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412章

作者:羽卿书

  另外,一营长还在敌人的营地那边留个十来个人,这些人要么是老的,要么就是残疾的,俘虏回去用处也不大,还不如把他们留在那里让他们回去报信,不然食人族那边不知道这里的情况,等他们再派下一批人来,鬼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

  那十几个被留下来的残疾和老头也是傻了眼,昨天晚上睡觉还好好的,早上一睁眼,整个营地都空了,所有人都消失了,就剩下他们这十几人,另外还有十几个死人,看样子是那些负责守卫的战士,然而其他人却全都消失了,让他们产生了一些恐慌。

  有人怀疑是什么妖怪,或者什么不可名状的存在,大家全都疑神疑鬼的,然而不管他们到底怎么怀疑,这个地方都不能再待下去了,那么大的盐池,就剩下他们这十几个老头和残疾,是无论如何都没办法守住的。

  所以这十几人草草的掩埋了那十来具死尸,就立刻跑回食人族的部落去了。

  至于他们还会不会再次过来,什么时候过来,来多少人,那就无从得知了,现在只能这么等着。

  不过这回一次性抓到了两千多俘虏,那也是大功一件了,报上去也能说自己并不是啥都没干。

  而那些被一营抓来的俘虏也很懵逼,他们昨天晚上还在自己那边睡的好好的,什么事都没有,第二天一睁眼,就发现自己被用手铐铐了起来,还被关在了汉部落的大营里。

  到底是怎么肥四?

  自己是什么时候被抓过来的?

  为什么他们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不过不管怎么说,现在这些人都已经成了阶下囚,先把他们饿上两天,就算他们有什么想法,也没那个体力去实现了。

  另一边,去病亲自率领的主力,如今也喜欢上了搞夜袭的战术,无他,实在是上次在猎场那边搞得那一次战果太大了,用几百人一夜之间俘虏近万人,想想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有了这样的诱惑存在,别说是去病,就连游野还有神策卫下面那些官兵们也是想要再次重复一次这样的方法。

  乙醚虽然珍贵,但再珍贵也换不回这么大的战果啊,如果能换来上万的俘虏,那浪费一些乙醚又如何。

  于是乎,去病他们真的就重复了这样的操作,在主力部队抵达河湾地区的第二天夜里,他们就再次发动了夜袭,用麻醉剂迷倒了聚集在这里的上万名食人族的老弱妇孺。

  这些都是那些没了青壮男人的村落,村子里没有食物,于是乎自己主动跑出来组团觅食的,这些人如今已经在这里捕鱼捕了半个多月了,暂时也能勉强维持生活,就是这荒郊野外的冷的厉害,半个月间每天都能冻死不少。

  而那些冻死的人也都被他们互相吃掉了,可谓惨不忍睹,现在被汉部落俘虏,反倒是变相的救了他们一命,毕竟汉部落不会把他们给饿死,这些可都是用来干活的奴隶。

  这上万名的老弱妇孺再次被押送回去,同时河谷大营那边也在看押着这些奴隶修建更多的房屋,如今这一万人加上盐池那里俘获的两千四百人,还有之前积累的约一万六千人,神策卫这四个月来抓获的奴隶总人数已经将要突破三万了,所以只能扩建战俘营,否则这些奴隶不等运回南方就得冻死。

  好在现在人手有的是,汉部落这边倒是不怎么着急。

  不过这样的战果虽让人兴奋,但也着实惊讶了去病一把,这都抓了快三万人了,那些食人族好像还有很多的样子,也不知道抓到什么时候是个头,好在距离开春也就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只要这两个月尽力拦住南下的敌人,明年开春之后他们就可以组织进攻了。

  将这些战俘押走之后,去病又组织兵力将河湾上的冰面炸开,往河里投入了大量的灌木和枯草,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河面再次结冰,然后敌人会趁他们不注意直接沿着冰面南下。

  现在把冰面炸开了,敌人再想南下就只能从河道两岸走了,这样汉部落只需把河岸封锁,敌人就别想从这里过去。

  而在盐池营地那边,一营的战士将对面的敌人抓走了之后,剩下的那十几个老人和残疾也连忙逃回了北面的森林,回到了他们的村子之后,这些人也是立刻将盐池那里的诡异情况汇报了上去。

