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剩下的人们则是愤愤不平的想要报仇,这次居然在自己的地盘上被别人打了,还损失那么大,就算是以前围猎老虎和巨熊的时候,也没一次有过那么惨重的牺牲,居然死了二十多人。
有些人意识到了对方使用的那些特殊武器,十分眼馋的围在首领聚的身边,盯着首领身边那几把缴获的武器,也有的莽夫则是叫嚣着用自己的长矛一样能打败敌人,他就亲手用投矛杀死了一个,对方并不是不可战胜的,他们只是武器好了一点而已,如果己方带好防护的东西,就可以减少死伤。
但是首领聚依然很冷静,两把钢刀就在他的手中,他十分清楚这样的武器有什么威力,而且对方的人数也不少,他远远的站在岸上观察过,那几个飘在水上的‘筏子’,最起码承载了两三百人,而且以成年男性居多。
“这肯定不是对方部落所有的人,他们拿来的这些东西,都不是在‘筏子’上就能制作的,所以他们肯定也有自己的部落,也许就在大河的上游,因为他们是从那边过来的。
他们能够制作那么厉害的武器,还有那么大的木头筏子,他们部落的人一定比我们还多,如果他们部落的人全都拿着这样的武器,我们一定打不过他们。”
聚在心里如此分析道,但在这个时候,也有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
“就算我们能打得过他们,可他们现在就待在河对面不过来,你有什么办法打的到他们。”
众人闻言,也是立刻扭头看向河对岸的游伏人等,还有飘在河边的三艘大帆船和六只登陆用的小艇,纷纷开动脑筋想着怎么才能过去。
蛮人部落有筏子,他们已经掌握了造筏子的技术,那是一种用树枝木棍做成的框架,然后在下面捆缚皮囊做成的皮筏子,但其实并不怎么可靠,飘到河对岸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是这一段的河里有大鳄鱼,皮筏子对鳄鱼来说,基本上一甩尾巴就打翻了,到时候上面的人都要葬身鱼腹,所以他们虽然造筏子,却很少下水,因此这么多年,他们的航行技术也没什么发展。
看着不到三百米宽的河面,不少人都生出了一种望洋兴叹的感觉,你就算能打得过,但是你过不去有个屁用。
首领聚从地上站了起来,脚上穿着麻布的靴子,腿上套着麻布的裤子,赤裸的上身露出精壮的肌肉,腰间挂着一把缴获的雁翎刀,另一把没了刀鞘,只能用兽皮裹起来背在身后,那两杆床弩用的铁矛倒是没有据为己有。
他站起身来,面向众人,严肃而又淡定的说道。
“别想了,我们打不了他们,不是因为打不过,而是因为我们打不到他们,他们最少有两百个拿着这种武器的男人,那我们就要全部落一起出动,才可能打赢他们,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筏子送我们过去。”
说完这话,他扫视了一眼自己的族人,看到还有人想要反驳,于是继续说道。
“就算我们有那么多的筏子,但是我们的筏子没他们的木筏子跑的快,也没他们装的人多,等我们那么多人一起过去的时候,他们也早就跑了。
而且,就算我们能过去,也能打得赢,但是打赢他们的时候,咱们的部落估计也没几个男人了,这样赢了又有什么用。”
聚在那里讲事实摆道理,这些话一说出来,所有人都不说话了,首领说的对,他们根本没有打的理由,一群人打人家六个,就死伤了二十多人,想要把对方都吃掉,这又需要多少人,哪怕是做足了准备,能够降低一些伤亡,估计也有限的很,而且对方还有那种能装很多人的大筏子,说跑就跑,自己部落追都追不上。
换句话说,战争的主动权根本就不在自己这边。
而且这还是聚只捡好的说,不想打击族人们的自信心,其实他自己心里知道,别看他们部落暂时占据了人数的优势,其实也没有一点胜算,如果对方人手一把钢刀,他们拿什么赢得了对方,这玩意儿只要砍中,就算当时没死,挨刀的人也活不过三天。
“那我们就这样算了吗?我们可是死了二十多个族人。”一名健硕的猎手不甘心的喊道。
聚当然知道族人们是有情绪的,不让他们找点事做,不给自己的族人报仇,到时候肯定会有很多人不服自己,于是他就说道。
“当然不能这样算了,我们过不去,但是我们可以把他们引过来打,这些天先派人一直盯着他们,其他人想想怎么做才能挡得住他们的武器,我们做好防护,然后在岸边骂他们,狠狠的羞辱他们,他们肯定会生气,然后过来的。
而且我发现了,他们的那个大筏子不能靠岸,只能坐那个小一点的筏子上岸,所以他们就算过来的话,肯定也没办法一次把所有的人都送上来,到时候我们趁着他们人少,一拥而上,一定能打赢他们。”
众人一听,诶?还是首领有主意啊,这个办法好,只要把他们引上岸,到时候谁输谁赢还不一定呢,于是众人都开始兴奋的议论一起来,研究用什么东西做防护,才能挡住对方锋利的武器。
他们的首领聚则是暗暗的苦笑了一下,你们都去准备吧,骂两天出出气也好,说不准明天那群人就走了,还真以为他们会送上门来让你们打?
