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313章

作者:羽卿书

  以水路为干,以铁路为支,逐渐向四周延伸出去,继续扩大汉部落的国土面积,占领、开发、寻找更多的人力资源和其他的各种未发现资源。

  等第二阶段的战略完成之后,罗冲搞不好就会整个蒸汽卡车出来,来推广公路交通。

  到时候就是以水路为基干,以铁路为分支,以公路为脉络,彻底将汉部落,不对,那个时候就该叫汉帝国了,彻底将汉帝国的交通编织成一张大网,然后才能实现科技和经济的全面腾飞。

第823章 逢场作戏

  罗冲一行人再次打马向卫山郡码头奔去,一百多公里的路程,跑到天黑才终于赶到地方,众人都已经冻得不行了,只好在当地的官署住了一晚。

  虽然已是冬天,但卫山郡码头上耸立的启明星号灯塔却依然每晚按时点亮,白色的巨大光柱在风车的带动下不停的旋转,扫射着周围方圆百里的土地和湖泊。

  罗冲和一群亲卫还有卫山郡的官员一起坐在官署楼中吃火锅,透明的玻璃窗外寒风呼呼作响,而房间里面则是温暖如春。

  一个三条腿的铁煤炉子放在屋子中间,长长的铁皮烟囱从木头墙壁上开了个洞引到外面,炉子上的大茶壶还在不停冒着热气。

  没过一会儿的功夫,茶壶内的水蒸气就从壶盖上吹出哨音,刚从四通县调来任卫山郡郡守半年的鲁光柱,拎起茶壶沏了几大壶茶,然后又给罗冲这桌的火锅里填了些水,这才坐下开始陪着罗冲吃饭。

  罗冲夹了两块冻得满是孔洞的冻豆腐投入锅中,趁着等待的时间,就向鲁光柱问起了这卫山郡的管理工作来。

  “光柱啊,在卫山郡的这半年怎么样,工作还顺利吗?”

  鲁光柱一听便想起身行礼,罗冲赶紧挥了挥手让他坐下说,这正吃饭呢,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站起来的还吃不吃了。

  “是,回首领,光柱愚钝,升任卫山郡郡守以来,工作颇感吃力,幸赖有官署诸位同僚相助,才勉强能够坚持下来。”

  鲁光柱回答的很谨慎,不光在罗冲面前谦虚了一把,还给足了同僚们面子,把功劳都放在了自己的同事身上,不过能做到郡守一职的人,你都不能小觑他。

  像是这种玩政治的大佬,一般他说的每句话你都要仔细分析,是不是还有其他含义。

  含义肯定是有的,罗冲一听就明白了这话里的另一层意思了,别忘了卫山郡的郡守罢免任职本来就是罗冲一手搞出来的,为什么把原来的郡守云志平调到汝阳郡去了,那是因为这小子野心大。

  云志是后来加入的,但是一加入汉部落就直接做了郡守,为什么,因为他答应给罗冲拐来五万人口,用这个条件找罗冲要的郡守。

  要是一个人真能给汉部落拐来五万人口,那当郡守的才能是绝对绰绰有余的,别人你拐个试试?

  不过随着这小子拉来的人越来越多,他的野心就跟着膨胀了,要知道那个时候整个汉部落才多少人口,而卫山郡这边新加入来的人又都是他引荐来的,所以云志在卫山郡几万人口的心中,威望比罗冲这个首领还大!

  罗冲能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吗?那肯定不能,所以就从卫山郡抽调一大批人口移民去了其他郡县实边,结果这小子没过两年又招来两万多人,再次把卫山郡的人口充实了起来,郡内的个人威望再次超过了罗冲。

  因此,罗冲为了秀一下自己的存在感,另外也是应了实际需要,就在卫山郡的码头旁边修建了那个如神祗一般的灯塔,好叫当地百姓知道谁才是汉部落真正的首领。

  然后反手一纸调令,直接把云志调到了汉部落最中心的汝阳郡去做郡守,自己亲自在旁边的汉阳郡看着他。

  没了人没了势,没有了倚仗,这云志才老实下来,而他走了之后,这卫山郡郡守的空缺,就按罗冲的命令,让四通县县令鲁光柱顶了上去,他这算是提拔上来了。

  鲁光柱确实是个有能力的,之前四通县在他的手上就管理的很好,不过四通县的那个地理位置又算不上太好,半山地半平原,缺少大型水源,所以在农业种植方面,就只能种些小麦玉米大豆之类的耐旱作物,汉部落最主要的粮食水稻他们那里就种不了。

