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你个败家玩意儿!有你这么浪费子弹的吗?!
但是机枪就不会……
不过想到这里,去病又想起了一个新的问题,“首领,你刚才说的点射,这个有没有什么情况下对应的使用标准,如果有标准的话,也方便我们后期的训练啊!”
罗冲一想,好像还真是,刚才忘了说这个问题了。
“有标准的,刚才我忘了说,机枪总共就三个射击方式,分别是三发子弹到五发子弹的短点射,射击的目标为三人以下的战斗小组;如果出现三人到六人之间的目标,就用长点射,长点射就是一次十发子弹,不超过十发连射的点射。
“长短点射之后,剩下的就是连射了,那就是对六人以上的集群目标,进行连续扫射,不过也不能抠住扳机不松手,还是要控制一下弹药消耗速度的,尽量不要打没有意义的空枪,最起码也要做到,每次射击都有收获才行,哪怕你一次打了五十发子弹,只要打中了一个人,那就不亏!
“还有,咱们的这款机枪,它的理论射速是每分钟七百发左右,但是我不希望你们真的这样浪费子弹,以两百发的弹链为例,尽量将弹药消耗的速度控制在每分钟两百发,一分钟换一条弹链就已经很奢侈了,记住了没有?”
罗冲不停的传授着机枪的使用技巧,去病和三营长也是在旁边听的如同小鸡啄米一般连连点头,原来机枪的用法还有那么多的门道……
便携性测试,精确度测试,然后是环境测试。
前面的除了标准有所改变之外,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不过这个模拟环境测试,就真的要变一变了。
因为罗冲知道类似的这种机枪的一个大问题。
帆布弹链怕潮!
帆布弹链潮湿了之后就容易引起卡弹。
所以大家经常会在战争影片里看到,机枪手的旁边总是会配一个拉弹链的。
虽说弹药手本来就是拉弹链的,但是那也分情况,如果是晴天干燥的环境,只要把弹链装上,并不需要另外拽着,但如果弹链被水浸湿了,那不拽着就不行了。
二战时代,使用帆布弹链的机枪,如马克沁、G42等机枪,差不多都有这个毛病。
现代使用金属可散弹链的则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水份不会对金属产生太大的影响,就算有影响,那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出现的,比如生锈……
汉部落现在还没奢侈到使用金属可散弹链的程度,要知道,那样的弹链在使用完之后,基本是没有收回重复使用的可能的,差不多就是金属消耗品,与其这样,还不如用可以重复使用的帆布弹链来的划算。
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麻烦,罗冲也专门给他们讲解了一下,帆布弹链再结实,那也是布做的,只要是布,就肯定怕湿,所以测试的要分开测试。
比如浸水实验,可以把机枪泡在水里或者烂泥巴里,但是别把弹链放进去,等把枪捞出来之后,还要甩一甩,清理掉大部分水份后,再安装弹链进行射击。
对于罗冲的这个提意,众人也没有什么反对意见,大家都很理解,因为机枪厉害嘛,而且还是连射的,里面的零件又那么多。
这么厉害的武器比步枪娇气了一点怎么啦?
机枪这样的大杀器难道不是应该当作宝贝儿一样供着吗?
谁舍得把机枪扔在烂泥里糟蹋?!
去病表示肯定打不死他……
最后一项科目就是耐久度,也就是寿命实验了,不过机枪和步枪的测试方法又有不同,步枪打的慢,枪管不会过热,但是机枪会,不换枪管的话都会把枪管打红。
所以罗冲安排使用两根枪管,轮换使用,每根枪管都要打够一万发子弹,总共就是两万发子弹,好在这个机枪打得快,说不定比步枪还要先打完。
测试步骤是每一千发子弹换一次枪管,之间不做任何清理和保养,仅更换一次过热的枪管;然后打够五千发子弹做一次简单的保养,枪管仍然不需要清理,最后打完一万发子弹之后,再清理一次枪管和主要机构。
按照这个过程测试完,再用曳光弹来重新测试精准度科目,看看整枪的性能有没有明显的下降。
第1083章 短剑手枪和手摇装弹器
交代完了这些事情后,军营里的各个靶场处,也响起了一阵阵连棉不觉的枪声,尤其是机枪靶场这边的声音。
那突突突突的连射一下子就吸引来了很多的士兵,许多士兵都震惊的无以复加。
“那是什么枪声,居然都连在一起了,我数都数不过来,这射速好快啊!”
