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177章

作者:羽卿书

  这要是平常可能还没什么,自从建立了浏阳郡的这个招工集市,这两年经常有来打工或是准备加入的部落从那边过来,但是这次,却从南边来了一支马队,数量还不少,足有上百骑,每人双马不说,后面还跟着很多的牛羊,这可就不正常了。

  南方的部落,除了特别远的游牧部落,谁能拿得出那么的牛马羊,还能组织上百人的骑兵。

  更关键的是,虽然距离有些远,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哨兵却能肯定,对面来的那些人穿的都不是汉部落的衣服,也没打着汉部落的旗帜,汉部落的队伍,不管是军队还是商队,只要是骑马的马队,那都是有旗帜的。

  “这不是汉部落的人。”得出这个结论,哨兵立刻警觉起来,连忙呼喊自己的同伴。

  “来人啊,来人啊,击鼓,快击鼓,有陌生部落的马队,不是咱们的人。”

  原本在旁边不远处休息,准备轮换值守的同伴听到这话,一个猛子就从地上弹了起来,扶了扶头上的斗笠,看到南边的马队,二话不说就跑到城头的鼓楼敲响了大鼓。

  咚、咚、咚、咚、咚、

  一连串急促的鼓声响起,闷雷般的鼓声立刻响彻四面八方,这是报警用的大鼓,每个城头只有一面,直径非常大,每一侧的鼓面几乎就是用一整张牛皮崩上去的,一面鼓就是两头牛啊,当然声音也没辜负它的造价。

  在鼓声响起的刹那,周围六座土城,还有散布在周边正在劳作的族人立刻就听到了这报警声。

  沿河的农田里……

  “怎么回事?有敌人来了?”

  “不知道啊,应该是吧,警鼓不能随便敲的,乱敲是会杀头的。”

  “那还等什么,快跑啊,回家去,听鼓声是南边城墙的,敌人在南面,我们从东门回去,先别管家不家了,就近进城,快。”

  “走走走,都听什长的,看看谁家地里还有人,都叫回去。”

  各个坊市的城墙内……

  女人们听到警鼓敲响之后,立刻来到城里的街上,把自家在外面玩耍的孩子都赶了回去,然后紧紧的把门关上。

  各个工坊的人听到了鼓声,反应就不一样了,女人们基本上都组织起来到工坊门口防守,男人们则是在工头的带领下抄起各种工具集结起来,然后按照平时的工作编组,由工头带领着奔向敲响警鼓的南城门。

  而在最西边新建的官署区,坐在郡守大堂翻阅文件的大树却是皱起了眉,这是警鼓啊,出了什么事?

  从旁边的武器架上拿起自己的环首长刀,小跑着来到郡守府的大院里,看到周围面露无措的小吏们,大树立刻吼道。

  “牵马来,集结守城军士,关闭各城门,召回外面的百姓,亲卫跟我走,过去看看怎么回事。”

  大树的一系列命令下达,让茫然无措的各部小吏们都找到了主心骨,纷纷领命而去。

  等手下牵来了马,十几个亲卫也集结完毕,大树立刻带着他们奔向了鼓声敲响的那座城池。

  而在另一边,牛尾和那群同行的土著也蒙了,什么情况,汉部落那里怎么了?!

  “老哥,汉部落怎么了,那些人好像都在往居住地里跑,还有那像打雷一样响声,这是出了什么事?”牛尾略带紧张又十分不解的问道。

  “什么情况?那些城池不光是居住地,同时也是用来防御敌人的,他们大白天的往里跑,还跑的那么急,不会是遇到敌人了吧。

  哦,对了,那声音,是城头敲鼓的声音,平时每天晚上关城门的时候都敲的,只不过鼓声没有这个响亮,这个声音这么大,应该是用来报警的鼓声,哪边发现了敌人,哪边就会敲鼓报警。”

  说完这话,那土著首领和牛尾对视了一眼,再听了一下鼓声响起的方向,就是自己这边,然后两人又疑惑的向后瞅了一眼,可是后面除了自己的族人,就没有别的人了啊。

  该不会,我们就是那个‘敌人’吧?!

  “是你们?”

  “是你们!”

  牛尾和土著首领的声音同时响起,两人都用怀疑和审视的目光警惕的看向对方。

  “你瞅啥?就是你们,我在汉部落待了有半年了,还从来没听说除了汉部落,别的部落有那么多的牛马,就算是他们说的草原部落,也不会跑那么远来汉部落吧,以前就算是要交换牛马,也是汉部落自己去草原换的,可你们,却是自己找过来的。

  快说,你们是不是汉部落的敌人?”

