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128章

作者:羽卿书

  检查完一层的教室,罗冲踩着实木的楼梯来到二楼,地面依然是用瓷板砖铺就,只不过是在木头楼板上面抹了一层粘土,然后再铺的瓷砖,这样的建筑方式也可以尽量做到防火防水,提高木制楼板的使用寿命。

  二层三层目前都是空屋子,装修和下面一模一样,只等着把窗户纸糊好,再塞满桌椅板凳,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二号教学楼的装修进度也很快,墙面的基础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最后的刷漆工作,教室里还没有安装黑板,只有几扇木头窗户,空荡荡的,显得非常亮堂。

  三号楼刚封顶不到一个月,现在正铺设地砖呢,一楼的墙面基础已经完成,上面的两层应该还要不少时间。

  最后罗冲又去看了一下四号楼的建设进度,由于人多,干起活来还是很快的,二楼的楼板都已经铺好了,预计封顶最多也就是七月初的事情,然后就可以进入装修阶段了。

  不过这还不是最后一个建设项目,之前计划的还有罗冲的一个独栋别墅,不过现在他已经不打算住在这里了。

  汉阳城是罗冲规划的第一个城池,可以说倾注的心血最多,然而周边的地理位置却限制了它的发展,这个城最大也只能这样了,罗冲不可能一直住在汉阳城里,首先身份就不合适,难道以后当了皇帝还要住在这里?

  另外也不利于办公,皇帝统御那么多的城池,呆在这个小地方根本装不下那么多的官员,最起码罗冲的身边肯定是不会少的。

  所以综上所述,罗冲准备放弃‘豪宅计划’,把汉阳城的最后一块空地拿来建设一个政府综合办公大楼,也就是类似于县政府这样的机关办公单位。

  考虑到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一个县城根本不需要整出来这个局那个局的复杂单位,所以就像古代那样,弄一个衙门,整个县太爷总管一县所有事务就好,剩下再安排一些小吏辅助,这样也就没问题了。

  要不然国家也养不起那么多的官员,像是现在一样,总共十几亿人口,光是公务员就有八千万,没把老百姓吸干简直就是个奇迹,这得交多少税才够给他们发工资的。

  当然也不是说只有一个官,那样就算官员再牛叉也管不过来啊,所以还是要下设一些分部的,不过不会另设衙门,只需要全塞在这个综合办公大楼即可,可以按照办公室来划分。

  比如主管户籍的办公室,主管农业的办公室,主管城防和治安的军事办公室,主管畜牧的,主管建设的,等等等等,一个部门只需要一间屋子即可。

  再来一个接待大厅处理民事,一个会议室,一个案牍库,唔,也就是档案室,顶楼再来个郡守办公室,和其他副手的办公场所,这样一个功能齐全的政府机构也就差不多了。

  除了主要官员外,部门的办事员一般用小吏担当,这种职位类似合同工,不算正式的官员编制,不过干的好了,有能力的也有机会转正,甚至升迁做上大官。

  对于这栋‘衙门’大楼,罗冲还是比较在意的,毕竟是一个郡的脸面,或者说是帝国的脸面,罗冲的脸面,虽然节约简朴是传统美德,但是这个政府单位要是太寒酸了,很容易丧失在百姓中的公信力。

  ‘你一个国家单位都穷的掉渣了,跟着你混能有什么前途……’

  为了不让百姓产生这种想法,所以罗冲决定好好设计一个有特色的建筑,而且还要容纳这么多的功能,对于他这个上辈子拆楼的半吊子建筑师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第392章 郡县划分

  如果说什么样的建筑显得有威严,而且还是这个时代能够建造的,那么罗冲首选的肯定是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就像宫殿那样房檐翘起的样子。

  至于别的,石砌城堡肯定是要不得,不是说不够结实和威严,而是建造起来太费劲,远没有木结构来的快速方便,如果用传统的榫卯结构,甚至连一根钉子都不需要,直接像搭积木一样就可以建起一座座高楼。

