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225章

作者:羽卿书

  再说了,你这边不停的吸纳人口,一个郡都快超过三万人了,你知道供养一个这么大的城池需要多少资源吗?粮食什么的都还不说,光是铁器一类的你知道要增加多少?要消耗多少?

  汉部落不可能只增加人口而不增加产出,不然要不了多长时间,随着汉部落的人口越来越多,我们只会从现在的辉煌倒退成野人时代而已。

  所以我们才需要建设新钢郡,只有把这个地方建设起来,你拉回来的那些新人才会有工具和农具使用,不然你还打算让他们继续刀耕火种吗?”

  而听到罗冲的解释,云志也无话可说,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件事情,不管首领的心意究竟是怎么样的,但首领的理由确实很充分,随着人口的增加,铁质工具的需求也就跟着增加,自己总不能只占好处而不出力吧。

  最终,在罗冲的刻意逼迫下,云志也只能答应了这件事,虽然他实际上并不怎么愿意,但罗冲这次也确实存在故意打压他的目的。

  看看这次过来后云志跟自己说的那些托词,这小子一直就有一种‘只要这五万人我没弄完,你就不敢随便动我’的谜之自信,罗冲确实没有随便动他,但是老子不动你,却可以动你的人啊。

  你不是仗着手下的人多给我拖进度吗?现在老子把你的人直接挖走了一半,你总要想办法补充吧,老子看你到底用多久才能把人招满。

  而此时的云志还正跟罗冲暗暗较劲呢,自然是想不到这些东西,等到把移民的事情敲定之后,罗冲再次问道:“那些抓来的俘虏都怎么样了?”

  “回首领,他们都正在养伤呢,之前受刑的时候都是冬天,天冷,恢复的都还不错,那一千多人里才死了三个,已经很好了。”

  罗冲再次点了点头,然后再次开口要人道,“这些奴隶二月一号我也要全部带走。”

  “首领!?”听到罗冲再次要人,云志马上就激动的喊了起来,像是要说什么,但是罗冲根本不给他这个机会,马上就说道。

  “你别跟我说你还需要这些奴隶,你要他们有什么用,这些奴隶可是军队俘虏的,也是部落的公有财产,怎么分配我说了算,这些奴隶是肯定要带走的,但是。

  你的卫山郡今年贡献也比较大,是应该给你一些福利补偿,要不然这样吧,那些俘虏的女人和孩子就归你分配了,你可以用这些妇孺来做幌子,吸引那些至今还在举棋不定的部落加入。

  对外就说只要加入汉部落,你就给他们分套豪华的大房子,如果是单身的光棍,你还可以给他们分女人,甚至还附送一个小孩,买一送一,你看多方便,他们自己都省的出力了。”

  云志听到罗冲这个提议,差点没一口老血吐出来,但他又不得不承认,罗冲说的这个办法,确实能将这些战俘妻、子的处理,做到利益最大化,而且这样处理还有好几个好处。

  首先是能为汉部落吸引外来人口的加入,这是壮大汉部落的实力;其次将这些战俘的妻女转嫁刚刚投奔的新人,这是在转移他们对汉部落的仇恨;最后,就是利益交换的问题,如果用这些女人来赏赐有功劳的战士,战士作为亲手覆灭自己部落的人,多少会埋下一些隐患,而且除此之外不能给汉部落带来任何收益。

  所以罗冲才想出了这样的主意,这些战俘的妻子,和刚刚加入汉部落的新人,双方谁也不认识谁,再把这些人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居住,而且生活条件和原来相比十分优越,相信用不了多久,这样的组合就能变成真正的汉部落族人。

  云志对这个安排最后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就像首领说的那样,他可以利用这一批妇孺重新招揽很多的人口,来弥补之前被首领调走的三千户居民,虽然远远不能满足这个亏空,但也不至于让他损失太大。

  罗冲也是深以为然,噶韭菜不能连根拔完,你要给他留点底子,这样方便下回继续割……

  好在云志不知道罗冲的真实想法,不然还真怕他被气的一病不起。

  安排好了这件事之后,罗冲又去了浮岛矿区,这里是新钢郡的建城位置,没错,罗冲设立新钢郡的目的就是本着为矿区服务的宗旨建设的,如果换个名字的话,那么把它称为矿工之家也没问题。

