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36章

作者:羽卿书

  罗冲本来就是忍着臭味在那里干活,一直都是憋着气的,都不敢大口呼吸,现在被长老一打扰,立刻就不耐烦了起来。

  “挖土还能开盐矿?”长老十分怀疑罗冲这是在掩盖自己掏茅坑的真正目的。

  要是让罗冲知道长老那么想的话,肯定会一口盐汽水喷死他,嗯,如果有盐汽水的话。

  茅坑旁边的土里有什么,答案就是——硝,那要硝有什么用,当然是制作炸·药开盐矿啊。

  硝石这种东西,如果找不到天然矿物,那最好的获取方法就是在厕所附近寻找,因为动物的排泄物里就含有这种成分。

  有的人可能见过,在一些农村的旱厕,或者猪圈牛棚这些地方,甚至是一些有了年头的土坯房墙根处,到了春秋两季,早晚气温较低的时候,地面就会结出一层白色的霜,其实那就是土里面的硝石和凝结的露水发生反应,产生的吸热现象,所以附近的地面上露水才会冷凝成霜。

  还有一些含量比较高的时候,硝石也会在这些地方直接析出皮壳状,或盐花状的结晶体,也被称为‘地霜’。

  估计李白的那一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就是喝多了酒看到地上的硝霜瞎编的,谁知道呢。

  硝石的提纯和使用早在千年之前的古人就很熟悉了,古代人就已经熟练的掌握了硝石的制备和硝石制冰的方法,一般都是给贵族享用的,毕竟在古代不是什么人都能在夏天享受冰这种东西的。

  另外,硝石也被古人称为消石,据说能消万物,因此又被各种炼丹的方士所喜爱,不管什么玩意儿,都喜欢和硝石一起扔到炉子里炼一炼,然后就把自己炸了,不过也多亏了他们,四大发明里才有了火药。

  硝石的制备很容易,并不是什么秘密,把含有硝石的土放到水缸里加水稀释,将溶解后的泥水澄清过滤,再把得到的滤液加热煮干或者直接晒干,就能得到纯净的硝石结晶,和盐的提炼方法相似。

  这些被提炼出来的结晶,也就是硝·酸·钾。

  ~

  ~

  求票,认真的求票,最近没怎么求票,连推荐票都少了,呜呜呜……

第91章 干馏制酸

  当天傍晚,罗冲用小推车和铜铲把畜栏和厕所周围的地皮整个削下来一层,采集的泥土足足堆了一个小土堆,堆在洞口旁边像一座坟头一样。

  第二天一早,罗冲又找来四个女人做硝石提纯的工作,弄几口大水缸溶解那些泥土,等澄清之后再用干草过滤,再把得到的滤液用陶锅放在火上煮干,最后陶锅里就会析出硝石结晶,看起来就像有些泛黄的盐。

  “首领,这是盐?茅坑旁边的土里怎么会有盐?”长老和瘸子惊讶的说道,他们本来看罗冲又叫人烧东西,以为又有什么新东西要出现了,没想到最后得到的居然是盐。

  “这不是盐,这是硝石,不能吃的,这东西有毒,都别碰这东西。”罗冲怕他们瞎搀和,赶紧警告道。

  “啊?不是盐,还有毒,那弄这东西干什么啊?浪费那么多柴禾,我烧陶器也要用很多柴的。”瘸子疑惑的问道。

  “我既然弄,当然就是有用啊,你管那么多干嘛,你先去用那些白色的粘土活泥巴去,一会儿我要捏一些东西出来。”罗冲给瘸子安排道。

  “是不是又要做那个坩,坩埚,那个我学会了,我给你弄就行。”瘸子立刻自信的拍着胸脯。

  “是坩埚,但不是以前那种,你先和泥巴去吧,一会儿我自己来弄。”

  “哦,新坩埚啊,那我这就去准备。”瘸子一听又可以学新东西了,马上高兴的跑了,这家伙现在对烧任何东西都感兴趣。

  说起来“火”这种东西真是神奇,人类就是从学会使用火的方法才得以统治整个星球,没有火就吃不了熟食,没有吃熟食,大脑就不会得到进化,没有火,就没办法烧制陶器,砖块,玻璃;没有火,就没办法冶炼金属,没有火,就没办法烧荒垦田,没有火,人类还只是在树上吃树叶的猴子。

