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 第1011章

作者:八月飞鹰

  莫说严子登临圣师,便是没这一出,儒家旧学此番也难以继续支撑。

  儒林大千世界直接要变天了。

  而叫陇秋道人等罗浮派高层感到极为意外的是,相较于从前,这趟直接改变大千世界未来走向的惊天巨变中,多了一些外来者的身影。

  和他们同为道门传承的龙虎山天师府中人。

  对龙虎山天师府,罗浮派高层自然是久仰大名。

  儒林大千世界本身道门已经不成气候,但仍有关于上古时龙虎山以及纯阳宫的部分文献记载。

  而到了如今,因为此前张晚彤、郑白榆、高天随、萧春晖的存在,近年来在儒林大千世界,同样有少数人开始关注另一方大千世界里的道家符箓派圣地传承。

  罗浮派作为道门传承,自然尤为关注。

  陇秋道人甚至秘密遣人北上,求见张晚彤和萧春晖,尝试打听消息,只是在儒林大千世界这样的环境下,动作不敢太大,以免惹人耳目。

  但不论陇秋道人还是罗浮派其他高层修士,都不曾料到,龙虎山天师府中人第一次正式在儒林大千世界亮相,就闹出如此大动静。

  限于消息渠道缘故,他们当前还无法得知详情,许多消息亦难辨真假,但光是已经听在耳朵里的就叫人绷紧心神:

  龙虎山天师府一脉,直接影响了吴海林、严傲云两大顶尖儒家素王谁能登临圣师之境的关键。

  而另一位儒家素王,旧学世家领袖之一齐鲁丘家家主丘礼,直接便是因道门中人而陨落。

  在那之后,他们甚至还帮各地平复了不少妖乱。

  一众罗浮山高层面面相觑,皆有如坠梦中的不真实感。

  ……道门中人,何曾在这方大千世界,有过如此强的存在感?

  自上古大劫之后,这还是头一遭。

  “听说,龙虎山当代天师……被另一方大千世界玄门同道齐奉为当代掌教的雷真君,亲自过来了。”罗浮山长老贺耀言道。

  掌门陇秋道人轻轻点头。

  他视线望向窗外,徐徐说道:“是啊,雷……掌教亲自过来了,非如此,想来这次时局也不至于变化到这般地步。”

  陇秋道人刚开口时,语速很慢,但话说到后来,便开始变得果决。

  他收回望向窗外的视线,看着面前一众同门:“本派,当遣代表,求见掌教真君!”

  贺耀等人皆应诺:“是,掌门。”

  陇秋道人又继续说道:“本该老道我自己前往面见掌教真君,但当前消息纷乱,尚不知晓掌教真君法驾何在,为今之计,贺耀先代我北上。

  同龙虎山天师府诸位上仙来自同一方大千世界的萧先生,当前还在江东,贺耀你先与之取得联系,请萧先生代为转达本派求见的想法。

  我稍晚些时候紧随你之后,便也动身北上,跟你在江东汇合,等候掌教真君召见的机会。”

  非是他摆谱,而是他当前伤势尚不安稳,需要一些时间压制和稳固,只好先派其他人北上打前站。

  “是,掌门师伯。”贺耀先应下来,然后又问道:“是不是请田师弟一起?他之前去江东曾见过萧先生。”

  陇秋道人轻叹:“田彬也伤了,伤势比老道我还重,当前在他自己的山外别府静养。”

  贺耀:“弟子刚回山,尚不知此事,如此确实不好劳动田师弟,事关重大,弟子也唯有先动身北上,待晚些时候回来后再去探望田师弟。”

  陇秋道人:“好,先公后私,你去吧。”

  贺耀当即点了几个人同行,一起出山北上。

  这时陇秋道人和他们都不知道,被他们惦记的掌教真君雷天师,当前就在罗浮山。

  高居云霄之上,雷俊俯瞰罗浮山,跟一旁的唐晓棠言道:

  “乍一看没什么问题,很容易便漏过去,仔细观察方能发现少许古怪之处。”

  唐晓棠:“我就说吧。”

  在雷俊和唐晓棠当前视野下,罗浮山上有部分传人弟子,修行上颇有古怪之处。

  外在同其他罗浮山修士无异。

  但内里却令人感觉,他们所结金丹乃至于成就元婴并不单纯。

  似是在道门修行外,还蕴含巫门的气息。

  按照许元贞、唐晓棠所言,同那域外天魔有几分相似。

  但隐蔽内敛得多。

  要他们这等道门仙人才能勉强看出些蛛丝马迹。

  否则在金丹元婴遮掩下,便是仙境的儒圣也难看出端倪。

  可能要严傲云、吴海林那等存在面对面近距离仔细观察,才能看出问题。

  而这些罗浮山传人不论修为高下,无疑都在努力避免这样的事。

  现在,其实也是如此……

  “那位田彬田长老,便是这样?”雷俊跟唐晓棠问道。

  唐晓棠撇撇嘴:“不错,他是类似人里修为实力最高的那个,已经八重天境界了,在罗浮派中是年轻一辈第一人,放在整个罗浮山也数得上号了。”

  但眼下,为了躲着雷俊等人,罗浮山田长老便闭关养伤了。

  他在山外自己开辟的别府相当隐蔽,山明水秀,便是罗浮山自家同门也少有人知。

  但瞒不过雷俊、唐晓棠。

  二人很快找到田彬。

  大致看了看后,雷俊言道:“伤势当真不轻。”

  他看向唐晓棠。

  唐晓棠则摇了摇头:“感觉不到对我们抱有坏心。”

  雷俊若有所思:“不是诈伤,也不是故意将自己弄伤。”

