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另一边,卫山郡的郡守鲁光柱也派了人,跟着罗冲派出的禁卫一起到东边的大泽里寻找合适的湖心岛,用来建造合适的苦味酸工厂,以及爆炸类武器研究所,还有爆炸类武器试验基地。
罗冲派出的禁卫主要负责保密和安全方面的事宜,鲁光柱的人则是负责交通,建设还有居住条件等方面的考虑,另外还有新钢郡动力研究所的人和湖心岛综合研究所的人,毕竟涉及的还是科研工作,少了他们两个研究所的人可是弄不成。
一行人乘船在各个无人岛屿上考察了四天的时间,终于将最后的选择确定下来,然后就是卫山郡这边出人建设,新钢郡那边出建材,两个研究所负责组建研发团队,到时候也要搬到岛上去工作。
罗冲这边的禁卫也会派出去一部分,主要负责岛屿进出时的安全检查,核实身份,防止机密外泄,以及新部门的军事防御等问题。
至于用来分馏苯酚的原料煤焦油,现在湖心岛的炼焦厂那边已经存了不少,就等着什么时候开始提炼苯酚的时候,直接拿出来就可以用了。
新钢郡这边,大量的建材被装上火车,然后运到卫山郡的码头,立刻又装船运往了湖心岛,工匠们开始忙碌了起来,新钢郡这边的动力研究所里,林飞也带着人开始攻关啤酒厂生产设备的制造工艺了。
至于那些武器研究小组的人,目前负责枪支研发的小组都已经完成了设计,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展开批量生产环节的工艺和质量把控问题,其余未完成的爆炸性武器,则要等搬到了湖心岛的新研究所之后才会开始。
现在有了大量的不锈钢钢材,啤酒厂生产设备材料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图纸他们早就做好了,之前就是一直卡在没有足够的铜料这个问题上,现在有了不锈钢,研究所这边立刻开始加班加点的赶制起了生产线。
啤酒厂的生产线主要包括一套蒸煮设备,这个需要制作一个超大型的罐体,还需要锅炉和蒸气机等设备的辅助,另外还有发酵罐,玻璃瓶灌装线,啤酒轧盖机等等,除了少量的不直接接触啤酒的辅助设备,其他的尽可能都用不锈钢来做,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
不过和啤酒厂的生产线相比,另一边的玻璃厂就不需要那么高级了,玻璃厂同样要扩建,同样也需要自动化的生产设备,但他们不需要不锈钢,只需要普通的钢材,就可以满足需要。
玻璃厂这边要上马一套配套的玻璃瓶生产线,这种生产线说白了就是个自动吹瓶子的生产线,需要用到大量同一标准规格的金属模具,以及很多的空气压缩机,也就是气泵,毕竟吹玻璃瓶主要就是靠这玩意儿。
剩下的就是流水线的转运设备了,这些设备都需要用到不锈钢,不过在吹瓶子的模具上面,倒是可以采用一下。
吹玻璃瓶子的模具没有太大的要求,要求基本就两个,表面足够光滑,这样吹出来的瓶子品相好,没有毛刺等瑕疵,第二就是耐高温。
其实半熔融的玻璃液体温度也不是很高,也就四五百度左右,这样的温度,只要不是用铅锡做的模具,基本都能应付的了,不过现在有了不锈钢,用不锈钢来做模具也是不错的选择。
罗冲之前本来是打算用青铜来制作模具的,但是铜作为汉部落的货币,那成本就比不锈钢要高多了。
罗冲就这样坐在自己家的书房里,通过禁卫的消息渠道时刻关注着四面八方的建设进度,并且积极的准备着举家南迁的事情。
罗冲是汉部落的首领,他的南迁行动就意味着汉部落的战略重心转移,北方经过了罗冲这么多年的苦心经营,已经走上了正轨,而南方的汤部落、拓海郡和琼州岛那边,同样有着二十多万的人口,占据了汉部落总人口的一小半,却一直没有得到罗冲的大力发展。
现在北方走上了正轨,已经不需要罗冲的过多关心,是时候开始经营南方了。
而想要启动南方的大规模开发,基础建设就是少不了的,所以罗冲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就是游伏那边的煤矿已经炼钢厂的筹备工作。
