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交易?大冬天的还跑来交易?我看他们也没带什么东西啊,交易什么?”罗冲又探出脑袋看了一眼,疑惑的说道。
“我们也不清楚,所以不知道要不要开门,这才敲的鼓。”战士回答。
“开门吧,把吊桥放下去,就这几个人,也翻不出什么大浪。”罗冲想了一下,对几个战士说道。
“是,首领。”
几个战士听到命令,赶忙转动绞盘把吊桥放了下去,然后跟着罗冲一起下了城墙,准备开门问问情况。
城外的八人,正是一个不到百人的小部落派出的战士,他们之前也曾经来过汉部落的集市,只因汉部落的物价太贵,他们也拿不出多少兽皮,又没有罗冲看得上的特产,所以并没有交易过,来这里看了看就走了。
可现在他们部落的食物储备严重短缺,最多只能再坚持个把月,原本想要出去打猎,掏些冬眠的小动物用来充饥,可突然的一场大雪把整个大地都覆盖了,他们没有办法,最后想来想去,只好到汉部落这里来碰碰运气,寻求些帮助。
可是他们刚到汉部落这里就有点傻眼了,之前他们在秋天的时候来过一次集市,那时候城墙才刚刚动工,只有一圈护城河比较醒目,现在一看,护城河早已冰封,但是却有一座高大的城墙拔地而起,要不是发现城墙正中有个吊桥突出在城墙之外,他们差点就没有找到大门在哪里。
之后经过仔细观察,才看见这个高大建筑的上面有人存在,而且还是束发的汉人,他们这才确定没有找错地方。
双方交流之后,城墙上面很快又想起咚咚咚的鼓声,差点没把这几个人吓跑,要不是为了部落能够继续生存,没准他们真的就直接跑了,这个汉部落也太吓人了,到处都是奇怪的东西。
几个人又等了一会儿,发现鼓声停歇,吊桥也缓缓的放下,被吊桥挡住的部分露出一扇朱漆的大门,他们这才在一阵惊讶过后聚拢到吊桥前,可还是没敢过去。
城墙里面,罗冲带着四个手持铜矛的战士来到门洞里,卸下小腿粗的实木门闩,吱呀一声把门拉开了一半,这才仔细的看到外面的八个人。
他们穿着漏风的兽皮衣服,鼻子耳朵冻的赤红,手脚都带着冻疮,哆哆嗦嗦的拿着石矛骨枪站在吊桥的另一端,畏惧的看着城门口的罗冲和几个战士。
罗冲手扶腰间的长剑,对着他们招了招手,示意让他们进来,几个人试探的踏上吊桥,然后来到门口,又在罗冲的要求下交出了武器,这才被带进城里来,一行人进了一个没有人居住的空屋子,每个人端了一碗给奴隶们准备的肉汤,罗冲才开始对他们问话。
“你们说是来交易的?交易什么?你们也没带什么值得交换的东西啊?”
“汉部落的首领,这个,这个,是这样的,我们部落的食物不多了,今年雪又大,猎物也不好寻找,所以我们想跟汉部落借一些食物,我们现在虽然没有东西交换,但是明年有了猎物,一定会还给汉部落的,您看这样行不行。”领头的一个男人对罗冲试探性的问道。
呵呵,罗冲直接笑出了声,这年头连食物都有借的吗,小时候只听说过村里借盐借酱油的,现在居然碰到来借食物的,这玩意儿借了还有的还吗?自己的部落都养不活了,还指望他们明年有剩余的食物来还?开玩笑。
“借是不可能的,我们汉部落虽然食物充足,但也不会把吃的借给别人,不过你们的困难我也能理解,也别说我不帮你们。
这样吧,你们不是说来交易吗?那咱们就交易一些食物,没有兽皮和特产没关系,你们不是还有人吗,既然你们部落自己养不活,那干脆把这些人给我们汉部落,我们也会换给你们一些食物。
这样既减轻了你们的负担,又能多一些储备,岂不是一举两得,怎么样,你们想想?”