  虽然农业发展不上去,但是四通县那个地理位置就是个极具战略意义的要地,此地距离汉阳郡、汝阳郡、新钢郡、浏阳郡,距离差不多一样长短,是个四通八达的交通枢纽,来往货物,人员,络绎不绝。

  因此四通县这个地方的县令,除了要领着老百姓发展好当地的基础农业外,还要负责管理大量的仓库,往来的车队登记,货物进出,另外就是餐饮和住宿行业。

  这应该算是地利带来的优势吧,因为过往的车队极多,不管是送信办事的官吏兵差,还是往来的商贩物流车队,都要在这里进行中途补给和休息。

  所以鲁光柱就无师自通的搞了个官办的食堂和客栈,要按现代话说,应该就是酒店吧。

  能住宿,能饮食,还能喂马换马,修理车辆,仓库存储,甚至还能给各方留言传信。

  别的郡县哪里有这么热闹的地方,而鲁光柱也正是凭借着这个四通客栈,把全县百姓的经济搞了起来。

  既然种粮食不行,那就种菜吗,山地多那就在山上养鸡,守着那么一个官办客栈,每天招待那么多的顾客,这些肉菜从哪里来,其实都是客栈,也就是官府从百姓手中收购的,百姓光是卖蔬菜,卖鸡卖蛋就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要是有大宗货物存储,客栈还会从县里招募力士去搬运货物,这样县里的百姓还能在农闲的时候弄个零活干,赚点外快收入,山脚下的平地也被开辟出了一块马场,鲁光柱鼓励人在这里多种牧草,客栈一样大批收购,毕竟那些来往的车队大部分都是要更换或者寄存马匹的,这样他们县的百姓就能再增加一笔收入。

  平时客栈里的服务人员,也全从县里的百姓招,这样还能提供一些就业岗位。

  不夸张的说,光是这一个官营客栈,就把整个县城的几千号人养了起来,这一切都是鲁光柱的功劳。

  当然,更关键的是,在物流集散方面,鲁光柱也擅长梳理笔记,从没出过漏洞,再加上他接触的行商较多,对卫山郡的情况比较了解,罗冲才决定把这个人放到卫山郡当郡守。

  但是卫山郡的情况和四通县区别太大了,四通县除了客栈的服务行业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农业和手工业产出,可卫山郡这边不同的地方就是,这边产出极高。

  卫山郡人口众多,常驻人口也有两万以上,人口基数大,这生的也就更快,人口增长的势头很猛。

  农业方面,这边靠近湖泊,有大量上好的水田,水稻种植面积在整个汉部落都能排上第二,而甜秆高粱这种新兴作物的种植面积更是能排得上全部落第一,因为水多,卫山郡这里还能打渔,养殖绿头野鸭,灰鸭,麻鸭几种水禽,禽类蛋类产量也很高。

  手工业方面,卫山郡的纺织不怎么样,但是仗着当地高粱主产地的优势,在制糖和酿酒方面,依然在整个部落排名第一,另外这里还能烧制瓷器,还有各种手工编制品,芦苇凉席,竹席,草席,笤帚,扫把,全都畅销整个部落。

  交通方面,由于靠近湖泊跟河道,从东薪郡来的煤炭,从湖心岛来的玻璃,焦炭,全都要通过这里的码头再转陆运到新钢郡,可以说的上是汉部落的科技前沿。

  湖心岛的研究所有什么新的科技产出,总是能够第一个投放到卫山郡这里来,就拿电石灯来说吧,最先就是在卫山郡这里出现的。

  而且因为当地百姓都是云志拉拢过来的原因,所以当地的这些产出几乎都掌握在亲云志的派系手中。

  这样一来,鲁光柱这个外来的郡守就显得很难做了,首先他就对生产型的经济体系不熟悉,之前的四通县那顶多算小农养殖和大服务业创收,而这里主要依靠的却是各种手工业产出,掌握手工业的人不配合,他就很难做。

  他刚刚说的什么,‘光柱愚钝,升任卫山郡郡守以来,工作颇感吃力,幸赖有官署诸位同僚相助,才勉强能够坚持下来。’

  这话表面上是在自谦,同时在为同僚请功,可听在罗冲的耳朵里就是另一个意思了。

  首领啊,我调到这来工作太不好干了,必须要同僚们配合我,我才能勉强坚持下来,这意思他们要是不配合了,我就啥也弄不好了……

  这很明显就是在跟罗冲告状啊。

  云志的势力在卫山郡已经根深地固了,他的本族就在这里,后来拉拢了那么多的新部落加入进来,几乎掌管每个产业的氏族里面,云志都让自己的本族跟他们联了姻,有了血脉交融,这就是一家子了,大家能不抱团吗?

