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030章

作者:八月飞鹰

  着一身便服,相貌端正儒雅的前任大明首辅周明哲,足踏海浪,于波涛汹涌的大洋上如静立平地。

  不知过了多久,有亲信自远方而来:“禀元翁,北边岛上来讯,将于近日闭门读书。”

  所谓北边岛上,乃是另一位理学大儒,昔日大明皇朝内阁大学士吴党党魁晁丰的居所。

  晁丰,也欲要闭关静修,希望可以向更高境界迈进。

  报讯人望着周明哲的背影,心道终究还是楚党更胜吴党一筹。

  楚党党魁前任首辅周明哲,已然立地成圣。

  他亦是有史以来,第一位成就儒圣之境的理学大儒,开一脉之先河。

  怎能叫周围人不感到心潮澎湃?

  周明哲本人则平静。

  晁丰亦是天才俊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后,成功有机会更向上努力,不出周明哲意外。

  只是不知晁丰赶不赶得上九天十地重新归一前立地成圣。

  天地动荡愈演愈烈,应该就在接下来这几年里了……周明哲心道。

  幽帝终于成全接纳了他们。

  但那位显然不是仁恕之君,成全他们大明理学一脉,成全他周明哲个人,成全晁丰等人,就算是要用他们秉国理政,用他们做学问,怕是也要先一起闯过接下来这一关才成。

  闯过去,重掌乾坤,国泰民安。

  闯不过去,仗义死节,便在今朝,此番再无挪腾的余地。

  事到如今,也没有挪腾的必要了……周明哲静观远方起伏的大海。

  …………………………

  外间纷纷扰扰。

  山中雷俊静修。

  倏忽间,几年时光过去。

  雷俊按照自己惯常的步调,静心修行,同时教导弟子。

  除了两个已经九重天的徒弟外,他的三弟子封霆,臻至八重天四层圆满境界,默默修持,为冲击九重天大乘之境做准备。

  “禀师祖和师父,张师伯于前日功成圆满出关,成功臻至九重天大乘之境。”

  三清三宝洞天内,封霆向元墨白和雷俊禀报。

  雷俊:“好事啊,张师姐修为更进一步,本派多添一位九重天大乘高真。”

  在天师传位大典之后,八重天圆满的张静真积累已足,心有所感,选择闭关静修。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她终于功成圆满出关。

  元墨白、雷俊师徒闻言,都为她感到欣喜。

  以年岁论,张静真已界二百之龄,开始步入上三天修士的平台期。

  未来她并非没有继续进步的可能,但较之先前,修为提升速度势必放缓。

  如此,她能否成就九重天五层圆满五炁朝玄之境,难免要挂上个问号。

  没有翻天覆地的特大变故,基本无望成仙。

  类似她的情况,天师府内外各地,都有很多。

  一时之天才,惊艳一时。

  唯有天才中的天才,方可名动千古乃至万古。

  但如张静真等人,正是如今天师府重要的基石,并将继续在未来数百年内,为龙虎山添砖加瓦。

  “华霆也快了。”雷俊看着封霆微笑。

  当着他和元墨白的面,封霆说话没有保留:“还需要些年头,可能不及华洰师兄和华瑞师兄来得快,不过弟子有信心,不会慢太多。”

  卓抱节、秦采薇、辛北原、韩筱菲、程绒绒、张静真之后,接下来天师府内的八重天修士中,还有徐瑞、张凶洰和封霆组成冲击九重天大乘之境的新一批梯队。

  耕耘多年,如今龙虎山天师府也将迎来丰收季节。

  “对了,虚海师侄上升极快,虚吾师侄也在后面猛追。”封霆笑道:“该把他们也算进去的。”

  雷俊:“华菲收徒的心思咱们都知道,就不提了,华霆你呢?”

  封霆忙说道:“弟子倒是不挑,无奈实在没有合缘法之人,唯有留待将来了。”

  雷俊:“可有将来回家乡寻找的打算?”

  封霆正色:“弟子并无此意,如师祖、师父一贯教诲,我们修道中人应缘而动,无需强求,几方大千世界于弟子而言亦无分别,如果一定要说,这里才是弟子的家。”

  雷俊摆摆手:“都无妨的,你自己掌握。”

  “谨遵师父教诲。”

  封霆继续禀报:“对了,禀师祖、师父,山外新近有消息称,月斋主人于近日闭门静修。”

  雷俊、元墨白微微颔首。

  萧雪廷、刑风之后,沈去病也于去年成功推开仙门,成就成就武仙之境。

  他同萧雪廷一个炼体,一个兵击,同为武仙,令武道一途在汉末大劫后渐渐重新焕发光彩。

  修持儒家神射一脉的楚羽比沈去病稍慢,但现在也闭门静修,应该是开始为推开仙门做准备。

  或许很快,或许需要一些年头。

  但依雷俊对楚羽的了解,对方也是个有相当把握才会动手的主儿,此番闭门静修,当有所得。

  封霆禀报过之后,告退离开。

  洞天内雷俊跟元墨白提起:

  “萧春晖居士在儒林大千世界那边,成功臻至九重天五层圆满的境界了。”

  元墨白:“距离他当初臻至九重天平天下之境,还不到四十年?”

