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88章

作者:羽卿书

  “养船?这是什么说法,汉使不是常说汉部落的帆船可以不吃不喝,只靠海风便能行动自如吗?这养船又是什么意思,莫非还要给船喂粮食不成?”其他人听到兽牙的话,也好奇的问了起来。

  “并非如此。”兽牙摆了摆手,“帆船确实不用吃粮草,可也需要人手操纵啊。”

  “这三桅的大船需要多少人维护我不清楚,我就来给你们说说首领刚拿出来的这艘双桅渔船吧。

  这样的船你们别看它只有22米长,但最少需要两名正副船长,八九个操帆的水手,一个瞭望员,一个舵手,一两个做饭的伙夫,这还只是能够让船正常航行的人员配置。

  另外还有捕鱼的人,你们看船尾这套绞盘起重机还有两个那么大的货舱,这光是放网收网,进舱出舱这一套活,恐怕就要不止十人共同参与,到时候可能还要其他水手来帮忙。

  还有拖网,拖网是很大的渔网,一艘船最少也要两个吧,一个正常使用,一个备用,这两张拖网的维护,还要岸上的女人们来修补,晾晒,捞上来的鱼获也要岸上的人来处理。

  还有这船舱里的冰,桅杆上的船帆和索具,乱七八糟的东西加在一起,恐怕你们没有一个村庄,都维护不了这一艘船正常出海打渔的行动。”

  兽牙的话说完,几个渔部落的人不禁瞪大了眼睛,光是保障一艘船能够正常出海打渔,居然就需要那么多的人?这也太夸张了点吧,这要是船再大一倍?可能还真的像兽牙所说的那样,整个渔部落也维持不了几艘船运行。

  兽牙曾经和鑫统领和其他长老们说过,造船是个大工程,几乎涉及到了汉部落各个制造业,从伐木,木工,采矿,冶金,锻造,种植,纺织各个方面着手,他做钉子和铁锚,你做龙骨和船壳,我做船帆和绳索,大家把东西拿到一起,最后才能拼装成一艘堪用的船只。

  殊不知造船不易,养船也不简单啊。

第756章 阅兵(上)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到了第四天一早,汉部落负责接送汤部落高层的船只就已经停在对岸等着了。

  这次受邀参观阅兵式的不仅有汤姬和汤瑶,还有汤部落其他氏族的族长们,因为罗冲的借兵计划本来就需要得到他们的支持,从渔部落借一部分,再从汤部落借一部分,这个兵员的缺口差不多就能补全了。

  罗冲并没有在拓海郡等着他们,而是带着渔部落的几人一同坐在船上,待会接上汤部落的参观团后,直接坐船前去兵营。

  拓海郡这里汇聚着一万多的大军,自然不可能把兵营和城区放在一起,因为军队每天训练都需要很大的场地,拓海郡更南边一点的荒地显然更加合适,那边几乎全是大平原,而且选在这个地方,还比较靠近河边,可以一同检阅汉部落唯一的海军伏波卫。

  光是陆军的威慑可能并不会太震撼,如果再加上炮舰的表演,对于震慑人心方面显然更加有力。

  不过这也只是罗冲的超前思想在作怪罢了,其实对于汤部落和渔部落这些世界土著而言,光是汉部落的重甲步兵和骑兵,就已经足够让他们认识到汉部落的强大了。

  噔噔噔噔……

  汤部落的一众人在汤姬的带领下踩着舷梯登上检阅船,一眼就看到了被拱卫在中间的罗冲。

  年轻健壮的外表,睿智又霸气的眼神,在阳光下闪耀着光泽的奢华冠带服饰,腰间悬挂着象征武力和权力的宝剑,还有久居上位带来的隐隐威压,无一不显示了其人身份。

  这人就是罗冲,就是汉部落的至高无上的首领,也是自己侄女芳心暗许的那个年轻人,也许,未来他还会是汤部落的首领……汤姬不由暗暗的想到。

  汤姬率先按照汉部落的礼节给罗冲行了一个福身礼,罗冲微微拱手回礼,虽然汉部落的实力占优,但汤部落的体量同样不小,因此现在两个部落的交流还是平等的。

  “早就听闻汉部落首领年轻有为,与我汤部落的合作中也多予方便,今日有幸受邀拜访,得见汉首领风采,真是不虚此行啊。”