“好像是叫什么通用机枪。”
“走,咱们过去看看。”
……
“哇!这个机枪也太厉害了吧,你看那子弹,都连成串了,一扣扳机就直接被枪吸进去了,下面的空弹壳掉的哗啦哗啦的,跟打麦子一样!”
“我好想成为机枪手啊,就是不知道这种枪会装备多少,肯定不会和步枪一样人手一把吧?那得浪费多少子弹啊!”
“我看也是,这么厉害的枪,我估计一个连有一个就不错了,咱们整个神策卫加起来也才九个连,那一共就是九个机枪……”
“唉,算了算了,听你这么一说,我直接放弃好了,两千六百多人的军营,总共就九个机枪,怎么轮也轮不到我手上啊!太让人羡慕了!”
……
不远处的去病听到这些战士的讨论,心里也琢磨了起来,他之前还在想着机枪的使用技巧,但却没想过这个机枪如何装备,又如何使用机枪特有的战术,毕竟连装备都还没装备呢,他又怎么会知道如何使用呢?
于是敏而好学的去病直接凑到了罗冲的身边。
不懂就问,这就是去病的做事方法。
“首领,这个机枪如果定型的话,要如何装备啊,什么单位才能装备一把机枪,另外,我们要如何挑选机枪手,如何训练机枪手呢?”
罗冲一边看着前方的测试情况,一边解释道。
“不同军队,装备方案也不一样,比如你们神策卫,是直属于我的禁卫军,将来的主要防御任务就是保卫都城,保护中央朝廷,镇压可能出现的叛乱,以及对外战争,所以你们的装备肯定是要比地方驻军部队的装备高上一个档次的。
“就拿步枪来说吧,给你们装备的是最新型号的半自动步枪,其他地方部队只能拿到标准二型的栓动步枪,这就是差距。
“机枪的装备数量方面也是一样的,你们神策卫的装备标准是,每个班一挺机枪,每个排一挺重机枪,其实枪都是一样的,就是排里会另外下发一个重机枪的三角稳定支架,拿来和机枪组合到一起当重机枪使。
“其他的地方驻军部队就比较少了,他们是每个排一挺机枪,每个连增加一个重机枪支架,比你们少了好几倍,火力远远低于你们的装备水平!”
听到罗冲说的话,旁边的去病和三营长笑得脸都挤成了菊花,笑得太灿烂,太开心了。
首领可真疼他们啊!
神策卫才是首领的亲儿子,那些地方驻军部队都是后娘养的。
就以机枪为例,九个班一个排,神策卫这边每个排有九挺机枪,地方驻军部队才一挺,这就是差距!
罗冲看到他们的笑脸,不禁严肃警告道。
“别以为你们装备好就了不起了,我警告你们,等这些武器装备了之后,都给我好好的训练,下面的战士要把武器操作技能训练好,你们这些将领也要学习改变新的战术,别武器升级换代了,战术思想还是老一套。
“我告诉你们,你们不用笑,就以你们的装备,给我一个人数相等的地方驻军部队,你们一个排九挺机枪,每个人手里都是半自动步枪;我全用拉栓步枪,一个排一挺机枪,照样能轻松把你们歼灭!”
去病和三营长听到罗冲这么说,才立刻绷住了脸,开始反思自己的错误。
当然不是反思刚才笑没笑的事情,而是在反思,机枪是否真的有什么特殊的战术运用,否则在敌我双方装备数量九比一,火力密度差距极其巨大的时候,首领哪来的自信能够把自己这边全歼呢?而且还说人数相等的情况下,轻松全歼?!
其实这里边还真有技巧,比如说在阵地防御战的时候,如何布置机枪火力才能起到最大的效果,这其中最经典的战术就是交叉火力网了。
根据机枪火力的特性,如果是一字横阵的防御阵地,并排放置五十挺机枪,都不如在阵地的两端放上两挺机枪的效果,侧压侧打才能发挥出机枪最大的杀伤力。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前出机枪碉堡,暗堡等等,各种刁钻的火力角度,让敌人防不胜防,往往能起到奇效。
而在进攻的时候,用什么样的突击队形才能更快的把机枪送到前面去,或者机枪如何在己方冲锋的过程中给自己的战友提供火力掩护,这些都是学问,如果罗冲不教给他们的话,那汉部落以后可能叫要用无数战士的生命作为代价,那些将领才能自己摸索出这些知识。
另外还有在敌人火力优势极其巨大的时候,己方使用落后的武器,如何进攻?