  所以综上所述,罗冲很快确定下来目标建筑的形状,直接盖一栋‘凸’字形的木结构裙楼,裙楼的意思也很好理解,看起来就像是穿裙子一样,也就是说从下到上逐渐缩小,形成一层一层翘起的飞檐,就像多层的蛋糕那样。

  大楼的平面形状为一个倒立的‘凸’字,主要由后面长方形的办公楼和前面小一点儿的接待大厅组成,大厅就是凸出的那一部分,大厅门口的左右各立一尊石雕大象,看起来显得威严一点,因为暂时没有发现狮子这种东西,所以罗冲觉得还是放两个族人都认识的大象为好。

  除此之外,罗冲准备在大门口的正前方再放一个青铜鼎,鼎身为正八边形,四足双耳,然后把关于罗冲那个预言的八幅画弄上去,这样也可以让所有人都能看到,有助于提高罗冲的威望,对于那些新人来说能起到宣传作用。

  最后就是在凸出的大厅两侧各建一个塔楼,占地用不着太大,按照简单的四角塔建造就可以,高度和后面的大楼齐平,然后在中间的高度架设两座天桥和后面的大楼连接在一起,这样看起来也比较有特色。

  两座塔楼分别为一座钟楼,一座鼓楼,用途就是字面意思,专门报时用的,早晨到点敲钟起床,晚上敲鼓关门宵禁,为了节省材料,罗冲也没打算弄一座寺院的那种大钟,直径一米的就行,能省点是点,剩下的青铜他可是还打算拿来铸钱的。

  这样一来,整个衙门就由一座办公楼,一个民事接待大厅,两座塔楼,两个大象雕塑,一个八面铜鼎组成。

  再往前就是旗台和广场了,然后两个侧前方是四栋教学楼,共同组成汉阳郡的政治文化中心,果然,政府和学校都是挨着的……真,政治文化中心。

  当然目前来说作为一个郡的管理单位可能有点小,但是以目前的规模也没办法弄太大,想要扩建也不是不可以,等以后人多了可以直接把现在的汉阳城变成内城,然后再向外扩建。

  城郭,城郭,有城当然有郭啊,正所谓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目前外面没有郭还不是因为人少的缘故。

  把汉阳城作为郡一级的行政单位之后,罗冲准备在几年之内,在周围划出县级行政单位,北边目标4000人口的缚马关就是第一个县,之后就是托孤岭南边的那块平地,也就是当初埋伏火部落的战场。

  那里靠近森林,不缺建设用的木材和燃料,周围又有大面积平地可以用来耕种,虽然水源远了点,但是汉部落有了可以在旱地种植的小麦、玉米、大豆这些作物,完全可以不那么依靠河流,日常吃水直接打井就好,当然了,想要引水过来也不是不行,如果人工河挖的不太大的话,从小河的下游到托孤岭也就是两天左右的步行路程,挖个水渠不是什么难事,实在不行不是还有炸药吗。

  而且在托孤岭下面摆上一个县城也有好处,这样就能把盐矿包夹在汉阳城和托孤岭之间,使其纳入帝国的领土之内,不管是开采还是控制,对汉部落来说都很有利。

  托孤岭和缚马关建设完成之后,可以继续向西南发展,在曾经的编部落和蛇部落居住地周边找一个靠近水源的地方设立县城,这样就可以把那几千亩麻田,还有大量的野生药材纳入汉阳郡的管辖范围。

  如此一来,整个汉阳郡就最少下辖四个县城了,缚马关,托孤岭,原蛇部落居住地,还有现在的汉阳城,整个郡以河流为界,西岸的大部分土地都将纳入汉阳郡的管辖范围。

  另外小河东岸也可以另设一郡,首先在原来栗部落的居住地就可以设立县城,那里光是桐油和板栗这两大资源就值得好好开发,设立一个县城也好把这个资源点占下来,而且靠近河流,种田没什么问题,水运交通也很方便,是个适合生存的好地方。

