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八月飞鹰
转眼间,进入盛夏时节。
七月十五日期将至。
龙虎山天师府在天师之位空悬六、七年后,终于将迎来新天师登位。
盛大典礼科仪,已经准备妥当,即将开始。
雷俊等人平时在宗门里的工作重心,也暂时都集中到这场天师接任大典上。
“雷师弟,我新伤初愈,准备得仓促,大典要请你和蔺师兄、张师妹、方师弟他们多多提点。”一个外观青年男子模样,身着深红道袍的授箓道士,客气地同雷俊招呼。
雷俊:“柯师兄客气了,我们相互关照。”
眼前青年男子模样的道士,乃是姚远的得意弟子柯思成。
同李筑生、陈易等人乃是同门。
陈易叛出门墙,李筑生身陨,令姚长老门下近年来弱了几分声势。
好在还有柯思成撑门面。
说起柯思成,此君运道不大好。
早年时,他也曾同张静真、李轩、蔺山、李空、夏秀山等人并称,乃天师府年轻一代中第一梯队的种子选手。
但前些年外出游历时受了一次大伤,故而略微影响前进脚步。
然后六、七年前那次同江州林族和黄天道、血河派的大战中,柯思成再次受创。
好不容易休养几年重新出山,又赶上天师府同江州林族激战于鄱阳大泽。
柯思成第三次受伤,其后一直休养到今年入夏方才渐渐康复。
去年冬内乱时,柯思成尚在病榻上。
因姚远反李,柯思成还险些被怀恨在心的一些李氏子弟趁乱报复干掉。
换个角度来说,他为天师府也算是连连舍身而战。
只是连续遭劫的情况下,多少耽搁了自身修行,如今被张静真和蔺山甩在身后。
但想想先前风光的李轩、李空等人,甚至是曾经的少天师李正玄,柯思成又禁不住感慨世事难料,自己的运气似乎也没那么坏。
当前天师府百废待兴,需要年轻一代更多顶上。
除了雷俊、张静真、蔺山之外,柯思成也成为代表人物。
其后方简等人亦如是,只是当前修为境界还嫌稍低,故而这次只有雷俊四人,将正式递补成为宗门长老。
这半年多来,雷俊常去高功阁,听师父元墨白教诲,熟悉宗门日常事务,慢慢上手历练。
此次大典过后,他便将正式走马上任。
相较于传度、授箓典礼,本次天师接任大典,更加隆重,耗时更长。
虽然大典正式日期定在七月十五,但相应科仪前奏,自九天前便拉开序幕。
元墨白、姚远、上官宁三位高功长老,一捧经卷,一提手炉,一持法灯,当前而行。
雷俊、张静真、左立、蔺山等一众授箓传人,紧随其后。
再之后是王归元、楚昆等传度弟子。
人群先入玉皇殿,上表拜忏,香灯不断,颂念法咒。
然后,身披九彩法衣的新科天师唐晓棠,正式登场。
这段时间一直都在操练熟悉相关流程的唐天师,难得端正面孔,一板一眼。
玉皇殿的流程,要走整整一天。
到了第二天,仍由元墨白三人带头,队伍出玉皇殿,前往万法宗坛。
万法宗坛开启,大量道纹道蕴交汇成冲天灵光,直达天际。
惯例是由老天师带新天师入内。
当前无上任天师,故而由元墨白三位高功长老奉天师剑先行,唐晓棠紧随其后。
雷俊等人,留在万法宗坛外。
众人分别立起九杆道幡,迎风飘扬,再点三十六盏明灯,成四九之数。
雷俊等弟子在宗坛外齐颂道经,供奉香灯长燃不灭。
如此,整整七日。
七天后,万法宗坛灵光终于收拢。
所有龙虎山弟子,心中同时一震,生出空灵之感。
万法宗坛关闭后,此次由唐晓棠当先而出,元墨白三位高功长老随后而行。
坛外众人齐声道:“弟子参见天师,无量福寿。”
唐晓棠率众人敬过万法宗坛后,当先而行。
众人再赴后山祖陵。
这次只有唐晓棠一人入内,焚香礼敬历代祖师。
待一日过后,时间终于来到七月十五。
新天师出后山祖陵,众人一起列队,随之前往天师殿,开始正式大典。
经由新天师唐晓棠上表拜忏,敬告诸天后,大典方才来到尾声。
这时,站在唐晓棠身后者,不再是元墨白三位高功长老,而是雷俊、张静真、蔺山和柯思成随她之后上表,诵念表文诰章。
随唐晓棠接任天师之位,雷俊四人授职,亦正式成为龙虎山天师府长老。
并非一些时候同门客气尊称某某长老,而是将领正式职司,并广传告知天下同道的道门长老。
尚未正式年满三十三岁的雷俊,成为当前天师府最年轻的长老。
雷长老。
PS:再来一个5k章节,今日更新先到此为止,明天继续努力。
第186章赏功
天师接任大典,消息广传天下,众多宾客应邀前来,声势浩大。
同为道门圣地的纯阳宫和蜀山,皆有来宾。
“何道友,好久不见。”纯阳宫长老吕锦段招呼蜀山长老何东行。
何东行微笑:“吕道兄,别来无恙,贵派黄道兄可好?”
