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当初成立慈幼院收养部落中的孤儿,罗冲就是一直让金吾卫来管理的,这些孩子都是刚刚加入汉部落时产生的孤儿,比如在他们之前的部落中,母亲难产而死,父亲因狩猎负伤而死,这样的情况太多了,而这些孩子暂时又没有成年,无法成亲自立门户,于是就只能放到慈幼院里集中培养。
就像罗冲一样,最初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那时候他才十岁,压根就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包括兽牙的父亲前前任汉部落首领,也是在狩猎中死去的,这些对于那些依旧需要狩猎生存的部落来说,死人是很常见的现象。
罗冲当初成立慈幼院的本意,一是为了收容这些无父无母的孤儿,二就是集中培养人才,等成年后优先选入金吾卫,充当自己的禁卫,被淘汰下去的孩子就进入社会自立门户,成为普通百姓,所以金吾卫掌握的慈幼院里,一直都是有人才储备存在的,只不过很少有地方官员知道罢了,因为他们没权利管这个。
“那就把十四岁的也算上,我十四岁的时候已经什么都会干了。”顿了顿,罗冲立刻做出决定道。
“诺!属下这就去办。”禁卫抱拳领命而去。
驾驶员的问题解决了,罗冲转头又看向佘辛等一众浏阳郡的官员,再次命令道。
“从今日起,由浏阳郡负责筹备官田事宜,你们要在浏阳郡以西,南张郡以北,汝阳郡以东的这块区域里,挑选近水的便于灌溉之地,规划出六万亩官田,并规划出合理的灌溉水渠,以及相关的水利建设方案,并在当地做出地标,可以插旗,拉绳,划线,然后贴出公告,让百姓不要随便踏入这块区域,对外就宣称机耕实验官田。
“这件事由佘辛来做总负责人,我只给你两个多月的时间,你必须在十三月月底之前把这项工作完成,到时候没规划好,我拿你是问。”
“诺!只是,首领,刚才不是说五千亩吗?怎么又变成六万亩了?!”佘辛先是拱手应了下来,然后又不解的问道。
“五千亩是最保守的打算,但是我们要做好两万亩的准备,而我们又没有那么多的肥料,田亩又不能连作,所以只能通过休耕来缓解肥力,这六万亩是为三季玉米做的准备,一次只种两万亩,还有问题吗?”罗冲解释了一句说道。
“没有问题了,保证完成任务。”
佘辛只是不解,并不是无法完成,在以农耕为主的汉部落里,冬天的官署是没有多少事情可做的,大把的吏员可以使用,所以听完罗冲的解释后,他立刻就答应了下来。
罗冲见他们没问题了,于是就点了点头,随即就转身出门而去,佘辛一见连忙追了出来,跟在后面问道。
“首领,你现在去哪啊?”
“去研究所,把拖拉机定型的事情办完,然后给他们下生产任务。”罗冲说了一句,头也没回的就带着侍卫走了。
不过他并没有立刻离开浏阳县,而是带着侍卫再次去了那个插秧机的发明者杨大山的家里。
第二次见到杨大山,罗冲看门见山的说道,“我现在要去新钢郡的研究所,你要不要跟我去看看拖拉机和旋耕机,过两天你可以再回来准备,我给你批的一个月休沐仍然作数。”
“真,真的吗?我现在就能见拖拉机?”杨大山并没有因为罗冲临时叫人而不高兴,相反,他对于马上就能见到拖拉机而感到十分的兴奋。
“当然,和你的家人说一下,穿的厚实一点,马上跟我走,对了,你会骑马吗?”罗冲点了点头,随后又问了一句。
“不,不会。”杨大山憨憨的挠了挠头,他是木匠不假,但他真的没骑过马……
“那就给他安排一辆马车,要带棚子的,顺便把那个插秧机也带上,你可以晚些天再去,这次过去一是看看你将来工作的地方,二是先把改进型插秧机的各种材料列出来,好让研究所给你筹备,比如链条和齿轮铁皮等等,等把这些都交代好了,你再回来安排家里。”
罗冲闻言立刻让身后的禁卫去准备马车,然后又跟杨大山解释起了这次过去的任务。
杨大山显得很激动,立刻就回屋跟家人说了这件事情,然后又穿了厚厚的棉衣和大衣出来,亲自扛上他的插秧机就跟着罗冲出门了。
一行人马很快就出了城,直奔四通县而去,然后又从四通县转道直奔新钢郡,花了两天的时间才刚刚抵达。
看着半个月后再次来到研究所的首领,林飞显得很高兴,屁颠屁颠的跑来跟罗冲邀功。
“首领,我们已经把拖拉机完善了,再实验一下,没有问题就可以定型了,装载机也有了很大的进展,我们已经组装好了第一台装载机的裸机,就等首领过来实验了,怎么样,这算不算两个好消息?”林飞乐呵呵的说道。
“是吗?我这里也有两个好消息要告诉你,同时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交给你们,你想先听哪一个?”罗冲听他这么说,也逗着反问了过去。
“啊?首领也有好消息?”林飞闻言愣了下,然后说道。
“让我猜猜,北方又有捷报传来了?”