  见完礼后,汤姬率先开口说道,不过也都是些场面上的官话,不知道是不是汤瑶提前教她的。

  罗冲瞥了汤瑶一眼,发现这小妮子也正偷看自己,但是现在这场合也不合适,于是也没有搭理她,而是转过脸看向汤姬笑着说道。

  “汤首领过誉了,汉汤两个部落合作的事宜,本就是双赢的事,汉部落帮你们提升农桑技术,汤部落和我们共同开发医疗技术,这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所以为了加强我们两个部落的深化合作,今日特意邀请汤首领来参观我们汉部落的军力,也许我们还有其他方面的合作可以谈谈。”

  “哦?其他方面的合作?不知汉首领说的是哪方面的合作?”汤姬疑惑的问了一句,然后又扭过头看向汤瑶,眼神中满是疑惑和询问的意思。

  合作?合作什么呀,之前怎么一点风声都没有?汤姬还以为自己侄女知道,于是就用眼神询问她。

  不过汤瑶对此事也不知情,原本以为罗冲过来邀请汤姬就是来做客的,没想到还有其他的合作要谈,关键这事她也一点都不清楚,最后只好无辜的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知道。

  罗冲倒是不在意,借兵的事不是那么好谈的,如果不让他们看到汉部落的军事实力,直接张嘴借兵,就算对方碍于面子答应下来,恐怕也会顾虑重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渔部落的那几人,所以有什么事还是等参观完阅兵之后再说。

  “合作之事我们一会儿再说,前几天我们汉部落又新设立了几个卫所军,今天正是全面换装演武的日子,不如汤首领先去随我检阅一下汉军的风采如何?”罗冲笑着说明了这次邀请的真实去向。

  汤姬虽然听的一头雾水,但来都来了,也知道罗冲不可能没事拿她来寻开心,所以也就答应了下来。

  罗冲点点头,兽牙立刻下令扬帆启航,这艘临时充作检阅船的三桅楼船就开始缓缓向下游前进。

  楼船并没有行出多远,走了约摸有十分钟左右,便看到前方还停泊着一支庞大的船队,汉部落最大的那艘四桅巨船也在其中,不过除了特别大之外,汤姬也只知道那艘船似乎用来运过人,具体是用来干嘛的,她也不清楚,汤瑶倒是见过这艘船舾装吊装火炮的场面,但她也不清楚这艘船的用途。

  罗冲也没做解释,汤姬和汤部落的一众氏族族长们,还有礁石等渔部落的几人,就只好自己观察。

  当检阅船驶过船队,前方大河西岸的兵营也已经遥遥在望了,他们这个时候才发现,原来距离拓海郡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汉部落的营地,不过看起来却要怪异很多。

  这个营地没有正式的房屋,全是用帐篷作为居所,帐篷区外面还有一圈用木头做成的围栏,围栏外面靠近河岸的地方则是一片巨大的空地,除了野草,其他的什么都没有,既没有树也没有灌木,远远看去光秃秃的一片,显然是被人为的清理过。

  空地上还有许多穿着同样衣服的人在做着一些奇怪的事情,这些人既不种地也不打猎,根本不从事生产任务,反倒是有许多人在做游戏,一群人追着一个球在草地上跑来跑去,还有的人练习射箭,但也只是在射草靶子,更有许多骑士在马背上练习着砍杀动作,但目标也全都是稻草人,说他们是在放牧吧,但却只有马匹,看不到牛羊,着实让人摸不着头脑。

  不过渔部落的几人在经过昨天的谈判和提醒之后,已经看出了眼前这些人的用途,这应该就是罗冲准备用来攻打鑫统领的战士了。

  但打架这种事情,不都是临时召集一批族人参加的吗?为什么汉部落提前就弄那么多人在这里浪费时间,难道这些人都不用去种粮食吗?渔部落的族长礁石心头依然充满疑惑。

  难道汉部落准备立刻出兵,要不然他们现在就召集人手干嘛?可是罗冲昨天还在和他们商量出兵事宜,这边还没敲定下来呢,显然也不可能会立刻行动,如此一来,他就更加摸不着头脑了。