本来是打算在汤部落的泰钢郡建设南方炼钢厂的,但是汤部落和汉部落的关系很微妙,这个时候不适合进行大的变动。
如今的汤部落,在罗冲的促使下,实际上已经完成了郡县制的规划,也已经推广了汉部落的货币,甚至就连各地的官员,实际上都是罗冲这边派出去的。
它虽然名义上还叫汤部落,但实际上却早已被汉部落接管。
可就算接管了,但是名义上还是有问题,罗冲是在用时间冲淡汤部落百姓的抵触心理,先让他们适应了汉部落的生活方式,至于大规模的改革和基础建设,还是等到自己过去,和汤瑶完婚之后再开始行动吧。
其实汤部落泰钢郡不能立刻开发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交通不便的问题。
想要炼钢,就要有大量的焦炭供应,偏偏游伏那里的煤矿距离泰钢郡还有点远,中间还隔着一连串的山脉,修键铁路还要开隧道架桥,工程量太大,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最少也需要三四年的时间,这还是说的,使用工程机械和大量爆破作业的情况下。
这样一来,罗冲想要发展南方的基建,就不得不先把白屋族附近的那个赤铁矿利用起来。
另外,关于拉拢白屋族加入汉部落的事情,这个事也必须重视起来,因为汉部落想在那里开发铁矿,甚至建立大型的炼钢厂,就必须不能受到当地白屋族百姓的抵制,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把他们也变成汉部落的一份子。
白屋族足足有两千的人口,杀光或者驱赶他们并不现实,再说罗冲也不是战争狂,他发动的每一次战争都有着必须去打的理由,但是白屋族和汉部落目前的关系还是相处的不错的,游伏在那边做的事情很好,到时候罗冲再过去加把劲,把白屋族和平吸纳并不是什么问题。
与此同时,大力和林飞这边也在做着人才储备,很多工厂里目前都施行着一岗多人的制度,就是一个工作岗位往往都要配上两三个人,用老工人带新学徒,很快就可以将这些新学徒的技术水平提高起来,到时候各个工厂的工人都能迅速增加两到三倍,这样等到南方的工厂建好之后,罗冲就可以带走一半的人迅速开工。
同时,罗冲这次的南迁行动,也是各行各业晋升地位的一次机会。
就拿工厂来说,罗冲这次肯定是要抽调一部分骨干去南方建设新厂的,那么等他们到了之后,自然而然就会提升地位,成为新厂的高层管理人员或技术工程师,底层的工人则可以从最近培养的这些新人中调过去一批。
同样的,因为北方工厂的原班人马骨干被调走,那么留在原厂里的老人也会得到相应的晋升,然后再把剩下的一部分实习工人扶正。
这样南北两方的工厂就全部完成了老带新的模式,同时,那些老的技术骨干也都晋升了职位,新的实习工人也顺利转正,可谓是皆大欢喜。
其他的,政治系统,军队系统,同样会相应的得到晋升的机会,比如神策卫这次换装之后,因为有了新的武器,肯定要增加新的编制,那么只要神策卫进行扩编,原班的军官全部官升一级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政治系统方面,罗冲到了南方之后,肯定会加大都城的建设和投入力度,到时候都城建好之后,罗冲肯定是会把原本各郡的郡守全都调到帝都的中枢来工作的,他们经验丰富,和罗冲配合默契,更能辅助罗冲管理好这个国家。
等这一批的郡守全部升调进中枢,那么各个郡县原本的地方官员肯定也是要快速晋升的,副的变正的,小吏变成真正有品级的官员,这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想要完成这一切,最重要的就是罗冲筹划的那几个工厂,炼钢厂,炼焦厂,还有就是煤矿的开发,以及铁路线的建设。
目前在浏阳河中下游那里,承康郡到启安郡的铁路线已经开通,但是从启安郡通往汤部落泰钢郡的铁路则需要三四年的时间。
现在游伏管理着承康郡和启安郡两地的建设事宜,还有煤矿的开发工作,以及对白屋族的拉拢,对新的铁路路线进行考察的事情,他已经顾不上了。
目前在启安郡通往汤部落泰安郡这条山地铁路上考察路线的人,还都是以前游伏手下的团队,只不过这次不是游伏亲自带队罢了。
