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文明成长记 第113章

作者:羽卿书

  楼板用厚木方铺就,在网格式的房梁上铺一层十厘米厚的木板,其主要的承力结构,靠的其实还是房梁。

  这样的建筑方式其实很像是造船,古代的木制大船中也不乏多层建筑,郑和宝船的结构,加上多层底舱和四层艉楼,少说也有七八层楼高,而且还是纯木制的结构,西方的二级战列舰,随便拉出来一艘也比这个教学楼大。

  汉阳城的一栋教学楼宽16米,长35米,高三层,和那些楼船战舰相比,其实只是个小不点而已,要是一级战列舰,不算生活区的底舱,光是火炮甲板就有三层,单体重好几吨的巨炮,一层就能放下几十门,这还不算那些炮弹和火药以及船员的重量,而汉阳城的教学楼,只是摆几十张木头桌子而已。

  毫不夸张的说,这样结构的楼板,就是让一群成年人在教室里蹦迪都没问题,当然这是不可能的,教室日常只作为教授文化课的场所来用,上体育课都要到教学楼外面才行。

  教学楼工地上,很多族人都在干活儿,那200奴隶现在也很配合,让干嘛就干嘛,而且他们盖了那么多的仓库,现在对盖房子砌墙这些活儿也有了经验,在族人们的指挥下,工程建设进行的也井井有条。

  搬砖的搬砖,砌墙的砌墙,和泥巴的也不停的翻搅着地上的泥堆,不过也有一点特殊的情况,工地上的孩子很多。

  那些从火部落营救出来的小男孩足有七八百,而且都是五六岁大,他们天天不用工作,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玩耍,大一点的孩子都开始帮大人干活了,而这些半大不小的,就整天在城里乱跑,哪里人多,哪里有新鲜事,哪里就能看到这些孩子的身影。

  就比如正在泥堆旁边玩泥巴的小孩儿,还有在工地周围追逐打闹的熊孩子。

  这样下去也不是个事啊,先不说他们妨碍了建设工作,单就安全方面就是个问题,工地上都是工具车辆和砖块,不小心磕着碰着了怎么办,必须把这群孩子弄走才行。

  稍微想了一下,罗冲就明白了问题的根源在哪里,说白了还是没有东西玩,自己小时侯虽说还没有那么多的电子产品吧,可是能玩的玩具还是不少的,群体的游戏也不少见,而这些部落里的原始小孩,那真的什么能玩的东西都没有。

  其实这个问题也很容易解决,罗冲随便就能找出一些适合小孩玩耍的群体游戏出来,只是之前没有想到这个问题罢了。

  打定了主意,罗冲对着一个正在工地上‘偷’泥巴的小孩招了招手,那小孩吓的赶紧扔了手中的泥,背着小手就走了过来。

  “首领好。”

  “嗯,你也好啊,不过大人在干活儿的时候你们也不能过去捣乱啊。”罗冲面带微笑着说道。

  “可是哥哥姐姐们去放羊都不带我,我也想去外面放羊,但是他们嫌我小,呆在家里什么都没有,只能出来玩了。”偷泥巴的小孩委屈道。

  “嗯,你说的对,我也知道你们没事情做,这样吧,你把你的那些小伙伴都叫到广场上去,就说首领说的,要教你们几种好玩的东西。”罗冲揉着他的脑袋说道。

  “真的吗首领,是什么好玩的东西啊?”

  “你先去叫人到广场集合,等人到了我就告诉你,快去吧,记得把手洗干净啊。”罗冲对小孩催促道。

  “好,我这就去,谢谢首领~(≧▽≦)/~”

