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其次是冰块的品质等级,按照罗冲的想法,初步将冰块分为三个标准,最低级的是冷藏级,用来建造冰窖或者冻库,保存一些生鲜食品,包括海鲜冷藏之类的。
中等级的标准是冰鲜级,这个可以放在木桶或者箱子里,拿来冰镇啤酒和汽水。
最高品质的就是食品级,这个等级的冰块卫生标准最高,首先结冰的水源就要最好的,如果是山泉那就更棒了,其次是在采集和运输中也要全力保证卫生情况,因为就像它的名字一样,食品级的冰块是可以拿来直接吃的。
比如直接加在酒水里面,或者做海鲜料理拼盘的底衬,总而言之,就是那种可以放心吃的冰块。
别看只是小小的冰块,经过罗冲这么一分级,就能卖出最少三个价钱来,其中的利润自然也比直接卖一样的冰块更高一些,这就是经商的头脑。
除了对食品工业表示肯定,以及冰块的分级想法之外,关于制冰厂的建造,罗冲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建议直接找个靠近水源的山区,然后把山挖空建立贮存冰块的仓库,而且对外最好修一条直通码头的封闭走廊,这样就可以减少冰块在太阳下暴露的时间。
如果是平地的话,那就直接在地上挖深坑,在下面建造巨大的冰窖,挖出来的土就直接盖到冰窖的上面,造一个人工的小山,深厚的土层或者山体对隔热保温非常有作用,其他的就没什么要交代的了。
关于制冰厂的规模,那肯定是越大越好,将来等啤酒和汽水在汉部落各个郡县兴起了之后,一定会有巨大的市场,尤其是在南方,那个地方天热的时间更长,只要冰块的价格不是很贵,绝对不会有卖不掉的情况。
将回信写好之后,罗冲立刻让禁卫把信发了出去,然后就开始幻想汉部落将来的美好生活。
海鲜,羊肉串,烧烤,冰镇的啤酒和汽水,放在有夜光功能的荧柳之下,这惬意的夏日生活,他都忍不住期待了起来。
另一边,罗冲的回信也很快送到了游野的手里,他和去病两人看到了罗冲的肯定答复,还有建议和支持,心中也是非常高兴,于是就开始按照罗冲的想法着手建造制冰厂。
首先是寻找合适的地点还有水源,这个游野还真有想法,那就是原来的河谷大营那里,河谷大营位于山谷之中,因为里面有一段宽阔的河水而名,等到河源郡建好之后,这里的百姓也将迁移到新的郡城那里去,这样一来,河谷这里原来的营地就能空出来了,游野就准备在原来居住的营地这里建造制冰厂。
虽然是河谷,两边都是山,但在河水旁边还是有一片空地的,综合考虑之后,游野并没有采纳开凿山体建造冰窖的打算,因为开凿山体的工程量太大了,有那个时间和人力,不如就在原来的营地上挖一个深坑,建造大型的地下室,也就是地下冰窖,等建好之后再把挖出来的土盖上去,堆成小山。
乍一看好像工程量很大,其实却比开凿山体容易的多,毕竟挖土有什么费劲的,但是开凿石头那可就难了。
主意定下来,游野便开始了积极的准备,不过去病却在这边待不了多久了,他如今就剩下了一个训练民兵使用猎枪的任务,任务完成之后他随时都可以领兵回去。
两人就开始各忙各的,游野依然在每天督促着河源郡的建设工作,去病则是认真的训练着民兵。
其实使用猎枪这样的事情真的没什么可训练的,打个枪而已,而火器最大的优势,便是能让一个普通人快速拥有杀敌的能力,训练火器军队可比训练弓箭手要快多了。
去病主要的任务,其实是帮助游野在这里建立好一个民兵的架构,包括安排好以后的训练方式,组织狩猎行动,说白了就是在这里建立一个规则,好让游野能够更加轻松的管理。
不过游野同样不是什么都不会的,他从旁协助了去病完成了这次北伐之战,整日和神策卫的军士混在一起,对于军队的架构和管理,还有一些日常的训练,经过这将近一年的观察,也已经了然于胸,如果现在让他带领一支军队,或许没有去病做的那么好,但也不至于不会带兵。
到了大命二年六月上旬的时候,去病终于待不下去了,倒不是他嫌弃游野还有河源郡的百姓,而是他的老婆要生娃了,虽然明知道哪怕现在即刻出发回家也赶不上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但他就是想要回去看看,哪怕早上一天也好。
于是在六月十五日这天,神策卫大军整装待发,游野和上万北地的百姓前来相送,来时的两千六百多人,走时还是两千六百多人,不过却也多了七口棺材。
虽然神策卫掌握着目前这个时代最先进的火器,但近身战斗时难免还是会有人受伤牺牲,在这个几乎没什么医疗条件的时代,受伤就可能意味着死亡,一场北伐,神策卫还是牺牲七人,这还不算因为参加行动一起牺牲的民兵,那些死去的民兵也有十来人。
不过和这次北伐的战果相比,如此小的伤亡,就显得微不足道了,所以虽是带着棺材回去,但大家却并没有多少悲伤的情绪,只是为那些牺牲的兄弟有些惋惜。
他们没输!
