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617章

作者:八月飞鹰

  看着早先近来又被他齐齐放倒的大空寺中人,法清和尚微微摇头,将这些人的尸首全部收敛,然后双掌合十,默诵经文。

  诵经之后,他开始在黑莲中迈步而行。

  行进间,金色的淡淡佛光,充斥黑莲内部的小世界。

  佛光一部分撑起黑莲,另一部分则在黑莲中心处,凝聚成一尊高约丈六的宝瓶。

  宝瓶出现,佛光便源源不绝。

  但金色的佛光并没有同黑莲直接发生冲突。

  相反,二者当前步入一个互相制约的短暂平衡状态。

  从外部看黑莲,则没有任何变化。

  雷俊早先令黑莲中蕴含的种种戾气凶意为之收敛。

  法清和尚这时再施法,外间的黑莲和内里的金瓶互相牵制,整体更加稳定。

  先前,是不易为外界发觉。

  现在,则是内里如果出现某些变化,同样会被局限在黑莲内。

  结束这方面动作后,法清和尚出了黑莲,又在沧浪岩附近等了一段时日,不见有更多变化后,方才悄然离开此地。

  他收敛了自身身形,秘密前往南荒地海门户所在,并悄然通过虚空门户,前往地海。

  从前,因为地海诡异躁动,其虚空门户亦随之动荡不安,故而如有人来往于其中,则难免显露身形,暴露自身行藏。

  得益于雷俊在人间和地海内外一同布置法仪的关系,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间通往地海的躁动空间变化。

  故而如今法清和尚行走于其间,可保不为人所知。

  循着雷俊留下的线索,法清和尚收敛自身行藏,悄然来到地海中一处所在。

  “大师兄,这边。”

  只有彼此在,雷俊说话便没有顾忌。

  法清和尚没有恢复做王归元的模样,外表仍如青年僧人一般,来到雷俊面前:“这就是太虚并蒂莲么?”

  这里,是垂天七渊之一的伯奇渊。

  天渊倒悬,水不落下。

  渊中更分布众多小岛。

  雷俊二人当前便位于一座岛上,随这垂天之渊一并,于整个世界来说,仿佛头下脚上倒立。

  岛上某地,被雷俊法力凝聚符箓遮掩起来。

  外观看上去并无异状,和地海中其他地方类似,弥漫黑雾。

  但在无形的符箓遮掩下,则是一片诡异的池塘。

  池塘内并没有水,而是空荡荡一片。

  其中空间,仿佛在不停动荡扭曲。

  错乱的时空,便如同池中之水。

  而在这样的池水中,则有一株并蒂莲花,当前渐渐有盛放之姿。

  莲花色泽诡异,仿佛透明,但花瓣内五光十色不停闪烁,时时刻刻都在不断交织变化。

  “原以为会诞生于九天某处,亦或者界外虚空中,不曾想地海中竟然有。”

  雷俊言道:“终于将要开放了。”

  法清和尚:“贫僧以为,宝物成熟后,天师还是带之返回龙虎山祖庭,静心闭关修行,更加稳妥安全。”

  雷俊:“有不少人在留意我的动向,还是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为上。”

  当前局面多变难测,故而连王归元都难得出山。

  虽说一直信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但既然已经以法清和尚的身份出山,王归元此番便也不介意动手。

  唐晓棠和他,还有雷俊,一起火力全开,地海中当前的局面,立刻就会为之一变。

  只不过,相较于地海,雷俊当前更关注大唐人间的种种变化。

  即便将来真要和地海九黎一族摆开车马较量一番,雷俊也倾向于大唐人间当真安稳之后。

  地海作为同黄泉、无间并列的十地之一,其中奥妙与凶险,属实不容小觑。

  雷俊前不久才刚在黄泉领教一番。

  眼下贪黎族长黎元衡和文黎族长黎钟定之间的争斗,令地海似乎不存在黄泉里蜀山那般强势的地头蛇。

  但真要是地海中局面大变,雷俊、唐晓棠、王归元等轩辕民带来的威胁过大,那九黎一族会否反过来抱团,怕是很难讲。

  不论是对雷俊等人,还是对贪黎族长黎元衡而言,敌人的敌人,可能是朋友。

  但也可能不是。

  文黎族长黎钟定立阵卷吸大唐人间灵气入地海,再加上唐晓棠同破黎族长黎岩有私人恩怨,才导致大唐修士此番全面介入地海九黎内战。

  若非如此,以人间当前局面,大唐修士多半只会坐山观虎斗。

  法清和尚叹息:“多事之秋,风雨已至啊,这次幸好有轮回渊的孙长老暗中前往龙虎山,可令龙虎山不至于太过空虚,便是有什么事,只要能坚持一二,天师便可返回。”

  雷俊:“人间那边最近有什么特殊的动静?”

  法清和尚言道:“青州叶族部分高手,在叶炎施主带领下,新近攻入蓬莱。

  苏州楚族的子弟,也在楚国老带领下,兵压天理。

  北边大小关山一带听说情形尚平稳,但孤云原上有不同寻常的动静,似有更多异族通过虚空门户来到大唐人间,荆襄方族在天流先生带领下,已经赶赴漠外孤云原。

  萧雪廷将军率军已经压制北海罗渊门户中冲出的妖族,当前情形尚平稳。

  西边萧航施主则携浩然剑,在川西雪山对上了大妖雪域天鹰。

  蜀山派的道友有人驰援,当前局面尚平稳。

  北疆有些不太平,据传黑山君有去而复返的现象,并且北海之滨,有北海鲸王现身……”

  雷俊静静旁听,面现沉吟之色:“有真有假。”

  “对了,还有一事。”法清和尚继续说道:“近来,随着大唐四方乱象频发,当今陛下又一直在长安静养不出,民间渐渐开始有些别样的声音出现。”

  雷俊:“怎么讲?”

