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羽卿书
有提前安插的托儿带头,下面很快又响起激烈的鼓掌声,很快,大树就拿着一份白纸写的名单,以及一沓子演讲稿走到了台前。
对着下面压了压手,大树看着稿子念道。
“这次庆典,我们选出来的第一名劳动模范是,负责住宅建设的薛氏族,薛磊。
薛磊是一名建房小组的组长,在加入汉部落的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他非常用心的和老族人学习建房技术,是新族人中最先学会丈量尺寸,放线找水平垂直的一批人。
在他独自带领新的小组之后,他不仅每天最先干完自己的那一份,还会主动帮助那些没学会的族人,耐心的把技术教给组里的每一个人。
在他的带领下,他的建房小组完成任务的速度最快,五间房的一户住宅,最快只需要五天就能建好一座,在整个新城的建设期间,光是他自己的小组,就完成了30套住宅的建设任务,解决了300多个新族人的住房问题。
通过连日来的查访,薛磊的劳动事迹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经过族长们的讨论和肯定,现由首领为他亲自授予汉部落劳动模范头衔,受所有族人尊敬。
另奖励初代织布机一台,米臼一个,石磨一套,白、蓝、黑三色麻布各20米,羚羊毛皮六张,猪仔两头,绵羊两只,以上奖励均为个人私有,部落不干预处理方式。
大家鼓掌欢迎我们的劳动模范薛磊,上台领奖……”大树看着手中长长的演讲稿,扯着嗓子对着下面喊道。
族人们听到劳动模范居然有如此丰厚的奖励,而且还是发给个人私自保留,部落还不管你怎么用,纷纷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第423章 激动的薛磊
薛磊很激动,甚至还有点想哭……
他加入汉部落已经很久了,早在一年多前的那场春会,他就被自家首领以一碗冒尖白盐的价格卖给了汉部落,说实话,他并不后悔,光是汉部落在春会时展现出来的强大与富庶,就足以令很多吃不饱饭的人心驰神往,他自己也不例外。
后来到了汉部落之后,事实也证明汉部落的确很富有,虽然和现在相比只是穷鬼一个,但是最起码不缺吃穿,还有很多的牲口可以当作劳力和食物储备,有这样的条件他已经很满足了。
刚到汉部落时,他们那些被买来的新族人住的还是茅草屋,当时汉阳城的位置还只是一块光秃秃的大平地,而他们这一批被买来的新人,接受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建房子。
当首领亲自带着他们用各种神奇的方法造出第一栋砖房的时候,他感觉找到了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横平竖直的放线技巧,交错有序的砖块排列,屋顶起脊要多加几层砖,房顶的瓦片要怎么罗列,还有最让他感兴趣,也是他最佩服首领的地方,怎么盘好一个火炕……
这些技术他全都学的很认真,每次把自己的活儿干完还会抢着帮别人做,只为了更加熟练的掌握那些技巧,因此薛磊也成了第一批自己带队的建筑小组组长。
然而在汉阳城的住宅全部建好之后,他过不惯天天种地的日子,正好又赶上新城建设缺人,便主动要求调往新城,继续带领新的小组成员搞建设。
薛磊似乎很喜欢盖房子,每当看到自己带领族人建起的整齐房屋,还有住进去的族人不时地夸起这房子的好处,心情总是抑制不住的开心,他不知道这是为什么,直到在前几天,他从首领嘴里听到了一个词——成就感。
此时听到暂城主说的那些关于自己的事迹,他感觉很激动,虽然汉部落的族人很多,但是他觉得自己为部落做出的贡献并不是没有人关注,刚刚代城主讲的话就是最好的证明,不过他还是为刚才代城主说出来的那一连串的奖励感到吃惊。
虽然薛磊喜欢那种劳动带来的成就感,也渴望受到族人的肯定和关注,但他却一直觉得自己为部落干活儿做贡献是应该的,就算首领会给他一些奖励,可他也从来没有想到会有这么多,换句话说,就算没有任何奖励,只要族人们夸奖一下他盖的房子,要是能再受到首领的两句表扬,他就已经很知足了。