  但还就是伤了,避免同他们当面打交道。

  如此事,雷俊并不觉得是巧合。

  有一只无形中的大手,在拨弄着田彬其人,令他自己无知无觉间,摔了个大跟头。

  看田彬模样,不像是被人附体夺舍一类,甚至不像是临时控制了思想。

  但他就是很倒霉的踩进坑里。

  照这么看来,这只手的主人,或者说造就田彬等人的幕后者,修为实力极为高明。

  但他应该不在儒林大千世界,没有察觉许元贞、唐晓棠早就到来并关注这里,没有察觉雷俊、唐晓棠眼下就在广南一带正盯着罗浮山。

  那只无形大手拨弄田彬,更像是无意但令田彬潜意识里尽量避免可能碰上雷俊等人的机会,从而保守相关秘密。

  “既如此,我想,暂时先不忙着打草惊蛇为妙。”雷俊。

  唐晓棠:“就这么放着不管?那姓田的随着修为地位增长,开始染指罗浮山道经传承,似他这帮人越来越多,罗浮山道统就可能整个从根上变化,届时就不再是这般慢慢侵染了。”

  雷俊:“晚些时候,此事可告知严子,有严子关注,即便我们离开此方大千世界,对方也难有大动作,能先止住对方渗透便好。”

  唐晓棠:“也不知师姐这趟能不能抓到域外天魔的老巢。”

  雷俊:“可能是九天十地、儒林、妖魔之外另一方大千世界。”

  他微微仰首上望:“我更好奇三件事……”

  对方为什么不亲自来这方儒林大千世界?

  类似域外天魔之事为什么只来儒林这边,在其他大千世界不见踪影?

  对方最终目的何在?

  “只来这方大千世界,是因为这里因为种种原因天界不存?”唐晓棠猜测道。

  雷俊同意她的看法:“我们再等等看便可验证。”

  严傲云登临圣师,重整时之渊和世之伤,而儒家旧学没落,各地文脉和礼制法仪崩解,天地景象将渐渐恢复文脉林立之前的模样。

  解除相关变化后,这方大千世界此前改变存在和形态的天界,便可能重现。

  届时便能观察域外天魔方面会如何变化了。

  “不过,这当中可能存在另一个变数……”雷俊言道。

  果不其然,许元贞得雷俊、唐晓棠传讯说明罗浮山相关后,便言道:

  “郑白榆就是那个变数,纵使此方大千世界天界重现,域外天魔方面也可能另开辟门路。”

  不过只要有严傲云在,对方难有大动作。

  郑白榆对此有相同判断。

  他眼下正身处天魔京中。

  而在他身旁,有似虚似幻的身影悬浮,看上去轮廓像人,但观之有不协调的诡异扭曲感。

  “眼下看来只能先到这里为止了。”郑白榆微微摇头。

  这趟他亏得吐血,更关键是将来很难有弥补机会。

  但到此刻,郑白榆已经心绪平稳如常,面上不见挫败失落之意。

  他看向一旁那个虚幻的影子:“还要多谢各位接应。”

  那虚幻的影子口吐人言,听来与常人无异:“我等亦是奉神尊旨意。”

  郑白榆:“郑某可否求见神尊?”

  对方言道:“会为你通禀,但时间不一定。”

  郑白榆:“自是无妨,我静候佳音。”

  周围还有其他虚幻的身影飘荡,但并不聚拢过来。

  郑白榆在天魔京中穿行。

  这里的生命看上去个个虚幻,反倒存在实体建筑,气势恢宏,颇具古风。

  郑白榆入住一间恢宏宽阔的石殿,内里广阔别有洞天,但只得他一人居住。

  他不以为意,静心调养自身伤势。

  域外天魔虽然只在儒林大千世界出现,但对郑白榆而言,倒也不是全然陌生。

  他眼下的伤势,便主要是百目妖树造成。

  眼下再身处天魔京,郑白榆心中敞亮:

  妖魔之世那边,妖龙帝君、大灭菩萨如何不谈,千手千眼大尊化为百目妖树,正是跟这里域外天魔所奉的神尊相关。

  自百目妖树开始,引得妖魔之世人界大部分佛门传人入魔,佛门净土就此走入末法时代。

  这位神尊,还真是闹出好大阵仗呢……郑白榆心道。

  而对方当前显然另有事在忙。

  郑白榆虽然好奇,但自不会轻举妄动。

  至于儒林大千世界这边,除非大灭菩萨重临,域外天魔这边的这位神尊也有动作,否则严傲云登临圣师后,他郑某人在儒林大千世界这边也需偃旗息鼓了。

  而九天十地大千世界那边,虽说机缘尚在,但想要把握,如今也不是那般容易。

  郑白榆微微蹙眉。

  这趟他没有跟龙虎山天师府中人照面,但前后所得种种消息无不表明,道门修士当前实力不可小觑。

  雷、许、唐三人随便拎一个出来,皆是惊世之才不假,同时这三人都臻至仙境二重,修成太微垣后,联手之下实力相互助长,更超出一加一加一的效果。

  应该说,虽然此前没有先例,但也不能算是完全出乎预料?

  “三”,对于道门来说,终是有许多特殊意义。

  郑白榆微微摇头。

  昆吾派赵蟾阳,亦是新时代顶尖的道门天骄。

  但拿他替换雷、许、唐三人中任何一个,效果都会大打折扣,吴海林不至于跌个大跟头。

  要说有什么事没做到前头,在那三人修为尚低时随便折掉一个,如今三角塌掉一个,整体少的不只是三分之一。

  不过现在说这些并无意义……郑白榆面前出现一本书卷。

  书卷不停翻动间,大量文墨在其上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