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八月飞鹰
“有些事,长痛不如短痛,既然大势难违,不如早做准备。”王严见状便继续说道。
在场王氏众人,神色不一。
大汉名门世家之间,大都通婚,沾亲带故。
琅琊王氏内部争议,其他世家早有耳闻。
待如今听说东阳山人王旭的态度后,便是其他几大世家,亦为之震动。
有人动摇,有人不满。
整个大汉皇朝上下,都被波及。
青州叶族祖地。
大汉青州叶族的族老叶镛,望着窗外,久久不语。
他身旁有同族兄弟急声道:“大兄从江南传讯回来没?需尽快请他回来,方可拿个章程出来啊!”
其口中大兄,自是指大汉青州叶族当代族主叶钊。
此前苏扬一战,借东阳山人王旭击伤绝相和尚,击毙空桑大巫之势,叶钊也成功击伤那九重天鼋龙大妖,迫使对方遁逃。
大空寺和妖族虽然落败,但绝相和尚毕竟尚在。
大汉修士当前收服江南失地,仍有叶钊主持局面。
这种情况下如果他北返青州,一定程度上便等于放大空寺一马。
至少,大空寺损失会比预期中小得多。
外敌在侧,则大汉皇朝内部,不论朝廷帝室还是各大世家名门,纵使有所动作,也不得不收敛手脚,不能肆无忌惮。
叶镛等人真正忌惮者,乃是世家望族自乱阵脚四分五裂后,朝廷便会轻松愉快地动手了。
“大兄已有回信。”叶镛轻声道。
看他表情,其他叶族中人都心头一沉。
叶镛言道:“大兄的意思,做两手准备,除了大汉皇朝……除了这方人间其他几家外,落力寻找其他人间中开枝散叶的苗裔,仅以大汉人间论,滔滔大潮,独木难支。”
他看着其他人,叹息一声:“当初我们和大同之间,互相提防,内耗实在可惜,大同和大唐人间那边,也是一样,可惜悔之晚矣。”
叶族众人默默颔首。
以当前大汉人间论,十二名门中,不算那个吃里扒外的王旭,当前第一高手其实是……九重天四层境界的萧族新族主萧静。
准确来说,对方并非大汉陇外萧族中人,而是来自大同。
但原族主萧轩有意相让,大汉陇外萧族内部没有意见,外部其他人同样不好说什么。
如果萧轩和苏州李氏的李飞扬、江州林族的林潇逸都成功臻至九重天境界,那大汉名门世家将拥有拢共六位平天下大儒。
如此势力,自是非同小可。
但悬天寺方丈心观、龙虎山潘海林还有蜀山派陈令风同样可能跨出那一步。
更别说大汉皇朝毫无疑问名列前茅的三大高手,乃是汉皇项成元、汉太子项璟以及王旭。
对于青州叶族等世家来说,情形仍然很不乐观。
如果大同五望尚在,局面势必好很多。
假使,再团结大唐人间的世家中人,团结其它人间的世家中人,早早互通有无,便似那须弥佛门一般,就又是不同局面。
其中大同,最适宜作为中转,联络四方。
但可惜,现在说这些已经晚了。
其它人间,传言大多不乐观。
如今即便想要亡羊补牢,可能也没机会了。
若非如此,自家族主叶钊不会有“做两手准备”这样让人泄气的交待。
可叶镛等人,眼下唯有直面如此惨淡光景。
“大兄如此说法,可能也和苏州李氏的态度有关。”一名叶族家老轻声道。
叶镛等人闻言轻轻点头,心情更沉重。
叶钊就在江南,和苏州李氏并肩作战多时,打交道多了,对他们内部动向有所了解。
苏州李氏得王旭解围,祖地得以保全,这固然是天大的人情。
但涉及整个李氏命运的重要关头,人情只是一方面。
更关键在于李氏中人自身如何打算。
其中起最大作用者,不是李氏一族现任族长,而是基本已经预定下任族长位置的中生代顶梁柱李飞扬。
放眼大汉天下,他是最有希望在近年突破至九重天的修士之一。
如果他也跟琅琊王氏的王不久一个观念,那苏州李氏未来怎么走,就当真两说了。
叶钊虽未明言,但就他观察的结果,恐怕相当不乐观……
“依大兄吩咐,都速速准备吧。”叶镛最后说道:“密切关注其他家的动静。”
众人纷纷应诺。
…………………
让大汉人间上下牵肠挂肚的“东阳山人”,并未在那里多留。
离开长安后,雷俊便径自返回大唐人间,然后再经由大唐人间,重归蓬莱。
眼下已经有更多天师府弟子,经安排进入蓬莱,在楚昆指点下,继续开辟茫茫沧海上的众多仙岛。
“师兄你这次快刀斩乱麻,大汉人间局面整体为之一变啊。”楚昆听雷俊大致描述此行经过后感慨道。
雷俊:“眼下言之尚早。”
楚昆想了想:“所以眼下可以确定的是,空桑巫门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在大汉人间有动作,并且是……”
他稍稍压低声音:“……是一位九重天之上的存在亲自动手。”
雷俊:“不错,若非如此,东阳先生当年不至于早亡。”
楚昆:“如果当真如汉皇所言,天京一脉听命于巫王,地都一脉则试图阻止巫王降世,那么,大汉龙虎山对天京来说应该是阻碍,如果昆仑中真有一位符箓派老祖的话。
而大汉龙虎山因为本派大师姐而隐没,等于是帮空桑天京和巫王牵制一个对手?
所以地都以为我们是敌人,故而才在异族汗国人间那边袭击唐师姐?
