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93章

作者:羽卿书

  “汉首领,我们想自己拥有这些船,汉部落那些工匠和材料的花费,我们会用卖橡胶和树苗的钱来提供的。”

  罗冲无所谓的摊摊手,就算船的所有权归汉部落,他们也需要从汉部落这里购买大量的铁器,还有沥青这些‘高端’材料,反正汉部落也吃不了什么亏,怎么样他都可以接受。

  双方敲定了船只的归属权之后,罗冲又打量起了汤部落的最后一块土地,这是汤部落最东边的一块土地,而且刚好位于海边,也正是罗冲准备给他们建立渔港的地方。

  他指着最后这块外凸向大海的地方说道,“最后剩下这块地,就叫宁波郡吧,总人口约一万三千人,可以下设四个县,其中需要新建一个渔港县,这是我们之前说好的,你们以后打渔就可以去这个地方的海面。

  然后还要一个新建的塔山县,因为我准备在海边的这片悬崖上建造一座灯塔,用来给渔港的船只指引方向,这个是必须建造的,要不然碰到恶劣天气那些海上的渔船就会找不到回家的方向。

  剩下的两个县可以叫做明珠县和庞贝县,这些都是海里的东西,好记,汤首领,你们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没有了,汉首领既然这样划分,那一定是有道理的,我相信我的族长们也会好好学习汉部落的管理方式,争取能让族人早一天过上好日子。”汤姬摇了摇头说道,周围的族长们也没有别的说法,现在郡县区域划分完了,他们只想着能够早日得到汉部落的那些援助。

  随着最后一个郡的名称和领地被标注后,这次的郡县划分就算是完成了。

  至此拥有总人口八万出头的汤部落,一共被罗冲划分成了八个郡,其中下辖三个县的有五个,下辖四个县的有三个,共八个郡,二十七个县。

  这也就是说,汉部落需要帮助汤部落建设二十七个集市和粮站,还有八个银行,用来推广汉部落的货币,并且销售汉部落的货物,以及帮汤部落从百姓手中收购粮食。

  另外还有渔港、码头、灯塔、木材加工厂、造船厂、手工纺织厂、炼糖厂等基础建设和技术传授,事情多的一匹。

  和他们敲定了援建的细节之后,汉部落这边又惯例的举行了一场宴会招待他们,同时罗冲还让人趁着吃饭的空挡,让大树手下的小吏去临摹了几十份汤部落的行政划分地图,交给了每个族长一份,让他们知道自己的领地范围到底在那里,然后就让人送他们回去了。

  至于罗冲,他也要尽快赶回汉部落,完成第一次工业技术升级。

  不过在临走之前,还要好好安排大树一番,拓海郡这里需要准备的事情也不少。

  傍晚时分,罗冲和大树还有一众拓海郡的官员聚集在一间办公室中开起了小会,专门布置接下来汉汤两个部落的合作事宜,以及拓海郡自己的发展。

  罗冲先是拿出一份自己之前做的笔记说道,“和汤部落的合作事宜,要先紧着集市、银行、粮站这三方面来干,做的时候不要马虎,因为这也算是给我们自己建的,将来接手后我们自己还要用,一定不能出什么纰漏,不管是选址,还是建筑质量,都要有保障。

  至于建筑方面的技术人员,等我回去之后会再往这边派一批过来,你们有什么需要就随时给我打报告,能满足的我会尽量满足的。

  另外就是拓海郡这边,也要好好发展,第一就是扩充人口,不是说目前只找来六个氏族吗,现在这几个氏族过的那么好,一定可以再吸引到别的独立氏族部落,想办法和他们接触,争取把周围地区汤部落以外的氏族全收拢过来,必要时可以武力威慑。

  南边大营那里还有上万的兵马,放在那闲着也是闲着,拉出去溜溜就当训练了,在今年冬天出征之前,我给你调动一个卫所的权力。”罗冲敲了敲桌子对大树说道。

  “是,我明白了首领。”大树点头应下。

  “然后就是基础建设方面,在保障百姓住房和耕种的前提下,把下面这些工厂尽快建立起来,例如玻璃、陶瓷、砖窑、木材、榨糖、纺织、印染、印刷、文具、造纸这些。

  先紧着陶瓷,砖窑,木材,纺织这些基础的来做,其他的玻璃、榨糖、纺织等等,你也要先把场地规划出来,可以集中起来,做成一个工业园区,交通一定要方便,另外炼钢厂的位置也要规划好,这个你自己看着办。”罗冲再次翻着自己的小本本安排道。

  “是,首领,那汤部落那边的造船厂呢,咱们怎么建?”

