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另外还有你担心的因为山羊比例减少而导致的食物不足问题,这就更不是问题了,山羊少了不能多养些牛和绵羊吗,只要把畜群的其他品种增大比例就好了,甚至还可以让他们半耕半牧,就算种不出来多少粮食,也可当个应急时期的食物补充不是。”
*
*
*
献祭一本朋友的书,《消极勇者》
一个关于被不幸缠身的勇者少女,与性格消极的伪大叔相遇后的冒险故事,内容轻松向,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第629章 冒顿终于动了
这次和凌风的讨论让罗冲对牧民又多了一些了解,为了实现早点解决山羊绵羊的问题,当天罗冲就找牧民们买了一些山羊,拿去给士兵们聚餐,不过为了补充他们的食物,罗冲是用粮食作为交换的。
事实上牧民也不是只吃奶酪,他们也想吃粮食,可惜没有罢了,不然历史上又怎么会发生那么多游牧民族来关内抢粮的事情呢。
卖给牧民的粮食不是很多,但种类比较全,主要有麦仁,面粉,玉米,小米,黄米这几种谷物,之所以如此选择,也是为了将来在草原种植这些作物做好准备的,不然你就是给他们弄来了大米,他们也没可能在草原种出水稻来,要是有旱稻的话倒是可以尝试一下。
在这些粮食当中,罗冲最看好的还是大麦和小麦,以及小米这三种农作物,虽然他们的产量都不大,但却很适合这里的气候,小米是狗尾巴草进化来的,适应能力强就不说了,汉部落的小麦和大麦,当初也同样来自草原,是当地大麦草和黑麦草的变种植物。
除此之外牧草也是汉部落种植的对象,以罗冲这几天的观察发现,草原这里并没有苜蓿这种万能牧草,这东西当初还是罗冲在沼泽湖畔见过了,但是草原却没有这种优良牧草,看来有必要种植一些过来,最起码拿苜蓿当作牲畜过冬的草料就非常的合适。
将这些东西都整理成资料和清单,然后罗冲就立刻联系了汉阳城那边,让他们去准备需要的各种东西运过来,今年虽然没办法种粮食了,但是牧草必须先种上,反正那东西不需要多长时间的管理,可以做到种后不管,所以最起码先种上一片,用来提供今年的过冬牧草再说。
接下来的几天,罗冲一边指导着军队训练,还偶尔去一下码头的工地看看,不仅罗冲会到这里,那些牧民也是码头的常客。
女人们要来湖边打水,或者洗衣服,而那些小孩子则是专门来看汉部落大帆船的,由于这里的建筑材料缺乏,很多东西都只能从别处运来,所以隔三岔五总有大船出没,这让从来没见过船的牧民都大为惊奇,不过在他们知道这些船都属于汉部落后,也是一副非常自豪的模样。
罗冲甚至还允许一些孩子在停船期间上去参观,让他们加深对汉部落的了解,毕竟这以后就是自己人了,让他们多一点部落的自豪敢只会增加向心力,这没什么不好的。
不过这次之后罗冲也立刻回信浏阳郡,让他们抽调十艘双桅帆船送过来,这些不太大的船只将一直留在草原新城服役,一是可以用来在沿湖地区快速运输机动人力,二则是可以用来打渔。
守着那么大个淡水湖,如果不知道利用水产资源,一味的向草原要食物,那只能说是傻子,汉部落又不是没有船,为什么不利用一下。
这些船很快的被送了过来,随船一起过来的,还有罗冲要的那些工具和种子,其中就有一种罗冲最新设计出来的爬犁,由他绘制图纸,然后部落那边做好后再船运过来。
这个爬犁并不是那种冬天用来滑雪的交通工具,而是他专门为了种草而发明的一种农具,其实就是一块三角形的厚木板,形状类似‘《’,只有一个钝角,上面安装了几十把刀,工作时将这个东西平放在地上,钝角朝前,前面用两头牛或者两匹马牵引,只需要简单的把地划拉一遍,也用不着耕多深,然后再把苜蓿的草籽撒进去就行,别的什么都不用管,至于长成什么样,就听天由命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面的进程也在稳步的推进着,到了三月初时,陆续的又有几个小部落或者草原野人选择加入汉部落,人数也从开始的千羊部两千多人,发展到后来的五千多人口。