可是现在……他感觉到了首领对他的看重,自己的努力终究是被首领看在了眼里,首领还奖励了他这么多东西,这可是在所有族人中都不多见的赏赐,今后他一定要更加努力的为首领,为汉部落干活儿才行。
耳边是激烈的掌声,身旁族人们的一句句道喜,前方是族人们一道道羡慕的目光,薛磊深呼一口气,抹了抹眼角激动的泪水,大步流星的来到广场上的高台。
“首领,我……”
看着眼前首领赞赏外加鼓励的笑容,薛磊想说点什么,但是憋了半天又说不出来一句话。
“好了,不用说了,我都知道,你做的很好,能够赢得这个劳动模范的名额都是你自己的努力换来的,以后继续好好干,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来,戴上这朵大红花,站在这里给族人展示一下,这是你应得的荣耀。
哦,对了,你的家人在这里吗?奖励的东西那么多,你一个人可能拿不完。”
罗冲把事先用红布盘成的大红花系在了薛磊的胸前,仿佛即将登上火车的新兵一样,然后拍着他的肩膀鼓励的说道。
“是,谢谢首领,我以后会好好干的,一定不让首领的这些奖励白给。”薛磊激动的单膝跪在台上,恭敬的给罗冲行了个礼,然后才在首领鼓励的目光中去领取自己的奖励。
他一把捞起一只刚刚断奶没多久的小羊羔,高高的举起来冲着台下展示,还不停的冲着台下的家人挥舞着手中棉花糖般的小羊羔,把小羊羔吓得一直咩咩叫个不停……
咩?!咩啊?做咩啊?!为什么要举我啊咩?!o(≧口≦)o
一直到最后,薛磊站了半天,他的家人和邻居们才在战士的带领下一起搬走了奖励,长长的一队人抱着羊羔和猪仔,还有人搬着织布机等大型生产工具,一起涌向了薛磊家的房子,一路上尽是族人们羡慕的目光和柠檬味的祝福,不过想到稍后的活动大家都能领到奖励,心里又稍微平衡了一些。
有了第一个颁奖成功的经验,接下来的过程就顺利了许多,先是尖角部落的一个坚姓族人,因为赶上羚羊的产仔旺季,连续工作三天两夜为羚羊接生而被评为劳动模范;还有一个柴姓族人因为种地干活儿最快,效率最高被评为劳模;也有来自虎部落的胡姓族人,因为在新城建设期间,数月如一日的给大家打造铁质工具的铁匠;另外还有姓顾的窑工,姓荆的木匠,等等等等。
反正只要是明确加入汉部落的氏族,基本都会有一个族人被选中,发放的奖品也让大家羡慕不已,不过也不是所有人的奖品都一样,除了牲畜基本相同外,剩下的工具大多都是互补的。
比如薛磊家奖励的是织布机,坚明家奖励的就是初代的脚踏纺纱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他们可以做到互补,给一家直接发全套的说不过去,全发一样的又没什么卵用,一家发一样,你纺纱我织布,这样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这类简单的纺织器械,都是汉阳城那边已经淘汰下来的,公家的纺织厂全是更先进一代的飞梭织布机和多轴纺纱机,这种换下来的东西摆着也是摆着,不如当作奖励发给族人私有,还可以发挥一点生产价值。
等一众劳模的颁奖仪式结束,所有的族人又开始迫不及待的进入接下来的活动时间,毕竟听说他们这些普通族人也都是可以拿到一些小奖品的。
第424章 教学and铸币
颁奖典礼结束之后,广场上又很快举办起了别的活动,各种劳作比赛式的小游戏,还有血亲族谱排辈考核,以及城外举行的足球赛。
排辈考核的奖励是每家两只兔子,兔子好养,给点草和菜叶就能活,生的又多,繁殖的又快,还特别爱干净,汉阳城现在每家每户都有一二十只,日常的肉食根本不用部落提供,剥下来的兔皮都能用来给小孩儿制作衣服,或者用来做鞋,从汉阳城每家收来几只小的就够给新城分了。
考核通过的家庭都能免费领取两只小兔作为私有财产,这样的奖励早早的就吸引了一大批人,提前设置的两个考核摊位前也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当然也有些人不愿意排队等候,又想要领一些奖品,那就只好去游戏竞技比赛了,常见的劳作方式在这里设置的都有项目,比如劈柴比赛,挑水比赛,编筐比赛,臼米的比赛,还有困扎秸秆,锯木头的比赛,甚至连宰羊剥皮的比赛都有。