其他人则是很兴奋,能报仇是一方面,关键是汉部落的那些武器,让他们十分眼馋,现在就两把刀,都被首领自己霸占了,他是首领,理应拥有最好的东西,大家也都不说啥,可要是能再抢到一些,首领总不能还全部霸占吧,到时候肯定是要分一些下来的,要是抢的越多,自己能分到的几率不就越大吗?于是所有的人都开始积极的准备了起来。
然而真的如同聚所说的一样,游伏他们并不准备再次登岸。
“团长,看他们这架势,是想等咱们下次上岸的时候再来抢咱们一次啊,咱们怎么办,就这样走了吗,咱们死去的兄弟怎么办。”二号帆船的船长对游伏问道。
“这怎么可能,我们是汉部落的人,首领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意思就是欺负了咱们汉部落的人,不管多远都要过去杀了他们,更何况这次他们还杀了咱们三个族人,抢了咱们的东西。”游伏也是恨恨的说道。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他们现在这是有防备了啊,就等着我们过去呢。”另一名船长也是跟着询问道。
“现在当然不能再去了……”
游伏的话刚说了一半,其他人都不可置信的看着他,似乎不敢相信这是他说的话,前一句还说着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下一句就要跑路,这是啥意思。
游伏掰断一截枯树枝扔进火堆里,冷静的说道。
“你们别忘了咱们的任务是什么,首领是让咱们侦察水文和下游两岸地形的,不是来杀人的,首领给咱们分了多少武器,总共就那么三四十把刀,一架床弩,连根长枪都没有,咱们还没有盾牌,你看看那三个人被石头砸成什么样,没盾牌咱们怎么挡他们的石头。
还有,就算咱们把这些刀都集中起来使用,送四十个人上岸,我敢保证能杀掉他们一两百人,但是咱们的这几十人还能回来吗?肯定被他们包围了打,他们的人可不少呢。”
游伏解释着自己的理由,但是其他人都在心里骂着他,觉得他这是胆小,在给自己找借口,但是游伏可不是这样的人,熟悉他的心腹手下都知道,去年在草原上经商的时候,游伏下令杀人的时候可是一点都不含糊,确实是个狠人,当初的玉米还有很多新作物的种子就是他这么抢回来的。
于是就听到游伏继续咬牙说道。
“杀掉他们两三百人你们就满足了吗?得罪了咱们汉部落我能就这么便宜他们?咱们首领能同意吗?那几个死了的兄弟,他们的女人孩子能同意吗?
