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八月飞鹰
楚昆闻言,顺着雷俊的视线,向北望去,沉吟不语。
片刻后,他收回视线,看向雷俊重新笑道:“师兄,在大多数人眼里,你所思所念,也非常人可测度。”
雷俊微微一笑。
楚昆换了话题:“不过正如师兄你所言,山河国运龙脉摊薄,落在每个人头上会有限,但有时候一线之差便是天壤之别,这对修行到了关键时刻的修士来说应该更为明显……师兄你与南荒巫门黎天青黎道兄之后,此方人间短期内应该还有人,有希望成就九重天境界?”
雷俊颔首:“血河派掌门刑风最快。
然后是张徽居士和轮回渊孙前辈。
接着是上官大将军和陇外萧三将军。
除他们之外还有一位道友是白莲宗那位未来弥勒。
他因为佛法四脉同修的缘故,具体进度连我也不好准确判断,但如无特大意外,应该就在近年,不会比那五人慢多少。”
雷俊基本可以肯定,地海之战结束后,当代血河掌门刑风,应该就已经完成最后积累,如果没旁的考量,可以直接去冲击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间的天堑了。
张徽虽然褪去天子帝王术加持,转回正统儒家修行,但他当前正处于多年积累厚积薄发的阶段,舒张胸臆的情况下,不会比当太子的时候慢。
不出大意外,他最迟明年就能臻至八重天圆满境界,最多也就在这两、三年间,便可以去渡劫。
雷俊自家师父元墨白的熊脉,轮回渊长老孙力,这次同样在地海中大有收获。
他完成最后积累,同样可能在近年冲击巫门九重天降神之境。
神策军两大高手中,上官云博积累深厚,此前欠缺灵光一点。
如今天子帝王术消弭中断,上官云博反可能因此受益。
这灵光一点,还需他细加把握,难以一蹴而就。
不过即便如此,雷俊也预估对方应该在近几年时间内便可冲击九重天武圣之身。
唯一少许悬念,在于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间的天堑劫难。
萧雪廷积累没有上官云博深厚,但她乃是天纵之才,各方面资质皆在张腾、上官云博等人之上,当前大唐武道修士,除沈去病外无可相提并论者。
其人修成八重天境界已近三十年,日常风格如其剑术一般不显山不露水。
惟其剑锋出鞘一刹那,石破天惊。
至于未来弥勒,是雷俊当前少有不好判断其修为进境的人。
依其天资,如果单修一脉佛法传承,恐怕将比黎天青和他雷俊更早臻至九重天境界。
“二梯队的话,师父在最前面,然后是楚斋主。”
雷俊:“余者尚未成八重天四层圆满,不过沈将军和学宫永山先生应该能更快脱颖而出。”
楚昆若有所思:“接下来,便是蜀山章掌门,纯阳宫蒋掌门、岳长老还有陇外萧族萧族主他们了么?可能还有张唐宗室与南荒巫门一些年岁轻冲劲足的道友……”
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唐皇朝这个百年世代,新生高手经过积累,如今也渐渐步入厚积薄发的阶段。
与之相对,曾经交错密布的种种乱象,则为之一空。
雷俊:“还有你。”
楚昆:“借师兄吉言,不过我眼下还是先为八重天努力吧。”
他接下来关于道法修行相关,向掌门师兄雷俊请教一番。
雷俊一一指点。
期间,师父元墨白和大师兄王归元一同回山。
“当今陛下所行,自是善举,但如今世事多变,我等还是需要多加留神啊。”王归元慨叹。
雷俊、楚昆听得出对方是有感而发。
王归元:“这趟回寺里看了看,妙慧师叔和部分人,有寻找娑婆的意图。”
雷俊、楚昆若有所思。
娑婆和须弥并称,在九天十地中,皆入九天之列,乃传说中的佛国净土。
按照早年流传下来的说法,那里是中土佛门禅宗所掌握。
但这些年来,至少在大唐这方人间,一直没见娑婆重临的迹象。
“妙慧长老他们,已经给妙心方丈、妙空长老他们交了底。”元墨白言道。
雷俊、楚昆微微颔首。
元墨白看向雷俊:“之前听掌门提及,已经掌握了开启大同的办法?”
雷俊:“弟子截下了荆襄方族准备接引大同联通人间的祭礼法仪,相关祭器皆齐全,待经过一番整理和改良后,便可派上用场,不过不急于一时。”
元墨白微微颔首。
王归元大点其头。
雷俊早先通过灵符和他们聊起大同、大汉人间的事情时,谈及信息相对扼要简短。
眼下二人回山,雷俊可以将自己详细所知告诉元墨白、王归元二人。
楚昆在旁,大都听过,这时再听雷俊详述后,突然想起一事:
“师兄,我记得你先前到过的东阳别院,应该就是同那大汉人间相关,别院主人,便是姓王?”
雷俊颔首:“姓王名旭,号东阳山人。”
他知道楚昆心中所想:“大汉人间新崛起名门,张、王、李、杨,当中的王氏,我亦猜想同东阳别院主人相关,不过……”
楚昆:“不过,他没有入王氏祖坟。”
雷俊:“观别院现状,其中主人不是仓促离世,那该是他专为自己挑选的埋骨之地。”
楚昆深以为然:“那这恐怕就有几分说道了……”
元墨白则沉吟着问道:“所以,已经可以确定,那大汉人间的龙虎山道统,是上古符箓派传承?”