神策卫是大胜,是凯旋,可惜了那几位兄弟不能和他们一起站着回去了,但他们还有战友,还有家人和孩子,汉部落的征兵制度保证了他们每人都有后代传承,以后的日子里不光有活着的战友照拂,部落也不会不管他们,丰厚的抚恤和优待的政策足以让他们的家人好好生活。
终于,神策卫登上了回航的船只,那两条出征时临时改造的军火船也一起被带走,游野跟河源郡的百姓在岸边挥手相送,直到船队逐渐驶离他们的视线。
神策卫回去了,北伐之战彻底结束,北地建立了河源郡,这里的百姓也终于可以放心的在这里生活,食人族被汉部落彻底打没了,或许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逃走的食人族苗裔,但也在神策卫的打击下离开了这里。
虽说他们依然会受到巨猿的威胁,但那些犯人的食人族消失了总归是一件好事,剩下的巨猿无非就是一种凶猛的野兽而已,河源郡有那么多的猎手和民兵,早晚能把这个物种彻底灭绝。
第1070章 都城的防御部署
大命二年六月十五日,去病率领神策卫正式凯旋返航,返航的当天,游野还给罗冲发了一封飞鹰传书,告诉了罗冲神策卫回去的具体日期。
这意思其实就是,罗冲如果有什么安排,现在就可以提前准备了,比如以后的神策卫怎么使用的问题。
罗冲也在两日后收到了这封信,当然也看懂了游野的意思,对于神策卫的用处,他当然是早有打算的。
神策卫外出征战了将近整整一年的时间,回来首先要做的就是休整,也就是放假,当然,不可能一下子直接解散全放回去,而是轮休。
等轮休之后,罗冲就打算将神策卫派往各地的驻军里,充当教官,训练各地的军队如何使用火器,这样等新钢郡那边造出新枪之后,他就可以快速给汉部落所有的军队进行火器换装了。
到时候都城建设完毕,汉部落所有的军队也全都换装了火器,罗冲就可以趁势建制称帝立国,如果有可能的话,甚至还可以把领土面积再扩大一点,左右现在汉部落也没了战事,周边也没了什么敌人,唯一能称得上威胁的,应该就是西边的草原了。
而汉部落的国都就在草原的东侧,和草原仅有一个洪湖阻隔,但这个洪湖并不足以成为都城的平障,如果草原的游牧民族真的有心对都城用兵,完全可以从洪湖的南北两侧入侵,再加上牧民有大量的马匹和高机动性的骑兵,一旦他们动起手来,想要冲到都城也就是几天的事情。
就算汉部落派兵驻扎洪湖的南北两端,堵住了路上的交通要道,但是洪湖的湖面依然是都城的漏洞,如果草原人乘船从水面突袭都城的背身,那可能比骑兵走陆路还要迅速,毕竟洪湖再大也只是一个湖而已,乘坐帆船横渡洪湖最多要不了两日,这对都城的防御来说也是极大的威胁。
所以关于建国后对都城的保护,罗冲也是有许多打算的。
目前汉部落在草原上的势力主要有四点,那就是洪湖三郡和连接琼州岛的跨海大桥的大陆这一侧,跨海大桥那里的势力范围是汉部落从草原狼部落那里抢来的,算是高山草原地形,如今因为有工程队的存在,虽然还没有正式设立郡县,但也有上万劳工和几千奴隶在那里,一般人还真打不下来。
而洪湖三郡又比较特殊,洪湖是个内陆淡水湖泊,面积巨大,整体形状是个长条形,南北长,东西窄。
汉部落的都城就建在洪湖的东岸,而洪湖狭长的西岸最开始则分别属于三个势力。
汉部落旗下的开源郡可以当作洪湖西岸的中心点,这个中心点以南的地区,是汉部落从冒顿手里抢回来的,后来又在那里设立了彰武郡和滨海郡,算是彻底控制了从草原中部一直向南部海边的势力范围,但是开源郡的北部沿湖的大片水草丰茂的土地,还都控制在苏日图部落的手中。
