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311章

作者:羽卿书

  食盐方面,我们也能自己产出,并提供给当地百姓,而且是官方平价出售,也非常具有优势。

  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解决新化郡的三条刚需,甚至我们在其他方面还能比鑫部落做到更好,比如种类更全的牲畜,还有养殖技术,种植技术,水稻的种子,穿衣方面,我们也可以普及棉花种植,代替之前推广的麻草纺织。

  整体来说,我们在各方面都是比鑫部落有优势的,我相信,只要能把这些政策落实到地方,当地氏族绝对会站在我们这一边,问题不会很大,我有信心。”即将驻扎防御的骁骑卫司马在会议上分析着说道,其他卫所的司马也认真听着,学习讨论其中的行政手段。

  罗冲之前有令,占领区的政治局势全都归各驻军司马临时管理,说白了他们虽然属于军队序列,但又是罗冲指派的临时地方大员,都是主管一郡政治的郡守级别人物了,可谓实权在握,虽然只是临时的,但谁说的准首领会不会把这个临时变成正式的呢?

  “你的想法很好,咱们汉部落的各项执政制度要比鑫部落完善的多,在这方面我们具有绝对的碾压优势,只要能把咱们汉部落那一套政策落实到实处,取得当地氏族百姓的支持可谓手到擒来。

  再加上咱们汉部落的丰富资源和技术作为后盾,相信在绝对利益的面前,那些地方氏族一定能分清到底汉鑫之间谁更有优势,谁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

  不过我在这里还要提醒各位一点,那就是和当地氏族大家处理好关系的同时,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影响力,我们自己能做的事情,就全都自己做,要让汉部落这个名字在当地底层百姓心中提高地位。

  咱们汉部落是集权制度,氏族族长和那些小首领将来会变成我们执政的障碍,所以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力降低他们对当地百姓的影响,为以后的统治提供好基础。

  当然,暂时还是以稳住他们为主,等彻底推翻了鑫统领的统治,到时候首领会再做安排。

  另外,咱们汉部落实行集权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基石,就是‘编户齐民’,战时人员不稳定,政局也不稳定,所以我不要求你们立刻给当地百姓注册户籍,但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把辖区内所有的人口分布点全都走访一遍,调查一下当地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实际困难,也好为将来的民生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和明确的方向,另外就是,等首领要求编户齐民的时候,各位也清楚辖区内的人口都分布在哪里,能够做到快速精准的为百姓注册户籍。”

  薛青窑点评了一下骁骑卫司马的执政策略,肯定这种执政方法,然后又发表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以及后续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最后才说道。

  “好了,我要说的就是这些,希望各位司马能将我汉部落的优良政策落实到实处,各级指战员能够同心协力,共同为汉部落开拓好这一块新的领地,诸君共勉,给首领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喏,谨遵司马军令,绝不辜负首领的期望和薛司马的嘱托。”一众司马们立刻起身拱手称是,把这次的战后工作方向确定了下来。

第819章 公审后俘虏的态度转变

  登陆日之后的三天时间里,整个庞大的汉军部队都在有条不紊的快速运转着。

  经过两天的精心饲养和恢复性训练,此次汉军携带的上万匹战马再次恢复了作战能力,骁骑卫这支精锐主力也终于派上了用场,让各个卫所的指挥使们全都松了一口气,要知道当初在推演整场战争时,骁骑卫作为唯一一支可以快速机动的力量,是非常具有战略意义的。

  另外就是关于战俘首脑们的公审和处决,在经过一番残酷的刑罚之后,器云和数个同族的亲信,以及冒顿残部的数个头目,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都交代了出来,甚至连冒顿最后死亡的时间和地点,还有他们曾经隐藏过的那个小部落的地点都交代了出来。

  这是汉部落初次得到冒顿的具体死讯,以前虽然也有冒顿已死的说法,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更没有相关人员证明,所以汉部落官方也一直不认为冒顿真的死了,秘密的搜捕一直就没有停过。

  但是这次冒顿的死讯从他之前的亲信手下口中一经爆出,血屠这边就迅速把这个重要情报通报给了罗冲,还有一直活动在洪湖三郡的汉部落情报头子,金吾卫的指挥使游智,并要求游智立刻协助调查、确认这个消息的真实******云这边的审讯也很顺利,这个老家伙还没有草原人有骨气,光是让他和几个同族内的亲信在一旁观看了审讯过程,就已经把几人吓得尿了裤子,轮到他们的时候根本还没来得及用刑,几个人就把知道的东西都说了出来。