  “这个也先从基础的来嘛,把地方规划好,让他们去清理地皮,先让他们去囤木头再说,没有木头造个毛船,另外木材加工厂先建造一批风力锯木车间,地方可以大一点,留着以后技术改造的时候扩建用。

  我还是那句话,别懒省事不上心,这些以后我们也要用的,到时候出了问题,你们就要全权负责。”

  .

  .

  .

  汤部落八郡划分(不到两百字不收费)

  汤城郡:昌平县、望汉渡、江城县、西淘县、16000人

  磐石郡:磨盘县、万均县、溪山县、6200人

  泰钢郡:平岗县、黄屏县、金水县、8000人

  甘泉郡:泉平县、灌丰县、云青县、9000人

  陇西郡:九台县、白胶县、银川县、7400人

  津浦郡:寿光县、曲田县、蜜糖县、岁丰县、13000人

  海舟郡:舶坞县、铁锚县、木饶县、10000人

  宁波郡:明珠县、庞贝县、渔港县、塔山县、13000人

第768章 失败的蒸汽机

  将拓海郡和汤部落的事情理清,次日一早,罗冲也登上了回汉阳城的船只,小蝶、詹荧带着两个孩子也早早的上了船,大家一起到汤部落的岸边等着汤瑶。

  汤瑶这次也要跟他回去,继续完成汉部落七本医用教科书的修订工作。

  没过多久,就有亲卫来禀报汤瑶领着一队马车来了。

  这次不仅她要回去,还要往汉阳郡那边带去一些植物种子,比如前几天新发现的芝麻,大白菜,芹菜这些东西,有的是直接拿的种子,还有的是移栽到水桶里带过来的。

  另外还有些东西,就是汤部落那两种珍贵的香木,各自也带了一根圆木回去,罗冲准备回去试试能不能制作檀香,制香的方法他知道,就是把香木磨成粉,添加一个骨粉之类的东西揉成面团,然后放在模子里挤成长条状晾干就行了,跟做面条差不多,他前世曾见别人做过。

  除此之外还有几十公斤的橡胶,都是这些天连夜采集送过来的,天然乳胶即使不加任何化学试剂也会自动凝结,只不过时间要缓慢一些,所以汤瑶送来的这批橡胶中,有的已经被按照罗冲的要求做成了长方形的片状,剩下还有一小桶的橡胶乳液,到现在还没干呢。

  这些都是罗冲要拿回去做实验的东西,虽说发现了重要资源,但也要有本事用才行,所以他要早点把橡胶的使用工艺摸索出来。

  北上的航行一路都是横侧风,但汉部落的横骨纵帆船正好可以用到这种风向,所以航行的速度还不算慢,路上没有停留,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罗冲一家子终于在十月初回到了汉阳城的家中。

  花了一天的时间了解各郡最近半年的任务进度,然后督促他们做好今年最后一季粮食的收割和仓储工作,罗冲紧接着就赶到了位于学府县的动力研究所,去查看他的蒸汽机研发进度。

  研究所的实验车间里,罗冲看着面前三十多个研究员,有些无法接受的问道:“失败了?!”