  土著首领大声的质问牛尾,同时也退后了几步,手中的骨制长矛也立刻指向了牛尾。

  看到首领做出了这样的反应,和他同一个部落的族人们也立刻把手中的长矛对准了旁边这些骑马的人,这些和他们一起走了一个多月的人,这些供应了他们一个月食物的人……

  牛尾也懵了,这是汉部落应对敌人入侵的方式?他们把我们当敌人了?

  “呃,好像目前鑫部落和汉部落确实是敌对关系,可是为什么?他们是怎么知道自己这群人是鑫部落的人,而不是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呢?难道说,汉部落和游牧部落也是敌对关系?

  这不可能啊,汉部落的商队在草原上是很受欢迎的啊,没听说他们有什么矛盾发生啊?”

  牛尾只是稍作思考的时间,汉部落那边的反应还在加剧,城头上的旗帜越来越多,人影也越来越多,对着这边的城门也已经关闭,一队数十人的骑士从西边那个城里跑了出来,然后又从中间那个城的西城门跑了进去。

  没过多久,鼓声骤然一歇,大树也已经来到了南城门的城楼上,远远的眺望着前方的一支骑兵队伍,那确实不是汉部落的人马。

  “你做的好,这不是我们的人,虽然不知道是不是敌人,但我们不能大意。”大树先是对那个决定敲鼓报警的哨兵肯定了一番,然后又让自己亲兵中一个箭法比较好的人,用长弓对着前方远远的抛射了一箭,通过箭矢的落点画出了一道警戒线,希望对方看到后会停下向这边的脚步。

  牛尾看着飞来的箭矢略微皱眉,这是什么意思,警告?

  稍作思考之后,牛尾还是决定亲自上前交涉一番,这次他们真的是带着诚意来的,并没有打算和汉部落继续为敌。

  不过既然汉部落那边只是射了一根箭矢,那就应该还有机会吧,他们还是比较克制的,想到这里,牛尾大声的对身后的队员喊道。

  “我自己过去看看,你们都留在这里,如果被杀死了,你们不要管,直接掉头回家吧,然后让首领以后守好咱们的岛,不要再尝试和汉部落接触了。”

第520章 湖心岛的部落

  交代完了‘后事’,牛尾就一个人骑着马上前,在城头上的众人监视下继续向城池靠近。

  走到离城池差不多一百多米的时候,他就在众多哨兵和大树的注视下扔掉了自己的弓箭,等走到五六十米的时候,他又扔下了自己的剑,表明自己并没有携带武器,也没有敌意,希望对方能够给个交流的机会。

  大树镇守浏阳郡都有两年了,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自然看出了牛尾的意思,但是‘战时’是不能随便开城门的,于是就让人放下一个吊篮,让牛尾自己进去,然后把他拉上来。

  牛尾非常的配合,很快就登上了城头,连忙恭敬的用鑫部落的语言打招呼,但是汉部落这边见他们都是骑着马来的,还以为是草原上的游牧部落,因此就找了一个在浏阳郡负责畜牧养殖,之前加入汉部落的草原人来当翻译。

  翻译先和牛尾用草原话交流,然后用汉语翻译给大树听,实现了双方之间的沟通。

  “郡守大人,他不是草原人,他说他是鑫部落的长老,专门负责对外交易的,这次来是想要见见咱们的首领,一是商量关于草原贸易的事,二是想和汉部落做一些交易。

  他说外面那个马队都是他的手下,还有后面带的牛羊,全是送给咱们的礼物。”翻译对大树转述道。

  “哦?鑫部落的长老?!管对外交易的,谈草原贸易,还要和我们汉部落做交易?

  你问他,想做什么交易,首领很忙的,不一定会见他。”大树惊讶的说道,显然是没想到对方居然会是鑫部落的重要人物。

  翻译再次跟牛尾交流了一番,然后又开始对大树转述。

  “郡守大人,他说想要购买咱们商队卖给草原人的那些东西,铁锅,铁器,布匹,马车牛车都要,他们也可以用牛马羊和皮毛来支付,草原人给什么,他们也可以给什么,而且不会比草原人给的少。”

  鑫部落还是想要汉部落的车辆吗?上次爆发了冲突都没能阻止他们,他们还是想要?也对,车可是个好东西,能带来的便利可太多了,如果自己也是鑫部落的长老,肯定也会想方设法的弄到吧,不止是车,还有造车的技术,所以,他们其实想要的是技术?