  这些可都是金吾卫报告给罗冲的,谁家跟谁家结亲了,这种消息他们想瞒也瞒不住,罗冲很容易就能分析出他的意图。

  所以想要彻底瓦解云志的势力,其实也很好办,继续拆分他们。

  于是就见罗冲开始了他的表演。

  从火锅里捞出一块鸡肉放进自己碗里,罗冲这才笑着鼓励道。

  “光柱啊,愚钝的人怎么能做好县令呢,如果你还是愚钝之人,岂不是在说我这个首领识人不明?

  好了好了,你也没比我大上多少岁,还是年轻人嘛,年轻人做事就是要有一股冲劲,怎么可以轻易畏难不前呢?

  感觉工作吃力,那就是了解的还不够,以后更加勤勉就是,另外,我准你再从浏阳郡的学校抽调一些学生过来,你放在手边给他们安排些小吏的差事,好好培养,也能给你分忧分忧。

  还有,南方的竹岛收复在即,各种产业也都要建设,我们和汤部落的合作进行的也很顺利,他们那边大面积种植的甜高粱也要丰收了,酿酒制糖造纸每样都缺大量的人才。

  我准备从你这里抽调一批技术好的支援过去,你不会有什么意见吧,可不能跟我说为难的话,我不想听。”

  鲁光柱顿时大喜过望,不知道是被火锅辣的,还是感动的,眼泪都冒了出来。

  他如何不明白首领的意思,这是首领在给他安排帮手啊,弄一批没有根底的人交给自己调教,还要从自己这里抽调技术人员调往南方支援。

  支援肯定是支援,但是这谁技术好呢?这不就很明显了吗,谁家跟云志的本族结了亲,那他家的技术肯定是最好的,到时候直接给他们打包一锅带走。

  自己会有意见?呵,笑话,他生怕罗冲给他弄走的人太少,直接把云志的派系统统清理干净才好。

  心里虽然激动万分,但是他可不能表面上露出窃喜来,不然这以后的工作就不好做了,于是鲁光柱就顺着罗冲的话也接了下去,俩人配合着来了段双簧。

  “首领体恤光柱,还给光柱加派学生以为小吏,光柱已是感激不尽,怎敢违背首领意愿。

  南方新拓之土百废待兴,光柱身为汉部落郡守,万万不敢给部落拖后腿,相比较南方,我卫山郡各项产业都已稳固,就是给首领多支援一些技术人员也无甚不可。

  只是光柱不知,这人员调走后的缺口……?”

  罗冲从锅里捞起已经煮的滚烫,浸饱汤汁的冻豆腐放入口中,顿时满足的眉毛都舒展开了,听到鲁光柱的反问,筷子也没放下,口中含糊不清的说道。

  “缺口?我不是给你一批学生了吗?你自己给他们安排培训,然后补充到那些工厂里去。”

  “是,光柱明白了,首领若是急需这批人,随时可以通知,我一定会为他们收拾好家当和行装,绝对不会误了首领的大事,请首领放心。”鲁光柱立刻应承下来。

  这事必须答应的快,因为首领在这的时间肯定不会长,有罗冲在这里,鲁光柱便有了倚仗,等罗冲离开了,谁知道那些人还会不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如此,甚好,拓海郡的糖厂暂时还在建设中,但我当初已经答应汤部落要将土法制糖的工艺传授给他们,既然你这边能够随时给,那就明天开始挑人吧。”

  罗冲说到这里,就转头看了自己的亲卫头目一眼,然后对他吩咐道,“你稍后便将所需人手的名目都写下来,然后转交予我和鲁郡守,切不可耽误了明天的事宜。”

