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而岩,还有你的女人,你们作为汉部落的百姓,有义务向部落交税,也就说,你每次收获粮食之后,要将收获粮食的两成上交给部落,你女人种的棉花、麻草、漆草这些东西,也要上交给部落两成,剩下的才是你们自己的东西。”
长老和岩听完立刻就急眼了,啥,自己种的东西还要上交给部落?凭什么?上交给部落那自己吃什么啊?
他们以前全靠打猎和捕鱼维持生机,一直都是大家共同产出,共同分享劳动果实,现在突然加入汉部落这样的私有制部落就算了,但是还要把自己的劳动收获上交给部落是怎么回事。
只听长老和岩两人急忙问道。
“叶英,为什么我们种的粮食要上交给部落,还有,你说的这个部落到底是指谁,他们要我们种的粮食又有什么用?如果汉部落的百姓都要上交给部落粮食,那这个部落得有多少的粮食,他们要那么多的粮食做什么?”
叶英顿时捂脸,这都什么跟什么啊,部落为百姓做出那么多,难道百姓自己就看不见吗?
好吧,他们现在还没有正式加入汉部落,更没有看见部落对百姓的付出。
叶英已经有点说不下去了,他用胳膊肘捅了捅旁边憋笑的墨芯说道,“墨师傅,还是你给他们解释一下吧,我先吃点东西。”
墨芯脸一黑,他刚才就不应该笑出声的,但是既然被点名了,那该解释还是要解释。
“首先你们要知道一点,身为汉部落的子民,是必须要交税的,没有为什么,因为这是义务,因为我们不是单独的个人,我们是一个完整的集体,你身在汉部落这个集体当中,就必须为这个集体做出贡献,否则部落为什么要管你们?”
“那我们也没让你说的那个部落来管我们啊?我们自己种地过日子不行吗?”岩有些执拗的反驳道。
“不管也行,那你不交税,不服官府的管教,就不是汉部落的子民,部落也没义务分给你建房子的土地和耕种的土地,还有种子,农具,耕牛这些东西,统统都没有,你爱干啥干啥,只要别在汉部落的领地上出现就可以。”墨芯也不惯着他,上来就直接怼道。
然后不等岩和长老反驳,他就继续说道。
“部落就是汉部落,汉部落是首领的汉部落,也是我们大家的汉部落,首领要管那么大一个部落,他一个人自然管不过来,所以首领就成立了官府,也就是代表首领管理百姓的人组成的,你们听官府的,就等于是在听首领的安排,明白了吗?你们要先搞清楚官府存在的意义。
“咱们从最基础的说起,你耕种生活过日子,需要一块安稳的土地对吧,这些土地从哪来?那是首领派出成千上万叶英这样的战士去抢回来的。
“他们付出了生命,流了血,每天吃喝穿用,用的这些武器,还有铁甲,骑乘的战马,死后的抚恤,哪一样不是成本,首领花了那么多的代价才给百姓换来生存的土地,你什么都不愿意付出,首领凭什么分给你,首领欠你的吗?”
墨芯的这番言论给长老和岩造成了很大的心灵冲击,原来,收税竟然是这样的理由吗?首领派出战士去抢占给百姓生存的土地,百姓既然用了这些土地,就有义务做出贡献?
这么说好像也没毛病?!
可岩就是想不开,这天下之大那么多的土地,在哪弄一块地种粮食不行,为什么就非要去首领分给他们的地里耕种呢?
于是岩又将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墨芯也是气的不行,但是他又能怎么办呢,其实新加入的百姓总是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没接触过汉部落的这种制度,有些不习惯和疑问之处也很正常,于是他只好耐着性子继续解释。
他瞪了旁边的叶英一眼,他现在总算知道给这两人解释问题的痛苦了。
“那好,那我们就当你自己有一块可以耕种和居住的土地,但是你的粮食种子从哪来?你的农具又从哪来?你自己不会种地,不会储存粮食,谁又来教你?你一个人力量有限,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你如何一个人耕种足够一家人吃用的粮食?如果你不让部落管你,这些东西你从哪里获得?”墨芯这次的反问,再次将对方问的哑口无言。
岩张了张嘴巴,不知道如何反驳,想了半天他才说道。
“那我跟汉部落买不行吗?”