  这些情报包括了鑫部落勾结草原冒顿势力,先后打击和防御汉部落的数次行动,其中主要记述了鑫部落第一次秘密组建部队和冒顿一起攻打汉部落开源郡的事情,还有鑫统领秘密让人制作大量的武器军械提供给冒顿联军的事实。

  因为器长老掌握了鑫部落所有关于制器方面的项目,所以这话从一个器氏族的实际族长嘴里说出来,非常能够让人信服。

  在第三天进行公审的时候,薛青窑把周围百姓能叫来的全都叫来,还有那三千多战俘的集体注视下,薛青窑重新提问了之前审讯的内容,器云全都一一作答。

  在汉部落的强烈压迫和威胁下,他根本就不敢耍什么花招,最终对汉部落的数项指控全都认罪,其他几个和器云走的比较近的亲信,知道一些详情的人,也从旁做了辅助说明,最后加上几个草原人亲口证实的铁证,当地的百姓们终于相信了之前安民告示上的说辞。

  汉部落真的是因为受到鑫部落的率先攻击后,才不得不进行反击的,至于为什么汉部落要等大半年的时间才来报仇,薛青窑的回答则是调动如此巨大的兵力,需要准备的事情太多,事实上从鑫部落进攻开源郡之后,汉部落调查出了事情的真相,就开始作着复仇的准备,一直准备了大半年的时间,这才得已实施。

  当然,这只是薛青窑的说辞罢了,但也不能全都算错,因为组建了六个新卫所的原因,这半年来汉部落确实一直都在准备。

  这场史无前例的公审无疑是成功的,取得了预先计划的政治目的,让汉部落真的做到了师出有名,名正言顺,这为汉部落后续的接管统治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公审完毕后,血屠亲临现场代表汉部落军队的最高代表,持首领赐予代表军权的斧钺下令,将受审的十几人全部斩首。

  场面之血腥、残忍、恐怖、世所未见,当地老百姓哪里见过直接把人脑袋从脖子上砍下来这种事情,观看了行刑的人也顿时把汉部落这支军队在心中打上了危险,可怕的标签。

  不过紧接着血屠又和薛青窑一起来了一出安抚民心的演讲,再次把土著百姓和战俘心里的不安压了下去。

  “诸位父老乡亲,还有被抓的俘虏们,我汉部落首领仁义无双,当他知道自己部落的子民被鑫部落残忍杀害后,立刻就命令我等率军前来复仇,但是首领不想妄造杀孽,临行前也多次嘱托过我们。

  首领他说,他相信竹岛的百姓和那些士兵是无辜的,你们只是受到了鑫统领及其爪牙的欺骗和愚弄,鑫部落有错,但错不在你们身上,全在高层决策者的身上。

  所以首领说,此战只诛首恶,对于不明真相的百姓,一律不予追究,对于帮助过鑫部落高层倒行逆施的士兵,能不杀就不要杀,只需要让他们劳动改造,深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为竹岛做贡献来洗清自己的罪过,那么这些士兵将来就能重获自由,成为汉部落治下的一个正常平民。

  另外,首领还让我们替他向诸位父老乡亲转告一句话,和汉部落作对是没有意义的,胆敢残害汉部落军民的鑫部落高层终将灭亡,希望诸位父老乡亲能够审时度势,看清未来,谁才是有能力给你们带来美好生活的人。

  望各位父老乡亲能够积极主动的,停止一切对鑫部落高层的支援行为,例如送粮,或者让自己的亲人从军,替鑫部落的高层卖命,如果此类行为被汉军发现,我们会将所有相关人员一律按通敌处理。

  所以,我在这里呼吁你们,如果家中有为鑫部落从军者,你们尽快想办法把亲人找回来,我们汉军在对战之前主动归家的士兵不予追究,如果有鑫部落的高层派人找你们收粮运粮,你们可以先把他们拖住,然后派人向我们的驻军举报。

  发生这种事情,我们汉部落不仅不会惩罚,而且还有奖励。

  希望今天在场的诸位父老乡亲们,能严格遵守我们今天提出的这点要求,并尽快告知你们身边的人,为他们可能在鑫部落军中服役的亲人留一条后路,还望诸位父老乡亲能够郑重对待。”