这些小游戏形式的比赛,每十人一组,前三名都有奖励,或是小鸡仔,或是小兔子,也有一些日常用到的小工具,主要是菜刀、剪子、斧头,铁锹一类的,最高的一等奖,可能就是铡刀了,要是自己家里养的有羊有猪的话,拿铡刀来切饲料最好不过。
由于比赛的形式是十人一组,三人得奖,所以还是有很多族人拿不到奖励,但是架不住比赛的项目多啊,你在这一项不是很擅长,那还可以到别的项目试一试,这样一来既增加了族人们参与比赛的活跃度,到最后还基本都能拿到奖励,也可以让这次举办的节日庆典显得稍微热闹一点儿。
城外的临时足球场也很热闹,一群人追着球踢来踢去,围观的人也多,主要是新城建设期间,大家平时都很忙,累一天回家直接就洗洗睡了,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此时见到这么有意思的游戏,就算不能亲自上场,也忍不住过来围观一下。
活动一直进行到晚上的时候,全族的大会餐又开始了,部落一下子拿出500只羚羊做烤羊肉,基本上可以让整个新城所有的居民都分到一些。
这要是之前罗冲可能还有点舍不得,但是夏初的时候正是赛加羚羊的繁殖旺季,原本的3000多只羚羊一下子就变成了8000多只,要不是今年已经有了大量的水稻秸秆做储备饲料,说不定汉部落都要养不活那么多的牲畜了,现在拿出500只老龄化的直接宰掉,也算是减轻一下饲养压力。
烤羊肉,羊杂汤,自家再准备一点稀饭,这顿聚餐就算对付了,也算是让所有的族人都解了解馋,毕竟虽然汉部落不缺吃的,但是肉类是真的不多,羊肉还好一点,尤其是猪肉,真的舍不得吃。
汉部落养的家猪全部源自噜部落,可是噜部落就那千八百头的家底,罗冲哪舍得让族人去吃,现在尽快多繁育一些小猪,拿来扩大种族规模最好,什么时候能让汉部落所有的家庭都能养上几头肥猪,那才有拿来吃猪肉的可能,所以总的来说,汉部落现在的猪还是很安全的。
再有就是罗冲还知道一个可以让猪快速长肉的办法,那就是敲猪,也就是把猪阉掉……
被阉割的猪活动力会下降,又不会因为发情而互相打斗,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基本上阉割过的猪都很自卑,整天除了吃就是睡,长的不快那才见了鬼呢。
但是现在这样做还不行,一是为了扩大种群的需要,二是汉部落还没有这种阉割的技术,罗冲的打算是先等家猪变的再多一点,到时候再组织人手做解剖练习,多解剖几头学习一下猪的身体结构,最好再来个活体实验啥的,亲自操刀试一下。
罗冲前世的时候还听家里的老人说过,早些年厉害的敲猪匠都是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到各个村里找活干儿,经验丰富手又快的人,阉割一头猪只需要一两分钟的样子,像是刚断奶的猪仔,一头猪也就几十秒就能搞定,绝对算上是人才了,可惜汉部落现在没有这样的人,只能慢慢自己培养了。
盛大的万人聚餐一直持续了五六个小时,天都彻底黑透了,族人们这才恋恋不舍的回到家中,开始研究怎么在自己院子里搭建圈舍,用来饲养赢回来的小动物,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似乎以后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次日一早,搞定了新城这边所有的事宜,罗冲领着一众学生,终于带着物资踏上了回汉阳城的路程,至于什么物资,当然是好几车的白纸啦,这次回去不光是要带够糊窗户的纸张,还要留出很大的一部分用来教学,以及给罗冲个人使用。
毕竟学校已经建设完工了,那么剩下的就是编写教材了,这个事还只能罗冲自己来做,想一想就觉得有些头痛。
另外就是尽快教出一批老师和官员,让学校能更早的得到使用,让新政府能尽快的组建起来,最起码也要先从人口普查开始,把汉阳城这个老根据地的人口整理一遍,以便明年的调动搬迁能够顺利进行。
还有就是有了充足的纸张后,罗冲就能开始着手设计属于大汉帝国的钱币了,现在私有制的脚步迈的越来越大,尤其是这次在新城举办的劳动节庆典,更是把私有制的进程向前提了一大截。
手里有了自己的东西,等到自己用不着,但是又需要别人手中的东西时,私人之间的交易就会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到时也就跟着产生了对钱币的需求,所以钱币的制造也要尽快提上日程。