这对都城来说是个威胁,当然,对于即将拥有连射火器的汉部落来说并不算什么威胁,可罗冲就是不愿意留下这么一个隐患,所以他打算将洪湖西岸的所有地区都控制在汉部落手里,甚至将整个草原都控制在汉部落的手里,把整个西部草原变成汉部落的后花园和牧场。
罗冲在书房里想着未来都城的战略性防御部署,就在这个时候,已经四岁了的小罗成也扶着他弟弟罗季走了进来,罗季是他们家的老四,现如今也才刚刚一周岁多点,不过要是按地球历来算,如今这个小家伙差不多也有一岁半了,正是刚刚开始学走路的时候,现在已经可以在人扶着的情况下缓步慢走了。
“爹,爹,你快看,四弟弟会走路了。”小罗成一边扶着弟弟往书房里走一边大喊,在他的身后,罗冲的二女儿罗澜也牵着老三罗兴跟了进来。
罗成和罗澜都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现如今也开始带起了孩子,而刚刚一周岁的老三和老四都还穿着开裆裤,嘴里咿咿呀呀的就会叫个爹娘和哥哥姐姐,别的什么都还不会说呢。
“你们怎么过来了,小心磕着,自己才多大个人,就能带弟弟了,能抱得动吗,别再摔了他们。”罗冲一看四个孩子都钻进了屋,立刻就紧张的说道。
“爹,我不小了,你看,我能抱得动。”罗成说着话就邀功似的把老四抱了起来,那孩子也不哭,就是被哥哥的小短胳膊勒的有些难受,嘴里哼哼唧唧的挣扎着要下地。
“好好好,爹知道你力气大,快把你弟弟放下,别摔着了。”罗冲看着这几个孩子就头皮发麻,这才多大点个小屁孩,四岁的孩子,放在前世也就幼儿园小班刚入学,这么点的小孩屁都不懂,能干个什么,还能哄孩子了?
“爹,爹。”
正当这时候,老三罗兴也口中含糊不清的叫了起来,伸着两个胳膊要抱抱,罗冲没办法,就过去把孩子接了过来,结果还没抱上一分钟呢,胸前就传来一阵湿热感。
握了棵草……竟然尿了。
小罗兴尿完还不过瘾,搂着罗冲的脖子就在那嘿嘿嘿的笑了起来。
“臭小子,我说你是故意的吧,下次尿尿提前说话知道了吗?”罗冲训斥着这几个不听话的孩子,抬脚就往外面走,一边走还一边喊小蝶和詹荧。
两人如今正在外面和婢女商量给家里更换凉席的事情,听到罗冲叫她们就连忙跑了过来。
“快来看看儿子,臭小子尿了我一身。”罗冲把孩子递给了詹荧,小蝶则张罗着给罗冲换衣服,剩下三个孩子也从书房里跑了出来,围到了詹荧的身边。
罗冲去了卧室换衣服,耳边却听见外面詹荧教训孩子的声音。
“你们两个怎么回事,都说了书房是你们爹爹办公的地方,不能乱进的,你们还进去打扰,咱们家那么大个院子,还不够你们折腾……”
卧室里面,小蝶一边给罗冲换着衣服,一边询问。
“我刚才看到有禁卫给你送了信,然后你就一直在书房里发呆,是不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
罗冲手上系着扣子,同时又摇了摇头,口中却说道,“没什么,就是北边河源郡来的信,说是去病带着神策卫回航了,别的也没什么事。
“如今北伐正式结束,整个北方都算是稳定了下来,眼下汉阳八郡这里都发展的很好,北边的河源郡虽说才刚刚起步,正在建设,但那边的百姓却已经生活了三四年的时间,我倒是不怎么担心。
“所以我就想,反正北方这里也没什么事情可担心的了,要不然咱们直接搬到南方的都城去住好了,你觉得怎么样?”