  两千多人一夜之间全部消失,只有十几个死人留在了那里,看伤口,应该是被弓箭射死的,但是却没有箭矢,想来应该是被偷袭者拔走了,毕竟箭矢制造不易,而且能重复使用,被拔走了也很正常。

  盐池周边有这个能力偷袭他们的,还有弓箭的势力,除了汉部落就没别人了,但是他们却很疑惑,汉部落到底是如何把两千多人一夜之间抓走的,而且你要抓就全抓了吧,为什么还要留下十几个人。

  最关键的是,留下的这十几个人居然一点动静都没听见,任谁知道这事也会觉得邪门啊。

  再有就是,第二天天亮的时候,那十几个人居然发现对面的汉部落没有任何反应,还是和往常一般,正常吃早饭,正常出操练兵,这事处处都透着诡异。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怀疑,盐还是要吃的,自从几个月前被汉部落占领了盐池,他们各个村落已经很久都没有食盐补充了,这么长时间一直吃的是以前的存货,现在存货也快吃完了,再没有食盐补充怎么行,所以盐池还是要抢回来。

  但是鉴于之前的诡异事件,那些食人族也是疑神疑鬼的,不知道到底该如何是好,最后他们召集了几个村落的头目,大家商量一下,决定这次还是不要派遣那么多人过去为好,这样就算再次损失了一批人,也不至于让他们伤了元气。

  于是乎,几个食人族的村落再次纠集了一批人,分为前后三个部分,第一梯队是五百名图腾战士,负责抢占盐池,第二梯队是五百名劳力,等第一梯队占领盐池后,他们就要立刻上去采盐;第三梯队还是五百名战士,他们就待在后面,如果前面发生了意外,那么他们就可以前去接应,如果一切正常,那么这些人就负责运输,不管怎么样都得运一批盐回去,家里那边嘴巴都快淡出鸟了。

  过了几天,食人族的先锋部队再次抵达了盐池,潜伏在周边的汉部落侦察兵也是第一时间把消息送了回去。

  一营长听完汇报忍不住笑了起来,“这些食人族看来还是没长进啊,还是和之前一样的套路,先派小股兵力过来试探,等过几天再派大队人马过来采盐,可惜啊,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一切行动都在咱们的侦察兵监视之下。”

  驻守在这里的民兵头目‘宰’只是笑笑,也对那些食人族嗤之以鼻,一群吃同类的畜生,没有长进那不是很正常吗。

  然而事实却并没有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发展,那五百人的先头部队重新占领盐池之后,立刻就派人回去报信了,仅仅半个小时,吊在后面的五百个劳工就赶了上来,这些人来了以后也不休息,立刻开始烧火挑水,准备煮盐,好像很赶时间一样,最后面的那个第三梯队收到了消息,也是开始向前靠近,但还是保持着一千米的距离,随时都能过去接应,或者带上盐跑路。

  侦察兵发现不对劲之后,立刻又把消息送了过去,让一营长忍不住皱眉。

  “他们这是想干什么?盐池不要了?采一批盐直接跑路?”

  宰也是皱着眉,“这次不好办了啊,他们的前锋部队的意图很明显,分明就是没打算久留,这才刚占领,后面采盐的就跟上来了,来了就立刻干活,后面还吊着五百人,也不过来,他们这也太谨慎了。”

  “哼哼,我管他谨不谨慎,既然来了就得统统给我留下。”一营长咬着牙怒声说道。

  刚才他们还说敌人吃了亏还没有长进呢,结果没过一个小时就被敌人打脸了,说出去多丢人。

  “那你打算怎么办?要是我们现在出击,白天根本没有优势啊,而且他们后面还跟着一队人,咱们想要将他们包围都困难,对方足有一千五百人,咱们这边也就一千七百来人,双方兵力差不多,我们要是想要包围他们就要分散兵力,到时候咱们在局部的兵力反而是劣势,搞不好咱们会有伤亡。”一营的指导员也是分析的说道。

第1030章 正旦节前的年味(上)

  听到指导员的分析,在场的两个军事主官都沉默下来,略微思忖了片刻,就见一营长一握拳,狠狠的说道。

  “既然白天打我们不占优势,那我们就还夜袭,我就不信他们不会睡觉。”

  民兵队长宰闻言抬了抬眼皮,毫不犹豫的打击道,“我还真觉得他们不会睡觉,你看看他们这个架势,搞不好天黑之前炼出一些盐,晚上直接撤退走人了,然后明天人家再来,你能拿他们怎么办?”