这五千多牧民可不是一股小势力,如果单论个体部落人口数目的话,五千多人的游牧部落在整个草原甚至都可以排到前十了,显然是不小的存在,不过在加入汉部落之前,他们可不是一起的。
这其中有凌风带来的千羊部两千多人,头目是伊犁,还有乌云(后来被凌风介绍加入汉部落的一个草原野人)带来的一个牛骨部落,人数不算多,只有八百人,但也算不小的势力。
另外还有一些家族式的小部落,多则一两百,少则几十人,当然也有独门独户的野人。
因为这些零散牧民不便管理的问题,罗冲也对此进行了第一次的牧民编户改组计划。
编户齐民首先是按照家庭单位,将所有成婚男女分别立户,然后再进行混编分组的管理方式,罗冲直接将这五千多人混杂在一起,然后分成五户一组,设一伍长,十户设什长,五什为一屯,两屯设一百户,然后是伍佰户,千户这些编制。
有点类似军户的制度,但对于这些具有流动性的牧民确实比较合适的,这样汉部落也不用具体的干涉牧民自己的事情,只选出几个原来的头目做千户官即可,有什么政令之类的也可以直接跟这些千户官交流,再通过他们向自己下面各级的牧民传达。
虽然这样一来汉部落的管理力度就会降得很低,但却是汉部落和这些牧民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反正汉部落真的要控制他们,用的也不是那些所谓的千户百户,而是用汉部落手中独有的资源,煤炭,粮食,钢铁,布匹,最重要的还有货币,反正你只要在汉部落买一天东西,你就永远离不开汉部落。
而和汉部落这边截然不同的事情,则是最近罗冲收到的一条情报,说是冒顿已经回到了自己的部落,但是并没有看到人,具体下落不明。
另外和这条消息一起送来的,还有一条关于使团的消息,兽牙已经调派了一些人手押送那两千头牛马和白盐登陆大陆这边,并成功的和游智的商队完成交接,现在正由商队所属的那一队皮甲重骑兵护送着前往军营这边,目前正在路上。
这两条消息的出现立刻引起了罗冲的注意,他顿时敏感的察觉到,这次开战的机会可能要来了。
这两条情报看起来似乎都很正常,可放在一起分析却有很大的看点。
比如说冒顿为何突然消失了踪迹,他到底去了哪里,又是为什么非要赶在汉部落往回运盐的时候玩失踪,谁能说这里面没有一点关联,万一他们就是在打这批盐的主意呢?又或者是调虎离山?把军队派出去保护送盐的队伍,然后冒顿就会来偷家?
这都是非常有可能的,罗冲暂时不知道他真正的动向,还无法做出有效的布置,只能是通知各部门提前进入警戒状态,然后又向游智询问,让他把最近竹岛的消息和冒顿的那些手下位置都上报上来。
冒顿一个人不好找,可他的那些手下,士兵,那么多人总好找吧,先去查一查他有没有调集大军的征兆,如果调集了,会有多少人,通过这些人数,和行军的方向,便可以判断出他们会在何时出现,想要干什么不好的事情。
一天之后,游智传回了消息,由于金吾卫,或者说商队所属的情报人员太少,暂时还没办法全面监视冒顿的势力,因此只知道他们有所调动,但是去了哪,有多少人却不知道,不过幸运的是,他们发现了一些残破的人类尸体。
从这些尸体的装束和打扮来看,金吾卫的侦察员们很快就判断出这是来自鑫部落的使者,死亡时间不长,就是最近两天的,为了确认这些人的真实身份,他们又找了前来运送牛马和白盐的汉部落使团成员辨认这些尸体,最后经确认,死者正是鑫部落派遣,去给冒顿下最后通牒的人。
这是鑫部落派遣到冒顿部落的使者,现在却死了,这个情况就很耐人寻味了。
汉部落逼着鑫部落用白盐结清了货款,还要求他们增加两成的牛马作为补偿,按理说,他们应该是恨汉部落的,可是汉部落目前有那么多技术支援,还有建设规划要做,鑫统领能够怎么办,他也没办法,但是他堂堂一个大部落的大统领,却不甘心咽下这口气。
