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392章

作者:羽卿书

  过了大概一个多小时,到了早晨七点多的时候,战果终于统计了出来,负责统计战果的二营指导员来到指挥部给闻飞羽做汇报。

  “司马大人,此战我军全歼来犯之敌共一千一百二十八人,击毙重伤279人,俘获849人,俘虏中的轻伤者有316人,俘获的活口占敌总兵力的75%,另有五十三只巨猿全部击毙。

  “我军神策卫二营无一人伤亡,民兵牺牲重伤8人,轻伤87人。”

  闻飞羽听完战果报告皱起了眉头,他急忙问道,“民兵的伤亡是怎么造成的,有结果了吗?”

  二营的指导员就知道司马会这么问,所以也是有备而来,他立刻解释道。

  “主要还是在最后包围时出现的伤亡,其中死伤的八人中有三个是被敌人用石斧当场砸烂了脑袋,其余五人是被敌人的长矛捅穿了胸腹;剩余的八十多个轻伤大多伤在四肢,在最后的捕俘阶段,我们的民兵全都装备了盾牌挡住正面,只有头部和四肢没有保护,所以这些人的四肢才遭到了敌人的攻击。”

  闻飞羽和二营长听完都叹息一声,还是装备简陋啊,要是这次负责捕俘不是民兵,而是汉部落的重甲步兵,那就不可能出现被石矛或者骨矛捅穿胸腹的事,别说石矛和骨矛,就是给敌人一把钢矛,他们也捅不穿汉部落的重甲。

  还有那些被砸碎脑袋的人,如果他们有头盔的话,不,别说头盔,哪怕他们戴个竹编的斗笠,一般的石斧也不能将他们一下锤死,顶多砸晕。

  这几个人实在死的冤啊……

  闻飞羽抿了抿嘴,这是他的责任,八条人命算是买了个教训,下次要是还犯这种错误,那就是他的失职了。

  想了想,他立刻安排道。

  “牺牲的民兵按照正规卫所军的条例进行抚恤,让咱们神策卫的战士帮忙安葬,给家属发放抚恤,长子继承爵位,问一问他们,如果愿意的话,此次战事之后,他们要是想去汉部落的话,我们优先安排。

  “另外,全力治疗民兵的伤者,不惜任何代价,这次我们的功劳,最少有一大半是民兵兄弟的。”

  “诺!属下这就去办。”指导员抱拳应了一声,立刻转身而去。

  闻飞羽转身看了二营长一眼,再次问道,“把刚才的战果和战损,还有这边的战况,都派人给指挥使大人送去吧。”

  二营长点了点头,正要离去,突然又被闻飞羽叫住。

  “等一下,我再写封信,一起带过去,我们这里犯过的错误,绝不能让另外两个地方再犯,让指挥使给民兵多准备一些防具吧,还有捕俘用的大网,我觉得用网比用人堆有用多了。”

  二营长想起最后大家往敌人头顶蒙被子的一幕,也是点了点头,深表同感,能把敌人围住是一回事,但是怎么用最低的损失把敌人快速抓住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希望一营那边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吧,唉……

第993章 连战连捷

  盐泽战场的第一次伏击战落下帷幕,二营的战报就火速送往了东边的猎场营地,只是送信的时机不太对,去病早就带领一营分别到目标地布防了。

  八百多个神策卫,加上一千个狩猎队组成的民兵,将近两千人分成三组分别锁定一个目标,战事一触即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打起来。

  而那封二营送来的战报,就只能留在了猎场大营里,现在部队进山了,谁也不知道他们现在到底在哪,只希望去病带领的一营不会犯二营的错误,造成不必要的伤亡。

  然而此时的去病并不知道这些,知道了也无所谓,和二营相比,一营这里的优势要大的多,因为他们这里的民兵全是由经验丰富的猎手组成,即使没有神策卫的帮助,光靠他们自己也能轻松吃下一队食人族的狩猎队。

  像是大网,绳索,这些东西他们更不缺,猎场这里本来就是耕种和狩猎各占一半,他们这里怎么会缺少这种狩猎用的工具?而且要论抓猎物的本事,猎场营地这里的民兵显然要高出几个档次。

  三个连各带一队民兵前往目标地点,在众人出发的四天后,战斗终于打响。

  第一个发生战斗的不是追索牦牛的那一队,也不是追索羊驼的那一队,反而是追索大角鹿的那队敌人率先遭到了伏击,无它,因为这群大角鹿比较好抓,那些食人族的战士早早的就将大角鹿赶进了树林,进入了他们提前设好的伏击点。

  然而他们不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他们把大角鹿赶进树林的时候,自己也落到了汉部落的视线中。

  负责伏击这队敌人的是神策卫的一营三连,外加两百名狩猎队组成的民兵,起初三连长是准备找个地方埋伏起来,然后等敌人来了就突然暴起将他们一网打尽,但是狩猎队的民兵没有同意。

  两个狩猎队的百夫长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一口否决了这个计划。

  三连长不解的问道,“那你们认为应该怎么抓?”