雷俊:“这一点,已经确凿无疑。”
PS1:4k1章节。
PS2:这一更原本应该是对应昨天的更新,但写得比较慢,所以到了现在,我晚饭过后会尽力写今天的新章,因为时间缘故不确定能写多少,我尽力试试,但大家晚上不要熬夜等。
第387章雷天师,战唐国师
“真正的上古符箓派传承……”
元墨白仰首上望,沉思不语。
雷俊同王归元对视一眼。
王归元轻轻摇首,示意自己对相关事亦所知有限。
通过大师姐许元贞此前传回的消息,大唐天师府众人已知晓蓬莱中的大概情形。
虽然当前蓬莱灵气充盈,但那里此前可能经历过一场浩劫,当前在蓬莱的人,并非长久生存在其中经多年繁衍至今。
黄玄朴也好,还是其他部分也罢,皆是通过各自途径,机缘之下,从外界进入蓬莱。
这里留存有部分上古时的道统传承乃至于奇珍异宝。
黄玄朴等人返回各自人间,建立道国,摆明分别借了其中的力。
但蓬莱当前,本身没有正统的上古符箓派传承和修士。
大汉人间那边的龙虎山天师府,是目前所知第一处留存至今的上古符箓派传承。
只是当前还不能完全确定,大汉人间是否同蓬莱相通。
“据元贞师侄所言,西方白帝已经可以确认是大明那方人间的蜀山一脉掌门。”
元墨白收敛思绪,神情恢复如往常一般,面带温和微笑,娓娓道来:“其名韩青陶,乃大明宗室出身。”
雷俊、王归元、楚昆师兄弟三人一起颔首,表情都不如何意外。
此前,多少有些预估。
毕竟九重天四层境界的炼器派大乘高真,分量十足。
大明人间又是理学一家独大,对佛、道压制,甚至要比大唐人间此前更加明显。
结合相关背景,大明蜀山派掌门相较于大唐蜀山派高层,亦更容易生出些旁的想法。
尤其,大明蜀山掌门韩青陶本人出身背景也有些特殊。
说来,大明皇族姓韩,叫雷俊听来有些许微妙感。
他听聂放提过,早年间大明开国太祖尚未鼎定江山前,对抗前朝大乾异族皇朝时,曾自号明王……
“依玄机观聂道友所言,大明人间当前的道门,只有丹鼎一脉圣地真武观,处境稍好。”
楚昆言道:“据传是因为当初大明皇朝立国之初,真武观祖师便曾扶保明王,立下大功,此后新帝、少帝争位期间,真武观亦是相助新帝,故而丹鼎一脉传承在大明人间那边,处境远好于符箓派和炼器派?”
元墨白:“大差不差,不过相对而言,那边始终仍是儒家理学的天下,真武观也只是情形稍好,炼器一脉圣地蜀山派处境较为勉强,我符箓一脉则已经近乎断了传承。”
韩青陶乃明廷帝室贵女,她最终能登上大明蜀山掌门宝座,除了自身天资、修为过人外,很难说她的出身在其中起多大作用。
放在大唐人间这边,如已故蜀山长老张东源,从始到终便没有问鼎蜀山掌门的机会,便是他本人亦不做指望。
当年蜀山经历大规模内乱而分家,元气大伤。
张东源作为陈东楼离开,尉柒月、王东初叛离之后蜀山最后一位八重天大剑修,得掌至宝青冥剑。
但最终蜀山上下确定的新掌门,是下一辈的章太冈。
然而,大明人间的整体背景环境,和大唐有所不同。
“在那边,因为理学修士与大明国运休戚相关,同担江山,故而对其他修行路数,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压制。”
雷俊言道:“蜀山派作为道家炼器派传承,在这方面,其实属于受限较小的一脉道统。”
炼器派又称外丹派。
某种程度上,算是光明正大诉求于外物。
实战斗法中,反而因此受理学礼制影响稍小。
聂放修习偃师术一脉道法传承,亦是相近情形。
“反过来说,道家炼器派传承,也容易为儒家理学所忌?”楚昆猜测。
如此一来,明廷宗室贵女出身的韩青陶成为蜀山掌门,似乎含义更丰富了。
“但她如今已经很难继续在大明人间立足。”
王归元言道:“大师姐将她西方白帝的身份和暗中筹建大明人间道国的事公之于众,明廷帝室已经宣布韩青陶为钦犯。
除了明廷中人外,据说被誉为更在韩青陶之上的大明道门第一高手,真武观观主亲自出山,协助明廷,缉拿韩青陶和大明人间道国成员。”
雷俊:“如黄玄朴当初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
王归元:“明廷当前亦是四方乱起,不过那方人间高手众多,仍有底蕴。”
雷俊微微颔首。
之前同大师姐许元贞联络的时候,曾听许元贞简单提过。
大明人间的历史,比大唐人间要长两千四百年左右,其中天地灵气潮涌的时间,则不至于那般早,但仍比大唐人间多出数百年。
正是在大明皇朝立国开朝后不久,大明人间开始灵气高涨。
利于其中修士修炼的同时,也令九天十地当中部分所在,与大明人间重建联系。
故而有当年少帝在臣子护卫下退入归藏,并改归藏为天理之事。
虽然大明人间也经历颇多风雨,但一定年头积累下来,那方人间高手不少。
只是理学修士在其中占据主导地位。
不少皇族子弟读书学文,亦是走理学路数。
“之前曾经听那大明人间道国的商南,与金刚部宗措上人提及,在大明人间也有须弥一部。”
雷俊想起一事:“记得是须弥中金刚界五部之一的羯磨部,又称业部。”
王归元颔首:“大师姐有提及,须弥羯磨部确实在大明人间立足。
不过他们同样深深为理学修士所忌,一直没能在大明皇朝疆域内获得大的发展。
于是近百年左右时间里,须弥羯磨部转而向北,与那方人间在北方的异族,联系渐深,互相扶持,到如今已成大明皇朝一大边患。”
上一篇:这个诡异三国游戏太凶残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