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786章

作者:八月飞鹰

  眼下,亦是娑婆之宝经历无间洗练,清除普光尊者遗留痕迹的同时,也令无漏金虹生出新一番变化。

  至此,则雷俊计划可成。

  “大汉皇朝那边的龙虎山一脉其他传人,以及散布在那方人间各地的符箓派分支传承,你预备如何安排?”王归元想起另一事。

  雷俊:“来了这边后方知那周天道人的底细,此方人间龙虎山部分传人要跟他走到底,我成全他们。

  但部分人则迷茫无措,我无意大开杀戒,此番人间符箓派传人入门,昔年未曾有过选择的机会,此非他们错失。

  故而我有心效法本派前辈祖师,为大汉皇朝这一支传承,改变道法传承。”

  今汉人间多年以来,符箓派圣地龙虎山都有正道第一圣地之称。

  在这趟周天道人与空桑巫王谋划争夺入世契机以前,大汉龙虎山传人千百年来,不乏护道济民之举。

  王归元:“未来新入门弟子还好,但已经接受周天道人授箓者,想要扭转,怕是千难万难。”

  雷俊:“本派昔年道法改元亦非一蹴而就,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我既然接掌本派门户,那么此事自然该着手去做,即便不在我任内完成,也可有个开端。”

  王归元:“那要从大唐这边调人手去大汉那里。”

  雷俊:“嗯,张师姐留在山门协助师父处理大唐那边善后事宜,辛苦三师弟带队过来一趟吧。”

  他点了几个人的将,最后着重提到:“让华薇师侄随三师弟一同过来大汉皇朝这边。”

  王归元心领神会:“我即刻通知三师弟。”

  楚昆接到自家掌门师兄的法谕,立刻行动起来,点齐府中得力人手,前往今汉人间与雷俊汇合。

  同行者中,有略微忐忑的秦采薇。

  除此之外,楚昆一行还带了另外一人。

  昔日入大同时,为雷俊所擒拿的大汉龙虎山高功长老,马宗祥。

  其人本就是大汉龙虎山自季道成、潘海林之下有数的核心高层,只有付与舟等寥寥几人堪相提并论。

  自当初失陷在大同,马宗祥此番是第一次重新踏足大汉皇朝疆域。

  除了不得自由,大唐天师府一脉这些年来未曾难为他。

  来时路上,马宗祥已经听楚昆等人讲述事情大概经过。

  马长老面色忽明忽暗,精神阵阵恍惚。

  如此结果,实在出乎他预料。

  季道成身死。

  潘海林便是汉太子项璟,更是空桑大巫,而如今同样已经身死。

  周天老祖,自昆仑中败走。

  对方乃是谋害更早一辈龙虎山祖师显光真人后,转修仿冒的前辈老祖。

  大汉龙虎山风雨飘摇,某个角度来说,这方大汉道家圣地是否就此成为历史,全在大唐天师雷俊一念之间。

  凡此种种,随便一件事拿出来都让人惊得说不出话。

  马宗祥此刻听来,只觉得世界变得不真实。

  但他却又不得不相信。

  莫说项璟、季道成如何,马宗祥能清楚感到自身修为动摇。

  如此现象等于在昭示,曾经作为大汉龙虎山最重要依托甚至是主宰的仙境祖师周天道人出了问题。

  “过往无从选择,现在可以。”

  大汉龙虎山天师府内,雷俊平静看着自己面前的马宗祥:“过去决定现在,现在决定未来。”

  他挥挥手。

  尚未恢复元气,但全套完整的三洞十二上真宝箓,直接飞回龙虎宗坛内,继续作为大汉龙虎山的镇山之宝。

  马宗祥见状,略微惊讶,但很快平复心情。

  他不止来时路上思虑良多。

  准确说,这些年来在大同,在大唐人间他一直在不停思虑相关事。

  只是此前他有其他方面重重顾虑。

  而现在大汉皇朝时局变化,令他终于下定决心。

  “人间多难多变,龙虎山传人马宗祥,愿不计个人安危毁谤,全心全意为本派宗承传续尽绵薄之力。”

  马宗祥以最正式礼节向天师雷俊行礼:“唯愿我龙虎山一脉,福泽绵长,代代流芳。”

  雷俊:“道法改元,非比寻常,需要漫长时间准备和演变,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

  马宗祥:“谨遵掌门谕令,贫道铭记在心。”

  除了马宗祥外,大汉龙虎山中还有其他人心思变化。

  但也有心存抗拒者。

  而更多的人,处于彷徨犹疑中。

  楚昆、马宗祥等人,一边疏导一边筹措准备。

  秦采薇则自己留了下来,神情忐忑,向雷俊一礼:“掌门师叔容禀,弟子……弟子有些事想要上告。”

  雷俊微微颔首:“但说无妨。”

  秦采薇:“弟子当前……之前机缘巧合,遇见一位前辈。”

  雷俊:“可是这位前辈,要与贫道谈谈?”

  秦采薇:“是……”

  她呈上一柄木剑。

  雷俊:“去跟你楚师叔一起做事吧。”

  秦采薇闻言,顿时松一口气,向雷俊行礼,告辞离去。

  雷俊则静静看着面前木剑:“不知是蜀山派哪位前辈?”