  “是的首领,是活塞出的问题,按照您给的思路和设计方案,我们已经造出了几台蒸汽机,但全是因为活塞的问题,最后全失败了。”一个项目负责人向罗冲汇报道。

  “活塞,什么问题?”罗冲皱着眉,有些不悦的问道。

  “按照首领的说法,这种组合式片状活塞气密性确实很好,但就是摩擦力太大了,和气缸内壁的磨损很严重,用倒是也能用,还转的挺快呢,就是不耐磨,我们试运行了两天一夜,然后活塞就磨坏了,开始漏气,要么就是断裂,而且运行期间噪音极大。

  我想着这虽然能转圈,但用不了两天就得换新的活塞,应该就不算成功吧,如果这样都能算成功的话,那活塞的消耗速度也太快了。”

  负责人也非常无奈的说道,说实话,他们一开始还对罗冲所说的这种,通过铜片受热膨胀来达到密封效果的技术持怀疑态度,觉得有些不可能,可结果造出来之后,效果却好到惊人!!!

  可问题就出在效果太惊人了,由于密封的过于严实,但是活塞和气缸壁的接触面积又小,当活塞做功的时候,那简直可以用‘硬挤’来形容。

  你可以想象一下,几片很薄的铁皮在一个铁桶里面来回摩擦的情景,那声音,简直比猫抓玻璃还刺激,关键猫抓玻璃它也就抓那么一两下,可这个蒸汽机它可是来回不停的摩擦啊。

  那家伙一磨就磨两天一夜,吱啦吱啦的噪音从不间断,离得近了简直能把人逼疯,是个人见到这玩意都恨不得它马上坏掉,可能是老天爷都不忍心再折磨这些人吧,然后活塞就真的坏了。

  几个年轻的研究员还因此调侃道,‘我觉得以后可以把这种蒸汽机作为一个审讯用的刑具,我相信不管意志多么坚定的家伙,把他放在这玩意旁边待上一盏茶的功夫,他都会哭着喊着把知道的东西都交代出来……’

  罗冲还是有些不信,就让人弄了台样机试运行了一下,结果刚开了两分钟他就果断让人把蒸汽机停掉。

  妈的,他也受不了这个刺激……

  罗冲都有些开始佩服这些研究员了,他们是怎么敢让这玩意转上两天一夜的?!!

  既然知道了毛病出在哪,那么就好解决了,先找到具体问题,再想办法解决。

  详细询问了一遍活塞和气缸的加工过程,罗冲便发现了其中的一些问题,首先最严重的自然是噪音问题,这个应该就是摩擦力太大,并且活塞和气缸接触面积太小造成的,可以通过把组合式片状活塞换成圆柱形块状活塞的方式,增大活塞和气缸的接触面积,以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不过这样一来,气密性就又成问题了。

  气缸和活塞这东西是不可能往里面加橡胶密封件的,因为它是一个运动机械,需要在保证气密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摩擦力,以达到快速做功的目的。

  而橡胶这种材料,不用说都知道,摩擦力极大,要是把橡胶放在活塞上,就别想让它动了,估计气缸能直接憋炸……

  这东西只适用于阀门,连接口等固定不动的地方,当作气密件使用,所以只能想别的办法。

  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直接制造一个金属筒和一个圆柱形的金属棒,让它们严丝合缝的套在一起,既能保证气密性,又能解决接触面积小以及摩擦力过大的问题。

  不过这就需要很精密的加工工艺了,最关键的是这个大小差异要控制在一个极小的范围内,才有可能做到预想的效果,而解决这个工艺难题最关键的技术,就是打磨。

  因此罗冲对他们询问道,“气缸你们是怎么打磨的?”

  “我们的气缸是先用翻砂铸造成毛坯,然后用风车垂直镗床钻孔,最后用细砂岩颗粒倒在里面搅拌打磨的。”

  罗冲一拍巴掌,“问题就出在这里了,这样打磨出来的气缸还是不够光滑,摩擦力太大,不够精细,要是能做出来砂纸和砂布还有砂带这种东西就好了。”

第769章 搞定活塞和气缸

  砂纸砂布这东西是专门用来打磨器具的,这点即使是罗冲前世那么发达的科技时代,依然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替代砂纸砂布的作用。

  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汉部落目前虽然已经有了脚踏动力的砂轮,但这种工具用来给刀具开锋还行,或者说用来打磨器物的外表面,想要打磨内膛这种部位就很困难了。