这一批人非常有经验,以前就在游伏的带领下给汉部落探索了很多的地方,所以现在由这一批人来做新铁路线勘探的任务,罗冲也是很放心的。
而之前铺设承启线铁路的筑路工程队,现在已经被调去了拓海郡那边,负责打通从拓海郡岸边通往都城的新铁路线。
第1092章 罗冲的举家南迁
有罗冲在北方坐镇,居中调配各种资源,各项工作都进展的有条不紊,且进度飞快。
最先完成的建设任务是新钢郡炼钢厂的新型不锈钢专用高炉,这个大家伙刚建成便开始投产,每天都能产出大量的不锈钢,同时,之前刚刚研发出来不久的钼钢也在继续生产着。
有了这些基础材料源源不断的供应,其他相对应的生产任务也就能快上一些。
林飞的动力研究所率先完成了武器生产的任务,第一批生产的产品是五千支山寨版五六式半自动步枪,也就是汉部落命名的标准三型步枪。
这五千支半自动步枪,是专门装备给神策卫以及罗冲身边的金吾卫使用的,他们都是罗冲的直属禁卫军,五千支也只是装备第一批,仔细算下来,可能还不够用,因为神策卫再过不久就要扩编,到时候肯定需要更多的枪械。
另外还有第一批次的两百五十挺通用机枪,也是装备给神策卫使用的,其他的部队暂时还分不到。
不过机枪依然在继续生产,毕竟是以后将要装备给汉部落全军的武器,怎么也不可能只生产两百五十挺。
再有就是第一批次的三千支标准二型步枪,也就是缩短了枪管和口径的改良版拉栓步枪,这三千支步枪是罗冲准备装备给其他部队的,暂时装备给哪个还没想好,至于枪械吗,反正可以先存着,等罗冲举家南下的时候再给各个部队换装也是不错的选择。
有了足够的特种钢材,武器的生产项目进度很快,毕竟汉部落之前就生产过类似的武器,有大量具备成熟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现在也只不过换了个材料而已,其他的差别并不大。
另一方面,湖心岛玻璃厂那边的改造扩建工作也进行的很快,啤酒瓶生产线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无非就是把定量的半熔融玻璃液按重量剪下来,然后放入模具里吹气成型,最后再冷却定型,相关的技术储备汉部落也已经很成熟了,设计制造起来一点难度都没有。
再说现在还有了更好的不锈钢可以做模具,那产品的质量又能再上一个台阶。
最后就是啤酒厂这边的生产线了,钢筋水泥建造厂房的速度足够快速,且坚固无比,可以说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坚固的建筑,而里面的生产线,难度也不是特别大。
主要是啤酒酿造这个东西本身也没什么技术含量,罗冲之前在家里用一些简易的炊具就能做出来,现在需要满足的只不过把手工作业变成工业化生产罢了。
一套麦芽粉碎机,一套麦芽浸出罐,还有一个煮酒的釜,最后便是转移到发酵罐里,等发酵到一定的程度,再用玻璃瓶灌装线灌到酒瓶里,然后用轧盖机封口就行了。
这是啤酒生产的主要流程,另外还有一些辅助设备,比如啤酒瓶清洗机,酒瓶高温消毒机,这些东西也是必不可少的。
毕竟汉部落还没有奢侈到直接把玻璃酒瓶扔掉的程度,肯定是要回收回来循环利用的,这种情况下,消毒清洗工作肯定少不了。
全套的设备早就在研究所那边画好了图纸,并进行了一些模型实验,现在炼钢厂那边有了源源不断的不锈钢供应,设备很快就被制造了出来。
不过由于没有通往浏阳郡的火车,这些大型设备和生产线运输起来也是比较困难,最后只能将其拆成零件,再用拖拉机一趟一趟的运到工厂里进行组装,有的设备,比如发酵罐这种体积超大的东西,就只能先把材料运到啤酒厂,再在工厂里开始加工制作了。
啤酒厂的事情前前后后忙活了几个月,总算是在八月初的时候弄了出来,玻璃厂那边目前也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玻璃酒瓶,湖心岛的研究所也能提供足够的橡胶密封垫,新钢郡那边的瓶盖就更不成问题了,这东西本来就是一层铁皮冲压的而已,而新钢郡那边最不缺就是钢铁材料,更何况小小的一个啤酒瓶盖又能用的多少铁呢?
