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073章

作者:八月飞鹰

  王归元感慨:“上古之时许多事已不可考,自上古之后有明确记录以来,这应该还是首例。”

  此前可堪比较者,早先儒林大千世界那边,域外天魔横行之际有圣人出,前后数百年时间里连续涌现前圣程合、乐原先生吴海林和后圣严傲云。

  不过程合、严傲云虽然同属儒家新学,但亦是不同学派,吴海林更是与他们势不两立的儒家旧学世家代表,三人终究不像雷俊、唐晓棠、池海峰一样同出一门。

  “大师兄昔年从金身一重到证得金身二重,共用时四十年,虚海或有希望赶上。”雷俊言道。

  有此一说,在于按照卓抱节的打算,有心效仿恩师雷俊百年卸任。

  相近时间关口,正好在池海峰登仙约莫四十年后。

  却不知下一任天师接位时,是仙境一重还是仙境二重修为。

  王归元笑道:“我是如履薄冰,虚海是水到渠成,比我更快也说不定。”

  雷俊:“得到七宝梁柱还是晚了些,三师弟如果刚登仙的时候甚至登仙之前便得到此宝,成就悟性自然,想来定能更早洞玄太微。”

  楚昆连连摇头:“能有今日,我已是邀天之幸。”

  元墨白则静静感应天地自然:“各方大千世界的动荡,愈发明显了……”

  雷俊颔首:“约莫便在十余年间,几方大千世界有重新合一的可能。”

  非自然的动荡与合一。

  在场几人一时间谁都没有再开口。

  三清三宝洞天内安静下来。

  以时间论,十余年时间,尚不足以令雷俊更上一层楼,成就洞真之境。

  他神态安然,不见焦躁和惶急。

  恭贺过恩师元墨白洞玄太微后,他自天界返回地界,继续在幽都中默默温养炼化六合大印与大千世界相合。

  时光荏苒间,岁月飞速流逝。

  数年时间过去,雷俊迎来自己二百三十岁生辰。

  在这一年,雷掌教的二弟子韩筱菲成功推开仙门。

  她虽然性情跳脱,但于修炼一途,素来认真,提升修为境界极快。

  此前意外得到天荒开明珏,效法恩师雷俊旧例,借助天荒开明珏和天师印内真一法坛洞天,韩筱菲成功将自身悟性由通明层次升华至清静层次。

  加上她原本的太虚仙体根骨,成功在卓抱节、池海峰、秦采薇之后推开仙门。

  她同楚昆情形类似。

  如果更早得到天荒开明珏升华悟性,想必她推开仙门的时间亦将更早。

  纵使早已成为府中大乘高真,韩筱菲一样不改往日本色,尤其是在亲近的恩师雷俊面前。

  但此刻一袭紫袍的女冠少见地端正了神色,向恩师雷俊恭敬下拜:

  “多蒙恩师教诲造就,方有弟子今日。”

  雷俊伸手轻托,将她扶起:“更多在你自己努力,你也走出了自己的路。”

  他再指点几句,韩筱菲登仙后,仍觉受益良多。

  末了,韩筱菲请示道:“师父,弟子有心前往净土之世一行。”

  根据大师伯王归元传回的消息,那边有些天材地宝产出,颇为吸引她,可供她炼制自己登仙后的法宝。

  按照她惯常的法门,相关宝物自己采集自己祭炼最是趁手。

  故而将此事记下,登仙后有此一行。

  “嗯,为师也准备前往净土之世的地界一趟。”雷俊言道。

  韩筱菲兴高采烈:“再好不过,您闲暇时,弟子还可向您请教。”

  她眼珠子骨碌一转:“不过师父请先行,弟子新出关,还有些事处置,晚些时候再赶过去。”

  见她故态复萌,雷俊用膝盖想都知道这个二徒弟在打什么主意:

  “华节还在太乙大千世界那边,华绒师侄早先去儒林大千世界随侍唐师姐左右,当前都没在山门祖庭。”

