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56章

作者:羽卿书

  比较麻烦的反而是那几个整体并入汉部落的部落,比如黑鼠部落,谁是谁的配偶,哪个小孩是谁生的,就比较乱了,反正罗冲是搞不明白,全交给鼠巫去解决,罗冲只要结果。

  汉部落这边也是,分户的问题交给长老解决,树部落人口少,他们很容易就捋清了,谢顶部落那边只剩下三个成年男人,反而多出来一大堆的女人。

  罗冲决定把这些女人中还有生育能力的,在原有的几个部落族人里找到新的配偶组建家庭,已经过了生育年龄的暂时就别组家庭了,几个女人带着孩子一起过吧。

  再有就是姓名的问题,姓氏由罗冲来提供,但罗冲可没功夫给他们挨个取名字,所以就直接用姓氏加上他们以前的名字。

  比如大树,他的姓氏是林,现在改名叫林大树,不过罗冲已经叫大树叫习惯了,以后还会那么叫;还有鼠大,他的姓氏是黍,现在改名叫黍达,和原来的名字谐音,但是罗冲依然会按以前的名字叫他。

  到了第二天,罗冲就领着大树,开始了建城前的最后准备,丈量土地,精确定点,放线。

  造房子放线,或者说造建筑放线,有一个很简单通用的找角度方法,在不要求角度十分精确的时候,可以用边线‘三四五’的方法确定房子的直角。

  简单来说,就是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在两条直角边上分别量出三米和四米,如果这两个点中间的距离正好是五米,那说明两条直角边的夹角已经是90度了,如果还不是五米,那就再稍微调整一下,直到变成直角为止。

  利用这个方法,就能盖出方方正正的城墙,和四四方方的房子,就连那些方框城区的位置,也都是这么确定的。

  大树正在帮罗冲给一个东北角的城区放线,一边好奇的问着罗冲。

  “首领,你说的这长宽都是十米的地方用来造房子,是不是有些浪费了?”大树不解的问道。

  “这长宽十米的地方不是全都用来造房子住的,房子只造三间,剩下的可以建造个小仓库用来堆放柴草和工具,甚至自己挖一个旱厕。

  而那三间房子,有一间是给大人住的,另一间给小孩子们居住,中间那个屋子用来做饭和烧炕。

  这么算下来,其实一个人也分不了多大的地方,尤其是小孩子,都只能挤着睡。”罗冲给大树解释道。

  “首领,那砖房是怎么造的啊?房顶用什么东西才不会漏雨?”大树又提了个问题。

  “造砖房的方法,就是先沿着画好的线挖沟,然后用重物把地基夯结实,再往上面用砖头和砂浆一层一层垒起来,等把墙垒好,就用结实的圆木架在房顶上当房梁,圆木上再铺一层草把子,草把子上面再糊上一层泥,泥的上面再铺一层瓦片。

