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469章

作者:八月飞鹰

  山中的卓抱节和蔺山都是一惊,连忙升空,惊疑不定看着下方鹿萍山。

  “留神。”

  雷俊不动声色提醒一句,同一时间自身法力浩浩荡荡铺展开来,覆盖整个鹿萍山。

  他看似在稳定山岭地势,实则法力凝结成一束,一路向下,深入地底。

  随着雷俊修为实力不断提升,他如今再探地脉,视当地情况而定,有时候已不用当真下去。

  鹿萍山周围受此影响,地震甚至都为之消弭少许。

  而雷俊的法力深入地下后,接触当前奔流不息的地脉灵气大河。

  晚些时候,他眼眸深处的天通地彻法箓再次悄然闪动光辉。

  有某样东西,顺着地脉,仿佛漂流而下,到了鹿萍山这边。

  雷俊不动声色,将之收下。

  他面上则同卓抱节、蔺山言道:“地脉异动,可能是附近某处生变,我戒备四周,华节联络山门,蔺师兄联络帝京朝廷,都问问看有什么消息。”

  卓抱节、蔺山齐齐应诺一声,各自忙碌。

  雷俊则通过大周天法镜淡定看着天鼓岭那边的情况。

  天鼓岭已经可以说是完全被白莲宗从地图上抹去。

  静山和尚、静思和尚这一招未成,便不再多纠缠,径自逃离。

  静思和尚受净土破灭的反噬影响,当前受伤,静山和尚不得不考虑同门。

  二人退走,未来弥勒面上没有欢容,反倒叹息一声。

  但他叹息同时动作没有慢,收了九品莲台,朝静山和尚二人追去。

  而太子张徽等人那边,终于等来青州八重天年轻高手叶承,此外还有悬天寺如今数量也没几人的八重天境界高手之一空念大师。

  如此,白莲宗方面的三人,更不打算在这一带继续纠缠,更快地远去。

  还在鹿萍山的雷俊,这时取出他的收获。

  【白玉菩提】

  福至心灵,一个名目自动在雷俊脑海中呈现。

  虽然是佛门宝物,但于雷俊而言,这同样是一件适合他的灵物。

  主要作用于神魂方面。

  其灵性温和,可调养人的神魂。

  先前被雷俊暂时搁置有关于黄泉和忘川烟岚相关事,接下来可以考虑重新拿上日程表安排了。

  忘川烟岚是好东西,可砥砺人神魂,令神魂更加坚韧。

  但有利有弊,忘川烟岚同时可能令人神魂麻木,影响感知,令人不再敏锐。

  而现在有白玉菩提与之配合的情况下,我可以一边凭忘川烟岚砥砺自己的神魂,一边凭白玉菩提温养神魂,使神魂更加强韧的同时,不失灵敏……雷俊暗道。

  这次的签运,天鼓岭那边应了“雏龙险行”之语。

  不过那边张徽实力不俗,硬生生撑到风停雨歇。

  全程下来,可算有惊无险。

  但不及雷俊鹿萍山这边完全风平浪静。

  所谓“大地缘起”,便是天鼓岭那边佛光净土崩灭后,导致用来布置净土埋藏在地下的宝物一起崩散。

  其中大部分灵物溃灭,而这最重要的白玉菩提尚完整,入了地脉,随地脉流转来到鹿萍山这边。

  雷道长选这道上上签,只要在鹿萍山这边等着就行。

  难怪无风险无后患白得一道三品机缘……雷俊感到满意。

  只能对太子殿下报以同情:

  这趟算是踩坑你去,机缘我来。

  晚些时候,朝廷和山门陆续有消息传来,卓抱节、蔺山方知事情原委。

  蔺山:“当前还不确定是白莲宗内讧还是他们有心刺杀太子殿下,消息有待更进一步确认。”

  雷俊面色如常:“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关于未来弥勒与静山和尚之间纠葛的详情,当前还不好讲。

  但此事造成的直接后果,令人啼笑皆非:

  大唐太子殿下张徽,刚刚出帝京洛阳开始他的第二次远游,便再次因为相关“刺杀”事件,不得不中断行程,以安全考虑为重,结束出游,直接打道回府。

  PS:7k章节

第319章元磁剑界,新神通构想(二合一章节)

  太子殿下有些无奈。

  早些年的时候,他人生第一次出游,便因为刺杀疑云,不得不提前返回帝京洛阳。

  不少年过去了,如今终于第二次出游。

  结果又要半路折返。

  上次好歹还将纯阳宫、蜀山派、天师府依次走下来。

  这趟刚出门,甚至连第一个目的地南菩提寺都还没到,便要打道回府。

  如此不顺心,实在没地方能去讲理。

  好在太子张徽情绪尚稳定,没有一意孤行的举措,从善如流,当即踏上归途。

  好在有青州叶承、悬天寺空念大师等高手沿途护驾返回,安全方面不再有问题。

  雷俊等天师府中人无心也无需折返回去帮忙护送。

  口头上发讯过去慰问后,雷俊一行人便继续向南。

  鹿萍山的突发变故,没影响雷俊师徒的心情。

  他们继续先前的步调,一路走走停停,观览山河景色。

  过了一段时日后,一行三人重返龙虎山。

  行走龙虎山群峰间,距离主峰尚有一段距离时,雷俊同卓抱节和蔺山说道:“华节,你先随蔺师兄回府,为师去玄机观那边走走。”

  “是,师父。”

  大徒弟先应了一声,然后好奇地问道:“师父,聂道长那边出关了么?”