  其中一个民兵百夫长立刻说道,“敌人聚在一起的情况下,不管我们怎么抓,都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你们有厉害的火枪,把他们围起来全部杀死不难,但是想抓活的,到时候我们又不敢动手,双方僵持一下,我们有伤亡是无法避免的。

  “这样的情况下,倒不如等敌人分散开之后我们再行动。

  “他们是来狩猎的,等大角鹿钻进了树林,敌人一定会分散开来进入树林收取猎物,那个时候就是我们最好的攻击时间,我们可以先集中兵力围捕其中的一部分,然后派少量的人去阻击其他人,等我们忙完了这边,再掉头去另一边抓剩余的敌人,这样成功率更大,我们也不会有多大的损伤,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会慢一些。”

  三连长想了想,当即就答应了下来,于是乎整个三连就提前埋伏在了树林里,外围放出大量的观察哨,等有了情况之后再进行临时部署。

  就这样等了两天,当警卫营的侦察兵和他们接上头,告诉三连的众人敌人要来的时候,他们立刻就行动了起来。

  敌人将大角鹿赶进了树林,那些头上顶着巨角,平时显得威武不凡的巨鹿,一头就扎进了这个预示着死亡的地方,错综复杂的低矮树枝缠住了它们的鹿角,使它们寸步难行,身后的猎食者又步步紧逼,鹿群知道自己上当了,但为时已晚,现在想要退出去已无可能。

  两三百的食人族狩猎队嘿嘿怪笑着从后面追了上来,仿佛见到了一场饕餮盛宴,纷纷向着树林中被困的鹿群跑了过去。

  然而大家才刚刚散开,树林就突然响起一声爆炸似的声音,嘭的一声巨响在山林中回荡许久,惊起无数的飞鸟,也把食人族的狩猎队吓了一跳。

  三连长带领一排和二排,还有两百个民兵,率先扑向了树林一侧只有一百多人的敌人,这边的敌人只有一百多人,而且极为分散,大多都是几人到十几人不等,分别去猎杀一头被困的大角鹿。

  三连长抓住这个机会,带领三百多人从中间穿插了过去,一下就将敌人分散成数股首尾不能兼顾的形势,少量的神策卫战士率先开枪,来了一招先声夺人,打死打伤一人,先吓唬住敌人再说。

  狩猎队的民兵也立刻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扛着盾牌快速靠近,消耗着敌人的箭矢和石斧投矛,等到了近前迅速抛出大网将敌人罩住,神策卫的战士继续负责看着场子维护治安,谁不配合被抓就先打谁。

  一百多人分成了十几股散兵,迅速被三连的主力给全部吃掉,三连的三个排,一排和二排都在跟着民兵一起抓人镇场子,而剩下的三排就去负责和剩下的敌人周旋,防止他们逃跑。

  一个排足有九个班,这九个班各自以班为单位行动,每个班又以三人的战斗小组拉开阵型,用二十八个战斗小组形成的大网将剩下的一百多敌人牢牢网住。

  那边的战斗没开始一会便迅速结束,然后主力立刻调头扑向了剩余的敌人,一百多人没能形成什么有力的抵抗,便再次被三连的主力所擒获。

  最后大家一汇合,统计了下战果,发现所有敌人全部被歼灭,除击毙重伤二十六个敌人外,剩余两百多人全部被俘获,而汉部落这边的三连和两百民兵却无一人伤亡。

  这样出色的战绩,当然是战术优势,还有人员给力造成的。

  两个民兵百夫长都是狩猎高手,不管是组织行动,还是实际动手的时候,都显得游刃有余,这就让三连长非常高兴了。

  “两位兄弟这次干的不错,我一定会向指挥使大人为你们请功,就凭这次的战绩,头儿肯定不会亏待你的。”三连长高兴的表示愿意和民兵兄弟们分功劳。

  两个民兵百夫长倒是没什么在意的,只听其中一人说道。

  “这个没什么,这样抓人的战斗,在我们看来就和平时围猎野兽没什么两样,我们也就会干点这个,全指着狩猎吃饭呢,你们不同,如果这次的任务不是抓俘虏,而是将敌人全部杀死的话,那你们随便派出一个排就足可完成任务了。”