  小孩儿立刻就撒丫子跑了,开始呼唤自己的同伴,宣传罗冲刚才说的消息,熊孩子们听到有玩的东西,也是一阵欢呼,立刻呼朋唤友的拉着同伴往广场那里跑。

  罗冲看着一阵哭笑不得,这些孩子也真是可怜,连自己小时侯最常见的几种玩具都没见过,一点童年的乐趣都没有,摇了摇头,罗冲也转身给这些小孩子准备玩具去了。

  其实玩具对于这些单纯的孩子来说,并不需要多么昂贵,多么精致,有时候也许只是一个沙包,一根跳绳,一根橡皮筋,一个鸡毛毽子,就能让这些孩子玩的不亦乐乎,自己小时候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想到就做,也不是什么有难度的东西,橡皮筋现在肯定是没有了,毽子有鸡毛但是没有铜钱,不过沙包还是很好做的,罗冲找来一堆用来装盐的小布袋,往里面塞上一把米糠,也就是稻谷的壳,在来点锯末,最后再掺一些沙子,把口子系紧,一个简易的沙包就做成了。

  跳大绳的就更简单了,随便找条麻绳就能拿来当玩具,这些也不是什么金贵的东西,相反还非常的廉价,可就是这些简单的玩具,却给一代人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广场上很快就聚集了几百个孩子,叽叽喳喳的等着罗冲过来,罗冲也没有废话,拎着一筐沙包就过来了,身后还跟着几个搬绳子的女人。

  看到首领过来,一群孩子也闹哄哄的围了上来,纷纷探头看罗冲拿的东西。

  “来来来,不要抢,这个沙包就是玩具,多着呢,你们一会儿都有,我先告诉你们怎么玩,一会儿你们自己组队来玩好不好?”

  “好!O(∩_∩)O”

  罗冲当即就随便叫了三个孩子,两人拉开距离相对而站,中间又站了一个,三人一个沙包,两边的人用沙包砸中间的人,中间的孩子来躲闪,如果被砸中了就要跟砸人的那个换位置。

  这是最简单的玩法,也可以多人同时进行,总之就是用沙包砸人就对了,这游戏没什么危险,跑跑跳跳的还能锻炼身体,又能练习投掷东西的准头,将来长大了,就是拉到战场上扔石头都是个顶个的好手。

  小孩子们经过几人的示范之后,对这样的游戏顿时就爆发了极大的兴趣,纷纷叫着自己认识的小伙伴去领沙包,在广场上找个地方就开干,只是片刻的时间,广场上就响起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第333章 大人们的娱乐方式

  广场上玩丢沙包的孩子很多,可还是有不少孩子没有分到,罗冲也继续把绳子分了下去,教他们玩跳大绳,两个人抡绳子,小孩们排队一个个的跳过去,或者两三个人站在中间不停的跳。

  第一次接触这些游戏的孩子们都玩的不亦乐乎,广场上一片欢声笑语,引得那些在街道上运输建材的大人纷纷侧目,看着孩子们玩的高兴,他们自己也很开心。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不到半个小时,更多的孩子也被热闹的广场勾引了过来,但是奈何罗冲准备不足,即便这些玩具简单,也还是不够孩子们分的,也有不少的女孩子并不适合玩这种游戏,或者不喜欢这样的游戏。

  罗冲实在没办法,既然开了这个头,索性多教她们几种,于是他就把那些看孩子的女人也叫了进来,加入孩子们的游戏。

  玩具不够好办,没有玩具的游戏也不是没有,像是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这类参与人数多,却不需要什么道具的游戏,也相继被罗冲传播了出去。

  当然效果也是很好的,广场上的欢声笑语持续了一整天,罗冲敢说,这是汉部落孩子们最开心的一天,欢乐程度不亚于现代小孩过一次儿童节,就连那些有工作的大人,看到孩子们玩着那么有意思的游戏,也禁不住跃跃欲试,大人也需要娱乐活动啊。

  能玩的东西自然还有很多,适合大人玩的东西也有不少,造价便宜,又适合普及,还能强身健体的,那自然非足球运动莫属了。

  踢球这项运动,那可是国际足协认证,正经八百是中国发明的,虽然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但是中国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蹴鞠运动,也就是踢球。

  那时的球大多是兽皮缝制而成,里面填充毛发或是米糠,也有填充干草的,造价不算贵,一个球一群人追着踢,还能在娱乐的同时锻炼身体,正经一点的,还能练习排兵布阵,据野史记载,汉朝的霍去病将军就曾在军中推广蹴鞠运动,拿踢球这项运动来练兵。