  “喏……”旁边的侍卫头子冲罗冲眨了眨眼,叉手应了一声,这继续拆分云志朋党的事情就算定了下来。

第824章 视察铸币厂

  罗冲身边的亲卫实际上就是隶属于金吾卫的,因为他们跟在罗冲身边的原因,所以本来就要接触很多汉部落的机密信息,只不过这部分人并不需要自己出去调查情报。

  就像罗冲身边的亲卫,大多数人都和情报部门没关系,只不过同样遵守保密原则罢了,游智一直负责着竹岛还有草原以及汤部落这些南方体系的情报,而在汉部落跟前的这几个郡,情报其实都由罗冲的侍卫统领负责。

  所以当罗冲找他要名单的时候,这家伙当天晚上就弄出了一份云志亲家的单子来,所有在卫山郡产业部门任职的,跟云志的家族有联姻关系的,都被列到了单子上。

  次日一早,趁着出发之前的空当,罗冲就直接签署了一份调令,命令单子上的所有人及其家眷,限期迁往拓海郡定居,负责支援南方各产业的建设问题。

  等鲁光柱高高兴兴的拿到这份调令时,罗冲也已经带着亲卫们登上了前往湖心岛铸币厂的船只。

  双桅的平底内河帆船破开湖面的浮冰和积雪,一路向着铸币厂的方向前进。

  经过汉部落几年时间的开发,这片沼泽与湖泊共存的湿地已经模样大变,湖里用竹竿修建了很多篱笆,一些陆地上还用砖石垒起了高大的尖塔形路标。

  整个湿地被划分成了多个区域,哪里是允许渔猎的区域,哪里是养殖水禽的区域,哪边又是航道,哪边是不允许进入的保护区,全都用篱笆和尖塔划分了出来。

  所以这里虽然被积雪和冰面覆盖,罗冲他们的帆船还是能准确的沿着路标找到铸币厂的位置。

  一行人花了三个小时的时间抵达铸币厂的码头,正好在码头上看到其他几条从卫山郡过来的货船,这些船都是来给铸币厂运送铜料的,还有银矿和铅矿。

  铸币厂这里平时也有自己的冶金部门,铜料,白银,铅锭,这里都能冶炼,只不过前阵子从竹岛换回大量铜器的原因,才被送到的新钢郡那边进行熔融再加工,送到铸币厂的时候就已经成了纯铜的铜料。

  铸币厂这里会对铜料再次进行熔炼配比,添加百分之五的铅用于优化铜液的流动性,这样配比的铅青铜才能让机器在硬币上压出更加清晰细腻的图案和花纹。

  不过这里明显还有两艘不是用来运输矿石的船,而是一个平甲板货船,想来应该就是鲁光柱所说的,用来运送新机器的货船了。

  帆船靠向码头,罗冲带着一众亲卫登陆上岸,又跟驻守在这里的金吾卫军士慰问了一番,然后才领人去了冒着黑烟的铸币厂。

  当然,那不是失火,而是里面的蒸汽机正在工作……

  提前得知首领要来视察的铸币厂负责人早早过来迎接,负责给罗冲介绍铸币厂的情况。

  此人名叫车权,没有氏族,没有根基,但却是最早加入汉部落的‘野人’其中之一,当时在汉部落学做木匠,名字也是来到汉部落之后现取的,后来加入了金吾卫,又因为当过木匠懂机械原理的原因,便被任命成了这里的负责人。

  听闻罗冲到来,这家伙赶紧从厂房里走出来,弄得满手都是黑灰,朝着罗冲叉手行礼。

  “车权拜见首领。”

  “嗯,不用多礼,看你这一手油腻黑灰,是正在干活吗?”罗冲笑着虚扶了一把,便当先领着众人朝铸币厂车间走去。

  车权跟在罗冲身边说道,“回首领,昨天刚刚又从研究所运来三台机器,大家都在忙着安装调试,所以卑职手上才会如此。”

  “嗯,新来的是什么机器,可安装好了吗?”罗冲再次问道。

  “回首领,是两台盘式滚边机,专门用来给硬币侧面滚压凹槽用的,其中两台铜币专用的已经完成了调试,正在运转,剩下一个银币用的还在调整。”车权继续介绍着说道。

  “嗯,不错,先紧着铜币的来,毕竟铜币的用量更大,银币不用着急。”罗冲说着话,便已经带头进入了铸币车间。

  一进车间,迎面而来的便是一股热气,还有咔哒咔哒和轰隆隆的各种机械噪音,放眼望去全是钢铁机械,按照流水线的布局排列在车间里,很多的工人正在忙碌的操作着这里的一切。

  运送原料和煤炭的小推车在车间里的到处跑,一台台蒸汽机前面各自坐着一名司炉,负责添水加煤,并且看顾蒸汽机的运行状态,但在车间的一边,还是有些设备是靠着那巨大且笨重的风车驱动的。