于是拿汉部落没办法的鑫统领,就把目光放到了冒顿的头上,要不是这个家伙拖着不给汉部落牛马,自己的鑫部落又怎么会有这样的损失呢,没错,这一切都是冒顿惹的祸。
愤怒的鑫统领毫不留情的将黑锅甩给了冒顿,并派出特使向他下达最后通牒,要求冒顿交出那上万头牛马,你不是总跟汉部落说牛马只能给鑫部落吗,现在老子自己过来了,你还有什么理由,快点交出来吧。
但是冒顿又怎么会答应鑫统领的要求呢,他利用鑫部落提供的大量海盐,组建了自己的联盟势力,他又用卖盐换来的牛马牲畜扩充自己的本部部落,上万头的牛马啊,这能多养活多少牧民,组建多少的骑兵,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冒顿若是舍得轻易放弃,当初就不会一直拖着两头都不给货款了。
现在鑫统领催他还债,还下达的了最后通牒,说不还债就断绝往来,如果真这么做的话,那么最吃亏的应该是鑫部落才对,因为他们平白损失了上万的牛马还有大量的白盐。
不过冒顿更是心疼,他和鑫部落的合作项目并不止是白盐换牛马这么简单,其涉及的条款非常多,比如铜质的马镫,矛头,箭簇,竹条箭杆等等,这些都是当初牛尾和冒顿谈成的,唯一的要求就是让冒顿替鑫部落维持在草原的交易,然后换到牛马再给鑫部落。
可是现在鑫部落和他断交之后,这些非常有用的战略物资他就再也别想从鑫部落获取了,虽然他很想把牛马还给鑫部落来维持放双的关系,但现在事态的发展显然已经失去了他的控制。
如果冒顿的实力强大,保持联盟中的主导位置那还好说,可一旦他交出了牛马,失去了绝对优势的实力,那么去年和自己因为白盐结仇的部落,搞不好就会来弄他,尤其是苏日图,或者汉部落,甚至他自己的联盟就会因为失去白盐供应提前解散。
所以身不由己的冒顿不能让联盟中的其他人知道这件事情,他严刑拷问了鑫部落的特使,逼问出了汉部落和鑫部落的交易内容,得知鑫部落已经用白盐结清了货款,现在这批白盐已经运至了草原,于是就杀死了鑫部落的特使,然后将目光放在了这一批属于汉部落的白盐上。
汉部落有很多的好东西,十分让人眼馋,但是汉部落的实力也要比鑫部落,比任何一个部落都要强大的多,尤其是汉部落最近的行动,他们已经往草原派驻了大量的士兵,而他们的战略目的却还不是很明确。
这些士兵有筑城常驻的打算,但主动出击也不是绝无可能,而他们的攻击目标,之前冒顿还在怀疑汉部落的攻击目标到底是鑫部落还是自己,现在看来,他们和鑫部落的交易矛盾已经通过白盐解决了,苏日图那边一直和汉部落的关系不错,所以汉部落也不可能打苏日图,这么用排除法算下来,整个草原加上竹岛,得罪过汉部落的只有自己了,冒顿现在要还看不明白,他也就不是冒顿了。
得知了汉部落打算对付自己之后,冒顿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先下手为强,汉部落确实厉害,但自己好歹能抢个先手。
不过他的目标并不是汉部落的军营,那数千个甲胄精粮,兵器犀利,纪律森严的士兵看起来就不好招惹,打赢他们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关键是他并没有信心能够打赢,而且获得的利益也不大。
所以最后冒顿将目标锁定了鑫部落刚刚赔偿给汉部落的那批白盐和牛马上面,控制这批物资的只有汉部落一个商队,和商队隶属的七十多个皮甲重骑兵,他们只有马刀和骑枪,根本不会玩骑射弓箭,这方面自己不管是兵力还是战术都有优势。
先把商队打败,抢了这批物资和商队骑兵的装备,转过头来再对付那几千精锐战士,汉部落的骑兵不多,而自己全是骑兵,到时候和汉部落打游击战自己还真未必会输。
第630章 战前总动员