  一营长听完一阵语塞,宰说的这种情况还真的有可能发生,就冲今天敌人谨慎的这个样子,又苟又怂,搞不好他们还真的天一黑就拍拍屁股走人了,那自己拿他们也没办法。

  一营长着急的在屋子里转了两圈,脑中在飞速的运转,如果是他们的指挥去病在这里的话,他会用什么办法。

  这么一想,他还真的想到了一个主意,那就是模仿上个月去病在猎场地区带他们打的那一仗,既然从正面不好突破,那就在敌人运动的半路上偷袭他们,一营长越想越觉得有戏,于是立刻打定了主意说道。

  “有办法了,我们可以借用上个月在猎场那一战的战术,既然在这里无法对敌人形成优势,而且敌人还一心畏战,只想跑路,那我们就让他们跑好了,我们现在就出发,绕到他们的后面去,反正他们炼出食盐也要送回去,那我们就在他们回去的半路上伏击他们,到时候就不信他们不睡觉。”

  宰和一营指导员听完都是眼前一亮,对啊,正面不好打那就绕后偷袭好了,上次去病不就是这么带他们打的吗,他们完全可以现学现卖啊。

  “好主意,不过万一这一千五百人一起回去了怎么办,或者只回去五百人,留下一千人,我们怎么办,又或者他们不回去了,发现我们这边兵力空虚,朝着我们进攻怎么办?”指导员先是点头称赞了一声,但很快就再次提出三种可能的后果。

  一营长还没发话,旁边的民兵队长宰就给出了回答。

  “这个好办,要是敌人一起回去,那就再好不过了,从这里回到北边的森林,少说也要走三天路,他们肯定是要在半路上宿营的,到时候就是我们下手的好时机。

  “如果敌人只回去五百,那我们就先在半路上把这五百人吃掉,剩下的一千他们既然不走,那肯定也要在这里宿营吧,到时候我们有的是机会收拾他们。

  “至于敌人不回去,直接朝我们进攻,那也容易,把你们营留一个连放到这里防御,你们有火枪,还是处于防御态势,两百多人拦住他们一千五百人也不是问题吧?只要那个连能坚持一天半天的,我们就能带着大部队回来支援。”

  “嗯,不错,就按这个办法来,那就把二连留在这里防御吧,我带着一连和三连,还有营部侦察队,以及宰的一千民兵,绕后偷袭他们,指导员你带着二连在这里守家。”一营长闻言想了想,也觉得没什么毛病,就直接决定下来。

  指导员听说让自己看家,忍不住翻了翻白眼,他也想去前线打仗啊,不过看家的任务也很重要,再加上他是司马一系的政治主官,所以留下看家倒也是分内的工作,于是就点了点头答应下来。

  “行吧,谁让我是指导员呢,我看家,不过你们也要小心,有情况记得及时通报,到时候我好接应你们。”

  “还是别了吧,要是遇到了我们两个连外加一千民兵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告诉你又有什么用,到时候再把你搭进来。”一营长摆了摆手不在意的说道。

  指导员闻言皱了皱眉,“那你也得派人告诉我,要是没情况更好,真要是有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我没办法我也能向指挥使那边求援啊。”

  “行行行,要是有情况肯定告诉你,不过我宁愿没情况。”一营长无奈的点头应道。

  “说的好像谁希望有事一样,这不是预防万一吗。”指导员也是无语的咕哝了一句。

  就这样,针对此次又苟又怂的敌人,一营这边也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出来。

  计划确定了之后,一营长和民兵队长宰立刻开始分散召集自己的兵力,把那些士兵叫到后面的树林里去集结,防止被对面的敌人发现自己这边的兵力调动,等兵力集结完毕后,大家带上武器弹药,干粮和手铐,立刻就开始绕路行军了。