罗冲摇了摇头,这半个月去病和游野并未传信给他。
“不是?那难道是汤部落同意并入咱们汉部落了?”林飞再次猜测道。
罗冲继续摇头,汤部落目前已经在进行全面汉化了,除了没有汉部落的名分,其实和汉部落的郡县也没什么区别,只不过罗冲一直没有走最后一步,而是想要温水煮青蛙,让汤部落过度的更自然一些,以免给以后留下祸根。
“还不是,那,难道是游伏在南方找到煤矿了?”林飞继续猜测道。
罗冲闻言一愣,这两天光想着拖拉机和官田了,差点把煤矿的事情给忘了,他随即点了点头说道。
“游伏确实在南方找到了煤矿,听说煤层还比较浅,只有二十多米深,就是位置远了些,运输有点麻烦,而且他们额外找到了一座铁矿,另外还从一个陌生部落找到了一种新的农作物,这算三个好消息了吧,不过并不是我要告诉你的那两个。”
“啊?真的找到煤了?那这样的话我们新钢郡是不是又要大换血了,如果南方要建炼钢厂的话,肯定又要分出去不少的技术人员吧,而且要是南方需要建设铁路运输的话,那我们的火车生产计划就又要增加数量了。”
林飞闻言一愣,随后就是一喜,紧接着又发愁了起来,现在不论是炼钢厂还是研究所,任务都非常的重,而可用的人才又那么少,如果一次调走太多人的话,肯定会影响到研究所自身的。
他的心思一下就放在了这上面,直接就把罗冲的另外两个好消息给抛掷脑后。
“放心,就算是建设也不会那么快的,我会给你留出两年的准备时间,你趁这两年多培养一些技术人才出来,学校的学生随你们挑。”罗冲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不过我要告诉你的不是这两件事,我这次过来一是给你送一个人才过来,二是给你们下达新的任务。”
听到罗冲这么说,林飞才放下重重心思,再次把注意力转到罗冲的话上。
“人才?那可太好了,我正愁着缺人用呢,能被首领亲自送来的人,肯定不会差,首领,是什么人啊?”林飞一扫刚才的阴霾,高兴的问道。
“呐,就是这位,杨大山,浏阳郡造船场的木匠,他自己发明了一台手摇插秧机,正好被我意外发现了,我准备把他送到农机小组工作,怎么样?”罗冲拉过跟在身后的杨大山介绍道。
“插秧机?手摇的?哎呀,那可太厉害了,这可是惠及全部落百姓的发明啊,农机组的人前两天还跟我说,耕地和播种他们好歹有曲辕犁和耧车可以借鉴,可是这个插秧至今没有可以代替手工的农具,他们现在还正发愁呢,有了这位兄弟的发明加入,大家肯定会非常欢迎的。”林飞闻言立刻激动了起来。
“这位是林飞,动力研究所的林所长,你以后的顶头上司,还不见礼?”罗冲拍了下杨大山的肩膀,给他介绍道。
“见过林所长,我家不在这里,以后还望所长能关照些,我定会积极配合大家的工作的。”杨大山闻言立刻拱手作揖道。
“哪里哪里,你这样的大能人,我可受不起你的一拜呦,将来等你的插秧机普及开,到时候全部落的百姓都要念你一声好的。”林飞白捡一个人才,立刻高兴的把人服了起来,有这样的发明家加入他们的研发团队,他高兴还来不及,当然会多多关照的。
等两人寒暄了片刻,林飞再次对罗冲问道,“首领,你刚才说的那个艰巨的任务是什么?”