罗冲一边穿着衣服,一边对小蝶问道。
“去都城?那边不是还在建设吗?房子都没建好,也没有百姓居住,估计买东西都没地方买去,咱们现在去那边能干什么?”小蝶不解的问道。
“正因为还没建好,所以才要去啊,正好咱们的新家也在建着,你们看看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现在想改还不晚,要不然等建好了再想修改可就难了。
“再者,将来咱们全家肯定是要在都城定居的,现在过去不也是为了让你们先适应一下吗,左右老三和老四也都过了周岁了,就算是乘船也不碍着什么。”罗冲还在继续诱导着小蝶,其实说白了,就是他自己待不住,想去都城那里看看,这可是将来称帝建国的地方,自然要亲手规划规划。
小蝶将换下来的脏衣服丢进一个篮子里,眉头微微皱着,半晌却是说道。
“去南方也行,但我现在不想去都城,那现在什么都没有,我看游智给你发回来的照片,那边现在还都是一片大工地呢,我们去了住哪啊,连个玩的地方都没有,也没个集市什么的能转转,日常生活买个东西都不方便。
“夫君,如果非要去南方的话,那我们去拓海郡住几年吧,等都城建好了咱们再搬过去,正好汤瑶妹妹也在那边不远,咱们可以把她叫过去一起住,咱们一家就住在拓海郡。
“拓海郡已经建成多年,居住的百姓足有数万人,那边也有集市和港口,咱们生活在那里平时想买点什么也比较方便,而且拓海郡距离都城也近,都城的建设夫君要是不放心,你随时都能过去看看,要是修好了拓海郡到都城的火车,那咱们一家一起过去到时候也方便,你觉得呢?”
小蝶一眼就识破了罗冲的真实想法,什么让她们提前过去适应适应,还不是不放心人家干活儿,都跟罗冲一起生活那么多年了,孩子都生了两个,她又怎么会不了解罗冲的脾气。
这人就是不放心,闲不住,什么事都想亲力亲为,交代下去的事也想掺和一脚,无非就是罗冲自己想去工地看看罢了,结果还非要带上一家子一起去。
不过去南方倒也没什么,小蝶并不反感去南方,要不然她也不会说出去拓海郡的建议来。
罗冲听完琢磨了下,好像也是这么个道理哈,都城现在什么都没有,主要是没有多少百姓生活,平时连买个鸡蛋蔬菜肉食的地方都没有,他也不是那种自己养鸡等着下蛋的人,带着一家子过去总不能让全家人跟着那些工人一起吃大锅饭吧?
四个孩子才多大?就算他们三个大人没问题,小孩子那也不行啊!