冒顿的想法是很好的,事实上也跟他想的差不多,汉部落的几千精锐甲士,放在草原上守城还差不多,但是你想主动进攻,连敌人都追不上你怎么打,到时候要是主动出击,再被冒顿用骑兵溜几圈,等汉部落的步兵累个半死的时候,还真说不定谁输谁赢呢。
因此主动出击的战术目标就不能成立了,不过这也是一个相对的问题,汉部落的重甲步兵是没办法决战冒顿的骑兵主力,可不代表罗冲拿他没有办法,老子逮不住你的骑兵,但是老子能玩换家,就问你怕不怕。
冒顿的骑兵飘忽不定,确实不容易抓住他们,而且就算知道了他们在哪,自己也根本追不上他们,但是他们的春夏驻牧地却是不变的,这就给了罗冲突袭他们大本营的可能。
金吾卫在游智的组织下已经开始发挥了它的作用,对冒顿的几个重点驻牧地都是掌握了位置的,毕竟游智以前就跟着游伏在草原做生意,那时候冒顿还没和汉部落闹僵,双方接触过不少次,每次的地区都差不多,当时汉部落的商队也去他们的驻地暂住过,所以找到他们的位置不难。
而且草原牧民的一个迁徙趋势,总体上来说,就是春夏在湖边,冬季直接向西进入西边的山脉,那些山谷里丰盛的草木便是他们度过寒冬的保障,冒顿的部落也不例外,他们也是靠着大湖驻扎的。
有了这样的前提条件,汉部落想要直接用帆船运载士兵,突袭冒顿在湖边的驻地,那就简单多了,现在唯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剩下了一个,罗冲不想跟他换家。
突袭冒顿老家没什么问题,但是现在冒顿也没闲着,他也正惦记着汉部落的那一批牛马和白盐,这批数量巨大的物资,现在却只有不到二百人的商队在守护,如果遭遇冒顿联盟主力的话,显然是挡不住的。
要是罗冲只顾抄他老窝,而不管商队的话,显然还是汉部落吃的亏大,所以商队那边也要做好守卫工作,不光是商队,还有军营这边,同样有可能成为冒顿的攻击目标,试想一下,如果冒顿劫掠商队不成,又发现了自己老窝被偷,这个时候他最有可能干什么,显然兵力尽出,防守空虚的军营就成了最好的目标。
不过罗冲既然提前想到了,那就不会给他留下机会,啊不,应该说要提前给冒顿准备点什么,要不然汉部落就太被动了。
战术被定下来之后,罗冲立刻开始着手准备,兵力都是现成的,就是武器和甲胄缺少了一些,不过这也没办法,只能先将就一些。
整个汉部落的草原基地都被罗冲动员了起来,两个卫所共四千多的士兵,罗冲是不可能一次性都拉出去的,只是偷个家而已,人太多也没用,因此他只派出了一个虎贲卫去执行这个任务,血屠为这次作战的总指挥。
今年开春两支部队都有了突袭蛮人部落驻地的经验,而且同样是登陆战,所以罗冲只交代了战略目的,具体的执行方案就交给血屠来制定了,总之这次的目标就是,尽可能的给对方造成损失。
牧民都有什么财产,基本上就是牲畜,再有就是毡房,所以罗冲的要求就是,把看到的毡房全给老子烧了,所有活人全部掳走给汉部落当奴隶,敢于反抗的不管男女老少一律杀光,牲畜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就地杀死,杀完了还要扔到湖里去,就算汉部落自己得不到,也不能给他们留下一根羊毛。
敢于和汉部落为敌的人,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不把你打的叫爸爸,那算老子没本事,在你打算抢劫汉部落的时候,就要做好被反抢的打算。
另外一边,罗冲召集了最近所有投靠的牧民,让他们将十五岁以上的男性全都组织起来,编成一支机动的支援骑兵,用来护卫商队的行程。
牧民们对于刚加入汉部落就要打仗还是抵触的,积极性并不高,而且他们还有些畏惧冒顿的心态,这些人本来就是一些各方势力都不待见的小部落,都知道冒顿的强悍,还知道他有一支几百人的皮甲骑兵,所以都有些害怕冒顿。