“我给你们找了一块上好的试验田,好给你们测试各种农机,有六万亩之巨。”罗冲笑着说道。
林飞闻言一喜,嘴角正在迅速上翘的时候,就听罗冲再次说道,“为了耕种这些土地,我需要你们在开春之前造出二十台拖拉机和相应的各种农机。”
林飞嘴角还没展开的笑容,听到这句话迅速垮了下去,变成了一张苦瓜脸。
“首领,你这是坑我啊,这哪是艰巨啊,我们就是每人都长出四条手臂,恐怕也完不成啊。”
第1007章 非强制任务
“那我不管,反正任务我下了,怎么做是你们的事,我就要拖拉机。”
罗冲一句话怼的林飞差点急得跳脚,不过他紧接着一句话就再次安抚了这个所长。
“不过你也不用着急,这个任务不是强制性的,我给你的底线是,十四月一日之前,最少再生产四台拖拉机出来,低于四台,就说明你们没认真做事,我是要处罚你们的。
“如果能生产十台,所有参与项目的工人和研究人员多发一个月的俸禄作为年终奖励;生产二十台,两个月俸禄的年终奖,做事积极,对团队有贡献的,两年之后南方开办新厂,选取官员时优先任用。”
底线,奖励,未来的光明前途都给了出来,至于能做到什么程度,那就看他们自己了。
林飞闻言再也不着急了,反而充满了斗志,他倒是不在意什么官员之类的,因为他已经做到最大了,汉部落唯二的两个中央直属研究所,他是其中一个的所长,虽然管的人没有那些郡守多,但论地位一点都不比那些郡守差,就是现在还没建国,各单位官员的品级还不明确,不好比较高低。
但是林飞在意那两个月俸禄的年终奖,那可不是小钱。
“这样啊,那就没什么问题了,如果把这个消息告诉那些研究员和工人,他们肯定会拼了命的去干的,不过首领,这个时间还是有点紧啊,就算大家加班加点,最多也就生产十辆出来,二十辆是绝无可能的。”林飞心中快速的计算着时间说道。
“嗯,那我再补充一句,十三月底之前,最少交付四辆,能交付十辆更好,剩下的十辆,正旦之前交付,绝不能拖过开春,过了开春,还怎么种地。”罗冲带着他们一边往车间里走一边解释着说道。
“那要是这样的话,也还是很艰巨啊,不过倒是可以挑战一下,二十辆可能真的造不出,但是大家努努力,十几辆不是没有可能,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就得尽快定型再说啊,不然怎么批量生产?”林飞琢磨了一下说道。
“我知道,我今天就是为了定型拖拉机而来的,你不是说完善的差不多了吗,那就开出来试车,我们今天就把它定型。”罗冲干脆利落的说道。
“好,我这就去安排热车,咱们一边热车一边给首领介绍情况。”林飞闻言一喜,对罗冲抱了抱拳,立刻飞快的跑进了车间。
罗冲带着众人继续不紧不慢的往车间里走,路上他还对身边的杨大山说道。
“好好看,好好学,插秧机是你的起点,而不是你的终点,以你的聪明才智,一定能在这里学到更多的东西,为部落创造更多的价值,报效部落。”
“嗯。”杨大山郑重的点了点头,随即就跟着首领的步伐进了这个庞大的新车间。
研发拖拉机的新车间是一个钢筋水泥建成的厂房,材料都是他们自己生产的,简直不要太方便,而且钢筋水泥的工厂还有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建的足够高大,这样就可以在车间里面安装很多重型吊装设备,尤其是对于研发挖掘机和拖拉机等重型机械来说,吊装设备太重要了。
另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足够坚固,且不惧水火,那些木头房梁的车间是很怕火的。
庞大的车间顿时让杨大山眼前一亮,到处都是巨大且狰狞的钢铁机器,长达数米的大型车床,足以切削出完整的车轴,那些工程车辆上使用的大型液压杆也是用这台车床切削出来的,地面铺着转运重型设备的铁轨,头顶是巨大的钢结构龙门吊。
目光所及之处,整个车间被分为了四个较大的团队,大家都在围着三台造型怪异且体积庞大的‘车辆’忙碌着,其中拖拉机是已经基本完成的,就差检测定型,装载机已经完成了主体,所有液压系统,动力系统,操控系统,都已经完成,铲斗也装上了,就是和之前的拖拉机一样,驾驶室没有棚子,还处于露天的状态,但已经可以用来做一些实验了。