  与此同时,一营的指导员也带着一营二连的战士开始表演起了空城计,让二营的战士在盐池周围的空地上可劲的操练,又是跑步又是打靶,给对面的敌人造成一种我军主力仍然在家的假象,殊不知那些主力早已绕向了他们的身后。

  就在一营主力向着敌人身后运动穿插的时候,彼时的食人族还在盐池那里卖力的挑水煮盐,也不知道这些人从哪里弄来的陶器,是以前南下的时候抢的还是自己制作的,不过陶器倒也不多,因此效率低下。

  盐池这里总共有那么七八个池子,以前全是食人族控制的,前几年游野来了之后,就从他们的手里抢走了大部分,只给那些食人族留下了三个。

  这些盐池里有咸度很高的卤水,直接舀起来煮干就能得到食盐,不过要想食盐干净一些,还得过滤几遍才行,但那些食人族显然没有过滤这个工艺。

  对面的那些食人族全都忙碌着,大家现在已经知道了上一批人诡异消失的事情,因此都不想在这里过夜,只想早点干完活早点走人,那些劳力如此,图腾战士同样忐忑不安,紧张兮兮的看着四周或是对面的汉部落,生怕他们会突然袭击,或者哪里突然蹦出一伙吃人的妖怪,但好在一直到了傍晚,对面的汉部落也没有什么异常的动作,让他们稍微放了些心,不过随着夜幕的降临,这帮家伙却更加紧张了起来。

  上一批人就是夜里不明不白的消失的啊……

  负责留守营地的一营指导员也没闲着,虽然家里只剩下了一个连约两百五十名战士,但他却让战士们足足点了三百多堆篝火,在漆黑的夜幕下,三百多堆篝火十分瞩目,再次给敌人造成了汉部落大部队在家的假象。

  不过尽管如此,那些家伙也不敢在这里多待,他们想得是,反正下次白天也能过来采盐,那为什么非要晚上在这里过夜,面对未知的危险呢?

  于是乎这群家伙收拾了煮盐的工具,在营地里吃完了晚饭,当天晚上八点多的时候,就举着火把直接撤离了,但是夜里行军本来就是大忌,一是不容易辨别方向,二是夜间实在太冷,这些食人族的保暖衣物肯定没有汉部落的军大衣那么变态,汉部落能抗住野外的寒冷,他们可不一定,第三就是晚上在野外容易遭受食肉动物的袭击。

  于是乎前面的一千人也没走出多远,他们先是和后面相距一公里的第三梯队会合,然后三个梯队又一起向后退了五公里,到了一个他们常用的宿营地,这才准备在那里过夜,要是这晚没有问题的话,那他们就准备明天先派几十人把盐送回去,然后明天继续到前面采盐。

  这样虽然十分麻烦,但是比较安全,能让大多数人放心,不过他们的这个决定,也正好给了一营夜袭的机会。

  在侦察兵确定了敌人最终的宿营地点之后,当天夜里十二点的时候,一营长带着两个连和一千民兵就悄悄的靠了过去,准备再次发动一次夜袭。

  夜深了,树林里只剩下风吹树枝发出的呼哨,还有营地里篝火噼啪的响声,远离了盐池,这些食人族的战士稍微放心下来,但守夜的岗哨依然是不能少的。

  一营长先是让十几个持弓的民兵上去摸哨,有了大自然的背景噪声掩盖,民兵们顺利的潜入了营地,有的甚至直接摸到了敌人岗哨的身后,连弓箭都不用,就直接拿匕首把敌人干掉了。

  解决完了岗哨之后,一营长再次按照以前的战术,派出一连前去迷晕所有人,过程同样很顺利,虽然今晚的风大了些,可也正好掩盖了战士们的脚步声,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敌人惊醒。

  不过这也难怪,他们今天本来就已经忙碌了一天,驻守盐池的图腾战士精神高度紧张,那些负责采盐的劳力也是紧锣密鼓的赶制食盐,大家都累了一天,现在全都睡的和死猪一样。

  等把整个宿营地所有的敌人全都迷倒之后,一营长再次采取了和之前类似的做法,把俘虏全都抬走,只留下几个老头回去报信。

  当然,这次想直接全抬回去是不可能了,因为距离太远,现在这个地方距离汉部落在盐池的营地足有七公里的距离,他们不可能抬着这些俘虏走那么远,所以只能先把这些人藏到隐蔽的地方,等到明天天亮再把他们押走。