吕锦段:“西域一战后,掌门师兄伤势颇重,一直静养,近来虽稍有好转,但仍不可轻忽。
若非如此,今朝天师府盛事,掌门师兄定会亲自前来,如今只好由贫道代劳。”
何东行颔首:“黄道兄乃我道门中流砥柱,务必保重。”
吕锦段:“惭愧。”
何东行:“少许遗憾,相信天师府诸位道友都会理解。”
道门三大圣地之间,关系相对微妙。
不过丹鼎派纯阳宫掌门黄老真人,堪称德高望重,便是炼器派的蜀山和符箓派的天师府提及此老,亦颇为尊重。
“贵派傅掌门可好?”吕锦段问道。
何东行:“掌门日夜劳心,分身乏术,若不然也定会亲至龙虎山道贺。”
吕锦段言道:“傅掌门有惊世之才,老道素来钦佩。”
蜀山派当代掌门傅东森是个很有争议的人物。
作为蜀山改良的领袖,正是在他的不断努力下,原本相对封闭自守的蜀山派,开始加强同外界接触。
这些年,蜀山派的影响力渐渐扩充到巴蜀之外,同天下各地往来越发频繁。
天下物资与人才不断入蜀,巴蜀物产亦不断流通到四方各地。
当然,与之相对,蜀山派受外界影响,同样越来越大。
这引起蜀山派内部大量保守势力的不安和不满,终于酿成几年前那次极为恶劣的内讧。
最终结果,以掌门傅东森为首的改良派胜出,大肆清理保守派,蜀山内部持中立态度的人,也转化分裂。
自内讧后,蜀山派内部渐渐统一声音,但近年来仍相对低调,不断休养生息。
巴蜀之外大唐天下近年风波不断,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蜀山。
吕锦段同何东行交谈期间,视线不期然间,貌似无意扫过一边。
在那里,一个青年道士和一个中年道士正并肩而坐,一起观礼。
青年道士同吕锦段一样,身着纯阳宫传人一贯黑白二色的道袍,正是纯阳宫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岳西陵,此次同吕锦段一起来龙虎山道贺观礼。
而另一个中年道士,衣着简朴许多,着粗布麻衣,头发只简单用一根木簪束起,乃是蜀山派道士的惯常衣着风格。
不过,这中年道士引人注意的地方,还有他另一样身份。
叶东明。
蜀山长老。
同时,晋州叶族出身。
蜀山派中,他是掌门傅东森的有力支持者。
除他和当初江州林族的林信然外,蜀山派门下还有其他类似出身的传人。
蜀山派面向巴蜀之外的天下,内外联系加深,这亦是特点之一,故而争议巨大。
不过叶东明似是全然意识不到这一点的样子,同何东行一起代表蜀山派,带队前来龙虎山道贺新天师接位。
眼下他同纯阳宫岳西陵在一起,亦谈笑自若。
“真年轻啊!”叶东明看着身披九彩霞帔的唐晓棠:“这是道家符箓派历史上最年轻的天师了吧?”
岳西陵:“此前道家符箓派历史上最年轻的天师,应该是三十左右的年龄,如今唐天师还没有正式年满三十一周岁,二者相差可能也就几个月左右,今朝唐天师纵使不是最年轻,也是坐二望一。”
何东行望了岳西陵一眼。
对岳西陵而言,对整个纯阳宫而言,唐晓棠其人,另有特殊意义。
不过岳西陵此时淡定如常,情绪没有或起或伏的波澜,心境稳固。
吕锦段倒不担心岳西陵。
作为纯阳宫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岳西陵自有过人之处。
于唐晓棠其人,岳西陵的看法其实同吕锦段相近,更多惋惜于唐晓棠这般堪称与纯阳宫天作之合的天才人物,却与纯阳宫无缘,反入了天师府门墙。
望着入了天师殿,成为龙虎山新一代天师的唐晓棠,吕锦段心下叹息。
“说到年轻,还有一人,也很年轻。”岳西陵看着天师府传人队列中那个高大挺拔的身影。
叶东明颔首:“雷俊,雷重云。”
想到之前在巴蜀雨山同雷俊的一面之缘,他微笑道:“按当前来说,他是天师府新一代长老中最年轻的吧?龙虎山天师府后继有人,真让人羡慕。”
一旁岳西陵轻轻点头。
以历史论,雷俊不至于是龙虎山最年轻的长老,但以当下来说,则毫无疑问。
三十三岁的天师府长老,不考虑情况特殊的唐晓棠,同时代也只有许元贞当初上位时年龄更小些。
这次同雷俊一起授职的三人,虽说都算天师府后起之秀,但真实年龄其实都高出雷俊一大截。
以世俗凡人的年龄来算,说是两代人绰绰有余。
“听说他已经五重天境界,修成符箓派传承的道宫了,只是不知道修成了几座道宫?”何东行感慨:“几年时间不见,就从四重天到五重天了,这修行速度虽不如新天师,但后劲同样很足啊。”
吕锦段徐徐说道:“相较而言,像许道友。”
何东行点头。
相较于第一时间就冲天而起扶摇直上的唐晓棠,雷俊的上升曲线更像许元贞。
初时不特别惊人,但随着时间推移,渐渐开始显出不凡,上升势头始终迅猛,仿佛没有难关险阻可言。
上一篇:这个诡异三国游戏太凶残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