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421章

作者:八月飞鹰

  对这个二弟子,元墨白素来信得过,故而也不多叮嘱,当即联络同门师姐上官宁和唐廷帝室方面。

  “师父,弟子这趟想和师兄一同前往吴越之地。”

  倒是三弟子楚昆主动向元墨白请缨。

  元墨白:“探亲?”

  楚昆:“一来弟子确实想要探望一下家里亲人,二来也希望借此多一番历练。”

  他出身苏州楚族,不过父母修为并不如何高。

  前些年,楚昆父母和部分族人,迁出苏州祖地,另寻地方落地生根,开枝散叶。

  故而楚昆现在回乡探亲,已不必再回苏州。

  另一方面,他修为境界渐高,一些修行上的事,同样不再是一味闭门苦修能成。

  出世入世,一内一外,一外一内,更有助于修行。

  早先他提前出任长老之职,协助处理府中事务,亦是出于这般考虑。

  “嗯,代为师向你家里人问好。”元墨白微笑道。

  雷俊:“那师弟伱准备一下,我们出发。”

  楚昆笑道:“大师兄有给我备下,顶上搬家了。”

  雷俊:“嗯,都差不多……”

  “重云,以防万一,你和重光这趟东行,请动天师印一同出发吧,但不要声张。”元墨白言道。

  天师印是黄玄朴与人间道国的目标。

  正常来讲,为防万一,天师印不该离山。

  但相较于天师剑和天师袍,天师印有个颇为不同寻常之处。

  天师印在外,山门祖庭这边可以通过万法宗坛,将天师剑、天师袍送过去,借由天师印衍生的真一法坛相接,起到随时支援的效果。

  雷俊、楚昆这趟东去,考虑到天理和大明皇朝仍有很多神秘疑团,所以元墨白还是属意雷俊他们带天师印同去。

  恰恰正是因为许元贞提及大明皇朝另有江山社稷,才尤其要留神。

  当然,更多考虑,是有备无患。

  雷俊同天师印也是老搭档了,当即郑重应下:“请师父放心,弟子一定妥善保管宗门至宝。”

  当然,保密,始终是最有效的保护手段之一。

  所以元墨白和唐晓棠在天师府会维持天师印尚在的假象。

  临行前,雷俊把自己的大徒弟提溜到面前,先习惯成自然的揉揉搓搓一番,然后吩咐道:“为师不在山上期间,修道上有疑难,便请教你师祖。”

  某滚滚看着自家师父,目光中满是“你什么时候能成熟一些”的无奈。

  他整了整自己衣冠:“请师父放心,弟子一定勤勉修行。”

  雷俊:“斗法对练时悠着点,注意团结同门。”

  卓抱节挠挠头顶毛:“师父放心,弟子前段时间噬灵符尚不圆熟,所以才有些失误,最近已经不会了。”

  他们这一支三代,本命法术的选择上一脉相承。

  卓抱节的本命第一术,选的也是神打符。

  然后他的本命第二术,同师父雷俊和师祖元墨白一模一样,都选的是乘风符。

  直到本命第三术,卓抱节方才选择自创的噬灵符。

  实战斗法里,他的风格更偏向师祖元墨白,是纯粹的肉身命功近战路子。

  势大力沉还速度迅猛的同时,以噬灵符维护自身,攻防一体。

  不过因为灵符草创的缘故,跟少数同门对练切磋时,轻重难测,吸得他们哇哇乱叫……

  雷俊指点徒弟改良法术,卓抱节的努力确实已经卓有成效。

  撸过徒弟……不对,划掉,是教导过徒弟后,雷俊安排妥当府里事宜,然后同楚昆二人一起出山,向东行去。

  他们首先抵达余杭。

  然后,在这里见到师伯上官宁,以及年事渐高,德高望重负责坐镇后方策应的苏州楚族老族主,楚修远。

  “见过楚国老。”雷俊之外,楚昆神色亦平静,依道门习惯同楚修远见礼。

  楚修远亦平和还礼:“辛苦二位道长万里驰援。”

  雷俊二人客气几句。

  至于许元贞的下落和情况,那自然是一问三不知,面上同样一副困惑以及关切焦虑的模样。

  听楚修远、上官宁进一步介绍天理那边的情况后,雷俊带着楚昆预备前往东海上看看。

  结果还没动身,就有消息传来:

  虚空门户被明朝修士夺回。

  有数量不明的明朝修士更从天理侵入大唐人间,沿海地方已有他们出现的踪迹。

  “目前是两个地方传来消息。”

  楚修远徐徐说道:“一个在明州那边,另一个就在余杭左近。”

  雷俊镇定自若,不急不躁:“楚国老坐镇余杭,乃中流砥柱,奔波能免则免,便由贫道师兄弟赴明州一带查探究竟。”

  PS:8k2章节

第299章双龙出海,雷动九天!