“不行,汉部落从不对外交易粮食,即使是部落内部,百姓之间也不允许交易粮食,百姓所产的粮食,除了上交给部落两成的税收以外,剩余的全是自己的,这些粮食除了留下自家吃用的部分,多余的粮食一般都会卖给部落的官仓,用来换取钱财,好用这些钱去买其他的生活用品。这还只是粮食和种子的情况。
“然后是农具,好用的农具就像这锋利的武器一样,全是用钢铁铸成,这些钢铁都是首领用粮食雇人去矿山上开采,然后又养活很多的工匠炼制,最后才制成农具的,如果你不是汉部落的百姓,首领凭什么卖给你?
“首领养活那么多人负责生产全部落百姓需要的各种器具,养这些人的钱粮,百姓不出的话,你让首领自己出吗?首领就是长十二条腿,十几双手臂,他也种不出来这么多的粮食啊。
“最后就是官府的官吏,你有困难,就可以去官署找官吏,你不会种地,官府派人来教你种植,这人放着自己家的地不种,专门跑过来教你,那他自己的家人谁来养活?让你交两成的税很多吗?反正你自己吃不完也是放在家里烂掉!
“再然后就是耕牛,部落的耕牛有限,一家一头肯定是不够的,所以只能一个村中发放几头给官府,这些耕牛都是首领派出军队和车船,不远万里送到部落各个地方的,如果你不愿意交税,首领凭什么白给你用耕牛?”
墨芯顿了一下再次说道,“当然,我说的这些都只是最最基础的开销,首领为了给汉部落所有的百姓都创造最好的生活,还建设了许许多多的部门,这些部门哪一个不需要大把的钱粮和人力投入,总之你只要清楚一件事情就行了,首领征收百姓两成的粮食作为税粮,没有留下自己吃,再说他自己也吃不完,他只是用这些粮食做了很多让百姓生活更好的事情而已。”
好吧,墨芯能说的也只有这些了,如果他们还不懂,那自己也没办法,这东西听人说不如自己看,自己看不如去亲身体验,只要加入了汉部落,经过官府和学校的教育,他们最终会明白首领的用意和苦心的。
见到两人还是一副不能理解的样子,最后还是叶英抓住了问题的重点。
他们不愿意将自己种出来的粮食交给部落,想要全部攥在自己的手里,无非还是这些人饿怕了而已,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就像现代社会经历过饥荒时代的老人,总喜欢在家里储存米面食用油是一样的道理。
最后叶英说道,“两位,你们不用纠结到底要不要交税的问题,我只告诉你一件事,只要你们听从官府的安排,按照官府的指导进行耕种,一家二十亩的粮田,足够你一个成年男人,还有两三个女人,再加上十几个孩子的吃用,而且交完了两成的税粮,你一家一天三顿可劲的吃也吃不完,最后只能存起来。
“以前也有像你们这样新加入的百姓,交完了粮税之后,家里剩下的粮食还不愿意卖给官府,就想放在自己手里存着,可是最后呢,他们自己吃不完,也存不好,等到粮食里长了虫子,全都发霉烂掉,他们才知道后悔,最后还不是主动将多余的粮食卖给官府换成钱了?!”
叶英的回答直指问题的核心,如果要是早点这么说的话,他们就不至于那么担心了。
就像叶英猜想的那样,这个纯粹靠打猎捕鱼生存的部落,只是饿怕了而已,他们生怕自己好不容易种出来的粮食交给了部落,然后让他们自己继续饿肚子。
如果真的像叶英说的那样,就算上交了粮税给部落,自己剩下的粮食十几口人也不吃完,那他也不介意给部落做一下贡献。
要是自己都吃不饱饿肚子的情况下,我还管你部落死活?我还是先保证自己家人不饿死再说吧!