编写教材,教导首批师资力量,培训第一批政府官员,还要尽快把造币搞出来,这人还没回家呢,罗冲就发觉已经给自己找了好几件事情做,还都是必做不可的大事,而且还只有他才知道该怎么做,连个帮手都没有,简直让人无语。
第425章 冲压硬币
一行人从清晨出发,花费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在傍晚时分抵达汉阳城,交代了族人把车上的纸张搬到屋子里,省的被露水弄湿,然后罗冲第一时间就去检查了教学楼和办公大楼的建设情况。
踱步到中心区,四栋高大的青砖教学楼,分东西两个方向分别矗立在广场的北端,四面起脊的坡屋顶显得典雅大气,碧绿的琉璃瓦被雨水冲刷的一尘不染,在夕阳下熠熠生辉,那都是用普通的泥胚,挂了一层混合了孔雀石粉的釉料烧制而成的,在制作瓷器和配置彩色釉料方面,瘸子已经和当初那个立志要用一辈子时间磨石盆的他形成了天壤之别,他们都进步了。
位于教学楼中间的办公楼工地上,族人们已经沿着所有墙体的位置开挖了深深的沟槽,然后夯结实之后,又从下面用大块的青砖一层一层垒了上来,现在光是露出地面的墙体就已经有一米六高了。
但是罗冲知道,这并不是什么外墙,而只是办公楼露出地面的地基而已,作为一栋代表了公家的权力机构,自然要建的稍微高一点,如果连几级台阶都没有的话,哪里还有什么衙门的样子。
为此,族人们还要从城外挖很多的土方填到这个地基里,挖出来的坑也没有浪费,正好拿来做一个沤粪池,留着来年继续扩大农田面积使用。
办公楼还在打着地基,罗冲只好又把目光转到了教学楼方面,青黑色的外墙上,格子形的门窗都还是原木的颜色,只是因为涂刷过几遍桐油,显得颜色有些深罢了,但此时的门窗格子都还是空着的,就差把罗冲带来的纸张糊上去了。
其实罗冲不是没有想过,把教学楼的门窗全都换成玻璃的,但是那样做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他现在手上拥有的材料还无法制成普通玻璃,直接用水晶烧玻璃,那做出来的也是耐高温,高透光率的特种玻璃,普通玻璃熔点不到600度,水晶玻璃却在1200度左右,比金银的熔点还要高,那么来算一算制作成本,这不是比冶炼金属使用的燃料还要更多吗,更何况,这个时代的燃料可不便宜啊。
不过,虽然拿水晶来做平板玻璃有些奢侈,但是用来做工具就没问题了,尤其是水晶玻璃的高透光率,拿来做光学仪器就非常合适,而现在这个时候,罗冲就很需要一个放大镜,拿来在制作铸币模具,或者用来雕刻活字印刷版的时候使用。
打定了主意就立刻着手,制作玻璃制品并不困难,玻璃这种东西,一旦加热到熔点左右,它就会软化成红色的膏状粘稠液体,如果要做成空心容器的话,那就用空心金属管挑起一些玻璃液,一边向里面吹气,一边旋转拉伸,最后做出自己想要的形状。
另外一种就是成品为实心的固体,像是这次要做的实心凸透镜,就直接用模具浇注成型就可以了,但是为了让成品的表面尽可能的光滑,所以浇注玻璃制品的模具一般都是金属制成,也就是说,想要制成这个凸透镜,还必须先用青铜铸造一个凸透镜的模具出来才行……
这个不是多么困难的东西,也就是浇注两个可以扣在一起的盘子而已,想要成品精确一点,大不了用失蜡法铸造,罗冲在白纸上画出形状,以及成品的尺寸,然后就直接给大嘴拿了过去,应该用不了几天就能看到模具的成品。
安排好了烧玻璃做凸透镜,罗冲又让驻守在汉阳城的鹰锐和佘族长全面负责糊窗户纸的事情,要求他们必须在八月底之前全部换装完毕。
这个也没什么难的,他们只要把纸张先刷上两遍桐油,等晾干了再发给每家每户就好了,到时候就让他们自己贴去,唯一需要他们操心的,就只有学校,仓库,工坊,军营这些公共设施而已。
剩下一个需要准备的事情便是货币了,关于货币的生产制造,罗冲还可以尝试一下,毕竟这属于机械生产方面的问题,但是要说货币体系,这他还真是一窍不通。
前世的罗冲可没学过金融、财经专业,对这方面的知识基本为零,他只知道有个什么金本位,银本位,还有什么货币的购买力约等于生产力等等,这些生疏的名词他听过,也知道个大概,但要他解释的头头是道,列出长篇大论来,他还真的做不到。