  那完全木质的长剑表面,此刻竟然浮现明亮剑光。

  剑光映照下,雷俊面前出现一个虚影。

  其外貌年龄看上去不过在二十岁到三十岁之间,神情慵懒闲适,着一身布衣麻鞋,较为引人瞩目者在于,其眉毛和一头披散开的青丝,都洁白如雪。

  这蜀山女冠自我介绍道:

  “贫道蜀山白湄。”

第443章成为大汉支柱的大唐天师(二合一章节)

  雷俊看着面前麻衣女冠,肃容还礼:“中天灵穹无忧真君当面,龙虎山雷俊有礼了。”

  关于秦采薇随身的这位“老奶奶”,雷俊、许元贞等人已经有所猜测,对方多半是汉末大劫以前便存世的九重天之上仙境高人,乃蜀山一脉当年早早登仙的前辈祖师。

  见过紫微剑一击后,更可彻底确定是剑修,只是尚不完全肯定具体身份。

  此刻当面见到方知,对方便是当初炼制紫微、青冥二剑的蜀山派开山祖师。

  早在距离汉末大劫之前遥远年代,这位道家炼器派祖师便有登仙而去的传闻,后世蜀山传人皆尊称对方中天灵穹无忧真君。

  因为时光太过久远和汉末大劫混乱造成很多记载、消息缺失断档的缘故,对如今的人间而言,对方早已是传说中的人物。

  后世大多数人,更习惯称呼对方在人间时的道号:

  白眉道人。

  “当世天师无需拘礼,说来,这些年是我叨扰你们了。”白湄微笑。

  雷俊:“哪里,真君言重了,华薇师侄平日里修行,进步飞速,多蒙真君提携。”

  白湄:“修行在个人,主要还是在于小秦自己。”

  她闪动光辉的虚幻身姿,重新收回到木剑内:“身在人间,多少还是有些不便。”

  雷俊:“恕贫道冒昧,真君当前情形,似是远比周天道人、空桑巫王和须弥善智慧尊者状况来得好,即便常留人间亦无大碍?”

  对方活跃时代,比汉末大劫还要更早。

  按照年岁计算,怕是非常夸张。

  但据雷俊观察,对方并非修为实力倒跌到能适应人间的程度。

  恰恰相反,她一定程度上已经达成空桑巫王、周天道人、善智慧尊者等九重天之上高手欲在人间行走的愿望。

  “各有各的难处,我也谈不上完全自如。”白湄语气平和。

  雷俊微微颔首,不纠结于此,转而问道:“真君此番出剑,同时坏了空桑巫王和周天道人的好事,不知?”

  白湄声音带上几分笑意:“他们两个,也算熟人了,不想他们太顺心,所以我此番也插一手。”

  雷俊:“真君当初也在昆仑?”

  白湄:“不错,昆仑分三天,我在大赤天有处道场,久不回去,如今已经荒废了吧?你们不必介意,可随意处置大赤天,我不打算再返回。”

  她略微顿了顿后,继续说道:“不过,清微天赵小友应该已经渡过仙凡之隔,成就元神,如今也回清微天去了。”

  雷俊听对方语气,然后说道:“听来,这位赵道友同周天道人之间,关系谈不上多密切。”

  白湄声音从木剑中传出:“周天道人,同谁的关系,都难称密切,即便是当初同为天宫旧属之人。”

  雷俊:“真君可知他底细?”

  白湄:“天宫旧属中人,汉末人间劫数后,转修道家符箓,不过其真实身份和当年具体详情,我并不知晓,还好奇显光道友缘何收其入门,到了如今,才算看出更多端倪。”

  雷俊轻声道:“贫道此前听人提及,昔年汉末大劫,正是天宫旧属引起?”

  白湄语气随意,并不介意雷俊提出疑问:“不错,确有其事,不过我昔年喜好游方天地,不论人间事还是天上事,皆少有过问。

  大劫来临,我性情疏懒惯了,虽然未能置身事外,但也是只管眼前三分地。

  事发经过细节,我无心深究,随他们去吧。”

  木剑中似是传出笑声:“周天道人已经逃离昆仑,你们仔细检索他在禹馀天的道宫,说不定能知晓更多详情细节。”

  雷俊:“多谢真君指点。”

  他略微顿了顿后,看向山外:“有大汉蜀山派的传人在那边,大汉蜀山派陈掌门晚些时候应该也会过来,真君可要见见他们?”

  木剑不疾不徐向外飞出:“人各有缘,年轻人的事,交给年轻人处置便好。”

  雷俊轻轻颔首,不再多言。

  虽然今日是第一次当面打交道,但他已经大致了解这位蜀山派老祖的作风。

  对方没有周天道人、空桑巫王那般明显的目标、愿景,同时心中也少有牵挂。

  从前,她不见大唐蜀山派中人,如今,同样也无意见大汉蜀山派传人。

  她长存人间,某种角度来看,得了秦采薇之助。

  当然反过来,她对秦采薇帮助更多。

  如果秦采薇个人遇到危险,她可能会出手干涉。

  但对龙虎山天师府而言,这不会是个敌人,但也很难说是個稳定的帮手。

  当她不存在,大家偶尔能对上电波的时候合作一把,或许是更合适的态度。

  便如同这趟今汉人间发生的一切。

  其人实力虽然高明,但在当初汉末大劫之前便是个不问外事的逍遥派。

  应该说,雷俊其实满向往这样的生活。

  将来有朝一日,卸下龙虎山掌门的担子后,他或许也会和对方一样。

  不过眼下既然身居其位,那很多需要做的事,还是要做的。

  北边针对巫门的大战步入尾声,大汉蜀山派当代掌门陈令风,处理过手头一些事后,第一时间南下,赶来大汉龙虎山。

  这位新晋道家炼器派大乘高真,先汇合了大汉纯阳宫掌门邓莱,然后一起投贴拜访大唐龙虎山天师雷俊。

  大汉皇朝当前的状况,可以说非常不利且混乱。

  汉皇项成元和汉太子项璟一起报销,更连累已经在这方人间多番重造,延绵数千年的大汉皇朝山河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