  研究员们所用的灌砂搅拌这种方式,虽然类似于现代的喷砂打磨技术,但终归它不是喷砂,所以他急需砂布这样的软性打磨工具,用来打磨气缸的内膛。

  砂布这种东西即使不知道制作方法,可根据它的结构也不难分析出来,首先就是需要一种承载物,纸或者布料都行,然后在其表面刷上一层胶水,再粘一层细砂晾干就可以了,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然后就是分析承载物和细砂的材质,首先这东西不管是什么,一定都不可以有弹性,否则粘在上面的沙砾一定会因为拉伸而断开,而汉部落现有的布料,几乎都做不到这一点,那就只能用纸来承载了。

  接下来就是磨料,也就是该选什么砂子,首先,既然想用这东西来打磨钢铁,那磨料就一定要比钢铁的硬度大,从符合这一点的材质中寻找材料,既要方便获取,价格还不能太贵,硬度也必须达标,罗冲想了半天,似乎只有黏土才符合这些标准。

  粘土满地都是,根本不值钱,也方便获取,粘土的硬度也足够用来打磨钢铁,或者说,用粘土烧结成的陶瓷硬度,足以打磨钢铁。

  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吗,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儿,能够和金刚石比肩的陶瓷,其硬度显然是不低的。

  想到了办法,罗冲说干就干,当然不是他自己干,而是暂时停止了蒸汽机的研发,把这些研究员全都派去造砂纸。

  从造纸厂买一批比较结实厚重的窗户纸回来,然后再让人用粘土和砂岩粉碎混合后的颗粒一起拿去窑厂烧结,等冷却后再砸碎了用磨盘磨碎磨细,过上几遍筛子,把大小不同的砂砾分出级数来,最后把窗户纸上刷胶开始粘砂砾,等完全晾干后,果然就得到了‘砂纸’。

  虽然还十分简陋吧,但作为一种应急研发的工具,仅用两天就想出了方案并完成了第一批样品,不可谓不神速,虽然用的时候还有点脱砂的现像,不过使用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简单点来说,那就是磨哪哪亮,蹭哪哪滑……

  罗冲先让人去铸造新的圆柱形活塞,然后让人拿砂纸打磨光滑,接着又让研究所的工匠拆了一个木头手摇车床,把蒸汽机气缸架了上去,再让人弄一个和活塞直径一毛一样的粗木棒安装在同轴车刀的位置,上面刷上胶水,反着粘一层砂纸,最后做出一个研磨棒出来,再通过手摇动力把这根研磨棒塞到气缸里旋转打磨内壁。

  换了两次砂纸过后,果然打磨出了镜面效果的气缸出来,那银闪闪的钢铁内壁,要不是罗冲知道它的材质,恐怕第一眼看过去还会以为是不锈钢做的,简直可以当作镜子一样照人了。

  最后把分别打磨好的气缸和活塞组装到一起,用严丝合缝来形容都一点不夸张。

  将气缸垂直着立起来,再把圆柱形的钢锭活塞水平着放进去,在不涂抹任何润滑剂的情况下,好几斤重的活塞就像飘在空气中的一样,沿着垂直的气缸缓缓下落,好像下面有什么东西在托着这块沉重的钢锭一样,最后慢慢地落到气缸底部,全程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整个研究所的三十多人都激动的跳了起来,他们终于成功了,一个伟大的发明终于在他们的手中制造了出来。

  一块那么沉重的钢锭,下面明明什么东西都没有的情况下,还能呈现漂浮的姿态缓缓下落,这无疑证明了两个部件结合的气密性,在下面托着活塞的空气只能沿着肉眼看不到的缝隙一点一点的被受到重力影响的活塞挤压出来,才会呈现出这种情况。

  如果气密性很差的话,那空气的排出速度就会非常快,导致的结果就是活塞会直接咣当一下掉进气缸底部。

  而全程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就充分体现了活塞和气缸的摩擦力成功控制到了很低的程度,两者的接触呈现一种非常顺滑的情况,才会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表面有凹凸不平的话,那么肯定还会出现猫抓玻璃似的那种噪音。