挖掘机已经有了车体,那个巨大的机械臂还未安装,现在的整辆车还是被吊起来的,大家正在足装履带的部分,压路机是完整度最差的一个,因为大家准备在装载机的车体完成的差不多的时候,再拿装载机平台的经验,来制造压路机。
杨大山看的目瞪口呆,完全没想到动力研究所的工作居然这么伟大,眼前的一幕在他的眼里简直先进的如同另一个世界,拿他原来工作的造船场和这里相比,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虽说造船厂的产品看起来更加庞大,更加震撼一些,可要论先进性和复杂程度,远没有研究所里的场景更加震撼人心。
“这台就是拖拉机,四轮式,前面是蒸汽锅炉,也就是动力系统,驾驶室的下面是液压系统,也是传动系统,整辆车靠蒸汽机提供动力,但是却靠液压推动,中间是驾驶室,可以坐两个人,一个司机驾驶员,一个司炉,负责操控维护锅炉。
“后面是挂载农机的地方,拖拉机只相当于一头牛,可以用来牵引车辆,也可以用来牵引农机,根据需求的不同,后面可以选挂各种农机,旋耕机,播种机,将来你的插秧机也要挂到后面,不过我希望将来挂在后面的插秧机,一次可以插二十排水稻,好好看,看看有没有什么思路。”
罗冲领着杨大山来到拖拉机近前,一边领着他转圈一边给他介绍,并提出了自己交给他的任务。
杨大山围着拖拉机看的心潮澎湃,罗冲也在观察着这半个月来拖拉机的变化。
车头不再是暴露在空气中的狰狞机械,外面罩上了一个外形方正,但是边角圆润的引擎盖,把蒸汽机的主体罩了进去,不过还是可以掀开的,方便维修。
驾驶室不再是敞篷的,有了顶棚和门,四面全都安装了玻璃窗,不过还不是那种弧面的玻璃,弧面玻璃汉部落能造出来,但造价昂贵,需要重新开一个模具,而且质量也不过关,如果是放在固定建筑上,那还可以尝试一下,但是拖拉机是工程机械,越野和启动时,车辆震动非常大,搞不好就会把弧面玻璃震碎,所以罗冲选用的是平面玻璃。
后面有半个平方大小的玻璃窗,这是个不能打开的固定窗,但驾驶员可以通过这个窗户看到后面农机的状态。
驾驶室两侧的车门上也有玻璃窗户,而且可以打开,不过不是那种手摇升降的,而是分为左右两片玻璃,两片玻璃都可以在窗框中左右推拉,最大也只能打开窗户一半的面积。
这是个十分落后的设计,但却是这个时代目前最适合的设计方案,即使如此,也经历了一次失败,后来改进方案后才让这个小细节顺利过关。
和前后风挡不一样,前后风挡都是固定不动的,你想安装玻璃窗,只要做到两点即可,第一,把玻璃做的厚实一点,结实一点,不能有一个细小的气泡,否则容易震裂;第二,安装做的好一点,还要有防水防风的缓冲,这方面他们是采用了罗冲的意见,用橡胶密封带来解决。
因为橡胶有弹性,可以防风防水,且具有缓冲作用。
而两侧车门的玻璃窗就不一样了,那是活动的,太紧了容易震碎,太松了也容易震碎,最开始他们直接弄了两片玻璃卡进了滑槽里,结果实验的时候,还没等车跑出去一米,仅在蒸汽机启动瞬间的震动时就给震碎了,惨的一笔。
后来他们加厚了车门,在玻璃滑槽中加了金属小滑轮,还有橡胶条用于缓冲和增加摩擦,然后又把整块的玻璃都用金属包上了边框,并在里面镶嵌橡胶条用于缓冲,双重保护之下,才做到了这个可以滑动开合,且在车辆运转起来还能平安无事的玻璃窗。
前风档由于面积太大,所以采用了汽车早期的风挡设计,在A柱和B柱中间又加了一根立柱,将前风挡分为了左右两片,这样既保证了安全性,又降低了生产和维修成本,小片玻璃肯定比大片的好造,所以成本低,而意外碎裂的时候,如果只裂了一片,那就换其中一半就好,不用整个都换掉。
所以说生产和维修都很便宜,而且玻璃面积越小越不容易碎裂。
车载照明系统,因为没有电灯的缘故,用的还是汉部落最熟悉,技术最成熟的电石灯。
其实想要电灯的话,罗冲是可以解决电源问题的,发电机不好搞,但是造个铅酸的化学能蓄电池完全没问题,但是他造不出灯泡,因为汉部落没有能力生产钨丝,而且暂时也找不到其他的耐热材料。
要是有堪比钨丝的耐热金属材料,罗冲早就造出连射的机枪来了,更不可能会出现只能打四五千发子弹的弱鸡步枪……
所以使用电石灯作为照明系统,也纯属无奈之举。