至此,整个啤酒厂的配套产业链算是全都构建完成了,然后罗冲又从新钢郡那边的机械厂调了一个人来当厂长,负责机械技术方面的工作,又从卫山郡的白酒厂那边调来个负责酿造技术的副厂长。
佘辛从浏阳郡的郡守官署里抽调了几个有经验的小吏去做财务工作,接着再招聘工人,进行培训,等培训结束,有了差不多的经验之后,再从粮仓里购买大麦作为原料,用于生产啤酒。
整个雪花啤酒厂已经进入了快速准备模式,随时都可以展开生产,而且这还是个官办企业,企业的收入利润除了给工人开工资外,其余的将全部进入汉部落的财政收入,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
可以预见的未来,等汉部落类似的企业多起来之后,最起码罗冲的朝廷将不会再为钱的事情发愁。
时间进入八月份,啤酒厂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正轨,到了八月中旬的时候,厂里就已经决定进行试生产了,先用十天左右的时间生产第一批的啤酒,如果质量和效果还行的话,那就进行正式投产。
与此同时,距离罗冲南迁的时间也更近了一步,罗冲原计划是等到秋天,大约九月份的时候就会出发,现在就已经到了八月中旬,满打满算也就还剩下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幸好啤酒产业链的事情都被他搞定了,否则走了之后还要担心这边的事情。
家里这边,詹荧和她家族的关系并不是很好,罗冲对詹氏族也不怎么待见,要知道当初罗冲和詹荧的相遇,就是因为詹氏族把詹荧当成了什么狗屁圣女,然后想把她扔进河里淹死献给河神,要不是罗冲恰好救了她,詹荧早就没命了。
所以罗冲对詹氏族没什么好感,詹荧同样对她的家族没什么好感,因此这次南迁也就没必要带着他们一起去了。
不过小蝶这边就不一样了,小蝶和她母亲的裳关系非常好,裳也为汉部落的纺织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裳没有夫君,她自己年纪也不算小了,心里最惦记的就是小蝶这个女儿,还有小蝶和罗冲生的两个孩子。
虽然裳也不愿意南迁跟着去给罗冲添麻烦,但最后在小蝶的劝慰下,还是决定一起跟去了。
于是乎搬家的事宜又要多上一个人,好在裳除了小蝶外没有什么其他亲人,只带了几个家族里关系不错的老人跟着,算是将来帮忙照顾她的人。
其实如果只是为了照顾裳的生活,根本没必要带上这些人,罗冲身为汉部落的首领,将来汉帝国的皇帝,还会没有人照顾他丈母娘吗?
