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9章

作者:羽卿书

  一个星期过去,狼崽子们和小雷兽都睁开了眼睛。

  两个星期过去,八只狼崽子已经开始吃肉汤和熟食了,这是弱化它们野性的最好办法。

  毛茸茸的一小群,长的就像刚满月的阿拉,整天在围墙里四处溜达。

  小雷兽身上的淡红色也已经褪去,变成了纯正的乳白色,鼻子上面应该长角的位置也鼓起了一个小包,而且现在也能自己站起来溜达了,每天也会自己去找母牛吃奶,不过还是很嗜睡。

  母牛一开始还不愿意,但是想起罗冲那残忍的折磨,最后还是屈服了,老实的给小雷兽当了奶妈。

  第三个星期……

  “跑跑,快跑啊,追上那几条狗,加油,你能行。”

  去病领着小雷兽在围墙里卖力的追赶着几只小狼崽,还没有满月的小犀牛都已经累得大喘气了。

  “你叫它啥?跑跑?这名字不好听。”

  当去病带着小雷兽从钉船板的罗冲旁边走过时,罗冲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那叫它什么?”去病拉住还在慢跑的小雷兽,停下来问道。

  “唔,我教你一个词,奔跑,就是很快地跑的意思,你以后就叫它奔奔好了,比跑跑好听。”

  “奔跑,奔奔,你有新名字了,以后你就叫奔奔了,奔奔快跑。”

  去病对着一脸懵逼的小雷兽宣布了新名字,又撒开腿去追狼崽子了。

  第四个星期……

  木工方面,70把制式长弓已经完成,说起来很多,其实只用了不到一颗杉木的木材。

  一把长弓用料一米八长,大腿粗的一节圆木就能切出10根以上的长弓材料,70张长弓也才十多米高的一棵树而已。

  每一把长弓最后都经过罗冲矫正和测试,质量是绝对没问题的,有了锯子,刨子这些木工工具,做出来的制式长弓甚至比罗冲那把还要好。最后装上剑麻纤维的弓弦,再打上一层虫蜡,就可以使用了。

  剩下的时间里,女人们都在制作羽箭,不过都是没有安装箭头的箭杆,只是提前粘好了尾羽而已,因为罗冲打算等下次采矿之后,开始打造青铜材料的箭簇,也就是箭头,而现在族人们用来训练的箭矢,还是罗冲之前库存的那200多支。

  第四星期的一天早晨,汉部落所有的成年人,每人手拿一把长弓,排成三排进行射击训练……

  “第一排,目标100米外的干草捆,举弓,预备,放箭。”

  嗖嗖嗖……

  20多支羽箭破空飞行,短短的100米转瞬即至,有的箭矢射到了草垛上,也有的飞上了天空,还有人连箭都没射出去,直接掉在自己的脚前面。

  “石头,你把弓举那么高干嘛,这是平射,不是抛射,就像你用石头打猎一样,直接瞄准目标砸,不要往天上砸。”

  “独耳,你的箭又没射出去,我说过了,不要用手指捏住箭尾,是用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根手指拉住弓弦,把箭尾夹在手指之间,但是不要捏住。”

  是的,罗冲在教导族人射击方法,现在还在最基础的撒放阶段,至于射准目标,不能说没人做到,只能说能做到的很有射箭天赋。

  罗冲教他们的是地中海拉弦法,也就是三指拉弦法,也是奥运会竞技反曲弓的标准拉弦方式,这种拉弦方式最适合高大的长弓。而那种传说中用大拇指拉弦的方式,是蒙古人专门骑射时用的拉弦方式,通常要配合扳指来操作,不然手指非常容易受伤。

  族人们一排一排的射箭,罗冲则是不停的给他们纠正错误,顺便指导一些射箭的要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冬季即将结束,就在第四个星期的末尾,鼠大又过来做了一次交易,一共交易了6个陶锅,不过这次却不只有男孩,而是三个女人,六个男孩,也全都是栗部落的,之前被鼠大交易来的男孩也很惊讶,没想到居然还有自己的族人被交易到这里。