其实从古至今哪个朝代不都是这样吗?要是百姓真到了饿肚子的份上,不直接揭竿而起,杀官造反就不错了,还给你官府交税?想什么呢?快洗洗睡吧。
等有乔氏的长老和岩都初步了解了汉部落的生活方式和耕种模式,以及部落的管理制度后,他们这顿饭也吃的差不多了。
最终经过了长达半个小时的内部讨论后,长老和岩总算是给他们这六七百人的迁徙大队做好了思想工作,众人一致决定加入汉部落,跟着叶英他们走。
叶英也立刻做出决定,他们必须带领这群移民加快速度向西边的都城工地赶路,这样才能在他们携带的粮食吃完之前,和游智支援的送粮队伍接上头。
第941章 支援到了
为了能够加快行军的速度,叶英和墨芯两人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让汉部落来的这些工匠跟随车队步行前进。
转而让有乔氏的迁徙大队中的一些老弱妇孺挤一挤坐在车上。
车队一共有四辆车,一辆专门用来拖运皇宫的沙盘模型,另外两辆用来装人,最后一辆装的是粮食,木柴还有炊具,但是现在,除了那辆用来装模型的车上没有坐人之外,其他的车上都塞满了人,尤其是最后用来装粮食和炊具的车上,虽然粮食没动,但是锅却都拿了下来,找了几个背锅侠随身背负,用来增加拉人的空间。
整个队伍重新编队,休整了片刻,基本把走不快的小孩子都放到了车上,一些身体差的女人也放到了车上,大部分的男性,就连他们的长老也都跟着步行。
汉部落这边,工匠们也跟在车旁,他们虽然现在不坐车了,但也是重点保护对象。
叶英率领的二十名骑兵,除了一个去报信求支援,一个贡献了自己的战马变成了步兵,剩下的十八人全都拉开了距离前进,在保护队伍的同时,他们还要尽可能的扩大搜索范围,希望能够打到一些猎物,用来弥补短时间内的食物不足。
这样的狩猎方式,可比有乔氏的狩猎队用两条腿去丈量地面有效率多了。
长老也跟在车队旁边,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扶着车梆,看着坐在车里兴奋的嗷嗷乱叫的小孩子们,脸上露出了笑容。
要不是有汉部落的这些车,恐怕他们还在艰难的步行跋涉吧?
看着身边滚滚转动的车轮,还有前面拉车的两匹精壮挽马,长老抽出手来,一边向身边的墨芯询问,一边跟他比划。
“墨师傅,你在汉部落就是专门制作这种车的吗?汉部落有多少这种车,有多少的马匹?”
毕竟在长老的眼里,这种四轮马车可是神器,就这样的一辆车,就能装下三四十个孩童,如此恐怖的运输力,如何不让人惊讶又羡慕,在他的想法里,恐怕这就是汉部落最厉害的神器了吧?
“咱们汉部落确实有很多这样的车,不过具体有多少我也不清楚,但是上万辆总是有的,马匹的话,拉车用的挽马应该也有两万匹左右,用来骑乘的马匹应该更多一些,可能有好几万匹。
“因为汉部落很重视骑兵的培养,像是叶英他们那样骑马的战士,整个部落里加起来就不下万人,而且骑兵也分等级,在一线的作战部队,很多骑兵都是一个人配两匹马甚至三匹马的,叶英他们这是护送任务,所以每人只有一匹马。”
等介绍完了马匹的情况,然后墨芯又介绍起了自己这些工匠的情况。
“我们这十几个人,大部分都是木匠,也有砖瓦匠,窑工,石匠,甚至还有专门做绘画的匠人,制作这种马车的话,我们当然也可以试试,但是我以前并没有做过马车,我们这些人里面,以前大部分都是造船的。”
有乔氏的长老,还有岩那些狩猎队的人听到墨芯的话都很震惊。
汉部落像是这样的马车居然有上万辆,拉车用的马匹也有两万匹左右,叶英那样骑马的战士也有上万人,这样的部落也太恐怖了,而且一个战士居然还要配好几匹马?他们明明就一个屁股,这,骑得过来吗?
岩那些狩猎队的人不禁开始羡慕,他们也希望能够像叶英那些战士一样,骑在马上去狩猎猎物,甚至心里已经找好了跟他们要马的借口。
你就一个屁股,要那么多的马干什么?就不能分我一匹?
emmmm,不了解马匹的人这么想,似乎也没什么毛病。
实际上墨芯这还是给他们少算的,就按汉部落真的有一万辆四轮马车计算,那拉车的挽马绝对不止才两万匹这个正正好好,不多不少的数字。
连骑兵都知道要换着马匹骑乘,一个累了再骑另一个,马车换起马匹来就更勤快了。
事实上汉部落的马车鲜少会有固定的马匹,都是互相轮换着使用的,一辆双马驾辕的马车,少说也会配三到四组马匹用来随时轮换,这就是六到八匹马了。
想了半天,等长老理解了这个数量究竟有多少的时候,他又好奇的问道。
“墨师傅,你们说的船是什么?”