  罗冲知道怎么使用火,还是这个星球上知道最多的人。

  给几个女人示范了两遍煮硝的过程,罗冲就彻底不管了,他还要做别的事情。

  能把花岗岩炸开的当然不是黑火药,先不说把那个洞口炸开需要多少黑火药,现在就连制作黑火药的材料都凑不全。

  硝有了,炭可以烧,硫磺有吗,其实是有的,就在黄铁矿里,但是含量有限,提炼也很麻烦,而且就算弄出来,威力也不够,所以罗冲用了另一种办法,利用有限的资源,做出威力最大的炸·药——硝·化·甘·油。

  甘油可以从油脂中分离出来,因为冬季的那次狼群事件,汉部落获得了很多的动物油,这个是不缺的,那么就只差硝酸了。

  硝酸可以用硝石和硫酸干馏反应制备,但是现在没有硫酸,所以只能从黄铁矿上想办法了。

  黄铁矿其实并不是纯净的硫化铁,它的主要成分是:碳,硅石,矾土和硫化铁。想用黄铁矿制备硫酸,还要先把它们变成金属硫酸盐,所以必须先让它们做还原反应才行。

  还原黄铁矿很容易,直接加热就行,但不是放在炉子里烧,那样可能会炸……

  罗冲在平时烧炭的地方选了一块平地,在地上堆起一堆木柴,再把片状的黄铁矿呈“井”字形堆砌在木柴的周围,最后直接堆成一个小山把木柴埋起来,只在最下面留几个点火的孔。

  再往矿石堆的外面覆盖一层干草,最后糊上一层湿泥巴,就像烧炭那样,但是要在下面和顶上留几个通气孔,不能完全闷死,因为还原反应需要氧气。

  最后用一根细树枝夹上火绒,从下面的通风口把木柴点燃,因为黄铁矿里含有碳和硫磺,所以这些矿石很快就在泥巴壳里燃烧了起来。

  这个加热还原的反应需要很长时间,大概需要半个月,最后,矿石里面的硫化铁会变成硫酸铁,矾土会变成硫酸铝,也就是金属硫酸盐,这样就可以生产硫酸了,趁着这段还原反应的时间,罗冲正好制作一些特质的设备。

  提炼硫酸需要什么设备?主要是蒸馏锅,和冷凝管,还是那句话,不管做啥,都离不开火。

  瘸子和的耐火粘土已经弄好了,罗冲直接开始了塑性的工作,瘸子就在旁边仔细的看着,其实他根本不知道,罗冲只需要制作一套这样的设备,以后都没有让他制作的机会,学了也是白学,谁会天天造硫酸玩,现在根本用不到那么多。

  还是老一套的制陶方法,先捏一个圆形的泥饼子当底,在搓一些泥条盘在上面,做成一个圆柱形的直筒,再用水把所有缝隙抹平,最重要的是上沿没有收口,另外一个关键的东西就是锅盖了。

  冶金用的坩埚不用要盖子,但是这个蒸馏锅要用,而且是上面长了个“烟囱”的盖子。

  锅盖也是先捏一个泥饼子,直径比坩埚稍微大一点,让它可以正好套在坩埚上,使用的时候把锅盖盖上,接缝处再用湿泥巴糊死让它密封,只能从锅盖上的那个烟囱出气。

  唔,造型就像家里用的那种铝制高压锅,带一个重力气阀的那种,只不过这个锅没有气阀。

  冷凝管也是粘土捏成的陶管,接头的尺寸正好可以套住锅盖上那个烟囱就行,再捏几个弯头管留作连接的配件,最重要的零件是一个双层的冷凝器。

  就是一根细管子,外面又套了一层粗管子,而且这个粗管子上面是敞口的,用的时候可以从上面加凉水,这样从里面那层细管子通过的蒸汽就会冷凝成液体,最后从管子的另一端流出来。

  造型的话,可以理解成穿透饮料瓶的一根吸管,吸管就是那个通气管,外层的饮料瓶用来灌凉水,给通气管里的蒸汽降温,原理很简单,初中物理及格的话都会,而罗冲却是一个上过军事大学的人。