金本位制,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以黄金来当作国家的本位货币,国家造币厂发行的其他货币,都要有固定的价格来兑换一定重量的黄金,这个好像就是叫货币的含金量。
银本位制与金本位制相同,只是名字换了一下而已,那么结合汉部落目前的情况来看,黄金至今没有发现,手上拥有的金属资源,也就黄铜和白银适合制造货币,够软,延展性高,性质稳定,易铸造,耐磨损,好储藏。
剩下的金属资源里铅太软,还有毒,当作少量的添加剂还行,天天接触总归不是好事,铁容易生锈,不锈钢加工难度太大,还要化学镀层,所以用铁也不合适,那就只剩下黄铜和白银了。
不过如果汉部落采用银本位制的货币体系,那还有两个大问题需要注意。
因为在世界经济史上,这个银本位应该还有两个特点,而且是对现在的汉部落非常不利的,那就是第一,私人可以自由铸造,当然这个铸造指的不是银币,而是银锭,银块,或者银器,银质首饰等等,但是它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这种私人铸造的银子也可以当作货币用来交易支付;
这无疑是个巨大的问题,一旦出现这种情况,这岂不是说谁捡到一块天然的银块就可以瞬间暴富了吗,当然这种可能性比较小,但如果有人从非正常渠道弄到的银制品呢?比如从鑫部落走私……
再有就是,如果鑫部落使用大量的银制品来套取汉部落的物资怎么办。
可想而知,一旦大量的非正途货币涌入市场,一定会使国家经济崩溃,财富是生产力创造出来的,而不是大风刮来的,一个国家有多少钱要看生产能力,不能说我没钱了,就玩命印钞票,那印出来的不是钱,而是一堆废纸而已。
同样的,别人也不可以不按规矩,拿着一堆银子想换多少物资就换多少物资,这点绝对是不行的。
所以罗冲干脆定下,凡与汉部落进行交易,要么以物易物,如果使用货币,必须用汉部落铸造的钱币才行,直接使用首饰器具无法用来交易,这样一来拥有铸币权的汉部落就能不受鑫部落的威胁。
第二,历史上的银本位制中,允许国外货币兑换本国的白银,国际贸易当中,也允许用国外的白银购买本国商品,这放在前世是好事,可以促进国际经济流通,钱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发挥它的用处不是,但放在当前汉部落的情况下,这却是个大问题。
鑫部落有白银,这是已经证实的消息,现在罗冲的房间里还放着那个鑫部落铸造的银碗呢,所以要注意的是什么呢?
其实还是第一个问题,汉部落的对外贸易中,还是用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为主,钱货交易为辅,凡是需要用到货币的,必须用汉部落铸造的货币。
这样一来,鑫部落就无法插手到汉部落的贸易当中,也没办法用他们的金属来扰乱汉部落的经济。
最后一点就是钱币的兑换制度,这个如果瞎编一个制度的话很容易崩溃的,所以稳妥起见,罗冲决定直接套用他最熟悉的元角分十进制体系。
虽然听着一群原始人天天算元角分有些别扭的感觉,但是别扭的只有他一个人,在这个世界,罗冲才是第一个发行货币的人,其他的土著都是第一次接触,无所谓别不别扭,反正他们都没见过,实在感觉别扭的话,那就把分改成文好了,元和角就不变了,这样一来元角文听着感觉还是比较顺的。
兑换制度定下来之后,就是材质问题了,银矿的位置现在离着汉部落的两个城池还是远了点,运输终归还是没有八宝山的铜矿方便,所以罗冲决定,以95%的黄铜加5%的铅制成的青铜合金,来铸造文和角两种小面额的铜币,用纯银来制造元级的银币,也就是银元。
另外要注意一下,为了增加防伪识别能力,提高铸币难度等级,所以汉部落的钱币一律采用实心硬币,而不是古代那种方孔钱。
相比之下,如果用机械冲压制造,硬币造起来要比浇铸方孔钱简单,而且更加精致复杂,其质量精度根本就不是铸钱能比的,也不是谁都能仿造的。
因为想要冲压硬币,还必须有钢印才行,以目前这个世界的科技水平,鑫部落有可能仿制出用火法浇铸的方孔铜钱,毕竟他们已经能浇铸出带有浮雕图案的银碗了,那浇铸方孔钱应该也不是什么多难的事情,最多就是产量低,但是他们想玩冲压,光是钢印的制作就能把他们难上天,累死他们几百年也搞不出来。