第275章 叛逃事件
“这?”对方领队的人一下就犹豫了,他还从没想过汉部落会提出这样的解决办法,这样的情况,他们事先在部落也没研究过,所以一下不知道该怎么说为好。
“当然了,如果你们部落的人不愿意分开的话,我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那就是让你们全部落一起加入汉部落。
只要成为我们汉部落的族人,坚固暖和的屋子,吃不完的食物,用不完的兽皮,这些你们都能拥有,怎么样,你们可以回去和族人商量一下,如果同意,就可以马上搬过来。”罗冲再次对他们说道。
“这,我们无法做出决定,不过我们会回去告诉首领的,同不同意就不知道了,虽然我自己是很想留在汉部落的,你们这里真好,我一定会把汉部落的样子告诉族人,相信他们也一定会喜欢。”对方领头的男人说道。
“嗯,很好,那我就不留你们了,希望你们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愿意来的话,汉部落永远欢迎。”
交谈完毕,罗冲站起身来送客,守城的战士很快又把几人放了出去。
其中一个没走的战士站在罗冲身边,突然对罗冲问道:“首领,你说他们会同意加入汉部落吗?这样他们就会过来?”
“我怎么知道他们会不会来,但是他们之中肯定是有人想来的,谁还不愿意日子过的好一点,至于最后他们怎么决定,那就跟咱们没关系啦,来不来都无所谓,咱们也不缺那几个人。”
罗冲摇了摇头,留下那个战士,自己转身又回到大嘴那边,看他们浇铸铁锅去了,至于刚才那些人,罗冲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就像他刚才说的那样,来了汉部落欢迎,不来也没有关系,这已经不是当初只有几十人的汉部落了,那点人罗冲现在还没放在眼里。
接下来的日子,汉部落依旧在快速的建设,油坊的设备也很快完工,罗冲已经带着族人开始压榨桐油了。
晾干的桐油籽先被磨成粉,在大铁锅里炒熟之后,又用麻布包成圆饼状,然后一个一个的放进榨油缸里,再把上面吊着的木锤慢慢放下来,往木锤的两侧坠上很多大青砖增加重量。
榨油缸的出油口处也放置了盛油的木质油桶,用来接收压出来的桐油,刚榨出来的桐油其实看起来和大豆油的颜色没什么区别,浅黄色的,除了有一股子桐油特有的气味,要不然还真分不出来。
这样的桐油被称作生桐油,用来当作清漆使用其实不是最好的,要说效果最好的,还得说是熟桐油,那是用生桐油加入松脂一起混合熬制而成,成品更加粘稠,颜色也变成了较深的琥珀色,是用来制作家具最好的天然漆料。
不过生桐油也不是毫无用处,虽然不是最好的清漆材料,但是用来当作灯油却没问题。
桐油的出现,也立刻解决了汉部落的照明问题,虽然油灯不是很亮,但是已经从无到有了,这就是一个好的开端,在汉部落还没有透光的门窗以前,屋子里能放一盏油灯,绝对给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在到了晚上,汉部落也不再是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了。
就在罗冲这边拿油灯在部落里又刷了一次声望的时候,之前来借食物的几个人也回到了部落,翘首以盼的族人看到他们空手而归,不由的全都露出失望之色,他们已经在节食了,每天只有一顿食物的日子是非常难熬的,不少人都为了减少消耗,窝在土屋里一动不动,就像是动物冬眠一样,期待着寒冷的冬天早点结束。
“怎么,你们没有借到食物吗?是汉部落不愿意给,还是你们没有找到汉部落?”首领对回来的几个人问道。
“首领,我们找到汉部落了,只是那里有点变化,我们也见到了汉部落的首领,但是他不同意借给咱们食物,不过他也说了一个办法,可以让咱们部落全都加入汉部落,这样就能获得吃不完的食物。”
接下来,领队的队长把去汉部落的所见所闻都说了一遍,但是却唯独隐瞒了罗冲说的另一个选项,那就是用人口交易食物的事情。