  新钢郡建成之后,这里将会变成集矿石开采,金属冶炼,金属铸造,从矿石到产品一条龙的生产制造中心,只不过现在的浮岛矿区这里,还只有一个数百人的矿工营区。

  这里的铁矿区一直是大力在主持的,他也已经在铁矿上待了三年了,为汉部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每年为汉部落提供精品磁铁矿上百吨……

  好吧,虽然只是上百吨的矿石,但是对于汉部落如此原始的交通和运输条件,就算那些矿工们能开采的出来,估计也运不了那么多。

  不过以后就不一样了,等到新城建好之后,新钢郡所开采的矿石除了银、硝、铅这三种矿物,其余的铁矿全部自产自销,由当地建设的钢铁厂全部消化掉,所需的炼铁焦炭全部由东薪郡从水路运至湖心岛炼焦厂,再由炼焦厂水运到卫山郡,最后由卫山郡走陆路交通到新钢郡。

  这样的流程规划将大大降低陆地运输的里程,提高转运效率,从此以后新钢郡也不会再向外输送铁矿,而是直接输送成品铁器或者铁锭。

  而当大力得知首领要出血本投资铁矿,并在这里建城设郡的时候,他是十分激动的。

  “首领,你是说要在我们这个新城多配几台风力磨矿机,还要弄几十座超大型的高炉?”

  罗冲的脸皮不自觉的抽搐了下,然后才说道,“风车磨矿机可以多弄一些,高炉就没必要了,这东西不需要那么多,只要以后我们有了用不完的焦炭,高炉其实是不用停的,这就是个一直生产铁水的机器,到时候你能用五台磨矿机供应一座高炉的原料就不错了。

  不过那个炼钢的转炉要多弄一些,新钢郡建成之后,我们将全部采用转炉顶吹的技术来冶炼钢铁,虽然我们没有纯氧,但哪怕是直接用富氧空气吹出来的,也比用锤子一下一下敲出来的要快,质量要好。”

第618章 草原新城

  如果说新钢郡的主要建筑是炼钢厂的话,那么炼钢厂里的铁轨绝对是这次建设的焦点。

  在汉部落的冶金过程中,高炉只是一个最基础的矿物提取步骤,它负责把铁矿石冶炼出铁水,但却没办法炼钢,所以炼出的铁水还需要放到一个巨大的坩埚里转运到风机下面,以前想要做到这一步骤是很困难的,第一是坩埚的温度太高,第二则是坩埚的重量太大,一般的路面或者小车都承受不住那么大的重量。

  这事如果放到现代,那肯定都是用龙门吊或者其他的工具吊装的,但是那样的技术难度对现在的汉部落来说更加难以实现,于是罗冲就想出了铁轨这样东西,计划在高炉和风机之间铺设一条铁轨用来转运盛放铁水的坩埚。

  铁轨放在这里的好处很多,首先就是它比一般的路面承重能力都要大,毕竟车轮是卡在整根铁轨上的,而铁轨下面又会铺设很多的枕木,这每一层的结构都能起到降低车轮局部压强的作用,就算是用来承载一个几吨重的坩埚,估计也是没什么问题的。

  另外就是铁轨比较耐热的缘故,用来转运高温的坩埚也是非常合适的选择。

  最后一点就是罗冲的一些小心思了,他想让汉部落的人们早点接触到铁路这种东西,哪怕现在没有蒸汽机车头,也没有正式用在交通运输上,但最起码要让这些人知道,哦,原来路还可以这样做,和普通的路相比,铁路又有什么好处,先在百姓们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这样哪怕自己临死前汉部落的科技还没发展到那个地步,也为以后铁路的出现留下了希望。

  不过关于这方面,罗冲还是有信心的,就算自己干不成这个事情,他相信自己的孩子终究也能把火车搞出来。

  罗冲和大力商量完建造炼钢厂的事情后,还是嘱咐他尽早把居民住的房子建起来,还有城墙和街道以及官署、银行、学校等公共设施,这方面自己也会派人来给他帮忙,并表示下个月还会调集一批新的奴隶过来。

  安排完这一切之后,罗冲才放心的回到了汉阳城的家中,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两个孩子也早就睁开了眼睛,每天醒着的时间也变长了,终于有了和罗冲见面的机会。

  罗冲就这样一边在家中当奶爸,每天研究一些哄小孩的东西,一边遥控指挥着汉部落各地的建设任务。

  这天,就在罗冲刚刚把木工坊送来的摇床组装好,自己命人打造的拨浪鼓也完成的时候,已经出去快三个月的游智也终于送来的消息。

  飞鹰传书上面说,他已经成功的接到了坐船赶来的千牛卫将士,不过当时并没有直接登陆,而是游智自己上了他们的船,又带着船队向南走了一天的水路,最后才在一片布满石头的岸边靠了岸,准备在这里建城。