不过有一说一,这次研究所的设计方案还是让罗冲非常满意的,甚至有些惊喜,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灵活应用汉部落现在所有的技术和材料,灵活搭配,制造新的设计方案。
罗冲只负责提出要求和标准,具体由研究所来设计。
比如说照明系统,罗冲的要求是最少要有六个灯,车头的引擎盖上,一边一个大灯,主要是往前照的,负责照路,而且研究员们还贴心的在车头灯里装了可以调节角度的凹面镜,也就是反光碗,可以通过拨动外面的拨片来调整反射灯光的光束角度。
另外驾驶室的棚顶正前方,还有两个大灯,这两个灯是像前下方照射的,主要是用来看近处和车头两侧环境的。
棚顶的后方也有两个大灯,用来照射拖拉机的后面,方便驾驶员观察身后的农机工作状态,以及土地作业的效果。
最让罗冲惊喜的就是照明系统的设计方案,起初罗冲提出要求之后,他想过两个可能,第一,这群家伙可能会弄六个电石灯直接挂上去,这是最操蛋的设计方案;第二,弄六个固定在车身上的灯座,然后把电石灯固定安装在上面。
这样也不是不行,但是独立的电石灯操作异常麻烦,使用的时候你需要一个一个的往电石盒里加水,控制电石和水的反应速度,还有出气量的大小,和火苗大小,另外你还得在车里常备一壶水,随时爬到车顶给电石盒加水。
这个设计方案的操蛋程度紧次于第一个,不过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电石灯的原理就摆在那里,你还能设计出什么高级的照明方式呢。
如果把第二个方案再进化一下,那就是在车顶开四个洞,把电石灯弄成上下伸缩的,加水或者调节的时候就把灯拉下来,操作完了再推到车顶上去,这样虽然还是很麻烦,但好歹不用爬到车顶上去,驾驶员在驾驶室内就可以完成操作,只需要站起来伸伸手而已。
但动力研究所的人才设计了一套更出色的系统,他们制作了两个大的乙炔发生器,分别安装在车头引擎盖内,和驾驶室后舱壁的外面,车头的两个大灯通过橡胶软管连接车头的那个发生器,同时给两个头灯供气;车顶的四个大灯通过橡胶软管连接在车厢壁后面那个发生器,同时给四个顶灯供气。
这样就省去了一个一个给灯添水调节的麻烦,用铺设橡胶输气管的方法,把六个灯分成两套系统,橡胶管也是用的以前用来造气门芯的细管子,安全方便,节约成本,还不占地方。
有一说一,哪怕是全都换成电灯,也得铺设电线的,铺设橡胶管在罗冲眼里和拉电线没啥区别。
要说唯一不如电灯的地方,那就是电灯启动只需要一个开关,而电石灯需要明火点燃,但这个也不是多大的事,点根木棍围着车转一圈就能把六个灯全都点亮,最起码不用爬车顶。
他们已经知道了怎么合理的使用现有的技术和材料,才是罗冲最欣慰的,比如这次的橡胶管用来输气。
这个方案完全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罗冲只提了要求哪个位置,一共装几个灯,但是什么灯,怎么装就是研究所的本事了。
第1008章 多岗位制度
听林飞介绍完了这些后期完善的方案,罗冲对此赞不绝口,着重表扬了那个设计照明系统的家伙。
没过多久,锅炉也烧的差不多了,蒸汽已经达到了工作气压,随即罗冲就开始了测试,这次依然是他驾驶,又配了个司炉,同时罗冲还特意叫了杨大山随车观察,让他和司炉挤在一起,给他一个切身体验这台拖拉机的机会。
杨大山显得很激动,非常高兴的钻进了车里,也不嫌挤,半边屁股坐在椅子上,眼睛好奇的打量着罗冲和司炉的操作。
而那些跟在后面的研究员们则是对杨大山的身份更加好奇,不明白首领怎么会让此人到车上随车参观,连他们这些研究员都没有这个殊荣。
“所长,那人是谁啊,首领为何带他上车参观?”一人忍不住好奇的对林飞问道。
“嘿嘿,那个呀,那人叫杨大山,是浏阳郡造船厂的一个木匠。”林飞笑着说道。
“木匠?一个木匠有啥稀罕的?”
众人闻言纷纷不解,造船厂里全是木匠,当然了,抛去一些干杂活零工的,真正算得上木匠的,可能也就几百人,但那也不少了,此人有何特殊,能得首领如此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