这个问题最有名的一个经典案例,就是当年淮海战役时的土工掘进方式,亮剑里的主角也曾用这种方式,把部队抵近到敌人阵地前三十米的地方进行手榴弹轰炸。
不过那是影视作品……
真实的历史战役,淮海战役中,我军曾发动过总兵力超过四十万人的土工掘进攻势,一直把战壕挖到了敌人阵地前二百米的位置,然后使用汽油桶改的飞雷炮把炸药包抛到敌人的阵地上,一举围歼几十万敌军。
那威力,简直比四百多毫米口径的舰炮还厉害……
而且不要以为土工掘进攻势很简单,不就是挖战壕吗?其实这里面很有讲究,有一套严谨的科学作业方式。
一般情况下,都是冲锋的时候,寻找弹坑作为掩体,或者冲到敌人阵地前就地卧倒,然后趴在地上挖坑,先挖一个二十厘米深的卧姿单兵掩体,如果敌人没有反制手段的话,那就趴着继续挖,把卧姿掩体变成跪姿掩体,再变成站姿掩体,最后将一个个的掩体打通,变成连绵不绝的战壕。
不说其他的,光是趴在地上挖坑这个活儿,如果没有练过的,都不一定会挖,头顶和后背上都是密集的子弹网,如何在身体几乎不怎么动弹的情况下安全挖坑?要不然稍微抬一下头脑袋就要被打烂。
这可是个有难度的技术活儿……
罗冲没有立刻就教他们,而是继续着眼前的各种枪械测试项目。
最先完成测试的是半自动步枪那边,因为昨天刚刚进行过栓动步枪的测试,半自动步枪和栓动步枪在测试方面的区别不大,而且半自动步枪装弹更快,射速也更快,在已经熟悉了测试的过程之后,士兵们很快就完成了所有的测试科目。
于是半自动步枪也顺利定型,被罗冲命名为标准三型步枪,即为第三代步枪,正式进入准备批量生产阶段。
随后,两款手枪也顺利完成了所有测试科目。
伯莱塔92F和勃朗宁1911,这两款手枪都是经典中的经典,可以说,只要生产的质量没什么问题,在设计方面,就不可能有什么问题,毕竟都是罗冲直接照搬来的山寨品,虽说具体数据上可能会有一些差距吧,但是大差不差,外形上看起来还是没什么区别的,内部结构也保留了原型的一些经典设计。
这样的枪要是还无法通过测试,那就没什么枪能通过测试了。
而且因为使用了钼钢钢材的原因,这两款手枪的使用寿命也达到了一万发无障碍发射的设计寿命,一万发后精度无明显下降的优异性能。
在这两款手枪的命名方面,罗冲采用了拟物名称来对其命名,将其统一称为‘短剑’手枪,七发子弹容量的为短剑一型,十五发弹容量的为短剑二型。
因为手枪在功能上,就相当于冷兵器里的短剑或者匕首,用这个名称,也很容易就能让别人理解它的作用。
当两款手枪和一款半自动步枪定型之后,时间也来到了中午。
另一边机枪靶场那里,才刚刚完成了精准度测试,模拟环境测试,枪械耐久度,即使用寿命测试还在进行中。
按理说,以机枪的射速,应该很快就能把两万发子弹打完的,但实际上却是,装弹的速度实在太慢了。
由于目前研究所那边还有弄出来手摇的装弹器,所以战士们只能在现场手工装弹,将一枚枚的子弹用手插到帆布弹链里。
这真是……装弹半小时,突突半分钟。
没办法啊,手工装弹实在太慢了,等到手枪和半自动步枪那边传来好消息的时候,去病也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所在,于是向罗冲问道。
“首领,这个机枪装弹好费劲啊,要是真的上战场,是不是得提前一个月半个月的就要开始准备弹药了,不然就按照一分钟打一条弹链的速度,这战场上得消耗多少子弹啊,现场装弹根本来不及啊!”