  据游智的介绍,还有他专门画的一张各方势力范围的草图,以及沿湖地区大致的地形,此地位于大湖西岸比较靠南的位置,但是却正好处在冒顿和苏日图的势力范围中间的交界带上。

  以这个位置为分界线,北边的苏日图地盘明显比较大,但是这边却比较干旱贫瘠,南边的冒顿地盘虽然小,但是那边有一条从大湖流出去的地下暗河,因此南边的水草更加丰美,还有一些成片的森林,可以给他们提供木材和燃料。

  甚至在大湖的南面,有一些生活在湖畔和海湾之间的部落,他们并不靠放牧生活,而是过着捕鱼狩猎采集野果的定居生活,这些部落的人口更加的吃苦耐劳,战斗力也不低,不过因为他们生活的地方不适合养马,因此机动能力也不能和冒顿相比,在经过冒顿的几次扫荡之后,现在已经彻底的匍匐在冒顿的脚下,成了他剥削的对象兼马仔小弟。

  而游智选的这个地方,就是位于两个势力的中间位置,这里的岸边布满了岩石,岸边的水位也比较深,适合建造深水码头来停靠大船。

  岸边的南边还有一片占地几十公顷的树林,其中大多都是灌木和乔木为主,而这些树林在当地人的口中,那就是草原地下河流经的地方,在这条地下河的沿线,有些地方地表被树林或者茂盛的植被覆盖,也有的地方水会漫出地面,形成一些大大小小的池塘和湖泊,滋养着草原上数不清的牧草和牲畜。

  把建城的位置选在这里,就比较符合罗冲当时给出的要求,首先满足了码头的需求,其次有树木可以提供燃料,第三就是处在了两个势力的边缘,可以对他们中的任何一方进行打压和拉拢,将来操纵起来都极为方便。

  而且对于发展商贸来说也有很大的好处,第一是位于两个势力的中间,任何一方过来交易都不会受到另一方的干扰,经济上不会受到对方的封锁,相对来说比较自由,其次就是这里距离海湾并不远,因此想要和竹岛的鑫部落交流也会比较方便,汉部落完全可以依托这个城池为基地,逐渐把手伸到鑫部落去,到时候他自己不同意都不行,因为近了之后,汉部落完全可以直接撇开他,拉拢他下面的那几个子部落。

  另外就是罗冲提到的耕地问题,因为这里靠近水源,而且有不小的森林存在,所以在湖畔和森林周边,是可以开垦出一些田地的,如果不想这么干的话,那也可以自己开凿人工河道引水灌溉,不过这样工程就比较大了,一两年之内怕是干不好。

  而留给这座城池的建筑面积,并没有什么明确的限制,之前游伏确实是和苏日图谈过这个土地面积的问题,但是现在汉部落把城址选在了他的势力范围边界,他也不好说什么,因为你就算让他管理这块土地,他也不一定愿意来。

  确切的说,这块地应该算是冒顿和苏日图的缓和地带,双方都默契的以这块地为边界,互相很少往来,只不过由于最近冒顿有点膨胀,所以时常会从这里越界,跑到苏日图的地盘上抢一把。

  不过对于冒顿的态度,汉部落是根本不用顾及的,甚至罗冲还希望冒顿会主动来找自己打一架。

  众所周知,古代的游牧部落大多都是穷比,他们根本没有什么固定财产,连房子和家都没有,住的都是帐篷,居无定所,哪里的水草多就直接赶着牛马羊过去了,把草吃完了再换个地方。

  也正是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才导致他们很难对付,农耕民族大多依靠耕地居住,不善牧马,所以马匹较少,骑术也不精。

  农耕民族最大的优势就是定居,擅长开发资源,生产发明优势武器,而且非常能打,尤其是攻城略地,一点不比游牧民族差。

  但是双方一对比之后就会发现,以汉部落为代表的农耕部落确实很能打,但是却只擅长防御战,攻城战,守城战,对于野外追击作战,因为骑兵少的问题,所以往往追不上敌人。

  而游牧民族这种生活形势的部族,他们最大的一个特点并不是能打,而是会看风头,一看自己打不过,或者即便打下来的好处也不能弥补损失,他们就会骑着马撒腿就跑,而且还是四条腿跑,让农耕民族看的干瞪眼,追都追不上……