  血屠和薛青窑轮番演讲,下面再由各级军司马和士兵还有翻译们复述转达,终于让所有百姓和战俘听到了这些话,也让他们产生了很大的触动。

  百姓们最关心的是未来的生活和自身切实的利益,而战俘们更直接,他们关心的是自己的生死,当得知自己不会被处死,并有希望得到自由,成为一个普通人的时候,战俘们的思想就不一样了。

  他们开始变得不再那么消极,那么抵触,开始愿意为得到自由而付出努力,争取早日成为一个普通百姓。

  劳改,然后回家,成为他们最迫切想要达成的愿望。

  这个时候的战俘就开始变得积极了起来。

  有人主动的向自己身边的汉军军官和翻译问道,“汉使,你们说的劳动改造,还有为竹岛做贡献是什么意思,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

  已经开会上过课的‘思想专员’们立刻回答道,“劳动改造就是干活,为竹岛做贡献就是给你们自己的家乡干活。

  我们汉部落要在竹岛推广水稻种植,这要改造河道,开挖沟渠才能实现,这些就是你们要做的事情,还有铺路,修桥,开山挖矿,总之都是为了给你们建设家乡的工作。

  时间可能要几年之久,最少是五年,然后根据你们的表现情况,再决定放你们当中的谁回家,表现良好,干活积极的,会最先放回去。”

  这话一出,俘虏们顿时叽叽喳喳的讨论起来,要知道他们可都是十几二十来岁的成年人,在这个平均年龄本来就不高的年代,五年可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一些年级稍大的人顿时感觉整个人生都没有了希望。

  先不说生病受伤与否,就算熬到五年以后,自己剩余不多的寿命里,回家了还能做些什么呢?

  十几岁的小年轻倒是还无所谓,有的才十四五岁,五年之后也才二十,正是壮年时期的好时候,但那些已经十八九岁,甚至超过二十岁的人,心里就没那么好受了。

  有的人立刻又追问道,“汉使,这劳改的五年里,我们可以回家看看吗?”

  似乎是觉得身为俘虏,提这种要求好像有些过分,汉部落应该不会答应,所以他赶紧又降低了自己的要求,再次问道,“就算不能回家,要是能让我们的女人和孩子来看看我们也行,这个可以吗?”

  这样的要求或者说对俘政策,之前开过的会议上还真没说过,所以那个翻译思忖了一下,才认真回答道,“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你,因为我做不了决定,但是你们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向我说,我会如实向上级反应你们的需求,到时候能不能实现你们的要求,还要看上面的意思。

  不过我可以先告诉你们一点,上面的决定也会取决于你们的态度,如果你们态度良好,改造积极,这样我向上级替你们转达要求的时候也能更有底气,你们要是整天不好好干活,惹恼了上面,上面当然也不会花什么心思专门为你们这些俘虏提供福利待遇,我希望你们自己能明白这一点,你们懂了吗?”

  “明白明白,我们一定好好干活,也希望到时候长使能为我们转达一下刚才我们说的这个事情,五年的时间太长了,要是我们不能和家人联系,恐怕就再也见不到家人了。”一群年龄稍大的战俘们立刻表态的说道。

  “这是自然,我们汉军都是仁义之师,如果不是你们鑫部落先攻打了我们的城池,杀害了我们的军民,我们也不会大老远的跑到这里来,放心吧,只要你们好好表现,我会努力向上级为你们争取更好的待遇的。”翻译再次向战俘们说道。

  “是是是,我们一定好好表现。”一群战俘连忙小鸡啄米一样的点头应是。

  还有的人更是直接透露自己认识鑫部落其他兵团的谁谁谁,表示自己愿意代为联系,劝他们主动投降,不要和汉部落作对,只希望汉部落能够放他们一马,不要把他们当作俘虏,最起码也不要杀死他们等等。

  这一重要的信息也被基层的翻译的和小司马们迅速反应了上去,战俘愿意替汉部落策反其他鑫部落的兵团,这件事是血屠和薛青窑没有预料到的,两人也快速针对这个情况讨论了一下研究可行性。

  鑫部落的兵团种族观念很重,因为几个兵团基本上都是以氏族为主要单位进行划分和管理的,他们现在抓的这一批就是以器氏族和草原人为主的兵团,其他兵团又是其他氏族为主的军队,让现在这批战俘去策反另一个氏族的兵团,效果应该不大,而且还有提前暴露己方军事行动的风险存在,所以并不是很值得操作。

  但有希望终归是好的,如果条件真的成熟,在汉部落这边有必胜把握的情况下,倒是真的可以派人去试一试,不过压根别指望靠这个打胜仗就是了,一切的胜利还要建立在己方绝对的实力上才有可能实现。