  蹴鞠运动在中国源远流长,到了唐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空心充气的足球,外面依然是牛皮缝制,里面的足球内胆则是用动物膀胱制成,也叫做水泡,那玩意伸缩性很强,有弹力,很适合制作皮球内胆。

  蹴鞠运动最鼎盛的时代是在宋朝,巅峰时期也出现过几个明星球员,比如高俅高太尉,这家伙就是因为球踢得好被大佬看重,最后一路升官加爵做到了太尉,这事放到现在谁敢相信,可是在那个全民蹴鞠的时代,真的就那么发生了。

  甚至网上还曾经出过段子,说宋朝的高俅没了,国足因此没落了一千多年……

  话题扯得有点远了,但是足球这项运动的魅力确实很大,还有那么多的优点,造价又非常便宜,罗冲没道理不在汉部落推广一下。

  但是光有足球也是不行的,这项运动可以率先在军队中推广,然后再向儿童群体发展,但是部落里那些成年人,他们每天都有繁重的工作要完成,也许他们也会喜欢踢球,但是却没有多少体力参与,所以顺便开发一些不用体力的娱乐方式也是很有必要的。

  不过这方面也要注意一下,像是摇色子这种赌博类的游戏罗冲可没打算推广,这玩意儿容易成瘾,害人不浅,明明有更多的娱乐活动可以玩,所以这类赌博类的游戏罗冲是不打算拿出来的。

  其他的像是棋类游戏就没问题了,军棋,跳棋,飞行棋,五子棋,象棋,最高难度的还有围棋,这类娱乐活动玩起来也很有趣,即使是现代,依然能看到路边一群老大爷聚众围观下象棋的场面。

  像是下棋这类娱乐活动,不仅可以在一天的劳作之后休闲放松,还能促进族人多多思考动脑,对于部落的发展也是大有益处,人类为什么能够发展,还不是因为善于思考,善于发明创造吗?

  有了这些打算,罗冲也不是个磨叽的人,当即就召集了一些孕妇或者在家看孩子的妇女,开始让她们着手制作这些玩具,缝制正方体的专用沙包,这个拿一些之前做衣服剩下的布头就能制作。

  毽子就先算了,现在的时机还不成熟,金属制品制作起来成本太高,羽毛也是制作弓箭的重要材料,推广起来不怎么划算,还是等以后再说吧。

  足球就简单多了,直接用兽皮缝制,里面暂时也用米糠和麻纤维来填充,之前制作皮甲的下脚料也有不少,米糠和废麻团这都是不要的垃圾,现在能够再次利用也是得其所归吧。

  另外,木工组那里也调出两个学徒工,开始制作各种棋具,围棋虽然最开始是按照围棋棋盘制作的,但是同样也能拿来下五子棋,这两种棋用到的棋具差别不大,先从简单的开始学起,等把这些学会之后,再逐渐推广更高难度的棋类游戏。

  而且这些棋具可以先拿来教授族人们玩法,等他们学会了之后,她们自然会自己动脑子来找棋子替代品的,到时候随便在地上画个棋盘,就能自己玩上半天。

  罗冲上初中的时候,在作业本上画个棋盘,一人画三角,一人画圆圈,都可以和同学大战三百回合,真正想玩的时候,还怕找不到东西替代?

  不过这东西制作其实也很简单,只要找到尺寸差不多的圆形木棍,从上面锯下来一个个小木块就行了,稍微打磨一下,再用不同颜色的油漆上色,就能做出棋子了。

  象棋稍微要麻烦一点,需要在木块上刻字,但是如果不太讲究的话,直接用油漆在上面写字也是可以的,反正只要能玩就行,没必要搞得那么精致,想要好看的,那就等空闲的时候自己制作好了。