记住咱们的任务,想报仇不是这么报的,我们先去侦察水文情况,在这里做好标记,等我们回来的时候,到他们的北面,也就是他们的上游寻找一个合适的登陆点。
等我们回到部落把这件事告诉首领,到时候让首领多派几条大船,拉上足够的战士和武器,咱们到时候从上游下游,还有水面三个方向同时进攻,把他们围起来打,到时候一个都跑不掉。
我也不要他们的命,直接砍了脚趾贬为奴隶,让他们去挖一辈子的矿,给咱们种一辈子的田,搬一辈子的砖,他们不是厉害吗,他们不是力气大么,看我累不死他们,杀了我们的人还想直接死,那也太便宜他们了。”
众人一听这话,都忍不住打个寒颤,果然还是自己太嫩了,还是团长大佬牛逼,发起狠来一套一套的,不过也确实是团长说的那样,直接让他们死了好像是不太解气,到时候把他们变成了奴隶,那就可以天天欺负他们解气了,哼哼哼哼……
其实游伏又何尝不想直接杀了这些混蛋,自己的一个心腹手下,还是自己同族的子侄辈,同样姓游,可就在这样不明不白的情况下,枉死在了对方之手,怎么想都来气。
可他自己也知道,这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比起杀死这些人来,汉部落更需要劳动力,首领整了那么多的建设项目,哪里不需要人,这些人如果能抓过去,还贬成不用发工钱白干活儿的奴隶,首领一定是十分愿意看到的,而且也只有这个理由,他才能又把握说服首领出兵。
要知道军队只要一出动那就是需要钱的,如果消耗大量的资源,结果却得不到一点回报,那谁还愿意出兵。
派出那么多的青壮去打仗,有这个时间,用这些青壮生产粮食,建设部落,不知道又能建好几座房子,收获多少庄稼,出兵不仅意味着消耗,而且还会减产,总共就那么多人,你派出去打仗了,就没办法从事生产了,事情就是那么简单。
一众人等听了游伏的话,也是纷纷点头,认为团长的计划更有可行性,而且利益能够最大化,不管是为自己还是部落,都能得到最好的结果,于是他们也就不再提现在报仇的事了。
游伏组织人手去捡拾柴草,又弄了一些桐油,用了一天的时间把三个死者的尸体火化掉,最后收拢了一下焦黑的骨头分别装在空坛子里,回去之后还要交给他们的家人,尸体是没办法完整的带回去了,现在是夏天,带几具尸体回去,估计全船的人都得跟着玩完,大家对此也没有说什么,毕竟条件有限,也只能这么做了。
处理好了死者的尸体,在第三天的上午,游伏他们听着对面蛮人部落的谩骂声,开始扬帆起航,继续向下游前进去了,至于对方骂的什么,汉部落众人表示‘这帮傻子瞎叫唤什么,根本听不懂。’
蛮人部落的人都气的在原地跳脚,准备了两天的时间,一直盯着他们,天天骂他们也不过来,居然就这样直接走了,那他们还怎么报仇,怎么抢更多的武器。
而他们的首领聚则是暗暗松了口气,打不起来最好,就算真的能打赢,自己部落的损失一定也很大,也许没有一二十年都缓不过来,还是就这样算了吧。
而首领聚不知道的是,现在最少有三方人都在打着他们的主意了,罗冲正规划着从哪里调人去挖煤矿,身在鹿部落的羽毛勘探小队,也在计算着煤矿需要多少人挖掘,多少人马运输,每天能有多大产量,这些都是要上报的,好供首领为以后做安排,还有游伏那些人,干脆就在想着怎么活捉他们。
第560章 开学前的准备
游伏的船队并没有明确的目的地,他们执行任务的终极目标,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探索更远的距离,只要在冬天河水结冰之前回来就行,甚至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游伏能够控制船队不让他们回去,那就可能再也回不来了。
又或者他们有了重大发现,比如南方的气候很暖和,河水根本不会结冰,补给也可以自己补充,那他们在南方停留更长的时间也是没问题的。
不过罗冲可不会那么想,就算这条河跟长江一样长,有六千多公里,但是按照帆船的速度,顶多也就俩月就到头了,到时候他们总不可能傻不愣登的开着这小破船下海吧,早晚都要回来的。
另一方面,出去的船员都有老婆孩子留在汉部落,有了家的牵绊,他也不会担心这些人不会回来。
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罗冲虽然做事比较谨慎,但也不至于疑心那么大,要是不放心这个,不放心那个,那就什么都不用干了。