  接下来的几天里,先是经过斥候的侦察和司马们的分析,给骁骑卫、鹰扬卫、豹韬卫三个卫所找好了永久性驻地的位置,然后血屠就命令这三个卫所立刻向驻地开拔了过去,随行的当然还有分配给他们的战俘劳动力。

  后方的局势逐渐稳固了下来,一批批的物资和粮草也趁着这个时间迅速运送到了前线,其他的几个卫所的兵力再次集结起来,手里有兵有粮有武器,血屠立刻就看向了地图,开始根据这几天斥候们搜集到的情报,制定下一步的作战方案。

  随着豹韬、鹰扬、骁骑三个卫所的入驻,实际上汉部落已经取得了竹岛六个郡中的三个郡的实际控制权,下一步自然是要咸丰郡和观海郡两个地方进攻,进一步取得战争第二阶段的胜利,最终由飞熊卫和虎贲卫对架海郡内的鑫部落余孽进行最后的绞杀。

  所以针对攻略观海郡和咸丰郡的军事计划,也迅速在军队高层的讨论声中确定了下来。

  而在另一边的汉阳郡中,罗冲也终于收到了期待已久的前线战报,他虽然把这次战争完全放权给了血屠来指挥,可心中的牵挂当然是不可避免的,天天算着日子大军何时登陆,何时能收到前线的战报,前线的战况会不会顺利等等。

  但当罗冲终于看到前线战报的汇报后,心里这才轻松的吐了口气。

  登陆二十四小时之内就赢得了第一场战斗的胜利,而且还取得了自身无一人伤亡,全歼敌军两个兵团四千人,俘虏活捉三千多人的骄人战绩,这足以说明自己当初没有看错人,血屠和薛青窑组成的领导班子不仅完成了自己的战略要求,甚至还超额的完成了任务。

  活捉三千多人的战俘作为劳动力,这就是他们表现的最为亮眼的地方。

  因为这些人非常清楚,在他这个首领的眼里,人口实在是太缺乏了。

第820章 去病的亲事

  拿到一手战报的罗冲立刻叫来了身边的亲卫,让他们把这份捷报传抄多份,然后送往汉部落其他各个郡县,让百姓们也一起分享这个好消息。

  前线打了打胜仗,并且己方没有人员伤亡,这样的消息不管是对那些军人家属来说,还是对其他百姓来说,都是值得高兴的日子,同时这也是再一次提升民族自信力的机会,罗冲又怎么会轻易放过呢。

  而在罗冲这边,他给血屠的回信也很简单,只是简单的夸奖了几句,表示自己知道了,让他们继续努力,其他的什么都没说,回信回的平淡之极。

  因为罗冲心里明白,这个时候不管是过分夸奖,直接许下功劳赏赐,还是催促他们尽快行动,都是对战事不利的行为,很容易干扰指挥员的情绪。

  万一血屠他们因为自己的催促选择涉嫌冒进,糟了敌人的算计,或者承受了巨大的损失,那就得不偿失了,而现在就论功行赏,承诺这个承诺那个,则会让各级指战员骄傲自满或者贪功冒进,这绝不是罗冲想要看到的局面。

  以汉部落的军力,还有罗冲制定的战略方针,根本就不需要担心胜利与失败,因为胜利一定是属于汉部落的,唯一的区别就是损失的大小,取得战果的大小,可能会因为实际情况发生一些变动。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稳字,只要能够稳住,就是不用任何战术,直接平推都能碾压鑫部落,所以罗冲根本就没什么好担心的。

  他现在最烦恼的事情,其实还是将来接收竹岛的事情。

  竹岛六郡中的三个已经成为了汉部落的领地,其中还有竹岛人口最多,产粮最多的新化郡,别的不说,这些新领地所需要的各种物资就是一个极大的数目,当然最重要的还有货币。

  种子农具什么的罗冲倒是不操心,农具之前就给整个竹岛换了一批,那边存的铁锭也不少,真不够用了大不了让他们自己打造。

  货币方面,汉部落现在的原料铜倒是不少,之前在竹岛兑换铁器的时候,基本把鑫部落所有的铜器都收了上来,一船一船的运回了汉部落。

  这些铜器的纯度都比较高,因为鑫部落掌握的炼铜技术本来就是以纯铜为主,又或者他们那里的铜矿品质更好,也没有掺入其他的东西制作青铜,所以大部分只要进行清洗,然后再次熔炼提纯一下,加入少量的铅,就能满足汉部落制作货币的需求。