另外就是兵力相差有点悬殊,不到六千的牧民,将所有十五岁以上的男性都组织起来,才刚刚一千两百人,这些草原男人倒是人人都能骑马弯弓,训练倒是不用,毕竟这是他们看家的本事。
可是对比装备少量青铜武器和青铜马镫的冒顿主力来说,只有自制的弓,和少量狼牙箭狗牙箭的他们,这装备优势就大了,汉部落这边本来就人少,装备还差,士气也不高,这还打个鸟。
没办法,罗冲只能亲自做牧民的思想工作。
他首先将己方的凌风和乌云找了过来,然后又召集了那些牧民原来的小首领,这才和他们说道。
“我知道大家都刚刚安顿不久,而且对冒顿也有所畏惧,但是这一战我们却非打不可,为什么呢,因为冒顿要抢我们的一批白盐。”
这话一出,经过凌风和乌云的翻译,几个小首领都看了过来,虽然他们不太关心别的,可是白盐这东西却对他们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草原并不产盐,以前也都靠鑫部落供应,后来又有了汉部落,但是现如今鑫部落已经在草原逐渐退出了,所以能拿出白盐的就只剩下了汉部落一家。
这个道理大家都能想的明白,这也是大家为什么会选择加入汉部落的原因,虽然大部分是想受到汉部落庇护,但是跟着汉部落不会缺盐也是其中一个目的。
现在首领居然说冒顿要抢汉部落的盐,他们就开始有点慌了。
只见罗冲继续说道,“你们猜的不错,那正是今年下半年,还有明年所有的盐,如果被他抢走的话,那整个草原都要闹盐荒了,可是现在保护那些白盐的战士,只有不到200人,你们说怎么办?”
这等于罗冲直接把皮球踢给他们,让他们自己选择,出兵还是不出兵,不出兵就没盐吃,出了肯定会造成损失,一时间这些小头目们都皱起了眉头,显然是没想到情况那么复杂。
这个时候一旁的伊犁突然问了起来,“首领,军营里那么多的战士,他们的武器又那么好,为什么不让他们去,偏让我们去?”
罗冲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他倒是也光棍,直接坦白道,“我从部落带来的这些士兵,他们都是步兵,不会骑马,而且汉部落也没有那么多的马给他们骑。
另外我要说的一点,他们并不是不出战,而是有别的任务,我会从里面抽调一半坐船去攻打冒顿的驻牧地,另一半留下防守军营,防止冒顿过来偷袭,所以现在能够以最快速度支援商队的,就只有你们了。”
伊犁再次皱眉不语,他倒是想说为什么首领不让他们留守,让汉部落带来的那些士兵去保护商队,不过他一想到那些步兵不会骑马,也就没法再说什么了。
罗冲见依然没人应声,只能拿出真实的利益来说服他们了,于是就对这些人说道。
“据我所知,冒顿的军队并没有强到离谱,他们最多也就三四百个穿皮甲的主力,而且还有马镫,用的是青铜箭矢,你们的担心无非是这些而已。”罗冲看了他们一眼,继续说道。
“但是你们如果愿意出战,我可以给你们每人一身铁甲,还有铁箭,至于弓和刀枪,这个暂时我拿不出来,只能从部落运过来,不过现在来不及了。”
看着众人全都愣神的样子,罗冲招了招手,把不远处的血屠叫了过来,然后让他站在自己的旁边。
“看到没,铁甲你们认识吧,这和你们的铁锅是一种材质,比皮甲坚固多了,不管冒顿他们用的什么武器,穿上这个,都可以让你们刀枪不入。”
罗冲说着话,直接抽出腰间的长剑在血屠的肚皮上砍了两下,一阵金铁相交的声音想起,但是锋利的钢剑却根本无法在铁甲上造成损伤,看的几个头目目瞪口呆。
当然,罗冲骗了他们,就像这么近的距离,如果用钢剑直刺的话,还是能将铁甲刺穿的,只不过他狡诈的用了砍的攻击方式,这要能破防就有鬼了。
不过即使这样,以汉部落的铁甲来防御冒顿少量的青铜箭头,依然是绰绰有余。
“这个,给我们,每人都有?”伊犁指着自己的鼻子不敢置信的问道。
而一旁被砍的血屠同样也是一脸的懵逼,他小声的问起了罗冲,“首领,真的要给他们装备铁甲吗?”
