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961章

作者:八月飞鹰

  项昇轻轻点头:“散去本朝国运龙脉后,孩儿预备前往纯阳宫,不能陪您多坐,还请您原谅孩儿。”

  都散去国运龙脉,大唐仍然是最令人在意的庞然大物。

  大汉皇朝想要立足,需要更多支持。

  项成元:“空桑地都方面,你不用担心。”

  稍微顿了下后,他继续开口说道:“雷天师虽然淡漠,但不失慈悲心,素来体恤百姓,虽说人间事人间了,但少些战祸血火,未尝不是件好事。”

  项昇想起当初的长兄项璟,叹息同时,朝项成元一礼:“父亲教训得是,孩儿谨记在心。”

  项成元:“纯阳宫,自然还是要去的,多些奥援,大汉多些太平,尤其是如今人间,道门得了大气数。”

  汉皇项昇:“是,孩儿明白。”

  人间合流,终南山仍在关中。

  不过同关中平原,秦岭群山一样,范围都变得极为广阔。

  纯阳宫山门,当前正位于这里。

  不止一家。

  大唐纯阳宫、大汉纯阳宫、大宋纯阳宫和北晋纯阳宫,初步合流。

  这纯阳宫四支,当前分别占据四座灵山洞府,比邻而居,各自安置门人弟子。

  而在最初纯阳宫所在山门处,则精简机构,但作为宗门核心之所在。

  各派宗祠,基本都被分散两部。

  一部是汉末人间分流之后,各宗支自家祖师,于自己所在灵山单独供奉。

  一部则是汉末以前,所有纯阳宫传人皆有记载且供奉的前辈祖师,则一同供奉于中央山门。

  大宋纯阳宫的祁以成,今年即将开始冲击九重天大乘之境。

  大汉纯阳宫和北晋纯阳宫亦同样有年轻一代高手崛起。

  不过眼下整个纯阳宫一脉,只得蒋渔、岳西陵两位九重天大乘高真。

  出于种种考虑,慕容明惠、邓莱、祁以成都同意公推一位宫主,接下来相当一段时间内都主持纯阳宫日常事务。

  如今人间合流,道门大昌。

  但时代变革剧烈,还远没有到风平浪静的时候。

  团结是当前纯阳宫一脉的共识。

  相较于龙虎山和蜀山,他们的情况更加复杂。

  昆吾派与真武观虽然都是道家丹鼎一脉传承,但当前都与纯阳宫分离。

  余下众人,不得不考虑更多。

  于是第一任宫主,由大唐纯阳宫掌门蒋渔出任。

  对汉皇项昇拜访一事,接到消息后,蒋渔看向大汉一支掌门邓莱:“邓老的意思是?”

  邓莱:“老道同汉皇陛下有些私交,但不宜影响本派上下决断。”

  蒋渔:“哪里,邓老您最了解情况,自然要以您的意见为重。”

  邓莱:“宫主言重了。”

  一旁岳西陵、慕容明惠、祁以成等人见状,便都明白邓莱的意思。

  如同慕容明惠此前渐渐调整自身同北晋皇室关系一样。

  纯阳宫地处关中,天然同大汉皇朝接近。

  但相较于以往,作为道门圣地的纯阳宫,不会在人间事上再轻易表态。

  真武观支持后汉,除了木淳阳同周朴的私交外,还有稳定江东局势的意图。

  而事实上,纯阳宫内部已经得到消息,木淳阳很可能在近年闭关不问人间事,静修参悟仙道。

  届时在后汉王朝,真武观同样可能渐渐淡化倾向性。

  周朴应该得过木淳阳知会。

  这种情况下他仍选择不再重聚国运龙脉,其人心思更引四方关注。

  而对纯阳宫来说,接下来的决策是随龙虎山天师府一道渐渐脱离人间争端,整个道门居于超然地位。

  但人间,无法忽视他们的存在。

  哪怕,现阶段在很多人心目中,他们所处的位置更多是……与龙虎山天师府沟通的桥梁。

  蒋渔、岳西陵、邓莱等人,早已调整好自身心态。

  当前这个时代,是属于龙虎山天师府的,以之为主导,玄门道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纯阳宫所需做的,便是静心修持,积蓄自身,静待下个时代。

  下个时代,他们或许是主角,或许仍然是配角。

  都无妨,重要的是纯阳宫传承永续,自身修持精进。

  把握住这一点,不论是接待汉皇项昇还是其他人,蒋渔等人都淡然处之。

  与之相对,当前巴蜀霄顶,同样在合流并派中,步向新阶段。

  地脉稳固后,霄顶被改造为五峰。

  大汉蜀山派、大唐蜀山派、大明蜀山派和南晋蜀山派四支,分居四方。

  大汉一支居于北峰,大唐一支居于东峰,大明一支居于西峰,南晋一支居于南峰。

  中央霄顶主峰被专门空了出来,但同样成为如今蜀山派最核心中枢所在。

  紫青双剑、九霄元阳尺、太乙华裳、乾坤日月壶和五衰大道钟这六件昔年蜀山开山至宝,被一起供奉于中央主峰。

  南晋一支掌门沈溪修为实力公认最高,但无意主持整个蜀山派。

  最终蜀山派不似纯阳宫那样公推一位宫主,而是形成了类似联席长老会一般的存在,共同在中央霄顶坐镇。

  各方大小国,自然也会想要来拜访蜀山。

  只是蜀山联席长老会的列位长老们,当前除了主持重建蜀山的任务,一同商定的头等大事,便是争取拜见自家白眉祖师。

  连续几次出手后,虽然白湄从不公开露面,但她的存在已经不再是秘密。

  只可惜蜀山上下,一直没能面见自家祖师,如今还要请龙虎山天师府居中代为转圜,叫大家心中泪流成河。

  好在,祖师这次终于应了。

  一众蜀山派修士当即按吩咐严格点选代表,前往碧落面见祖师。

  无间里,雷俊听到秦采薇传讯禀报此事,略微有些意外:“白真君同意了?”