这是出去的八个人在回去的路上商量好的,他们这些成年男性,在部落里就是无法割舍的主力,那么如果真的要跟汉部落交易人口的话,最可能被拿去交易的,就是他们的女人和孩子,这是几人不愿意看到的。
与其拿自己的亲人用来交换食物,还不如大家直接全都加入汉部落,为了避免妻离子散的悲剧发生,所以他们干脆把这个事情隐瞒了下来,只告诉了首领全都加入汉部落这一个选项。
首领听到这个消息,先是非常的惊讶,后来又觉得汉部落也不是什么好部落,明明有吃不完的食物,却偏偏不愿意借给他们一些,而且还趁火打劫,威胁他们加入汉部落。
这样的人想法很恶心,即使现代依然有不少,觉得别人比自己好,理所应当的就应该帮助自己,仿佛别人帮助自己就是天经地义的一样,而且请求帮助一旦被拒绝,他还会骂你不是好人,这样的人简直太多了。
最后的结果自然可想而知,首领没有答应汉部落的无理条件,他觉得自己的部落大不了再艰难一点,也一定能熬过冬天,坚决不受汉部落威胁。
首领的决定马上在部落里传开了,而且原来就已经减少到每天一顿的食物,又突然变成了两天才有一顿,还要每天冒着寒冷的天气出去找食物吃。
这一下族人们就不干了,本来日子就过的够艰难了,现在反而更加贫苦,虽然族人们不敢出声反对首领的意见,可是心里却十分的不是滋味。
原本这个首领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部落里突然发生了集体叛逃事件。
原来,那八个去了汉部落的男人,在族人之间宣传了在汉部落的所见所闻,还有加入汉部落的种种好处,让一干族人顿时心生向往。
于是就在几人的策划之下,他们很快拉拢了一批愿意跟随他们一起投奔汉部落的族人,在一天晚上大家都睡着之后,整个部落将近一半的族人全都悄悄起床,跟着八人趁夜逃走,一路向汉部落逃去。
第276章 人口吸纳计划
双月当空,皎洁的月光映照在铺满地面的积雪上,让整个世界看起来并不那么黑暗,一行42人的男男女女艰难的走在雪地上,这一队人中还有几个懵懂无知的孩子,原本都要被部落放弃了,可现在又有了活下去的希望。
他们不敢打火把,害怕被部落的人发现,而且在寒风中,没有油脂的火把很容易熄灭,他们也没有多少食物,携带的少量食物还要先供给孩子,他们是一群不愿意放弃孩子的人。
部落的食物都是由首领和他的亲信负责看管的,这群人没办法偷出来,只好每天出去找食物,找到之后也不带回部落,就直接藏在了部落的外面,就这样攒了几天的时间,他们才凑了少量逃跑的资本。
一行人顶风冒雪走了整整半夜的路,一直到了第二天的上午,原本就吃不饱的他们行动力就下降了,他们收拾了食物,给那些小孩子都吃了一点,然后继续踏上逃亡的路程。
带走了部落一半的人,相信首领一定会震怒吧,也不知道首领会不会让人追来,好在无情的狂风,虽然阻挡了他们前进的路程,但也同时掩埋掉了他们的脚印,让他们稍微放下心来。
就这样又走了一天,后面始终没有族人追过来,这不是因为首领没有发现,能当上首领的自然不是笨蛋,他很容易的就猜出这群人是选择了加入汉部落,但是这些人并没有带走多少食物,剩余的食物足够让余下的人安全度过冬天,这也是首领没有选择追击的原因。
再说了,就算真的去追,追上了,谁胜谁负还不一定呢,逃跑的人不比首领这边少几个,就算真能追回来,难道把这些人全杀掉吗,当然不可能,但是留下他们不仅消耗食物,还要提防他们再次逃跑,这人的心一旦野了,只要没死,终有再次逃跑的一天,所以首领干脆也不去追了。
后面没有追击,可是逃出来的这些人却要坚持不住了,没有篝火取暖,没有热的食物可以吃,他们也无法坚持多长时间,最后一群人决定,派出两个人去汉部落寻找救援,其他人原地固守,找些木柴生火取暖,就近找些食物充饥,一定要坚强的活下去。
这一等就是一个星期的时间,五天后,两个寻求救援的人才到了汉部落的城下,在城门口冻了一夜,第二天早晨才被守城的战士发现,等罗冲知道消息,让人开城门把两人弄进来时,其中一人已经冻僵昏迷了,另一个人废了好大的劲才说明了情况。