  “诸位,这便是我们汉部落的一部分常备军,其中有一万人都是最近才刚刚整编完毕的,这也是保护汉部落的重要力量,之前在草原上击溃敌人六万联军的战士,正是这一批人。”

  来到军营的岸边,看到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罗冲豪气更胜,给别人介绍的时候都不自觉充满了底气。

  而汤部落的一众人和渔部落的几人听到罗冲说这些人曾打败过好几万的敌人,也不禁瞪大了眼睛,这些人有那么厉害?远远看去,就像绿色的草地上跑着一群红色的绵羊。

  扫了一眼周围人的反应,罗冲对随行的大树点了点头示意道,“开始吧。”

  大树立刻挥了挥手,对罗冲的亲卫们下达了命令,亲卫们也开始按照预定方案吹响号角,擂起信鼓,同时还有旗手摇动大旗向军营方向打着旗语。

  早就做好准备的血屠就盼着这个声音呢,立刻吩咐传令兵敲集结鼓,吹集结号,一时间大营内鼓声号声大作,跟罗冲和参观团所在的检阅船交相呼应,一唱一和了起来,刚刚与检阅船擦肩而过的那支船队,也在罗冲他们的身后响起了同样的鼓声和号声,并迅速的排成纵队,缓缓向着罗冲他们这边驶来。

  而在参观团的眼中,只看到罗冲这边发出信号后,营地那边也立刻回应,并且想起了更激烈的鼓声和号声,营寨门口的两座木头望楼上,更是有人在挥舞着色彩鲜艳的大旗。

  而那些原本还在空地上各自做着自己事情的红衣人,仿佛像是受到了什么召唤一般,全都撒丫子向着营地里冲去,一开始还零零散散的像是吃草的绵羊,但是最后进入大营门口的时候,已经汇聚成了一股不可忽视的‘红流’。

  战鼓依然在不紧不慢的敲着特殊节奏,号声也依然嘹亮,但大营外的空地上,只是片刻功夫,就再也看不到一个人影,全都跑了个干净。

  “汉首领,他们这是在干什么?”汤姬不解的问道,经过了刚才的介绍,她也已经知道了这些人全是汉部落的战士,但现在为什么罗冲一个信号,这些人就全都跑了,她还是不明白。

  “他们正在集结,汤首领请稍等片刻,他们一会儿就会再次出来的。”罗冲微笑着解释了一番,便转头看向了大营方向,而身后的大树,也立刻招来罗冲的亲卫,把事先准备好的望远镜给参观团的每个人都发了一个,以便让他们能够看个清楚。

  众人拿过望远镜后,又在亲卫的指示下简单学会了使用,不少第一次见识望远镜的人都忍不住啧啧称奇起来。

  不过作为高层的汤姬还有深知此事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渔部落族长礁石,两人则是拿着望远镜仔细的盯着大营方向。

  只见单筒望远镜的圆形视野中,那些穿着红色衣袍的战士快速的奔向帐篷区的方向,一股脑的涌了进去,然后没过多久就再次跑了出来,只不过当他们出来的时候,红色衣袍的外面就已经套上了一层银光闪闪的铁甲,身上的武器也全都装备整齐。

  然后这些换完甲胄的战士又快速跑到大营的旗杆下聚集起来,开始站成横平竖直的一个个方阵。

  换装速度之快,队列之整齐,无不让人感到震撼,要知道从大营内正式响起集结信号到现在,总共也没过去多长时间。

  差不多五分钟之后,大营内的三通集结鼓也已经敲完,原本还散落在大营周边的士兵们,也全都换上了寒光闪闪的铁甲,在军营大旗下排好了队列,片刻之后,就连装备最为复杂的骑兵们,也都穿戴好了装备在步兵的两翼开始集结列队了。

  等全军集结完毕后,已经换了一身鱼鳞将铠的血屠也翻身骑上了自己的战马,对着自己的亲兵们呼喝一声,就带着部队走出大营,向着岸边的空地这边跑了过来。

  而那些集结在大营内的军队,也跟着血屠的帅旗迈动整齐的步伐,跟着向河岸边跑来,一切行动看旗号,无金鼓不动兵,无号角不上马,‘纪律’这个词俨然已经深深的烙在这些士兵的骨子里,按照长官们的说法,这就是汉部落能够战胜数倍于己方兵力的重要原因。