罗冲看着测试现场也是点了点头,这是他自己的失误,他光记着告诉研究所怎么做枪,怎么做帆布弹链了,唯独就是忘了跟他们说做手摇装弹器,所以这是他的责任。
眼看着士兵们还在那里头顶着大太阳,挥汗如雨的插子弹,罗冲当即就命令道。
“把机枪的实测项目先停下来吧,就按照现在的情况,根本试不出什么实际效果来,要是按照最快的射速和火力密度来进行射击,那些枪管早就该热的冒烟了。
“可是现在呢,等子弹的时间太长了,长的枪管都已经自己凉透了,这还换个什么枪管啊,也根本试不出来应有的效果。”
去病和三营长在一边闻言都低下了头,他们认为是自己没有安排好工作,罗冲这才生气的,而旁边的林飞也不敢说话,他怕罗冲怪罪他为什么不多准备一些弹链,还有为什么子弹送来之前不是直接装好的。
但是几人想象的情况都没出现,罗冲并没有责怪他们任何一个人,而是把林飞叫了过来。
“林飞,汉阳城印刷部的白起那边造的那个手摇滚筒印刷机你知道吗?”
林飞闻言莫名其妙的挠了挠头,一脸的茫然,不知道罗冲突然说起这个是什么意思,不过他还是老实的答道。
“嗯,回禀首领,这个事情我知道,当初给他做那些东西的人还是我给他找的,这个印刷机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问题,我就是想告诉你,让那个负责印刷技的小组,再给我搞一个手摇装弹机出来!”
“手摇装弹机?!”
林飞、去病,还有三营长,三个人异口同声的惊问道。
‘原来竟然还有这种东西吗?’
‘首领真是太厉害了,这也能想得出来!’
几人各自在心里惊叹着,罗冲这边也开始详细的说了起来。
“对,弄个手摇装弹机出来,体积不要大,重量要尽可能的轻,做成电石灯大小就可以,它的整体结构就是,下面一个底座,上面是一个用来装子弹的漏斗,然后中间是一个手摇的齿轮带着两个顶针,来回做往复运动。
“两个顶针并排排列,一个尖锥形,用来撑开帆布弹链的装弹口,另一个把从上面漏斗漏下来的子弹顶进弹链里,每用手摇动齿轮转动一圈,就能装一颗子弹,同时下面也要有齿轮联动,每装一颗子弹,弹链就向外移动一个格子,把下一颗子弹的位置空出来,我这么说你能明白吗?用不用我给你画个草图?”
林飞常年跟各种机械打交道,罗冲说的这个简单的机械结构,他一听就懂,又怎么可能会不明白呢?于是便道。
“请首领放心,这个东西听起来很简单,没什么难度,首领给我三天时间,我肯定能把东西送过来。”
罗冲满意的点点头,三天,这可是连去带回来算上路程的,在加上设计图纸,制作样机,实际测试,一系列的工作,能在三天时间里就送到军营里来,就已经很快了。
“行,那你就着手安排吧,记得回来的时候再多带些子弹来,还有曳光弹。”罗冲点头嘱咐道。
“诺!”林飞立刻抱拳领命而去。
第1084章 我的老天爷
神策卫的军营距离新钢郡并不是很远,骑马两三个小时的路程而已,林飞很快就带着罗冲的命令赶了回去,然后立刻组织人手开始进行手摇装弹器的设计。
这东西并不难,最起码没有手摇插秧机那么费劲,只能算是个小工具,以动力研究所在机械领域的研发实力,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绘制出了草图,然后又花了两个小时制作木制模型,经过简单的实验之后,第二天开始正式制作钢铁材质的样品。
这边做样品的时候,林飞也没闲着,他又让不远处的子弹生产车间那里弄来了不少的子弹,以及加装了硫酸钡的曳光弹,还有十几条新做出来帆布弹链。
两边把东西准备好了之后立刻开始拿到一起实验,不过为了更好的适应使用需求,研发小组又在罗冲说的那种结构上加装了一个垂直送弹板,上面装子弹的漏斗做成了活动可拆卸的结构。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在装普通子弹的时候,可以直接用漏斗,从上面倒进去一盒,下面用手摇动摇把,就可以快速的完成装弹,而那个送弹板的作用,则是为了装曳光弹的子弹,好利用送弹板来给子弹排序,完成罗冲说的什么三加一,四加一的装弹顺序,如果只用漏斗的话,就没办法排顺序了。
最后的实验效果也非常不错,完美的解决了手工装弹太过费劲的问题,而且装弹器也按照罗冲的要求,做的比较小巧,且造价低廉,皮实,不易损坏。
这样的东西,就算是拿到一线战场上,蹲在战壕里装弹都没问题,随时可以使用,也方便携带和运输,总重量只有三四斤重,随便一个士兵都能背负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