  罗冲心里也很清楚,这样的交易不会再有多少了,毕竟陶锅这东西不是消耗品,各个部落虽然都有需要,但也总有够用的一天,再说,每个部落能够拿出的人口也是有限的。

  不行,想要继续壮大还要想别的办法啊。

  终于到了月底,又是一次大满月之后,果然后面的连续几天都出现了鼠巫说的圆环月,其实就是一种月食现象,罗冲也在一直记录着圆环月的天数。

  这十四天的白天,造船的工作已经到了组装收尾期,用铜钉把木板钉在了龙骨上,这个活儿说起来简单,就是先用木头做个骨架,再钉上一层木板而已,可就是这个做木板都是个大工程。

  这里没有电锯,只能几十个人拿着框锯,锯了将近一个月才总算凑齐了造船的木板。

  最后再把所有的木板缝隙,用鱼鳔,鹿角,剑麻纤维,和牛毛熬成的混合填充物抹上一遍,做最后的填缝防水处理。

  看着这个庞大的木船成品,族人们都非常的开心,他们都参与了建造过程,听说这东西是用来在水中行走的,叫做船,可以装人还可以装很多东西,虽然没有亲眼见到怎么用,但还是非常的自豪。

  “首领,这个木船那么大我们怎么把它搬到河里,而且这个木船很重的,要不少人一块搬才行。”

  兽牙双手搬着木船的船舷用力向上抬,可木船却纹丝未动,就疑惑的问道。

  ~

  ~

  感谢书友“末名”的打赏支持,蟹蟹,感谢一直投推荐的书友们,谢谢大家支持,要继续努力O。

第75章 引水河贯通

  “呵呵,其实不用搬那么远,咱们直接把船搬到那里就行了。”罗冲淡笑一声,指着不远处的人工河说道。

  “那里?那里又没有水,不是说木船是飘在水上的吗?”大力搞不懂罗冲的意思,直接出声问了出来。

  “嗯,现在是没有水,但我们只要把水引过来就有了。”

  啥?把水引过来,水难道还会听人的话吗?

  周围的族人都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下巴掉了一地,根本不敢相信首领刚才说的话。

  “拿上铲子,再推上几个小推车和藤筐跟着我来,我告诉你们怎么把水引过来。”罗冲拿起一把青铜铲,率先向小河边走去。

  这几天的天气很好,虽然早晚还是很冷,但白天的温度很高,中午的时候基本都能保持在零度以上。

  前两天又下过一场中雪,可是根本没在地上留住,没过一天就化了。之后连续的两个晴天,让小河的冰面越来越薄,靠近河面中间的部分已经化开了一道水线。

  春季已经悄然而至,也是时候给人工河引水了。

  罗冲带着三十多人,拿着各种工具来到人工河的尽头,那些许久没有出过围墙的族人们也都跑来看热闹。

  一群小孩子赶着八只刚满月的小狼崽也跑了出来,去病也去把刚吃完奶不愿意动弹的奔奔领了过来,肉肉和灰山也都跑的找不着影子了,只能听到远处传来的象鸣声,春天就要到了,窝在山洞一冬天的人们也忍不住出来活动了。

  人工河的尽头处,这里和小河只剩下2米宽的土地没有挖开,现在只要把这最后的屏障挖开,水流就能贯通。

  挖掘的工作是从人工河的一侧往小河的方向挖,几个人在沟里面,几个人在地面上,剩下的人把藤筐绑上绳子当作吊篮,一筐一筐的从沟里运土出来。

  一个上午过去,等到土层挖的大约只剩下30厘米厚的时候,人工河这边已经出现了渗水的情况。

  罗冲让下面的族人赶紧抓着绳子爬上来,在岸边先是升起一大堆篝火准备一会用来取暖,然后自己脱了兽皮袍子,在腰上绑了一根绳子让族人拉着,拿着铲子到下面做最后的打通工作。

  沟底已经渗出了积水,罗冲脚踩在冰凉的泥巴里,拿着铲子对准最下面的土层,一下一下的刨着河水最后的屏障。

  连续挥动铲子挖掘十几次后,在罗冲拔出铲子的那一刻,一股强劲的水流也从豁口中喷了出来,像是喷泉一样横着喷出一道水柱,喷涌而出的河水直接把罗冲顶飞了出去,好在腰上的绳子把他及时拉住。