  这些简单的工作很快就被安排了下去,族人们的制作速度也是很快的,由于各种材料的充足,仅仅一个晚上的时间过去,汉部落就出现了四十多个足球。

  可以预见的未来,伟大的足球运动一定会在汉部落兴起。

第334章 上游的源头

  拿到足球以后,罗冲先给那些孩子分了30个,一个球就够一群人踢的了,这30个球足可以让几百个孩子得到快乐。

  剩下的十来个足球,则是被罗冲分给了正在汉阳城训练的骑兵和商队,带着绳尺,在西门外的草场上量出一个现代的足球场来,又让他们拿木头搭出两个球门,再用编部落制作的大网罩在球门上面。

  球场的四个角落插上旗子,所有的边线用白色的石灰画出来,这样一个现代的球场就算制作完成了。

  罗冲前世在部队中也经常踢球,对于这些球场数据还有规则也是铭记于心,虽然算不上一个标准球迷,但是该知道的还是懂的。

  至于古代的蹴鞠,发展到有球门的时候,还是用两根竹竿竖一个框架,然后在一人多高的地方弄一个很小的球门,也就有个铁锅大小,两队人都同时往一个门里踢,不仅场地小,难度也比较大,远不如现在的足球规则好玩,也不如现代足球适合锻炼踢球者的跑动能力,倒更像是一帮人踢篮球。

  做好了球场,罗冲当即开始教他们踢球,士兵脱掉黑色的战甲,只穿红色的短袍,商队则是一身深蓝色的短袍,很容易区分两方的队伍,每队11人,一个门将,十个球员,罗冲亲自当裁判。

  规则也跟他们说了一下,不许打架,不许拉扯,不能用手碰球,然后把球踢到对方的球门里就算得一分,最后看比分评判双方的胜负。

  士兵和商队的成员都觉得这个游戏很新鲜,确切的说,打从他们生下来也没玩过什么游戏,一直还在为填饱肚子而和大自然做斗争呢,现在有了这个机会,自然是积极参与。

  红蓝双方在罗冲敲了一声锣后,比赛就开始了,双方你追我赶,互相争夺控球权,场面一度十分激烈,也把那些在不远处放羊的孩子吸引了过来,一瞬间,绵羊,牧羊犬,放羊娃,全都涌上了球场……

  羊追着球乱跑,狗在后面追羊,人在后面追狗,球场顿时一阵鸡飞狗跳。

  罗冲无奈,只得被迫敲锣暂停比赛,然后开始清理球场,又让没有上场的战士和商队队员站在边线上守护,只允许那些孩子在外面围观。

  踢了一场之后,城里那些小孩不知道从哪听到了风声,也跑出来一部分过来围观,他们站在场外看着士兵和商队队员轮番上场,也在那里大呼小叫的喊加油。

  不过虽然踢球锻炼身体,可是正经的军事训练也是要进行的,到了下午的时候,那些大人都忙自己的事去了,球场就被小孩子们霸占了。

  几十个孩子在球场上奔跑着踢球,一个球门都站四五个人,虽然没有什么规则吧,可他们也知道往球门里踢,不过是不是自家球门就不知道,也不管是不是乌龙球,总之玩的高兴就对了。

  罗冲也很高兴的看着孩子们踢球,让他有一种再次穿越回去的感觉,不过还没等他感慨上几句,一封飞鹰传书就送到了他的手里。

  信是游野的测绘侦察小队发来的,他们虽然领了测绘地图的任务,可这次出去的主要目的,还是侦察食人族的动向,以及寻找他们的老巢。

  信里面说,他们每人两匹马,行动起来很快,这次装备的新武器也很好用,尤其是那个弓弩,同一个人使用弓弩比使用弓箭能够射出更多的箭矢。

  这一点当然是肯定的,一个人能射多少支箭,完全取决于他能拉开多少次弓,毕竟臂力是有限的,直接拉弓也对臂力的消耗非常巨大,但是拉开弓弩则是用的全身的力气。

  更关键的还有瞄准,直接拉弓瞄准,瞄准过程中都要用力保持拉弓状态,而弓弩,只要把弦挂上,就可以完全放松,接下来只要端着弓弩瞄准就好了,可以说节省了一大半的体力。

  汇报了一下新武器的体验感受,接下来就是侦察的结果,他们从汉阳城北面的后山出发,穿过了那个当初捕捉斑马的山谷,跨过了丘陵草原,最后沿着食人族大部队活动的痕迹,追到了东面那条紧靠铁矿区的河,也就是汉阳城边上这条河的上游。