  大树瞬间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不过到底要怎么做,还是必须让首领拿主意才行,要先稳住这些人,然后告诉首领。

  打定了这个主意,大树立刻摆出一张笑脸。

  “告诉他,这件事也不是不行,不过我不是汉部落的首领,这件事还必须经过首领同意才可以,他们可以先在这住下来,但是不能随意走动,首领现在不在这里,我们要先给首领送信,等首领过来可能要半个月以后了,如果想谈的话,就让他们先服从安排,等着。”

  大树的话有真有假,告诉首领是没错,但其实用不了那么长时间,罗冲此时正在八宝山北面新建的卫山郡,和云志一起规划新郡建设的事情,用飞鹰传书的话最多半个小时就能把消息送到,如果罗冲立刻过来,顶多也就是明天的事。

  但他故意说成半个月以后,就是给汉部落留出了缓冲的时间,让罗冲能够思考的时间长一些,做出最利于汉部落的答复,同时也是为了稳住牛尾的这帮人,先把他们都软禁起来,控制他们的自由,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偷到了汉部落的技术,万一让他们带走了呢?

  牛尾这边听到了大树的答复,也不疑有他,从送信到来人,半个月的时间,这个速度在他们鑫部落也是差不多的,只不过他并不知道汉部落有更高效的联系方式,也不知道汉部落的首领现在在哪。

  他甚至还有些感慨,看来汉部落的领地也不小啊,那么大的一处居住地,居然还不是他们首领平常待的地方,看来汉部落比他想想的还要大。

  为了争取这次和汉部落谈判的机会,牛尾也表示出了诚意,愿意听从大树对他们的安排。

  只不过大树并没有把他们安置到城里,而是先派了一支队伍跟牛尾一起出去,然后让牛尾手下全部下马,并交出武器,剥夺了他们的机动能力和反抗能力,再腾出一个安置外部落临时工的营地,让他们住了进去。

  这是一个由棚屋和土坯房组成的临时营地,营地里有两口水井,还有两个公共厕所,四周由木头栅栏和拒马围成,四个角还有各有一座木制的瞭望塔,现在全由汉部落的战士把守,鑫部落成员无事不得外出,有事要找人通报大树。

  他们的牛羊全部充作礼物送给了汉部落,两百多匹马则由汉部落暂扣,携带的生活物资倒是给他们溜了下来,还有他们的粮食,只不过这一路过来,再加上之前给领路的部落分享食物,现在已经剩不下多少了。

  牛尾提出了食物供应请求,但是大树的答复是,汉部落不可能白给他们食物,所以要他们用东西换,不过目前他们也只剩下那两百多匹马能被大树看上了,因此大树就答应他们,汉部落会提供食物,食物的费用就从那些马匹来扣,他们待的时间越长,最后剩下的马越少……

  虽然明知道被汉部落坑了,但是牛尾没有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以也只能答应了大树的条件,并请求早点通知汉首领,如果他没空过来的话,送他们过去见汉首领也是可以,没办法,牛尾必须节省时间,为回去做好打算,要不然走的时候一匹马都没有,用腿量可能走上几年都回不去。

  处置好了鑫部落使团的事情,大树又派骑兵到周围侦察了一下,确定没有潜伏的鑫部落人员,也没有其他的敌人,就解除了这次的警报,让大家该干嘛干嘛去。

  同时,对这次准备加入汉部落的那些外来部落,尤其是给鑫部落带路的那群人,大树倒是也接受了他们的加入请求,不过该有的警惕和怀疑还是有的,谁知道这些人里面有没有鑫部落潜藏的探子。

  最后的处理是,这些人虽然被授予了汉部落的正式居民身份,也就是户籍,但并没有分配到任何一个城里,而是全部分散到了新建的几个村落里。

  村落全都在城镇的外面,分的也有田地和宅基地,房子大家统一建设,田地也一起种植,但这里毕竟也就是个村,接触不到汉部落什么先进的技术,村民们平常也就种个地,挖个河啥的,里面就算真的藏了一些间谍,他们也拿不到什么黑科技的技术,同时大树也对这些人做了监视,防止出现什么异常的举动。