  因此罗冲十分希望能够刺激一下冒顿,让他主动来进攻自己,自己再利用汉部落重甲步兵的优势狠狠的羞辱他一波,而如果汉部落主动寻找冒顿的主力作战的话,那罗冲就非常担心了。

  第一是部队行军本来就累,以疲兵攻对方的以逸待劳,那除非罗冲的脑袋进了水,而且有相当大的可能,冒顿并不会和汉部落决一死战,这不符合游牧民族的狼性思维,能一次一次的抢劫,干嘛非要和你玩命。

  所以罗冲估计,一旦汉部落在战略上采取了主动进攻的态势,那冒顿八成会马上跑路,然后远远的吊着汉部落的步兵,等这些步兵累了,他们再冲上来咬一口,这才是狼群的战术,符合游牧利益的战术。

  打是肯定要打的,汉部落和冒顿之间绝对有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倒不是因为别的,而是这家伙到现在还扣着汉部落上万头牛马的货款呢,不给他点颜色瞧瞧,他以后就会愈发的变本加厉。

  但是到底怎么打,这就有待商榷了,罗冲的计划还是想先把部队都调过去再说,然后一边建城,一边训练骑兵,先通过外交手段催促冒顿尽快支付那片牛马,他能主动交出来最好,要是能主动进攻,那就更好了,而如果他不交,到时候就只能再择机开战,希望到时候汉部落的骑兵也能派上用场。

  因此在收到这个消息之后,罗冲立刻就联系了游伏,让他带着船队回航的时候,顺道寻找一些草原上当初和汉部落做过交易的小部落,就那种只有几百人,或者干脆只有一户人的野人最好,看看能不能直接收服一些,然后将这些人安排到新城那里居住,并从中招募一批青壮作为临时编制的骑兵队伍,让他们帮助汉部落打仗。

  另外就是等游伏回到之前的蛮人部落居住地时,接上前来补充物资和工具的船队,再把虎贲卫的士兵也一起送到游智那里,让他们和千牛卫汇合,保持足够的兵力用来防御冒顿。

  并且命令这些人先在那里把码头修起来再说,至于建城的事情,罗冲要亲自过去看一下才行。

  其实关于这个草原的城池应该怎么建,罗冲早就有了打算,只是没有实地测量过,他不好做出最后的决断。

  在罗冲的设想中,这个城池应该有多层的防御机制,用来应对有可能发生的各种遭遇,首先,必须有个大码头,一次性停泊大量的船只,甚至可以允许一次性将城内的所有人撤走。

  而且这个码头也要有城墙包围,一直延伸到深水区里,防止那帮游牧部落过来抢劫船只或者货物。

  然后把这个码头以及城墙向岸上延伸,形成一个可以连接码头的内城,内城以大量的仓库,住宅,银行金库,行政官属,兵营,学校为主,修一条大路直通码头,这里要严防死守,只允许汉部落自己的居民或者商人进出。

  接着再围绕着内城的外侧,修建一个外城,外城主要分东西两个大区,DC区为商贸区,主要交易一些给人用的生活物品,当然也包括客栈,酒馆,饭店之类的营业场所;XC区则是专业的牲畜交易场所。

  草原人也没有什么商品可以卖,他们唯一能拿出来的就是牛马羊,或者兽皮,牛羊角一类的东西,他们可以在西市把这些牲畜卖给汉部落的商人,换成钱币之后再去东市消费,有钱不愿意走的当然也可以选择住在客栈里。

  而且这个外城也需要具有供人居住的能力,罗冲就打算用外城来安置那些愿意投奔汉部落的草原人,他们将具有外城的居住权,享有汉部落普通公民的所有待遇,主要的作用,就是让这些人来管理那些卖给汉部落的牲畜。

  内城的城墙会建的比较厚比较高,要有非常出色的防御能力,然后还要建几条空中的天桥和外城的城墙相连,可以供守城军队灵活的穿越内外城,还不被敌人攻击到。

  之所以这样设计,是因为一旦打起来,外城基本上就是被放弃的,根本就守不住,关键时刻还是要守内城为主。

  这倒不是因为罗冲没有信心,而是因为这个城池存在的目的,就是为了和草原部落通商而存在的,所以你总不能不让他们进来吧,那还怎么做生意。

  可是你一旦放他们进来,鬼知道这些人会不会突然发难,然后劫掠一波,所以罗冲压根就没打算守外城。

  当然了,守还是要守的,一旦遇到这种事情发生,那么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有人见钱眼开,临时起意,只是小打小闹不足为虑,另一种就是有计划有预谋的想要攻城,然后提前派一些人打扮成商人混进城池,想要侦察布防情况,以及制造混乱,关键时刻里应外合打开城门。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罗冲才想到了把城池分为内外两个区域,将重要的设施全都安置到内城,然后再架设几条空中天桥和外城的城墙相连。

