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635章

作者:八月飞鹰

  雷俊闻言若有所思。

  双方就此事不再多言,雷俊转而说道:“关于大同,陛下那边可有消息?”

  女皇:“陇外萧族在那边有一支繁衍,当年曾有回归此方人间之意,朕授意远舟他们拒阻,彼时南北二林和荆襄方氏,没有介入。”

  远舟,是陇外萧族当代族长萧航的表字。

  当年,正是陇外萧族因归顺唐廷帝室而内部生出动乱的时候。

  林族、方族自然因此敌视陇外萧族。

  但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亦不希望大同回归。

  “林、萧、方三族,在大同皆成了气候。”

  女皇言道:“不过世事变迁,除他们之外,那里还有韩、苏两族。”

  雷俊闻言,微微挑下眉梢。

  阅览天师府敕书阁内古籍,这两个姓氏,也曾出现过。

  数千年前,韩氏和苏氏,也曾是直追五姓七望的大族,虽然根底没有五姓七望深厚,但在一定时期内,同样能人辈出,奠定自身地位。

  不过之后,随着时间推移,这两族都渐渐式微。

  能屹立多年不倒的名门世家,终究是少数。

  但现在看来,当年这两族也有旁支入大同碰运气,结果成功站稳脚跟,繁衍至今,还成了气候。

  “大同回归此方人间,多处受阻。”女皇最后则说道:“但那里已经成功与另一方人间相通,远舟最近了解到的情况,那方人间里的皇朝,仍称为汉。”

  雷俊颔首,心道晚些时候联系康明,双方消息可以更进一步印证。

  “贫道正往荆襄一行,稍后待萧居士自青州返回陇外后,再行拜访。”他同女皇说道。

  女皇微微点头。

  雷俊接下来问道:“不知萧春晖居士,接下来有何打算?”

  女皇:“他有心入天理,乃至前往明人间一游,万卷书早读过,如今他欲行万里路。”

  雷俊:“三位萧居士皆俊杰,有过人之材。”

  萧春晖“身死”,在大唐成了黑户。

  这位原先许多人眼中女皇储备的宰辅之才意外“身亡”,令很多人不禁猜想未来朝局走向。

  尤其是在经历长安之战、洛阳之战后,局势微妙的现在。

  雷俊听女皇提及萧春晖并不会留在大唐人间李代桃僵后,心中便生出别的猜想。

  女皇的步子,一如既往迈得很大。

  萧春晖自甘过渡,外出游学,不用多问,将使更多学宫中人顶上来。

  雷俊在沧州的时候接收外界诸多消息,已经听说方岳随大将军上官云博一道,前往荆襄。

  虽然方岳被众多方族中人敌视,但他并没有就此同荆襄方族割席的意思。

  当初荆襄方族树大根深,他孤身脱离赴京,其后受方族在内各大名门世族明里暗里非难,面不改色。

  如今方族式微,方岳却也不是为了反戈一击。

  相反,他是去尽量劝解保全荆襄方族核心圈层以外一些方族子弟。

  如此,难免两边不讨好。

  在唐廷帝室角度,亦不免惹人非议。

  但方岳还是去了。

  只是如此一来,基本彻底断绝他接替萧春晖的可能。

  可以继续留在当前学宫祭酒的位置上,恐怕都要谢天谢地。

  不过方岳自己,似是更喜欢现在这份差事。

  以当前大唐朝局而论,四姓五望一起坍塌,影响最大不在高层,而在中下层,相关牵连人等众多。

  接下来转型阶段,可能将持续多年。

  在此期间,长安、洛阳、建业、岳麓四大学宫继续扩张,已是可以预见的局面。

  雷俊早年听方岳聊过相关设想,短期内仍将是以大型学宫为基础,然后广开书院,鼓励讲学游学。

  五姓七望积累的经学典籍,经由整理后,将不断在这个人间下沉扩散。

  文脉散开,更多读书人涌现,书籍普及,但转型需要时间。

  那同样将是巨大的工程,需要人力和耐心。

  以及,大量的资源。

  对于如今的大唐人间而言,如果想要后续不断达成女皇的构想,这需要持续不断的大量投入,以完成转型。

  好在,这趟终究有四姓五望和大量皇族公卿的积蓄作为初始支撑。

  问题是将来。

  损有余补不足,固然为大众所欢迎,但长时间推行阻力会越来越大。

  不足者变作新的有余者后,未必乐意补后来者的不足。

  届时,需要新的变化。

  变化,有不同方向。

  这位女皇陛下,属意哪种?

  雷俊静静看着女皇。

  …………………

  帝京洛阳,张盈、上官庆等人忙碌之余,同样在关注相关事。

  “地海那边传来最新消息,唐国师斩杀破黎一族族长黎岩。”

  卢震同张盈、上官庆言道:“接下来唐国师正同地海五族联军首领黎钟定交手时,原本的地海之主黎元衡,忽然改为同黎钟定联手。

  双方合力之下,引动地海中垂天七渊一起动荡,整个地海撼动,将我大唐人间修士全部推离出地海,并导致地海门户再次镇封。”

  张盈、上官庆都是一惊:“怎会如此?”