知道外面还有40个愿意加入汉部落的人在忍饥挨冻,罗冲马上就下达了救援命令,五辆临时制作的简易雪爬犁,二十个骑兵,载着兽皮食物还有铁锅木柴,又拉上了那个还清醒的人带路,由游伏带领,一行人快速折返了回去。
救援队花了两天的时间就到了他们坚守待援的地方,可还是晚了一步,留下的40人中已经冻死了5人,其余的人也到了生死存亡之际,一群人精神萎靡,昏昏沉沉的,他们甚至吃了身上用来保暖的兽皮充饥,毕竟烧掉毛发,那些肉皮也是可以吃的。
而那几个吃奶的孩子,却靠着喝母亲的鲜血活了下来,长期的食物不足,让他们的母亲早就没了哺乳的能力,残酷的景象让前来救援的汉部落族人都忍不住唉声叹息。
游伏马上命令架起铁锅,给这些人用腌肉和大米煮些咸肉粥来喝,爬犁上带的大量兽皮也发给了他们,经过一天的抢救,这些人才慢慢好转回来。
到了第二天一早,不少恢复精神的人,端着盛满肉粥的瓷碗,忍不住嚎啕大哭了起来,他们委屈,他们庆幸自己的得救,他们也为那些没能坚持到现在的族人感到悲伤。
哭过了,痛过了,他们也再次坚强起来,在救援队的帮助下就地掩埋了死人的尸体,然后全都坐在爬犁上,裹着厚厚的兽皮,被救援队拖了回去。
这几十人来到了汉部落,他们的遭遇也很快从救援队的口中传遍了汉部落,汉部落的族人纷纷对他们表示了同情,同时也十分庆幸自己是汉部落的一员,能生活在首领带来的美好生活中。
几天的时间里,不少族人都在工作之余前来慰问这些新加入的族人,教他们使用汉部落的各种东西,教她们说汉语,让他们能够快速的适应汉部落的生活。
新来的族人面对老人的热情,心里也很感动,同时在享受了汉部落的生活之后,也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有多明智,他们也在努力的学习汉语,希望自己能够尽快融入汉部落的大家庭。
又是几天过去,时间一转就到了冬季的第二个月末,汉部落的风车木材加工厂也建造好了,不少族人又腾出手来,罗冲也再次给他们安排了新的事情做。
四个月的冬季,现在才刚刚过了一半,各部落储备的食物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一些食物储量不多的部落,已经到了最艰难的时刻,类似这种想要投奔汉部落的人肯定还有不少,这对别的小部落来说绝对是灾难,可在罗冲的眼里,这绝对是吸收人口的大好时机。
汉部落目前的人口,加上奴隶差不多能凑出来3000,可汉阳城的人口容纳上限,最起码还能再吸纳2000人,罗冲没有两个月就能吸收2000人的幻想,他的要求不高,能在春天之前在增加1000人就行。
于是罗冲马上派出了100人的骑兵队伍,分成了十队,朝着汉部落四面八方撒了出去,每队十人,每人两匹马,另外每个小队还配了一只阿祖卡巨鹰,用来侦察和传递消息,专门去接触那些人数低于百人的小部落。
这些部落人口不多,最有可能食物短缺,没准就能忽悠来一些人,或者用食物和兽皮交易一些人口,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就像去年冬天,罗冲也是这样跟黑鼠部落和栗部落交易的。
第277章 弹簧
十个小队探索的方向也不一样,有六个队伍都去了河东,两个去了正西面,还有两个去了北方,这些都是汉部落接触比较少的地方,而且根据游伏提供的情报,河东的小部落最多,所以也是侧重点最大的一个方向。
同时为了能够尽快的有所收获,罗冲在十个队伍的人员配置上也各有侧重,比如去往河东的队伍,成员就多是黑鼠部落、栗部落、树部落的老人,西边则是游部落和编部落的老人居多,北面则是漆部落和鹰部落的老人。
这些人都曾经是当地的土著,最了解周围的情况,也和周围的部落认识,让他们前去交涉,成功的可能性也会更大一点。
派出了这些人手,罗冲就坐阵汉阳城等待着各队的收获,不过汉部落的建设依然在有条不紊的进行。