  三连长闻言点了点头,不再多言,确实,抓人不是他们的强项,反倒是狩猎队的民兵更熟悉些,而他们神策卫的最大作用是用来杀人的,就是有点可惜了。

  本来他们训练枪法,都是为了比谁打的更准,结果谁知道到了战场上,长官却命令他们往地上打,尽量不要伤及敌人,可想而知他们打的有多憋屈。

  堂堂神策卫的神枪手,竟然只能朝着地面开枪,说出去怕不是要被人笑死。

  “行,那就先不说这个,现在敌人已经被全捉住了,咱们看看那些大角鹿还能抓多少吧,游长使和指挥使大人还想要这些畜生呢。”

  两个民兵百夫长点了点头,当先带领自己手下的狩猎队向那些被困在树林里的大角鹿走去……

  这次食人族无疑是给神策卫做了嫁衣裳,跟了好几天,好不容易赶到树林里的大角鹿全都被汉部落捡了便宜,将这些鹿用绳子套上,然后再把它们头上的角砍下来,于是这两百多头高大的角鹿就成了三连的收获。

  ……

  另一边,埋伏在峡谷的一连也在等着食人族狩猎队过来的消息,隐藏了三天后,忽然在一天下午的时候,众人听到了山里传来一阵轰隆隆的奔跑之声,随后没过多久,就看到那些食人族的狩猎队大吼大叫的,手里拿着火把,把一群惊慌的牦牛赶入了两面都是峭壁的峡谷之中。

  峡谷的一端已经被冰雪封堵住了,这是食人族的狩猎队提前侦察好的地形,只要将这群牦牛赶到里面,再把另一头堵住,它们就没有逃出来的可能。

  一大群五百多头牦牛轰隆隆的涌入山谷,尾随其后的食人族狩猎队立刻动手从两侧的峡谷上方推下巨大的冰块,将峡谷彻底堵住,这群牦牛就再也别想逃出去了。

  牦牛们发现进入了死胡同,立刻调转牛头,红着眼睛猛地朝后面的冰墙冲去,但最后撞个透波血流也没撞出一条生路。

  冰墙的外面,一群三百多个食人族的狩猎队,站在巨大的冰块上看着里面的猎物,忍不住张狂的哈哈大笑起来。

  五百多头牦牛啊,这要是夏天肯定不会有那么大的群,但是冬天,食草类的大型哺乳动物都会自发的汇聚起来,以此来度过难关,羊群如此,牛群自然也不例外。

  而他们只要守住这里,看好这群牦牛,这么多的肉食,足可以供他们两个村落吃上几个月。

  众人都哈哈大笑的站在冰墙外面喘着粗气,白色的气雾不停的从他们口鼻中喷出,这是累的……

  他们为了把这群牦牛赶进眼前的峡谷可是没少费力气,几天的时间追着牛群狂奔,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边跑还要边喊,大声呼喝着吓唬那些牦牛,不让他们停下歇息,为了拦住牦牛不要往别的方向乱跑,他们四处围追堵截,废了那么大的功夫,总算是看到了眼前的这些成果。

  众人都忍不住开心的大笑起来,心中满满的都是成就感。

  然而大家笑着笑着就突然笑不出来了,一些不明所以的图腾战士发现周围的气氛有些诡异,便也停下了张狂的大笑,然后顺着大家的目光向身后看去,猛然发现有六百多名汉人的战士手持武器和大盾,不声不响的出现在他们的身后,把峡谷给堵的严严实实,食人族狩猎队的人脸色顿时就黑了下来。

  眼前的汉人士兵比他们多出一倍还多,武器精良,棉衣看着就十分厚重暖和,明显是有备而来,就是准备来抢夺他们胜利果实的。

  一营的一连长冷笑着看向眼前的三百多敌人,他的身后跟着两百五十多个手持火枪的神策卫战士,还有四百个经验丰富的民兵猎手,看着眼前的敌人正疲乏虚弱的时候,他立刻大喊一声。