  总之一句话,原料是十分充足的,现在唯一限制货币数量的就是硬币冲压的产能不足,水力机械和风力机械已经不能满足罗冲的需求,将整个铸币厂进行蒸汽化改革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所以罗冲现在在家里也是主抓这个事情。

  将战报的事情处理完后,罗冲就提出了去新钢郡工业县的动力研究所视察,然后还要再去视察铸币厂的改进情况,这一圈转下来,恐怕又要半个月的时间,不过罗冲并没有犹豫。

  十三月中旬的一天,北方的汉阳八郡这里还下着鹅毛大雪,罗冲就告别了再次挺起肚子的两个老婆,带着一部分亲卫骑马赶去了新钢郡的工业县,随行的还有已经定了亲事的去病。

  之前詹荧有意给去病介绍门亲事,罗冲也答应了下来,果然没几天的时间,詹荧就从自己母族里给他找了个漂亮姑娘,名叫詹月,和去病的年龄一样大,按辈分算,应该是詹荧的一个远房外甥女,就是之前那个突然冒出来给去病送早餐的女孩。

  去病当时满头雾水,不知道为啥从罗冲家里冒出来一个不认识的漂亮姑娘,还主动给他送吃的,后来经过詹荧的介绍才知道,原来那是给他介绍的媳妇儿。

  这小子顿时就乐疯了,人家姑娘长得漂亮,去病也没什么好挑的,对詹月非常喜欢,詹月也是经过詹荧介绍之后,才知道去病原来还是汉部落元老一级的人物,虽然年龄比较小,但是跟罗冲的关系却非常好,现在跟在罗冲身边做亲卫,将来的仕途自然不可能止步于此。

  再加上去病这小子天天一身军装,腰里挂着佩刀,小伙子长得也精神,而且还颇有才智,据说连那神奇的摄影术都有去病一半的功劳,不管将来去病是去当大官,还是做生意,肯定都能过得不错,所以詹月对去病也十分满意。

  两人在罗冲家正经见了个面,之后又自己去汝阳城的集市逛了逛,感情升温的很快,还一起照了几张合影,互相交换了照片。

  这照片可不得了,拿回家给双方的父母看过之后,顿时都十分满意,詹月和去病的家长更是感慨道。

  “这照片可是好东西啊,不用见人就能看到这人长什么样,哪里有能做照片的地方,这东西要是能够普及开来,肯定是说媒相亲的一大利器,往后孩子们要是忙,双方父母互相交换一下照片就能把这事给定下个七八成了。”

  詹月的回答让其父母既是遗憾又是激动。

  “爹,娘,这摄影术,就是拍照片的技术,还是去病和首领他们最近才弄出来的,听说也是刚刚才实验成功,外面的百姓还根本不知道呢,我这也是粘了去病的光才有机会照了几张,别人想拍都没机会的。

  不过去病那天和我说了,他想和首领说说,将来等我们成亲之后,自己弄个拍照的店铺,专门给百姓们拍照片,到时候所有的百姓都可以去专门的店铺里花钱拍照了。”

  “这感情好啊,这个去病真是不错,不仅是首领的亲卫,听说连他的名字都是首领给取得,这孩子小时候生病时还是首领给他治好的呢?没想到长大了还有这本事,居然还会拍照片了,了不起啊。”

  詹月的父母不断的夸奖着去病,对去病这个准姑爷是越看越顺眼,去病这边的情况也差不多,自己儿子有出息,他们倒是不图女方家里什么,只要姑娘长得漂亮,勤俭持家,孝顺父母,剩下只要儿子看的顺眼喜欢,他们就没什么挑的了。

  就这样,两家顺顺溜溜的交换了订亲礼,邀请双方的直系亲属摆了一小桌订婚宴,这亲事就算正式定了下来,只是因为两个孩子现在都还没到成年标准,所以想要办成人户籍和结婚手续,只能再等上一两年,这个他们倒是并不着急。

  去病这边,一行人骑着战马身披斗篷正在往工业县的方向艰难骑行,寒冷的风雪中,人马的口鼻处不停的喷吐着白色的雾气。

  去病策马追上罗冲,跟在他讨论起购买摄像器材,自己开摄像店的想法来。

  罗冲走在路上被风吹的也是无聊,听去病提起摄影店,他倒是也没有反感,摄影这种东西吧,将来肯定是以官方研发,民间经营的方式来走的,所以对去病想要开私人照相馆的事情,实际上他是非常支持的,所以也就不介意和他聊聊这方面的事情。

  “照相馆可以开,摄影器材也可以卖,但是必须让官方参股百分之四十,而且官方不出钱,用技术入干股,也算是摄影术的授权条件吧,所得利润除了上交部落之外,也要用于后续技术的研发。”罗冲想了想才说道。

  去病顿时就懵逼了,不解的问道。

  “首领,官方参股是什么意思啊,还有利润上交部落,那,那这店到底算部落的还是算私人的?”