“嗯,夫人说的有道理,那咱们再去问问詹荧,听听她的想法?”罗冲点了点头,再次问道。
“可以,咱们现在就去问。”
小蝶也点头同意,于是两人立刻就去了客厅,来到詹荧和四个孩子跟前,一家七口坐在垫了软垫和凉席的实木沙发上,一人怀里抱个孩子,罗冲怀里抱了两个大的,旁边的小蝶就跟詹荧说起了罗冲提意南迁的事情。
詹荧也想了想,倒也没有反对,只是提醒罗冲说道。
“夫君想要去亲自监督都城的建设,这倒也没什么,小蝶姐姐说的去拓海郡居住,这事也行,不过我不建议那么早就去。”
听到詹荧这么说,小蝶和罗冲两人还有两个大点的孩子都看向了她。
“这话怎么说?”罗冲直接问道。
“夫君,就像小蝶姐姐说的,咱们现在去了那也没地方住啊,而且我听说南方夏季湿热,远不如汉阳郡这边干爽,汉阳郡这边则是冬季寒冷,那咱们不如等到这边秋天的时候再去,现如今已经是夏季六月中旬了,左右不过几个月的时间。
“夫君要是做了决定,不如现在就给林郡守写信,让他给咱们准备个院子,两三个月的时间,就算是让他现盖一个院子也来的急。
“另外夫君在这边也有不少事情要做呢,神策卫回来也就这一两个月的时间,去病的那个孩子这几日也该生产了,等到去病回来,估计正好能给那孩子赶上满月酒,到时候难道夫君不表示一下?而且大军出征归来,夫君这个做首领的不表示一下?
“另外浏阳郡的机耕农场那边的大麦再过俩月也该收了,这些麦子要不要用来酿那个啤酒,明年的时候农场要种什么?这些夫君难道不得安排安排?
“我知道夫君着急都城的建设,但再急也不急这两三个的月的时间吧?等北伐的大军凯旋,等喝完去病那个孩子的喜酒,这两三个月的时间你也正好安排安排这边后续的事情,到时候正好就到了秋天了,咱们拓海郡的新院子估计也准备好了,到时候再一起坐船过去,等到了南方,最闷热的季节也正好过去了,岂不美哉?!”
罗冲和小蝶听完砸吧砸吧嘴,不得不承认,詹荧说的这些更具可行性,他们现在过去确实没有合适的地方住,让大树在拓海郡给他们盖个院子倒也行,反正汉阳郡这边他现在确实走不开,哪怕是去病前脚回去他后脚走,那也得一两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詹荧说的对,再急也不差那一两个月。
第1071章 南迁前的准备
“行,那就听两位夫人的,我这就给大树写信去,你们两个对咱家的新院子有没有什么要求?”罗冲点了点头,确定了南迁的事情,然后当即就换了个话题说了起来。
“爹,咱们要个大院子行吗,我想把小火车也带过去,把轨道再铺长一些行吗?”
小蝶和詹荧还没说话,坐在罗冲怀里的大儿子就率先提出了要求,罗冲笑笑没有答应,而是说道。
“小火车可以带过去,但院子也大不了多少,那院子咱们也就是临时住两年,等皇宫建好了到时候咱们又得搬家,到时候搬到皇宫里住了,就给你弄个大院子,皇宫的院子可比这汉阳城还大呢!”
“好好,那到时候爹能不能再弄个大点的火车,孩儿到时候都六七岁了,这火车怕就坐不下了。”小罗成一听皇宫的院子比汉阳城还大,当即就乐了起来,还在那掰着手指头算着自己到时候几岁,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几年后的事情,谁说的准,没准到时候他自己就玩腻了,不想再坐火车了呢?!