  新来的那个部落对这安排也没有反对意见,他们本来就是为了安稳的生活而来,能有个家,有自己的土地用来种植,这就足够了。

  而在同一时间的卫山郡,这里也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三百个斩去大脚趾的奴隶们已经被派来了,目前正在鞭挞下建设卫山郡的城墙。

  浏阳郡支援的粮食也通过船运送到了,用来供应奴隶们和卫山郡的第一批新住民。

  菱部落的上千族人也已经搬了过来,让这里不至于显得太空旷,这些日子,罗冲在这里规划城区划分,云志也没闲着,带着族人在大泽里到处转,去接应那二十多个湖心岛上的部落。

  这些部落对于加入汉部落并没有多大的抵触,首先领导他们的直系上司,是他们熟悉的菱部落首领,其次汉部落的生活质量确实比他们好的多,来了汉部落就能享受这些科技带来的方便生活。

  而且那些部落的首领也先会到卫山郡这里考察一下,看看环境和条件是否真的有那么好,但是在看过之后,再加上云志的劝说,也基本上都同意了,事情进展的很顺利。

  生活水平提高是一方面,居住地过小又是一方面,有的湖心岛本来就没多大,但是却要承载数百人的居住和生活,平常连个活动的地方都没有,实在是太憋屈了,而且这个情况还会随着他们的人口增加越来越严重,所以他们自己本来也有迁往陆地的打算。

  就在大树那边和牛尾交涉的时候,罗冲在这边也没闲着,他此刻正在云志的引荐下,迎接一个湖心岛部落的加入。

  要是一般的小部落,罗冲可能还没什么兴趣,顶多就是人口增长报表中的一串数字而已,但这个部落不同,由于他们身处沼泽的地理优势,早在很久以前就掌握了水稻和高粱这些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因此也在机缘巧合之下,创造了一种用剩饭发酵而成的米酒。

  一个学会酿酒的部落,这才是罗冲对他们感兴趣的原因,虽然只是最原始的低度数米酒,但是这也让罗冲很高兴,毕竟虽然知道现代的高度酒都是蒸馏出来的,但是会说和会做是两码事,如果有一个基础,再加以改进的话,那汉部落的酿酒事业就能发展的更快了。

第521章 三个条件

  云志提前给罗冲介绍过这个会酿酒的部落,由于他们很早以前就掌握了种植农作物的原因,在大泽中又没有多少凶猛的野兽,所以部落的人数不少,已经发展到了五百多的人口,这也是因为生活地域的特殊造成的,不然人口应该会更多。

  和以前的部落一样,这个部落也没有名字,都是罗冲自己按照他们各自的特征取的,这个也不例外,被罗冲取名酒部落,氏族的姓氏也是酒,不管原来的世界有没有这个姓,但是这里的确有了。

  而且和那些依靠采集和狩猎的部落不同,农耕部落的首领不需要身强体壮,反而更依赖种植的经验,所以酒部落只有一位头发花白的男性族长,名叫酒翁。

  酒翁这人,人如其名,他是跟在云志后面,被自己的族人搀扶过来的,倒不是身体太差,而是醉了……

  罗冲也是醉了,全族加入别的部落那么大的事情,这个时候居然还喝醉了过来,这么神经大条的吗?!

  等一群人来到罗冲的面前,最吸引罗冲注意的,就是酒翁的那个酒糟鼻子,红彤彤的,非常惹眼,这家伙就不应该叫酒翁,应该叫酒鬼。

  黝黑的皮肤皱巴巴的,身体干瘦,肚子倒是不小,一头披肩的灰色长发随风飘荡,没有任何的头饰,腰里围着一块原色麻布,应该是从菱部落手里买去的,当然,还有他肩上挂着的一个油亮油亮的黄色竹筒,在身前荡来荡去,根据罗冲的推测,那可能是个装酒的酒具。

  酒翁的族人也是差不多的装扮,由于现在是夏天,他们身上普遍只裹了些麻布,应该都是出自汉部落,但他们还没学会制作衣服,所以只能按照兽皮那样随便裹一下,看起来十分清凉,一些孩子甚至直接就是光着的。

  “汉,汉首领,我们酒,酒部落,愿,愿意加入汉部落,也,也愿意奉上造,造酒的方法。”