  罗冲笑了下才解释道,“官方参股的意思就是,这个店,算官方和你私人一起开的,这个生意归你私人和部落共同拥有,占股百分之四十呢,意思就是说,经营所得的利润,部落要拿四成,你私人拿六成,不过因为你占的股份多,所以经营权还是归你,这店开起来之后,由你来负责所有的经营事宜,官方只提供技术帮助,这么说你明白了吗?”

  “哦,原来是这样啊,那首领的意思是,这店我来开,然后我从部落买摄影器材,给人收费拍照片,所得的利润要分给部落四成,部落只拿钱,不参与经营,是这个意思吧?”去病捋了半天,终于明白了这个参股的意思,当然,也只是一知半解罢了。

  “对,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不过你的经营项目不能那么单一,除了给人收费拍照之外,你还可以出售相机啊,教授拍摄技术啊,还可以出售底片,让别人自己去拍,然后你的店负责给人家收费洗照片,复印和装裱照片。

  总的来说,除了收费拍照,洗照片之外,还可以通过卖照相机,卖底片耗材来盈利,你想想,你自己一个店拍照是新鲜,可你一个店能拍多少张呢?能赚多少服务费呢?可你卖耗材就不一样了,耗材本来就能赚钱,而且别人拍的照片多了,你洗的照片就多,这样比你只靠自己店铺拍照片要赚的多多了。

  再说,你也是玩过摄影的人,应该知道有时候遇到了什么特别好看的东西或者重要的事情,就想拍下来,而且这种机会是稍纵即逝的,不可能这边想拍照了,再跑去你的店里去拍照,或者到你店里请摄影师出去拍吧,那就来不及了。

  而别人自己拍就不一样了,如果他们手里有一台相机,就可以随时记录下自己想要的瞬间,这样才能调集起参与者的积极性,你的生意才能更好。”罗冲提示着说道。

  “对对对,还是首领厉害,我就是经常有时候手痒想要拍照片,但当时手里又没照相机,所以只能干着急,要是去店里请人来拍就晚了,首领想的这个主意太好了,这样一定能够培养出一大批喜欢摄影的人。”

  去病是摄影术的发明者之一,当然明白罗冲说的这个道理,只是对于经营生意方面,显然罗冲要比他的眼界和见识高得多,这都是去病自己不曾想到的,他开始说的想开一家给人收费拍照片的店铺,那就真是只拍照而已,没想到罗冲居然给他的店经营项目增加到那么大。

  而罗冲之所以提出入股的要求,也是有他自己想法的。

  汉部落的研究所就是个吞金巨兽,不仅各种实验需要大量的材料和设备,还要支付研究人员的高额俸禄,这些钱从哪来?当然不可能只从部落的粮税里面出,那不现实,所以把科研成果变现就是最好的方法之一。

  要说研究所的所有科研成果中收入最高的项目,那肯定是玻璃和电石灯,电石灯是照明器具,电石则是耗材,玻璃是建材,这些都是当下在民用领域卖的最好的东西,也是研究所研发经费的主要来源,甚至除了研发经费外,还有大量的剩余。

  而想要把摄影术变现,罗冲所说的用技术入股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手段,最起码目前来看,有能力研发制造设备的,只有官方的研究所,而且在汉部落现在还没有工商法和商税的情况下,官方入股绝对是来钱最快的一种方法。

  罗冲很需要钱,他想在全民推广带有照片的身份证,那这个身份证制作费用谁来出,汉阳八郡这边的百姓普遍比较富裕,有能力支付身份证的制作费用,毕竟是汉部落的老区,可是其他新建郡县的百姓没那么多钱,你总不能强制他们掏钱去做身份证吧,所以制作身份证这个事情,你只能免费。

  但是一旦免费,你就不能区别对待,别的地方百姓穷就可以免费,汉阳八郡这边有钱你也不能收他们的制作费,毕竟要一视同仁。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