  再有就是汉阳城的正东方,曾经的黑鼠部落和汉部落中间的那个位置,也可以设立一个县城,主要以农耕和木材为主。

  这个地方也很好,北面背靠暗黑森林,那里的黑铁树本来就是一个资源,经过这几年的探索,罗冲已经发现了黑铁木的许多特性,比如木质坚固耐腐蚀,而且还很耐烧,做成木炭的燃烧效率比别的木头都要高,所以守着这片森林,不管是拿来做家具、建材、木地板,还是烧炭卖炭,都是一个不错的收入。

  而且这个地方南边就是曾经的栗部落,西面又紧挨着小河,与汉阳城只有一河之遥,正好处在汉阳郡和目前的新城中间,可以说是个重要的交通线,两地往来的运输队绝不会少,光是发展服务业都是一个大进项,根本不愁发展不起来。

  咳,当然不是那种特殊服务,而是酒楼、饭馆、客栈一类的补给休息场所,也可以干一个马车行,铁匠铺,换个马掌啊,租借车辆什么的,只要有脑子,不愁没钱赚。

  再往东北方向一两天的距离,就是八宝山的所在地,可以在那里也设一个县城,主要负责铜矿及其伴生矿的开发,把这个重要的金属矿物资源也纳入汉部落的领地。

  这样一来就有三个县城了,拿来当一个郡可能小了点,唔,罗冲仔细想了想,可以再往北推进一下,沿着小河逆流而上,一路向北,在暗黑森林的北面靠近河流的地方再建设一个县城,这样燃料,土地,水源,建材就都有了。

  先期可以以农耕养殖为主,具体朝哪方面发展还要后续勘探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特殊资源可以利用。

第393章

  四个县城组成一个郡,目前来说可能小了点,但是人口稀少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想要扩大领地,那就只能等人多了再去占领。

  这个时代还是很危险的,凶猛的野兽,异族的野人,谁知道他们是好是坏,所以不能盲目扩张,所占之地都必须要有价值才行,而且早期一定要筑城,就算没有砖石的城墙,最起码也得是个夯土的。

  不过考虑到目前的人口增长,罗冲不禁犯了难,新城区那边的人口增长很稳定,以固定集市吸引人口,然后用招募劳工的方式拉拢那些人加入。

  现在这个策略已经看到了效果,南北两个方向的小部落都在陆陆续续的加入,甚至连沼泽中的菱部落都和新城搭上了关系,罗冲还已经派人打入了内部,如果柴氏族的族长能够完成罗冲交给他的任务,教会菱部落种植和养殖的技术,那么汉部落一定能在他们心里获得极大的威望,收服他们也就指日可待了。

  以目前的形式来说,新城还处于初期建设阶段,人口增长稳定,可是汉阳城这边就让罗冲发愁了,因为周边部落的人口已经全被他吸纳了,再想获得人口,无疑会更加的困难。

  去哪找人,这是个问题,真的指望现在这批人来生的话,那就什么都不用干了,就算他们能一年生一个孩子,可要等孩子长大那也得十几年,罗冲有几个十几年陪他们干耗……

  窗外的太阳逐渐西斜,罗冲坐在屋子里有一下没一下的用铅笔敲着桌子,脑袋里不停的思考着接下来的计划。

  去哪找人?汉阳以西的大部分人口都已纳入麾下,虽然不排除可能会有些更小的部落仍然存在,但是总数肯定不会太多了,就是派出队伍搜寻一下,也凑不出来多少人,往西半个月的路程之内,能够再凑出5000人就不错了,顶多凑出来一个县城。

  往南和北两个方向应该会有不少人口,三年了,罗冲一直在东西方向的纬度上转悠,但是经线两端并没有怎么探索,而且经线的方向还正好是河流的走向,或许可以走水路探索一下?