蛮人部落等了几天,终究没有等到游伏他们回来,生活又恢复了正轨,死掉了的二十多人消失在人们的视野,因此很快就会被遗忘掉,但是留下来的东西却总有人惦记着,比如首领聚天天带着的那两把神兵利器,这样逆天的武器,谁不喜欢,于是有些人就开始悄悄的谋划了起来……
七月的最后一个星期,罗冲乘坐游野的帆船进入大泽,实地考察了一下几个候选湖心岛的情况,根据实际的环境画了几份更加详细的地图,主要是供罗冲拿回去做具体规划用的,没办法,别人也不懂这些化工厂应该怎么安排。
等拿到了一手的详细地图,这一次的领地巡视也就完事了,罗冲直接带队回了汉阳城,在八月份秋季刚开始的时候,回去准备汉部落下半年的各项事宜。
八月份有一个重大事件,那就是学校招生的事情,毕竟关系到汉部落的未来,教育的事情,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那肯定是重中之重了,丝毫不能马虎。
回了家,收好几份地图,罗冲看了看自己两个怀有身孕的夫人,给她们带了一些从浏阳郡带回来的特产,在家里温存了一天,第二天就去了教学楼,汉部落的印刷工坊目前就在这里,想教学,没有书还教个屁啊。
来到三号教学楼的顶楼,罗冲立刻就感受到了什么叫书香门第,书是真的有香味的,那些墨汁全都散发着一种松香和油脂混合的味道,非常的好闻。
随着书籍印刷的规模化,批量化,整个三楼的六间教室全都改成了印刷车间,数十人都在这里忙碌着,刷刷的翻纸声,排版的唱报声,让罗冲听了十分的满意,而跟在他身后的那些人,则是惊讶的张大了嘴巴,瞪着眼睛看着这里的情景,没错,牛尾那个家伙也是跟着来的。
白起作为这里的负责人,也是一直陪在罗冲的身边,为罗冲介绍着这里的工作情况。
“首领,汉礼和诗词精选这两部书暂时已经印够了,这两部书都是大写的汉字,也没有什么图画,所以用活字排版比较快,前些日子发现一些金属活字不够用,我又申请补充了一批,现在这两部书每部都印了一万册,供应咱们第一个学年是没问题了,咱们部落现在将近八万人,也不可能一下子招出一万名适龄的学生。”
罗冲听完他的汇报也点了点头,这都是自己安排的事情,他对这些事自然是很清楚,印刷的数量是自己定的,每部不少于一万册,这当然不是最终数量,而是为了应付汉部落的第一批义务教育生,以后这些书还会加印。
金属活字补充的事也是自己批的,那玩意儿现在都做成钱币了,补充活字就相当于把钱毁了铸字,好在汉部落现在用的是铅活字,对货币的铸造影响并不是很大。
至于白起所说的大写汉字,那是罗冲整出来的叫法,汉字就叫大写汉字,阿拉伯数字则被叫作小写汉字,也叫做小写数字,不然你整出来个阿拉伯数字,怎么跟别人解释阿拉伯是啥意思,所以干脆叫小写吧。
“那个,首领,我们现在印刷的都是初级数学还有自然这两部书,这个进展比较慢,小写数字还有那些符号的活字,也是前些日子赶制的,现在终于能用上了,其他的还有大量的木头雕版,有很多的表格,几何图形,还有自然里面那些画,都必须刻木头雕版才行,有的雕版都才刚刻好没几天,不过现在也已经投入了使用,我有把握在八月底之前完成首领交代的任务。”白起见罗冲没有说话,于是继续介绍着情况。
“嗯,做的不错,不过这个木头雕版,终究不是长事儿,保存起来不方便,而且木质雕版被墨汁泡的久了也容易变形损坏,先把这一批印完吧,你可以从现在开始就安排人铸造金属的印版,回来你报上去,我给你审批。”
罗冲看着工人们动作娴熟的印刷着那些书籍里的插图,也是边点头边说道。
“啊?整版的图画也铸成金属印版吗?”白起吃惊的问道,对首领做出的决定感到有些不可思议。
“嗯,金属印版效率高,使用和保存的时间长,这书以后肯定会大量印刷的,数量多了就能把成本降下来,不用担心成本的问题,你只要把印刷质量搞好了就行,要是以后我发现书里有错字,或者印的模糊不清的,到时候我可不饶你。”罗冲再次说道。
“是,首领放心,每次开新版我都会检查的,而且每天会在这里巡视,最后的定装那边,如果发现有问题的也会直接挑出来,然后让印刷组那边加印,很多道检查工序呢,首领不用担心。”白起听到罗冲这么说,立刻站直了身体保证道。
“嗯,你干的还不错,不过记得多培养一下手下的人,以后这个印刷工坊肯定还会扩大的,到时候现在的这些工人肯定就是老师傅了,要管理不少学徒的。”