风力锻锤和风力自动锯木机的建成,大大加强了汉部落制造业的成产能力,尤其是木材加工厂,现在每天能生产条凳上百条,那东西制作最为简单,一个长条木板,插上四条凳子腿就算完活儿了,因此这种最为基础的家具,很快就发到了汉部落每个家庭之中,至于上桐油的事情,则交给每个家庭自己完成,以此缩短加工的时间。
条凳,方桌,格子窗,木板门,这些汉部落急需的家具和装潢,也相继在木材加工厂被制造出来,然后分到每个家庭,改变着族人的生活水平和生活习惯。
铁匠铺那边也在不停的打造更多的工具,铁勺,菜刀,剪刀,还有钢针。
说到钢针这个东西,其实并不需要多少,但是制作钢针的技术,却是汉部落必须掌握的,那就是金属拉丝工艺,至于什么铁杵磨成针的荒谬事情,纯粹是扯淡。
汉部落需要金属丝的地方很多,除了缝衣针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弹簧,汉部落需要弹簧,有了弹簧就能制作出更多优良的器械,比如改进织布机,或者制作夹子,武器零件之类的东西。
之前在汉部落没有发现铁矿的时候,罗冲想过制造弹簧,但是当时手里只有青铜,当然了,不是青铜不能制作弹簧,而是制作起来太麻烦,而且青铜弹簧的效果也没有钢弹簧出色,所以才被一直拖着。
青铜是以铜为主要材料的合金,加入不同的材料融合就能获得不同属性的青铜,比如磷青铜,就是制作弹簧的材料,磷青铜的弹簧不仅硬度适中,弹性好,而且不会产生静电,即使是现代,很多精密的电子仪器中也都是使用的磷青铜弹簧。
但是想要做磷青铜,首先就要有磷,这种材料虽然不易储存,而且非常的危险,但是罗冲还是有办法获取的,只是方法比较恶心,所以他也一直没干。
磷这种化学单质最先被发现和确认的时候,是在中世纪的欧洲,当时欧洲的老百姓很穷,但是都梦想着一夜暴富成为富翁,所以在当地就十分盛行炼金术,那些炼金师不停的做着各种化学实验,梦想着有朝一日点石成金。
就是在那个历史背景下,一个德国的商人,不务正业的搞炼金术,在自己的小黑屋脑洞大开,做了一个高温蒸发人尿的实验,结果金子没练出来,反而生成了一种白色的固体物质,这种物质在常温下会自燃,还会发出绿色或蓝色的火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白磷。
磷在自然界中的储量十分庞大,但是都不会以单质的情况出现,大部分都蕴含在生物的体内,就连最常见的草木灰中都有大量的磷,是最天然的氮磷钾复合肥,不过那个提炼起来很复杂,远没有直接蒸发人尿来的方便。
不过现在汉部落有了钢铁,罗冲就没有打算继续煮人尿了,虽然白磷还有很多其他的用处,比如制作火柴,或者制作手榴弹的拉火引信,但是汉部落目前还用不到这些,罗冲只是想做一些弹簧而已。
钢铁是制作强力弹簧的最佳材料,但是前提要先把钢铁拉成丝再说,最原始的金属丝应该是春秋战国的时候就有了,那时候的人会先把金属融成薄板,然后捶打,放入滚轴中碾压,直到碾压成0.5毫米厚的金箔,再用刀把金箔切成丝,最牛叉的工匠能切出直径低于0.5毫米的金线,然后缠绕在丝线上,用来刺绣服装上的图案。
不过这还算不上拉丝,真正叫做拉丝的,还是金属板拉丝,简单说就是把一块钢锭锤成一根细棍,然后烧红,在一块钻了圆孔的钢板中拉过去,使钢棍变的更细,更圆润。
这就要先制作一块打孔的钢板当作工具,上面钻上一排各种规格的圆孔,然后就可以把钢条烧红拉细,因为拉丝的孔一个比一个小,所以最后拉出来的金属丝也会越来越细,越来越长。
这个方法一直沿用至今,虽然拉丝的机器越来越先进,但是原理还是那个原理,就像发电机,变的再厉害,它也是还是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这个原理是永远不会变的。
罗冲目前还没有能够在钢板上打孔的工具,所以最后他直接选择用失蜡法浇铸一块拉丝用的钢板,拉斯钢板被安装在了风车锻锤的旁边,利用风车带动齿轮,最终传动给拉丝用的绞盘。
金属拉丝的原始工艺并不复杂,汉部落很快就在罗冲的指导下做出了金属丝。