  瓦片就是和砖块一样用粘土烧成的扁砖,片状的,铺在房顶上就像鱼身上的鳞片,可以防水,就跟鱼皮一样的效果。”罗冲一边拉着线,一边给大树介绍造房流程。

  “原来,那些土还能这么用,这不就像是陶器可以装水一样的道理吗,还是首领有办法。”大树佩服的说道。

  “嗯,你这个陶器形容的很形象啊,其实瓦片本来就是相当于碎陶片,那些防水的陶片确实可以这么用。”罗冲笑着说道。

  一直等到中午休息的时候,罗冲正坐在一根大圆木上吃东西,突然小蝶就从后面抱住了罗冲的脖子,整个身子都趴在罗冲后背上。

  “罗冲,你看我做出来了什么好东西。”小蝶炫耀的在罗冲眼前挥舞着一根白色的线。

  “线?这是……用兔子毛搓出来的?”罗冲惊讶的问道。

  “是啊,是啊,我厉害吧,我用兔子毛搓线给你织布,连阿姆都不会呢,阿姆只会织麻布,可是我会织毛布,你快夸夸我啊……”小蝶趴在罗冲背上邀功的说道。

  “那个,不是……你哪来的兔子毛啊?”罗冲怀疑的问道。

  “就是那些兔子从自己肚子上咬下来的毛啊,我看它们不要了我才拿过来的……”小蝶理直气壮的说道。

  “我滴姑奶奶耶,那是母兔子生小兔子之前,给小兔子咬下来做窝用的,你把这些毛都拿走了,它们生的小兔子怎么办。”罗冲嘴角一阵猛烈的抽搐。

  “啊?…(⊙_⊙;)…那小兔子会不会死啊?”小蝶顿时就委屈了,她也不知道是这样的啊。

  “呃,那个,应该没什么事,现在天气都那么暖和了,小兔子不会冻死的。”既然已经把人家的毛搓成线了,罗冲也只好这么安慰了小蝶一下。

  “噢,那我下次不去捡那些兔子毛了,可是我真的好想给你织布。”小蝶糯糯的趴在罗冲耳边嘀咕道。

  “那个,你既然想到要做毛线,为什么没拿羊驼的毛试试,它们的毛比兔子更长啊。”罗冲给她提醒道。

  “谁说我没试,我一开始就看上它们身上的毛了,长的圆圆的那么好看,可是我从它们身上拔毛的时候,它们就冲我吐口水,哼,一点都不乖……”小蝶哼哼唧唧的说道。

  罗冲:“……”

第139章 内城or外城

  “傻瓜,你直接从羊驼身上拔毛,那多疼啊,它们当然不愿意了,等回来我给你做出来剪刀,把它们的毛都剪下来,然后给你拿去织布,好不好。”罗冲拍了拍小蝶的胳膊说道。

  “什么是剪刀啊?”小蝶不解的问道。

  “呃,就是一种工具,把两把刀固定在一起,可以张开,也能合到一起,只要先把刀张开,把要弄断的东西放在两把刀中间,再把刀合上,中间的东西就会被割断。”罗冲伸着两根手指作剪刀状,给小蝶示意道。

  “那你快点给我做剪刀啊,要不然我都没事情做了,那些麻草都长的好慢啊。”小蝶催促着说道。

  “你每天都看着那些麻草,当然觉得长的慢了,你可以找点别的事情做啊。”

  “不是你让我看着那些麻草的吗,要不我跟着你每天转转好不好。”小蝶征求道。

  “我什么时候每天转转了,我很忙的好吗,现在要给所有的族人们建房子,我每天都要看着,还要教他们怎么干活……好好好,我给你做剪刀行了吧,媳妇儿大人,快松口啊。”

  罗冲正辩解着自己没有瞎转,小蝶就趴在罗冲背上咬他的耳朵,疼的罗冲赶紧求饶。

  就这样,罗冲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给城区的建筑放线定点,晚上吃过饭,还要在小蝶的监督下雕刻剪刀的蜡模,用失蜡法制作粘土模具。

  剪刀的形状是两个一面平整,一面突起的三角形尖刀,中间部位有个固定用的圆孔,尾部是一根细长的铜条。

  等浇铸完成后,经过初步打磨,然后用一根铜钉插在中间的固定孔里,用锤子把铜钉敲扁,把剪刀的两部分铆接在一起,再把后面的两根细铜条回火加热,然后用工具捏成两个半圆形握把,最后把剪刀的刃口精细打磨就可以了。

  为了给小蝶做这把剪刀,总共花费了三天时间,三天之后,小蝶高兴的拿着剪刀去剪羊驼毛了,罗冲还在后面嘱咐着她。

  “小蝶,那个羊驼毛剪下来之后先装到筐里,必须先洗一下才能用来搓线,还有,自己小心一点儿,别被剪刀伤到手,也别把羊驼扎死了……它们的毛还可以再长出来的。”