罗冲肯定了一下白起的工作,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让他多培养一些能干的手下,没办法,汉部落现在就是缺人才,什么人才都缺,要是人手不够用的话,汉部落也根本支撑不了罗冲一年比一年高的建设目标,一年比一年快的建设速度。
两个人在前面走着,负责接待外来使者的鸿胪寺少卿洪福,也正带着以牛尾为首的使团成员跟在后面参观,并不时的小声讨论着。
“这就是汉首领答应要传给我们鑫部落的印刷技术?!这也太厉害了吧,居然那么快,比我们在竹条上刻字快多了。”牛尾吃惊的感叹道。
“没错,就是这个,只要你们部落的首领答应我们汉部落的使团常驻在鑫部落,我们首领很快就能派人去教你们的。”陪同的洪福立刻给他解释道。
说到这里,牛尾忍不住叹了口气,他当然想让汉部落的使团常驻在竹岛,这样不知道能给鑫部落带来多少好处,只是不知道自家的那位首领会不会同意啊。
不过该跟首领说的,他已经交代自己的亲信手下回去跟首领说了,剩下的就只能听天由命了,其他的事情他也做不了主,虽然他是一个长老,可一个不在部落的长老,又能有多少话语权呢。
摇了摇头,把这些让人郁闷的想法全部抛出脑外,牛尾很快就被眼前的那些印刷工具产生了兴趣。
“这个黑色的,是写字用的墨汁吗?”牛尾指着那些工人使用的油墨问道。
“唔,算是吧,这是印刷专用的墨汁,也可以用来写字,不过比那种水调的墨棒可贵多了,一般人可用不起,这些是油墨,制作起来成本更高,不过用来印刷的效果也比较好一些。”洪福想了想,然后如此回答道。
“那这种油墨汉部落也会教我们制作吗?”
“教倒是可以,这是我们首领之前答应的,不过前提你也知道,这得让我们汉部落的使团常驻鑫部落才行,另一方面,这种油墨的配方估计你们也用不了。
主要是不知道你们那里有没有相同的材料,这制作油墨的东西,很多都是从树上得到的,要是你们的竹岛上面没有那些树,那就要想别的办法来解决了,要么是直接从我们汉部落购买调好的墨汁,要不然就只能用你们当地的资源来想办法解决,大不了重新研制油墨呗。
印刷的事情我懂的不多,不过我知道一点,这种特殊的油墨是专门用在金属印版上的,如果你们部落没有那么多的金属用来制造印版,那就可以直接用木头雕版了,那个东西不挑墨水,水调的,油性的都能用,到时候你们不用造也没事。”
听到洪福这样的解释,牛尾也长舒一口气,的确,他说的都是实话,就算汉部落同意教她们制作技术,可如果竹岛上根本这些原材料的话,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就像汉部落的铁,在这段时间里,牛尾已经明确的知道了,铁确实是一种特殊的金属,和他们部落的三金全都不一样,冶炼难度更高,当然也更强,更适合用来制作各种工具和武器。
然而现在的问题不是从哪里获取冶铁和打铁的技术,而是竹岛上面到底有没有铁矿,要是没有铁矿的话,那就算得到了技术又有什么用。
牛尾他们参观了一会儿,又向洪福问了一些问题,而罗冲则是留下了这些人,带着几个侍卫又去了二号教学楼的顶楼,二号楼的三楼六间教室,现在每个教室都有人,只是没有坐满,而在里面学习的人,其实都是不久之后就要上任的老师。
这是罗冲想出来的办法,早先罗冲亲自教出了三个识字班,共320人,其中两百来个都分配到各个郡县当了官吏,毕竟统计户籍,登记财产什么的必须要认字的人才行,剩余的约一百人,则是一直留在汉阳城里继续读书,这些人就是罗冲准备的师资力量,不过这还不够。
汉部落目前有两处学校,一处在汉阳城,共四栋三层教学楼,每层六间教室,设计容纳3600人同时进学,实际保守估计也要招2500左右,剩下的教室充当教师办公室,还有印刷工坊。
主要招生对象是汉阳城的居民子弟,和汝阳城的居民子弟,汝阳城的学校在建,目前还没竣工,不过汝阳城的学生来汉阳城上学,坐船过来也用不了十几分钟,时间上是没问题的,到时候由政府出资弄几条‘校船’,早晚专门接送学生上下学就好了。
另一处学校在浏阳郡的官署区,是个大校区,拥有独立的操场和升旗台,和浏阳郡的郡守府离着也没多远。
浏阳校区共有六栋教学楼,一栋办公楼,一栋印刷楼,还有一栋食堂,和大小十几个公共厕所,宿舍目前倒是没有,都是就近招生,学生完全可以回家去住,食堂也是家里没空做饭的时候来这里应个急,另外就是专供教师伙食的,罗冲必须把教师的待遇提上去,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教育行业。