  雷俊:“嗯,三十五年左右。”

  元墨白:“儒家厚积薄发,名不虚传,想来当中还有他新开一脉所学,得天地自然反馈帮助之功。”

  雷俊颔首:“弟子也以为当是双管齐下的功劳。”

  萧春晖昔年滞留七重天、八重天良久,以至于从前很多同辈甚至以他为师的后辈,反而后来居上越到他前面。

  而他不为所动,只静心钻研自身学问。

  其本人修为天赋便惊才绝艳,待到学问初有所成,便顿时如龙入大海,再无所碍。

  当然,他眼下新成九重天圆满,距离继续向上,还需要继续积淀。

  虽然注定追不上萧雪廷、沈去病、楚羽他们了,但短短三十几年内突飞猛进,已经超过他长兄萧航,追上方岳和孟少杰。

  “时光荏苒,人事变化,当真令人目不暇接。”

  元墨白语气虽然感慨,但面色如常。

  他看向雷俊:“掌教,我们继续?”

  雷俊:“请师父赐教。”

  元墨白登仙后的道景玄垣展开。

  银河所化城关星光璀璨之余,兵戈肃杀之气横溢。

  雷俊在旁静观。

  而在他和元墨白的银河城关之间,同样有星光涌现,然后构筑成又一个新的身影。

  时光悄然流逝。

  雷俊不断积累自身。

  直到某一日,他平静同元墨白说道:“师父,弟子准备外出一段时日,四下走走。”

  “掌门和府中其他人,会同九天十地各方同道,在九天十地和人间已经做好相应准备。”元墨白面上微笑更浓几分。

  他向雷俊一礼:“恭祝掌教功成。”

  “借师父吉言。”雷俊还礼,然后告辞离开,出了三清三宝洞天。

  他确实漫无目的般,在人间和九天十地里四下随意走动。

  既不像当初洞玄登仙时有规律,按照自己人生一路行来逆走顺走。

  也不像洞玄太微登临仙境二重时坐关不动静修。

  雷俊眼下便如随意闲逛一般,足迹遍布四方。

  九天十地,他并非全都一定要个个走到。

  行至何方,随心所欲,亦无行程日期安排。

  仿佛游山玩水般,雷俊在九天十地大千世界走了一年多时光。

  冬去夏来,他即将迎来自己一百七十岁生辰。

  某一日,他忽然放慢了脚步,驻足于人间,俯仰天地,静观不语,头顶十色鹤盖五彩光辉流转。

  在雷俊脑海中,行遍大千世界,积累下众多碎片般的景象,这时齐齐汇聚。

  这一刻,他仿佛逆时间长河而上,直达上古。

  甚至越过了天界、地界分裂为九天十地的景象,继续一路向上。

  脑海中的景象渐渐变化。

  天、地、人三界由分立,仿佛欲要渐渐归一。

  倒放的景象渐渐停下。

  雷俊心知,那是上古初年的时代。

  开天辟地,三界初分之时。

  向前,是宇宙混沌,先天之先。

  后世有部分人将之描述为太古,以开天辟地三界初立作为太古、上古之分野,但亦有人认为开天之前,时间、空间皆模糊不明,难称为“古”。

  自开天辟地以来,方是人世。

  而在那上古时代,亦是先天神圣同后天生灵并存混杂的混乱时代。

  及至最顶尖的先天神圣陆续超脱,不存于世,皇天渐渐奠定天宫,三界规条越发完善,已经模糊不清的历史亦随之渐渐清晰起来。

  雷俊便在这时代与造化顺行、逆行的浪潮间,迎来仿佛当初开天辟地,三界分立般浩大而又荒古的天堑劫难。

  雷俊没有与之对抗较量亦没有躲避。

  他仿佛变成一张巨大的黑白太极图,坦然迎接这一切,随时代和造化的浪潮起起伏伏,全不受力。

  初时,雷俊仿佛顺水而动的游鱼。

  其后,他仿佛江河浪潮飞溅而起的水花,短暂迸发,复又落回水中。

  末了,他仿佛同时代和造化的浪潮化归为一,不分彼此。

  他即是时代与造化的浪潮。

  洪峰自宇宙天地间滚滚而过。

  所经之处,星河间的太微垣,化作紫微垣。

  定住中枢不动的群星,周转整个宇宙苍穹。

  当年雷俊天市垣变太微垣之际,凡八重天境界修成道家符箓派神庭者,皆有感应。

  而眼下,雷俊太微垣变紫微垣,则凡是道家符箓派修士,不论修为高低,全部心有所感!

  在那个瞬间,雷俊仿佛生出三方道景玄垣。

  一方天市垣。

  一方太微垣。

  一方紫微垣。

  三垣骤然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