  ‘嗯,这样应该可行……’

  罗冲越想越觉得正确,人类生存肯定需要水源,那么他们自然不会离河流太远,所以只要坐着船沿着两岸寻找,就一定能找到那些素未谋面的部落,这些可都是人口啊。

  仔细想了想,罗冲很快确定下来了这个方案,这是对于增加人口来说,目前最为快捷的方法,投入也比较小,只需要几条小船就可以办到,绝对是个划算的买卖。

  “嗯,明年开春就开始办吧。”罗冲不禁想道。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罗冲都没怎么出屋,就在屋里不停的画着各种设计图,直到他把马灯,办公楼的图纸都画出来之后,不过想了想,他还是把马灯的图纸塞回了抽屉里,今年暂时没有时间大量制作玻璃了,所以暂时还是用油灯和蜡烛好了。

  拿着完工的图纸,罗冲在木材加工厂找到了木桶那个家伙。

  ”来,看看这个,汉阳城的最后一栋楼,把这个弄完就没别的活了。“罗冲说着话直接把一沓图纸放在木桶手里。

  ”哇!这就是用铅笔和白纸画出来的图纸吗!真的很精细啊。“木桶接过图纸之后,立刻就惊叹道。

  不过等他翻看完图纸之后,不由的皱起了眉头,这并不是因为他看不懂,罗冲画的这些图纸都非常的详细,从整体的效果图,到各个楼层的平面图,剖面图,以及所需要的零件,和各个柱子房梁的尺寸大小,其详细程度足可以用复杂来形容,但是木桶却全都看懂了。

  作为一个职业木匠,看完这些图纸之后,木桶的脑袋里就会立刻出现相应的三维立体图形,简直跟建模没什么两样,这是职业病闹得,也正是这个原因,所以他越看越吃惊,对于那些复杂的结构和最后宏大壮观的效果图表示震撼,这都是首领弄出来的?!

  ”首领,你画的这个楼有五层啊,还是全用木头做的,这能盖起来吗,会不会倒啊?“木桶怀疑的问道。

  ”当然能盖起来了,怎么会倒呢,你只要严格的按照图纸上的尺寸和方法去做,我保证它能盖起来。“罗冲肯定的回答到。

  ”真的吗?可是咱们砖混结构的学校也才建了三层啊,那么高的话不会倒吗?“木桶还是不信的说道。

  ”对啊,你自己都说了,那是砖混结构的嘛,所以它的建筑自重要比纯木结构大得多,这也是为什么我选用木结构的原因,五层楼对于这种纯木制的结构来说,还远远不到终点。

  另外我决定用木结构,第一是因为木材比较多,不需要烧制,第二就是因为有这个风力机器,你们加工起来也会比较快,而且我不想把这栋楼拖太久,最晚到冬天之前这栋楼必须完工,都明白了吧?“罗冲给木桶解释道。

  “嗯,懂了,就是因为木头的比较轻,所以才能摞的更高对吧?”木桶挠了挠后脑勺向罗冲求证道。

  “咳咳……你这么理解也没错,就是因为木头比较轻,那么,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工?部落明年还有别的事做,所以这事不能拖,越快越好。”罗冲提醒道。

  “应该没什么问题,我可以先让人去寻找合适的圆木当作柱子,其他的等柱子立好了再干也不迟,不过首领,你打算什么时候挖掘地基沟槽啊,我也好有个打算。”

  “挖地基的事情明天就会开始,你可以马上找人寻找合适的材料了,不过我要提醒你一点,这种木结构零件你完全可以先在厂里做好了之后再拿去组装,到时候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能把整个大楼立起来,就像是小孩子搭积木一样容易。”

  “首领,积木是啥?”

  “这个不重要,你记住我说的那些就行,现在就开始准备各个零件吧,图纸就留在你这里,有不明白的的地方就来问我,我再去安排他们怎么做地基……”罗冲不禁一阵扶额,怎么就顺嘴把积木说出来了。

  “是,首领慢走。”

第394章 菱部落的莲藕

  安排好了木桶开始准备木楼构建之后,罗冲再次拿着一张地基的图纸找到了目前主管建设的薛氏族族长,然后让他马上开始实地测量,开沟打地基,尤其是那些柱子的位置,要知道整个木结构建筑可是就靠那些柱子支撑的。

  把这些做完之后,罗冲准备了一下,再次来到了东岸的新城区,检查建设进度,以及扩大造纸的规模,纸的产量实在是太低了,想要把汉部落的窗户全换成纸的就不是一个小数目,更别说罗冲还打算拿来印书练字了。