  哗哗哗哗……

  士兵整齐的脚步声带起甲叶的摩擦,响起一片整齐的哗哗声,上万人撼动大地的脚步听起来宛如闷雷,甲叶的摩擦和反光像是闪耀天空的霹雳,再加上那越来越近,扑面而来的钢铁洪流,不论是在视觉上还是听觉上,都给了参观团极大的震撼。

  还是罗冲的那句话,战斗力什么的先别讲,光是弄一万多甲士排着队站在一起,就已经足够骇人了,更何况,一万多人的大军,还能如此镇定的听从指挥前进行动,这本身就是战斗力的体现。

  这次的阅兵,罗冲没有上岸,就一直待在停靠在河边的检阅船上,船楼即是检阅台,也是周围空地上唯一的制高点,站在顶层的艉楼上,才能将整个大军尽收眼底。

  没过多久,一马当先的血屠就来到了岸边,他面朝检阅船的方向,看着艉楼上的罗冲大吼道。

  “虎贲卫指挥使血屠,携全部新军接受首领的检阅。”

  罗冲对着下面大手一挥,口令随即发出,“列队。”

  “血屠遵令。”

  情绪比较亢奋的血屠得令之后立刻指挥自己的亲兵摇旗擂鼓,再次向大军发出新的指令,并把中军帅旗插在了阵列前面,然后他才开始让自己的虎贲卫面向检阅台列队,其他后续过来的卫所,也全部以虎贲卫为基准,向两边延伸着队伍,一直到步兵排列完毕,骑兵们也从后方快速赶来,最后策马列队停在了步兵两翼。

  从罗冲发出指令后,前后不过约摸一刻钟的时间,这群士兵就从散漫状态完成了穿甲,集结,列队,行军,最后整齐的排到参观团的面前矗立在那里。

  全场安静无声,大军岿然不动,将纪律二字体现的淋漓尽致,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艉楼上的罗冲,对他行着注目礼,不管他们心里喜不喜欢这个首领,但他们全都清楚,眼前的这个男人就是他们至高无上的领袖。

  “汉首领,他们这是……?”汤姬再次发出了一样的疑惑。

第757章 阅兵(下)

  “哦,这是我们汉部落检验战士训练成果的一种方式,叫作阅兵,所有受阅士兵最基础的条件就是要做到令行禁止,也就是说,将军让他们干什么,他们才能干什么,将军如果没有命令,他们就不能有一点动作。”罗冲一边看着下面的列队,一边对汤姬解释道。

  周围的一众参观团人员无不震惊,让上万人令行禁止,显然不是轻易能够做到的事情,由此也更加体现了汉部落的军队制度以及金、鼓、号、旗,这一套严谨的指挥体系的先进性,让领军大将可以如臂驱使军队的每一个部分。

  眼前的情景无疑也证实了这一点,汉部落已经做到了令行禁止,不过对于罗冲来说,这还远远不够。

  大军静立了约五分钟后,罗冲再次下达了新的指令。

  “战阵操演。”

  身边的亲卫再次通过旗语传达了命令,位于岸上的血屠看到后也立刻做出了反应,让传令兵摇动大旗开始进行日常的阵型演练。

  令行禁止做到了,能不能如臂驱使还得看了战阵才知道。

  大军很快动了起来,各个卫所的军队也举着他们的军旗一队一队的跑步脱离方阵,先是排队从罗冲的面前绕了一圈,然后再前往另一边的空地上开始列阵。

  整齐划一的红色战袍连成一股汹涌的红流,如林的枪戟闪耀着森白的寒光,铁甲摩擦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沉重的脚步震撼着大地,也敲击在参观团每个人的心上,光是组织起这样庞大规模的战士,就已经是让他们无法想象的了。

  不过就在大军变阵的空挡,汤姬也提出了一个刚才没想明白的问题。

  “汉首领,你刚才说这些战士全听将军的命令,将军就是刚才那个骑着马,手里拿着铁棍的那个人吗?不过战士不应该听从首领的指挥吗?为什么要听将军的。”