  罗冲看到这里,便向身边的车权问道,“你给我来介绍一下铸币厂现在的整体情况吧,蒸汽动力覆盖率完成了多少,还有货币的日产量是多少。”

  “是,回首领,现在铸币厂里最不缺的就是原料,我们这里靠着炼焦厂比较近,所以焦炭都是充足供应的,还有动力研究所的蒸汽机改革,现在已经把熔炼、铸模、卷板这方面都换成了蒸汽机动力,所以原料是十分充足的。

  不过那两个车间不在这里,首领要是想看的话,我们可以先去那边。”

  “好,那就去看看。”罗冲当即答应下来,在车权的带领下去了熔炼车间。

  一群人先去了熔炼车间,刚一进车间,看到的便是一排整整齐齐的熔炼炉,其中有两座小高炉,是专门用来冶炼白银和铅的,其他都是熔炼炉,就是那种烧坩埚的炉子。

  车间的另一边是几台巨大的天枰,用来秤量原料的重量,罗冲一行人过去的时候,正好看到有工人再往红热的坩埚里添加铅粒,不过他并不是直接手动添加的,而是把一个盛着铅粒的铁箱子用起重机吊装到熔炼炉的上方,然后从一个斜着向下的滑梯向内添加。

  车权就在一边介绍起来。

  “首领,这里的铅矿经过提炼之后就会被铸造成圆柱形的棒材,然后使用一台蒸汽牵拉设备拉成细铅条,再被剪成铅粒吐出来,成品的铅粒作为炉料可以让青铜合金的材质更加均匀,融合的速度更快,合金的品质也是最高的。

  我们一般是先把铜锭放入坩埚,然后在熔炼炉里加热到液化状态,然后再从熔炉侧上方的加料口添加所需的铅粒,这个过程中坩埚不会被取出,所以也就不会在车间内形成铅蒸汽,熔炼时所产生的烟气全都顺着烟囱排了出去,再外面经过自然降温后,最后被排到沼泽中,不向外释放任何重金属气体。

  而且在熔炼时的搅拌工作,也是由蒸汽动力的搅拌器完成的,基本上实现了熔炼自动化。”

  “嗯,做的不错,铅蒸汽有毒,所以就算车间内没有排放烟气,平常进入车间也不要忘了戴口罩,这一点一定要严格要求。”罗冲听他介绍的时候就看了车间内的工人,人人都带着口罩,心里甚为满意,不过还是再次嘱咐了一句。

  “请首领放心,大家都知道铅气有毒,谁也不想闻多了变成傻子,所以在戴口罩方面还是十分自觉的,而且我们这里有车间巡检部门,负责各个车间的安全巡检,发现不按要求进入车间的,是会被扣薪俸的。”车权再次介绍道。

  “嗯,这点很好,工人们需要自觉,但制度也很重要,一定要继续保持下去。”

  “是,首领请这边看,这边是我们的铸造环节。”车权应了一声就又把罗冲领去了另一边。

  “这是我们的砂型处理区,用的还是手工填砂,不过这个工作需求量不大,所以手工就够用了,因此就没改成机械化。

  他们现在正在做的就是浇铸用的板材模具,这一个模具内部是两百个空腔,一次可铸造厚铜板两百片,铸造好的铜板就是这种厚度达到1.5公分厚的铅青铜合金板材。

  等那边铸造完,冷却拆模,铜板分离后就是清洗。

  首领请看,这边便是洗刷一体机,由一台铁马一型正机器带动,可以同时带动两台,用的链条传动,专门负责清洗铸造的铜板,这个步骤已经实现的机械化,为我们铸币环节缩短了不少的时间。”

  罗冲看了一会儿这台所谓的洗刷机,其实就是用一个上面安装的猪鬃的横滚刷子,在铜板的两面进行滚动式洗刷作业,下面是一个盛满肥皂水的水槽,侧面还有一个和辊刷联动的小水车,负责把肥皂水提到上面的一条横置水槽内,再通过水槽下面的孔洞淋在铜板上,这样就可以做到同时冲刷铜板的两面,最后再过一道清水漂洗,金灿灿的铜板就洗好了。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