  这么看起来,那些食人族也是沿着河流寻找方向的,说不定上游沿河的部落,都已经遭到了他们的毒手。

  果然,信里面接下来就说了游野他们侦察的情况,靠近河流两岸的区域,都没有找到有部落生存,不过他们倒是找到了一些部落废弃的居住地,但也都被破坏的不成样子。

  他们继续一路北进,地势也越来越高,出现了很多山地,不过这也正常,水往低处流嘛,现在他们是沿着河道逆流而上,当然是越走越高了。

  山地无法测量,所以他们直接快速突进,在山区差不多骑马跑了三天,终于再次看到了平原地带,这里有成片的稀树森林,也有杂草和灌木丛生的草原,他们还在那看到了成群的羊驼,大角鹿,长着长毛的牛,还有一种长的像马,但是比马小的动物,耳朵比马更长,叫声很难听,罗冲直接推断,那可能是高原野驴。

  到了那里的时候,他们已经失去了食人族大部队留下的踪迹,不过周围依然没有什么部落,游野派飞鹰侦察了一下,也没看到食人族的活动迹象,于是他又决定继续沿河向上游搜寻。

  整个侦察小队差不多又走了一天的时间,他们居然发现了这条河的源头,原来汉阳城外的这条小河,只是一条大河的分支,而上游那条大河的宽度,最少也有50米,不过水并不深,河里还有很多石头露出水面,他们一行人骑马就能趟过那条河。

  而且他们在那条大河分支的接口处,终于遇到了在周围生存的人类,而且并不是食人族,但是那些人类却知道他们所说的食人族图腾战士,似乎还对他们很熟悉,了解不少食人族的事情。

  现在他们全队都在那个部落里修整,游野给他们提供了一些白盐,哪个部落里的人对他们招待的也很热情,毕竟看在白盐的面子上不是,也不好太生疏。

第335章 神话故事

  那个部落也不算小,足有两三千人,不过也不能算是一个部落,换个说法,其实他们更像部落联盟,由十几个小部落组成,共同生活在一个聚集地,而他们也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都被食人族袭击过,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他们才决定聚在一起抱团反抗。

  这个部落联盟人数不少,虽然还不会种植农作物,但是已经学会了驯养野兽,平原上那些大角鹿,羊驼,野驴,都被抓来不少,而且已经在人工饲养的情况下繁育了好几代,逐渐的向着家畜方向靠拢。

  而且这个部落联盟的人,男女老少全都练习骑术,不管是羊驼,还是野驴大角鹿,他们都是向着坐骑的方向发展的,据说是为了获得快速的机动能力,在遭遇到食人族袭击的时候容易逃跑。

  这个部落联盟中,也有很多长者,类似别的部落的巫或者长老一般的存在,他们也传承了各自部落的知识,以及在他们这个地区中,一个共有的神话传说。

  这个神话传说以图画的形式广为流传,据说不止是他们一个这样的部落联盟知道,附近还有别的和他们一样的联盟,也知道这个传说神话,几位长者给游野他们看了那些刻在石板上的图画,也给他们讲了图画中的故事,当时就把游野一行人惊住了。

  游野这个家伙看完画之后,还让那两个擅长画图的队员,把画临摹在了兽皮上,和信一起送了回来,顺便还附带了文字版的故事介绍。

  这是一个预言故事,故事的开端是在一个山谷,一只猿猴在山谷中降生,然后这只猿越长越大,最后长到比自己同类都要高出一倍。

  这是第一幅图的内容,应该是介绍巨猿的由来,不过关于巨猿基因突变,长的比同类高出一倍,其实罗冲是不怎么相信的,就算得了巨人症那种情况,也不会比正常体型直接增加一倍大小,别的动物罗冲不清楚,但是这在人类里几乎是不可能的。