  “我知道啦,你真好,木啊……”小蝶跑回来在罗冲脸上吧唧一口,然后拿着剪刀跑了。

  而罗冲则是自己到了新建的两座砖窑那边,两座圆柱形的半地下砖窑已经完成了,挖河工作也即将开始。

  这一次罗冲打算开挖的河道,是距离引水河南侧400米的回水河,整个河道的长度比引水河稍微长一点,大约750米长,河道的规划宽度和深度都是4米,和引水河一样。

  至于为什么先挖回水河,而不是一圈护城河,原因也很简单,因为罗冲想先造房子,可如果先挖护城河造城墙的话,再往里面运输建屋的材料就费劲了。

  而且汉部落人手还是不够,如果先建城墙,那可能今年就造不出那么多房子了。

  汉部落现在非常需要房子,第一,是因为族人们现在还都是住的茅屋,又怕火又不挡雨,非常的简陋。这样的居住条件,人很容易就会生病,大人身体还好一点,但是即将到来的那些女人和小孩儿就不一定受的了了。

  第二,汉部落需要一个大型的家畜养殖场,用来扩大养殖兔子的规模,这个养殖场要干净,卫生,通风干燥,还要足够的大。

  第三,汉部落需要一大片平整开阔的土地,最好是一个小广场,还要在地面铺上青砖,用来晾晒即将收获的水稻。

  水稻储藏是需要晒干的,不然直接储藏新鲜稻谷,用不了多久就会发霉腐败,甚至在仓库里自己发芽……

  但是汉部落现在根本就没有适合晾晒稻谷的地方,总不能直接倒在土地上晒吧,最起码也要铺个席子,可是汉部落目前还没有能力短时间内编出那么多席子,也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所以,与其花费时间编制草席,还不如直接铺砖来的速度快些。

  第四,就是尽快扩大水稻田的规模,为即将种植的第二季水稻做准备。

  水稻的生长周期,从播种到收获,差不多需要100到110天左右,也就是三个月出头。

  而根据鼠巫的月历记载,这里的春秋两季都是三个月的,炎热的夏季和寒冷的冬季都是四个月,一年共有14个三十天的月份。

  也就是说,能够适合水稻生长的月份就有十个月,每年种两季水稻完全没问题,甚至等族人们种植熟练,掌握整个年份的季节规律之后,有可能实现水稻的一年三熟,当然,现在是做不到的。

  等第一季水稻收获之后,汉部落就有足够的种子用来扩大种植规模,让秋天之前狠狠的收获一批大米。

  综上考虑,罗冲才决定先开发内部的城区,然后再腾出手来建造城墙。

  开挖回水河的泥土就用来烧制砖瓦盖房,也可以从回水河的两岸挖掘沟渠灌溉水稻田,不至于影响今年的第二季水稻。

  两座砖窑建成的第二天,回水河的挖掘工程开始了,有经验的汉部落老人们熟练的用甜树根把肉肉和灰山诱拐了过来,给它们套上两米宽的巨犁,开始按照罗冲画好的标记把预定河道的土地翻松。

  然后从小河边挖个小沟,把河水引进刨松的河道,让这些松土加水变成泥巴地,然后再牵着一群牛和肉肉灰山,把这些河道里的泥巴踩成熟泥,之后就可以把这些熟泥压模制成砖胚了,等砖胚晾干之后就可以入窑烧制。

  这一批用来造房的砖一共有三个规格,一种是5厘米厚,12厘米宽,24厘米长的小砖,是专门垒墙用的。

  还有一种也是5厘米厚,30厘米宽,60厘米长的大方砖,这种砖是专门用来铺设地面的,主要用来铺设城中心的小广场还有几条主要干道。

  另一种就是3厘米厚,边长40厘米的正方形地板砖,主要用来铺设室内的地面。

  室内到底要不要铺砖,罗冲仔细想了一下,觉得还是需要的,主要是考虑到以后要在屋子里放家具才铺砖的。

  铺砖的目的在于硬化地面,不然你弄个四条腿的桌子过来,结果地都不平,你还能在桌子上写字吗?