  罗冲呵呵笑了下,还没说话的时候,一旁的汤瑶便主动为她姑姑做出了解释。

  “姬娘娘,汉部落带兵打仗的都是将军,每个将军都会各自率领几千战士,但这些将军都是听从首领命令的,罗冲有那么多事要做,肯定不可能自己带兵去打仗啦,所以他只需要告诉那些将军们目标就行,将军们会自己想办法把敌人打败的。”

  罗冲笑着点了点头,心想这小妮子之前在开源郡的时候显然也是学到了不少东西,最起码从那些牧民的口中明白了汉部落的军事制度。

  “汤瑶说的不错,我们汉部落的常备军平时都有各自的驻守任务,分散在各地,如果有战争发生,那么我会给他们下达临时的作战任务,到时候各军的将领们自然会带领战士完成任务。”

  罗冲正在这边解释着,那边的参观团也突然发出一阵吸气声和惊呼声,立刻吸引了其他人的注意。

  罗冲扫了一眼,原来是另一边的军阵已经完成了列阵,并展开了最常见的攻击队形,也就是罗冲当时教过血屠他们的猪突战术队形。

  第一排刀盾兵紧密排列,用于抵挡敌人的箭矢,第二排枪戟兵位于盾牌之后,将武器从盾墙中伸出,第三排的长枪兵将他们特有的七米五长枪斜着架在盾墙上面,用于抵挡骑兵冲阵,弓弩手整齐列于阵后,通过抛射的方式进行远程打击,最后的骑兵列于大阵两翼,既可以守护两翼,又能在敌人阵型溃乱之后进行冲杀,或者利用机动性的优势迂回包抄,将敌人一网打尽。

  不过仅仅列个阵而已,倒也不至于引起参观团如此大的反应,真正让他们惊讶的,是军阵进行的模拟攻击流程。

  中军的帅旗下战鼓不停擂动,各色彩旗轮番飞舞,整个军阵也跟随着鼓点向前整齐的碾压了过去。

  场中的鼓点陡然一变,最前排的战士也立刻将手中的盾牌砸在了地上做出防御姿态,但是后排的弓弩手却整齐的抬起了手中的神臂弩,中军一声令下,几个卫所加在一起六七千名弓弩手同时放出了箭矢。

  霎时间,一整片密集的箭雨就在半空中形成,像是一片黑云般高高的抛向天空,足足射出四百米的距离才垂直的坠落目标地面,只见对面的草人靶子此时已经全都变成了刺猬。

  不过这还没完,弓弩手很快就射出了第二轮箭矢,然后第三轮,第四轮……

  黑色的箭雨如潮水般一拨一拨的射向目标靶位,如此密集的箭矢攻击,还有这种超远的射程,差点惊掉了参观团的下巴,看着远方已经插满了箭矢的草人和地面,渔部落的几人更是惊讶的瞋目结舌,默默的在心中和鑫部落的竹弓竹箭做起了比较。

  鑫部落的竹弓结合了草原短弓的技术特点,弹力还是比较大的,他们用的是将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片打磨之后,按照不同方向的组合绑在一起,能够大大增加弓身的弹力,再加上竹箭全是中空的轻箭,抛射的话射程也不算短,能有将近三百米的射程。

  不过鑫部落冶金能力有限,用不起那么多的金属箭头,所以装备青铜箭头的竹箭只能占少数,大多还是骨簇或者石簇,可就算是装了青铜箭头的竹箭,如果抛射到三百米的距离,基本上也就没什么杀伤力了,要是普通着装的目标还好些,如果是穿着盔甲的目标。

  不,别说汉部落的铁甲防御力高的吓人,就是游牧部落的皮甲,鑫部落的竹甲,估计也很难穿透。

  毕竟中空的竹箭只能算作轻箭,箭矢这东西和弹头并没有很大的区别,杀伤力的大小全都跟势能有关,速度相等的情况下,弹头质量越大势能也就越大,箭矢也是同样的道理,这样对比起来,反而是汉部落的实心木刺做成的箭矢杀伤力更强,再加上生铁箭头,贯穿皮甲一类的低防护目标也会很容易。