  “卧槽,这水太特么冷了,快拉我上去。”

  罗冲被冰水冲了一个激灵,在族人们卖力的拉扯下几秒钟就上了岸,早就做好准备的族人赶紧用兽皮把罗冲裹上,让他站在篝火边取暖。

  不停喷涌而出的水流不断地侵蚀着缺口周围的泥土,巨大的压强把缺口直接冲出来一个直径一米的大洞。

  罗冲也浑身哆嗦的裹着兽皮袍子,站在岸边看着汹涌的河水涌向人工河。

  小河里的水因为强大的抽力形成了一个漩涡,河面的薄冰再也承受不住,咔嚓咔嚓的碎裂声不绝于耳,那些破碎的冰渣也一股脑地涌向河底的大洞处,把大洞周围的土层也冲击的土崩瓦解,哗啦一声淹没在这股激流之中,无数大小不等的游鱼也被卷进这股激流,一起涌向了引水河的河道。

  奔腾的河水一路狂奔的冲向引水河靠近围墙的一端,水流猛地撞击在河道的尽头,激起无数细碎的浪花,700米长的河道转瞬间被冰水淹没,引水河的水位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升。

  小狼崽子们吓得嗷嗷直叫,去病和奔奔也害怕的跑到了罗冲身后,这里不仅安全还有篝火,比别的地方都要舒服。

  在所有族人的注视下,十几分钟后,水流再次归为平静,那条天然的小河也已经和引水河连为一体,只是现在的河水还有些浑浊,河底的泥土都被卷了上来。

  混沌的水面上,那些碎裂的浮冰也在缓缓游荡着,一些刚才被水流冲击给撞懵的游鱼,也翻着白色的肚皮飘了上来。

  “鱼,有鱼,好多鱼啊,快去拿筐,把那些鱼捞上来。”

  一个抱着孩子的女人看见河道里翻着肚皮的游鱼,兴奋的叫了起来,指着那些鱼不停的嚷嚷。

  而刚刚还在发愁怎么把木船抬到水里的族人们,此刻都瞪大了眼睛,河水,真的引过去了!!

  “怎么样,这下水就离我们很近了吧,以后我们打水也不用再跑那么远了。”罗冲看着逐渐澄清的河水跟族人们说道。

  关于挖河引水这件事情,对于族人们的思想冲击还是很大的,尤其是从原谢顶部落过来的人们。

  她们以前的平常生活用水都是取自溶洞的那个天然水潭,可是到了深秋和冬季,泉水断流之后,他们就只能用石盆从三公里外的小河取水。

  那个时候,谢顶部落的人们十分羡慕拥有陶器的汉部落,在他们认为,也许多一个陶器就能多存点水,可是罗冲的行为却刷新了他们对水的认知。

  这尼玛也太暴力了,为了少走两步去打水,直接把河水引到家门口,真是任性啊。

  而一直生活在汉部落的族人却是有了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最开始的时候,罗冲不让大家继续储存食物,而是发动所有的族人都去挖河造砖,那个时候,族人们都以为罗冲挖这条沟就是为了要那些砖。

  而一个月前的那次人工河意外捕获野兽的时候,族人们又以为挖这条沟只是一个陷阱。

  而此时当看到河水灌满这条长沟的时候,族人们才终于知道了当初挖河的最终目的。

  当然,这只是挖引水河目的的第一步,沿着引水河两岸挖渠耕地才是最终目的。

  说干就干,春天已经到了,耕地的计划要马上登上日程表,毕竟时节不等人啊。

  中午,汉部落在一次聚餐庆祝引水河贯通之后,下午的时间,趁着中午暖和,罗冲就拿着一捆细绳子和族人们规划起了水稻田的布局。

  ~

  ~

  感谢书友们的打赏支持,谢谢你们的鼓励和肯定,一下是今天的打赏名单。

  书友“末名”

  书友“夏文兮辞”

  书友“碧野悠云”

  书友“路人甲”

  书友“路人乙”

  书友“唬老虎的小男孩”

  谢谢你们,另外还要感谢一下书友“深渊恶魔”的书单收录,谢谢哈。

  最后就是投推荐票的各位了,卿书也离不开你们,欢迎大家来评论留言,多活跃一下气氛啊。

  最后,求票,推荐票不要停,继续向我砸来。

第76章 耕地规划

  规划耕地主要是确定是确定水渠的位置,因为种植水稻需要让稻田长期被水覆盖,所以只能采用漫灌的方式,同时还要照顾到合理的利用土地面积,而这,又扯出另一个关键的问题。

  汉部落需要种多少水稻?需要多大的种植面积?