  这样一旦有人混入城中作乱,或者外面有大量敌军来攻的时候,就可以立刻关闭内外城所有的城门,内城坚守不出,物资一般是不会缺少的,因为仓库就在内城,而且还有直接通向湖里的码头,里面的人也可以随时乘船撤离,外面的物资和援兵也可以随时用船来补充。

  内城的兵力也可以通过两道城墙之间的架空天桥实现快速部署,利用内外两层城墙的优势,将整个外城区变成一个超级大的瓮城,不管混进来多少敌人,他都要在内外两层城墙的夹击下死无葬身之地。

  除此之外,在外城的城墙外面,也要修出几个探出去的墙头堡,这样人就可以在外伸的碉堡里面,从侧面攻击攀附在城墙上的敌人,让整个城防做到真正的无任何防御死角。

第619章 抓狂的冒顿

  悬空的天桥建造起来也比较容易,不管是斜拉桥还是梁桥或者拱桥,汉部落都具备制造的技术,毕竟这样的桥又不大,还是在平地上建的,施工难度要小的多。

  确定了这个新城的建造计划,罗冲也开始着手准备亲自去一趟,他先是统筹了一些建设用的工具和工匠,然后带着这些人和物资到了卫山郡,乘坐一艘刚刚下水的楼船,还有两艘沉舱型的货船一起出发去了草原,负责操船的船长和水手都是跑过这条航线的,倒是没什么好担心的。

  就这样,在建元元年的一月份,罗冲终于要亲自抵达草原了,这个已经和汉部落建立商贸关系三年多的地方,罗冲身为汉部落的首领也是第一次来。

  不过就在罗冲还未抵达的时候,随着春天的到来,气温开始稳步的回升,那些到别的草场越冬的游牧部落,又开始转移到了靠近大湖这边的春夏牧场,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冒顿和苏日图两人的部落。

  汉部落要在草原建城的事情苏日图早就知道,所以他并没有多么大惊小怪,只是亲切的责怪汉部落没有像去年说的那样到自己的领地里建城。

  当然,苏日图也只是说说而已,谁也不希望自己的领地被别人白白占领,而且汉部落现在选的这个地方也特别让他满意啊,这相当于汉部落主动给苏日图建造了一座堡垒,将他们的敌人冒顿挡在了南面。

  之后苏日图为了表示和汉部落的友好关系,又主动出售了两百头牛给汉部落,只希望汉部落能够早点把盐运过来,解决他们北方群体的盐荒问题。

  作为接待员的鹰锐则是满口答应,说汉部落的船正在赶来的途中,很快就能到达,到时候盐一到就会立刻通知他们来取。

  苏日图为了食盐的供应问题,暂时只能和汉部落友好相处,这都是迫于形势的压力而不得不做出的选择,而冒顿的反应就完全不一样了。

  在冒顿率领部落迁徙到春夏牧场之后,他手下的一个小弟立刻就发现了驻扎在自己家旁边的汉部落,而当他这个小弟发现汉部落这边都是青壮男人,而且还有大量的金属武器,甚至身上还穿着铁衣后,这个小弟立刻就吓坏了,连忙快马加鞭的把这件事汇报给了冒顿,请求冒顿这个大佬的援助。

  冒顿听到这个消息也有点懵,通过属下的汇报他就能猜出,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部落肯定是汉部落,因为在他所知的部落中,能有如此多金属武器的,只有汉部落这一个势力,在金属利用的这方面,鑫部落只能算是个弟弟,别说人手一把铁刀和铁甲了,他们到现在连铁都炼不出来。

  于是得到这个消息的冒顿马上就紧张了,汉部落不好惹他是知道的,而他以前之所以敢扣留汉部落的货款,一是他认为汉部落在草原上的存在感太低,虽然汉部落有草原商队,还有一支几十人的重甲骑兵队,可是这些微弱的力量在他眼里都不算什么。