“船啊,船就是,嗯,,一种跟马车差不多的交通工具,不过是专门在水里面跑的,不能上岸,上面也不用马匹牵引,而是靠风帆,只要有风,船就可以永远在水面上航行。
“帆船有大有小,小的相当于四五辆马车的运载力,大的一次能装上千人,甚至是几百匹马,看起来就像是飘在水面上的城池一般。”墨芯尽可能的描述着帆船的功能和形状以及大小,但是他这里既没有船的图纸,也没有帆船的模型,所以有乔氏的众人还是无法理解帆船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不过他们倒是弄明白了一个概念,那就是船这种东西,可以做的比马车大的多,毕竟刚才墨芯都说了,小的船也有几辆马车的大小,大的那就更大了,能装上千人,装几百匹马,那这个叫船的东西得有多大?!
“等你们到地方之后,应该会有机会见到帆船的,咱们的都城也靠着河流,你们回来种地的地方也肯定要靠着河水安置,这样好利用自然环境改造水田,到时候如果有帆船来都城送人送东西的话,你们会看到的。”墨芯最后又提醒了他们一句。
既然介绍不清楚,那就等他们自己去看好了。
等了半晌之后,有乔氏的长老和岩他们那些人消化了船的概念,长老再次对墨芯问道。
“墨师傅,那帆船那么大,能装这么多人马,应该是汉部落最大的运输工具了吧?”长老暂时已经弄明白了运输工具的定义,不管是马车也好,帆船也罢,只要是能够运人载物用来行走的东西,在汉部落就叫做运输工具。
然而墨芯却没有肯定,或许以前他们可能会说,没错,船确实是汉部落最厉害的交通工具,但是他们可是前些天才从新钢郡坐着火车到卫山郡码头上船的。
火车的运载力有多恐怖,他可是亲眼见过的,而且听部落里那群造火车的人说,这还只是最基础型号的火车,等以后技术成熟了,能造出比这大一倍的火车来,一节车厢就有二十五米长,一个车头最少也能挂二十节车厢。
这特么,一节车厢都能赶上一艘双桅帆船了,一列火车就相当于陆地上的巡洋舰队,运载力简直逆天,怪不得首领不惜消耗这么多的钢铁,也一定要搞出这玩意儿。
而且按照他们汉部落的造船历史来看,刚开始首领带人造的那艘小船不也才八米长吗,而且连桅杆,船帆,尾舵这些东西都没有,还是纯手动的划桨船,然而再看看现在呢?!
八十米长的伏波号战舰,载员千人,两舷部署大口径火炮一百二十门,双桅三桅的帆船更是不计其数,现在连五桅的小飞鱼都要量产了,一百多米长的大飞鱼也开始了设计建造。
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还不知道未来汉部落的铁路和火车将会发展到何种令人震惊的地步。
心中感慨的良久,墨芯才对有乔氏的长老说道。
“目前来说,在水运方面,帆船确实是汉部落最强大的运输工具,但是陆运方面,咱们汉部落已经有东西超过帆船了,那是一种用铁做成的火车,有数百辆马车那么长,将它们连成一串,然后用一个烧火的炉子拉着,一次就能装上千辆马车才能运输的东西。
“不过这样的火车,目前整个部落也只有一辆,但是很快,我估计最晚明年这个时候,都城这边就要同样用上火车了。”墨芯一边介绍一边心里计算着。
没有火车没关系,可以先铺着铁路,但是铺铁路又需要铁轨,目前汉部落的南方还不具备生产铁轨的能力,只能从北方走水路运输,而汉部落现在也没有船能够运载一百米长的铁轨,所以还是要等大飞鱼造出来,第一船铁轨送到都城之后,才能正式开启铁路的铺装。
按照这样的速度,今年一个夏天造好大飞鱼,下半年开始运输铁轨并且开始铺设铁路,机车厂那边明年上半年造好火车头,到了明年夏天的时候,肯定就能在都城见到火车了。
有乔氏的众人听到墨芯的介绍后再次震惊起来。
我滴亲娘啊,数百辆马车串在一起?!那这辆车得有多长?
这么多的东西,居然是用一个烧火的炉子来拉车,请问这个烧火的炉子是什么妖怪?为何有这种神力?!
然而墨芯这里同样没有模型,甚至连个照片都没有,所以他也无法解释铁路和火车到底长什么样,反正让他们知道那个叫火车的东西,是汉部落在陆路运输里面拉的最多的就行了。
众人一边聊天一边向前行军,一直走到天黑的时候,叶英他们也没有在遇到什么其他的猎物,可能是那些野生动物闻到他们这么一大群人的气味,早就吓跑了吧?!