  秦采薇答道:“禀掌门师叔,正是如此。”

  雷俊:“有什么事发生?”

  秦采薇老老实实答道:“弟子亦不知晓原因,婆婆没有多提。”

  雷俊闻言便也不多问。

  他当下同样在无间待客。

  客人有五位。

  儒家的张徽、方岳,武道一途的沈去病,巫门的孙力,还有佛门的慧因和尚。

  昔日天书七曜,除唐皇张晚彤尚未从时之渊归来外,余者皆到场。

  沈去病眼睛直勾勾盯着孙力:“我怎么都没有想到,会是你。”

  孙长老却笑:“我则正相反,只是这说来不值一提。”

  张徽拍了拍沈去病肩膀,然后向孙力笑着问道:“孙长老,听说您牵头组织了一场巫门会盟?”

  孙力连连摆手:“这我哪能当得起?不过中间帮忙跑跑腿,送送信,事情定下来我就不过问那边了,直接来这边。”

  灵山十巫之一的巫姑雷蕾,空桑地都一脉的大巫尘嚣,地海九黎一族高手黎锦和大唐巫门阴山峒一脉圣主胡恒源,这趟经由孙力牵线搭桥,也组织了一场会盟。

  即便不考虑灵山巫王皇甫琦和闭关静修的灵山巫咸赵谦然,巫门当前在人间总体来说也可以称得上高手如云,只是四散东西。

  如今随着人间合流,大家共处一方天空下,只要没仇,一些交流自是在所难免。

  当然,各方只算是初步接触。

  这种情况下,身份特殊甚至可以说超然的孙力,自然成了牵线搭桥的最合适人选。

  “儒家方面,是各为其主,各有抱负了。”张徽笑道:“不过也有些似我一样的闲人,晚点时候,我有意约人一起踏青,不止端峰兄,诸位有意也都欢迎。”

  雷俊等人闻言皆笑。

  张徽、王不久、萧春晖、孟少杰,一个个也确实都是闲人,但却都是不容忽视的闲人。

  尤其是新加入一个叫朱俊杰的,更是刚刚才从宋国相位上退下来。

  这刚一退就被张徽带偏,令雷俊禁不住猜测朱俊杰这趟退休致仕后,是不是要放飞自我了?

  “菩提寺、悬天寺、天龙寺当前,同样常有走动。”慧因和尚轻叹一声。

  佛门正宗当前相对低调,正处于低谷,但渐渐有联合之势。

  反倒是白莲宗大唐与大明两支,近来有些分歧。

  人间合流后,对于当前天下时局,对于白莲起事,双方有不少争论。

  方岳则说道:“连山,可能有变。”

  张徽等人视线一同看过来。

  方岳轻轻颔首:“可能同前明理学修士有关,在东海深处,但具体情形不明,他们可能同连山有了联系。”

  雷俊神情如常:“幽垠方面可有消息?”

  方岳:“暂时没有听闻。”

  时至如今,几人之间仍常交换消息,互有帮助。

  回首前尘,一时间都有些感慨。

  “这趟邀约大家过来,是为了唐皇陛下先前所言一事。”

  雷俊这时则亮出一个光团。

  光团中,正是完整的天书正章。

  张徽在一旁颔首言道:“姑母曾有吩咐,参研天书,有利于我辈同道修行,故而请托天师在人间合流期间整理收集天书正章,并由天师执掌,辛苦天师讲法,我辈共同参研。”

  雷俊言道:“执掌不敢当,唐皇陛下归来后,我等再议其归属,当前大家一同观览,多多交流。”

  观览完整天书正章,感触自然和单独一页不同。

  雷俊此刻观摩,映照心中所学,同样能感到有所收获。

  他开坛说法,在场其余人虽然都不是道家传承,但这时听天师说法,都仍感到获益匪浅。

  待到收了法坛,众人分别传阅之际,慧因和尚谦让其他人先读,他则去见无间中的王归元。

  王归元没有躲着慧因走。

  但不管是对他还是对慧因和尚来说,静久和尚都已经是历史。

  只是两人于佛门典籍上颇有共同语言,是以慧因向已经成就金身的王归元请教,受益良多,王归元亦不吝指点对方。

  这时,忽然另外有人来访。

  却是昆吾派掌门张海鹏。

  他神情肃穆,向雷俊打个道家稽首,然后呈上一枚丹丸。

  雷俊见那丹丸通体纯金,但当前表面开裂,从中透出血光,仿佛根根血丝在丹药上交错。

  虽然不是丹鼎派修士,但雷俊如今修为悟性,看一眼便即了然:“赵道友留下用以联络示警之宝?”

  张海鹏神情凝重:“当前情况,是他受伤,且受伤不轻……”

  能令赵蟾阳那般高手负伤,情形之凶险可以想见。

  张海鹏当前也唯有赶来求见雷俊。

  雷俊接过丹丸刹那,脑海中光球忽然闪烁,并浮现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