  再次到达新城区时,这里已经有了两座土城,两座城墙呈南北排列,同时靠近大河,相距不到百米的距离,把两头用拒马一堵,就可以暂时把两个城连接在一起。

  最早建设的城池中,16个街区已经建好了12个,只有中间的四个城区暂时空着,这是罗冲打算用来当作广场晒粮食的,不过这样一来,本来能够容纳700户的住宅面积就不够了,所以多出来的人都只能继续搬到新城去建设住宅。

  目前的情况,那些已经加入了汉部落的人口还都挤在原来的城区之中,而那些暂居在这里的劳工,还继续住着茅草窝棚。

  罗冲一来到这里,负责代守的大树立刻就迎了过来,他的身后还跟着从菱部落回来的柴氏族族长,让罗冲看的有些惊讶。

  “你那么快就回来了?指导菱部落种植水稻的任务完成了吗,他们部落听不听话,有没有为难你们?”罗冲看着柴氏族族长问道。

  “首领,我们完成了,所有使团的人员都撤了回来,没有人出事,嘿嘿,他们菱部落的族人对我们挺好的,尤其是在我们的指导下,成功看到水稻出苗后,那简直都拿咱们汉部落当神看啊,尤其是首领,他们的族人还经常说您的好呢。”柴族长满脸笑容的说道。

  “哦?是吗,看起来还挺顺利,走,我们找个屋子,你们跟我详细说说。”罗冲也高兴的点点头。

  “是,首领,我们还去造纸的那个院子吧,我给你准备了一盆硝冰,可以凉快凉快。”大树立刻接话道。

  “呵呵,看来你平常也没少用吧。”罗冲指了指大树,一行人快步来到造纸作坊的院子里。

  关上糊了油纸的窗户,屋子里放着一大盆冰,室温也降下来不少,罗冲坐在铺了凉席的炕上,大树和柴族长则是坐在屋子中间的桌子旁。

  “首领,是这样的,菱部落的居住地离我们这里并不远,那天我们划船过去,最多也就用了半天的时间。

  他们的居住地四面环水,干燥的陆地差不多有咱们汉阳城那边的平地那么大,上面长满了绿色的竹子,又高又大,还特别结实,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那么神奇的植物。”柴族长缓了缓,继续说道。

  “到了那的当天,我就在他们首领的陪伴下观察了整个居住地,发现他们那块地的北面和东面都很适合种植水稻,简直就是天然形成的水田,上面一直覆盖着一个手掌厚的水面。

  不过我知道一直盖着水也不好,所以我让他们在靠水的一面用泥巴围上了一圈,做成了一个水坝,这样需要浇水的时候只要打开一个缺口,之后再堵上就行了。

  后来我给他们一共圈了差不多300亩地吧,然后就开始播种插秧了,现在正是夏天,水稻长的像疯了一样,种子撒下去两天就出苗了,之后再看那真是一天一个样,可把他们乐坏了,都说首领您是神呢,居然知道这种种粮食的办法。”柴族长声形并茂的一边说一边比划道。

  “嗯,粮食解决了就行,那我给你安排的其他事情呢,你这些天有没有好好观察,他们那里除了竹子还有没有什么其他的特产,就是咱们这边没有的东西?”罗冲追问道。

  “嗯,还真有,他们那里除了陆地上的竹子之外,水里还有菱角,另外他们居住地的西面和南面的水里还盛产一种植物,那植物有几片锅盖大小的圆形叶子,旁白还长有红白两色的巨大花朵,他们菱部落的人就喜欢用竹筒烧饭,然后把做好的饭倒在圆形的大叶子上,再配上其他的东西用手抓着吃。

  不过这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那种大叶子的下面,也就是它的根,全都长在泥里面,菱部落的人很擅长挖那种黄白色的根,他们管那东西叫水竹,也就是长在水里的竹子,是一种可以吃的东西。

  那些水竹不是很长,也不结实,跟地上的竹子一样长的一节一节的,里面粉白色,还是空心,有很多小孔,更关键的是,那东西掰断之后还会出现很多细小的丝线。

  我一开始还以为眼花了,甚至把那当成麻草一类的植物,想着能不能用那种特别细的直线用来织布,但是那东西并不结实,轻轻一拉就断了,根本不适合用来织布。”柴族长兴奋的说着这近一个月以来的见闻。

  罗冲不禁听的张大了嘴巴,水上面长着圆形的大叶子和巨大的红白色花朵,下面的泥里埋着节状的根茎,里面还是空心的,有很多小孔,掰断之后还有细丝相连,这特么不就是莲藕吗?