  “敌人追了几天的牦牛,此时正是他们最累的时候,大家随我冲上去,活捉他们。”

  “冲啊——”

  砰砰砰砰————

  人群的冲锋中夹杂着凌乱的枪响,正处于强弩之末的三百多敌人,碰上武器精良,以逸待劳的六百多精锐,敌人一触即溃,根本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抗,便被一连的战士和四百民兵全部拿下,而己方无一人重伤死亡,只有寥寥几个轻伤。

  追索牦牛的这支狩猎队也被汉部落成功拿下,反倒是里面的牦牛不好对付,当然,如果只是要死的,那可容易多了,统统击毙便是,但上面下令要的是活捉,就像那群俘虏一样。

  虽然神策卫里有为数不少的牧民战士,但牦牛和草原牛的习性完全不同,而且这里也不是草原,而是非常闭塞的峡谷,牧民战士们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最后他们将消息报告给了去病,然后去病出的主意,用他小时候见罗冲抓牛的办法。

  先弄个狭窄的过道,仅容一牛通过,然后烧了铁钩子给牛挨个打鼻环,现在正好是冬季,伤口不容易感染,于是众人就用这个笨办法开始处理峡谷中的牛群。

  抓俘虏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便结束了战斗,而为了抓这群牦牛,他们足足用了近半月的时间。

  等一连的众人和民兵牵着五百多头牦牛,押送着三百俘虏回到营地的时候,发现二连和三连早已回到了营地中,不仅鹿群和羊驼群都被抓了来,俘虏也跟战前预想的数量差不多,都被抓了活口过来。

  回来后的去病也收到了盐泽营地送来的战报,以及河口阵地的战报,思索了一下,他立刻给罗冲写了封长信,将这边的情况事无巨细的汇报了一遍。

  其中包括他的战略方案,三方驻军,多线开战,以及对战食人族的各个步骤;另外他还说了自己的评功方案,和自己的一些分析,最后就是这几次大大小小的战斗的战报,以及他们取得的战果。

  战事至目前为止,神策卫已经俘获青壮俘虏近两千名,这个数量不多不少,但形势在那里摆着,本来就不是决战,而且如果和敌人决战的话,反而是自己这边兵力不足,输倒是不会输,毕竟有火枪在手,但是就抓不来那么多俘虏了,所以这个事情还得从长计议。

第994章 布局北郡

  神策卫出征三个月后,罗冲这里终于收到了他们的消息,他们光是坐船过去就用了一个多月,在那里恢复训练又用了十来天,等侦察完毕,定出计策,正式进攻,到如今回信,已是三个月之后了。

  这封信先是送到了汉阳城罗冲的家中,后来又被家中的亲卫转送到了新钢郡的研究所,罗冲已经在新钢郡和湖心岛的综合研究所辗转两月有余,来回奔波,为工程机械的项目担任了指路明灯的重要角色。

  这天下午,他收到了亲卫转送来的北方战报,看后大松一口气,去病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罗冲看了他的作战计划还有理由,以及对战争形式和各个阶段的分析,对此大为赞赏。

  就是这场战争规模不大,只能以持久战和游击战的形式展开,打打埋伏,一次搞个几百人便是胜利,上千人便算作大战役了,对此罗冲也不甚在意。

  如果是维持竹岛战役那样的规模,一次出动近两万人,还有数千的骑兵,大量的船队,一打打上几年,汉部落肯定会被这么大规模的战争拖到崩溃,但是北方那边却不一样。

  对付食人族,罗冲只出动了一个卫所,合计才两千来人,当地的三千多民兵都是当地人,汉部落是直接征募的,又不用给军饷,除了牺牲抚恤外,基本用不着部落花多少钱。

  不仅如此,北方对食人族的战争还能获得不少的好处,就说这一个多月的战果吧,神策卫三个营就俘获了近两千的俘虏,虽然不如打竹岛时一次战斗抓的多,但竹岛抓的那些都放回去当百姓了啊,汉部落从他们身上无法获得利益,反而还要给他们的民生基础建设投资。