值得一提的是,浏阳郡的教学楼都是比较大的,和汉阳城的教学楼一样,都是四坡顶,中央起脊,四周飞檐的青砖筒子楼,内设瓷砖,白墙,绿色墙裙的走廊和教室,但是面积和结构上都要比汉阳城的教学楼大的多。
汉阳城教学楼是两侧楼梯,每层六个教室,浏阳郡则是按照这个结构建的双拼楼,两侧是小楼梯,中间是个大厅,大厅正对门口的里面有个大楼梯,大楼梯两边各有六个教室相对而座,一层就是十二个标准教室,比汉阳郡的直接大了一倍。
其实就是把汉阳郡的两栋教学楼拼接到了一起,两边呈对称布局,因此又叫双拼楼。
这样的楼共有六座,按照每班50人计算,一层十二个教室就能装下600人,三层1800人,六栋就是10800名学生,当然这是设计容纳量,实际占用一些教师办公室,或者其他的特殊功能教室,也就装不下那么多人了,而且现在也没有足够的生源和师资力量。
第561章 不知所措的家长们
之所以把浏阳郡的学校建那么大,主要还是因为这里的常住人口多,浏阳郡的几个坊市,外加附近的那些乡里,总人口都在两万以上,而且以后肯定也是要继续发展扩大的,所以把底子先搞大一点也没什么问题,省的以后扩建的时候再那么麻烦。
其他的郡县都是新设郡县,百姓还没有彻底稳定下来,现在让他们供孩子上学那是不可能了,再说那些地方的学校还没建好,罗冲手里也拿不出那么多的师资力量,只能以后再说了。
所以汉部落的第一个学年,罗冲是计划两边三个郡最少招够六千名新生的,汉阳城这边两千五,浏阳郡三千五,他们那边人口基数大,完全招的出来那么多的学生。
还有就是考虑到师资力量的原因,罗冲现在最多能拿出来一百名老师,按照每个老师负责一个班,一个班六十人的话,正好能管理六千人,招的再多也凑不出多余的老师了。
另外关于老师的快速培养方面,罗冲也借用了现代的模式,汉部落主科就两大类,语文和数学,那么就可以按照老师的特长分类教学,要知道,这些知识只能老师先学会了,然后才能去教学生,所以老师的压力更大。
但是为了缓解这些压力,罗冲采用了现代的专科教育模式,意思就是按学科分老师,而不是按照班级来分,爱好数学,擅长数学的老师可以只学习数学,不用把时间浪费在背语文书上面,只要他识字就行,这样等他学成之后,就可以只教数学课,别的都不用管,语文老师同理。
按照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老师,等到教学的时候,就可以一个人负责最少两个班。
比如胡老师是教语文的,但是不会数学,连乘法口诀都背不下来,朱老师是教数学的,但是不会写文章,他们俩就可以作为搭档,同时教一班和二班,一个专教两个班语文课,一个专教数学课,两个人分别给两个班当班主任,负责学生管理的问题。
当然,现代的老师虽然也这么教,但也是要讲究全面发展的,不过这种办法也不失为一种应急机制下的快速培养方式,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培训出合格的老师。
除此之外,罗冲还有其他的方式来让他们训练,熟悉课堂制度,他自己是没空管的,但是他可以让那些老师自己管自己,就像让学生选举班干部,然后用学生管学生一样的道理,只要方法正确,人就是一种最好管理的动物,因为他们自己会管自己。
来到二号楼的顶楼,六间教室都有人在上课,一边全是学数学的老师,一边全是学语文的老师,这些教室里都有人在前面讲课,也有人在下面听讲。
罗冲站在门口外面听了一会儿,一个数学老师正在讲台上用粉笔和尺子画几何图形,然后在旁边写上相应的计算公式,接下来就开始按照课本上的例题讲解,等讲完了,又开始在黑板上出题让下面的学生做,然后又挑出里面的错误和容易出错的重点详细讲解,最后在举手点名提问,下面的学员们也配合着举手回答。
等这道题讲完之后,前面的那个老师马上就坐到了下面学生的位置上,然后学生里面又出来一个到前面当老师,开始讲解新的习题。
没错,这些学生都是老师,但这些老师也都是学生,他们必须轮流到前面讲课,谁也不能落下,一方面是训练他们的讲解能力,另一方面就是训练板书和教学工具的使用技巧,以及提前熟悉上课的流程和教学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