  雷俊:“不错。”

  玄机观位于龙虎山山脉北侧,距离天师府所在的主峰有些路程,但基本可以算是离天师府最近的另一支道观。

  这座道观,正是由当初从天理来大唐人间的聂放所创建。

  他本人自任观主,不过观中没几个弟子,其传承严格来讲,并非道家符箓一脉,而是在大唐人间可说极为冷门的道家偃师一脉。

  早先经天师唐晓棠允许,聂放和他的玄机观,如今也算是天师府一脉别传。

  按照规程,雷俊新任巡风长老,外出巡游道家符箓派各支别传,玄机观也当在列。

  而且因为双方距离太近,正常情况下雷俊安排行程,出门顺路第一站,就是先到玄机观看看。

  只是几个月前雷长老刚出山的时候,聂放正在闭关不问外事。

  他玄机观除他本人以外,大猫小猫都拎不出三两只,因此无法接待外出巡风的雷长老。

  雷俊对此自不勉强,便先跳过玄机观,以后再来日方长。

  但他这趟归程途中,却察觉聂放新近出关。

  反正顺路,既如此,雷俊便计划回山前将这最后一个点也逛一遍。

  卓抱节、蔺山返回主峰天师府本府,雷俊则打过一声招呼后,溜溜达达前往玄机观。

  得到通知的玄机观观主聂放,早早到了观外迎接雷俊。

  相较于当初刚从天理来大唐人间时,如今的聂放不论气色还是面相,都平和松弛许多,不再像是时刻警惕四周的困兽。

  不过,这年轻道人的目光视线,始终明亮且锐利。

  他这时着一身天师府支脉别传掌门的制式青衣道袍,带同身后几人,一同朝雷俊行礼。

  雷俊还半礼:“玄机观这边,已经初见气象。”

  聂放:“还差得远,让雷长老见笑了,长老里面请。”

  雷俊视线扫过聂放身后,几个身着灰袍的小道童一字排开,面对身着紫袍的天师府本府高功长老,道童们激动振奋,更多的则是紧张。

  好在雷俊虽不似他师父元墨白那般面上常带温暖柔和笑意,但在年轻弟子面前亦不会板着脸。

  他平和淡定的姿态迅速感染在场众人,心境都随之平复。

  玄机观里,雷俊、聂放落座,道童奉茶后规规矩矩退下。

  “此前闭关,未能第一时间恭迎长老,还请长老勿怪。”聂放言道。

  雷俊饶有兴趣:“无妨,类似事过往亦不罕见,大家都是修道中人,自然可以理解,倒是你这次闭关,成果如何?”

  聂放:“正要请雷长老指点。”

  他带着雷俊来到玄机观后山。

  在那里,山间开辟出田地,灵气盎然。

  田中,似有身影正在耕作。

  但雷俊无需仔细去看,只凭感知便知那不是活人。

  而是机关人。

  “木制,不再是金制?”雷俊问道。

  聂放答道:“这几个都是木制不假,倒不是晚辈放弃了金制,而是还在摸索尝试更多的合适材料。”

  此刻在田中耕作的几个机关人,说是木制,但也不是寻常木头,而是聂放这两年尝试多种灵木后选取合适材料炼制。

  同一具机关人,身上不同部件,源自不同灵木,皆聂放精挑细选,不断改良而成。

  得益于此,在炼制这批机关人的同时,聂放本人修为实力不断稳固并提升。

  雷俊在旁仔细看去,就见那些机关人采割田中灵草的动作,规整但又灵活,颇具灵性。

  如果不是雷俊修为远高于聂放,灵觉敏锐,换了别人远远望一眼,很难分辨出那些身影不是真人。

  “晚辈预计,晚些时候把这批灵明草都收割后,再一并送往龙虎山祖庭。”聂放在旁说道。

  他的玄机观挂在道家符箓派名下,相应地也和其他符箓派分支别传一样,尊奉龙虎山号令,同时汇聚四方资源,供应山门祖庭。

  反之,聂放和玄机观平日里,亦会得山门祖庭天师府那边一些关照。

  “之前府里调拨一批阴阳暖玉过来,合用么?”雷俊问道。

  聂放:“正是多亏府中调拨的阴阳暖玉,晚辈可以做更多尝试,先前闭关,略有寸进。”

  二人围绕灵田行走,雷俊边看边随口问道:“道童中,可有合适承你衣钵者?”

  聂放创玄机观,可自己开门纳徒。

  先前那几个灰袍小道童,便是如此进门。

  只是当前还不能算作聂放的亲传弟子。

  “都有几分灵性,但还需要时间。”聂放如实答道。

  他和玄机观挂靠在符箓派名下,但严格来说其道统并非符箓派所传。

  入门道童虽是聂放精挑细选,但资质难说有多高。

  毕竟特别出色者,直接就奔着龙虎山祖庭去了。

  退而求其次的人,相对近处也有云霄山脉中的紫霄派。

  聂放和玄机观想捡漏都不容易。

  不过他自问本身修行当前也还未大成,所以对此并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