  而那些食人族的俘虏就不同了,这些人抓一个就等于白赚了一个不要钱的劳动力,抓的越多赚的越多。

  另外还有其他的资源,比如在去病的汇报中,这次他们不光俘获了近千名战俘,还抓到大量的角鹿,牦牛,还有羊驼,这些牲畜也都是实实在在的利益。

  所以整体上来算,汉部落在北方对食人族作战不仅没有赔钱,而且还在一直赚钱,只要等到明年开春河水解冻,把那些俘虏船运回来,把他们往矿山上一丢,就能立刻见到回报。

  最后一件事就是去病和游野对将来战争结束后的分析,主要就是围绕着将来要不要全面从北方撤离的主题。

  去病和游野两人想了想,决定这个事情还是问问罗冲,由首领决定为好,如果他们俩自作主张,硬找一些‘特产’,逼着罗冲在北方留人,这么做固然可行,但这俩人的胆子都不算大,最起码还是挺怕罗冲的,或者说叫敬畏。

  去病和游野详细的在信里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包括以后经营特产的思路,最最关键的是,两人都在信里劝说,汉部落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地盘,没道理就这么直接放弃,而且北方的营地如果好好经营的话,是可以赚钱的,不用后方的物资支援,这样的情况下,全面撤离有些太亏了。

  全面撤离吗?

  以前罗冲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不过去病和游野的想法罗冲倒是认同的,那就是好不容易经营的土地,为什么要轻易丢弃,又不是没办法养活人。

  但是北方营地的规模确实有点小了,继续留着吧,距离汉部落的核心区域有点远,再有就是交通不便,不利于他的统治。

  走水路倒是挺方便的,但是那边的冬季时间太长了,河流一年中最少有四个月处于冰封状态,就像现在,也就是说,这四个月内汉部落无法对北方营地进行任何武力干涉。

  派遣过去的官员对罗冲忠诚还好,一旦派遣的官员造反,汉部落连出兵都没办法出兵,四个月的时间,一旦反贼控制了整个北方,他就能在四个月内操练出一支军队,等河水解冻,汉部落这边再派兵平叛的时候,鬼知道能不能打赢,到时候就算打赢了也是空耗财力人力,怎么算都亏。

  水路无法保持一年四季畅通,就得想办法走陆路,目前汉部落还没找到通往北方的陆路,确切的说,是还没派人走过。

  而如果要修铁路的话,无疑又是一条国家大动脉级别的特大工程。

  汉部落未来数十年的主要发展重心都在南方,就算修大动脉,也肯定是在南方先修,等南方铁路网初步成型后,才有可能考虑北方。

  这么一算,罗冲这辈子可能都看不到那一天了……

  不管怎么想,北方都不能让罗冲放心。

  而且就算罗冲这一代,他活着的时候不出事,但是等他死了呢,谁知道汉部落以后,北方会不会反叛?

  你一开始没有北方的利益,那么罗冲的后代不去管没有关系,但是一开始有了,再弄丢了,那性质就不一样了,那等于丢了祖宗的遗产,不抢回来是不行的,但是不管打不打,打不得打得赢,对汉部落来说都是损失。

  一时之间,罗冲对这个问题有些发愁。

  去病和游野只想到了眼前的问题,而罗冲却在考虑未来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问题,现在把北方占了,那就是为后代埋了个隐患。

  如何将国家经营成铁桶一块,其根本还是在交通,还是以前罗冲的那个理论,如果他有能力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往全国的任何一个角落派遣几十万大军,说什么造反都只是一个笑话而已。

  这么说是有点夸张,但是从汉阳八郡往南,罗冲真的可以说想什么时候往哪派兵,就能什么时候往哪派兵,因为南方的水路一年四季都畅通无阻,而汉部落又有数量庞大的船只,想要做到这点不是什么难事。

  但是北方,一旦有人趁着冬天冰封河道的四个月造反,等中央这边派兵平叛,到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就在罗冲坐在屋子里冥思苦想的时候,动力研究所的所长林飞突然敲门走了进来。

  “首领?一所新造的橡胶轮胎送来了,就是拖拉机上用的那款,我们现在进行安装,下午就能进行整车试车了,首领要不要过来看看?”

  罗冲闻言一愣,似乎想到了什么,然后立刻点点头说道,“看,你现在就去安排吧,下午试车的时候叫我。”

  “是。”林飞点了点头就拱手告退了。

  等林飞走后,房间中的罗冲却眼前一亮,对啊,虽然船运有四个月不通,铁路短时间也修不出来,但是陆路车运却没问题,汉部落现在有拖拉机了,走陆路一样能快速机动到北方,只要找到一条平坦的,能过车队的路,到时候陆运一样不比船运慢多少。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