  在冒顿的印象里,汉部落一直是一个科技发达,善于制造,非常富有,且人口众多的部落,武力值也强的一塌糊涂,可是这些非常厉害的优点,却都被一个不可忽视的劣势掩盖了,那就是汉部落距离草原太远。

  因此这也就决定了,汉部落不可能派遣大量的战士来到草原,所以冒顿才会如此的肆无忌惮,胆敢公然扣押属于汉部落的牲畜。

  另一个让冒顿有恃无恐的原因,那就是他非常的狡猾。

  在关于扣押汉部落货款一事上,冒顿始种没有说过‘我就不给’这种类型的话,也没有公开和汉部落叫板,他只是推脱这些牛马都是提供给鑫部落的货款,自己只能交给鑫部落的人接收,如果汉部落想要,那只能去找鑫部落,反正他不负责。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降低和汉部落对抗的烈度,避免汉部落向草原出兵,因为汉部落真的出兵了,对冒顿来说绝不是什么好事,不管是针对他还是针对鑫部落,都会对他造成损失。

  所以现在冒顿突然听说汉部落出兵了,对此十分的紧张,他不知道汉部落到底想干什么,是要针对自己还是要去打鑫部落,亦或是因为别的什么。

  于是被好奇心驱使的冒顿就悄悄的来到了千牛卫营地的旁边,每天打着放牧的幌子到营地的外围侦察,在观察了几天后,他发现自己更看不懂了。

  这些人的穿着打扮,武器装备,一看就是精锐士兵没错,可是这些精锐的战士整天也不搞生产,既不种地也不放牧,更是没有出去打仗,而是在湖边造房子和木头围墙,不断的完善着自己的营地,似乎是有长期驻扎的打算。

  不仅如此,细心的冒顿还发现这些汉部落的人造的房子非常多,看起来完全不像是他们自己要住的,或许还有别人也要过来。

  果然,又等了几天后,冒顿真的又等来了一批人。

  那是刚刚乘船南下的虎贲卫,这些人和千牛卫的打扮基本相同,而且也打着汉部落的大旗,不过其他的旗子却不一样,所以冒顿判断这应该是同属于汉部落的两支军队,而且居然有四千多人的数量,着实将他吓了一跳。

  另外一个让冒顿十分惊讶的就是,这些汉部落的战士居然不是从陆地上长途跋涉来的,而是坐着一种能够飘在水上的庞然大物从大湖上来,这就让他百思不得其解了。

  那到底是怎么做到的?汉部落又有了新的路线和方式到达草原?而且看他们这个逆天的运输能力,是不是以后汉部落会加大和草原的贸易量?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会对自己有什么影响?汉部落会不会继续用这种方式增兵?他们派遣来了那么多的战士,是不是准备要向目标动手了?他们的目标到底是谁?

  冒顿的脑袋中冒出一大堆的问题,但他最关心的依然是汉部落到底会不会打自己这个问题。

  不过好在这些人的到来并没有引起什么变化,虽然战士的数量增加了一倍,可他们依然在继续完善自己的营地,然后开始利用新带来的东西修建码头。

  这种莫名其妙的行动让冒顿有些抓狂,他完全被汉部落的行动搞懵了,不知道汉部落到底是想干什么,难道他们是打算以后永远都住在这里不成?

第620章 强势的罗冲

  随着时间的流逝,冒顿眼睁睁的看着汉军的营地越来越坚固,可是这些精锐的战士却迟迟没有出征的打算,这让他非常的恐慌,就像是在等待法官对自己的宣判一样,迫切的想要知道汉军的目的。

  就在这样的恐慌当中,终于在二月初的一天,冒顿又见到了一支汉部落的船队,这次的船不多,只有四艘,但每艘都是三桅的大船,其中一艘楼船装载人员,另外几艘装的都是工具和物资。

  最让冒顿感到好奇的是,这次船队送来的人中,有一个少年的地位似乎很高,那个少年一身黑红相间的袍服,头戴紫金冠,腰里还挂着一柄连鞘的长剑,下船时居然从兵营中出来一大堆的战士列队迎接,隐隐还有保护之势,就连那几个带着红披风的兵营头目也都给此人行了单膝的军礼。

  如此高规格的迎接仪式让冒顿忍不住遐想连篇,这人会是谁?那么年轻的一个人,在汉部落这样的超级大部落中还有如此高的地位,难道会是传说中的汉部落首领?!冒顿立刻就被自己的这个想法惊呆了。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