第426章 汉字速成班
确定了铸币的方案,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反正也不着急,目前也没有需要大额货币交易的地方,先期也就是在汉部落内部流通一下,现在只要潜心研究冲压设备就好了。
但这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做的准备工作还很多,这段时间罗冲也正好用来安排一些别的事情。
糊窗户纸的事情不用他管,回到汉阳城短短五天的时间,几乎所有的住户都全换上了窗户纸,整个汉阳城都洋溢着喜悦的气氛,又过了两天,两栋教学楼的门窗也装修完毕了,终于到了能够正常使用的阶段。
教室宣告能够使用,这绝对是汉部落划时代的一天,也是那些各族族长们痛恨的一天,他们终于领教到了被上课和写作业支配的恐惧……
讲台上,罗冲用粉笔写了整整一黑板的汉字,最左边,是汉部落现有的各族姓氏,以及罗冲写下来的百家姓剩余部分。
中间,是大写的数字,从壹到亿的写法,下面还有各种物品的名称,单位,比如一只,一个,一头,一匹,一辆,后面一排是相应的名词,鸡,人,牛,马,车等等,让他们学会名称相对应的单位,这个都是官员需要掌握的最基本技能。
学姓氏是为了会记人名,过些日子好让他们统计人口,做人口普查的时候用,学名词和单位,以及数量,是为了统计汉部落的各项收入和支出,以及各种东西的产量和存储数量,这都是将来户部要干的事情,统计钱粮税收,不过小县城的官吏也必须要懂这些,不然怎么管理上万的百姓。
黑板最右面的则是日期,也就是年月日,四个季节,还有各种计量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长度单位,面积单位,容积单位,重量单位。
学这个的目的,一是为了掌握季节和时间,便于耕种和收获,二是学会丈量土地面积,便于分配劳动力和耕种资源,比如几亩地需要一头牛,几亩地需要几个人来日常管理,三是学会计算农作物播种量,施肥量,以及最后收获的产量,还有人均粮食消耗的量等等。
毕竟汉部落现在还是以农耕为主要生存手段的部落,一切事情都要给种田让路,不管干啥,总得先能填饱肚子不是,再说要是百姓饿肚子了,那离着造反也就没多远了。
粮食的产出关系到国家的稳定,这点是必须狠抓的,尤其是对于这个时代的官员来说,可不光是会写字就行的,还要先学会种地,连种地都不会,那你能管好那么多在地里刨食的农民吗。
“写字的时候都认真一点,最起码写的字要让人能看懂,现在有机会让你们练字,你们应该懂得珍惜,知道造纸有多不容易吗,现在这点产量,贴完窗户也就够你们四个班用的。”
在上面讲述完一遍知识点后,罗冲开始让学生在下面练字,然后他就会在教室里巡视,看到谁写的有问题,或者写法错误,再单独提示一下。
这一期的学员一共有320名,其中有新城过来的族长,狩猎队长,采集队长,巫和长老的候选人,还有一些被族长们选出来比较聪明的人,总数150左右,剩下的一大半都是汉阳城这边的。
去年的战士选拔过后,罗冲曾经开过一次汉字学习班,当时从汉阳城里也挑出来将近200人,现在一部分人已经派上了用场,比如跟随商队,或者在瘸子的制陶部门绘制瓷器上的文字,剩下的人又再次被他召集了起来。
320人分成四个班,每班80人,上午下午各四节课,上午教语文,下午教数学。
按照罗冲的计划,汉字的常用字有2500到7000个左右,现在是八月中旬,如果教到12月份,就是三个半月,100多天,如果每天学习30个汉字,那这一个学期下来就能学3000个,基本能做到简单的读写,但是这还不够,等他们学习两个月之后,罗冲就会给他们增加学习任务,每天学50个字,这样就能学的更快一点了。
有人会觉得这样很难学的会,但罗冲不那么认为,主要还是看怎么教。
学字先易后难,刚开始教一二三,土石水木,王,天,大,人这种笔画少,而又近似的字,再加上这期的学员都是成年人,学习态度都很自觉,最起码比小学生强,不用罗冲怎么督促,每天学30个字并不是没办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