  这样的设备,按照一样的尺寸一共做了三套,一套提纯硫酸,一套提纯硝酸,另一套用来提纯苏打,也就是纯碱,之前虽然获得了一些天然碱,但是矿石是没办法直接使用的,所以还要提纯一下。

  东西捏好之后就是晾干烧制了,剩下的工作都交给瘸子来干,直接和那些生活用的陶制器皿一起烧就行。

  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完,罗冲也腾出手来视察了一下养殖的动物们。

  野牛脱毛了,身上像是斑秃一样掉了很多毛,露出一块块的皮肤,这是森林牛,它不像水牛那样不长毛,到了冬天冷的时候,它们就会长一层厚毛,春天天气转暖再脱落,很多动物都会这样。

  多么神奇的御寒方式,要是人类冬天也能自己长出一件羽绒服多好,罗冲不由的感慨道。

  羊驼也脱毛了,但是它们没有秃,只是身上的毛没有冬天那么厚了,不过还是看起来圆圆的,像是毛绒玩具一样可爱。

  兔子们也脱毛了,而且还有一批20多只兔子又怀孕了,它们是真能生啊。

  动物们脱毛了,意味着天气已经很暖和了,现在夜里的温度也都在零度以上,是时候开始播种了。

  罗冲甚至觉得,以后可以把动物脱毛的时间定为每年春耕的时间,只要动物们脱毛,就说明温度足够高了,它们对环境的感知比人类要强大的多,罗冲没有气温表,所以只能用这种最原始的办法确定春耕的时间。

第92章 播种希望

  罗冲从动物脱毛的现象判断气温已经到了适合播种的温度,当天晚上,他开始查找去年库存的各种种子,主要是野生水稻,花生,还有辣椒,另外需要种植的还有剑麻和食人树,不过那玩意儿不会种在田里,而是种在山上。

  这些种子里面,花生需要剥壳,然后提前浸泡种子,汉部落的四筐花生种子都需要先处理一下,当天下午,罗冲就带着几个女孩坐在空地上剥花生,剥好的花生都放在大水缸里。

  鼠巫看起来疑惑不解,不知道罗冲在干什么,花生为什么剥开还不吃,还要放在一边,这东西不就是吃的吗。

  “首领,你们在做什么,这些坚果为什么不吃?”鼠巫走过来蹲在旁边问道。

  “哦,原来是巫啊,我们现在要种植这种坚果,还有,这东西叫做花生,以后要叫花生。”罗冲一边干活一边说道。

  “华生……花生,花生,那什么又叫做种植?”鼠巫小声念叨了几遍,然后继续问道。

  “种植就是,我们在春天的时候,把这种坚果埋在土里,浇上一些水,它就会长出来一株植物,等到秋天的时候,埋进去的一颗花生就会长出来几十颗或者几百颗,那样的话,我们种植四筐,到时候最起码会变成400筐,甚至几千筐。”罗冲掰着手指头给鼠巫解释道。

  “这,这,这是真的?”鼠巫惊讶的下巴差点砸在脚面上。

  “当然,只要我们能种植出来,就这四筐花生,最起码也要变成几百筐。而且我们不仅要种植花生,还要种植水稻,那个东西不仅好吃,而且长的更多更快,春天种下一粒水稻,秋天最少也要翻上一万倍,这就是我以前说的,用这块土地养活6000人的方法。”罗冲肯定的说道。

  “水稻,一万倍,首领,一万倍是多少?”鼠巫念叨着罗冲说的几个关键词问道。

  “100你知道吧。”

  “嗯。”

  “十个100是一千。”罗冲伸着两个巴掌说道。

  “那一万呢?”

  “十个1000就是一万,也就是一百个一百。”罗冲还是伸着两个巴掌说道。

  咕噜……咕噜……咕噜……周围一阵吞咽口水的声音响起。

  “首领,你看我们还需要干些什么,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干那个种植,它比打猎重要多了。”在旁边一直竖着耳朵偷听的鼠大说道。

  鼠大曾经是个首领,事实证明,能当首领的都不是笨蛋,他虽然只是听了一遍,马上就明白种植的重要性,一万倍的食物啊,就是种植的时候再辛苦都值得。

  而且这都是真的,罗冲可是一点都没有夸张,一粒水稻成熟后,会长出20到40个稻穗,每个稻穗能结400到600颗稻谷,那就按保守估计,25个稻穗,每个稻穗500颗大米,这就是12500颗啊,罗冲说翻一万倍还是最保守的说法。