其实只是裳和那些老家伙待得久了,舍不得离开她们罢了,再说南方人生地不熟的,裳要是一个人过去,到时候还真没人跟她说话,那日子过起来也真的挺闷的。
准备工作快速进行着,罗冲这边基本没什么重要的东西要带,除了罗冲自己书房里的那些工业品收藏,外加一些衣服什么的,还有小孩子们的玩具,就连小罗成的火车都被拆了下来,短时间内是完不成了,要不是罗冲答应他等到了南方的新家给他铺个更长的轨道,估计这孩子还不让拆。
其他的家具之类的东西,全都不用搬,拓海郡那边的家里,大树都已经给准备了新的,标准一点不比现在的差。
九月一天一天的靠近,罗冲还是稳稳的坐在家里处理着各地的公务,小蝶和詹荧还有裳就比较忙了,她们轮流看着四个孩子,剩下的人就开始带领侍女收拾东西,然后在禁卫的帮助下,开始把东西往浏阳郡的码头那边搬。
此时的浏阳郡,码头上已经汇聚了十数艘帆船,其中大型的飞鱼船就有六艘,剩下还有七八艘的三桅大帆船。
其中罗冲一行人会占据两条飞鱼船,除了用来运载罗冲的家人之外,还要装上罗冲家里随行的行李,外加一些禁卫负责安全问题,剩余的其他禁卫则要乘坐另一条飞鱼船跟在罗冲的船旁边。
另外这次去病的神策卫也要派遣一个营的兵力随行,他们这次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护送罗冲安全到达拓海郡,另外等到了南方之后,罗冲就会将他们分派到其他的地方驻军部队去,让他们负责训练各地军队的火器训练,帮助汉部落尽快实现军队全火器化改革。
除了两支安保队伍,剩下的船上还会装上一批工程技术人员,也就是罗冲说的,用来组建南方工业的那些人才。
其中有负责采矿的,有负责炼焦的,有负责机械的,还有负责炼钢厂的,这些人都是第一批,等他们过去建立了工厂,把事情稳定下来后,将来还要把他们的家人一起迁移过去,部落里已经给这些人重新分配了田宅,让他们将来过去之后就可以安心的工作。
罗冲这边在准备,那些将要跟着罗冲南迁的人同样在准备,除了这些随行人员还有少量的家属之外,另外还有大量的机械设备也将要装船跟着一起南下,毕竟筹办各个工厂,先期的设备和材料也是需要从北方运输过去的。
汉部落现在的情况和之前不一样,之前为了搞出一整套的工业体系,是整个汉部落花了大量的资源和时间堆起来的,现在就不一样了,北方的工业体系已经成熟,南方再想般类似的工厂,就可以得到北方的大力支援。
虽然需要长途跋涉的远距离运输,可那也比当初两手空空的从零开始搞研发强吧?
南下的船队开始积极准备,总共分成了两个部分,浏阳郡码头这边停靠的船队,主要负责运输人员,卫山郡那边因为港口上面就有铁路线,还有一个滚装泊位,所以专门在这里停靠了一支船队,用来运送大型设备。
终于,在罗冲即将出发的几天前,啤酒厂那边传来了好消息,经过了一个星期的发酵,麦芽汁已经变成了香醇的啤酒,不过现在都还在发酵罐里存着呢,佘辛听到这个消息后就立刻来通报罗冲,想邀请罗冲去亲自参观一下罐装生产线。
等把这一批的啤酒全都灌进玻璃瓶里,罗冲也可以顺便带走一部分到南方去。
对于这个提意,罗冲简直太心动了,要知道南方的工业还都在起步阶段,等到南方能够自产啤酒的时候,还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可以预见的未来,两三年内的主要啤酒来源,肯定还是要靠北方供应。
次日一早,罗冲早早的就带人来到了啤酒厂里,先是巡视了一遍工厂的各个车间和设备,又询问了一下这里的管理情况,以及工人们的感受,然后就到了准备开工的罐装车间这里。
罐装车间的旁边,还有一个已经开工了的车间,这就是酒瓶洗消车间,哪怕是新做出来的玻璃瓶,没有装过一回啤酒,也不是回收过来的瓶子,同样也要先经过清洗消毒环节才能使用。
罗冲已经让人将生产口号用大字写在了车间的墙上,食品工业,重在卫生安全,要让人吃的放心,喝的放心,要让自己的工人敢吃敢喝,才能拿出去售卖。
要是生产环境不卫生,操作步骤没有符合规章制度,连自己厂里的工人都不敢食用自己的产品,那这食品工业也就不用干了。
清洗消毒后的瓶子被倒置着控干水份,挂在一个用铁架子做成的小推车上,然后由人工推到灌装线这边,将小推车卡在瓶子的输送位置上,启动生产线的传送环节,瓶子就会自动被转移到生产线上,这也是当初为了方便专门设计成这个样子的。
等各个方面都准备好了之后,随着罗冲一声‘开机’的命令喊出,立刻就有人搬动扳手,开启了啤酒酒液输送管道的阀门,启动了整条生产线。
第1093章 南迁!南迁!