  酒翁被人搀扶到罗冲的面前,醉醺醺的拱了拱手,说出了这一段发音不标准的汉语,应该是云志现教的。

  罗冲也就点了点头,说了几句表示欢迎他们加入的话,同时鼓励他们以后好好干,当然,这些话都是云志翻译的。

  老头子确实喝了不少酒,醉醺醺的,完成这个效忠仪式后,罗冲就让人送他去休息了,然后和酒部落族人沟通的问题,就交给了云志和酒翁的大儿子,这是个中年男人,也有三十多岁了,实际上这个家伙才是罗冲最重视的,因为酒翁早已不亲自酿酒,现在酿酒的事情都是由他大儿子负责。

  “首领,这就是我们族里自己酿的酒,请首领品尝。”酒翁的大儿子酒封,跟着罗冲进了一个临时搭建的木板棚屋,然后就拿出了自己部落的酒来给罗冲展示。

  屋子里的方桌上摆着几只青花瓷茶碗,酒封从一根塞着木塞的大竹筒中倒出了他们的米酒。

  这酒是纯天然的发酵酒,很浑浊,白色的,看着像是米汤,实际上就是含了酒精的米汤,用大米酿造而成,里面甚至还有米粒。

  云志和酒封都已经当着罗冲的面尝过,罗冲也尝了一口,确实有酒味,由于这种天然酿造的酒属于低度酒,实际上喝起来更像饮料,而罗冲甚至觉得这味道有点熟悉,尤其是喝酒的时候再捞一点里面的米放在嘴里咀嚼,很像小时侯在老家喝过的甜米酒。

  喝过了酒,赞扬了一下这酒的美味,然后罗冲就听酒封讲起了他们祖先的酿酒传说,还有他们传下来的酿酒方法。

  低度的酿造酒是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实际上并不需要什么技术,纯粹是靠运气自然形成的,而酿造它需要的过程,就是把这个过程中的条件完全复制下来。

  酒封讲述的故事,稍微带点神话色彩,可是拨开迷雾看本质,实际上和罗冲推测的也差不多。

  酒的自然出现离不开三样东西,一是没吃完的剩米饭,也就是酿造酒的主要原料——熟的谷物,二是因粮食储存不当,导致发霉变质或者发芽的谷子,这个主要提供的是细菌和酵母菌,糖化剂之类的催化剂,三就是遗忘,也可以说是发酵的时间。

  有了这三个条件,那么酒诞生的故事基本上就都是一致的。

  根据酒封的讲述,那就是他们的先祖不小心把发了霉的谷子掉到了剩饭里,然而他们那个时候已经懂了发霉的东西不能吃,否则就会得病而死,于是那些剩饭被污染之后就不能再吃了,但是直接扔掉又觉得太可惜,就把装剩饭的竹筒储存了起来,结果等到再次想起的时候,里面已经变成了发散奇特香味的酒水。

  罗冲一听就知道,跟想象中的差别不大,因为这个故事不管怎么改,都必须要满足这三个条件,否则是不会产生天然酒的。

  不过通过这个故事,还是让罗冲回忆起了不少的相关知识。

  酒按照分类基本可以分为两种,果酒,谷物酒,其中果酒又以葡萄酒为主,谷物酒就很多了,小米,高粱,大豆,玉米,大米,大小麦,等等等等,这都是现代人的常识。

  葡萄酒不说,单说谷物酒,又分为低度的酿造酒和蒸馏法制作的高度烈酒两种,但不管是哪一种,它都需要微生物来发酵,这也算是里面共同的难点了。

  世界上主流的谷物发酵酒制作方法,一般有两种,一种用麦芽,也就是发芽的谷物,这一点是老外经常用的,尤其的啤酒这种低度的酿造酒,另一种就是中国特有的酒文化,酒曲,也就是发霉的谷物。

  而酒部落酿造的米酒就有意思了,他们是两种催化剂一起使用,既有发霉的谷子,也有发芽的种子,而这当中能被当作酒曲使用的,也正是罗冲最想要的。

  按照罗冲的想法,喝的酒怎么来都没问题,甚至种类和花样越多越好,但是能生产出酒精的,就只有蒸馏酒一条路可走,这也是罗冲如此重视酒曲的原因,因为根据他的记忆和理解,酿造高度白酒就是用酒曲的,普通的低度酒一般用麦芽就可以。

  而酒曲的来源,一是可以自己制作,但是由于之前一片空白,所以新制作的酒曲会十分不稳定,毕竟是天然形成的,酒曲里面的微生物群都不一样,但是这些微生物又对酒的酿造过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个时候如果有了酒部落提供的次代人工选育的成熟酒曲,那么汉部落就能在这个关键步骤上节省几十年的时间,不可谓不重要。

第522章 怎么回复他们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