  研究员们都很激动,纷纷称赞着砂纸这项伟大的发明,甚至有人豪言,砂纸的出现,将会把汉部落精密仪器的制造水平带上一个新的台阶。

  不过罗冲却知道,这件事的功劳砂纸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作用,在设备如此简陋,只有几个游标卡尺的情况下,这些工匠居然能靠手工打磨的方式把活塞和气缸的精密程度做到这个份上,每一个都可以称为国宝级的大匠。

  就算放到罗冲的前世,他们肯定也是航天科工里那群,肉眼雕发丝,徒手焊飞船,锤子敲钣金,各个国家都抢着要的牛人。

  最精密的气缸和活塞做好后,众人已经忍住不想要把它们和蒸汽机组装在一起,看一看蒸汽机的完全形态是什么样子了。

  讲道理,虽然之前的活塞设计和制作工艺都有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样机在试运行期间都能十分正常的运转,咳咳……除了噪音有些大之外,而研究员们也正是看到了蒸汽机无与伦比的动力和优势,才让他们宁可忍受刺耳的噪音,也舍不得将这台彰显了工业科技美学的暴力机械停下的念头。

  现在马上就能看到没有噪音,且能顺畅运转的完全品时,如何不让他们激动?

  于是这些家伙连晚饭都顾不上吃,就直接点着电石灯继续干起活儿来。

  罗冲现在也是比较亢奋的状态,一个能够改变人类未来的神器马上就要诞生了,他也激动的吃不下饭,干脆就也在研究所里等着,并让自己的亲卫去吩咐学校食堂,给这些研究所的功臣们准备一顿大餐作为犒赏。

  ……

第770章 铁马一型蒸汽机

  同在学院的汤瑶刚刚忙完了一天的医书编撰工作,正推着自己的自行车准备回家,可当路过学院的马厩时,却看到一个腰挎长刀的亲卫正在那里给罗冲刷马,于是就好奇的走过去问道。

  “罗冲的马怎么还在这里,他还没有回家吗?”

  “啊,使君,我们首领今天到研究所去视察工作了,今天看起来是不准备回去了。”亲卫放下手中的刷子,给汤瑶拱了拱手说道,双方都十分熟悉,因为汤瑶一直就住在罗冲的家里。

  “这样啊,那我去看看他。”汤瑶好奇的点点头,就蹬着自行车往学院角落的研究所去了。

  罗冲在学府县的学院里弄了个研究所,说是为了方便参与什么东西的研发工作,汤瑶早就知道这个事情,不过她对那些打铁的事情不感兴趣,所以就一直没去看过,现在正好有空,罗冲恰好也在,而且事情居然严重到让他都不肯回家吃饭,她也十分好奇,所以就准备去一探究竟。

  等来到研究所外围,远远的就看到那里站着一圈罗冲的金吾卫,而靠里面一点的那个大仓库门口,还立着一块汉部落动力研究所的牌子,虽然早就知道这个名字,但她一直都不明白这个动力研究所到底是研究什么的。

  来到近前,一个侍卫头目立刻对她拱手道,“使君,你是来找我们首领的吗?”

  “嗯,我看到他的马还在外面,听说他在这里,就过来看看,他吃饭了吗?”汤瑶从自行车上下来问道。

  “还没有,刚才首领已经让人吩咐学院食堂做饭了,首领说今天就在这里吃。”侍卫头目扶着腰间的刀柄回答道。

  “哦,那我能进去看看吗?”

  “这,我带您进去吧。”亲卫只是略微思索了一下,就答应下来。

  于是汤瑶就停好了自行车跟着侍卫一起去了仓库那边,此时的天色已经十分昏暗,但研究所这里里外外的挂着几十盏电石灯,将这里照的如同白昼一般,远远的就能看到一群人在那里忙碌着,罗冲也正站在人堆里,和那群人一起围在什么东西旁边。

  罗冲也早就注意到了过来的汤瑶,实在是她那一身白底黄纱的衣裙,在这一群红衣的亲卫和蓝衣的工匠中间太显眼了,想不注意都难。

  “你怎么过来了?”罗冲当先问道。

  “我看你没有回家,就过来看看,遇到什么难题了吗?”汤瑶也走过来看着那群人,还有被围在中间的古怪机器说道。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