感觉也不一定吧……”
雷俊:“嗯,对空桑地都来说,大汉龙虎山的存在很有必要,但我们和他们之间并不一定非要是敌人,甚至也可能是空桑天京和巫王的阻碍,所以地都中人袭击小师姐一事尚存疑,不必过早下结论。”
楚昆好奇地猜测道:“从巫王的举动来看,九重天之上的存在当前确实不好直接降临人间,善智慧尊者如此,大汉龙虎山的祖师如此,娑婆中的尊者如此,巫王也是这样……他们可以长存于九天十地,但不能直接降临人间?”
雷俊:“各人情况可能亦有分别,否则娑婆那位佛门尊者当日大可亲临蓬莱,这里亦是九天之一。”
楚昆:“那黄金汗国的黄金汗,还有咱们大唐的女皇陛下,如果成功登仙成圣,岂不也是一样?”
雷俊:“黄金汗不好说,待本朝陛下远游归来后,想必便有答案了。
眼下我们专注自身修持,静观其变即可。”
楚昆:“是,师兄。”
雷俊在蓬莱中坐镇一段时间后,公开露面,返回大唐人间,重归自家山门祖庭。
回归龙虎山后,雷俊除了教导门人弟子外,便是按照自身步调,继续自身修行。
从玄灵一炁到丹灵三炁再到五灵五炁,他静心修持,不断默默积累。
修行过程中,雷俊进一步整理自身所学。
这趟去大汉人间,借浩然玄圭仿冒大儒出手,对雷俊而言是另一番体会。
其中变化,有利于雷俊从细节处进一步整理改良自己的神通。
例如仿冒儒家神射的阴阳神霄极光,仿冒儒家诗歌咏日的阴阳无极星煌,仿冒儒家经学家国天下的大乘道景等等。
九霄心雷,亦被他变化出有形之箭的模样。
凡此种种,皆是收获。
而随着时间推移,大唐龙虎山天师府之前一些闭关修行的同门,开始陆续有了成果。
首先是闭关冲击六重天到七重天之间天堑劫难的柯思成,终于功成,大唐天师府新添一位上三天高功长老。
到了此刻,他已年近百岁。
回首往昔,叫他心中无尽唏嘘。
相较于那些早早身陨,亦或者因天堑劫难而亡的同门,柯思成又自感幸运,其中感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恭喜柯师兄。”雷俊身为天师,为对方加箓。
柯思成恭声道:“谢过掌门。”
第425章天生道子(二合一章节)
柯思成为自己选取的第一本命神通,乃是火法地书法箓,成就九渊炎祖法象,又称阴火虎。
或许是一路行来,颇多坎坷,让他各方面都趋向于求稳,一如之前在六重天境界停留多年,方才最终尝试冲击六重天到七重天之间的天堑难关。
没有选取其恩师姚远等外姓长老一直挂念的雷法天书法箓,而选取火法地书法箓,原因在于柯思成自传度入府以来,一直进行跟随恩师姚远修道,根基已经非常扎实。
姚远七重天时修持的第一本命神通便是阴火虎。
受他影响,柯思成在下三天和中三天境界时,选取的本命符术和本命符法,都是偏火法一路,如烈焰符、火海无边符等。
在这条路线上,他得到姚远的悉心教导,本人也颇为用功。
故而在最终选取七重天本命神通时,他继续选择和姚远一脉相承的火法地书法箓。
姚远本人如今心境已经颇为平和,之前成功臻至八重天境界。
柯思成受他影响再加上本人性格,心境同样平稳。
对如今的天师府传人而言,雷法天书法箓除其本身价值外,也不再具有某种特殊意义,不再成为某种执念。
府中传人,大都可以持平常心,选取最适合自身或者个人最中意的神通法箓加以修习。
偏好雷法者,亦无需特意避开雷法天书法箓。
于雷俊等人而言,自是乐见其成。
例如,继卓抱节之后,第二个成功登临上三天境界的三代弟子秦采薇,便是选取雷法天书法箓作为自己的第一个本命神通。
她紧随柯思成之后,成功渡过六重天到七重天之间的天堑难关,修成道家符箓派通天之境。
“华薇师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雷俊微笑看着罗浩然、秦采薇师徒。
罗浩然并未因为自己徒弟更快登临上三天境界而有不满,反而颇为高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是好事。”
秦采薇向雷俊和罗浩然行礼:“多有赖师父和掌门师叔平日里教导提点。”
雷俊微笑:“先前已经有雷法天书法箓打下底子,稍晚些时候加箓后,便正式传你神通法箓。”
他饶有兴趣地说道:“华薇师侄此前修习雷法,自创天雷惊蛰符,如今你自身修为臻至上三天,过往的本命符法可以随之升华,当下可有眉目了?”
秦采薇略有些不好意思:“让掌门师叔见笑了。”
世所公认,她眼前这位师叔,自创玄霄五雷法箓和辰阳中天法箓,皆是震古烁今的传世神通。
秦采薇看向自己师父罗浩然,罗浩然目光中满是鼓励之色。
“请掌门师叔斧正。”于是秦采薇默运玄功。
她法力流转下,丝丝雷光生出,略微泛着几分青色。
雷鸣响起之际,有春雷动万物生的气息从中传出。
少顷,雷霆震动更加激烈,蕴含更加玄妙的节奏和韵律。
听来,仿若鼓声。
“当前还只是个雏形,待完善处有许多。”秦采薇言道:“弟子有心称之为天鼓箓。”
雷俊颔首:“春雷孕育万物的生蕴气息更浓厚了,同时开始涉猎更多四时变化,很好。”
对方修行已经上了正轨,雷俊只随口指点一二,帮对方再省些时间,接下来交由秦采薇自己慢慢打磨即可。
上一篇:这个诡异三国游戏太凶残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