  而且生铁性脆,如果在二百米内射中人的骨头,箭头还会直接在人的体内爆开,碎成很多铁渣,对目标造成二次伤害,致死率极高。

  这样一作对比,礁石和汤部落的几人顿时对这场战争有了信心,汉部落拥有如此强大的远射武器,而且士卒人均铁甲,这样的军队就是拉过去和鑫统领的军队回合制对射,那也是妥妥的汉部落赢。

  有这样的军队作为盟友,或许他们和汉部落的合作就能安全许多,不过还是不能如此草率的答应汉部落,如果一定要让自己的部落出兵的话,那最少也要给自己部落的战士也全都配上铁甲才行,这样多少也能提高一些战场生存率,不会让自己部落的青壮出现太大的损失。

  此时的礁石仅仅只看了一个开头,心中便已经拿定了主意。

  另一边,场中的模拟攻击还在继续,五轮箭矢射完后,军阵再次发生了变化,原本横向排列的大军在战鼓和军旗的指挥下又迅速变成了一个个战术纵队。

  所谓的战术纵队,也就是汉部落的冲锋阵型,也是罗冲仿自鸳鸯阵设计出的多兵种战术突击分队,大的分队通常由两名刀盾兵,两名短枪兵,两名大戟兵,两名长枪兵,一个弓手和一个弩手组成。

  作战时盾兵负责正面防御,长枪兵举着七米五的长枪负责吸引敌人视线并进行骚扰,大戟兵和短枪兵的武器也有三米五长,分别护卫着盾兵的两侧,并承担主要的击杀任务,趁着敌人被吸引注意力时,突然刺出致命一击。

  要知道刀这种武器还真杀不死人,前世的人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刺死砍伤,刀这种主要用来斩击武器或许能把敌人砍的皮开肉绽,或者削掉四肢,可要论直接致死的概率,那还是低了一些,但要是被长枪刺中就不一样了,只要一下刺在人体躯干上,不管是刺中哪里都得玩完,因为躯干里面全是内脏,全是要害部位。

  当然了,这话放在原始时代就不太一样了,因为医疗技术基本等于零的时代,哪怕是被刀砍出一条口子,估计就算当时没挂,最多也撑不过一个礼拜。

  而战术分队的弓手和弩手,基本上不直接参与战斗,他们在分队中承担的是警戒任务,防止分队正面作战时,有敌人从其他方向偷袭。

  同时两人也要负责解决一些远距离有价值的目标,弓手使用反曲复合弓,优点是射速快,但是射程和精确度不如神臂弩,所以只能负责中近距离的突发敌情,弩手用的是制式神臂弩,上弦装箭的速度是慢了点,但胜在射程远,精准度高,所以用来负责远距离的突发敌情,并可以猎杀一些高价值的目标,比如敌军的各级指挥官。

  所有的人员都有自己的位置,这样的战术分队也能做到攻守兼备,适合大范围战场上的混战,如果是小规模的冲突,或者是到了树林这种地形狭窄的地方,战术分队还可以一分为二,每个战术小组由一名盾兵带领,枪戟矛弓这些配置各自减半,组成五人小组,再精简一些,去掉弓弩手,组成三四个人的小组也能作战。

  战术分队灵活多变,多兵种配合,这样的组合放在一起,往往能发挥出更大的优势。

  但参观团显然不可能直接从他们的站位中看出那么多的玄机,他们只看到原本的横阵变成战术纵队之后,从那些纵队的缝隙中跑出了二十辆马车,每辆车由四匹马按照二二排列的方式进行拖曳行近,等拉到阵前之后,便整齐的停了下来,然后一队簇拥着这种怪车的战士也在刹那间将马匹牵到了一边,只留下原地那辆模样怪异的四轮车。

  “汉首领,那是什么东西?”汤姬用望远镜仔细瞄了一会儿,但看来看去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汤瑶倒是在开源郡的城墙上见过那东西,但看起来似乎也有些不同,不过汤瑶倒是知道这是一种远射形武器,但具体的使用方法,她也是没见过。

  所以在汤姬问完之后,她也一脸好奇的看向了罗冲。

  “这东西叫火炮,是我们汉部落最新装备的一种远射型重武器,主要用来摧毁敌人的士气和阵型,因为没有任何人能够挡住这样的武器一击,再加上它独特的发射方式,往往没有打到人的情况下,也会直接把敌人吓崩溃。”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