  不过另外一个最重要的东西就是食人族今天炼制的那些白盐,同样被汉部落统统带走。

  汉部落这边必须保证敌人彻底断绝白盐的供应,只有这样才能让敌人不得不再次派人过来,否则要是让他们把这批盐运了回去,鬼知道他们能吃多长时间,就冲他们这次又苟又怂的架势,搞不好不到下次盐荒他们都不会来。

  次日一早,那几个被留下的老头醒来突然发现整个营地的人再次莫名其妙的消失,吓得撒腿就跑,像是被狼撵了一样,头也不回的跑了。

  侦察兵看着几人远去的背影笑了笑,然后也回去报告情况,等确定传信的人放走了之后,一营长这边才开始带领大部队押送俘虏返回,同时也派人向去病那边报捷,至于这次抓到的俘虏,还得过阵子才能送到河谷大营那边去。

  另一边,去病派人将河湾的冰面炸开后,也在河岸两边建立了阻击阵地,他的战术也很简单,就明目张胆的在这里拦路,所有的阻击阵地丝毫不加掩饰,直接就这么摆在路上,就是为了告诉敌人,我把你路封了,你想从这过的话最好小心一点。

  这么做的原因,自然不是为了真的和敌人打阵地战,而是为了阻挡敌人直接南下,只要敌人想从这里南下,必定会发现汉部落的阵地,那么敌人就得犹豫一下,究竟是绕路过去,还是纠集更多的兵力去突破汉部落的封锁。

  而在去病这边,不管敌人做什么打算,他都无所谓,这么做的目的只是为了迟滞敌人南下的速度,如果敌人犹豫了,那么他的目的就达到了。

  只要敌人敢在附近休整一个晚上,那么去病就肯定会率领主力发动夜袭,至于正面的阵地,那就是一个摆设,吓唬人用的而已。

  虽然总是玩夜袭有点下流和老套的感觉,但自古以来好用的战术才是正确的,至于老套不老套都无所谓,只要能达成目的即可。

  夜袭对于汉部落这边来说战果大,又轻松,还没什么伤亡,那肯定要把这个战术发扬光大才行,有机会的时候要搞夜袭,没机会的时候创造机会也要搞夜袭……

  时间进入大命元年的十三月初,北方的战事已经趋于稳定,今年冬天去病那边也没几仗可打,就剩下河湾和盐池两个地方偶尔有战事发生。

  初五的时候,罗冲收到了去病的捷报,报告了他们这段时间取得的战果,又抓到了上万的俘虏,总俘虏人数已经接近三万,有望在年底前突破三万。

  不过去病也在信里提到了,这次的俘虏并非都是食人族的青壮,大部分都是食人族的百姓,老弱妇孺之类的,这小子在信里说的,反正首领要人口,我都给你抓来了,至于怎么用,怎么安排,到时候让罗冲自己看着安排。

  去病还在信里说,要是那些老弱妇孺没用的话,自己也可以杀掉,省的浪费粮食,而且运回去还麻烦,占用船只之类的,以后遇到这样的队伍,他们也不抓了,直接杀掉反而更加轻松,放几轮火枪就能把他们全部击毙。

  罗冲当然要这些人,和劳动力相比,粮食算个屁,汉部落缺粮食吗?!