  “首领,我想起来我们搬家的时候还带了几袋花,花生,那个也可以种吗,我们现在不缺食物,我觉得可以把那些也种植起来。”鼠巫突然想起了什么,激动的向罗冲问道。

  “哦?真的!那太好了,这样,你马上让人把那些花生分拣出来,把里面完好无损的花生都挑出来,记住,要完好无损的,要不然长不出来的。”罗冲也是有些惊喜的说道。

  “好,好,我马上就让人去干,我这就去。”鼠巫拄着拐杖,飞快地找到曾经的族人,询问存放的花生在哪里。

  “首领,那我呢,我干什么,我也可以帮忙的。”鼠大看着鼠巫兴冲冲的走了,自己却没有得到任务,有些着急的说道。

  “你,你叫上几个人跟我去耕地吧。”罗冲之前只让人耕了水稻田,然后就去采矿了,花生田和辣椒田还真的没有耕,现在既然有了人手,那正好现在补上。

  “哦,那我这就去叫人。”鼠大也兴冲冲的走了。

  当天天黑之前,罗冲又在水稻田的南面划出了100亩的花生田,和36亩的辣椒田,三种作物面积共计200亩。

  第二天一早,鼠大跟族人学习着把青铜犁套在牛身上,一个之前参加过耕地的汉部落女人在前面牵牛,鼠大在后面扶着犁,看着地面的土壤随着青铜犁的前进全都翻了起来,非常的惊讶和新奇。

  两头牛,四个犁头一起工作,进度还是很快的。

  罗冲一早就把22斤稻种泡在了水缸里,去除掉飘在水面的空粒,瘪粒,剩下谷粒饱满的稻种需要浸泡24个小时。

  趁着浸种的时间,罗冲选了水稻田最西边的那一块地,开始放水灌溉,把这一块田当作育苗的田。

  大家都知道,水稻并不是定播的农作物,它有苗期管理,从种子发芽到长出几片叶子,这个期间被称作苗期,大概20天左右,等禾苗长到一定大小,然后会把这些禾苗从苗田里起出来,移栽定植到大田里,这个步骤被称作插秧。

  分拣之后的花生种子也被浸泡了起来,花生是定植的作物,可以直接在大田里播种,但是必须先要把田耕好。

  为了让水稻和花生,辣椒实现同时播种,鼠大带着人不停的耕地赶进度。

  136亩地的工作量,从天明干到天黑,耕地,捡除杂物,地块整平,人歇牛不歇,牛歇犁不歇,人累了换人,牛累了换牛,两架青铜犁不停的在泥土中翻飞着,大家种田的热情空前高涨。

  总共用了不到两天,所有规划的地块都被翻了一遍,土壤变得疏松透气,杂草也经过了清理,现在是最好的良田。

  浸泡过的种子被捞出来,用茅草覆盖起来,淋上水放在炭窑的旁边催芽,那个烧黄铁矿的泥巴壳里到现在还在燃烧,周围的温度正好用来给稻种催芽。

  第三天的时候,开始把这些发芽的稻种均匀的撒播在田地里,然后再覆盖一层薄土,最后把水渠挖开一个缺口,往田里放水漫灌。

  花生种子则是在大田里挖坑定播,每一行的行距是半米宽,每一株的距离是15厘米,播种花生的人左手端着一碗花生,右手拿一个15厘米长的尖头木片做成的铲子,播种的时候先用木片铲子在地上比一下,然后挖一个小坑,放上两粒花生,再用土埋上,继续下一个,最后集中浇水。

  每个坑里埋两个是怕有的种子不会发芽,这样种两颗最起码会长出来一颗,如果一颗都没出来,那就从别的长了两棵的坑里移栽过来一个,可以让田地看起来非常的整齐。

  剩下的辣椒也是和花生差不多的种法,半米一垄(long),也就是每一行的行距,每一株的株距是30厘米,也都是挖坑撒几粒种子,覆土,浇水,过程和花生一样。

  整个播种期间,汉部落凡是8岁以上的,合计将近200人,全都在田里播种,就连罗冲也不例外,播种的速度当然也是很快的,140亩地的农活儿,只用了半天就干完了,平均每亩地一个多人,大家都不怎么累。