  正常人类平均身高一米七左右,可罗冲也从来没听说过地球上有超过三米的人,哪怕是得了巨人症都不可能。

  其实罗冲并不在意这些,这可能都是那些原始人对于巨猿由来的猜想,可信度十分低下,不过这第一幅图中画的那个山谷,却十分吸引罗冲的注意,因为那个山谷看起来很圆,而且很高,让罗冲这个现代人瞬间就想起了火山坑。

  其实这里有火山的事情,早就在罗冲的推测之中了,尤其是他第一次看到八宝山的带状矿脉的时候,那个时候他就说过,带状矿脉都是火山爆发,岩浆流淌造成的,不然正常地质变迁积累的矿物,大部分都是以层积的方式储存的。

  第二幅图则是延续了第一幅的剧情,那只异变的巨猿因为体型硕大,开始吃不饱食物,于是就向自己的同类下口了,他的那些同类也因为这个变化,有一部分离开了山谷。

  并且这些人走之前还搞了规模盛大的祭祀,然后……然后山就崩了,无数的石头坠落山底,接着变成了很多的水,最后汇成河流,一直流向远方,而那些迁徙的猿人则是追随着河流的方向,一起走向了远方。

  这幅画就很诡异了,因为按照他们流传的那个故事中的介绍,剧情太过玄幻,不过如果让罗冲来翻译的话,应该是山谷里的猿人分裂了,有一部分迁徙了出去,走之前举行了祭祀。

  至于山崩,石头变成了水,按照罗冲的理解,那可能画的是个雪山,雪山融化,冰块化水,这样还比较容易接受一点。

  然后冰雪融化汇成河流,一直流向远方,这很可能是说,这片大地的水源,就是那座雪山融化的冰水。

  接下来就是迁徙的那部分人顺着河道迁徙,这就很好理解了,毕竟人类生存需要水源嘛,沿着河流生存没什么问题。

  第三幅画仍然是继续前面的剧情,迁徙出去的那一部分沿着河流大量繁衍,出现了很多的部落,而山谷里的巨猿一族,则是出现了更多的巨猿,他们那边也在繁衍。

  之后就是巨猿走出山谷,顺着河流到那些小部落抓人,吃掉一部分,抓走一部分和他们继续生活,然后一起打猎,吃人。

  这幅画的意思不太好理解,也是一直困扰罗冲的一个问题,当时他在黑鼠部落就见过类似的壁画,说巨猿把人抓走了饲养,这怎么都不太现实。

  可是现在结合前面的两幅画,就不难分析出原因了,应该是巨猿还把这些人类当作曾经的族人,就像之前他们一起生活在山谷中一样,虽然一部分人出去了,可他们还是一脉相传的,所以巨猿认为他们仍然是同类。

  如果按照这个思路来分析的话,那就更容易接受了,也解释了另外一个现象,那些住在雪山上的巨猿还长着金红色的长毛,而那些迁移出去的人类,因为他们顺着河流越走越低,也就越来越暖和,所以最后身上的长毛都退化了,逐渐变成了罗冲现在看到的人类。

  第四幅画仍然是巨猿下山抓人,不过这次带的还有那些和他们重新合并的一部分人类,这应该就是现在的食人族了,后面的事情就是继续第三幅图的内容,吃人,抓人,合并,食人族壮大,然后回雪山。

  第五幅画则是讲的那些迁徙出去的人类,他们受不了食人族的接连打击,逐渐开始汇聚到一起生活,形成了部落联盟。

  这一点就很有意思了,因为不管是游野他们遇到的这个部落联盟,还是现在的汉部落,你要是非按这个剧情往上套,也确实是那么回事,那个部落联盟是怎么聚集在一起的罗冲不知道。

  可是汉部落这边,不管是最先加入的树部落,还是后来加入的黑鼠部落,还有最近这一批新加入的族人,抛去罗冲在里面故意捣乱的因素,他们还真就是为了一起抵抗食人族才汇聚到一起的,不管是部落联盟也好,还是单一的汉部落也好,按照这幅画上的解释,都能说的通啊。

第336章 预言成真

上一篇:我欲九天揽月

下一篇:返回列表