  上个月十二月月底的时候,卫山郡的水稻温室刚刚做完了插秧机的实际应用实验,遇到了一点小问题,但是当天就被农机研发组给解决了,现在已经开始定型生产,准备正旦节前就开始向民间推广。

  汉部落各个郡县的百姓也纷纷开始准备起了年货,为即将迎来的正旦节作着准备,这可是汉部落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第1031章 沮丧的小蝶

  汉部落的正旦节是十四月初一,现在是十三月上旬,距离过节还有三个星期的时间,过完正旦节再过一个月,才是开春农耕的时间。

  现在是农闲猫冬,百姓待在家里无事,就开始各自准备过节的年货了,各个郡县的集市也开始热闹起来,养了一年的猪羊也全都宰了,放到集市上售卖,官方的粮站也是门庭若市,大量的百姓进进出出购买粮食。

  当然,买的大部分都不是主粮,有的是专门买一些家里没有的,比如稀少的小米,粟米,芝麻,这些东西,还有的就是带着自家的粮食来加工的,比如带着麦子或者玉米过来磨面,又或者带着大豆芝麻前来榨油。

  另外布匹也是过年畅销的货物,每逢新年做新衣,这不仅是图个好兆头,更说明家里日子过得好,不然没有结余的话,又哪来的钱买布呢。

  说起布匹,现在市场上最畅销的就要数彩布和花布了,再有就是宽布,一般的素布,就是那些没有经过印染的布匹,许多自家有纺纱机和织布机的也能织造,但是染色的工艺基本还掌握在部落手里。

  当然,民间也有自己染布的,但是没有那个资金建立专业的印染厂和印染设备,所以染出来的颜色也不好看,现在民间自己染的颜色基本就三种,用板栗壳当作黑色染料染出来的黑布,还有蓝靛草的蓝布,红颜草的红布,再有就是素白布。

  这些民间的土布颜色单一,各家染出来的颜色也不一致,有的甚至一块布上染的都不均匀,而且还特别容易掉色,最关键的是上面印不了图案,所以价格十分便宜。

  而小蝶掌握的印染厂出产的布料因为色泽鲜艳,颜色多,花样全,最关键的是,官方的纺织厂里还有大型的宽幅织布机,能织出两米宽度以上的布料,所以直接垄断了所有的家纺用品用布,尤其是那些床单被罩之类的东西,这个东西用窄布就得拼接,不美观,土布染的也不好看,所以百姓也认头买。

  另外要说起今年正旦节最特殊的商品,那肯定非插秧机莫属了。

  插秧机是直接由各地官署出售的,当然,现在根本没有现货,汉阳八郡这里倒是每个县城放了一台,都是赶制出来的,不过现在不卖,主要用来展示,并且给百姓演示怎么操作。

  至于南方,连实物都没有,直接就是在各地官署的公告栏上贴了张插秧机在温室里插秧的照片,旁边配上了文字说明,告诉百姓明年这个东西就要推广了,有想要的自己留意。

  而在北方地区,插秧机一经展示,各地官署的门前就围满了人,全都是询问价格和效率的百姓。

  “这个插秧机啥时候出的啊,什么时候有货卖?”

  “哎呀,不得了,连插秧都可以用机器干了,有了这玩意儿,岂不是以后插秧都不用弯腰了?这敢情好啊。”

  “是啊,是啊,好是好,就是不知道价格怎么样,你看这东西的做工,怕是不便宜啊,全是铁做的,还有这上面的轮子,这铁链条,看着就跟那自行车上用的链条一样,这东西不便宜吧,也不知道咱们用不用得起。”

  百姓们全都七嘴八舌的围着议论起来,把里面官署的小吏都淹没了,那小吏见场面混乱,干脆爬上了桌子,站在桌子上对众人喊道。

  “父老乡亲们听我说,这插秧机啊,是前几天才刚赶制出来的,经过实验定型了的,插秧绝对没问题,这一台机器只需要一个人操作,一次能同时插两棵禾苗,效率是手工插秧的两到三倍,要是熟练了之后,一个人顶四个人干的活儿也不止,而且还不用弯腰。

  “关于售卖的问题,现在新钢郡那边的工厂正在赶制,加紧生产,争取在开春以前能够大量铺货,售卖的地点就是咱们各个郡县的官署,每台插秧机统一售价十个银元,如果用的时候出了毛病,铁匠铺管修。

  “大家有想买的,从现在就可以开始订货了,拿着身份证,先交五块银元,到我这里开收条按手印,最早的一批下个月初六就能到货,到时候订货的优先供应,其他临时想买的可以晚几天,开春之前保证有货卖给你们。”

  那小吏对着下面的百姓喊完,大家也是在那里叽叽喳喳的讨论着。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