  “如此,有劳二位道长。”楚修远言道。

  雷俊又同上官宁说道:“弟子本计划前往海上寻找和联系大师姐,但当下局面有变,大局为重,只好先前往明州。

  不过家师和掌门师姐对大师姐失去音讯一事都颇为重视,想请五师伯代为寻找。”

  上官宁颔首:“好,陆上这边,就交给重云师侄你们了。”

  许元贞对如今的天师府而言,重要性毋庸置疑。

  她突然失踪失联,天师府上下自是要关注。

  何况对于如今东海局势而言,许元贞的去留和下落,同样是重中之重。

  楚修远对此安排也无异议,只希望天师府方向有消息后,亦知会朝廷一声。

  天师府三人应下,辞别楚修远后离开。

  楚修远目送雷俊三人背影,沉吟不语。

  雷俊雷重云,不止修道天赋非凡,其人冷静不失果决,确实是栋梁之才。

  看得出来,天师府上下都对其寄予厚望。

  不论是雷俊还是元墨白、上官宁他们,自不会主动请当代天师唐晓棠退位。

  但如果唐晓棠因为或自愿或意外的原因退下天师之位,那接任者多半便是刚才那个高大的年轻人。

  其人有礼但话少,可是体气威望已经渐渐养成。

  身为长辈的上官宁对其意见亦颇为尊重。

  那不仅仅只是因为双方境界实力上的差距。

  楚修远看得出,其中更包含多方面的认可与信重。

  如果再考虑上官宁出身唐廷帝室,与宗室有千丝万缕关联,那此中意味,便更加深长。

  事实上,楚修远本人,也非常看好雷俊。

  苏州楚族同龙虎山天师府之间关系虽不似往昔那般亲近,但当前大面上不会是公开的敌人。

  只是,楚修远比从前,更重视如今的龙虎山。

  至于同雷俊一起前来余杭,现在又一起离开的楚昆,楚修远见了他反而心情平和。

  别人也就罢了。

  对楚昆这样在一方道门圣地显现过人天资的楚族子弟,苏州方面一直都有关注,时至今日二十余年下来,一日都不曾疏忽。

  虽然因为楚昆身在天师府且深居简出,令楚族能掌握的信息也不完整,但他们从来都不曾忘记这样一株墙里开花墙外香的典型代表。

  不过,楚族上下并没有打算做些什么。

  这是楚修远本人的严格指示。

  关注,但不干涉。

  如果楚昆主动向苏州家族方面谋求援助,那便支持。

  如果楚昆少与楚族接触,便随他去。

  从楚昆直系亲族搬离苏州祖地,另往他地开枝散叶时起,楚修远、楚喆、楚朋等楚族高层,基本便都明白他的态度。

  同时,不做干扰阻挠。

  “楚重光……”

  老者沉吟片刻后,微微一笑:“元墨白倒是有心思的人,不过,谁家重光重任寄托在那孩子身上,眼下言之尚早。”

  …………………

  “五师伯勿忧,大师姐有音讯来,她无大碍,只是因旁的事离开天理。”

  天师府三人离开余杭后,雷俊悄然说道。

  上官宁闻言微微点头:“这就好。”

  雷俊:“不过,她当前行踪不定,短时间内恐怕难以回返大唐,如今东海这边行事,仍需慎重。”

  上官宁:“嗯,我省得。”

  雷俊、楚昆师兄弟二人,辞别师伯上官宁后,一起前往明州海滨。

  雷俊沿着海岸线而行,不疾不徐靠近大青湾一带。

  抵达之后,暂时只见海浪波动,不见天理修士的踪影。

  雷俊不急不躁,只简单同楚昆言道:“虽有相关消息,但看来尚无天理中人大规模靠近明州,我在明州左右巡视,师弟你不妨先去访亲,并安排他们再往内陆去一去。”

  虽说看起来有些先私后公,但楚昆心知以他们师兄弟当前修为实力差距,真要是有强敌压境,还要看师兄雷俊的,他这趟出来主要是安置亲族并跟随雷俊长长见识,给雷俊打打下手。

  见眼下暂时风平浪静,他便不做推辞,谢过雷俊后离开,预计快去快回。

  雷俊留在海边,认真检视天地灵气涌动脉络,体会自然变化,总结其中规律。

  少顷,他眼眸深处有天通地彻法箓闪动光辉。

  同时,雷俊把手一扬。

  于是有多个光点飞出,落向四方,海陆皆照顾到。

  每一个光点,都是一张雷俊亲手制成的天视地听符。

  做完这一切后,雷俊对外界的感知,更进一步增强。

  海湾内外诸多景象尽收眼底,如在眼前。

  雷俊微微点头,负手而行,又在大青湾周围其他海岸上走了走。

  时间不断推移。

  莫说大青湾一带,整个明州范围内,都没有天理修士活动。

  倒是余杭那边,先有了动静。

  雷俊最新得到的消息,有大量天理修士,从虚空门户中冲出,反攻大唐皇朝东部沿海。

  其中不乏修为高强者。

  余杭外,爆发大战。

  尤其在钱江口一带,战况尤其激烈。

  不过好在大唐皇朝方面,还能稳住阵脚。

  青州、苏州两大名门世家之主,叶炎同楚修远,联起手来,成功将来犯之敌,阻拦于钱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