  罗冲从沼泽地里带回来的野生水稻原本是有60多斤的,可那都是新鲜的稻谷,拿回来晾干后,重量差不多只剩下七成,现在却只剩下40多斤。

  这种野生水稻的个头比罗冲前世吃过的大米都略大一点,大概两倍左右,前世吃过的普通大米一斤大约26000粒,而罗冲手里的这种野生稻,一斤也就差不多12000粒左右。

  但是罗冲并不准备把所有的种子都种下去,前世的罗冲根本就没有种粮食的经验,最多就是在部队里喂两天的猪,种几天青菜,而且还是犯错之后被罚的,所以他不可能一次就把所有的种子撒下去,万一没长出来呢,那岂不是要哭死。

  所以他只准备用1/2的稻种,大概22斤,264000颗种子,那么问题来了,一亩地可以种植多少棵水稻呢,汉部落需要多少耕地。

  从在沼泽地看到的野生水稻母本可以看出,这种水稻植株高大,将近两米左右,单株水稻都能长到最少15个稻穗以上,甚至翻倍。

  由此可以看出这种水稻的单株占地面积还是挺大的,所以罗冲准备用40厘米的行距来种植这种水稻,一亩地667平米,如果按照边长25米×27米算的话,那么一亩地大约就可以种植4156株水稻,那么想种22斤种子,大约就需要64亩的耕地。

  这个面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64亩地,如果有400米长的话,那么只需要107米宽就够了,将近6个足球场的面积。

  这块400米长的耕地,纵向是沿着引水河的南面一线铺开的,整个地块靠近围墙的这头,离着小河边差不多还有300米,然后在耕地里横向挖掘20条水渠,每条水渠不到一米宽,深度大概只有不到半米,向南方延长110米。

  这样的一条水渠,每次动用50个成年人挖掘,毕竟汉部落现在一共只有50把铲子,每人每次只需要挖掘两米多一点就够了,这样的速度还很快的,基本半个小时就能挖好一条,20条水渠也只是用了一天的时间就全部挖好了。

  万事俱备,就在第十四个圆环月的日子刚过去,新年的第一天,一场小雨不期而至,生活在这片大地上的所有原始部落都长长的松了口气,天上下雨了,掉下来的不再是雪花,那该死的冬天终于熬过去了。

  各个部落也都在清点这个冬季给他们带来的损失,消耗了多少食物,冻死了几个族人,饿死了几个族人,有多少男性在冬猎中牺牲,今年能够成年的族人又有多少。

  细看下来,基本都是惨不忍睹的,100人以下的部落,基本都要减员10人以上,这些死去的人类多是小孩子和成年男性。

  这个维持了四个半月的冬季实在太漫长了,很多部落的食物都不够支撑到春天到来,所以他们只能先放弃一部份孩子,眼睁睁的看着这些孩子活活饿死。

  是不是觉得这些大人都很残忍?或许是的,但他们活的也很艰难。

  这些大人吃掉了本该用来养活孩子的食物,但是他们并没有满足现状,他们还要冒着严寒和暴雪,心里怀着对那些孩子的愧疚和悲痛外出打猎,因为他们还要养活部落里的女人。

  只要部落里还有女人,孩子就可以再生,部落就可以继续繁衍,人类就不会灭绝,他们之所以放弃那些孩子,也都是被逼无奈的,谁人不心疼自己的骨肉,但是他们没有选择。

  一队队的成年男人冒着风雪外出狩猎,他们有的侥幸采集到了一些坚果,有的却一无所获,消失在茫茫的风雪中,还有的碰到兽群全军覆没,最幸运的就是能碰到落单的野兽。

  男人们会拼命的厮杀,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都会把食物带回去,如果带不回去,那他们多半就是全军覆没了。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