  法清:“大体而言,认为当今陛下此前决策有欠考量。

  须弥金刚部固然是祸患,但陛下处事操之过急,手段太过激烈。

  如果能掌握分寸徐徐图之,则须弥金刚部不至于这么快就正式反唐。

  尤其是如果金刚部不反,则孤鹰汗国不至于那般容易洞开位于伯颜山的虚空门户,孤鹰汗国大规模入寇一事,亦可避免。

  云州一战,陛下固然是亡羊补牢,弥补此前失策造成的恶果,却也只是弥补一时。

  那一战还是令大唐伤了元气,从而埋下如今祸乱四起,山河动荡的起因。”

  云州之战刚结束时,女皇威望一时无两。

  但随着时间推移,此战的威势在渐渐远去,眼前的灾祸却越来越多,舆论风向,在渐渐发生少许改变。

  雷俊:“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不过国运走低,民心不稳,互为影响。”

  法清和尚再叹一声。

  晚些时候,太虚并蒂莲终于成熟,呈现盛放之姿。

  并蒂莲花出自虚空,在地海中摇曳。

  在旁观之,莲花就仿佛一重小世界般,内里自有另一番天地。

  雷俊凭自身法力动荡虚空,两道气流交织,化作一张阴阳太极图,将这朵并蒂莲花收取。

  “这趟,辛苦师兄了。”雷俊言道。

  法清和尚摇头:“贫僧无妨,天师独行,才是要小心。”

  雷俊:“我的闭关之地,大师兄不是已经帮忙做了护法的准备?”

  法清和尚:“小心无大错啊。”

  他目送雷俊离去后,自怀中取出一尊玉佛。

  玉佛跏趺而坐,看上去佛蕴深厚,宝相庄严。

  但佛像的面孔,一片空白。

  法清和尚神情平静,手掌平摊。

  玉佛直接在他掌中碎裂,化作薄薄轻雾,笼罩年轻僧人身体四方。

  雾气笼罩下,僧人的体貌特征,渐渐发生变化,身量增高,头顶出现头发,并结成道髻,佩戴元始冠。

  其周身上下,僧衣同样变作道袍模样,九彩交汇。

  这一刻,法清和尚,或者说王归元,远远望去,在地海黑雾遮掩下,看上去同雷俊并无分别。

  当然,禁不住高修为的修士近距离仔细琢磨。

  但以雷俊此前的行事方略,他接下来不需要同人有多少接触。

  法仪相关,雷俊此前都已经同王归元沟通过,他自可处置。

  道家法仪和佛门法仪有分别。

  王归元道家修为不足,但他是佛门发愿一脉传承的顶尖高手。

  他可以凭佛门发愿一脉修为,模仿雷俊出手。

  各种细节精妙处与神通法术的威力,自然做不到如雷俊本人一般。

  但雷俊此前不是“受伤”了么。

  他本人在地海里出手,都力有不足的模样。

  王归元模仿起来正合适。

  他携有雷俊的天视地听符。

  只要雷俊不处于闭死关的状态,与人交谈都可以雷俊自己远程亲自上阵。

  借助法仪稳定了大唐人间和地海之间的虚空界域,除了能让雷俊悄无声息不为人所察地离开地海之外,还方便他同王归元、唐晓棠联系通话,也包括他借王归元身上的天视地听符发声。

  从地海中出来,雷俊重返南海之滨沧浪岩。

  依着王归元此前指点,他避开自家师兄离开前留下的种种布置,重返沧浪岩下海中,进入那朵硕大无朋的黑莲中。

  这里,便是雷俊为自己准备的闭关之所。

  正常情况下,环境条件自然远不及自家龙虎山祖庭。

  但借助那朵扎根于此的黑莲,周遭天地灵气大量汇聚至此,却润物无声,不惊动外界。

  有王归元留下的金瓶同黑莲内外相合,使黑莲内的世界隔绝于外界天地。

  雷俊有天师印随身,入真一法坛洞天内,同样是安稳的闭关之地。

  但如果他冲击九重天大乘之境,则可能引动天师印和真一法坛洞天共鸣,届时为外界所感应和查知。

  有这黑莲再隔一层,雷俊在其中闹出再大动静都无妨。

  之所以将此黑莲留下,目的便在于此。

  黑莲内的世界里,雷俊端坐于莲台中央,身旁一丈六尺高的巨大金瓶,正是王归元所留。

  雷俊平静端坐。

  先前刚到手不久的太虚并蒂莲,这时漂浮于他的身前。

  在雷俊控制下,这并蒂莲花彻底展开。

  花瓣中蕴含的五光十色褪去,只剩下近乎透明,轮廓模糊的莲花,仿佛同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在雷俊的感知中,如果放任不管,这株并蒂莲很快便会遁入虚空中,游走无踪。

  他伸手轻轻一点。

  但近乎透明的并蒂莲,再次扩展。

  莲花中仿佛内藏的自有天地,这一刻随之扩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