  九天十地,大都蕴含无数天材地宝与机缘机遇。

  只是九天相对安全平稳,身处其中,可以说是机会远大于危险。

  十地与之相较,危险便多不少。

  但反过来,十地亦有独到之处。

  如果有人长期接触,乃至于一定程度上掌握其中规律和道理,则十地动荡之下,便可能为人所用,拒止入内时间较短的外来者,将其推出十地之外,甚至灭杀。

  唯有长时间身处其中,熟悉当中灵气变化者,方可继续停留。

  此前的黄泉,如今的地海,皆是如此。

  只是如此手段,非常人可以掌握。

  一旦发动,对留在黄泉和地海内的人来说,同样后患无穷。

  贪黎一族族长黎元衡,本就有伤在身,此刻居然为了帮黎钟定,反过来将大唐修士送出地海之外。

  就算是过河拆桥,他如今算是已经过河了么?

  “巫门神通法术,多奇诡者,会不会与此有关?”上官庆沉吟。

  张盈:“如今情况不明,唯有待以后慢慢查证,对如今需要休养生息的我朝而言,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卢震:“唐国师,对此颇为不满。”

  地海此次重新关闭,不是此前叶默权暗中手脚可比,而是整个地海翻天覆地。

  故而唐廷帝室方面也无法以先前相同办法,将之重新洞开。

  唐国师对此颇为不满。

  好在她已经亲手干掉了跟自己有仇的黎岩。

  否则她怕是要一直研究怎么重新打进地海里去。

  “唐国师没有返回龙虎山,也没有回洛阳的意思。”

  卢震微微苦笑一下:“唐国师,这趟又回天理去了。”

  张盈、上官庆等人听了,齐声叹息。

  好么,国师阁下之前是从天理跑路出来去地海。

  这趟从地海出来,又跑回天理去了。

  “雷天师呢?”上官庆问道。

  张盈:“天师于沧州平服叶、林两族之乱,自叶默权以降,两族高手尽皆授首,北疆已无忧。

  之后他没有前往天理,而是转道向西,前往方族在荆襄的祖地,据传,与大同相关。”

  上官庆、卢震等人微微点头。

  “叶默权,是第五个了……”有人这时忍不住开口说道。

  在场众人闻言,皆屏住呼吸。

  因为某些缘故,太子殿下,也在此战中“遇难”。

  最终唐廷帝室官方对外说法,是太子同叶炎还有青州叶族,与荆襄方族、苏州楚族之间,再发生内讧和分裂。

  楚修远、方景升欲另立韩王张铖玉为帝,以致洛阳三方混战。

  最后,太子殿下亡于赵王张腾和韩王张铖玉等人之手。

  但其他人的结局,对外公布与实情符合。

  所以最后呈现在世人面前的结果,便是……

  当代龙虎山天师雷俊,自地海而返,千里奔袭,连战连捷,于洛阳先后击杀张腾、方景升、楚修远、叶炎四位九重天境界强者,一己之力平复洛阳之乱!

  这当中甚至还没算叶炯、张铖玉、方善同、楚瑜远、林利雨、叶默心、张阳、张琼容、上官休等八重天高手。

  没算楚林、方鹤州、方天石、楚希成叶玥等七重天修士。

  之后,雷天师再战沧州,击杀另一参加谋逆的九重天高手叶默权。

  初成九重天,连斩五位同境界的对手。

  当中不乏小境界层次更在他之上的方景升,乃至于当前大唐资格最老的大儒楚修远和叶默权。

  纵使因为黄玄朴、赵佑安的缘故,雷俊此前已经声名卓著,但今朝仍是一战惊世。

  外界不知晓,张盈、上官庆等亲身经历者再清楚不过。

  当时的虚幻帝京,血流成河,浮尸遍地。

  仅以战绩论,这基本可以算是数千年来修士刚刚登临九重天后,最耀眼的演出。

  也可以说是最冰冷的杀戮。

  PS1:8k章节,写的确实太慢了,比我预想中慢好多,有心多写一些,但怕大家等得急,就先放出这章来,今晚这章写的话,按现在这个状态不确定要什么时间,感觉身体状况确实不能在硬熬了,所以今天尽量早睡,还是明早订闹钟起来写,大家见谅。

  PS2:有了新盟主,感谢“乐正曦宁”盟的打赏!

第383章名动寰宇内外(一万四,四合一章节)

  “天师登临大乘,比血河掌门成就降神,杀戮还要更重啊……”上官庆轻声低语。

  身旁张盈、卢震等人闻言,都是一怔,继而苦笑。

  道家成就九重天境界,称之为大乘。

  巫门修成九重天境界,谓之曰降神。

  血河派素来重杀戮与血腥。

  昔年血河派掌门韦暗城由八重天到九重天之际,恰逢沧州叶族和南荒金城寨中人迎面碰上去。

  结果七重天的境界的沧州叶灵溪和金城寨曹初,当场身死,八重天境界的沧州叶韩和金城寨高普,皆落得重伤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