罗冲却毫不犹豫的说道,“他们也是汉部落的人。”说完这话又紧接着对伊犁点了点头,“每人都有,这次先给你们用着,等打完了这次再还回来,不过再过些天,我就能给你们定制一批新的骑兵专用甲,现在我只能从他们身上扒一些借给你们穿,这样你们总不用担心了吧?”
这话一说完,伊犁和血屠两人再次目瞪口呆。
“首领,我们也要马上出战的啊,你把我们的甲胄扒下来给他们,那我们穿什么?”血屠立刻就反对道。
伊犁则是看着血屠的反问,同样盯着罗冲,他想看看首领是不是在骗他们去送死。
“你急什么,谁说要你们的甲胄了,我说的是千牛卫那些弓弩手的甲胄,他们又不出去作战,只是在军营里依托工事防御,就算真的打防御战,他们也是远远的放箭,甲胄的作用并不大,拿来先给骑兵用用怎么就不行了,正好人数也差不多,不够的话再加上一些后勤兵的皮甲,凑一千多副足够用了。”罗冲一边怒斥血屠,一边对他和伊犁解释道。
血屠一听顿时恍然大悟,立刻就没了反对之音,反正只要不是扒他的士兵就好了,至于千牛卫那边,就像首领说的那样,他们也不出去。
而另一边的伊犁也是眼前一亮,汉部落视这些盔甲武器为宝贝,平时自己若是想要,那肯定是没机会的,但是这次却是好机会啊,而且有了这些刀枪不入的盔甲,到时候就算出战也能减少一些损失,这样自己部落那些牧民就应该能接受了。
“首领,我们愿意出战,只是我们的武器,你看能不能给我们也换一些长刀和长矛?”伊犁再次问道。
罗冲心道这还没打呢,就开始想着要好处了,“刀吗,也不是不行,不过现在没有,那东西做起来很麻烦,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做好的,再说你们也没用过,就算现在给你们也没用啊。
换武器的话,暂时没有什么好东西能给你们,只有一批铁簇羽箭,正好你们也有弓,先这么用着吧,想要刀等回来再说。”
伊犁想了想,有箭也不错,于是就点头同意了。
等商量好出战之后,几个小头目就回去组织了牧民,稀稀拉拉的叫来了一千二百牧民,这些青壮男子人人背着弓,牵着自家的马,每人少的也有两匹,多则能有四匹,马背上还挂着用兽皮做成的箭壶,装了不少他们自制的狼牙箭。
罗冲这边也把千牛卫的弓弩手们叫了出来,他们因为要拉弓射箭,所以甲胄没有其他步兵那么变态,不过虽然只是单层的扎甲,可那也是钢片做的,银光闪闪的铠甲依然闪花了牧民的眼。
“换装。”罗冲立刻命令道。
由于时间匆忙,没有过多准备,弓弩手们只好把自己换洗的军服给了牧民,这却让伊犁有些看不懂了,不是说要换铠甲吗?
“首领,这是?”
“铁甲不能贴着皮穿,里面要垫层衣服,暂时没时间准备了,先穿这个吧,我看你们有很多人都是光着的,这怎么穿甲。”罗冲只好解释道。
“哦——”伊犁恍然大悟,开始让手下的牧民们就地换起衣服来,好在这时代的人身材基本差不多,饭都吃不饱,人也就没几个胖的,再加上现在的布料都没弹性,因此就做的比较宽松些,这样一来,换装的过程就很顺利了。
第631章 双线出击
牧民们头一次穿汉部落的制式军装,显得还有些不习惯,但总归看上去像那么回事了,起码看起来整齐了不少。
因为牧民没有足衣的问题,罗冲直接弄来许多外贸用的麻布,撕成小块给他们当裹脚布用,裹脚布用来穿靴子非常合适,甚至在二战的时候,苏联士兵还普遍使用裹脚布。
而且它并不是像很多人想的那样是布条状,用布条的那是缠足、裹小脚,正经用来当袜子用的裹脚布其实是一块正方形的布片,其中一个角朝前,然后脚踩在正中间,再按照前左右后的顺序依次将四个角裹在脚上,不用绑缚,直接往靴子里一蹬就行了。
靴子同样是弓兵备用的,大小互相挑着穿,还算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