  还有,以后如果罗冲要在汉部落推广织布机,结果族人们屋子里地都不平,小孩子撒泡尿就能在屋里和泥了,那还能放织布机吗。

  所以,室内铺砖,硬化地面,是必须要做的。

  除了这三种规格的砖,还有两种规格的瓦片,是罗冲自己设计的一种‘~~~’扁S形的波浪瓦片,20厘米宽,35厘米长,很大,也很简单,铺设的时候,直接把S形下扣的一面,盖在上一片的上翘的一面,一片一片压起来就好了。

  最后就是一种用在屋脊上的半圆管状的长条瓦片,主要是处理屋脊处,两面瓦片的接缝用的,这种长条瓦,一间屋子都用不了几片,制作的数量十分稀少,目前还是以烧砖为主。

第140章 原始基建重器

  汉部落挖河烧砖也不是第一次了,已经有了一批熟练的族人,让这些老人带新人,熟练度很快就能上来,比较麻烦的就是这次的砖胚型号有点多。

  罗冲亲自设计了新的木制砖模,让木工组批量制造,剩下的他就不管了。

  之前已经任命了木工组组长,冶金组组长,这次罗冲又任命了瘸子当窑工组组长,也是目前人数最多的一个组了,工作量也很大,不仅要烧砖,还要烧炭,烧陶,以后还会有很多别的东西烧,现在都交给了瘸子这个汉部落元老来管理。

  挖河制砖的事情进入正轨,罗冲又开始了研制新东西,一种专门用来压路,平整土地的东西。

  压路用什么东西?前世的时候,罗冲见过那种前后两个大碾子的压路机,人可以直接坐在上面开的,效率十分快,而且还非常方便,所以他现在也想造一种碾子。

  做碾子最多的材料就是石头,可是现在汉部落没有钢铁,用青铜开凿石头不太现实,青铜锡含量少了太软,一砸就弯,含量高了又太脆,容易断,所以打磨石碾的方案直接被罗冲放弃。

  后来罗冲又想起以前埃及人用花岗岩建造金字塔的方法,他们把巨型花岗岩锯成石砖修建金字塔,使用的方法是在花岗岩上面撒一层石英砂,也就是沙子,然后用一根扁铜条当锯子在上面摩擦。

  利用的原理是沙子的硬度高于花岗岩,然后人来回拉动铜条,带动沙子和花岗岩摩擦,用着这种方法来锯开坚硬的花岗岩,不过用这方法造石碾还是算了吧,第二种方法又被罗冲否了。

  比较容易点的就是直接锯一节圆木当碾子,但是木头太轻,做碾子也不合适。

  后来又冥思苦想了半天,罗冲终于想出来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碾子,用粘土烧制一个陶碾,这还是他看到水缸之后想出来的,把水缸放躺下不就是碾子吗。

  烧制陶碾,当然不可能是实心的,因为根本烧不透,罗冲设计的陶碾,是一种同轴滚筒状的。

  外面是一个直径一米,长一米二,厚6厘米的,一个两头通气的陶管,里面是一个内径10厘米,厚5厘米的细陶管。

  然后让木工组做两个圆形中间带孔的木板,可以正好把一大一小两个陶管连接在一起,之后再往这两个陶管的夹层内装土夯实,用来增加自重,两头用圆形的木板卡死就行了。

  这样一个直径一米的装土陶碾,自重高达上千斤,压路是肯定没问题的,使用时直接在中间的细陶管里插根结实的木棍,就可以用牛拉着走了。

  如果不用的时候,或者需要把陶碾运输到别的地方修路的时候,可以把陶碾侧面的两块圆木板卸下来,把里面的土倒掉减轻重量,这样两个人就能把陶碾抬走,或者一个人就能推着走。

  里面的土就是配重,需要多少重量还可以自由调控,简直就是原始时代的基建重器啊。

  第一个陶碾试制品成功,罗冲大手一挥,让瘸子再造20个,这么一个实用性超级强悍的碾子,制作只需要一天,不是完爆那些凿石碾的人吗。

  趁着瘸子烧制陶碾的时间,罗冲开始设计规划整个城区的排水系统,也就是下水道。

  下水道是必须要有的,不然等城墙建好之后,要是下一场大暴雨,估计整个城里就要被水淹了。

  这个排水系统只用来排雨水,每家每户的厕所会定期清理,那些排泄物可以弄到城外,专门挖一个沤粪池统一收集起来,等腐熟成有机肥再回归田地。

  这样一是可以保持城里的卫生,二是可以废物利用,毕竟大粪对于一个农耕部落也是可利用资源。

  整个城区的排水系统很简单,只有两级排水,第一级是在每条胡同的路中间挖一条宽半米,深半米的水沟,底部敲平铺砖,两侧也用地砖围起来,上面再横着盖一块60厘米的地砖,每个家门口留一个带孔的青砖当作盖子。