第93章 赤尾乌鸡

  播种之后的第二天,汉部落回归了正长的正常的生活秩序。

  瘸子还在烧制陶器,罗冲又从新族人中挑选几个大一点的孩子给瘸子帮忙,新烧的这些陶器不仅要足够新族人使用,还要留出足够的存货,以供汉部落继续和别的部落交易。

  猴子和大嘴还有大毛二毛两兄弟也在不停的炼铜,他们今年12岁了,勉强算是成年了,罗冲也打算给他们增加炼铜的人手,这几天正在挑人。

  狩猎队的男人们现在有了弓箭和青铜的投矛,狩猎已经不是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被发现的猎物都会被杀死,有时候甚至打到的猎物当天都吃不完,又因为天气越来越热,怕食物无法保存,狩猎队第二天只能停止打猎,待在部落里。

  但一群人也总不能就这么闲着吧,因此罗冲又给他们找了别的任务,一部分人去后山采集食人树的尖刺,一是为了制作更多的羽箭,毕竟这是战略物资,放在冷兵器时代那是相当于弹药一样的东西,是需要大量储备的,另外就是种植食人树。

  食人树的尖刺被动物带走之后会扎根生长,长到三四厘米粗的时候正好可以用来做长矛的木柄,可是后山范围内可以用来做木柄的树苗都被采集完了,现在只能种植。

  罗冲让他们把采集来的尖刺都插在小河的附近,每天用鲜鱼的鲜血和内脏给它们浇灌,相信这样可以长的很快。

  还有一部分人被安排继续砍树,树干留作木材建造东西,树枝晾干了用来当柴禾。

  剩下一部分人则是继续在丛林里狩猎,但他们主要的任务却是抓鸡。

  是的,罗冲想要扩大汉部落的养殖规模,最好的项目就是家禽了,第一,汉部落目前还没有禽类,第二,禽类的羽毛可以用来做弓箭的箭羽,这也是战略储备。

  目前影响汉部落造箭的不是箭杆,也不是金属箭头,而是羽毛,总不能每次做箭都去抓野鸡用吧,这也太不靠谱了,可持续发展的养殖才是正路。

  罗冲在山上的树林里见过不少可以养殖的鸟类,比如不会飞的渡渡鸟,这个东西很好抓,但是肉不怎么好吃,不过对于原始人来说,他们不会嫌弃任何肉食。

  另外就是松鸡和珍珠鸡,还有一种长的像火鸡的鸟类,是罗冲最在意的,这种鸟很大,站起来能到人的膝盖那么高,会飞但是飞不高,只能低空滑翔,食性也很杂,鲜草,野菜,坚果,灌木上的小浆果,还有虫子,都在它的食谱之内,下的蛋是淡绿色的,大小介于鸭蛋和鹅蛋之间,罗冲给它取的名字叫赤尾乌鸡,名字很形象。

  这种鸡有红色的冠子,嘴的两边还有两个下坠的红色肉垂,脖子上没有什么毛,看起来像是秃鹫,浑身黑色的羽毛,但是它的尾羽和翅膀上的翎羽却是鲜红色的,还会像孔雀一样开屏,但是它的尾羽可没孔雀那么大,只有20厘米左右的长度,特别适合做箭羽,而且肉很好吃,出肉量又多,还不挑食,非常适合人工养殖。

  这是罗冲准备饲养的主要品种,为了抓它们,罗冲还让女人们用箭杆上剥下来的树皮编成圆网,周围绑上一些小石头当作配重,看到这种鸡的时候,直接撒网罩住它们,大大的提高了捕获的概率。

  另外就是给这些赤尾乌鸡准备的新家了,罗冲划了一块地方在兔圈的旁边,先用砖块,木棍和茅草搭成一排鸡窝,外围用树枝扎成一人高,密集一点的篱笆,上面倒是没有封顶,因为抓回来的鸡都会先拔掉翎羽和尾羽,这样它们就飞不起来了。

  饲料方面暂时是采集野菜和草喂它们,现在的数量还不多,只有不到20只,饲料的需求不是很大,目前采集饲料都是小孩子在干,活动范围就在部落西边的草场,罗冲在这里撒了很多的草籽,现在那些苜蓿草和黑麦草也长出来挺高了,正好喂鸡和兔子。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