  没想到菱部落周围还有这种好东西……

  “那个东西不是水竹,而是叫作莲,上面的叫莲叶,莲花,当然了,也能叫做荷叶荷花,长在泥巴里的那是莲藕,经常吃莲藕对身体都有好处的,不知道你这次有没有从他们那带来一点?”罗冲有些嘴馋的一边科普一边询问着有没有带回来莲藕的事情。

  “带了带了,我就养在院子里的水缸里面了,首领要是想吃,我一会儿就安排人做。

  原来那玩意儿叫作莲藕啊,这名字还挺好听的,不过就是有一点不好,好像不能断水,要不然很快就会干枯,这方面上跟菱角比差远了。”柴族长立刻答道。

  “那就做一份吧,算了,你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这样吧,一会儿拿来一块,再弄点青菜,豆角,还有花生,等下午我自己来做。”罗冲强忍着口水,报出了一串用来做素什锦的材料。

第395章 第一起治安案件

  菱部落那里有莲藕,可以说是个极大的惊喜,能多一种食物还不是好事?更何况还是那么有营养的东西,虽然不方便储存,但是可以加工成藕粉,再加上以后大豆丰收了之后,每天早上豆浆藕粉换着喝,岂不是美滋滋。

  罗冲认真的把这一条记下来,等着一会儿再说莲藕交易的事情,并让柴族长继续汇报情况。

  “我们播完种子以后,在插秧之前的这半个多月里,也研究了一下首领说的养殖水鸟的事情,应该还是可以做到的,不过这不是一两个月就能做好的是,我已经把方法告诉他们了,具体怎么样还要靠他们自己。

  我按照首领说的办法,让他们用竹子绑成篱笆,就插在居住地西面和南面那片长了莲藕的水里,圈出一个地方用来养水鸟,他们也派了男人出去用麻网抓活的水鸟,还有那些藏在草丛里的鸟蛋,都要一起抓回去。

  不过就是开始拿的网少了点,抓的也很少,而且篱笆也没插完,一直到我们回来的时候,他们才抓了20多只。

  后来等禾苗长成之后,我们又教了他们插秧和后期管理,然后就直接回来了。

  这次也从菱部落带回来一些竹编的东西,都是筐和篮子,还有斗笠和凉席之类的,其中凉席最多,更多的都是没加工的竹子,用来抵这一批咱们支援的东西,几把柴刀,麻网,农具,还有咱们给的粮食种子,唔……暂时就这些了。

  不过,首领,咱们这样是不是很吃亏啊,就那些竹子就换走了咱们那么多东西,总感觉不值。”柴族长有些犹豫的说道。

  “嗯,你做的很好,至于吃不吃亏的事情,当然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这点儿得失,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就拿那些竹子来说,我们肯定是非常需要的,但是我们现在抽得出人手去干这个吗?

  派人打败他们,然后占领了那个居住地?这是下策,明明可以用他们自己的人帮咱们干活儿,干嘛还要自己费力动手,你看看咱们要盖多少房子,房子盖好之后马上就是秋收,还要准备大量的过冬物资,我们哪有时间来干这个事情。

  这还都是眼前的好处,放长远来看,以后等他们养成了鸭子,那么咱们就可以源源不断的获得肉食,鸭蛋,羽毛这些重要的物资了,而且还有种类更多的竹制品,这都是我们需要的,再说了,就那点工具和种子,在咱们汉部落这里算什么值钱的东西,还不是咱们想弄多少弄多少。”罗冲给他们两人分析道。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