  第二级下水道是在四条‘井’字形主干道,还有环城路的中间,挖一条宽半米,深一米的沟,沟里夯平砌砖,上面加盖子。再从环城路的主下水道挖八个出水口通向护城河,每面城墙下面两个出水口,以此实现城区排水的目的。

  一旦下暴雨,因为二级下水道比一级下水道要低半米,住宅区的雨水就会顺着一级下水道,流到主干道的二级下水道,最后流到护城河里。

  这样的做法就是施工简单,不用钻到地下挖洞,直接在地面就可以完工,而且如果因为使用时间长导致下水道堵塞,直接把上面的盖子掀开就能完成清淤作业,后期维护也很方便。

  规划好了所有重要的东西,建房子的工作也开始了。搞建筑盖房子罗冲没学过,但是他学过反向建筑学,也就是拆房子,爆破军事目标也是要学建筑结构的,只不过没有人家学建筑的那么专业。

  造房子的砖还没烧好,但是这不影响罗冲带着人打地基,他叫来20个穴部落的少年少女,准备把这群爱挖土的孩子培养成专业的土木工程建筑队。

  先带着他们造一所房子,让他们学习一下整个流程。

  首先就是告诉他们常识问题,给人居住的房屋要坐北朝南,冬天能挡住北风,窗户要朝南开,让室内一年四季都阳光充足。

  然后开始放线,找好具体的施工地点,再开始挖墙体基槽,基槽差不多有80厘米的深度,挖好之后,开始夯实地基。

  夯地基的工具是一节锯下来的圆木,在一端安装两个把手,圆木不是很粗,只有30厘米左右,这样一个夯槌一个人就能操作,拎起来再砸下去,反复运动,直到再也砸不下去为止。

  挖出来的土就堆在屋子里,到时候正好把屋里的地面垫高,室内的地面一定要比院子高,不然下雨的时候水就会流到屋子里,这也是常识。

  所以平房的屋子一般都会比院子高出最少一个台阶的高度,就连屋子和院子一样平的都很少见。

  20个少年少女从日出干到日落,一天可以完成两所房子的地基,也就是6间房子的地基,这个速度还是可以的,地基夯实之后,就可以等着砖块垒墙了。

第141章 城区的水源

  连续挖了两天的地基,罗冲突然又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工地上缺水啊。

  建造房屋需要大量的水,砖块要浸水,和泥巴也要水,但是现在城区里是没水源的,用水只能用小推车推着水桶,从离着最近的引水河打水,这个距离虽然不算远,但是也很麻烦,因为需要的水量太大了。

  再加上以后的居民生活用水,总不可能每天跑到护城河里去打水吧,第一护城河的水和排水系统相连,河水不一定干净,第二,如果被敌人围城了,城里会断绝水源的,这是个致命的问题,所以罗冲打算在城里打井。

  水井这个东西很原始的时候就有了,具体出现的时间已无法考证,而且井水是一种很优质的食用水水源,跟河水相比,好处很多。

  先说一点最明显的吧,那就是冬天的时候河水会结冰,而井水不会,因为井水的水位都在地下深处,温度不会低到零下,光是这一点,就足够罗冲下决定挖水井了。

  以前汉部落冬季用水,都只能用陶锅煮雪水喝,或者破开冰面打水,难道以后还要煮雪水喝,当然不可能。

  而且跟河水相比,井水更加干净,河水露天的流淌着,里面经常掉落各种杂物,还有各种鱼生活在里面,甚至罗冲还经常在河里洗澡……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