好在上午猎杀的那将近三十只羊还没吃完,再把内脏羊杂碎处理一下,也能再吃两顿。
为了尽可能的节约食物,他们晚上没有再吃米饭,取了米来全都和羊肉一起熬成肉粥,算是对付了一晚。
不过这样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为了能够抓到猎物,叶英除了留下八个骑兵保护车队外,其他的十个骑兵全都散了出去,让他们看看能不能在夜里抓到一些在河边喝水的动物。
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很多野生动物在白天根本不会出来活动,都在找地方避暑,只有夜间才会出来觅食饮水。
叶英的决定没错,等到半夜时分,一阵马蹄声惊醒了营地内的一些人,原来是傍晚时放出去狩猎的那个小旗回来了,大家收获颇丰,不仅射到了七八只野雁,还弄到了十三头马鹿,其中有四头都是死的,被一箭射穿胸腔,流血窒息而死,剩下的九头都还活着,被几个擅长骑术的士兵用绳子套了回来。
这样的结果可谓皆大欢喜,因为如果全是死的,他们吃不完的话,这些肉食不仅保存困难,就算带着也会消耗大量的车载空间,或者用人扛着走,但是还有几头活着的就好了,它们完全可以跟着队伍前进,等什么时候没有食物了,再杀。
及时获取的猎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他们的食物短缺问题,众人就这样一边节约食物,一边向前快速行军,终于在两天后的一个下午,从西边过来一支足有三十人的骑兵队伍,还有六辆运载粮食的马车,以及十辆空马车过来,这些都是拉人用的。
领头的几个骑兵手里,更是高高的举着漢字大旗,还有他们金吾卫字样的军旗,让叶英一眼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
双方顺利接头,前去送信的那个小战士也安全回来了,激动的告诉叶英和墨芯他们说。
“游指挥使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经过,他说会给我们每人记个大功的,现在我们只要尽快把人安全带过去就好了,游指挥使还说,一定要我们保护好墨师傅他们的安全,还有那个沙盘模型的安全,要是出了问题,就拿咱们军法从事。”
行吧,军法从事就军法从事,叶英完全没有在意,他们本来就有二十人的骑兵,现在骑兵队伍更是增加到了五十人,有这五十个精甲骑兵在手,就算是遇到了一般的游牧小部落,他们都敢主动与对方一战,只用来保护人的话,那就更加用不着担心了。
而且他们现在和都城工地的距离,已经没剩下多远了,预计再走个三五天,一定能够抵达目的地。
有乔氏的众人,也因为有了新马车的缘故,让更多的人坐到了车上,就连墨芯他们那些工匠和有乔氏的长老也不例外,同样全都坐到了车上。
这样一来,队伍的前进速度再次加快,另外还有五十个骑兵随行护送,估计到达目的地也就是这两三天的事情了。
第942章 汉部落从不满足
叶英和墨芯他们带着有乔氏迁徙的队伍成功和支援小队接上了头,队伍得到了人员和粮食的补充,再加上有了更多载人的马车,因此队伍行进的速度也快了起来。
因为有了粮食而不用刻意出去捕猎,他们后半程的路程行进的非常顺利,只用了不到三天的时间就成功抵达了都城皇宫的大工地。
众人抵达的时候还是当天的上午,工地上正忙得热火朝天。
此时的皇宫工地还看不出什么恢弘的气势,只有一片空无一人的大野地而已。
两千金吾卫的士兵组织着三千名奴隶,正在不停的挖土,装车,运到皇宫的前朝位置,然后再把土卸下来。
如此往复不停的重复同一个工作,他们要生生在后宫的太液池的位置挖出一个人工湖,再用人工湖里挖出来的土去垫前朝各个大殿的地基。
这是一个难度非常低,但是工程量却很浩大的低级任务。
事实上只用三千人远远不够,但是汉部落现在也没办法,他们没有挖掘机啊,这活儿要是交给挖掘机来操作,两台挖机,再来一队翻斗车,估计也就最多一个月就能完活。
好在他们现在也没什么其他的事情要做,各种建材都还没有到位,他们除了建造地基,开挖人工湖之外还能做什么呢?!
然而有乔氏的众人,他们看着这个庞大的工地,再回过头看看车上装的那个沙盘模型,便知道这个汉部落的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