  韩筱菲顿时悻悻:“总有机会的,总有机会的……”

  ………………………………

  韩筱菲之后,龙虎山之外,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另有其他人,紧随其后推开仙门。

  和李飞扬一样,出身大汉皇朝,但却不是汉皇项昇,而是源自琅琊王氏一族的大儒王不久,成功立地成圣。

  琅琊王氏和苏州李氏一样,都是这方大千世界汉末人间分流后,方才在今汉人间崛起。

  故而便如同李飞扬之于苏州李氏,如今的王不久亦是琅琊王氏历史上第一位儒家圣人。

  不过,琅琊王氏早已分家,各散东西。

  现如今的环境下,王不久立地成圣,并未令各地王氏重聚。

  便是儒圣王不久本人,亦不会在人间长时间停留,已经决定前往天界定居。

  于各地王氏而言,自家出一位圣人,如今更多是激励其他年轻的读书人。

  某种角度来说,读书,或者说儒家修行,也并非唯一的选择。

  一个外貌年轻,但身着紫色道袍,头戴道冠,面相儒雅的道人,自龙虎山而出,前往王氏祖地,代龙虎山天师府向新科王家圣人道贺。

  道人也姓王。

  其名王彦森,正是出身琅琊王氏一族,只不过和王不久乃是不同宗支。

  他是作为龙虎山高功长老前来。

  同行者,还有道门另一派圣地蜀山派的高功长老王嘉楠。

  “掌门师伯当前还在太乙大千世界,但已经接到消息,特吩咐贫道前来向王居士道贺。”见礼落座后王彦森开口言道。

  王不久颔首:“承蒙卓天师盛情。”

  王彦森继续说道:“此番前来,另有一事与王居士和琅琊众人相商,贫道早先外出游历之际,曾经偶然间入一方异域天地,在那里见到一座墓……”

  不止王不久等人,蜀山派长老王嘉楠亦关切地望过来。

  王彦森轻声说道:“是东阳山人前辈之墓,包括射日弓在内的诸般宝物,都留存其中,恐怕……”

  王嘉楠等人闻言都默然。

  自百多年前在今汉人间惊鸿一现之后,再不见东阳山人王旭现世。

  鉴于王旭此前失踪多年的经历,王家众人心中都仍存有少许指望,但如今看来……

  “请王道长带路,我们一同去祭拜一番。”儒圣王不久开口说道。

  王彦森应诺,众人动身出发,前往他此前偶然发现的东阳别府。

  王不久立在目前片刻后,轻叹一声:“确实是六叔埋骨之地……应该有些年头了。”

  王彦森、王嘉楠都叹息。

  众人一同祭拜东阳山人王旭之墓。

  晚些时候,有王家子弟向王不久请示:“要不要迁葬六叔祖,迎他老人家回人间祖地?”

  王不久环顾四周:“不必了,既然六叔自己选择在此地安眠,我们莫要惊动他。

  这里也不要留人,稍后离开时,我会将这里封好,以免旁人误入,每年本族子弟定期来这里为六叔扫墓即可。”

  王家众人纷纷应诺。

  王不久、王彦森、王嘉楠一同再向墓碑行礼。

  六叔,琅琊王氏同以前有了很大不同,人间更是翻天覆地般变化,时代浪潮滔滔,如您先前所料,未来如何我辈亦难以把握,唯希望种种变化可告慰您在天之灵……王不久心道。

  已经立地成圣的他,在修为实力上都胜过昔年东阳山人王旭,但王不久此刻心中想起的是当年六叔王旭的提点教诲。

  对方看似漫不经心的言说,奠定了其后王氏一族的转型,也奠定了他王不久之后崛起的根基。

  但可惜,王旭本人却已经不在了。

  他甚至可能未能亲眼看到这一切。

  以六叔的淡泊洒脱,想来是不甚在意的,只是王不久终究有些许怅然。

  不过这些愁思很快便转为坚定。

  自东阳别府回来,王不久接待过陆续来访的客人,亦公告天下,宣讲月余,为天下读书人答疑解惑,不拘是否王氏子弟,皆可参加。

  授课之后,儒圣王不久渡虚而去,自此少履人间尘世。

  …………………………

  九天十地大千世界外,净土之世中。

  已经到了这里的韩筱菲向恩师雷俊禀报:“师父,王居士和王师侄他们没有迁葬东阳山人。”