有了金属丝之后,只需要按照需要的规格制作弹簧,然后再经过淬火,使金属丝变硬了就行,使用同样的方法,也能制作出更细的缝衣针。
就在罗冲呆在汉阳城搞弹簧的时候,外出寻求小部落加入的骑兵队也终于带来了收获,十个小队,陆陆续续的把交易来的人口,或者一些人数不多的小部落,都直接拐了回来,汉部落也因此人口迅速增加,只是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汉部落的人口就增加了两三百人。
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而是这些原本被派出去找人的队伍,竟在途中有了意外发现,让罗冲十分的感兴趣。
第278章 快速发展计划
罗冲坐在家中,听着送人回来的骑兵小队汇报情况,这支小队是由羽毛带领的,负责搜索的区域是河东面的正东方向,那是汉部落从未涉足的区域。
之前罗冲亲自去东北方向探索了八宝山,游伏又带人去了一次东南,再往后一次又直接南下到了草原,反而正东方向一直未曾踏足,所以这次有意外发现也实属正常。
“首领,从咱们这到以前的黑鼠部落已经没有人了,但是从黑鼠部落的地方继续向东走五天的距离,我们在那里发现了一条大河,足有七八户房子那么宽。
而且大河西岸也有一大块的平地,感觉比咱们现在的汉阳城这里还要大些,具体有多大我也不会算,反正很大就是了,那块平地上也没有部落居住,倒是在周围两天的路程之内有几个部落,都在山林里。”羽毛拿着一张潦草的地形图跟罗冲解释道。
“哦?那么宽的河?”罗冲饶有兴致的看着地形图。
地图虽然画的潦草,但是根据罗冲亲自探索的地方,再结合起来想象,还是能够看懂的。
对于羽毛所说的那条七八户房子宽的大河,汉部落一户十米长宽,七八户就是七八十米了,这么宽的河确实可以算作大河,而这条河的上游,根据罗冲掌握的地理信息,很可能是八宝山东面的沼泽水系汇聚而成,毕竟那里的位置就很接近啊。
有水的地方人就能生存,而且那个地方靠近八宝山,如果能够占领下来筑城防御,不管是就近炼铜,还是搞航运,或者是河中丰富的淡水鱼资源,都十分的吸引人。
汉部落目前的第一个城池,很快就会达到人口上限了,因此预谋下一个城池的选址,就必须提前进行,不能等到都住不下的时候才去想第二座城的事,那个地方有大片的平地,又有丰富的水资源,对于汉部落发展农耕也是很有利的。
从汉阳城这里,到曾经的黑鼠部落居住地,步行要走一天的距离,但是到羽毛所说的那条大河,还要再走五天的骑程,不过由于地面到处都是积雪,而且他们还要沿路搜索,骑马也不是很快,所以这段距离换算成步行,大概也要走七八天的时间,按照步行速度一天20公里来算,那么应该也就是150公里左右的距离。
这个距离如果能修出一条直路,中间再建立个驿站用来换马,全速骑马最多五六个小时小时就能到达,以汉部落目前的实力,完全可以把那里控制下来,作为汉部落的下一个城池,中间的驿站也能建立一个小村落出来。
对于那里为什么没有部落居住,这个其实也很容易理解,毕竟仅靠水源,肯定野兽极多,而且周围都是大片的平地,又无险可守,不会筑墙的部落根本不敢在那安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既然是无主之地,又很符合汉部落的需要,那当然是汉部落自己占领再说了,不过现在还不着急,这不是立刻就能完成的事情,还要一步一步来。
首先,建立新城最大的问题就是汉部落目前还没有那么多人口,而建造城池也很需要人手,这些都是汉部落所没有的,如果直接派兵去抓的话,那就只能当作奴隶使用,这对汉部落来说太亏了,最好是想办法兵不血刃的吸纳一些人才好。
这个倒也不是没有办法,罗冲很快就想出一个主意,那就是在那里成立一个固定的集市,派几百人在那里驻守,只要足够防御周围的部落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