罗冲没搭理这茬,倒是小蝶和詹荧在那里思考起了罗冲刚才的问题。
“成儿说得对,咱们的新院子确实应该大一点,到时候肯定是要把汤瑶妹妹一起接过来住的,而且她肯定也是要给夫君生孩子的,院子太小了,怕是住不下,也委屈了汤瑶妹妹。”詹荧率先提出自己的意见。
“荧妹妹说得对,夫君你也得把这个当正事给办了,反正是要迁到南方,夫君不如就趁着这个机会把汤瑶妹妹娶回来,把这个事儿给办了,把汤部落也正儿八经的收过来,别到时候都城都建好了,汤部落那边还在那拖着。”小蝶听到詹荧说起这个话题,当即也提醒着罗冲说了起来。
罗冲苦笑了下,这俩老婆真是,要是在前世,人家都是巴不得自己独享一个丈夫,可现在到好,两个老婆主动张罗着给自己再找一个。
他心里叹息一声,可能这就是这个时代的特性吧,没有哪个部落的首领只有一个女人的,要是只有一个女人,她们俩自己反倒是会觉得不正常。
毕竟这年代的人口繁衍艰难是深入人心的,最早的狩猎采集阶段,男人狩猎有风险,哪怕是受个伤都有可能送命,女人生育也危险,弄不好就出个一尸两命,在这样的情况下,首领作为部落最优秀的男人,享有优先繁衍后代的权利,基本上也是深入人心的道理,甚至被刻入骨髓。
这一点哪怕是前世二十一世纪的发达社会也是相同的,虽然没有了首领和部落的说法,但有钱有权有势,长的好看个子高的男人就是更容易找对象,这就是人类深入骨髓的记忆啊,谁也没办法改变。
罗冲甩了甩头,把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甩出脑外,然后也点头同意了这个事情。
小蝶考虑的对,等都城建好到时候就该建国了,罗冲总不可能还把汤部落的事情悬而不决,这个事情确实也该解决了,等搬到了南方,他就可以把汤瑶正式娶过门,如果汤瑶再有了身孕,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以汤瑶有孕,不宜过度操劳管理汤部落为由,正式接管对汤部落的管理。
这个托管的模式先推行一两年,再等到汉部落建国的时候,直接宣布将汤部落和汉部落合并,建立汉帝国。
这样就无所谓谁吞并谁了,而是合并,合并的说法也能让汤部落的百姓更容易接受些,反正实际上都已经被汉部落控制了,那么两个部落合并成一个帝国也没什么了吧?
一家人又商量了一阵,确定了新院子的各种需求,罗冲就回到书房去给大树写信了,他将秋季就要搬到拓海郡居住的事情给大树说了一下,又让他在拓海郡的郡城里给他安排一个院子,最后又询问了一下都城的建设进度,以及有没有让自己给他捎带的东西,然后就让禁卫把信发了过去。
新建院子的事情安排完后,罗冲又开始交代起了自己搬家之后的各项事宜,临走之前也要先把汉阳地区的八个郡安排好才行。
于是罗冲再次叫来一个禁卫安排道。
“神策卫凯旋在即,后山军营还要着人打扫一番才行,看看有什么损坏的东西就赶紧找人修整,等将士们回来必须让他们住进干净的营房里才行,这件事就交给金吾卫来做吧,你去调一小队,让他们找人去做。”
“诺!属下这就去办!”禁卫领命而去。
而罗冲则是回到书房再次抽出一张白纸,开始在上面把要办的事情一项一项的列出来。
浏阳郡的农场要安排好,还有酿造啤酒的事情,农场里第一季度种植的是玉米,现在已经收获,收获的玉米也已经送到各处储藏了起来,第二季度种植的是大麦,本来就是罗冲准备酿造啤酒用的,这个事得办。
既然有了啤酒,那么啤酒厂也要建设,同时配套产业也要建立起来,比如玻璃酒瓶,铁皮轧制的啤酒瓶盖,瓶盖里面的橡胶密封垫,啤酒瓶上面的商标印刷贴纸,这些都是玻璃瓶装必不可少的东西,当然,汉部落的啤酒肯定也卖桶装的扎啤,所以木桶也要定制一些,不过这就不需要专门安排了,因为浏阳郡的木材加工厂就可以定做这些东西。
那么需要安排的就是啤酒厂的选址,啤酒的名字,以及企业的负责人,还有配套设施的建设。
罗冲想了想,干脆自己亲自跑一趟,他先是去了浏阳郡去找佘辛,目前汉部落唯一一个集中酿造白酒的地方,也是汉部落唯一一个产酒的地方在卫山郡,但是罗冲并不准备将啤酒厂也放在那里,原因就是卫山郡和工业区靠的太近,不适合再发展食品工业,这样不安全,所以他选择的地方是浏阳郡。
浏阳郡没有什么重污染工业,规模最大的三个工厂应该就是造船场、木材加工厂以及造纸厂了,造船场基本上不会排污,处理的也都是木头,木材加工厂也差不多,造纸厂倒是有一定的污染,但浏阳郡的那个造纸厂根本算不上厂,按照它的规模,目前只能称为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