  从雷俊那里得了太清八景宝蓑,韩筱菲也听恩师提及当年“东阳山人”重现人间的真相,令她向往遐想不已。

  王彦森对此并不知情,但正是韩筱菲奉雷俊法旨,暗中引导他发现东阳别府。

  “嗯,尘归尘,土归土,如此便好。”雷俊微微颔首。

  师徒二人当前身处净土之世地界。

  这里曾经是大灭菩萨和魔佛传人的乐土,满是破败与荒芜。

  不过如今已经变了模样,虽仍然空旷,但妖气恶氛褪去,天地灵气高涨,渐渐开始焕发大量生机。

  雷俊来到此地,埋下六合大印其五,慢慢温养炼化使之与净土之世这方大千世界相合。

  在这个过程中,他亦是相助王归元、慧因尊者等人进一步净化这方大千世界,令妖气恶氛低落,天地灵气潮涌。

  韩筱菲当前随侍雷俊左右,既是给自己师父客串道童,同时也在雷俊指点下继续修行,炼化法宝。

  她对自家恩师披“马甲”的行为颇有效仿之意,眼珠子滴溜溜转个不停,时常惦记着也能给自己找件合适的“马甲”穿穿。

  雷俊见状莞尔。

  这倒正是自家二徒弟的爱好,从这个角度来说,她虽然性情也颇为跳脱,但在披“马甲”这方面,怕是比唐晓棠更擅长得多。

  除了教导韩筱菲把握分寸外,雷俊对此未加限制。

  他本人亦静心修行。

  除了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雷俊如今走遍太乙、儒林、净土三方大千世界,并对它们有了深入揣摩和了解。

  于雷俊而言,这本身亦是莫大收获。

  故而,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一边教导徒弟,一边祭炼温养六合大印,同时默默积累自身修行。

  时光如水,飞快流逝。

  雷俊师徒虽然不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但山门祖庭中相对较大的事情,门人弟子仍会时不时报备。

  这一日,韩筱菲来见雷俊,声音少见地低沉:

  “师父,祖庭来讯,左师伯祖……日子快到了。”

  府中老一辈中三天修为的长老左立,寿元已临近四百大限之龄。

  近百年内,左立便步入最后的暮年期阶段,至如今,终于渐渐走到人生的尽头。

  他素来同雷俊师徒相熟,又最喜府内优秀的年轻后辈不断涌现,平时关爱有加,是以韩筱菲闻讯,亦觉心头沉重。

  雷俊轻轻颔首:“吩咐华霆代为师送送左师伯,你如果想回去的话,也回去看看好了。”

  韩筱菲应道:“是,师父。”

  她回到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龙虎山,便见师祖元墨白亦自天界蓬莱海而归。

  除元墨白之外,姚远、刘笑、上官宁、涂光语等上一辈宿老,亦都现身。

  他们皆是上三天修为,虽然大都已界四百之龄,但寿元尚足。

  只是和他们同辈的老一代天师府中人,陆续凋零之下,如今已经寥寥无几,走一个少一个。

  左立之外,另一位中三天长老杜宇也早已步入暮年期,不过外貌看上去仍精神矍铄。

  而到了生命最后阶段的左立,已现衰老之象。

  不过他面上神情安然,视线扫过侍立一旁风华正茂青出于蓝,身着紫袍已经八重天修为的亲传弟子苏荷,左长老面现笑意。

  晚些时候,其他人皆告退,留下苏荷与左立门下其他几位亲传弟子,陪伴恩师最后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