汉部落现在的这条啤酒灌装线,其实产量还不算大,上面只有一条管道,一个灌注口,每次只能灌一瓶。
而且汉部落目前还没有电子数控技术,对于灌装作业的频率和速度,以及灌注量,都还是采用的最简单的物理控制法,就为了这一个技术,研究所那边都没少浪费时间。
汉部落现在生产的金属管道阀门,大部分都是手动控制的,给酒瓶灌注啤酒的过程,就像用酒瓶在水龙头下面接水一样,但是自动生产线不能这样,必须得解决每次灌注定量酒水这个问题。
之前的白酒厂那边,还都是用漏斗手工灌注的,因为本来产量也不大,手工灌注完全可以承担,但是啤酒不一样。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所特意发明了一种双腔阀门,也就是把管道和阀门出口之间增加了一个阀门腔体,这个腔体的容积和需要加注的酒水体积是一样的。
汉部落采用的也是现代啤酒标准定量,每瓶净含量560毫升,所以阀门上面的这个腔体内部容积也是560毫升。
启动灌注作业的时候,机械会自动将腔体上面的进口阀门打开,把酒液注满阀门腔,然后上面的注入口会再次关闭,这个时候再打开下面排出口的开关,就可以将这定量的560毫升酒水全部罐装到啤酒瓶里。
另外还有最后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怎么保证在灌注的时候啤酒不会起沫?
要知道啤酒是最容易起沫的,如果灌到一半的时候泡沫就满了,那么剩下的啤酒肯定灌不进去,然后就会自动溢出来,造成产品损失,同时还会造成不合格的灌注产品。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所那边提出的办法是把灌注口做成一个细长的管状喷口,进行灌注的时候,先等流水线上的空瓶子走到接注位置,固定稳当后,上面的灌注喷口就会下降,一直插到瓶子底部,距离到底还有两厘米的地方,然后开始进行灌注,等灌满之后再把灌注口提升,从瓶子里拔出来。
这样酒液基本不会怎么接触到空气,产生泡沫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就算仍然还有一些泡沫,酒瓶的瓶颈位置那里的留空处,也足以盛下这些泡沫,让它不会轻易溢出来。
一系列的优化设计让这条啤酒灌装线性能十分可靠,除了产量不大以外,没有其他的任何问题。
不过只是应对汉部落现有的市场规模,那也是足够用了。
随着机器的启动,一个个的空酒瓶排着队走到灌装位的下面,然后被注满了酒液,继续排着队走向后面的轧盖区。
轧盖区这里的速度就更快了,给一瓶啤酒封盖只需一秒钟左右的时间,但是之前的准备工作却要好几个步骤。
汉部落推广的是深棕色的啤酒瓶,这种颜色的玻璃,只需要往里面添加一定比例的氧化铁结晶就可以烧成,而氧化铁结晶,是汉部落用黄铁矿生产硫酸时产生的副产品,以前基本用不到,要么就是放在瓷釉里用来调颜色,现在大批量生产棕色酒瓶的时候,这些氧化铁终于能用上了。
因为是深棕色的酒瓶,所以就选用了黑色的瓶盖,这样的颜色就显得很协调。
而制作黑色瓶盖的步骤,基本上就是先由炼钢厂那边轧制成卷的铁皮,再把铁皮喷上黑漆,这些被油漆喷成了纯黑色的铁皮,再送到啤酒厂这里进行冲压,最后变成瓶盖。
轧盖区这里生产出来的封装啤酒,上面安装的就是纯黑色的瓶盖,不过这还不算完事。
封装完的啤酒还要进行两项质检,第一项就是检查有没有封装不结实的,漏气或者漏酒的现象,如果有的话,那就要及时报告,让轧盖区那边进行停工检查,看看问题出现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