子。
然后,又是两颗照明弹被打上更远的高空,左右两群黑压压的屎黄色已经摩拳擦掌的架起了机枪和掷弹筒的画面,让河岸边群情激奋的中国人心里猛然一凉。
“小伙子们,你们跑吧!不是你们不行,是倭寇人太多啊!”
那个从墙角站起穿着破旧长衫满脸菜色的中年人热泪滚滚,不顾一切的冲对面嘶吼起来。
“跑,我们不怪你们!”有穿着学生装的青年跟着一起大吼。
真的,他们不怪。
淞沪打了快三个月,将近七十万中华陆军精锐填入了这个巨大的血肉磨坊,死伤超过三十万;
海军为数不多的舰艇自沉于长江以阻挡日寇海军溯长江而上;
弱小的空军则在淞沪的上空近乎损失殆尽,不是他们不够勇敢,而是实力差距太大,他们是300架,而日军是2000余架。
这一切,就在民众的眼皮子底下,开战的前一个月,几乎每天都有战机在空中被打成一团火球,几乎每天都有战机冒着黑烟朝着日军的阵地狠狠撞下......
小伙子们,已经足够勇敢,但依旧打不赢。
那是真的打不赢啊!虽然日军出动的兵力不过30万,可他们还出动了拥有两条航空母舰、数艘巡洋舰的三个舰队和2000多架战机,他们拥有的各型火炮数量是中国军队的十倍以上。
往往一颗200口径的舰炮落下,一个步兵连生龙活虎的100多号青年,就此化为糜粉。
他们,真的已经尽力了啊!
彼时的中国虽然有着五万万的庞大人口基数,是日本本岛6000万人口的八倍有余,更有着数十倍以上日本本岛国土面积。
可是,彼时的中国,既没有赶上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没有搭上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末班车,国内基本没有像样的工业。
而日本却已经在数十年前就已经走上工业强国之路,那是工业对农业的战争,说的未来感一点,那不是一个维度的战争。
但,他们错了,至少在这个晚上,在四行仓库这一战上,他们错了。
当两颗照明弹亮堂堂的出现在黑川织造的脑袋顶上的时候,醒悟过来自己并没有下令给自己头顶上来上一颗的日军中尉的定眼,在那一刻是猛然收紧的,就像有人要拿着三八式刺刀对准那里猛戳一样。
那纯粹是战士本能的反应,是战场直觉。
很遗憾,这次他的战场直觉很敏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